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2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磕了许多头,李荣的额头淤青,见着弟弟有些发飘,李雅赶紧上前将其扶助,随即看向李穆:“父亲,九郎就要走了,就让他再看父亲一面吧。”

    他语音哽咽,几乎要落泪,李穆躺在榻上侧过脸,静静地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尤其是那个已经被自己逐出家门的李荣。

    “按那日所说,九郎李荣,是我李家的人了。”

    “家中子弟,不许再和李荣来往,李荣一家人往后日子过得再怎么艰难,谁也不许帮他。”

    说到这里,李穆剧烈的咳嗽起来,李雅见状上前帮父亲揉着后背,片刻之后咳嗽稍缓,李穆说道:“同样,如果李家日后败落,家破人亡,也和你李荣毫无关系!”

    李荣无言只是泪流满面,事到如今,他只能按着先前的约定,从此和家族分道扬镳,再次给父亲磕了几个头后,蒙上脸跟着李雅离开。

    父子之间的最后一次见面李穆耗尽了大部分精力,留在人世间的光阴,已经不多了。

    他子孙满堂个个富贵,已经没有太多遗憾,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另一种办法,为李氏留下血脉以防万一。

    人生七十七个春秋,李穆经历的事情太多,是非对错已经无所谓,只有让家族的血脉流传下去,才是最的。

    五十多年前,魏国的关陇一带爆发大规模叛乱,朝廷派兵入关中平叛,当中一将名叫宇文泰,时年二十三岁,而时年二十岁的他,为其帐内亲兵。

    李穆及其两名兄弟屡立战功,成为宇文泰的元从,一起走过风风雨雨。

    东西魏大战,邙山之役,乱军之中,李穆急中生智救了中箭坠马的宇文泰,李氏三兄弟的命运,和宇文氏紧紧绑在一起。

    宇文泰病重但儿子年幼,所以宇文泰让亲侄子宇文护辅佐儿子,守护宇文氏的江山,结果此人接连害死两个堂弟,作为宇文泰的元从,李氏兄弟哪里能视若无睹。

    李三郎李远,因为儿子策划推翻宇文护,自己被逼自杀,儿子也几乎被宇文护杀光,杀到最后李二郎李穆愿意用自己一个儿子换命,为弟弟李远留下血脉。

    宇文氏的追随者分成帝党和晋王党内斗,保住宇文泰儿子的皇位,李氏兄弟流了太多血,而晋王的党羽中,就有尉迟迥、尉迟纲两兄弟,这让李穆咬牙切齿。

    混账薄居罗,做宇文护的帮凶,你对得起你舅舅么!

    所以大象二年五月,尉迟迥准备在邺城起兵反杨,邀请李穆共同举事时,李穆毫不犹豫把使者抓了送去长安。

    宇文氏的江山,他们已经尽过力,宇文泰的不肖子孙不争气,和他李穆没关系,李家已经为宇文氏流过太多血,不想再折腾。

    杨坚和尉迟迥,李穆绝对不会选择尉迟迥,所以站在了杨坚这边,即便对方后来篡位以隋代周,对于李穆来说也无所谓,李氏一族的前途,才是他考虑的重点。

    子弟上百人为官,满门富贵,他无愧列祖列宗。

    想到这里,全身的力气渐渐散去,李穆觉得身子渐渐发冷,大限将至,无怨无悔,只是对九子李荣有些愧疚,保住家族的血脉,只能委屈这个儿子。

    隋国的局面已经稳定下来,按说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李穆觉得子孙们应当能安享富贵,当然若干年之后新天子继位时会如何,已经不关他事。

    本该就此撒手而去,可如今的局势有些微妙,周国已经老实了两年,别人如何想不知,可李穆却总觉得不踏实,他认为肯定有大事发生。

    还能有什么大事,无非是周军倾尽全力进攻罢了,邺城的尉迟迥,年纪比他还大几岁,看来也没几年好活,以李穆对尉迟迥的了解,不难猜出这老对头要奋力一搏。

    隋国应当能熬过去,熬过去后,就轮到杨坚发力了,可万一熬不过去呢?所以李穆要想办法。

    如果隋国仍在,那么李家依旧富贵,被赶出家门的李荣只能艰苦度日,李家没有谁再会认他是自家人,即便穷途末路沿街乞讨也不会有人帮。

    如果周军攻入长安,尉迟迥清算时不会放过“附逆”的李穆子孙,那么李荣一家便有机会在大清洗中活下来,留下一丝血脉。

    这就是乱世之中,家族的生存之道。

    无奈的选择,但无论如何,都要让家族血脉流传下去,哪怕是多面下注,数百年来,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想到这里再无牵挂,最后一丝意志消散,视线朦胧,四周渐渐变得安静,唯一回荡在耳边的,是那爽朗的笑声:“李显庆,好名字,我是宇文泰,叫我黑獭也行!”(。)

第六十六章 一叶知秋() 
初秋,隋国太师李穆病逝于长安,天子为此罢朝三日,派遣黄门侍郎监护丧事,赐马四匹,粟麦二千斛,布绢一千匹,下葬之日,命百官护送其灵柩到城外,由太常卿以太牢之礼祭奠。

    重臣病逝,杨坚有些神伤,当年他以隋代周,李穆给予了很大,如今这位国之栋梁离去人唏嘘不已。

    但杨坚没神伤多久便忙起来,因为他没空发呆,而根据派往周国的细作传信所报,种种迹象表明,周国最近有些不对劲了。

    还能有什么不对劲,无非是蠢蠢欲动罢了,休息了两年后觉得身强体壮,又要大举进攻,不过不要紧,隋国也已经做好准备。

    这两年他可没有虚度光阴,数年前气焰嚣张的突厥,现在已被杨坚派出去的长孙晟用离间计弄得东西分裂,再无暇南下。

    没有了掣肘,就可以全力应付东面的周国,而周国却被其南面的陈国掣肘,多多少少都要分心,但陈国对于周国来说,不过是疥癞之疾,还有一个问题,才是周国最大的隐患。

    杨坚正值壮年,而邺城的那位尉迟丞相已经垂垂老矣,所以时间在杨坚这边,即便此次周国大举进攻,隋国只要守住就好。

    守得住么?守得住,周军最大的依靠无非是“轰天雷”,这轰天雷用来攻城犀利无比,但招数隋国已经熟悉了,所以也有相应的克制办法。

    隋、周两国交界的各处要地,隋军均布下重兵防守,周军即便是倾巢而出西进,最后也只能是落得顿于坚城之下虚耗粮草的下场。

    周军再被挫败一次,好容易积攒起来的信心和士气,大概就彻底散了,接下来几年会老实很多,而老尉迟大约也要走了。

    接上位置的小尉迟,无论是尉迟顺还是尉迟惇,要想压住宇文亮会很吃力,而宇文亮也不会放过机会,必定趁机扩权。

    尉迟氏和宇文氏的矛盾迟早要爆发,要么是尉迟氏如同东魏的高氏那般取而代之,要么是宇文氏来个强力反扑。

    无论是哪种,周国必定陷入内讧,杨坚就等着这个机会,联合江南的陈国,借机渔翁得利。

    这是杨坚和心腹大臣反复商议了多次的结果,所以他是充满信心,按着议定的方案以防为主,适当出击,一如当年西魏对东魏。

    想到这里,杨坚的思绪转到另一件事情上,那件事情让他有些恼怒。

    隋国建立,新朝自该有新气象,杨坚将周国的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制,改为三省六部制,减免赋税徭役,与民生息,推出许多新政颇得民心。

    国力恢复,百业兴旺,但有一项措施却迟迟不能落实,那就是制定新朝的雅乐正声。

    隋国的乐府,一开始自然是沿袭周国的乐曲,可是用前朝的乐曲,歌颂前朝的功德,这像什么话!

    开皇初年,有大臣上奏说礼乐崩坏其来自久,如今太常雅乐并用胡声朝廷依据梁国旧事,考寻古籍。

    按说梁国的雅乐与两汉、魏晋一脉相承,据此修订隋国的雅乐很合适,可杨坚觉得不合适:亡国之音,太不吉利了!

    所以他下令乐官乐工检校乐府,改换声律,要制定出隋国的“雅乐正声”来,但是效果不佳,所以杨坚随后命太常卿牛弘,国子祭酒辛彦之、国子博士何妥等议正乐。

    这一议就是数年,杨坚觉得很郁闷,这几年来乐府用的还是前朝音乐,朝会、宫廷酒宴等重大场合演奏的依旧是周乐,这就是在打他的脸。

    定个雅乐正声迟迟定不下来,莫非乐府里有前朝余孽心怀故国?

    杨坚大怒,正要严办前朝余孽之际,有大臣进谏,陈述了个中缘由,他细细看了几遍,才发现是自己想偏了:要想制定雅乐正声,确实不容易。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掌握了雅乐的晋国乐工,因为天灾**伤亡惨重,幸存的分为两拨,一拨逃离洛阳南下荆襄之地,为东晋所用,历经宋、齐、梁的朝代变更。

    另一拨乐工没能逃离洛阳,为北方各势力掳掠,随着朝代变更,流离失所,许多乐曲、乐器已经失传,无论南北,雅乐经历几次分崩离析,多有遗失之处。

    要想修正雅乐,得把南北雅乐合在一起研究,可这样也很复杂,南朝雅乐只是缺失,而北朝的雅乐不但缺失,还掺杂了诸多胡音。

    北朝魏国分裂为东西魏,东魏为高齐所代,西魏为宇文周所替,周武帝聘突厥阿史那氏为后,陪嫁的嫁妆中,有为数众多的西域乐工,故而周乐又引入了龟兹的乐曲。

    周灭齐,北朝雅乐再度一统,周乐已经掺杂着许多胡声,而南朝的雅乐,又增加了清商新声,如何去伪存真,如何修补缺失,就是问题所在。

    纯粹的学术问题,杨坚听了就头大,再不甘心也只能等,毕竟事关国体,要是赶时间结果出纰漏,那就会贻笑大方,史书留名。

    识音之士“乐议”,争得是不可开交,谁都引经据典言之凿凿,听起来都很有道理,结果意见大多对立,杨坚看着奏章左右为难,都不知道该听谁的。

    这种事就由识音之士去争,何时争出结果就何时定下来,不过杨坚却有些担心,因为他从这件事察觉出一些端倪:结党营私!

    乐议,各方人士都有着自己的见解,然后其亲朋好友,为其摇旗呐喊,雅乐之争,已经有超过学术范围的苗头。

    更有甚者,开始发动门生故吏,诋毁对立方的品行,学术争论,开始变成派系之争。

    是他们一边的就,不是的就反对,只对人,不对事。

    怎么回事?只对人不对事?正常的争论不该是只对事不对人么?你们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想干什么?

    作为天子,伫立权力巅峰的孤家寡人,杨坚本能产生警觉,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要采取相应对策来解决问题。

    一叶知秋,乐议之争,其实就是朝政的影射,世家大族、门阀权贵,其子弟还有门生故吏遍及朝野内外,无论是京官、地方官,州郡兵还是府兵、禁军,都有他们的脉络。

    这些人,名义上是朝廷的官员、将领,可紧急关头上听谁的还用想么?

    他们会优先考虑家族利益、个人利益,至于朝廷的利益,最高也得排在第三位,所以结党营私是必然,而这就是一个国家的毒瘤,会致命的。

    那又怎么样?御座上换个皇帝,和世家大族们有关系么?无非是能否从中得到好处而已。

    大象二年的惊变,世家大族、门阀权贵,可以毫不犹豫的抛弃宇文氏,拥立杨氏为主,杨坚便是以此登上巅峰,所以他再清楚不过其中门道。

    刚刚故去的太师李穆,可是周太祖宇文泰的心腹元从,地位不低,按说是宇文氏的肱股忠臣,结果却选择了家族利益为先,毫不犹豫的抛弃了旧主。

    这些世家大族既然可以抛弃宇文氏,拥立杨氏,想来某日情况有变时,也能抛弃杨氏,拥立别家吧?

    比如说陇西李氏?

    朕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第六十七章 所见略同() 
琢磨着当前朝廷政局,杨坚梳理自己的思绪,关陇士族门阀是隋国建立?12??一大助力,甚至是当年周国建立的一大助力,可他们既然能帮忙,也能帮倒忙。

    杨坚自信有办法压制住这些门阀、士族、权贵,可他的儿子怎么办,压得住么?

    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今日的忠臣,明日说不定就是新朝的从龙功臣,若周武帝宇文邕没有英年早逝,那么现在隋国的肱股大臣,大约还是周国的栋梁。

    杨坚如今正值壮年,他觉得自己至少还能活上十几二十年,但如何避免日后儿孙被权臣废立,江山化作他人之物,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长远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世家大族把持官员选拔这一弊端,结党营私必须打击,而官员的选拔制度也要改革,这才是釜底抽薪之策。

    否则不管真么选拔,选上来的都是世家大族子弟或者族人,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压制世家大族,需要一股力量,外戚、宦官、宗室,数百年来各朝各代的经历表明这些力量根本靠不住,杨坚自己就是外戚上位,所以他需要新的力量,那就是寒门士子。

    否则光凭皇帝一个人,一旦不小心打破朝堂势力平衡,很容易出问题,更别说幼帝登基,迟早要完蛋。

    让寒门士子有机会被选拔,这样他们的官途和朝廷紧密相连,不是受益于家族门第,不是受益于荫庇,对于朝廷的忠诚度要高得多。

    说是这么说,可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官员选拔,九品中正制断了寒门士子的上升通道,而察举制也好不到哪里去。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察举制再好,最后选出来的人才,就是这种废物,杨坚要加强帝权压制世家,那就得通过合适的制度来选拔人才寒门士子有机会做高官。

    他思索了很久,心中有了腹稿,新的选拔制度和察举制有别,杨坚称之为科举,就是开科取士。

    无论出身如何,想要当官就得参加考试,朝廷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只有具备真才实学才能通过考试做官。

    这样就行了么?不行,关键就在于考试,要想通过考试,就得有学问。

    学问,如今是世家大族占优势,原因就是财力,世家大族有族学得起大儒教授经学知识,族中子弟不用为生计奔波,从开蒙起可以一直专心读书。

    寒门士子哪里有如此好的条件?

    更何况读书也花费不菲先生在家教书,或者去学馆拜师求学,这都要钱粮,平日里消耗的笔墨纸砚,累计起来费用也不低。

    可以预见,如果开设科举,最初几年即便是考学问,整体而言寒门子弟也未必考得过世家子弟,所以如何降低读书的成本,是顺利推行科举的关键。

    杨坚已经有了计划,他要在州郡大兴官学寒门士子有机会读书,而至于如何降低读书成本的问题,关键在于书籍。

    知识的传播需要书,书的流传要靠手抄,即是所谓佣书,所以一本书的价格不便宜,而练字需要纸张,纸张也不便宜,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就能有效降低读书的成本。

    可就在他想办法解决的时候,有人已经解决了。

    小兔崽子,朕跟你没完!

    即便过了六年,杨坚一想到某人就无名火起,将近三年前,他派人去山南救女儿杨丽华,结果功败垂成,后来看了女儿的来信后,便没再派人去西阳城。

    这指的是没派人去西阳城再行搭救之事,但不代表他不派人去刺探消息,而探来的消息里,隐含着一些重大发现。

    杨坚面前的案上放着几本书,之所以称为“本”而不是通常所说的“卷”,那是因为这真的是几“本”书,是黄州书商装订成册的。

    别出心裁的装订方式,每一“页”纸双面都有,实实在在的省纸,而黄州书的亮点还不光在于此。

    雕版印刷术,是黄州书商公开的技术,先在木板上用反体字雕刻好,然后刷上墨,再把白纸盖上去,所谓“印刷”便是如此。

    据杨坚所知,长安已经有书商开始组织人手进行“雕版印刷”,这种印刷术的制版成本高,但大批量印制书籍很方便。

    长安书商出的书同样也是装订成册,但是即便如此,价格依旧和不远千里运来的黄州书差不多,书肆里的黄州书一直热销,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出在纸上。

    这在黄州也不是秘密,黄州书商出的书,纸张不光质量好,价格也便宜。

    所以黄州书商装订的书价格低廉,装订成册的书,可以很方便的同其它货物一起贩运,南来北往的商人,在贩运大宗货物之际,顺便捎带上几箱书不是问题。

    隋、周两国敌对,边境要地重兵云集,但这不代表能挡住商人们趋利的本能,数百年来俱是如此。

    如此一来,即便是在长安,黄州书的价格也很有优势,杨坚派人在长安书肆买了许多书,尤其是全套《华林遍略》和《修文殿御览》。

    装订和印刷质量都很精美,即便不看,拿来摆也是不错的,有这两套类书摆在御书房,接见臣子时气势都强了许多。

    但杨坚的不是这个,而是宇文温到底在想什么。

    雕版印刷术,改良的造纸术,据细作探得的消息,是“独脚铜人”一手推动的,杨坚觉得这小兔崽子借此印刷书籍赚大钱可以理解,但为何不对雕版印刷术保密?

    做买卖,自然要把赚钱的要领当做秘密守住,这位倒好,主动向外人介绍其中奥妙,以至于长安这边的书商知道了,想来建康、邺城、江陵等地也都通晓“雕版印刷”的奥妙。

    是狂妄自大,认为别家竞争不过自己?

    亦或是手头上有印刷术?

    一想到这里,杨坚有些期待,他觉得宇文温手上肯定有印刷术,可以用更加低廉的成本印刷书籍,而这就是他一直需要的。

    廉价的书籍,能让更多的人读得起书,当越来越多的人读得起书,那么世家门阀对知识的垄断就被打破,接下来推行科举就是水到渠成。

    也许要花上十年、二十年,开设科举的条件才成熟,但杨坚等得起,他如今正是壮年,觉得自己再活上十几二十年应该不成问题。

    苦活、累活、脏活,就由朕来做,二十年后,儿子继位的时候,朕亲手种下的这棵小苗就已成长为参天大树,儿孙们可以在树下乘凉了。

    只要儿子争气,不,只要能守成,那么大隋的江山,会代代传下去。

    想到这里,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