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7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

    安氏呼喊着从噩梦中醒来,待得看清自己是躺在家中寝室,看着面前的侍女,再看看四周,确定自己已经回到家中,心才定下来。

    喝了一碗温水,安氏躺在榻上发呆,她好想自己真的只是做了一噩梦,今日在佛寺发生的一切,都不过是梦中的事情。

    但事实就是事实,她骗得了自己,却骗不了别人,因为纸包不住火。

    那时,安氏和陈叔宝正到紧要关头,对方却忽然发病,口吐白沫、浑身僵硬一动不动,安氏当时吓得尖叫数声,引来了在外放风的侍女雀儿,还有同样在外放风的便装侍卫。

    她和陈叔宝赤条条抱着,就这么展现在一群男子面前,然而安氏当时脑袋一片空白,只想尽快挣脱陈叔宝,但却怎么都分不开。

    慌乱之中,她都不记得自己是如何被人带出佛寺的,待得好歹回过神时,似乎已经到了宫中。

    因为依旧无法和失去知觉的陈叔宝分开,她就这么和对方抱着,脸上蒙了块红布,心中惊恐万分,不知过了多久,有人来了,用了些许手段,终于让她和陈叔宝分开。

    受此惊吓的安氏,已经有些神志不清,不过当她看见面若寒霜的太后时,倒是被吓得清醒了一些。

    官家在和她**时发病,这是天大的丑闻,传出去可是会掀起惊天骇浪,太后直截了当说明利害关系,然后让她背了一套说辞,再将她秘密送出皇宫。

    官家生死未卜,安氏惊魂未定,但她还要面对一个绕不过的坎:若夫君问她今日发生了什么事,她该如何回答?

    纸包不住火,萧摩诃不是傻瓜,只要稍微细想一下,就会发现端倪,安氏不知道自己在暴怒的萧摩诃面前,能够活多久。

    正恍惚间,脚步声起,随后房门被人推开,安氏抬头一看,不由得打了一个寒蝉:夫君回来了。

    刚从宫里议事归来的萧摩诃,见着夫人坐起身,愣愣的看着自己,赶紧快步上前,将对方揽入怀中:“夫人莫慌,没事了。”

    “夫君夫君”

    安氏泣不成声,不是因为激动,而是因为害怕,她和人偷情,自然做贼心虚,如今不知夫君到底知不知道真相,所以忐忑不安。

    萧摩诃揽着娇妻,低声安慰,片刻后说:“太后已经把事情原委说了,这都是误会,没事了,没事了”

    萧摩诃说,太后已经把事情的梗概向几位重臣透漏,那就是天子为阉竖蔡脱儿迷惑,微服出宫,到佛寺去见什么得到高僧,服下蔡脱儿所献丹药后,毒发昏迷。

    当时恰好安氏在寺内烧香,目睹了这一切,被闻讯赶来的侍卫当做凶手抓住,带回宫里审问,其间因为误会,侍女雀儿被误杀。

    后来太后问清楚原委,知道元凶是蔡脱儿,安氏只是受了无妄之灾,所以把人放了,还让萧摩诃回来好好安慰安慰。

    听到这里,安氏哑然,她没想到太后竟然还真就把事情瞒了过去。

    但终归是心中有鬼,安氏和萧摩诃说了一会儿话之后,推说累了,要休息。

    “既如此,夫人好好休息。”萧摩诃扶着安氏躺下,亲自为其盖上被褥,和颜悦色的吩咐了几句,起身离开。

    俩开寝室、走在回廊里的萧摩诃,神态如常,但进了书房独坐之后,忽然脸色一变,变得铁青,右手握拳,就要砸向书案。

    就在拳头即将砸中书案时却停住了,青筋暴跳的萧摩诃,喘着粗气,动作就这么僵着,最后忽然双手捂脸,低声哭泣起来。

    “为何为何”

    萧摩诃心如刀绞,他不是傻瓜,当然能猜出来今日之事不是太后说的那样。

    入宫前,他只知道官家出事,待得太后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听得自己夫人当时也在场,萧摩诃当时就愣住了。

    回府后,他没有马上找安氏,而是问了今日随着主母出行的侍女和随从,从这些人支支吾吾的说辞之中,他很快就猜出来,今日他的夫人安氏,和天子在佛寺偷情。

    天子,不是吃了仙丹中毒昏厥,而极有可能是和安氏**时发了“马上风”。

    自己的夫人和别的男人私通,而且还不是一次两次,好不容易消停几年,竟然又“死灰复燃”,萧摩诃只觉得头都要气炸了。

    若是换做当年,他会直接提刀把奸夫给砍死,哪怕自己随后被五马分尸也不在乎。

    但是,他已经老了,还有儿女。

    他,还要脸。

    为国拼了一辈子的萧摩诃,如今年事已高,只想有个一温暖的家,妻儿俱在,将来还有孙子绕膝。

    自己的续弦貌美如花,那是多有面子的一件事情,所以,他不能他丢不起这个人。

    太后也丢不起这个人,所以编了一套说辞,萧摩诃如今只能打掉牙和血吞,装作若无其事,回来安慰夫人“没事了”。

    只是如此忍气吞声太屈辱,让驰骋沙场数十载的老将泣不成声。

    。。。。。。

    秦淮河口南侧,被称为“周坊”的里坊处,大批陈军士兵聚集,虎视眈眈看着坊内,与此同时,坊内许多布衣拿着棍棒等器具当做武器,和士兵对峙。

    坊有坊墙,但这临时划定的里坊,坊墙为木栅,所以木栅内外对峙的两拨人,可以看见对方的动静,相互间大眼瞪小眼。

    坊门处,梁毗定定站着,看着面前的陈国官员,大义凛然的喝问:“这才过去多少日,尔等就要食言么?”

    “是尔等,说要划定一处里坊,让周国商贾暂居!”

    “是尔等,说在这里坊里暂居的周人,即便犯了事,也不会直接派人进来捉拿!”

    “是尔等,信誓旦旦的说,此举绝非权宜之计,是为了两国交好,不是敷衍了事!”

    “可如今,尔等想要做什么?嗯!”

    那几名陈国官员苦着脸,见着这位留在建康的周国副使态度如此强硬,不住的解释:“梁公!不是我等食言,实在是这嫌犯并非周人,我们只是”

    “只是什么?”梁毗盯着对方,“只是找个借口吧!”

    “捉拿嫌犯,呵呵,然后怀疑其他人有问题,也一并带走,是不是!”

    说到这里,梁毗转身指着身后聚集的人们,大声高呼:“今日,本官决不许尔等把坊里任何一人带走!”

    那几名陈国官员急得满头大汗:“梁公!梁公!莫要误会!我们保证只抓那蔡脱儿,进去搜一搜,无论搜不搜得到,都不会牵连其他人!”

    “保证?呵呵,保证!贵国之前保证过,入坊抓人,须得与我国官员协商,如今,本官就在这里,只有三个字:不、行!”

    “梁公,这是两个字,是两个字”

    “三个字两个字,反正都是不行!”

    看着眼前黑压压一片士兵,梁毗知道自己实际上是拦不住的,但拦不住也得拦,因为他在这里要是软了,回去就要被人指责为懦夫。

    梁毗之前是作为副使,和正使王劭抵达陈国建康,与陈国方面交涉关于两起周国商船遇袭、人员被扣押的事件。

    后来陈国方面做出让步,遣使随王劭去长安做解释,而梁毗则暂时留下来,看看陈国做出的承诺如何兑现,看看对方到底是虚情假意,还是真情实意。

    为了稳定周国商贾的人心,梁毗就在这新划的里坊住下,成了周国在陈国的常驻使节(暂时)。

    现在,陈国官军抓捕的蔡脱儿,据说有人指认说已经潜入坊内藏着,所以陈国方面要进来搜查、抓人,这倒也不是违反承诺,毕竟蔡脱儿是陈人不是周人。

    但梁毗知道,这不是对错的问题,是立场的问题,他作为周国使节,就不能轻易让陈人随意入坊,即便到最后他挡不住,也是尽力了。

    马蹄声起,远处又有兵马赶来,梁毗心中苦涩,却依旧寸步不让,正要斥责对方的言而无信,却听得一旁响起呼喊声:

    “有船!有船离岸了!周人的船出逃了!”

    “拦住那艘船!拦住那艘船!”

第九十七章 海市蜃楼() 
    

    寒风阵阵,吹不散江面上弥漫的雾气,如今虽然临近正午,但满天乌云,宛若傍晚,水天共一色,让人难以分清何处是江面,何处是天际。2yt

    大江之上,一艘走舸自北向南横渡,船身在水面雾气里若隐若现。

    南侧江边,京口水寨哨楼上的哨兵,远远看见江上这艘小船似乎在晃悠,赶紧吹响号角。

    号角声浑厚而有力,引得水寨中的士兵纷纷抬头看向江面,不过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进一步举动,该忙什么就忙什么。

    反倒是押运粮草抵达水寨的一些青壮,被这号角声弄得心惊胆战,他们觉得这号角声应该是示警,说明有敌人正在接近,但为什么营寨里的士兵都当做没听见一般?

    “那是给雾里的船只指明方向,大雾天气常这样的。”一名军吏说道,随后不忘补充:“赶紧干活,莫要磨磨蹭蹭。”

    青壮们心中的疑惑得到解答,继续将粮草从车上卸下来,他们是服劳役的平民,对于军旅生活不是很懂,许多人是第一次来京口,待得卸车完毕,不由得好奇的四处张望。

    那军吏见多识广,见状笑道:“你们来得不巧,若是再过一阵子雾气散了,那大江之上的景色,才叫好看。”

    见着这位好说话,许多人纷纷问起来,因为大家都听说,若是天气好时,在京口可以看见江对面的广陵。2yt。org

    “天气好时,确实可以远远看见,但那得眼力好,还得江上没有雾。”

    有人听了便问:“那么,在这江面上,可以看见广陵潮么?”

    军吏闻言哈哈一笑:“时机不对,你们得来早几月,广陵大潮要到七、八月时才最好看。”

    “哦”那人不死心,想了想又问:“那能看见海市蜃楼么?”

    “海市蜃楼?你如何想到问这个?”

    “嗯,我是听人说的,说京口和广陵江面下游入海口,有海市蜃楼。”

    “嗨,那是乱讲,这得在青徐沿海才能看见的。”

    两人一问一答,让旁边的青壮摸不着头脑,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又名“蜃景”,据说是海中一种名为“蜃”的异兽施展出来的异象,具体些来说,就是这种名为“蜃”的异兽吐出如同烟雾般的蜃气,然后幻化出亭台楼阁或者街市。

    这种海市蜃楼,只能在海边见到,而那名军吏却说虽然京口下游就是大洋,但要看到海市蜃楼却很难。

    首先,这得在夏天,因为据说只有天气炎热,那潜伏在大海深处的“蜃”才会浮出海面,吐出大量蜃气,幻化出蜃景。

    其次得没有风,或者风不大,不然“蜃”吐出来的蜃气很容易被吹散,无法幻化出亭台楼阁。2yt。org

    这两点,实际上在长江入海口处很难同时碰到,所以,自古以来的“海市蜃楼”传说,都是在青徐沿海一带比较多。

    见多识广的军吏,娓娓而谈:“东海之上,不止有海市蜃楼,传说还有蓬莱等仙山,所以那始皇帝派人寻访海外神仙,都是从青徐沿海港口出航的嘛,谁听说过从长江出海的?”

    军吏说得头头是道,青壮们听得津津有味,对于他们来说,家乡之外的地方,都是神秘莫测的秘境,许多传说,还得让有见识的人解说一二,自己才能理解。

    今日大家运粮草到京口,本想看看传说中的“广陵潮”,结果时候不对,就只能等下次了。

    那玄之又玄的“海市蜃楼”,不可能看见,如今江面上灰蒙蒙,没什么好看的,那艘南渡的走舸渐渐靠向水寨码头,而青壮们随着军吏们的吆喝纷纷起身,开始将一些营中物资往车上装。

    这些物资,是江北广陵那边送来的,据说有很多是和周国淮北州郡互市得来的货物,具体是什么不得而知,反正和青壮们无关。

    广陵和京口,隔江对望,而两地之间的船只往来,不断输送着大量物资,从建康出发运送粮草到京口军营的队伍,回程时当然不能拉着空车。

    此时天色转亮,天上厚厚的云层也出现许多缝隙,阳光从云缝中漏下,洒在江面上,似乎让雾气消散了许多。

    江上有大雾时不利于行船,所以水寨船只大多停泊在岸边,至于巡逻什么的就不用提了,如今见着雾气渐渐散去,有士兵开始给一些船只解缆绳。

    每日都有会有函使往返于长江两岸,以此将大量公文带往淮南或者建康,如今耽搁了半日,眼见着雾气消散,函使自然不敢耽搁,无论如何,今日一定要抵达北岸广陵。

    同样,广陵那边也会有人等着渡江抵达京口。

    岸上,一辆辆本已卸空的马车,又装满了沉甸甸的货物,青壮们稍作休息,即将随着马车返回建康,此时却有人看着东方江面出神:“咦,那是什么?”

    大家纷纷望去,却见雾气余存的江面上,影影绰绰有一些帆影,似乎是有船队至外海入江,逆流而上,只是看不真切,不知是真是假。

    “这些船,会不会是岭表海船来了?”

    “见多识广的军吏闻言笑道:“那哪能呢,岭表海船,都是在夏秋之际乘风北上,哪里有刮北风时南上的?”

    “就算是周国的船只从岭表来了,听到风声后,怕是也会吓得掉头就跑吧,哎”

    说到这里,有人抱怨:“前几日,官军要到秦淮河口的周坊抓人,闹得鸡飞狗跳,周国的商贾又吃了亏,哪里还敢再来建康,没了这些商船,谁雇我们去卸货啊”

    “周人不来就不来,日子还不是照过?”

    “那可不一定,万一周国又借机发难,搞不好要打仗的,那可不好。”

    “打仗?那也得好久以后吧,我们服完劳役,就不用去打仗了。”

    “想得美哦,据说周坊被围的时候,有人乘船逃出去了,说不定已经跑去叫救兵,万一要打仗,怕是”

    “怕什么怕,江北他们可去不了,要么往上游江州跑,逆水行船,哪里是这么好跑的?更别说,上游还有官军水师呢!”

    “哎呀,那万一真要打仗可如何是好?”

    “打就打呗,莫非你不想打,那就打不起来了?”

    众人议论纷纷,却见江面上帆影越来越多,规模之大,超乎大家想象,很难想象,长江入海口以东的外海,会有如此规模的船队西进。

    看着这些雾气之中的船帆,许多人有了个想法: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海市蜃楼?

    但不是说海市蜃楼要到夏天才会出现么?

    “呜呜呜呜!!”

    号角声响起,随后锣声也响起来,让青壮们吓了一跳,水寨哨楼上的哨兵,一部分人在吹号示警,另一部分人声嘶力竭的呼喊着:“敌袭,敌袭!!”

第九十八章 海市蜃楼(续)() 
    “用力划!用力划!”

    在此起彼伏的呼喊声中,棹手们挥汗如雨,奋力划着长棹,一艘艘斗舰宛若蜈蚣,离开水寨,向江面冲去。

    接着出击的船只是车船,船员们踩动踏板带动轮桨,轮桨不停拨水,带动船身向前进。

    还有一艘艘大船落在后面,那是飞云、盖海、金翅等大战船,因为急切间动不了那么快,所以此时还在缓缓离开码头。

    战鼓声响起,斗舰等快船上的弓箭手们开始准备火把,大家看着前方那规模庞大的船队,不由得心中捏了一把汗。

    如今刮的是北风,虽然风力不是很强劲,但对于京口水寨的水师战船来说,想要迎战有些麻烦,因为对方大致上属于顺风,己方则是逆风。

    正是因为如此,停泊在水寨里的大型战船急切间无法离港、排开阵形,所以只能由速度较快的走舸、斗舰先出击,和敌船缠斗,为己方争取时间。

    小船在江面上行走如飞,带着易燃之物接近敌船,先射火箭,然后靠近了投掷火把,如此战术可以有效扰乱敌军船阵。

    待得己方大船布阵完毕,就能与敌船接战,凭借拍杆、大弩杀敌。

    这是正常水战的大概步骤,但对于陈国水师将士来说,来犯之敌不同寻常,水战战法凶残无比,不能掉以轻心。

    突然来袭的船队,虽然还未表明身份,旗号也看不太清楚,但陈军将士用脚都能想得到,这是周国的战船,如今不宣而战,要袭击京口水寨。

    周国水师近十年来和陈国水师交手,胜多负少,所以此时陈军将士不敢掉以轻心。

    京口,是国都建康的门户,一旦有失,建康就危险了,而敌军若占了京口、控制江面,江北的陈军急切间就无法渡江回援建康。

    所以,即便再仓促,水师将士也要迎战,如果能给予对方当头痛击那最好,如果打得两败俱伤,那也不错。

    只要守住京口,不让对方从容登陆,那么这些浮海而来的战船,就只能灰溜溜打道回府。

    前提是,己方水战不吃亏。

    陈军前锋快船正在接近来袭敌人,斗志满满,此时天色大亮,阳光从云缝中漏下,形成一道道光柱,将来袭船队中一面面旗帜映衬得十分显眼。

    那些旗帜之中,许多黑底白蔷薇旗帜在阳光下迎风招展,分外显眼,陈军士兵见了,不由得纳闷:

    黑底白花(蔷薇)旗,不是周国市舶司船队的标记么?

    这些来袭的舰船,如今两舷伸出许多长棹,桨帆并用,虽然是逆流航行,移动速度却不算慢。

    虽然来犯之敌悬挂的是黑底白花旗,但毫无疑问的是,对方确实是周国船只,既然不宣而战搞偷袭,那么己方也没必要客气。

    眼见着周军战船放下许多小船,陈军快船的移动速度更快了。

    周军小船的移动速度也很快,而与陈军快船不同的是,周军战船两侧没有长棹,也没有帆,却依然能够在水面上快速移动。

    据说周国水师有一种奇怪的船,没有桨、帆也能航行,许多人不信,如今亲眼见到,不由得惊奇,但他们知道如今是打仗不是戏耍,所以待会接战时该玩命就得玩命。

    各船船舱内点起小火炉,许多铁叉被士兵放在火上烤,为一会的火攻做准备,烧柴点火自然会冒烟,而对面迎头冲来的周军快船,同样冒起了浓烟。

    是滚滚浓烟,仿佛失火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