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此事,赵弘润心中唯有激动,却并无厌恶。

    毕竟,田耽乃是齐国最是显露名声的善战之将,戎马半生的他经历过上百场战争,且打赢战争的胜率高达七成,这份赫赫武功,足以傲视天下绝大多数的将军。

    而这份殊荣,亦足以拉近赵弘润与田耽两者的身份差距。

    至少赵弘润并不觉得亏——用他的王旗去赌田耽的将旗。

    在赵弘润想来,若是他能在这个赌约中胜过田耽,赢得一面上书『齐上将军田耽』的将旗,这可能是一件珍贵到足以留作传家宝的战利品。

    至于这个赌约明摆着对齐国有利,这一点赵弘润倒不是很在意,毕竟他既然决定出兵协助齐王吕僖讨伐楚国,就是抱着彻底覆灭楚国的目的来的,只不过这个目的很难实现罢了。

    因此,哪怕就算是像宗卫周朴与吕牧说的那样,田耽是打算用这招来督促他赵弘润加紧对楚国的进攻,赵弘润亦不至于心生反感。

    “好了好了。”放下茶盏,赵弘润摆摆手阻止了诸宗卫们愤慨的声讨,微笑着说道:“不想输的话,想着去赢不就好了?”

    “殿下,您倒是看得开。”宗卫长卫骄苦笑着说道:“卑职不明白,殿下为何要接受田耽的赌约。……耗费精神,就只为了一面破旗帜。”

    “破旗帜?”赵弘润哈哈一笑,随即转头对卫骄说道:“齐国名将田耽的将旗,岂只是『一面破旗帜』?”

    “反正卑职是没看出来,那破玩意能有什么用。”卫骄撇撇嘴说道。

    赵弘润想了想,笑着说道:“大不了送给父皇。……去年合狩时送了两兔子,父皇可是对我板了好一阵子的冷脸呢。”

    『那是殿下您自作自受啊……』

    几名宗卫对视一眼,颇有默契地会心一笑。

    仔细想想,他们家殿下不得不说是一个奇人,其余几位皇子殿下哪个不是赠送最名贵的罕物讨其父皇欢心?可他们家殿下倒是好,将狩猎回程时顺便猎获的两只兔子送给了他老子,简直就是敷衍至极。

    『有咱殿下这样的儿子,陛下也是辛苦啊……』

    诸宗卫心下暗自偷笑着。

    “就这么决定了。”拳掌一合,赵弘润信誓旦旦地说道:“有了田耽的将旗,今年父皇的寿礼就不必多花精力了。”

    『您往年也从未多花精力……』

    诸宗卫暗自忍着笑,他们很想看看当魏天子发现自己儿子用齐国将领田耽的将旗作为其寿礼时候的表情。

    不过话说回来,田耽的将旗,终归还是有收藏意义的,至少要比随随便便拎两只兔子有心意。

    诸宗卫觉得,魏天子去年合狩之后收到儿子两只兔子作为礼物时的表情,那才叫精彩,只可惜诸宗卫们无缘瞻仰一二。

    “好了好了,对这件事的议论,就到此为止。”站起身在屋内踱了几步,赵弘润正色说道:“如今宿县已被我方攻破,如此一来,符离塞的项末势必会有所行动了。……穆青,你派人去请徐殷大将军与三军将领,齐至此地。告诉他们,本王与田耽已达成协议,暂且搁置我魏军与他齐军之间的矛盾,将这段期间的恩恩怨怨,留到楚国王都寿郢城下,再一决胜负。”说罢,他用调侃的语气补充道:“就叫他们别守着了。”

    听闻此言,诸宗卫暗笑了两声。

    毕竟今日魏军夺取了宿县城内的几个关键处后,似屈塍、晏墨、伍忌、南门迟、吕湛等将领,那可是一个个亲自坐镇当地,防备着与齐军发生冲突,就连汾陉军的西卫营营将蔡擒虎,据说也下达了『他娘的齐军若敢滋事、先砍了他』这样的的将令。

    “是!”穆青抱了抱拳,出了屋子派人传讯去了。

    大约一炷香工夫后,汾陉军军的大将军徐殷率先来到了赵弘润所在的屋子。

    刚一进屋,徐殷就向赵弘润抱怨,说是他刚刚泡了一壶好茶,结果还没喝两口,就被赵弘润召了过来。

    听闻此言,赵弘润亦笑呵呵地道歉。

    不得不说,这些日子的相处,赵弘润与徐殷逐渐熟络了起来,渐渐地,也会开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这是二人关系越来越好的体现。

    吩咐吕牧去弄点茶饼来,泡一壶茶给徐殷,赵弘润将后者请到屋内上座。

    期间,宗卫长卫骄笑着对徐殷说道:“大将军这几日,可是闲暇地很啊。”

    徐殷哈哈一笑,说道:“有肃王殿下统领三军,又何须徐某操心?……你家殿下,可是奇才啊!”

    的确,这几日汾陉军大将军徐殷的日子的确惬意,反正三军事务有赵弘润在,他这位大将军每日只要随军做做样子即可,顶多就是给赵弘润把把关。

    只不过,到目前为止赵弘润的决断皆极为明智,以至于徐殷连『参军』也混不上了,将汾陉军的事丢给其爱将蔡擒虎,干脆就当一个旁观者。

    听了徐殷的夸赞,诸宗卫心中都喜滋滋的。

    别看徐殷夸奖的是赵弘润,可是他们却比自家殿下还要欣喜。

    不过听了徐殷这话,赵弘润却是笑着说道:“徐叔,我瞅您这悠闲的日子,怕是没有几日了。”

    听闻此言,徐殷脸上的笑容逐渐被凝重所取代,捋着胡须似有明悟地说道:“殿下指的是符离塞的项末?”

    “徐叔,您对此怎么看?”赵弘润问道。

    徐殷沉思了片刻,皱眉说道:“项末丢了这宿县,符离塞就成了一座孤城。……虽说要塞内囤积有无数粮草,但据徐某所知,符离塞、龙脊山一带,有着多达五十万左右的楚兵。这等数量的庞大兵力,每日的粮草消耗,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项末若是困守符离塞,就是自取灭亡。”

    赵弘润点点头,因为他也觉得符离塞的项末势必会选择向南突围。

    而五十万楚兵因为饥饿而向南突围,这可是一件不容疏忽的大事,要是一个不好,说不定西路魏军与东路齐军很有可能阴沟翻船,被那五十万饥饿的楚兵洪流所吞没,葬送掉此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优势。

    “关于此事,我方如今无非就是两条出路:其一,死守宿县。项末若被迫舍弃符离塞,则齐王吕僖的大军势必跟进,因此,就算项末企图利用那庞大的兵力围困我宿县,他也困不了几日。反过来说,就是他不尽早退却,一旦齐王吕僖的大军追至宿县,到时候项末就算是想走,也走不了了。”说着,徐殷又正色说道:“素闻项氏乃楚国将门,倘若那项末乃是擅战之将,他必定不会久困宿县,因此,殿下倒不必担心项末会驱使那五十万楚兵强攻宿县。”

    “唔。”赵弘润点点头,徐殷的见解,与他不谋而合。

    “其二,就是留下几日军粮,将宿县城内的粮草烧毁。……吴沅在战败前不烧城内囤粮,很有可能就是希望项末能在撤兵时顺道攻下宿县,到时候,宿县的粮草可以作为楚兵的供给。不过反过来说,倘若我方在项末率军抵达时烧毁城内囤积的粮草,项末打不打宿县,对他而言就变得无关紧要了。……甚至于,干脆将宿县还给项末。”

    听着徐殷那最后一句,赵弘润心中微动,随即吃惊地看了几眼徐殷。

    因为在他眼中,徐殷是一位很正统的将领,打仗的战术向来是光明正大,没想到,却会耍这种阴谋诡计。

    将宿县还给项末?

    哈!项末他敢要么?

    若项末愚蠢到占据宿县而放弃了继续向南撤离,一旦几日后齐王吕僖的大军抵达,项末与他麾下五十万大军,可就成了瓮中之鳖了。

    “这个主意好!”赵弘润啧啧称赞道,不过随即,就见他龇牙咧嘴地吐了口气:“不过,就怕项末不上当……”

    听闻此言,徐殷笑着说道:“战场上的事,无非就是『尽人事、看天意』。很多时候,即便抛下鱼饵,亦不见得会有收获。……殿下要早参悟此理啊。”

    赵弘润仔细琢磨了徐殷的话。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句至理名言,亦是徐殷的经验之谈,让赵弘润获利不少。

    “既然如此,我等不妨抛下『宿县』这枚香饵,看看项末是否会上当……”

    “善!”

    当日,魏军在齐军不能理解的目光下,开始修缮宿县的北城墙与南城墙。

    牢固程度尚在其次,至少让宿县看起来不至于似眼下这般残破。

    这件事,没过多久就传到了田耽耳中。

    田耽微微一愣,随即顿时明白过来。

    『姬润这是要赚项末么?……呵,心意倒是好,只不过,太小瞧项末了……』

    想着此事,田耽不由得转头望向符离塞方向。

    在那个方向,有一位足可与他平起平坐的楚国名将。(未完待续。)

第689章:项末的决断() 
曾几何时,赵弘润误以为楚国很弱,楚国的军队亦不堪一击。

    后来他才知道,他当年击败的所谓『楚暘城君熊拓麾下十六万大军』,其实只是楚国一帮农民兵而已,根本不算是楚国的正规军。

    楚国的正规军,即『楚国正军』,虽然没有达到『魏国步兵』那种程度,无论是军团作战还是单兵作战皆拥有着过人的武力,但不可否认,楚国正军要远比当年楚暘城君熊拓麾下那些农民兵强悍地多。

    这一点,从齐军夜袭宿县却被楚将吴沅堵截地死死的,就能看出端倪。

    明明齐军的武器装备皆要被楚国正军精良地多,可齐军就是无法在势头上压制楚军。

    再说楚国的将领,可能赵弘润几乎不知楚国有什么善战的将军,但那只是因为赵弘润一直呆在魏国,孤陋寡闻,事实上,不止是齐国拥有像田耽这样的名将,楚国也有。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堪称楚国世代虎将名门的项氏。

    楚国的项氏,名气丝毫绝不会比齐国的田氏逊色。

    只不过与田氏不同的是,项氏亦是芈姓之后,是正儿八经的楚国公族。

    他们不像『屈氏』那样不满足于在楚国的地位,企图从『熊氏』手中窃夺国家,因而与『熊氏』一族展开了数十上百年的争斗,项氏的存在,更像是楚国的守护者,他们几乎不参与楚国宫廷争斗那些狗屁事,只负责镇守楚国几个紧要之地。

    比如当代项氏一门中最为瞩目的将星项末,就曾镇守『昭关』十余年,替楚国抵挡来自东南方向的吴越之民的攻击,并屡次出兵镇压叛乱军。

    已战死在宿县的楚将吴沅,就是项末最后一次征讨吴越之地时收复的吴越将领。

    从那之后,项末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被调到宿县,开始兴修符离塞,从此未曾在参与楚国与吴越之民的战争。

    九月初二的寅时,刚刚睡下没多少时间的项末,就再次被其亲兵唤醒。

    “是齐军又来进攻了么?”

    项末睁着布满血丝的双目问道。

    这几日,符离塞的处境真可谓是不好过,因为对面『邳』要塞的齐鲁联军,就跟发了疯似的,几乎一天要攻打符离塞七八次,简直不留活路。

    项末心中清楚,齐王吕僖之所以如此疯狂,一来是因为这位齐国君王命将不久,因此迫切想要重创楚国,免得楚国待其吕僖死后进攻齐国;二来,是因为齐王吕僖有两位副将,即『魏公子润』与『大齐名将田耽』,此二人目前正在攻打符离塞的后防宿县,齐王吕僖死死拖住符离塞的兵力,就是为了让项末不敢分兵前往支援宿县。

    不得不说,在这种腹背受敌的艰难处境下,纵使是项末亦有些疲于应付。

    “并非齐军。”

    项末的亲卫在听到自家将军的询问后,表情有些不安,低头说道:“是宿县来人了。……宿县的县公东门宓,领着其一门,前来投奔我符离塞。”

    『东门宓?我不是让他在宿县辅助吴沅么?他来做什么,难道……』

    项末闻言皱了皱眉,点点头说道:“让他进来。”

    亲卫抱拳而退,片刻后,他领来一人,正是宿县县公东门宓。

    “上将军。”

    在见到项末后,东门宓拱手施礼,毕恭毕敬,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东门氏也算是依附项氏的贵族。

    项末点点头,因为两族的关系很近,因此项末也没有俗套地质问东门宓为何丢下宿县,举家投奔他符离塞,而是直截了当地问道:“宿县已不能保全?”

    “是。”东门宓低声说道。

    虽然他已经知道项末为人宽厚,不过因为他东门氏此番为了避祸而提前举家逃出宿县,这也算是临阵脱逃,因此,他心中多少有些忐忑。

    是故,他咬咬牙告罪道:“上将军,为我东门氏一族不至于被诛,小老儿携家人临阵脱逃,愧对大王,愧对上将军,请上将军论处。……希望念在我东门氏以往的苦劳上,请上将军高抬贵手,仅治小老儿的罪,饶过我东门氏。”

    “……”项末上下打量了东门宓几眼。

    其实对于这桩事,项末本身倒并是很在意,因为他很清楚吴沅是一个什么样的将领——吴沅杀伐果断,倘若不是他允许东门氏举家撤离,东门宓与他的氏族,绝不可能活着离开宿县。

    换而言之,既然东门宓来到了宿县,这就意味着是吴沅允许的。

    吴沅作为宿县的最高将领,自然拥有这方面的权限。

    更何况,面对西路魏军与东路齐军那十几万大军,东门宓与其东门氏一族又能对战况起到什么帮助?

    因此,项末挥挥手说道:“此事暂且搁置,我问你,吴沅叫你来,可有什么嘱咐?”

    东门宓闻言眨了眨眼睛,心知眼前这位上将军已经猜到了什么,因此心中的忐忑逐渐消退。

    只见他拱了拱手,正色说道:“吴(沅)将军希望上将军尽早撤退,向南突围。……他还有句话让小老儿转告上将军,说是……符离塞是死物,它就在这里,不会走也不会逃,纵使今日被齐军所夺,日后终是有办法夺回来的。可倘若人死了,那就真的全完了。”

    『……』

    项末闻言微微色变,在屋内来回踱了几步,他的心中,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因为吴沅托东门宓转达的那一番话,与其说是呈请,倒不如说更像是临终前的嘱咐。

    沉默了片刻后,项末沉声说道:“将宿县的现况一五一十地道来,不得有半点隐瞒!”

    “是!”见项末态度顿变,东门宓心中微惊,不敢怠慢,当即老老实实地将他临离开前宿县的情况告诉了项末,包括宿县南城门与北城墙相继被田耽与赵弘润前后摧毁的事。

    而听闻东门宓这一番话,项末面色大变,因为他这才震惊地意识到,吴沅所面对的,并非只是单单一个『齐国名将田耽』,还有一个用奇计摧毁宿县城墙的西路魏军的年轻统帅,『魏公子润』。

    『不愧是当年击败暘城君熊拓殿下的人……魏公子润。』

    项末的面色变得更加难看了。

    可能楚国本土的熊氏贵族一个个自认为『我大楚天下无敌』,但项氏子弟,绝不会轻视任何一个敌人。

    对于那位魏公子润,亦或是说魏王的八公子肃王姬润,项末就曾托人向暘城君熊拓打听过。

    当时,暘城君熊拓给予了姬润极高的评价。

    只不过,当时楚国王都寿郢,并未将暘城君熊拓的话当真,那些公卿们普遍认为,这是熊拓故意吹捧姬润,好使得他败在那姬润手中不至于让人耻笑。

    唯独寥寥几人留了心。

    其中就有项末。

    倒不是全然因为暘城君熊拓对赵弘润的评价,而是因为项末曾听说赵弘润曾将楚西的数十万楚民接纳到魏国,这让项末顿时对赵弘润报以警惕。

    在项末看来,姬润卷走楚西的财富,这无所谓,反正楚西远远没有楚东殷富。

    可姬润居然卷走了楚国数十万民众,这就有问题了。

    这说明那位魏公子润的野心,并不满足于保家卫国,他的野心要更大。

    “容我……思忖一下。”

    因为心事繁杂,项末也无暇再与东门宓说话,待问清楚吴沅并没有其他事托东门宓传达后,他便让东门宓退下歇息去了。

    东门宓离开后,项末独自一人坐在屋内。

    因为吴沅托东门宓转达的那一番话,让项末有种不好的预感。

    “来人!”

    项末沉声喊道。

    话音刚落,便见一名亲卫走了进来。

    可还未等项末开口,就听那名亲卫说道:“上将军,宿县又来人了。”

    “又来人了?”正准备冒险发兵支援宿县的项末,闻言微微一愣。随即,他仿佛是猜到了什么,叹息道:“是吴沅他们吧?……呵,终归对方是那田耽呐!”

    说着这话,项末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宿县,还是丢了。

    不过叹气归叹气,可他心中却莫名地反而心安了些许,不再像刚刚那样焦躁。

    “叫他们进来吧。”项末开口说道。

    “是!”亲卫抱了抱拳,但是却未立即转身离开。

    见此,项末眼中闪过几丝困惑,问道:“还有什么事么?”

    只见那名亲卫犹豫了一下,这才低声说道:“从宿县前来投奔我符离塞的,有宿县县公东门宓的东门一氏族人,也有吴康、俞骥两位将军,唯独……唯独没有吴沅将军。”

    项末脸上的表情顿时僵住了,双眼亦不自觉地睁大了几分。

    同时,他心中的那份不好的预感,正迅速化作某种负面情绪,让他通体冰凉。

    那一瞬间,他脸上闪过诸如震惊、难以置信、愤怒等诸多表情,但最终,就只剩下了悲伤与惋惜。

    沉默了良久,项末用低沉嗓音说道:“让他们……进来。”

    “是。”亲卫这才抱抱拳,转身离开。

    片刻之后,吴康、俞骥二将便来到了项末的屋内,只见二人眼眶泛红,双目布满血丝,一瞧见项末,吴康便哽咽地说道:“上将军,宿县……宿县沦陷了!”

    听闻此言,项末似乎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开口问道:“吴沅……何在?”

    此时,俞骥亦双目眼眶泛红地低声说道:“吴沅将军,选择留在宿县!”

    一时间,整个屋内顿时死寂下来。

    项末几番张嘴,几番欲言又止,但最终,这些皆化作一声无声的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