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北海国在和平岛上修建的这个据点,就不打算用石料了。主要是,等开采石料的话,太慢了。所以,北海国来的100泥瓦匠,直接开始从船上卸下砖头,然后开始搅拌水泥,准备修建一个里面是砖头,外面糊水泥的后世普通围墙。

    当然,因为有防御作用。所以,围墙不是空心堆彻的,而是实心墙。

    但就算如此,围墙的防御力也不算高,主要害怕炮击。毕竟,城墙外的水泥只是个普通涂层,没有钢筋作为“筋骨”。没有筋骨的水泥墙,也是怕铁球炮弹的轰砸的。

    但好在,这里防备的倭寇,是没有大炮的。而且,这个据点也是临时的。等到修建基隆陆地上的城堡时,肯定需要用到筋骨的。

    不过,就算是陆地上的城堡,所用筋骨,也只是竹子而已。当然,那也够了。台岛是有竹子的,毕竟属于东亚生态圈,有竹子这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钢筋成本太高了,目前北海国只有首都奥里希城墙外是钢筋混凝土,其他地方,还没用过。因为,不说钢铁现在不多,就是把钢铁加工成钢筋,也是比较困难的。现在可没有拔丝的机器,所有钢丝盘条,全是铁匠手工拉制的,成本非常高昂。要是到处使用钢筋混凝土,有钱如马林,也会破产。恰好,台岛上有竹子。所以,马林打算,以后在台岛上修建工事和河堤的时候,都用竹筋混凝土。效果虽赶不上钢筋混凝土,但胜在便宜啊。对于走量的东西而言,便宜就是王道。后世华夏工业品质量不咋的,但为何能畅销全球?靠的就是便宜。有钱人才会追求质量,穷人只看价格而就目前而言,全世界绝大多数人都是穷人。所以,低成本的东西,才是王道。至于质量,凑合就行

    当然,这要看阶段的。比如后世华夏,20世纪的时候,大家都很穷,所以便宜货很受欢迎。但马林穿越前,很多人手里有钱了,追求立马不同了。便宜货,就不再受追捧了。很多戴金链子的款爷,价格低了他还不乐意买了

    修建坞堡的时候,精明的鸡笼村村正刘老根带着村里的情状来主动帮忙。当然,孔泰也没亏待他们。每天中午,孔泰都会给那些帮忙的管饭。另外,每人每天还有工钱可拿。但刘老根不要银钱,只要粮食和食盐。这玩意,才是居于海外的村民们最稀罕的。当然,那些孔泰带来的铁器农具,更是让他们眼热。

    孔泰也没让村民们失望,他宣布——据点修好后,就赠送村民们一批铁制农具。如此,村民们干活更卖力了。

    然后,刘老根又给了孔泰一个大惊喜——他告诉孔泰,之前为了修建村子围墙,村民们采集了大量石料。如今,还有大量石料多余呢

    孔泰直接了然,提前赠送了那批铁制农具。而刘老根,也把之前堆积在村子里的多余石料拿了出来,送给孔泰。

    接收了这批石料后,孔泰很是高兴。他大声地指挥道:

    “把这些石料都拿去打地基!”

    用石料打地基,可使得建筑更加坚固结实。马林曾经告诉过孔泰——台岛多地震,建筑必须足够坚固。而且,最好别弄什么高层。不然,一震就没了。而且,住在高层的人来不及逃命

    所以,和平岛上的这个据点,高大的围墙内,修建的房屋,全是平房,相互间间隔也不小。若是遇到地震,跑出去也轻松。

    当然,水泥砖头修建的平房,也没那么容易倒塌。只有遇到大震,才会震垮。

    另外,像孔泰这样的大人物,他的床也是特制的,为的就是防震。

    如何特制呢?就是整个床铺,其实是钢铁支架的。而且,床铺上面有铁盖子。就算遇到大震,屋顶塌了,床铺上面有铁盖子顶着,加上平房塌了威胁不大,睡在床上的人是不会有危险的。

    当然,这只是马林杞人忧天而已。事实上,哪有那么霉运会遇到大地震的?大地震可是百年不遇的。不过,这样准备,也算有备无患。

    甚至,在未来,马林还打算在岛上为自己的小儿子马云修建一个钢筋混凝土的住宅。马云以后是要当岛主的人,常年居住于此,遇到大震的可能性不小。所以,弄一个抗震能力很强的钢筋混凝土房屋,是很有必要的。虽然代价比较大,但单单一栋房屋使用钢筋,马林还是负担得起的

    而这个新修的据点,马林命名为马家堡,首任堡主,自然是孔泰孔大人了

第1000章 太阳灶是法宝?() 
当然,这个马家堡的真正主人是马林,未来小主人是还在吃奶的马云马里奥。孔泰,只是老马家委任的管理者。毕竟,马林没工夫来这儿,而小马还小。

    做午饭的时候,鸡笼村的百姓被孔泰的手段惊呆了。当然,不是说孔泰厨艺惊人,而是烹饪的工具

    啥工具呢?孔泰拿出了10个白铁皮做的太阳灶

    银光闪闪的白铁皮,亮花了鸡笼村百姓的眼。刘老根指着那些太阳灶,结结巴巴地问道:

    “孔孔大人,这些都都是银的?”

    刘老根还以为孔泰是来炫富的呢,把十个白银做的打伞丢在太阳下,看上去多壕

    孔泰哈哈一笑,道:

    “不是银的,是镀锡的白铁皮!”孔泰其实也被骗了,马林为了保密,不让人知道锌,对知情人以外的人都说白铁皮是镀锡的。所以,孔泰也不知道白铁皮其实是镀锌的。不过,镀锡和镀锌外观上很像,大家也难以分辨。

    刘老根叹了口气,道:

    “老朽还以为是白银做的呢!”

    孔泰哈哈一笑,道:

    “没什么,不过是烧饭的玩意而已,不算什么稀罕物。”

    “烧饭?”刘老根脑子不够用了,这种银闪闪的倒立的伞能烧饭?

    很快,他就看见,有北海国水手把底部黝黑的锅,放到了支架上面。然后,白铁皮伞,被转动,面对太阳。

    “不生火吗?”刘老根有些看不明白。

    “不用,太阳照着锅里的汤就熟了!”

    果然,一刻钟后,锅里的肉汤开始沸腾了。而锅里的肉,是孔泰派人在鸡笼村翻译的带领下,用盐跟陆地上的平埔族原住民换来的鹿肉。

    “不生火,也能煮肉!这是仙术?”刘老根吓得都有些站不稳——妈呀,这是遇到大仙了

    “不是什么仙术,只是雕虫小技而已”孔泰淡淡地解释道,无形中装了个比。

    其实,孔泰也不懂物理,不知道咋解释太阳灶的原理。所以,干脆就这么糊弄过去了。说起来,当初孔泰第一次看到太阳灶,吃惊程度不亚于刘老根呢。

    这种模棱两可的解释,让刘老根等鸡笼村村民,被狠狠地震慑了一把。在他们眼中,这群洋夷会妖术啊!惹不起,惹不起

    甚至,不少村民还对着太阳灶跪地叩拜,像是拜大仙似的

    在村民口中,这些太阳灶不是普通的锅灶,而是传说中的法宝啊!

    听了村民的说辞,孔泰目瞪口呆。但继而,他忽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之后,孔泰郑重地告诉(忽悠)鸡笼村的村民——这10个太阳灶的确是法宝,是他们的伟大的大公爵大人马林亲手制作的,为的就是方便他们在海上生火做饭。毕竟,木船上,生火做饭很不方便

    然后,马林在鸡笼村村民眼中,正式从大佬升级为大仙,人送绰号“马大仙”

    在喝鹿肉汤的时候,鸡笼村的村民们几乎都是怀着虔诚的心情喝汤的。在他们眼中,用法宝做出来的鹿肉汤,那就是仙汤啊

    从此之后,鸡笼村的村民所供奉的神龛中,多了马林“马大仙”的牌位,和佛祖、三清和妈祖并列

    孔泰忽悠人似乎上瘾了,接下来,他打算忽悠岸上的平埔族土著

    于是,他通过鸡笼村的翻译,邀请了基隆河口附近的几个平埔族土著首领前来赴宴。

    当着几个土著首领的面,孔泰再度表演了用太阳灶煮汤的“神迹”。为了糊弄几位土著首领,孔泰还装作做样第念了几句咒语,做出“发功”的姿态

    而且,这一次,锅里煮的不是肉汤,而是海水

    待孔泰一大段德语圣经背完,锅里的海水(之前已经浓缩过一次),就变成了白花花的海盐

    完了后,孔泰还一本正经地对那几个土著首领道:

    “诸位,盐就是这么来的!”

    几个平埔族土著首领直接吓傻了——尼玛,我是在做梦吗?我居然看到了法术

    那位叫孔泰的“大师”真的会法术耶,居然用“法器”把海水当着他们的面弄成盐了

    然后,几个土著首领对着那10个银光闪闪的太阳灶又拜又跳,神情狂热中带着畏惧

    而此时,作为中间人的刘老根,肚子都要笑疼了。当然,他不敢笑。虽然他知道孔泰是在忽悠那些土著人,可太阳灶不用生火就能煮汤这种神奇的事情可是做不了假的。出于对“法宝”的敬畏,刘老根生生地憋住了笑

    事实上,刘老根等汉人肯定是知道煮盐的。但陆地上的平埔族土著不知道啊,当然,也有知道的,也是汉人告诉的。比如,台南一代的平埔族土著就有一些土著村寨掌握了煮盐技术。但基隆这一代算是偏远地区,当地土著和汉人接触比较少,没啥见识。

    而且,鸡笼村的村民们并不傻。他们靠着煮盐,用盐和陆地上的平埔族土著换取鹿肉、鹿皮和木材等资源,岂会把煮盐的秘密告诉他们?

    而这一次,孔泰倒是把煮盐的过程告诉那些土著首领了。可是,太阳灶无需生火就能煮水的神迹吓到那些土著酋长了,他们自然忽略了海水能煮出盐的细节。

    在那几个酋长眼中,盐居然是大仙用法宝发功弄出来的,好高端哦,难怪卖得贵

    之后,孔泰“亲切地”和几位土著酋长作了友好的交流。但是,不管孔泰如何亲切,几位被震慑到的土著首领都有些战战兢兢的。毕竟,孔泰可是当着他们的面使用“法宝”作法的狠人哦不,是仙人面对上仙,他们如何敢造次?

    眼看火候差不多了,孔泰终于亮出了底牌——他要购买基隆河口的土地。购买的筹码,就是“法宝”弄出的食盐

    此外,孔泰还送了几把欧洲工匠打造的精良猎弓,还有几筒子箭。有了这些精良的弓箭,这些土著们猎杀梅花鹿就更方便了。

    需要指出的是,台岛这个年代,就特么是个开发程度很低的原始森林地区。当地平埔族人虽然也有农业,但产出很低。因为,他们缺少农业技术,也没有耕牛和铁制农具。

    所以,当地土著的食物来源,很大程度上还是靠打猎。而梅花鹿,则是最重要的一种猎物。据估计,这个年代,台岛丛林中,估计有几百万只梅花鹿。而土著们打猎手段低劣,主要依靠标枪和土弓箭猎杀。但标枪准度很差,而土弓箭威力和精度都比较差。所以,当地梅花鹿虽多,但土著人猎杀也不多。孔泰送给他们精良的弓箭,可以让他们猎杀到更多的梅花鹿

    大概是被太阳灶这种“强大的法宝”给震慑到了,几名土著酋长商议过后,最终同意把和平岛南边基隆河口东岸的几平方公里的沿河土地卖给孔泰。原先那里的村寨会搬走,而孔泰付出的代价则是——500斤盐,以及那些弓箭。同时,孔泰需要承诺——以后继续卖盐给那几个土著村寨

    对于这几个土著寨子的要求,孔泰几乎没当成条件。为啥?500斤盐,他现在都可以从船上取出来。

    当然,要是这么快就支付500斤盐,也太草率了,没准那些土著酋长会反悔。所以,孔泰在和他们达成协议后表示——自己接下来的日子,需要每天“发功”,使用那些神器制造食盐。所以,需要半个月后才能交易500斤盐

    几个被忽悠瘸了的土著酋长欢天喜地地回去了,而孔泰比他们更欢天喜地。为啥?因为马林说过,搞殖民,最麻烦的就是难以立足。若是你刚登陆就被土著攻击,是很麻烦的。尤其是台岛这样的丛林密布的地方。就算你想反击那些土著,土著们躲进森林,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所以,现在陆地上取得一个立足点,建一个城堡,然后才能图谋更多的土地。而最难的,就是安然地渡过开头阶段,在陆地上完成城堡的建设。因为,在此期间,土著可能会攻击你。而城堡完成前,遭到攻击的话,很难抵挡。

    而现在,靠着500斤盐和几张弓,就换到了基隆河口的大片土地,他岂能不高兴?

    而刘老根也同样开心无比,因为,基隆河口东岸的那片地方,是非常适合农业的。和平岛上石头太多,很难开垦出多少良田。而基隆河口东岸那块地,是冲积平原,一看就是很适合搞农业的地方。所以,刘老根申请登陆种地,而孔泰也答应了,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毕竟,孔泰在台岛活动,不能依靠本土运粮食啊,这边离本土可是有十万八千里远了。能够本地产出粮食,那是最好的。而孔泰等殖民者不会去种地,所以,让鸡笼村的村民们去种地,到时候跟他们买粮食,那是最好的选择了。

    而刘老根作为一个明朝汉人,土地情节自然很重,能有肥沃的土地耕种,他们肯定高兴万分。而产出粮食,多余的肯定也是要卖的。而岛上有财力买粮食的,无疑就是孔泰一伙人了。所以,这属于双赢,双方自然一拍即合

第1001章 竹子的重要性() 
粮食对殖民者有多重要呢?原本历史上,西班牙殖民者登陆和平岛建立了圣萨尔瓦多城,但因为和当地土著关系恶劣(当时岛上有两个土著村庄的土著被西班牙人赶跑了),陆上的土著拒绝卖食物给他们。

    然后,岛上的西班牙殖民者就过上了“饱一顿饥一顿”的悲惨生活。食物主要靠马尼拉派船送过来,如果马尼拉的运粮船来迟了,岛上的殖民者就会挨饿很久。

    最惨的要算17世纪早期英格兰人在北美的第一个殖民地詹姆斯敦了,在1609年的寒冬中,詹姆斯敦的英国殖民者因为得罪了向他们提供粮食的印第安土著,绝了粮食来源。然后,詹姆斯敦的500殖民者,很多人因为饥饿而死去。最惨的是,很多人为了活命,吃饿死的同伴的尸体。甚至,杀死同伴吃肉然后,詹姆斯敦的500个殖民者,最后只活下来60人。而这60人,都是吃过同伴的肉的

    正是因为读过这些历史,所以马林在殖民的时候,从不盲目。没殖民一地,马林都在一开始尽量避免和原住民发生激烈冲突。因为,过早和原住民发生冲突,可能难以站稳脚跟。

    另外,每到一处,马林总会把食物来源当做最重要的事情来考虑。比如,马林殖民北美,先殖民北美双岛,而不是一下子就贸然冲上陆地。在北美双岛的粮食供应稳定后,才开始图谋纽约。就算纽约殖民失败,北美双岛也能提供足够的粮食供应殖民者。

    在和平岛设立据点,马林也考虑了很多。和平岛位于多条淡水河汇成的基隆港出口处,南岸正对基隆港,属于淡水区,岸边也是冲积型泥土区,适合农业。当然,是鸡笼村的村民在种地。

    而北岸,则是石头海岸,其东北海岸外,是咸水区,可以取水煮盐。孔泰带来的10个太阳灶,正好放在东北海岸煮海水得食盐。

    当然,现在殖民者们还不缺盐,因为,船上带来了不少盐。但太阳灶并不耗费柴火,不是做饭时间,不用也浪费。所以,孔泰一边指挥那些泥瓦匠修建马家堡,一边安排几个泥瓦匠带来的妻子,帮忙到海边去取海水煮盐。如此,在修建马家堡的同时,每天还能得到不少食盐。

    食盐可是好东西,在北海国或者大明朝,也许食盐不算稀罕。可对于台岛上的番民,却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了。因为,番民们大多不懂得煮盐。所以,盐在岛上,也是一种硬通货,可以换到很多东西。比如鹿肉、鹿皮、鹿茸,比如木材而这些东西,在土著眼里根本不值钱

    土著们最喜欢什么呢?盐、铁器和布匹。但孔泰目前没条件供应铁器和布匹,所以只好先供应食盐了,主要是为了和当地土著打好关系。

    至于基隆港东岸骗来的那些土地,孔泰并没有急着登岸建立堡垒。主要是——建筑材料不够

    之前,孔泰也没想到能顺利地换到陆地上的土地,所以,带的水泥和砖头不足,仅能满足在和平岛上修建城寨,没有多余的可以登岸修建建筑了。

    所以,孔泰干脆先让鸡笼村的村民划着木筏登岸去种地,但预留了修建堡垒的地方。等到北海国船队下次抵达的时候,再派人登岸修建正儿八经的城堡。

    再修建城堡的话,就不是用砖头和水泥了,而是石料。马家堡之所以使用砖头水泥,主要是考虑修建速度快。毕竟,把砖头码好,抹上水泥,风吹日晒,直接就ok了。不像修建石料城堡,先要去采集石料,然后慢慢修建,很是费时。要是修建城堡半途来了强敌,后果不堪设想

    但修建陆上城堡时就不一样了,因为,孔泰可以不用着急了。有和平岛上的马家堡作为大本营,他完全不着急在陆地上修建城堡。他打算,在农闲时期,雇佣鸡笼村的百姓,以及派遣手下的泥瓦匠,一起去开采石料,储备起来。等到材料够了,趁着农闲,再慢慢修建坚固的石头城堡。

    你问为啥不用水泥?如果不用钢筋混凝土或竹筋混凝土,砖头水泥砌成的城堡还不如石头堡垒坚固呢。砖头水泥的好处,就是建造速度快,但在坚固程度上,真心不咋地。除非,有钢筋供应。

    但这个年代生产钢筋盘条成本实在太高,所以马林的决定是——以后在殖民地大力推广毛竹种植,建筑多用竹筋混凝土。除非是很重要的军事堡垒,才会使用奢侈的钢筋混凝土。甚至,以后本土修建水泥建筑,比如河堤什么的,也会选择从北美进口毛竹。毛竹现在已经在萨凡纳扎根,马林下过命令——给毛竹足够的乱窜的空间,哪怕粮田也要给毛竹让路。此外,绝不允许吃竹笋

    毕竟,每一个鲜嫩的竹笋,都是一棵未长成的竹子。未来修建水泥建筑需要大量的竹筋,马林又怎能容忍竹子幼苗被人吃掉?

    不仅如此,马林在未来,还打算在北美到处砍掉树木,种上毛竹。有了足够的竹子,才能有材料修建河流的河堤,预防洪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