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申天变-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平公主闷哼了一声,却没有叫喊,咬牙看着崇祯。

崇祯把刀子再次扬起……

“陛下,臣等愿带几位殿下突围,若突围不利……必不辱大明威严。”

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看着断臂的长平和已经吓傻了的昭仁,崇祯再也下不去手,长叹一声抛刀跌坐:“在我大明最后关头,无一重勋阁臣在身侧,内外诸臣误国如斯。唯有李校典与诸勇士相伴,朕也该知足了。就依李校典……”

“你们……”崇祯一指几个皇子,强装出来的冰冷语气再也维持不下去,展露出作为父亲的真情:“这都了到了什么时候?怎还能身穿宫中衣饰?快快更衣。”

老太监王承恩急急忙忙的找来几件旧衣服给几个王子换上,崇祯泪流满面的亲自帮他们把衣带系好:“尔等今日为王子,明日就是小民,切记谨慎小心。逢做官者呼其为老爷,遇同年者尊为兄长……若万一能得保全,必报今日之血仇……”

“朕为内外诸臣所误,尔等当引以为戒。”崇祯目光缓缓扫过众人,似乎要把这些人铭记在心:“身旁诸君虽职位卑微,实乃我大明最后铁骨铮臣,忠贞无比。无论内事外事我儿等听之从之,若能复我大明社稷江山,朕无憾矣……”

这也算是托孤托国之重,一席话说的众侍卫热血陡沸,大生效死之心。

“父皇,随我等突围……”太子终于恢复了一些神色。

“你们各自逃生去吧,莫再眷我,大明无死社稷之臣,当有死社稷之君,朕决心已下,你们去吧。”

王承恩搀扶着崇祯皇帝,漫无目的的往前直走,还不时的小声说着什么。

已经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也没有必要再知道,他们将走向宿命的尽头——煤山!

大明王朝到了谢幕的时候,该我登场了。

李四扬刀大吼“带上诸位殿下,咱们突围!”

火中栗

第四十五章 我们是来发财的你们逃命去吧

太子为一国之储,尤其是在崇祯皇帝死后,已经是国家的象征。保住太子的意思就在于占据大义的名分,在于给未来的反抗力量竖起一面醒目的旗帜。

京师就象一个环环相套的大箱子,从内到外依次为宫、皇、内、外四城。闯军先头部队已经攻破内城,皇城也有几处失守,更大一部分是在激战当中。

作为整个京师的核心,内城中已乱如沸锅。暮色笼罩之下烽火处处浓烟滚滚,一道道火蛇朝着帝国核心蔓延……

大内的太监们尖着嗓子哭喊奔走,俨然就是被大火燎去巢穴的蜜蜂一样四下乱撞。

李四劈手丢弃刀鞘,扬起绣春刀大喊:“无论是谁,阻挡前路者一体格杀。”

年幼的永王和昭仁公主被侍卫抗在肩头,众人护住太子等人火急火燎的涌出坤宁宫。

混乱之中的太监出于求生的本能,纷纷往这支队伍处靠拢。有几个挡在前面似乎想要说些什么,还没有等他们开口就被一脚踹开。

在李四的带领下,众人不顾一切的朝着内城之外皇城之内的钟粹宫方向狂奔。

“李……校典……”刚一出内城,就遇见正疯跑着要进去杨廷麟、林曾志等一帮子东宫学官。

杨廷麟等人曾数次建议要太子南下,引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忽然听说太子等诸王子被召到坤宁宫,唯恐这些皇室少年和崇祯一道殉国,立刻召集众位太子的老师急匆匆赶来。

“那个……”看到太子还在,杨廷麟放心不少:“万岁……”

“万岁……决意以身殉社稷,要我等保护太子突围。”

这一帮子文官诗词文章那是不必说,肯定是整个大明朝的顶尖人物,要说道杀伐决断就差的远了。

如今乱兵出城,早就慌了手脚,遇到李四的这一批人,感觉有了一点安全感。

“突围?南下么?南门为贼军重兵所在,怕是突不出去!且内城外城俱是贼兵,不如先召集更多血勇忠义……”

“南下是不成的,咱们从北门突围,先到刀把村暂避。”这个时候南下就是自寻死路,去刀把村是李四早就准备好的策略:“来不及召集更多人手了,咱们也不必召集更多人,喜联升客栈有我的人,只要能到那里咱们就有足够的力量突围。”

喜联升客栈就在皇城之外,本是外官进京时候官眷仆从的落脚点。李四就把路涧等人就近安排,为的就是在这一刻能够尽快用上。

刀把村的民练曾经血战满洲精锐,;李四曾经无数次给太子说起过,再经过杨廷麟等人的一再渲染,隐然就是百战百胜的天兵。此强援近在咫尺,让众人喜出望外。

“杀出皇城,与李校典的精兵汇合。”

乱纷纷宫人都在极力往内城深处逃窜,期盼能够苟延残喘。人潮当中,一百多人的队伍逆流而上。

刚出地安门,就遇见蓝衣青帽的闯军先锋。

这些闯军根本就没有任何队型,杂乱的在皇城中胡走乱蹿,点起一处处大火,砸碎一切可以砸碎的器物,疯狂争抢一切能够带走的财物,甚而至于荷花缸上包的铜箍也要撬下来……

这些人之所以走上造反的道路,其根本原因就是穷的活不下去。而闯军本就是依靠流寇作风起家,抢掠实在平常不过,跟着这样的队伍,大家图的就是个金银财帛而已。'奇+书+网'百战之后终于打进了京师,闯王肯定是要做皇帝的,那些个闯将也能得到高官厚禄,至于下面的小兵就只能各自寻找发财的路子了。

还有什么地方比皇宫更加富贵的?这个时候不抢才是真正的呆脑壳。

正红着眼珠子四下大抢的闯军根本就没有想到还有人冲出来,而李四等人更是无心恋战,于是,在帝国的核心,在这个最紧要的关头,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夜色中大战的敌对双方竟然互相穿插而过,双方的兵刃连碰也没有碰一下。

“好像有人跑了?”直到李四等人影影绰绰的消失在地安门外,有些闯军才回过神来。

“跑不跑和我有个鸟的相干?老子进京是来发财的,愿意拼命的自己去追。”闯军兵士大骂:“你个傻娃子死命的抠那缸箍做甚?他娘的那是铜的……”

“铜的?老子以为是真金呢。”劈手把荷花缸砸个稀烂。

错过发财的机会去拼命,不是傻儿是什么?

在纷乱的人流之中奔跑约有半盏茶的功夫,遇到的闯军也有两拨,双方很奇怪的没有发生任何战斗,都在忙碌自己的事情。

一头扎进皇城的闯军人马似乎根本就没有战斗的意思,而是一门心思的寻找值钱的物件儿或者怪叫着追赶女人。而李四等人更是无心久留,风一般穿插而过。

很快出了皇城,街道上的闯军明显增多,夹杂许多胡乱奔逃的宫人和百姓。

远处的火炮还在有一声没一声的响着,偶尔有一两个骑马的闯军将官吆喝着约束部下前进,却哪里还指挥的动?

这些或许一辈子也没有进过京师的闯军大多数在疯狂的抢掠,看到豪门大户立刻一哄而入,见到店铺就砸门而进……

这根本就不是在战斗,更象是一场大规模的洗劫。

整个帝国的核心中枢就陷入这样的混乱之中。

李四劈手砍倒一名闯军,温热的人血飞溅到脸上,颇有洗脸的爽意。

“他娘的还动了刀子……”以为是同伴在争抢财物的闯军举起火把,才发现对方是明军服饰,回头就跑:“快过来几个人,遇到手硬了的……”

侍卫早就齐上,乱刀之下,十几个正抢的顺风顺水的闯军被斩为碎肉。

“长平公主不行了,李校典……”

被崇祯皇帝斩下多半个手臂的长平公主已血染衣衫,半变身子都被鲜血浸润,由于失血过多已经选入半昏迷状态。

“还能走吗?要是不行就留把刀给她。”李四头也不回的大声吆喝,现在可没有心思照顾这个伤残的公主。

“我能走,我能……”长平公主的半边身子都搭在侍卫肩膀上,死命的咬住嘴唇。

众人在混乱中跟随李四又前行约莫一射之地,喜联升客栈的轮廓已在眼中。

这个在京师颇有名气的大客栈已经起了好几处火头,门口不住有仓皇的人们进出。

“路涧,”李四站在阶下大叫:“快……”

PS:其实本人打字的速度很慢,幸亏有些存稿才能保证更新速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推演剧情和码字当中度过。所以书评区的精华加的很少,感谢诸位留下的宝贵书评,啥也不说了,今天还有更新。

火中栗

第四十六章 小小逆流

从村子里走出来的那一刻,路涧等人就已经深切感受到时局的动荡。

零星的大明逃兵,惶恐的逃难百姓,还有一直被风传却从来没有见过的百万闯军。

被四叔安排在这个客栈的时候,李四就下了死命令:不论如何都要在这里死等,若是在十八日凌晨还没有等到我回来,就各自想办法回村子,千万不能在城里耽搁。”

在这不到两天的时间里,李闯百万大军破城而入,垂三百年的大明王朝走到了土崩瓦解的时刻。

天翻地覆的大变让路涧等人有些不知所措,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不断传来,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窝在这小小的客栈死等。

直到今天傍晚,店家都跑的没了影子,喊杀之声已清晰可闻,众人能不心急如焚?

四叔怎么样了?怎么还不过来?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四叔是何等样人?你们都给我坐稳了吧,就是天塌下来也要等到天亮。”对李四绝对信赖的路涧嘴里虽是这么说,也是急的捏着铁叉来回踱步。

仙佛神人一样的四叔还在宫中,在这个风高浪急的关口,皇宫就是动乱的核心,四叔还能安然出来吗?

焦急惶恐之中还有一丝期待。

没有人知道李四在皇宫中在做什么,但是这个四叔所做的事情一定是天大的事业。

时逢乱世,英雄当出。

混乱时刻,客栈门口起了大火,店中人已经逃的干干净净,只有这五十条汉子还在死死等待。为防止贼军闯入,众人已经关死了大门,正寻重物抵在门口。

忽闻李四呼唤,无异于久旱之时闻得一声焦雷:四叔终于还是到了。

路涧捏紧了手中铁叉,忽的蹿将出来:“四叔,俺在。”

火光映照,路涧脸上硕大的疤痕愈发狰狞恐怖,活生生就是一尊门神。

五十名叉子兵呼啦啦跳了出来。

“大明皇帝将以身殉国,这就是太子,外面就是李闯的百万乌合,如今整个大明朝的希望就在你们手中。”李四的嗓门陡然提高:“告诉我该怎么做?”

自然不可能出现以五十人敌百万之众的情形,但是确保整个帝国的延续着实让人血热。杀死皇太极虽然是李四个人的英雄壮举,却是整个叉子队的荣耀。如今要保护大明未来的皇帝突围,胸中何等澎湃!

血脉贲张的众人大声吼出战斗口号:“去死!”

“给我开路,挡路者无论神鬼,杀!“绣春刀扬起北指:“我们要回家。”

动荡的时代,混乱的局面,神圣的任务,其中种种交织在一起,这样的英雄壮举一辈子能遇到一回已是此生无憾。

“去死!”

几十个人生生荡起半天杀气,一个个闹海的夜叉一般。

“诸位殿下上车。”只三五脚,就把双挽车上的芦棚踹下,几个皇子手忙脚乱的爬上车。

“李校典,长平殿下不行拉。”

断去大半条臂膀的长平公主只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因失血太多,已不能走动。迷迷糊糊中还在喃喃的念叨:“不要丢下我,我不想死……”

“都上车,”李四象丢麻袋一样把年龄最长的公主扔到车上,双腿岔开站在车头,单手挽住缰绳,右手绣春刀指着杨廷麟等文官:“你们跑快些,就算走丢了我也绝对不会回头。”

“我等理会得。”

叉子队如锋锐的箭头一般在最前面奋步疾行,众文官紧紧跟随在李四的马车周围,一百多名侍卫把马车团团围住,整个队伍恰似离弦之箭朝永定门狂奔。

因为西南两个方向是闯军的主要突破点,东北两面的战斗要少的多,城中居民都在自发的往一带逃亡。

无数的当地居民正从各处汇集而来,潮水一般涌进一条条街道,谁也说不清楚究竟有多少。

追赶着百姓过来的闯军大声怪叫着,不顾脑袋屁股的见人就捅,然后在尸体上寻觅任何值钱的物件。更多闯军正疯狂是砍砸沿街店铺,不时从里面传出?人的惨叫。

整个队伍在叉子队的引导下不断前进。

黑暗中,谁也分不清楚哪个是慌乱逃生的百姓,哪个是疯狂抢掠的闯军。以路涧为首的汉子们忠实的执行李四的命令。

不论阻挡在前的是什么,立刻就出手捅开。

整个帝国的核心已经乱成一锅粥,不可计数的平民和贼军如海水倒灌一般涌来。两百人的小小队伍如风暴巨浪当中的一叶孤帆,几次要被淹没,又几次倔强的奋勇前行。

赶过来的闯军明显在增多,其战斗力也愈发的强悍,路涧等开路先锋明显感觉到前进的阻力在快速增加。

李四象钉子一样钉在马车上,毫不吝惜马力的一次次拼命抖缰,看也不看身下瑟瑟发抖的王子公主,手中刀始终指向前方,吼的嗓子生疼:“咱们要回家,敢挡路者,杀……”

“去死!”要么杀死别人,要么死的就是自己。在叉子队的训练中,永远只有攻击,永远只有前进。

这些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都是曾经参加过歼灭满洲重骑的精锐猛卒,都是从死人堆里杀出来的沥血之兵。

在黑暗中,一次次的刺杀,一次次的捅翻眼前晃动的人影,温热的人血飞溅到身上脸上,早已经麻木了。

机械的刺出手中武器,然后踏着还在抽搐的尸体,前进。他们只要前进就够了,不需要考虑其他。

在整个破城的过程中,一路怪叫一路大抢的闯军乌合还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完全是仪仗人数的众多在虚张声势。忽然被遇到嗜血的叉子队,根本就没有要死拼的念头,发声喊就往两旁退让。

以少量精锐硬冲数量上铺天盖地的闯军,至少这种敢战敢死的战斗意志是明军做不到的。在这些文官的印象中,农民军和明军交战几十年,都是在比赛谁更胆小谁更虚弱,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哪方出现过真正的强兵,忍不住唏嘘:“真真是雄壮敢死之士也!”

逐渐变得厚重的人潮被生生劈开一条罅隙,退往两旁的贼军人潮如水一般拍打队伍的两侧。

在两侧护卫马车的侍卫登时就紧张起来。

火中栗

第四十七章 其实激烈的战斗并不存在

被叉子队犁开的闯军倒卷过来,顺势和马车周遭的侍卫文官搅在一起。

纷乱当中不时有人被砍伤,这些从来也没有见过血的老书生们立刻鬼哭狼嚎,乱纷纷往马车靠拢。

带刀侍卫和闯军接触之后,才发现这些手持长矛的“乱民”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对付。

由于经济的原因,闯军多持枪矛少用刀剑,隔着三步远就是一通乱刺,让这些手持短兵的侍卫吃亏不小。

接连十数人被捅的倒地不起,旋即陷如闯军人潮中,几声凄厉的濒死惨叫之后再无声息。

和其他文官的慌乱畏惧相比,曾经历过血战的杨廷麟要显得镇定许多。

这些贼军不过是倚仗人多罢了,并没有多少真正的战力,和骁勇剽悍的满洲重骑比起来有云泥高下之别。

“尽忠报国扶危定难只在今朝……”也不知从哪里捡起一柄长枪,杨廷麟大义凛然的持枪高呼:“建勋于社稷之际,诸位俱为我大明忠勇血诚之士……”

一百多侍卫虽是尽力砍杀,终究抵不住闯军铺天盖地般潮涌而至,逐渐被挤压到马车四周。

“这些侍卫乃是千挑万选的好手,为何还不如叉子队的那些民练战力卓然。”杨廷麟根本就没有机会去想明白个中原因,热血齐齐涌上了脑袋,奋身和众侍卫并肩而战。

杨廷麟的作为也激发起其他文官的血气,纷纷捡起刀枪护卫马车。

奈何闯军实在是太多了。

黑暗中,不时有刀枪捅刺过来,车上的王子和公主唬的不住大哭,除了抱着脑袋趴伏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闪烁的火光中,枪矛斜斜刺到,正中李四小腿。

绣春刀猛然劈出!

终究不是沉重的赤头刀,又是单手,根本就斩不断枪矛。

顺势下荡,仅仅斩断敌人握枪之手而已。

挥手单刀戳中马屁股,马儿吃痛嘶鸣一声猛然前冲,撞翻几名阻路的敌人狂奔起来。

“跟上马车!”麒麟服的前襟已经敞开,杨廷麟满脸是血的大叫着:“不要掉队。”

掉队立刻就会被斩成肉泥,那些文官和侍卫不敢稍离。

被闯军追赶砍杀的京城平民正凄凄惶惶如末日来临,见到杀出的这支人马悍勇无匹,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一般,根本就不考虑什么方向,茫然的跟在马车之后前进。

汇集过来的人流越来越多,因为跟在马车后面可以躲避乱军的追杀。

层层叠叠的人潮仿佛永远也没有尽头,叉子队很多弟兄已是伤痕累累,仍然机械的一次次死命的捅出手中铁叉。

人太多了,哪怕是闭着眼也能叉到敌人。

这些闯军的战斗力和满洲披甲兵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他们根本就不会使用有效的群体作战技能,也打不出什么配合战术。最多是挨一叉子之后哀嚎着跑开,或者干脆在一边儿大声怪叫。

但是人太多了。

路涧感觉自己进了无边无际的大草荒,手中的叉子就是镰刀,却怎么也割不完眼前的荒草。

锋锐犀利的叉尖刺透人体的沉闷声响听起来竟然有些悦耳,仿佛这就是在割草一样。

只要死死盯着眼前晃动的人影,死命的捅出手中武器,就可以前进几步。

当路涧一马当先穿透厚实的人群,眼前忽然就是一空,才意识到已经突出了密密麻麻的闯军阻隔。

眼看着叉子队在人潮中硬生生劈开一条血胡同,李四又在马臀上豁了一刀,马车猛然蹿了出来:“不要停,转头向东!”

一直在不住的重复刺杀动作的汉子们杀的麻木了,唯一的方向感就是前后,早就不辨东西南北,一时还真找不到东边在哪里。

从西边掩杀过来的闯军越聚越多,大声呼喊着往北面包抄过来。叉子队虽然勇悍,终究是有体力的极限,不可能突破铺天盖地的闯军。

顺来时路一直向北已不可能实现,李四当机立断命令队伍转头向东往广渠门方向出城。

马车顺着叉子队杀出的血路突了出来,马车后面是紧紧跟随的大队人群。

整个队伍做直角大转弯,疾风一样朝东飞奔。

这个方向的闯军开始明显减少,而且分散的很。整个队伍在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