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根据之前四方同盟的内部协议,瑞典虽然肯把马尔默和赫尔辛堡分别让给吕贝克和汉堡的舰队驻扎,但却要求十年到二十年内,吕贝克和汉堡的舰队必须撤离。显然,瑞典人不想把厄勒海峡的利益让给别人。

    丹麦人只要肯舍得把这利益让出来,以吕贝克和汉堡两个汉萨商业城市的商人们的尿性,十有八九会答应。到时候,没准吕贝克和汉堡会私下支持丹麦去怼瑞典。毕竟,对吕贝克和汉堡而言,完全丧失了海军的丹麦,比瑞典好控制多了。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以汉斯国王的智商,他能想透这一点吗?

    因为害怕汉斯国王想不明白,马林直接在信中指出——割让赫尔辛堡和马尔默是暂时的,只要能夺回瑞典南部,丹麦还有机会。否则,以丹麦丧失了日德兰半岛和海上权益的现状,衰败将会不可避免。毕竟,在失去日德兰半岛后,丹麦本土就只剩下一些岛屿了,加起来才一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大一点的公国。

    而若是抢回了瑞典南部肥沃地区,不但领土面积翻几倍,而且能够重新把手伸进波罗的海。

    马林在信中半公开地暗示汉斯——即使丧失海军,也是暂时的。因为,谁都不知道以后欧洲格局会发生什么剧变。若是找到合适的机会,没准丹麦会重新崛起

    当然,这是马林忽悠丹麦的。周边这么多列强,丹麦如何崛起?最多,丹麦就是欺负欺负瑞典了。但若是古二爷现世的话,谁欺负谁,还说不定呢。

    事实上,现在丹麦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都不比瑞典强了。经济上,因为两次战败赔款,加上海上贸易权丧失,丹麦经济依然处于崩溃边缘,比新生的瑞典还差些。人口上,瑞典现在控制着芬兰,两地加起来达到85万人。而丹麦本土只剩下了40多万,加上挪威的24万,也只有六十多万人。若是单挑,丹麦都未必打得过瑞典。

    但是,丹麦有个好处,是瑞典目前不具备的。那就是——丹麦“朋友”多

    比如,萨克森选侯国和勃兰登堡选侯国都是丹麦的姻亲盟友。另外,莫斯科大公国和丹麦关系也不错。若是丹麦对外求援,完全能做到压住瑞典一头,重新占据瑞典南部沿海

第559章 亚美利哥归来() 
除了搞些阴谋诡计,算计他国外,马林这段时间,忙着组建多个商会,以用来销售粮食。

    这一次,马林打算把自家和其他贵族家的陈粮,销售掉大半。至于卖不掉的,则留下来,全部用于老百姓的口粮,以及养猪和酿酒。

    为了隐藏粮食的真正来源,马林组建了十几个商会。但是,注册地却全是外国。比如,马林注册了一个波兰的商会,雇佣了几个波兰人,对外宣称他们贩卖的黑麦是波兰出产的黑麦。事实上,波兰的确是黑麦生产大国,马林派人冒充波兰商会出售“波兰黑麦”,没毛病,也没人怀疑。

    另外,马林还注册了丹麦商会、荷兰商会、英国商会、法国商会、西班牙商会和意大利商会,来负责把黑麦销往欧洲各地,尤其是黑麦价格较高的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尤其是西班牙,别看国土面积挺大的,但山地多,搞搞畜牧业还行,搞农业,条件比法国差太远了,甚至不如德国。可以肯定,这次马林抛出几亿磅黑麦,肯定要让欧洲粮价动荡一番了。而大量的钱财,必然流向北海大公国。

    当然,马林并不拘泥于收钱币,其他值钱的货物也可以抵充货款。比如,优秀的马匹,以及牛羊什么的。此外,金银铜铁铅锡等金属和金属制品,也可以抵充粮价。总之,马林不愿意粮食放在粮仓里发霉,总得换成大批的可用且容易长期保存的物资回来不可。

    忽然,有手下汇报说——亚美利哥和去印度的船队回来了

    马林先是一愣,继而狂喜。去年春天,马林就让手下的船队,在航海家亚美利哥的带领下,南下西班牙,和西班牙的船队一起,出发前往印度。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马林手下军队,开始缺乏火药了。尤其是,缺乏硝石。这也导致了,马林这次出动举国兵马和勃萨联军大战后,火药开始匮乏。若是德意志的诸侯们联合起来和马林对抗,马林根本无法拥有足够的火药和他们对抗要不然,马林也不会向那些诸侯屈服

    马林的西班牙方阵和火炮舰船,对火药的消耗极大。尤其是火炮舰船,一轮齐射,消耗的火药简直惊人。那场发生在日德兰半岛西部海域的大海战,差不多消耗了近一半的火药。虽然打得很爽,也击败了丹麦舰队,可也让马林不敢再轻易动用炮舰了。然后,就派了船队去印度继续买硝石。

    只有拥有足够的硝石,才能配出足够的火药,亦能拥有足够的开火权。否则,马林手下的火枪,全部会成为烧火棍,火炮亦会沦为废铁疙瘩。英国人能称霸海上,和东印度公司每年从印度弄来的几百吨硝石,是分不开的。

    不过,问题在于,以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将会分享印度。若是两国联手断了马林的硝石供应,马林的军队战斗力立马会降低几个档次。所以,开发智利硝石,是必然的。而且,智利硝石储量大,且地表矿丰富。除了沙漠地带严重缺水和比较炎热外,其他成本都比较低。

    但是,马林以后也不会断掉从印度采购硝石。为何?因为马林不买,西班牙和葡萄牙就会买。他们买了,就会增强海上的火力,影响马林的海上霸权。

    所以,马林的打算是——即使以后开发智利硝石了,也继续从印度大量购买硝石。不为别的,就为不让别的欧洲国家从印度买到足够硝石

    等到爆发大海战的时候,马林这边硝石充足,对手硝石不足,一开炮,差别就会很明显了。自己这边的舰炮可以尽情射击,而对手的火炮弹药却有限,谁胜谁负一目了然

    而且,就算硝石太多了,马林也不担心。因为,硝石可以当特效氮肥啊,比粪肥强太多了

    马林记得,19世纪智利硝石大开发后,英国利物浦贸易集团控制了智利的硝石贸易。除了一部分用于制造火药外,另外部分,都是当特效化肥出口欧美的。其中,美国农业曾一度非常依赖智利的硝石。直到20世纪初德国人搞出了合成氨,世界对智利硝石的需求才大大降低。然后,智利硝石贸易也就衰落下去了。

    就目前而言,马林只能考虑从印度大量购买硝石。至于智利沙漠里的硝石,不说还不知道在哪儿,就算发现了,想要在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开采,事先的准备工作,也是很繁杂的。

    所以,两三年内,马林还是别想从智利大量开采硝石了,还是得先依赖印度的硝石。当然,若是开通了大明的航线,也可以从大明进口硝石,价格更低些。要知道,大明的硝石,价格非常便宜,精加工提纯过的,才三四十文钱一斤,比印度硝石便宜一些。印度硝石的价格,大约折合54文每磅的样子,而且也没经过精加工,纯度要低于大明硝石。

    事实上,明朝此时的硝石提纯技术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把硝石溶解后和萝卜片共煮,利用萝卜片的吸附性,吸收硝石里的硫酸镁和其他一些杂质盐分,使得硝石更纯净。

    因为,硫酸镁的常态mgso4•7h2o水合物非常容易潮解。而硝石是很怕水的,所以,mgso4•7h2o存在容易让硝石失效。如果不去除掉的话,硝石无法长期保存。

    所以,马林从印度进口回来的硝石,其实都处理过。也就是用欧洲萝卜——芜菁,切片后和硝石溶液共煮,然后再把水蒸发掉,获得去除了mgso4•7h2o的硝石。

    这种提纯过的硝石,放进密封的油纸袋里,是可以保存很久的。不像没处理过的硝石,即使密封保存,过不了几年也会潮解失效。

    事实上,当手下向马林汇报说亚美利哥的船回来的时候,亚美利哥的船队还没回到埃姆登呢,还在大西洋上。

    这是因为,亚美利哥的船队是随同西班牙船队一起行动的,在西班牙加的斯港停留了很久。但马林派在西班牙的情报人员,在亚美利哥的船队停留加的斯港的时候,就派人快马加鞭,走陆路回国向马林汇报了。

    当然,过不了几天,亚美利哥的船队,就会在埃姆登港出现了。到时候,马林将会拥有足够的硝石,再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为了提纯这些印度硝石,马林已经发出命令,派人去各地大量采购欧洲萝卜——芜菁,用来进一步提纯硝石,以方便硝石的长期保存。

    而马林自己,则亲自赶赴埃姆登港,就在那儿,等候亚美利哥的船队的归来

第560章 印度硝石也不多() 
数天后,埃姆登的码头上,马林一直在用单筒望远镜眺望海面。根据情报,亚美利哥的船队,应该是今天抵达才对。

    等了好几个小时后,马林的望远镜中,才出现了一个船帆的帆顶。继而,整个船帆,从上到下,慢慢浮现在马林的视线中。然后,是第二艘、第三艘直到10艘船都出现在马林的望远镜镜筒中

    “回来了,大公,他们回来了!”身边的人都激动起来,开始欢呼雀跃。马林心里也很激动,但故作矜持。毕竟,他现在可是大公爵了,总得注意影响。

    实际上,马林对这次航海的意义并不看重。甚至,亚美利哥完成了这次航行,也没有功劳。因为,这是哥伦布已经发现过的航线,和亚美利哥无关。而且,两人现在地位也拉开了。哥伦布是男爵了,还是两个男爵头衔。而亚美利哥,还只是世袭爵士,差了一个大档次。

    当然,马林之前就承诺过,下次寻找大明的航线,让亚美利哥带队。只要完成这项功绩,亚美利哥也有资格晋升男爵。而这次去印度,实际上是因为亚美利哥本人对印度的向往,和建功立业无关。毕竟,印度在欧洲人眼里,可是一个神秘富庶的地方。作为富有探险精神的航海家,亚美利哥要说不向往印度,绝对不现实。

    但是,这已经是马林麾下船队第三次去印度了。所以,对于跑印度航线这件事,马林毫无感觉。

    马林之所以跑来埃姆登港迎接亚美利哥,实际上是为了亚美利哥从印度买回来的硝石

    之前,马林可是嘱托亚美利哥去印度购买600吨硝石的。有了这600吨硝石,马林就可以立马抖起来,即使单挑所有德意志诸侯,都有信心做到不败。

    而且,另一个很重要的用途,就是用在英格兰战场

    具体的,就是马林打算派出舰队,和英格兰舰队打一场。至少,把英格兰舰队驱离爱尔兰海。这样,马林才能把爱德华的军队,包括爱德华本人,通过爱尔兰海,接到英格兰本土,直接参与王位争夺战争。

    论战船数量,马林肯定是赶不上英格兰的。毕竟,五港同盟的船只还是挺多的。所以,马林只能依靠战舰的强大火力,去打败英格兰舰队,从而把爱德华和他的手下军队,接到英格兰本土。

    所以,马林需要舰队拥有充足的火力。不然,打到一半没弹药了,那就完蛋了。论起水兵数量,马林可是远不如英格兰的。

    之前,马林让爱德华去罗马申诉,既有寻找法律依据的原因在内,也有等待亚美利哥船队的硝石的缘故。只有亚美利哥带着几百吨硝石回来,马林才有底气出动舰队,去打败英格兰舰队,并把爱德华的军队跨海运往不列颠岛。

    总的来说,马林等的不是亚美利哥,而是那几百吨硝石

    当然,作为一名老练的政客,马林嘴上肯定不会这么说。表面上,他会热情欢迎亚美利哥归来,一副“朕很看好你”的样子

    没多久,亚美利哥的船,就靠岸了。亚美利哥率先从甲板上跳下来,站到了长桥码头上。走到陆地上后,亚美利哥并未立即到马林这边,而是大喊道:

    “啊,陆地!平稳的大地!很久没有脚踏实地的感觉了!”

    的确,在大海上颠簸了一年带大半年,让船员们非常怀念脚踏实地的感觉。虽然在加的斯港就登陆过,但那只是路过。如今,回到埃姆登港,亚美利哥和麾下的水手们,将会迎来一个长假,好好地感受一下陆地上的安逸生活。

    感慨完了之后,亚美利哥才屁颠颠地跑到马林所在的高台这边,弯腰向马林问好:

    “啊,尊敬的公爵大人,您最信赖的船长亚美利哥向您致以诚挚的问候!”

    但旁边有人提醒道:

    “韦斯普奇大人,马林大人现在已经是大公了!”

    “啊?”亚美利哥顿时一阵惊愕。他离开的时候,马林刚刚拿下石勒苏益格公国没多久呢。更早的时候,马林只是个伯爵呢。

    “大人身份提升咋这么快?要是我再出海一趟,回来大人岂不成了国王?”亚美利哥傻傻地说道。

    周围的人都充满善意地笑了起来,大家都是跟着马林混得。很多老人,都是眼看着马林从男爵到伯爵,再从伯爵到公爵,一直到现在的大公呢。而大伙儿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即使爵位没提升,利益也是少不了的。所以,马林发达,他们也跟着受益。

    事实上,这次战功的统计,已经基本完毕。再过些日子,就要举行册封仪式了。大公国已经很接近于独立主权王国了,这次封赏仪式,将会出现大量的新贵族。而这次陪同马林的,就有很多获得了战功的人。眼看着不是提升爵位就是财务奖励的美好前景,大家心里其实都乐滋滋的。

    所有水手都下船后,马林开始安排港口人员接管船只。很多卸货的码头工人,也纷纷就位,准备从船上卸货。

    按照规矩,马林给所有航海人员发表了官方形式很浓的讲话。不过,效果貌似不太好。除了少部分想上进的船长和大副们装出一副认真听领导讲话的姿态以外,其他水手们,普遍心不在焉。对于这些水手而言,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回家和亲人团聚,然后,出去浪

    马林大概也知道自己的讲话不太受欢迎,讲了几分钟后,就宣布——允许水手们回家过后,去赌城拉斯维加斯浪一把。除了赌钱的筹码自己买以外,在拉斯维加斯找毛妹的钱都给报销。当然,每人一次只限找一个毛妹

    听了马林给予的福利,原本心不在焉的水手们顿时激动起来,发出阵阵怪叫,高呼万岁。对于这些在大海上颠簸了一年带大半年的水手们而言,去拉斯维加斯免费喝酒找毛妹,实在太对他们胃口了。就连亚美利哥,都生出了去拉斯维加斯放松一下的心思。

    不过,在水手和船长们都解散后,亚美利哥还不能走,他得和负责贸易事项的德拉卡一起,向马林汇报贸易成果

    “什么?硝石只有450吨?我不是要求买600吨的吗?”马林听了汇报后,不满地说道。

    负责贸易的德拉卡也很委屈,他辩解道:

    “大人,不是我们不想买足600吨,而是没货啊!事实上,我听那些印度商人说,他们那边每年的硝石供应量,其实只有上百吨。前两次我和哥伦布大人去印度,已经购买了330吨硝石。这次过去,又买了450吨。现在,卡里卡特和周边几个印度贸易港能买到的硝石,全部被我们买光了。甚至,西班牙人想购买硝石,都没买到呢”

    “你是说,印度那边硝石年产量只有上百吨?”马林有些皱眉地问道。

    德拉卡赶紧点了点头,卡里卡特此时是印度最大的外贸港口,外贸用的硝石,多半集中于此。在卡里卡特买不到,其他地方,也很难买到了。即使能买到,也都是少量的。

    马林想了好一会儿后,才释然。为啥?他忽然想起来,印度这会儿火器还不够盛行呢。现在的印度,还处于德里苏丹国和众多小国并列的时期。鼎鼎大名的莫卧儿帝国,要到1526年才建立呢。

    现在,印度还没有哪个国家有成建制的火枪手部队。甚至,就连火药程度更高的欧洲,也没几个国家有成建制的火枪手。现在的印度,只有青铜火炮,才需要用到火药。

    所以,在市场不大的情况下,印度人生产硝石的积极性也不高。要等到拥有大量火枪手的莫卧儿帝国建立以后,印度人对硝石的生产才更加重视起来。到17世纪以后,英国人才能够在印度每年买几百吨硝石回去。

    而现在,因为市场不大,印度人也不太重视硝石生产和销售。自然地,马林能买到的硝石也就不多了。甚至,马林通过三次购买,买走了印度卡里卡特大商人这些年库存的所有硝石。想再要,还得明年再过去,但也只能再买上百吨的样子。毕竟,现在印度硝石产量就那个样子

    马林拍了拍脑袋,感觉有些头疼

    “看来,还得去大明买,以及开发智利硝石啊”

    这个时期,大明帝国硝石肯定不缺的。当然,不是说明朝火器部队规模又多庞大(事实上也的确比较庞大,相对其他国家而言),而是因为——明朝人制造爆竹需要用到大量的硝石啊

    理由就是这么霸道,大明的百姓需要放炮仗,所以硝石需求很大。同时,硝石的供应也很充足。在古代,川内、汉中、西北和云贵等地,是有硝石矿的。而东部地区,也盛行熬土硝。因此,硝石的供应很充足。而且,价格比印度更便宜。从大明购买硝石,量肯定比印度更大。

    至于智利北部沙漠的巨大的硝石矿,那就更不用讲了。唯一的麻烦,就是那边环境极度恶劣,外加极度缺水。想要放开来开采,难度貌似也比较大

    所以,马林现在想让海军放开来开火,貌似条件还不够成熟啊。不过呢,这450吨硝石,也足够马林打两场大仗了

第561章 印度贱民() 
亚美利哥此次去印度,一共带了10艘船,排水量都是200吨以上的,平均每艘船载货量可达120吨以上,总共可载货1200吨。

    只不过,因为硝石短缺,船队只带回了450吨硝石。另外,还有早先计划好的100吨铜和30吨锡。当然,还有“配额”的5万磅香料。但是,这些货加起来才总共才602。6吨。算起来,船队一半都要空载。

    当然,马林也提过,让亚美利哥和德拉卡在印度“招募”精通棉纺的工匠和妇女的事情。于是,德拉卡在收购其他货物的时候,也特地招募这类人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