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错天下-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问,赶紧道:“既是黄学士侄子,自然对陛下忠心无二,且此人我亦有所耳闻,身手不仅是矫健,甚至在江湖人氏中都算得上佼佼者。”

    朱允炆大喜,道:“如此甚好!快快诏入宫来,我要亲眼瞧瞧。”

    过得半个时辰,第五安应诏入宫。

    朱允炆远远瞧着殿外走来的那名年轻男子,蓝衫白巾、气度超然,不禁更喜。

    …………

    第五安乍听得自己要入皇宫还有些抵触,觉得尽早去曹国公府才是正事。待回过神来,却是又惊又喜。

    依第五安脑中后世苏安的念头,那可是皇帝老子,近距离参观不给门票,凭啥不去?按今世想法,却是黄子澄也好,曹国公也罢,总归不如皇上说话管用。

    是以,仅是略略迟疑,第五安便随宦人而去。

    自入宫城,眼中尽是琉璃金瓦、双檐重脊,虽不至奢侈繁华,却有一股难言的威压。至此,第五安脑中到底是今世的冷静淡然点了上风,开始思量如何与皇上提及削藩之事,以及如何让皇上知晓其中的厉害而放弃削藩。

    至奉天殿,第五安依礼拜见朱允炆,又与黄子澄、齐泰见礼,行为举止均是得体。

    黄子澄看着自己这个侄子在皇上面前礼而不惊,自然甚是满意;齐泰也念着莫病道长的面子,自始都和颜悦色以待。

    朱允炆倒没在意礼数,毕竟见得太多,只觉得第五安颇为飘逸出尘,心中再生好感,笑道:“早闻先生说起义士身手不凡,可否让我瞧瞧?”

    第五安一怔,颇觉为难,转头看到黄、齐二人笑吟吟地看着自己,似是无甚不妥,心头念起,便脚踏洛书九宫步在殿中转了一圈。

    黄、齐二人瞬时惊得无语,朱允炆却喜上眉稍,只感觉眼前人影无数,又辨不出那道人影才是真实的第五安,倾刻间倒像是自己飘飘然飞腾一般。

    待第五安复至,朱允炆喜道:“义士好身手,前来前来!”竟将第五安直唤至身前。

    因距离太近,第五安忍不住向朱允炆瞟上一眼,其后立刻双眉飞扬,暗道:“原来这娃长成这个样子,很有点像我的哪位学弟喃?”忽地暗自一惊,皱眉暗道:“皇上面前,切莫忘形。”

    黄、齐二人立于侧,倒是不察第五安神色。朱允炆近在咫尺,却将第五安面上变化看了个分明,顿时喜道:“义士这般,却极似曹国公啊!二人外貌身形俱是出众,且气度神色更是相近啊。”

    第五安心头一动,低头说道:“禀陛下,草民亦早闻曹国公大名,只惜无缘相见。此时斗胆相请,望皇上准允草民与曹国公见上一面。”

    朱允炆微怔,旋即大喜,道:“妙极妙极,这却极有意思!来人,速速诏曹国公入宫。”

    第五安心中窃喜,见朱、黄、齐三人话题转至那些漕运杂事后也不着急,反想着曹国公若真是李九江,到时定让他帮着自己向皇上说说话,那样必定是事半而功倍。

    再过得半个时辰,第五安听着宦人宣声向殿外瞧去,只见一名年轻男子翩翩而来,头戴乌纱折帽、身穿团领长袍,胸前是麒麟、白泽双兽补子,自有一番不凡气度。

    正是曹国公李景隆。

    李景隆远远走来,见朱允炆身侧有一名陌生男子,衣型看似官员常服,却又无补子纹图,颇有些不伦不论,心中难免觉得奇怪。只是皇上跟前容不得失礼,便目不斜视地拜见朱允炆,再与黄、齐二人含首致意。

    朱允炆瞧着李景隆,再看向第五安,笑道:“景隆,你且看这位义士。”

    李景隆定眼看去,见那陌生男子相貌如玉,但却似有些呆滞,更有些无礼地直直瞪着自己。正待开口,耳中却听到一道声音,当即怔在原地。

    那是一道声音,但准确地说却是一句话。然则,这句话却不是世间任何地方、任何人能听得懂的。

    除了自己。

    这句话意思很明显、很直接,甚至很粗俗,但其内涵也很丰富。既可以是恶意的讽骂,亦可为好友间善意无间的玩笑。

    这句话是:“你个瓜娃子!”

第四十章 再见六百年() 
李景隆心中如惊滔骇浪一般,嘴角止不住地微微抽动,嗫嚅着冒出一道同样奇特的声音:“你才是瓜娃子!”说完竟觉鼻尖发酸、眼角润湿。

    第五安盯着李景隆渐渐走近,虽然相貌与后世李九江并不相同,但总感觉有些熟悉,心中激动难忍,情不自禁地冒出一句六百年后的话来。

    不想对方真的回来一句地道的蜀中方言,第五安纵是有所预料,仍然惊得无法言语,脑中更似一片空白。

    二人这番表现,朱允炆三人同时看在眼里,感受却大不一样。

    齐泰甚是纳闷,先前听得第五安所说,知道其与曹国公乃是初次见面,为甚双方均显得如此震惊?

    黄子澄隐隐有些疑惑,觉得耳中听得的声音有些熟识,却不知为何熟识。原来却是因为其以前伴在皇太孙身侧时偶尔听得李景隆说过此类语音,但一则其听得次数不多,二则实在听不懂,记忆确不深刻。

    朱允炆则惊喜异常!

    尚为皇太孙时,朱允炆便与李景隆相交甚密。李景隆之父李文忠乃朱元璋外甥,后被其收为养子,故李景隆与朱允炆算来还是表兄弟关系。

    幼时二人便自熟悉,但其时君臣有别,尚以礼为先、情为次。洪武二十九年四月,李景隆向朱允炆私禀其梦遇仙人,朱允炆本人极信道仙之说,故而待其大有不同。

    此后三年,李景隆多次展示其先知之能,诸如对秦王征番、南丹蛮叛、冯胜受诛等等的预言,后皆尽数灵验,且不时道出些仙界的奇谈怪论,这令朱允炆震撼而神往,待李景隆更是不一般。

    登得大位以后,满朝大臣能够入得朱允炆寝殿的仅仅二人,一是朱允炆的先生黄子澄,二则便是曹国公李景隆。

    私下谈时,朱允炆常常听得李景隆嘴中不时冒出仙语,有时兴起,亦会让其专为自己说上一通,虽是听不懂,但觉得语音语调仙奇神格,闻之飘然。

    每每此时,朱允炆总会暗自感幸,只道身边有李景隆这般仙遇奇人,必然是因自己乃真命天子,方有仙人相助。

    前些日李景隆请旨,说是其欲张贴天书榜,或能引来同样有仙遇之人。朱允炆内心觉得仙遇机缘何等奇罕,岂能轻易觅得,但见李景隆执意,便也准允。

    此时竟听得义士亦自说出仙语,朱允炆先是一惊,暗道:“竟有如此巧事?”紧接着又恍然:“景隆此举,必是早有心中感应!啧啧,到底是有仙缘者,果然与众不凡啊。”

    更巧者此义士却是自己先生黄子澄的侄子,亦是自己准备用其去完成削藩的人;先前已见其身手超然不俗,现又道出仙语。这一切似乎都说明冥冥中自有天意,莫非正是青天上的仙人在暗示自己必定会皇权稳固、国运桓昌?

    念头及此,朱允炆喜道:“景隆,你却识得义士?”

    李景隆被这声惊得回过神来,暗道:“此人必是穿越者,只是不知何人,还是要谨慎些才好。”口中说道:“陛下,义士所言确是仙语,但微臣却未见过义士,请准允微臣同义士交谈一番。”

    朱允炆欣然准允,自己上殿坐入龙椅,又赐四人座:黄、齐二人居后,李景隆和第五安则紧挨殿前。

    第五安却与李景隆不同,但听得李景隆回复一句标准的后世蜀川方言,便确定他正是同学李九江,一时百感交集、欲语还休,直至被朱允炆赐座后心情才慢慢平复下来。

    见李景隆看着自己,眼神中似乎有些疑色,第五安摇头轻笑,口中再出仙语:“莫要大惊小怪,老子是苏安!”

    李景隆虽不知第五安到底是何人穿越,但几个念头闪过后也想到可能是苏安,毕竟当日他与苏安一同坠了楼,此时听得第五安如此说,瞬时再度激动起来,嘴唇哆嗦半天却说不出话,最后堪堪回一句:“你个瓜娃子!”

    第五安笑道:“你才是瓜娃子!”

    二人互望一眼,忽地哈哈大笑,先前突然而至并且一直堵在心间的所有惊喜、意外、感概等等渐渐得以释放,但觉浑身通透、喜气自溢。

    半晌,李景隆摇头笑道:“这一切都像做梦一样,恍恍惚惚就过了六百年。”

    第五安道:“是啊,不过我们是整反了。”

    李景隆忍不住再是一笑,道:“你是好久记得后世的事情的?”

    第五安道:“洪武三十年七月初七,老子永远记得那一天,太折磨人了。你喃?”

    李景隆叹道:“你娃比我幸运哦,我是洪武二十九年四月就记起来了,比你娃整整早一年孤单,多一年寂寞。”

    第五安道:“孤单寂寞?我不觉得喃,我只是觉得有些不适应。”

    李景隆揶揄道:“正常,你娃除了***还晓得啥子嘛?只有我们这些思想者才会有孤单寂寞的感觉,你娃懂不起。”

    第五安嘿嘿笑道:“你还是这么自以为是……对了,我好像在黄子澄家里看到雪妹儿了!”

    李景隆似笑非笑,道:“你说的是黄子澄的女儿吧?”

    第五安一怔,道:“你也见过?她是不是雪妹儿?”

    李景隆笑道:“我偶尔见过一次,确实很像雪妹儿,但是……”

    第五安急道:“但是怎么样?到底是不是?”

    李景隆笑道:“但是真不是雪妹儿!还有,你娃莫要惦记了哈,她马上就是你嫂子了。”

    第五安惊道:“你要娶她?”

    李景隆微微一笑,无比嘚瑟,道:“皇上赐婚!”

    第五安低眼看看身上的衣衫,心中忽地有些失落,又想着那半张俏脸竟不是黄落雪,更有些郁闷,道:“那雪妹儿真死了啊?三个人一起坠楼,我们两个穿越,却把雪妹摔死,太没天理了!”

    李景隆扬眉道:“哪个说雪妹摔死了?那天她根本没掉下来,现在应该在六百年后活得好好的。”

    第五安惊道:“咋可能?我记得她抓住我衣服就一起坠楼了。”

    李景隆丢出一个白眼,道:“当时你背朝上,我却是脸朝上,我看得清楚,是明非把她拽回去了,但自己跟到掉下楼了。”

    第五安瞪眼道:“助教坠楼了?那……。那他在哪?”

    李景隆道:“我咋晓得?多半死了嘛……不过也不一定,你我都能穿越,他为啥一定要死?只是不晓得在哪里,所以我张榜也就是为了试一试,看能不能找到你们。”

    第五安沉默半晌,道:“希望他也穿越嘛,虽然老子很是看不惯他,但毕竟死了可惜。”

    李景隆哈哈一笑,道:“莫说这些了,说正事!”见第五安有些不解,又道:“你就没想过现在我们应该做点啥子?”

    第五安道:“肯定想过噻,但就是想不到我该做啥子,我想多半是回蜀川嘛。”

    李景隆面有不屑,道:“你硬是瓜娃子,我们是啥子?是穿越者!我们穿越六百年不是为了混吃等死,是要干一番大事情!”

    第五安道:“你不要以为你读了几本书就了不得,你未必然还真的能把后世那些现代化发明创造整得出来?其他不说,化学方程式你记得几个?唐诗宋词你倒记得不少,可惜现在是明朝!”

    李景隆倒嘶口气,道:“你娃真是笨得可以,数理化整不懂,但我懂历史噻!明朝历史我尤其熟,这就好比掌握了先卜先知的本事一样……哦,你倒是不懂历史!”

    第五安笑道:“你不要洗涮我,你有本事就把《红楼梦》、《西游记》整出来噻,肯定能赚大钱。”

    李景隆怔了怔,颇为无奈,道:“苏安,你就不能有点眼界啊?格局,你的格局在哪里?站高点,看远点!”说罢向殿上示意。

    第五安微微侧头,见朱允炆瞪大眼睛正看着,便微笑含首示礼,心中却猛然一惊,道:“对了,我给你说个正事,要打仗了!”

    李景隆如释重负,叹道:“你娃才想起嗦?对,就是要打仗了,靖难之役,这就是我说的正事!”

    第五安道:“我给你说哈,你和这个皇帝娃娃关系如何?你要劝他哦,不然以后他要把皇位都搞没了,这仗绝对不能打。”

    李景隆瞪眼道:“你傻呀!就是要让他们打起来!”

    第五安一怔,道:“李九江,你娃到底懂不懂历史哦?历史上的李景隆可是个草包将军,以后的日子过得并不舒坦!”

    李景隆哼了一声,道:“你都晓得,我还能不清楚?正因为是这个样子,所以我才要改变历史,我要权倾天下,我要美女无数,我要万国臣服,我要让这个地球上只有一个国家,就是我们大明朝!”

    第五安怔了半晌,道:“你疯了?先不说你有没有办法跑到欧美那么远的地方去,就是眼前嘛,你充其量也只是个国公,你又不是皇帝。”

    李景隆轻笑一声,侧头看去,见朱允炆瞪大眼睛与自己微笑点头,亦自微笑还礼,口中说道:“这娃人年轻、一根筋,好忽悠!”

第四十一章 相谈甚不欢() 
第五安急道:“既然好忽悠,那就更不用打仗嘛,你只要把这娃哄高兴了,也可以混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到时候权力女人啥都有了噻。”

    李景隆面露不屑,道:“你穿越小说看多了哇?你以为古人都是白痴,你以为把皇上哄高兴你就万事大吉?还有那么多亲王、郡王,还有那么多国公、大臣,不把他们搞定,不让他们信服,你屁都不是!”

    第五安无奈道:“我晕,你到底想干啥?”

    李景隆直直盯着第五安,道:“皇帝我要哄,大臣我要拢,这三年我做了多少事你不晓得。现在我需要军队的话语权,毕竟枪杆子才能出政权嘛。而靖难之役,就是我掌控军权的最好机会。”

    第五安道:“你娃心太大了!问题是你有没有这个本事?对嘛,就算你这辈子懂些兵法,你确定你整得赢朱棣?”

    李景隆轻笑:“你不想整别人,别人却想整你。你晓不晓得朱棣的手都伸到京师了?就连我府中都被他安插进了线人。但他运气不好,他遇到的不是李景隆,而是我李九江!所以,整不整得赢,那要整了以后才晓得。”

    第五安有些无语,却又记得一事,不禁心下一动,道:“你是不是派了两个人追杀你所说的线人?”

    李景隆微显诧异,道:“不错,这事说来也奇怪,我本来将朱棣那个叫午人的线人揪出来了,不想却被他逃跑了。府中两个得力手下追杀了一年多,竟然半点消息都没有,线人没抓回来,自己也不回来……你咋个知道这件事情?”

    第五安道:“不好意思,你那两个手下被我整死了。”见李景隆犹有不信之色,再道:“就在眉州城外,我把他们和那个午人埋在一起的,不信你就去看嘛。”

    李景隆瞪眼无语,半晌说道:“我曰你先人板板!苏安,你六百年后就喜欢和我作对,和我抢雪妹,现在你还是这个德性,只晓得坏我好事!”

    第五安笑道:“我不是坏你好事,我只是想让你晓得,打仗这种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还不如按我说的那样劝那娃不要削藩,安安稳稳地当他皇帝,你也安安稳稳地当你的国公。”

    李景隆面色不愉,道:“我还以为你穿越过来会变得有些出息,没想到屌丝永远只会是屌丝。”

    第五安叹道:“李九江,我们能够穿越,这已经是老天爷照顾我们了,你就不要折腾了嘛,历史莫得那么容易改变。”

    李景隆微微皱眉,道:“靖难之役才是历史,你想阻止削藩、阻止打仗才是真正的改变历史。所以我把这句话奉还给你,历史真的莫得那么好改变!哼,不要削藩?你还是死了这份心嘛。”

    听着李景隆如此说,第五安有口难辩,气恼无语。李景隆怼了第五安一番,心中亦是有气。

    他乡遇故知,乃是人生幸事。穿越六百年遇故知,更是幸事中的幸事。但这些话的前提是相遇之人是“故知”,第五、李二人后世关系并不好,甚至算得上交恶,自然与“故知”二字无缘。

    先前乍见之时,二人忍不住的激动感概乃是人之常情,现在谈得不投机而心下见恼,到底明白对方和自己并不是同一路人。

    再者,虽然二人知道对方身份,但眼中看到的相貌却与后世记忆中的大不一样,如此便隐隐生出陌生感来。

    此时却也有一点相同,二人都想到了那个不知生死的助教明非。

    李景隆暗道:“如果明非在就好了,他绝对会同意我的想法。”又想着自己本意是想知道明非是否也穿越至此,不想那个自已虽然看不惯但客观上确实比自己懂得多的明非没来,反而来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苏安,心中越发不舒坦,口中恨铁不成钢地再道:“你个瓜娃子!”说罢站起身来,显是再无交谈之心。

    第五安暗道:“如果明非在就好了,他绝对有办法打消李九江的异想天开。”又想着自己本是想找机会劝皇上不要削藩,没想到还没开口便被李九江彻底堵死了这条路,心中亦是气恼,针锋相对道:“你才是瓜娃子!”亦自拂袖而起。

    朱允炆一直全神贯注地瞪眼看着第五安和李景隆,初见二人谈笑风生、仙语飘飘,心中好生神往。想着此二人均为自己所有、所用,更是极为欢喜。

    后见二人面露不愉之色,朱允炆暗生担心,想道:“两个有仙缘的人何其难得?为何会谈得不欢?罢,不管他们为何不愉,总得让他们为我所用才是。”见二人突然终止交谈站起身来,竟不问二人谈得如何,却是翻眼细想,忽地道出一句仙语:“你个瓜娃子!”

    原来却是朱允炆对仙语极感兴趣,先前又听得第五安二人多次说到这句,便细细记在心下。此番说出来,自然是意在化解二人不愉。

    朱允炆却是想不到,他这知其音不知其意的一句仙语,瞬时将殿下四人全部震憾!

    李景隆虽然熟悉朱允炆,亦知其人聪明善学,但能将这句六百年后的蜀川方言说得如此标准,亦是惊得不敢相信。

    第五安则就更是惊诧,脑中第一反应便是:“不会吧?难道明非穿越到他身上了?”一时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