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6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手持火把的微弱光亮,羊祐还是能依稀辨认出,那是魏国的商水军!

    而且,并非是前几日魏将沈彧率领的商水军预备役,而是魏公子润亲率的商水军!

    不得不说,作为两次击败楚国、且从楚国卷带走多达两百万楚民的魏军名将,魏公子润在楚国的名声比魏王还要响亮,更何况羊祐作为寿陵君景舍的副将,当年就与魏公子润以及其麾下的商水军交过手。

    因此,尽管商水军根本没有理睬羊祐这队人马的意思,但羊祐还是心惊胆战地撤回了营垒,向寿陵君景舍禀达了此事。

    “什么?是魏公子润麾下的商水军?”

    当听了羊祐陈述的情况后,寿陵君景舍亦是面色顿变:一个禹王赵元佲他就招架不住了,更何况是再加一个魏公子润?

    出乎对魏公子润以及商水军的忌惮,寿陵君景舍终究没敢派军出战,免得遭遇伏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一阵阵凄惨悲凉的楚歌传遍整个楚军营垒,进一步瓦解楚军兵将心中的斗志。

    『完了……』

    黯然叹了口气,寿陵君景舍转身吩咐帅帐外的诸人:“传令下去,全军准备突围。”

    为何是「突围」而不是「撤退」呢?

    因为寿陵君景舍很清楚,既然魏军使出了这种「攻心」的策略,那么很显然,对方必定是抱持着将他们一举击溃的目的。

    这就意味着,在突围的途中,楚军必将遭到魏军无休止的围堵与埋伏。

第1252章:最后一战() 
当夜,寿陵君景舍就决定全军撤退,但是这个决定,却遭到了『鄣阳君熊整』与『彭蠡君熊益』等楚东贵族的反对。

    鄣阳君熊整觉得,前几日的『雍丘之战』,虽然的确是他楚军损失更大,但事实上魏军的损失也很大,目前,他楚军仍有至少五十万之众,纵使是魏公子润率领数万魏军来援,也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这一番话,只听得寿陵君景舍摇头不已,他心中暗想:鄣阳君熊整,不曾与魏公子润以及其麾下的商水军交过手,哪里知道对方的厉害。

    不过话说回来,寿陵君景舍也明白『鄣阳君熊整』与『彭蠡君熊益』二人的难处——这两位楚东贵族,受国内诸楚东贵族的委托,攻略魏国,其目的就是为了夺取魏国的财富。

    可至今为止,楚军虽然攻取了魏国十几座大城,但抢掠的财富还不足以弥补此次出征的花费,倘若在这种时候撤退,国内的楚东贵族会如何指责他们?

    而此时,彭蠡君熊益提出了一个中和的建议:“不如派人与魏军交涉,倘若魏国肯割地赔款,则我军就此撤离,如何?”

    倘若此刻暘城君熊拓在这里,肯定会给彭蠡君熊益一个白眼:魏公子润在十四岁初次出征时,就提出了『不赔款、不纳贡、不割地、不和亲』的口号,在魏军中赢得了巨大反响,你彭蠡君熊益居然还奢求魏国会求和?简直痴人说梦!

    然而,暘城君熊拓并不在此地,但不可否认,寿陵君景舍也与魏公子润交过手,很清楚那位魏国公子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事实证明,禹王赵元佲的进攻欲望就很强烈,但魏公子润的进攻欲望更加强烈,伐楚、伐韩、伐秦,这位魏国公子,对外从不妥协!

    想到这里,寿陵君景舍摇头说道:“无论是禹王姬佐、亦或是魏公子姬润,那叔侄二人都绝不会与我军和谈……熊整大人你要知道,魏公子润,是负责魏国与其西秦国之间的战事的,他既然率军至此,就意味着秦军已经战败……”

    “就算秦国失利,不还有韩国那边……”鄣阳君熊整反驳道。

    听闻此言,寿陵君景舍苦笑道:“三川距河东郡更近,就算是我,在击败秦军之后,亦会首先支援其北疆,协助南梁王姬佐击退韩军。倘若我没有料错的话,魏公子润转战三个战场,我军,多半是最后一个……”

    听到寿陵君景舍条理清晰的剖析,帐内诸人皆面色微变。

    毕竟这几年来魏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军队力量,倘若这场『伐魏战役』,征讨方只剩下他们楚国的那话,还真未见得能使魏国屈服——今日的魏国,已然不是六年前的魏国了。

    最终,鄣阳君熊整仍坚持道:“即便如此,发书试探一番又无妨?……再不济,也能卖魏公子润一个好。”

    这话,听得寿陵君景舍、溧阳君熊盛等人摇头不已:他们楚军,此番攻打魏国,即便中途撤退,难道那位魏公子润还会感恩戴德?更大可能,对方恨不得生啖你肉!

    倒是寿陵君景舍的副将羊祐,提出了一个比较中肯的建议:“景舍大人,今夜乃月初之夜,月色昏暗,道路难行,此时撤军、事倍功半,不如等明日清晨再撤退。”

    寿陵君景舍想了想,最终答应下来。

    可没有想到的是,待等次日天蒙蒙亮时,魏军便大举围向雍丘楚军营垒,摆出一副准备正面进攻的架势。

    最过于让楚国方面军队震惊的,还是那面帅旗——前几日时,魏军的帅旗还是『魏、禹王佲』,可今日,魏军的帅旗却换成了『魏、肃王润』,很显然,魏军临阵替换了主帅。

    虽说自古以来,临阵换帅乃是大忌,但倘若替换的主帅乃是像肃王赵弘润这等两次伐楚皆大胜而归的主帅,就没有所谓的负面因素。

    要知道,禹王赵元佲身体状况一直不佳的事,在魏军中也不是什么秘密,无论是韶虎、龙季、羿孤、赵豹、百里跋,其实暗地里都在担忧着这位禹王爷的身体状况,因此,纵使是肃王赵弘润取代禹王赵元佲成为雍丘战场的主帅,诸路魏军也没有什么意义——毕竟在当代魏国的军方,肃王赵弘润的威望是最高的,其次才是禹王赵元佲、南梁王赵元佐两位王族统帅,以及百里跋、司马安、韶虎等几位魏国上将。

    不得不说,肃王赵弘润领兵至雍丘,进一步使雍丘楚军营垒几十万楚军士气下滑,毕竟这位魏公子面对楚军的战绩是非常「恐怖」的,两次出征楚国,皆是以寡敌众,面对近十倍的楚军,尤其是第二次征讨楚国时,顶着寿陵君景舍与上将军项末二人几十万兵力的威胁,硬是打到楚国的王都寿郢,率先攻入了那座王城。

    要不是肃王赵弘润不喜滥杀,对待楚国平民颇为温和,他的「凶名」,恐怕早已远远超过齐国的名将田耽。

    在整个雍丘楚营的楚兵战战兢兢的观望下,肃王赵弘润骑马来到阵前,在离楚营一箭之地的距离下,高声喊道:“我乃大魏肃王姬润,今日率军至此,讨伐贵军。若有愿降者,即刻丢下兵器,离营受降……我只等一刻时,一刻时之后,我会下令进攻,到时候,尔等皆为灰灰!……勿谓言之不预!”

    说罢,他拨马便走,看得楚军营垒内的楚兵面面相觑。

    待等赵弘润回到本阵后,秦少君忍不住问道:“你给楚军一刻时,就不怕楚军趁这段时间着手准备应战?”

    听闻此言,赵弘润的弟弟桓王赵弘宣也在旁暗暗点头。

    “应战?”赵弘润闻言哂笑一声,正色说道:“楚军早已没了斗志,纵使是给他们一日光景,又何足惧哉?”

    话音刚落,韩国降将、原上党守冯颋亦恭维道:“肃王殿下所言极是,楚军士气已消,唯有当头棒喝,震慑其众,才能使其惧而投降。”

    秦少君看了一眼冯颋,说道:“既然楚军已无战意,直接进攻、使其屈服岂不是更好?”

    “不不不。”冯颋连忙解释道:“少君,中原讲究「先礼后兵」,先用辞令交涉,再用武力。再者,以我大魏如今的情况而言,既然已胜券在握,若能以攻心取胜,还是尽量避免正面交锋为好。……纵使是能因此减少一名士卒的损失,那也是好的。”

    说着,他偷偷瞄了一眼赵弘润,见后者微微颔首,遂心中欢喜。

    没办法,既然已投奔魏国,那冯颋就只能牢牢抱住魏公子润这条大腿,搞不好,他日后还能在魏国混得风生水起呢。

    在旁,桓王赵弘宣与其幕僚周昪暗自打量着冯颋,为冯颋迅速适应了魏人这个「新的身份」而感到意外。

    而此时,赵弘润亦肯定道:“冯颋说得不错,此战我军已胜券在握,当尽可能避免无谓的牺牲。”

    说到这里时,他不由想起了韩国的雁门守李睦,也想起了那场让他后悔不已的『宁邑之战』——若早知南梁王赵元佐胸有成计,他绝对不会让麾下军队与李睦、乐弈、暴鸢三人麾下的军队死磕,害得秦魏联军损失惨重。

    越想这事,赵弘润就越恨南梁王赵元佐:倘若南梁王赵元佐当时能稍稍透露一下退敌的策略,他秦魏联军会损失那般多的兵马么?

    暗自摇了摇头,赵弘润将心中的诸般烦恼抛之脑后,下令道:“传令翟璜、南门迟等人,令其上前唤降!”

    “遵令!”

    片刻之后,翟璜、南门迟等商水军的将领们,便带领诸多商水军士卒,来到楚军营垒前方,高声呼喊,劝说营垒内的楚军归降。

    “营内的楚东兄弟,莫要再执迷不悟了,这场仗你们已经输了,肃王殿下麾下,仍有多达几十万秦魏联军即将抵达此地,你们真以为还能守得住么?”

    “是啊,赶快出营降顺吧。”

    “愿意投降的人,日后不妨与家人搬迁到我商水邑,那里皆是我楚地魏人的同胞,无有苛捐杂税,田租……”

    “赶快出营投降吧,莫要再为楚东贵勋卖命了,他们根本不会在乎你们的生死……”

    “莫要担心家中的亲人,此战楚国战败,有肃王殿下为你等出头,楚东的贵勋绝不敢加害他们。”

    “投奔我商水军,我商水军中哪怕是一名士卒,在商水邑内皆有屋有田,还有胡人、巴人奴隶帮忙料理农事……”

    不得不说,商水军,原本就是楚人出身,因此由他们出面劝降,效果比魏国除鄢陵军外任何一支军队都要好。

    不过更要紧的,还是商水军的丰厚待遇。

    这个待遇别说令楚军营垒内的楚兵怦然心动,就连秦国的黥面军、魏国的北一军亦颇为羡慕。

    有房屋田舍、有家禽家畜,还能买到强壮的胡人、巴人奴隶帮忙打理农事,这是何等的待遇?

    在商水军的劝降下,楚军营垒内一片骚乱,或有十几名楚兵不顾营内楚将的呵斥、怒骂,丢下兵器跑出营垒,随即在商水军士卒的指挥下,暂时远离战场。

    见终于有人冒头,越来越多的楚兵选择了选择了出营投降,以至于当一刻时之后,投降的楚兵竟已多达数万人。

    尽管这数万楚兵,九成九皆是粮募兵,但这些人的投降,无异于是雪上加霜,在士气方面给了楚军致命一击。

    终于,一刻时过去了,当赵弘润下令全军进攻时,楚军已几乎战意,简直是望风而降。

    只要是魏军经过的地方,楚军士卒纷纷丢下兵器,跪地投降。

    号称百万的楚国大军,大势已去!

第1253章:十面埋伏() 
人,是群居的生物,因此云从,是人的天性。

    即便起初在商水军士卒们的劝降下,绝大多数的楚军仍然因为顾忌重重,扭扭捏捏不愿做出投降的举动,但待等魏军大举进攻、待越来越多的楚兵纷纷望风而降时,许多楚兵亦不再迟疑,主动丢弃了手中的兵器,跪在地上投降。

    霎时间,十几万、二十几万楚兵跪地投降,这等惊人的场面,让秦少君、阳泉君赢镹等秦军兵将简直难以理解。

    “楚人竟然这般没骨气?”阳泉君赢镹喃喃说道。

    听了这话,在阳泉君赢镹身边的商水军大将军伍忌心底多少有些不舒服,遂出言解释道:“肃王殿下曾说过,楚国的政策畸形,下位者牺牲流血,可能到最后连一口汤都喝不到,而上位者却能坐享其成。在贵国,贱户可以凭借军功提高爵位,最后身居高位;在我大魏,平民亦能通过军功、考举,平步青云,成为新贵族;但在楚国,这些想都不要想,一个人的出身,就注定了他的命运……”说着,他指了指自己,举例说道:“我投奔大魏,经数年之久,位列上将,与百里跋、司马安等诸位大将军平起平坐,可若是在楚国,我花十几年、二十几年功夫,建立无数功勋,最多也只是两千人将。”

    “果真?”阳泉君赢镹不可思议地反问道,毕竟在他看来,伍忌可是难得的猛将,似这等猛将,在楚国竟然连一个将军都混不上?

    面对阳泉君赢镹的反问,伍忌苦笑不语。

    楚国,是血统高贵的楚人所把持的国家,并非是楚国平民的国家,这一点,无论在楚东或者楚西,都是共识。

    因此在楚国,也几乎不会有什么士卒上阵时喊什么保家卫国的口号,因为这些士卒上战场只是为了混一份军饷、混一份口粮,岂是真心为了楚东的贵族而战?

    “难以置信。”阳泉君赢镹摇了摇头。

    要知道,纵使是在二十几年前的秦国,也就是卫鞅还未提出军功爵制的时候,秦国对待本国平民的政策都不会像楚国这样刻薄,真亏这样的国家还能存活到如今。

    就当阳泉君赢镹与伍忌交谈的时候,秦魏联军已大举侵入楚军营垒,这支由三万北一军、四万商水军、三千铁鹰骑兵以及五千黥面军组成的联军,势如破竹地杀入营垒腹地,期间遇到的楚国粮募兵,几乎九成九皆望风而降。

    甚至于,就连楚国的正军,亦在那些投降的粮募兵的带动下,出现了大批投降的情况。

    面对着这兵败如山倒般的局势,纵使是寿陵君景舍也无力挽回局面,唯有立刻下令全军突围。

    此时,『鄣阳君熊整』、『彭蠡君熊益』等楚东贵族的代表哪里还敢与魏军提出交涉,逃命还来不及呢。

    “报!……有数万楚军向南突围!”

    待寿陵君景舍下令立即突围后,赵弘润便收到了几路楚国正军向南逃离的报讯。

    微微一思忖,他下令道:“传令南门迟,命他率两万商水收编降兵,其余军队,追击南撤的楚国军队!”

    “遵令!”

    于是乎,秦魏联军像是一阵风般席卷过整个战场后,毫不恋战地开始追击南撤的楚军——相比较纷纷投降的楚国粮募兵,跟随着寿陵君景舍南撤的,那才是楚军的核心军队,本着『除恶务尽』的心思,赵弘润岂会眼睁睁看着这些军队安然返回楚国?

    面对着秦魏联军的穷追不舍,寿陵君景舍等人毫无办法。

    而此时,在雍丘一带的北丘,叛将南宫垚远远看到楚军营垒一片混乱,黯然长叹一声『楚军大势已去』,便放弃救援楚军,率领军队返回睢阳,准备在睢阳扩充军队,以应付来自魏军的征讨。

    “报!睢阳军撤离!”

    片刻工夫后,南宫垚率军撤离雍丘的消息,便传到了距北丘不远的睢阳新军大将陈狩耳中。

    对于南宫垚蛇鼠两端的做法,陈狩深表不屑。

    『此时撤兵,是打算回归睢阳吧?嘿!待等南宫回到睢阳,看到桓虎那家伙已袭了城池,不知会是什么心情。』

    想到这里,陈狩心中暗乐。

    原来,桓虎前几日于战场上阴奉阳违放游马军过境后,知道此举无异于与南宫垚撕破脸皮,遂与陈狩合计,让陈狩率领大军继续留在雍丘一带,麻痹南宫垚,而他本人,则星夜返回睢阳。

    要知道在睢阳,桓虎的同党、同为魏国通缉犯的原阜丘众首领金勾,手底下可还有不少隐贼势力呢,只要桓虎借南宫垚的名义骗得城中守将的信任,未尝不能将睢阳夺到手中。

    不得不说,桓虎不愧是果断狠辣之人。

    『既然南宫垚率军撤离,那我留在此地也没有必要了。』

    想到这里,陈狩当即下令麾下睢阳新军撤离雍丘战场。

    他知道,待等他与南宫垚的军队皆返回睢阳县后,待等南宫垚发现睢阳县已被桓虎占据后,他们这两支同样冠名睢阳军的军队,怕是免不了还有一场大战。

    当然,对此陈狩毫不担心,毕竟在他看来,睢阳军虽然比他麾下新军精锐地多,但只要他能杀了南宫垚,一切就都不是问题。

    以他的武力,击杀南宫垚,这有什么难度么?

    轻而易举!

    在启程前,陈狩忍不住又回望了一眼雍丘战场,他不禁又想到了前几日在战场上相逢的沈彧。

    不得不说,陈狩连肃王赵弘润都不畏惧,但是对于沈彧,他着实心中有愧。

    『欠你的这条命,日后我终究会还给你的……在此之前,可别轻易就被楚人给杀了。』

    在心中默念了一番,陈狩挥手下令:“传令下去,全军撤退!”

    而于此同时,陈狩心中所想的沈彧,正率领数千商水军预备兵,与商水军副将翟璜合兵一处,驱赶追击溃逃的楚军。

    虽然诸路楚国正军且战且退,力求保全军队,但在秦魏联军的总攻势下,毫无士气可言的楚军可谓是节节败退。

    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楚国正军在看不到存活生机的情况下,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由于商水军的士卒,九成九都是投奔魏国的原楚人,因此,倒也没有难为这些曾经的同胞,接受了对方的投降。

    甚至于,魏将翟璜等人,还唆使这些投降的楚军一同追击寿陵君景舍的军队,许下『若立下功勋便可加入商水军』的承诺,使得成千上万的楚军临阵倒戈,加入到了商水军的追击队伍中,使得商水军就像是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

    不过相比较在后队收编楚国降卒、闷声大发财的商水军,魏方其余几路军队更为耀目。

    其中,三千铁鹰骑兵率先立功,秦将乌钊击杀彭蠡军大将『周征』,田猛生擒『彭蠡君熊益』,孟悦阵斩楚将田革,迫使彭蠡军纷纷跪地投降。

    随后,由秦将王陵率领的黥面军,击溃楚军留下断后的寿陵军、新阳军、溧阳军,『费兴』、『孙柏』、『麻武』等几名楚将皆被乱军之中,被黥面军士卒乱刀砍死,斩下首级。

    纵使是作为友军的北一军,亦被黥面军的悍勇所震惊,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五千黥面,将数万楚军追杀地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而待楚军逃到『杞qǐ县』一带的土岗时,魏将韶虎率领两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