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6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响后,他摇了摇头,带着几分苦涩说道:“沈彧将军若是没有别的事,陈某请就此告辞……”

    说罢,他下达了睢阳新军撤离战场的命令。

    而此时,沈彧麾下数千商水军预备役,已杀到了这边,商水邑魏将巫马焦亦策马来到了沈彧身边,看着陈狩率领数千睢阳新军迅速撤离战场,心下困惑地问道:“沈彧大人,不追击这支楚军么?”

    “那不是楚军。”沈彧摇了摇头,补充道:“至少,暂时不是当前我军的敌人。”

    说罢,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手腕,看着上面那道疤痕。

    当年,他向肃王赵弘润亲口保证过,会自行解决与陈狩的恩恩怨怨,这才求得赵弘润松口,不再追究陈狩之事。

    但前提是,陈狩愿意弃弃暗投明,否则,沈彧就必须遵守当年的承诺。

    杀了他!

第1250章:胜负已分?() 
洪德二十三年三月二十日,魏国禹王赵元佲率军近二十万,与楚国寿陵君景舍率领的数十万楚军在雍丘爆发此次楚魏战争以来规模最庞大的一次战役。

    由于决策上的失误以及楚军人心不齐等因素,尽管魏军最终并没有一举击溃楚军,但也给楚军士卒造成了士气上的沉重打击——多达六七十万的楚军,居然无法战胜不到二十万魏军,这让诸楚国的兵将如何能对这次灭魏战争抱持信心?

    待等当日太阳下山之后,禹王赵元佲见好就收,不奢望一鼓作气击败楚军,而是下令全军撤退,来日再战。

    面对着魏军的撤退,寿陵君景舍虽心中不甘,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魏军撤离。

    没办法,因为这场仗打到现在简直就是一团糟:粮募兵被击溃,纷纷四散逃离,纵使是派出督战队也无法阻止那些逃兵逃离战场;而楚国正军中,巨阳军、鄣阳军、溧阳军,包括景舍的副将羊祐率领的寿陵军,皆被魏国的北一军与游马军击破,轻则损失三成兵力,严重的损失几近七成,这使得百万楚军的核心、「楚国正军」的士气大为跌落。

    不过话说回来,魏军的损失也很大,尤其是作为此战核心之一、且担任着诱饵角色的北一军,在几乎遭到三方楚军包围的情况下,顽强作战,六万兵力削减至三万人,让得知此事后的桓王心痛不已。

    而除了北一军以外,韶虎、龙季、羿孤、赵豹、百里跋等将领率领的军队,即便是作为佯攻的部队,伤亡亦达到三成,可想而知这场仗的惨烈。

    毫不夸张地说,『雍丘战役』,魏军与楚军可谓是两败俱伤——这多亏了禹王赵元佲的运筹帷幄,倘若不是他算计了寿陵君景舍,让后者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魏军面对三倍于己方的楚军,非但损失要远远超过眼下,而且也难以取得士气上的优势。

    当晚,在楚军兵将收拾残局的时候,寿陵君景舍独自坐在帅帐沉思着。

    不知过了多久,副将羊祐携固陵君熊吾、溧阳君熊盛前来复命,在见到寿陵君景舍后,羊祐拱手抱拳,轻声唤道:“景舍大人?”

    寿陵君景舍闻言回过神来,点了点头,问道:“羊祐,军中……将士的士气如何?不必隐瞒,如实说来。”

    羊祐欲言又止地张了张嘴,半响后这才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末将不敢隐瞒,此时军营内,士卒们普遍情绪低落……”

    “这样啊。”寿陵君景舍黯然地叹了口气。

    他也理解,六七十万楚国军队在魏国相近二十万兵力的攻势面前落于劣势,这种打击,的确会令军中士卒萎靡不振。

    良久,寿陵君景舍又问道:“「平民兵」逃亡了多少?”

    他口中的「平民兵」,指的即是粮募兵,在「百万楚军」中占到最起码六成。

    羊祐低了低头,语气沉重地说道:“有八成溃败,目前为止,仅只有大概三千余回到营中……”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试探般询问寿陵君景舍道:“景舍大人,不知这些逃兵,如何处置?”

    寿陵君景舍皱着眉头不说话。

    若按照楚国军队的铁律,逃兵必诛,甚至还要牵连家人,但是这场战事,溃逃的粮募兵实在是太多了,据寿陵君景舍所知,当魏军在最后关头发动总攻时,有最起码十万粮募兵溃散奔走、逃离战场,若要全部诛杀的话,真不知该杀多少人。

    想到这里,寿陵君景舍叹息说道:“此次非彼之罪,姑且赦之。……也不必派人去追了,他们要逃回国,就让他们逃吧。”

    听闻此言,羊祐睁大眼睛,欲言又止地说道:“景舍大人,这……不合适吧?此战因为那些逃兵的关系,「正军」亦动摇了阵脚,才会被魏军所乘,末将以为……”

    然而,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寿陵君景舍抬手打断了:“今日之战,其过在我,是我决策失误,你不必多言。”

    羊祐张了张嘴,无言以对。

    是的,他方才就是有意想将『此战的过失』,推给那些粮募兵,减少面前这位寿陵君的罪责,但是,性格磊落的寿陵君景舍却不屑于推卸责任——作为楚军的总帅,他岂能将战败的罪责推卸于麾下的士卒?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羊祐、固陵君熊吾、溧阳君熊盛等人,皆由衷佩服寿陵君景舍的高义。

    “对了。”好似想到了什么,羊祐又开口道:“景舍大人,魏军撤退之后,南宫垚率麾下睢阳军距大营十里安札,末将派人传召,他亦诸般推脱,此人恐有二心。”

    寿陵君景舍闻言思忖了片刻,平静说道:“南宫垚此番反了魏国,魏国岂还能容他?此时他若背弃我大楚,此乃取死之道。……他应该是见我军势败,心中惶恐,恐我等将战败之罪推卸于他,故与我军保持距离,以求自保。”说到这里,他皱了皱眉头,继续说道:“今日之战,我军未能战胜魏军,此次征讨魏国一事,多半已难以完成。既如此,不妨交好南宫垚,许他利益,将其拉拢到我大楚这边。羊祐,回头你派人运些粮食到彼军中,好言安抚,南宫垚既已反魏,就不可能再被魏国所容,只要我大楚表露善意,他定会投靠我国。”

    羊祐闻言脸上露出几许为难之色,犹豫说道:“景舍大人,军中粮草已经不多,果真要分一些给南宫垚?值得么?”

    寿陵君景舍闻言正色说道:“终归『睢阳』还在南宫垚手中,若得此人在宋地与魏国周旋,何乐而不为?”

    “明白了。”羊祐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景舍大人,另外,南宫垚麾下有两名叫做『桓虎』、『陈狩』的将领,今日在战场上率领一支军队阻击魏军时,故意放魏军过境,使我寿陵军出现不应有的伤亡……”

    “果有此事?”寿陵君景舍皱着眉头问道。

    话音刚落,就听固陵君熊吾在旁愤慨地帮腔道:“景舍大人,千真万确,那狗贼陈狩,还杀害了本公子麾下的将领左丘吉,其罪难容!”

    寿陵君景舍沉思了片刻,连番问道:“那桓虎与陈狩现下身在何处?对此,南宫垚又是什么反应?”

    固陵君熊吾愤愤说道:“那两个狗贼率领其麾下约七八千人,趁乱逃离了战场。本公子派人去质问南宫垚时,彼却假意推脱,直说不知此事。要不是看在景舍大人的面上,本公子恨不得……”

    听着固陵君熊吾那愤慨的抱怨,寿陵君景舍只感觉心烦意乱。

    虽然说今日之战失利,主要在他景舍判断失误,但楚军内部的不合与私心,未尝与战败没有联系。

    就好比固陵君熊吾,先前见己方优势时,催促麾下军队前去抢功,而当魏国的游马军击溃了邸阳军,使得楚军的优势尽丧时,此人又慌忙将麾下军队撤了下来,假公济私地命令其他正军与粮募兵上前迎战——类似的例子,在今日的战事中绝非只有一例。

    反观对面的魏军,却是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前赴后继拼杀于战场上。面对这样的魏军,各怀鬼胎的楚军焉有不败之理?

    “都退下吧,让我静一静。”寿陵君景舍神色疲倦地说道。

    见此,羊祐、固陵君熊吾、溧阳君熊盛等人识趣地离开,只剩下寿陵君景舍一人独自坐在帅帐内,对照着摆放在面前的那一份由他亲手绘制的『雍丘一带地图』,苦心思索着战胜魏军的策略。

    不得不说,今日这场战事,非但击垮了楚国军队的士气,也沉重打击了寿陵君景舍的自信,让他认识到,对面的魏军总帅、禹王赵元佲,根本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原以为对方只是一味的后撤,收缩防线,没想到,对方却一边后撤,一边采取伏击、诱击、侧击、尾击、截粮道等偷袭战术,逐步消耗楚军的兵力与士气,这种「后退决战」式的用兵方式,寿陵君景舍闻所未闻,因此不慎间吃了大亏。

    『似这等用兵如神的人物,怎得过去竟默默无闻呢?』

    寿陵君景舍暗暗纳闷,他曾与魏国的公子润交过手,他感觉,那禹王赵元佲,简直比魏公子润还要难缠。至少在洞察先机这方面,禹王赵元佲比魏公子润更出色,毕竟禹王赵元佲此番全盘看穿了他的战术,来了一招将计就计,比魏公子的『见招拆招』更让他感到忌惮。

    『倘若我所料不差的话,魏军好不容易得势,他绝不会放任我军重整旗鼓……』

    寿陵君景舍有所预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魏军必定会再次进攻,进一步打击他们楚军的士气。

    果不其然,待等到次日时,魏军果然又有了行动,故技重施,让魏将韶虎、龙季、羿孤、赵豹、百里跋等人,分段进攻连绵几十里的楚军营垒与附近几座丘陵上的楚营,仿佛是打着各个击破的主意。

    面对着这种仿佛无休止的骚扰进攻,刚刚战事失利的楚军,唯有拒战不出,尽可能地采取守势,以至于雍丘战场上出现了很不可思议的一幕:几十万楚军,竟被几万魏军压制,不敢轻易离营。

    这变相地加剧了楚国军队的士气流失。

    待等到三月末时,肃王赵弘润率领秦魏联军抵达陈留。

    他十分惊讶地发现,此时在雍丘战场上,魏军竟已初步建立了优势,且这个优势,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第1251章:雍丘的楚歌() 
四月初三,肃王赵弘润率领四万商水军、三千铁鹰骑兵、五千名黥面军,抵达『陈留』。

    当时,禹王赵元佲、桓王赵弘宣率领北一军,在雍丘之战结束后,便驻扎在陈留,得知肃王赵弘润率领将近五万军队赶来支援,禹王赵元佲与桓王赵弘宣皆颇感欣喜。

    要知道,眼下雍丘战场上魏军与楚军的对峙,原本就是魏军占据上风,只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百万楚军」楚军这个庞然巨物,即便在吃了几场败仗后,兵力仍然占据绝对优势,让禹王赵元佲不敢贪功冒进,唯恐被寿陵君景舍看出破绽,抓住机会扳回劣势。

    而如今,肃王赵弘润率领将近五万军队赶来援助,这就给予了禹王赵元佲足够的底气,让后者有信心对楚军发动最后一战。

    当日,禹王赵元佲与桓王赵弘宣亲自出城将赵弘润、秦少君、阳泉君赢镹等人迎到城内,并设宴为他们接风。

    期间,桓王赵弘宣忍不住向兄长夸耀此番他北一军的功勋,纵使是赵弘润,让听了之后就不觉有些惊诧。

    毕竟在赵弘润的印象中,就算他再高估北一军,后者也不过是一支二流军队,战斗力未必会比魏国的县兵强到哪里去,没想到在前几日的『雍丘之战』中,北一军被「巨阳军」、「鄣阳军」、「溧阳军」、「彭蠡军」等几支楚国正军三面夹击,非但没有溃败,反而抵住了压力,协助马游的游马军重创了楚军,这真当是令他刮目相待。

    而除了吹嘘麾下的北一军外,桓王赵弘宣亦不忘吹捧禹王赵元佲这位五叔,说得后者仿佛是算无遗策的智者,说到最后,就连禹王赵元佲都听不下去了,苦笑着摇头打断了赵弘宣的话。

    也难怪,毕竟在这次卫国战争中,赵弘润的功勋丝毫不会逊色于南梁王赵元佐、禹王赵元佲二人,毕竟赵弘润几乎凭一己之力,逼得秦国都不得不与魏国结盟——当然,由于秦少君与阳泉君赢镹在场,禹王赵元佲很识趣地没有提及此事。

    在三巡酒后,禹王赵元佲询问赵弘润道:“弘润,南梁王那边,战况如何了?”

    听禹王赵元佲直呼『南梁王』,而非是『三王兄』,赵弘润便知道,这位五叔与南梁王赵元佐的关系,那是真的不好,遂不假辞色地说道:“赵元佐暗中命姜鄙将军袭韩国的太原、雁门、代郡等地,引林胡、匈奴入侵韩国,如今,他率军攻打邯郸郡,林胡、匈奴在太原、雁门为祸,韩国收尾难顾,情况堪忧。”

    “……”禹王赵元佲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

    虽说他与南梁王赵元佐自幼关系就不好,但对于南梁王赵元佐的才能,他还是非常认可的,因为也毫不怀疑南梁王赵元佐能够抵住韩国军队的进攻,只是他没有想到,南梁王赵元佐竟使出如此狠毒的计策。

    不过仔细想想,当时魏国面临覆亡,南梁王赵元佐用这种狠毒的计策逼退韩国,保全了魏人,至少魏人不会因此而鄙夷他——当然,日后天下人如何评价这件事,那就不得而知了。

    “看来是我输了啊。”

    禹王赵元佲苦笑着摇了摇头。

    见此,对南梁王赵元佐极其厌恶的桓王赵弘宣,闻言连忙劝说道:“五叔,赵元佐不过是正在反攻韩军,收复失地,还未取得优胜呢,而咱们这边只需再加把力,肯定是追上去。”

    禹王赵元佲笑而不语。

    他当初与南梁王赵元佐的赌约,只是赌谁先解决各自一方的敌军威胁,在这一点上,南梁王赵元佐明显比他快上许多。

    因此,禹王赵元佲的确是输了。

    不过他并不在意,输了输了嘛,又没什么大不了的。

    更何况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他用激将的方式使南梁王赵元佐终于拿出了真本事,使魏国化解了亡国的威胁,事实上他才是赢家。

    见禹王赵元佲笑着没有说话,桓王赵弘宣也没有兴趣继续南梁王赵元佐的战事,岔开话题说道:“五叔,如今咱们得到我哥五万兵的支援,可以对楚军发动总攻了吧?”

    禹王赵元佲转头看向赵弘润,问道:“弘润,你麾下军卒需要歇息几日么?”

    “在大梁城外就已歇整过了。”赵弘润简单地解释了一番,随即询问道:“不过,如今楚军是什么情况?”

    听闻此言,禹王赵元佲便向赵弘润解释目前楚军的状况,当得知在魏军屡次的骚扰、进攻下,楚军普遍士气低迷时,赵弘润暗暗吃惊:宋地战场二十万魏军,能将号称百万的楚军打到「军无士气」这种地步,这着实不简单。

    “……不过,仍不可大意。”

    可能是见赵弘润、赵弘宣兄弟二人神色轻松,仿佛并没有将此刻的楚军放在眼里,禹王赵元佲忍不住叮嘱道:“目前寿陵君景舍麾下,仍有最起码五十万军队,虽我也想一鼓作气击溃楚军,但此事仍需谨慎……寿陵君景舍,绝非善于之辈。”

    赵弘润笑着点了点头。

    寿陵君景舍,那是当初『齐鲁魏越四国伐楚战役』时,他赵弘润未曾击败的对手,他怎么可能会轻敌?

    想到这里,他问道:“五叔有什么策略么?”

    只见禹王赵元佲看了一眼酒席宴上的伍忌、翟璜、南门迟等商水军将领,忽然问他们道:“几位将军,可会楚地之曲?”

    听闻此言,赵弘润微微一思忖,抚掌说道:“好计策!”

    禹王赵元佲看了一眼赵弘润,心中倒也并不惊诧,毕竟素闻这个侄子机敏过人,在战场上妙计频出,怎么可能会猜不到他心中所想呢。

    而此时,翟璜与南门迟等人也陆续会意过来,纷纷点头表示会唱楚地的俗曲。

    想想也是,商水军本来就是楚人出身,怎么可能不会唱楚国的小曲呢?

    在得到了翟璜、南门迟等商水军将领的肯定后,禹王赵元佲心中大喜,当即说道:“事不宜迟,今夜就采取行动。”

    决定下来后,禹王赵元佲将这件事交给了赵弘润,毕竟近些日子,他为了战事劳心劳神,其实早已经支持不下去了,既然如今有赵弘润这位优秀的统帅,禹王赵元佲当然愿意将指挥权交给后者,毕竟他与南梁王赵元佐不同,对权利、地位等事并没有什么野心。

    当晚,赵弘润亲自率领四万余商水军,抹黑来到雍丘一带,让四万余商水军朝着雍丘一带的楚军营垒,高声歌唱楚国的思乡之曲。

    而此时在雍丘一带那连绵几十里的楚军营垒中,楚国的兵将们由于近几日来魏军无休止的骚扰与进攻,大多都还未歇息,一听到乡音浓郁的楚歌,不由地心中一愣,竟没有叫喊,静静地倾听起来。

    听着那凄凄凉的楚歌,雍丘楚军营垒几十万的楚兵,忍不住开始思念亲人,甚至于,竟有人跟着哼唱起来。

    而此时,楚军总帅、寿陵君景舍正在帅帐内小歇,忽然听到营垒内似有一阵阵悲惨凄凉的楚歌响起,不由地皱了皱眉,唤入帐外的亲卫,吩咐道:“去查查,这歌声究竟从哪个营传来。”

    “是!”亲卫领命而去。

    大约过了一炷香工夫,那名亲卫去而复返,回禀道:“景舍大人,此歌疑似从营垒外的西北方传来。”

    寿陵君景舍闻言一愣,随即面色大变:“不好!”

    说罢,他扯过一件袍子披上,迈步走出帅帐,神色莫名地瞅着营垒的西北方向。

    不知过了多久,营垒内将领们陆续听到了这阵曲色悲惨凄凉的楚歌,一个个皆来到帅帐前,七嘴八舌地询问具体情况。

    或有人说,必须将唱歌的士卒以『祸乱军心』的罪名处死。

    瞧着这些人的争执,寿陵君景舍出言制止了他们:“这楚歌,怕是魏军的诡计……”

    听闻此言,围在帅帐附近的诸人不禁心中诧异:魏人中,唱得出这种楚地口音的楚歌么?

    当即,副将羊祐亲自带人前往打探。

    待等他带人来到营垒的西北时,他果然看到远处一座丘陵附近,好似驻扎着一支军队,虽然月初并无月色,但凭着对方手持火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