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的几处,补充道:“主要是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铜桩打下去后,河底下的淤泥出现了移位,使铜桩倾斜,无奈之下,陈大人只好叫人将铜桩又拖拔上岸……来回几次,都没等达到预期的效果。”

    陈宕,是冶造局的郎官,此人不像王甫这样能说会道,甚至有些木纳,紧张起来还会口吃,但却是一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官员,而且做事非常仔细,因此,赵弘润命陈宕全权负责着博浪沙河港这项十年工程。

    『要是有水泥就好了……』

    赵弘润颇有些头疼。

    不可否认,若是赵弘润能弄出水泥的话,博浪沙河港建设的耗期最起码能缩短一半,但很可惜,冶造局至今都还未发现石灰矿与凝灰岩这两种制作水泥最主要的原料。

    没办法,毕竟石灰矿与凝灰岩终归不如铁矿、金矿、银矿那么显眼,以至于有时候有些魏人碰到遇到,也只会当做没有利用价值的石料,毕竟石灰矿与凝灰岩太松脆了,就算是当成石料也会被嫌弃。

    “就按照陈宕的意思吧。”

    在仔细看了看那几张图纸后,赵弘润点点头说道。

    他这一开口,王甫岂敢不从,连忙说道:“是,下官待会便叫人通知陈郎官。”

    “唔。”赵弘润点点头,随手将那几张图纸放在一旁,随即目视着王甫问道:“王甫,本王问你,前几日,冶造局宣布停工,这是怎么回事?”

    王甫愣了愣,随即小心翼翼地说道:“下官本以为此举能帮殿下脱困……”

    他没有说下去,因为他已经得知了赵弘润对此的态度,毕竟那一日,赵弘润便请前往探视他的三卫军总统领李钲亲自来了一趟冶造局,命令王甫不得使冶造局停工。

    “你这是在给本王上眼药么?”赵弘润皱着眉头说道:“胁迫朝廷,你可真能耐啊!……居然还敢联合兵部、户部、工部,上奏垂拱殿?”

    王甫虽然没听懂那句『眼药』,但后面的话他却是听懂了,连忙解释道:“肃王莫怪,下官本来并未打算这么做,只是……陛下暗中放出消息,说宗府欲针对殿下……”

    “你等会。”赵弘润听得有些不对劲,当即打断了王甫的话,皱眉问道:“父皇暗中放出消息?什么意思?”

    也难怪,毕竟那时候赵弘润还被关在宗府,他并不知晓是魏天子命内侍监暗中放出了谣言,说宗府为了三川之事,欲撇开此番最大功臣的肃王,与以成陵王等人为首的国内贵族势力私下达成协议。

    于是,王甫便将那一日的事前前后后说了一遍,最后又说道:“是故,事实上陛下也不忿于肃王殿下被宗府所拘,只不过没有插手的机会而已,因此,下官此举也只是顺水推舟,好使陛下有个干涉此事的借口……”

    “……”赵弘润闻言颇感意外地望了一眼王甫,因为他在仔细思忖了一下后,还真觉得王甫这话说得句句有理。

    最明显的是,倘若不是揣摩到了魏天子的圣意,似兵部尚书李鬻,户部尚书李粱,他们会冒险给冶造局助涨声势?

    要知道工部尚书曹稚,他是无所谓的,因为这老头都快辞官养老去了,兼之有与赵弘润关系颇好,哪怕冒个险也不算什么,可李鬻,他可还未有辞官告老的念头呢,更别说李粱,才四十几年,正是大展宏图抱负的时期。

    “谁……提点你的?”赵弘润皱眉望着王甫,毕竟王甫虽然能说会道,但才智应该还未到能一眼看穿这种事的地步。

    “肃王殿下这话……就不能是下官自己想出来的么?”王甫一脸汗颜,不过还是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书信,递给了赵弘润。

    正是商水楚人介子鸱借一个稚童的手递到冶造局的那封。

    赵弘润摊开书信瞅了几眼,只见信中详细地分析了种种当日的局势,比如,魏天子缺一个介入此事的合适契机,而冶造局,若是以『缺钱』作为借口宣布停工,借此胁迫宗府,并不会惹来诟病,等等等等。

    『此人……眼力不俗!』

    赵弘润暗暗称赞,毕竟能信誓旦旦地保证那则谣言乃他父皇魏天子暗中命人所放出的,朝野能有几个?

    或许朝野会有几个对那则突然传遍全城的谣言感到惊疑,甚至是怀疑到魏天子,但绝没有几个能像这封信的主人那样,剖析地句句在理。

    『会是何人呢?』

    深深望了几眼信纸上那挥洒飘逸的字体,赵弘润一方面暗自将其牢记在心里,另一方面,他心底忽然萌生了一个想法。

    他感觉,他有必要招揽一些门客,就如这封信的主人这般的智谋之士。(未完待续。)

第500章:临行前的安排(二)() 
如今的赵弘润,身边的人并不少。

    比如宗卫,比如肃王卫。

    只可惜,其中聪明绝顶的智谋之士有几人?

    一个也无。

    比如前一阵子,赵弘润被宗府关入静虑室,似沈彧等宗卫们急地方寸大乱,但遗憾的是,他们着急归着急,却想不出一招妙计来使自家殿下脱困。

    倒是冶造局的王甫,不知从哪里收到了一封信,写这封信的主人提点王甫,告诉了他一招妙计。

    不可否认,冶造局以『缺钱』作为借口宣布停工,联合户部、兵部、工部上奏垂拱殿,好使魏天子有机会干预这件事,这招的确很巧妙。

    毕竟冶造局的钱都来自赵弘润,赵弘润被宗府关在静虑室内,冶造局自然而然就没钱了嘛。

    句句在理!

    要不是写那封信的主人(介子鸱)不了解冶造局在赵弘润心目中的分量,这招计谋可以说是相当高明的。

    而相比较写这封信的主人,赵弘润身边的人,在那件事中没有起到丝毫帮助。

    哪怕是赵弘润最为信任的宗卫。

    不过这也难怪,毕竟沈彧等宗卫们虽然武艺不俗,带兵打仗如今也已有些经验,但很可惜,他们的才智也就只是那么一回事,尤其是褚亨,纯粹就是一个忠心耿耿但既憨又傻的夯货。

    这让赵弘润不免有些羡慕那位东宫太子弘礼。

    东宫太子弘礼,曾一度被雍王弘誉一系的人暗讽『德大于才』。

    这可不是一个好词。

    要知道,『德』即品德,指的是人品与德行。

    其中,人品指秉性,德行指为人处世。

    而东宫太子弘礼,为人处世倒还不至于惹人诟病,素来循规蹈矩,但坏就坏在他心胸并不开阔,遇到好事沾沾自喜,遇到坏事横眉瞪眼,心性方面的评价值得商榷。

    在这种情况下,说他『德大于才』,纯粹就是一句讽刺而已。

    当然,赵弘润也是这么认为的。

    在赵弘润看来,若是东宫太子弘礼并非嫡长子,且没有那些东宫的幕僚、讲师、教授的辅佐,他怎么可能斗得过雍王弘誉?后者才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储君人选。

    然而,如今东宫太子弘礼身边那位叫做骆瑸的幕僚,却辅佐着前者,生生与雍王弘誉斗地有声有色,几次为东宫化解危难。

    不可否认,骆瑸是一位难得的王佐之才,非但智慧超群而且才学亦出众,有时候就连赵弘润都止不住叹息:此人投奔东宫,真乃是明珠暗投。

    毫不夸张地说,倘若前一阵子赵弘润身边也有一位足以媲美骆瑸的幕僚,他根本不会那么被动,被宗府关了整整十七日。

    但很遗憾,眼下赵弘润身边,并没有什么智谋超群的辅佐之士,因此遇到问题,每每都要赵弘润自己来想办法解决,而若是像这次一样,作为主心骨的赵弘润被抓了,整个肃王府上下数百来号人,素手无策,只能伸着脖子干等着结果。

    为了避免日后再次发生类似的事,赵弘润觉得他应当招揽一些出色的幕僚,以方面有朝一日他不在的情况下,那些辅佐他的幕僚可以控制局面。

    只不过,这件事很难一蹴而成,毕竟以他如今的威名,一旦他透露出招揽门客、幕僚的消息,相信不知有多少人会争相涌入肃王府,绝对会比会试还要壮观。

    更糟糕的是,他眼下受到那则谣言的影响,应当暂时销声匿迹一阵子,否则,恐怕朝野都要议论了:肃王手握那般权柄,还大肆招揽门客,他究竟要做什么?

    『慢慢寻觅吧。』

    轻叹了一口气,赵弘润站起身来,对冶造局局丞王甫做最后的嘱咐:“本王方才说的,你可曾记下了?……本王不在大梁的日子里,你替本王监察着。若是他日本王返回大梁,在冶造局内瞧见一些不好的事,本王也拿你是问,明白么?”

    “下官遵命。”王甫恭恭敬敬地行礼说道。

    见此,赵弘润暗暗点了点头,迈步走出了屋子。

    对于王甫,他还是比较放心的,毕竟王甫是个聪明人。

    这里所说的聪明人,并非是指王甫智慧有多超群,而是指王甫很清楚究竟是谁让他能够如今的风光。

    而事实上,王甫除了能说会道以外,其实资质在赵弘润看来也就是寻常水准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冶造局技术方面的事,事实上是由陈宕、程琳、荀歆三位郎官与吕玙、顾和、郑昭等干事负责的,王甫只要懂得一个大概,能调解好冶造局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足够了。

    待嘱咐了王甫之后,赵弘润这才带着沈彧等宗卫们返回肃王府,将『他即将要离开大梁』这件事告诉府上的众女。

    而对于赵弘润口述的这件事,众女的态度不一。

    比如,乌娜是无所谓去哪的,毕竟无论是大梁还是商水,对这位羱族的少女而言都是那样的陌生且到处充满新奇。

    与她处境相似的苏姑娘,亦无所谓,毕竟她与乌娜一样,在大梁都没有什么亲人,唯一的仰仗就只有赵弘润而已。

    而芈姜嘛,虽然口口声声说什么『如今的楚国无论是兴旺还是覆灭都与她没有关系』,但赵弘润看得出来,她多半还是想去楚国看看,或者说,去她父亲楚汝南君熊灏曾经呆过的汝南看看。

    至于芈芮嘛,这个蠢丫头虽然这段时日一直跟着玉珑公主到处跑,被赵弘润的六王叔赵元俼带到各处玩耍,玩得不亦说乎,但一听说姐姐要去商水,立马就抛弃了玉珑公主这个小伙伴。

    而羊舌杏这个小丫头,那更不必多说了,毕竟她的家族就在商水,怎么可能会不跟着赵弘润回商水呢?只不过她有些担心『肃氏楚金』那家店铺。

    唯独玉珑公主,显得有些犹豫不决,毕竟这段时间,她与赵弘润的六王叔赵元俼相处地颇好,好到赵弘润都隐隐有些眼红。

    当然不是眼红他六王叔,而是眼红玉珑公主,毕竟在赵弘润看来,六王叔赵元俼如今对玉珑公主的溺爱,简直比对他还要好,好得多。

    “皇姐不跟我去商水么?”

    “这……”玉珑皇姐犹豫了一下,说道:“我与六叔约好,月底去狩猎,然后去定陶看瓷器,然后坐船去拜访六王叔在国内的朋友,与他们赌马……哦,对了,还要坐船去三川,去拜访六叔在三川的朋友……哼!弘润你不带我去三川,六叔带我去。”

    听着玉珑公主一句一句地口述她与六王叔赵元俼最近的日程,赵弘润直翻白眼。

    要知道在他印象中,六王叔赵元俼就是闲不住的性格,喜欢到处游山玩水,真正意义上的为了玩乐而挥金如土,玉珑公主跟着这位六王叔,这让赵弘润不敢去想象日后玉珑公主会变成什么样,会不会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变成继六王叔赵元俼之后的纨绔,唔,女纨绔。

    当晚,赵弘润去了一趟凝香宫,向沈淑妃述说了此事。

    沈淑妃虽然不舍得儿子,但也明白是非,也明白大儿子在那则谣言的影响下,除非主动交出手中的权利,否则,就只有暂时远离大梁这个是非之地,等待这则谣言逐渐平息。

    是故,她只是反复叮嘱儿子在外时要自己注意,同时,也叮嘱了沈彧、吕牧、卫骄等较为稳重的宗卫们,让他们看着赵弘润。

    当然,期间沈淑妃也免不了埋怨宗府的那几位宗老,用软绵绵的类似『怎么能怎样?』之类的话来表达心中的不满。

    大概戌时前后,赵弘润这才得以返回肃王府。

    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府上的下人禀报,说赵弘润的那位六王叔赵元俼,正在府内的花园里等着他。

    赵弘润遂来到了花园,果然瞧见六王叔赵元俼正坐在花园里的石凳上。

    “六叔。”

    赵弘润唤了一声。

    赵元俼站起身来,与赵弘润打了声招呼,随即笑着说道:“此番你与宗府的事,六叔没有插手,你不会怪六叔吧?”

    “哪能呢。”赵弘润毫不在意地说道。

    想想也是,毕竟他六叔赵元俼只是一介闲散王爷,在朝中毫无权利,虽然手中的钱财看似不少,但这并不足以使宗府退让。

    “听说你准备去商水?”

    在两人分别坐于石桌两侧后,赵元俼笑着问道。

    赵弘润愣了愣,有些不可思议地望着这位六王叔,惊讶说道:“六叔,你也太神了吧?我今日才决定的事……是玉珑皇姐告诉你的?”

    赵元俼摇了摇头,微笑说道:“从宗府那些宗老们放出那则对你不利的消息,六叔就猜到,你小子肯定要去商水。……依你的性格,不可能会交出手中的权,既然如此,就只能暂离大梁,待谣言过去。……可离开大梁你去哪呢?最有可能的,就是你父皇与你打赌输给你的商水县……”

    “不愧是六叔,深藏不露!”赵弘润笑着说道。

    赵元俼哈哈一笑,说道:“这算什么?这件事很容易猜到,事实上六叔觉得,能猜到这件事的,朝野并不少……不过话说回来,你此时离开大梁,无论对你还是对某些人,都是有益处的。”

    “……”赵弘润瞥了一眼六王叔。

    他明白这位六王叔所说的『某些人』,指的究竟是何人,无非就是指东宫、雍王、襄王等人。

    然而这次,赵弘润他猜错了。

    “对了,弘润,六叔问你一个事,这次除了宗府那几位宗老,你还得罪什么人了么?”

    “啊?”

    赵弘润满脸不解地望着赵元俼,却见后者,表情十分严肃,不像是在说笑。(未完待续。)

第501章:多方推手() 
——时间回溯到年前——

    年前,大概是十二月底的时候。

    当时的赵弘润尚未回到王都大梁,而六王叔赵元俼,亦带着玉珑公主,还有充当她小护卫的芈芮二女,在平丘一带狩猎。

    因为据当地人称,平丘一带出现过一只通体毛发雪白的白狐,赵元俼想捕捉此兽送给玉珑公主当礼物。

    可惜的是,他们一行人在平丘搜寻了二十几日,虽然别的猎物捕获不少,但最终还是没能找到那只白狐。

    见此,赵元俼便对有些噘着嘴有些失望的玉珑公主说道:“玉珑,快到年关了,要不然咱们先回大梁?”

    年关,或者说紧挨着的元日,在魏国而言,算是一年中比较重要的几个节日之一,哪怕是在宫廷内,似元日、端阳、重阳等等几日,亦是王族成员团圆庆喜的日子。

    在这些节日里,魏天子基本上会设家宴,与他的后妃,以及他的儿女们,欢庆贺喜。

    这也正是赵弘润为何必须在元日前返回大梁的原因。

    然而这些节日,对于玉珑公主而言,却并非是什么喜庆的日子,毕竟在这样的日子里,她愈发能感到孤独。

    因为她幼年时便失去了母亲萧淑嫒,并且她的父亲,当朝魏天子对她也是极为冷淡,要不是她如今贵为肃王的王弟赵弘润护着,恐怕此刻她早已被嫁到了楚国,或者别的什么离开魏国千里之外的国家。

    哪怕是如今,她在宫中,也只是一位可有可无的公主。

    “我不想回去……”

    坐在马背上的玉珑公主,小手攥着缰绳,咬着嘴唇小声说道。

    今日的她,穿着一身专门用于狩猎的猎服,腰上,以及左肩至腰的位置,还各自系着一根牛皮质地的宽皮带,将她逐渐发育的身体充分衬托了出来。

    虽然脸蛋看上去仍显得颇为稚嫩,但已隐隐有些美人的模样,称得上是一位青涩的小美人。

    “不回去么?”

    见玉珑公主低着头噘着嘴,双手玩弄着缰绳,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赵元俼策马上前,伸手摸了摸她的头,轻笑着说道:“据六叔猜测,弘润他应该也快回大梁了哟。”

    听闻此言,玉珑公主不由地眼眸微微一亮。

    毕竟在宫廷内,她最信任的,恐怕也只有那位待她极好极好的王弟赵弘润了。

    但随即,她眼眸中的光彩便又逐渐暗淡下来,撅嘴说道“元日……弘润他会很忙的,他应该多数会在凝香宫,与他弟弟弘宣一起,与他……母妃一起。”

    “……”赵元俼闻言微微有些失神,也不知是从玉珑公主那青涩的脸庞中瞧见了谁,语气有些索然地说道:“沈淑妃……她不是也挺喜欢你的么?”

    “但她终归不是我的母妃……我不想,不想去打搅弘润他们……”说罢,玉珑公主抬起头来,眼眸中透着殷切与期盼,恳求道:“六叔,咱们再找几日好不好?”

    赵元俼望向玉珑公主的眼睛中泛起阵阵心疼与溺爱,微微一笑,调侃问道:“那只白狐多半是得知来了一位比她更美的小美人,故而羞臊地躲起来了,这怎么办?”

    玉珑公主闻言小脸绯红,喜滋滋地撒娇道:“再找找嘛,好不好嘛,六叔?”

    “这总不能无休止地搜寻吧?咱们带来的食物可不多了……”赵元俼无奈地说道。

    也难怪,毕竟眼下是在冬天,虽然有机会捕获到一些诸如白狐、白狐、熊罴等罕见的野兽,但相对而言,以往常见的猎物就少了许多,除非是像皇狩似的,提前将大批的野兽驱赶至预定的狩猎场地,否则,有时候策马跑个十几里瞧不见一只野兽,这并非是什么稀奇的事。

    当然,那些在冬天饿红了眼睛的狼倒是有不少,似豺狼、山狼、土狼,仿佛漫山遍野似的,这些日子赵元俼与玉珑公主他们一行猎杀最多的,就是这种在冬季扁着肚子出来觅食的狼群。

    而碰到这些狼,赵元俼他们基本上都是用弓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