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的士兵药品还有弹药吃喝都不敢保证,哪里有多余的东西分给日军士兵呢。所以日军俘虏很多都只能被看押在荒郊野外,冻死饿死了许多人。
战争从一开始就透着野蛮和残酷。大明帝国第2集团军在得到了来自海面上的大规模补给之后,同样恢复了一些元气。
他们沿着另一个方向推进,希望攻克朝鲜半岛东侧的沿海城市,算是和第1集团军用另一种方式齐头并进。
比起正面牵制的第1集团军来,第2集团军和其后面的另外一个集团军最近的战绩可要耀眼了许多。
杨子桢身后的这个集团军,虽然番号并不起眼,可是已经连着攻克了清津、吉州、金策还有端川。
如果把这些城市连接起来,那也是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了。这些地方日军驻扎的部队很少,可是却实实在在防守了每一座城市。
同样的,抱着合围的原则,杨子桢也派出了自己的步兵,沿着沿海铁路,攻占了兴南还有洪原以及新浦。
在新浦,日军包围圈内的抵抗力量主力,大约3000人据城而守,坚持了整整两天才被明军歼灭。
一方面是日军逐渐摸到了巷战的精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第2集团军顾忌到了伤亡,增加了围困的时间,而没有进行损失更大但是见效更快的强攻。
随后,12月的21日,大明帝国攻占了利原还有北青,终于打通了这条已经被日军破坏掉了的铁路线。
12月22日当天,意识到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的日军前突地区守军放弃了自己的防御阵地,离开了早就应该放弃的德川。
日当天,大明帝国的侦查部队占领了日军已经放弃的德川。随后他们到达了孟山,发现那里也已经空无一人了。
从这里撤退的日本第20师团,顺理成章的一口气把自己退到了北仓,并且在那里开始布置自己新的防御阵地。
因为在这个方向上缺乏进攻力量,明军第1集团军也没有强攻,而是对这件事情采取了放任的态度。
而这个时候,正面战场上进攻的第1集团军,张建军部已经突破了日军的正面第一道防线,南下到了安州城下。
显然,这一次日军可没有打算轻易的放弃阵地。双方在安州城外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范铭坐在自己的装甲车上,看着远处腾起黑烟的村庄。他的装甲营沿着介川到顺川之间的铁路推进,直接威胁到了日军防线的侧后方向。
所以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日军指挥官三井孝宫让第2师团的主力向北反击,试图稳住自己的阵脚。
大野飒太少将指挥的日军第2师团,是日军主力的装甲部队,装备了一百多辆91式战车。
这种战车就是为了针对明军的1号坦克设计的,采用了口径更大的火炮,放弃了射速力求在火力强度上超越自己的对手。
大野飒太也是日军里少有的,对装甲部队有自己研究的将领。
在之前的鸭绿江防线争夺战中,他的部队因为明军空中力量的干扰,始终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这一次,他在介川和顺川之间布置了防线,等着明军撞上自己的防线。
然后在挫败了南下的明军之后,咬着对方一路向北,利用双方紧咬的交错态势,来消除空军对他这个师团的影响。
这个时候的范铭,还不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上,有日军埋伏的坦克,他指挥自己的坦克,掩护着身后的装甲步兵,沿着已经损毁掉的铁路线,按照预先的计划前进着。
“看起来,日军这一次是真的不打算反击了,他们只是在等,等我们打过去。”副营长嘴巴上叼着香烟,不清不楚的说道。
“现在还不好说……我们距离顺川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让侦查部队小心一些,保持警惕!”范铭可是第一批新军中培训出来的装甲战专家。
他和那些纯理论派不一样,明显拥有更多的实战经验,同时经历过战争的他,也更加小心谨慎。
在他的理解中,战场上能够活下来的,永远都是谨慎小心的人。虽然这样做的人依旧会因为运气不好死去,可那些不这么做的人,却一定会死。
“突突!突突!”果然,还没等他说完,正前方远处就响起了枪声,显然侦查部队发现了什么,而且对方也发现了明军的到来。
“轰!”路边上的树林里,一发穿甲弹飞了出来,带着流光直接撞上了一辆行驶在最前面的2号坦克。
可惜的是这枚炮弹直接敲在了2号坦克炮塔上防护最厚的正面。所以随着一声巨响,这枚炮弹没有击穿目标,只是在上面留下了一个深坑。
“树林里!树林里面有埋伏!”范铭看着敌军炮弹来袭的方向,抓起了无线电疯狂的提醒着自己手下的坦克。
这个时候显然日军也发现了范铭所在的装甲车,从树林里冲出了大约一百多名日军士兵,疯狂的向着范铭所在的装甲车冲了过来。
“突突!突突!”范铭身后的一辆装甲车上,警戒的士兵操纵着带着铁板防盾的机枪,对着这群日军开始了扫射。
密密麻麻的子弹如同雨点一般飞向目标,曳光弹交织在一起,像是一张闪光的渔网,看起来美丽漂亮。
可惜这张渔网网中的是死亡,被这张网笼罩的士兵,很快就成了一具具尸体。
但是这才不是日军进攻的全部,因为一辆接着一辆的日军91式战车,已经迫不及待的冲出了林子。
而同样的,明军的坦克也越过了他们身后的步兵,露出了修长的炮管。(。)
382第一次坦克战()
♂,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坦克大战,顺川之战被永远的记录在史册上。
这场战斗爆发的非常突然,因为日军隐蔽战术的成功,所以在战斗刚刚爆发的阶段,明军的一个装甲营不得不迎战日军的一个“战车联队”。
日军投入到战场上的坦克,或者说91式战车,数量大约有120辆之多。而明军因为有七辆坦克需要维修,所以投入战斗的只有38辆坦克和4辆装甲车。
“轰!”在范铭的左侧不远处,明军的一辆2号坦克那在这个时候看上去非常粗壮的50毫米口径火炮,在这场战斗中打出了第一发炮弹。
显然这种专门设计用来对付敌军坦克的50毫米口径大威力坦克炮,在战场上的表现要超出使用和设计者的预期。
这枚炮弹越过长长的距离,打断了一棵并不粗壮的小树。
当然,它并没有击中它应该击中的目标,因为仓促迎战,明军的装甲兵们慌乱之中,也犯了各种各样的错误。
犯错误并不可怕,在战场上,有的时候只是单纯的比较参战双方谁犯的错误更少而已。
明军开火还击的并非只有一辆坦克,在随后的两秒钟之内,至少有5辆坦克打出了他们的炮弹。
并且,非常幸运的是,至少有3辆坦克打出的炮弹击中了它们瞄准的目标。
日军的91式战车在设计的过程中,参考的是明军的1号坦克,所以它的装甲厚度并不比1号坦克厚重太多。
而另一方面,明军的2号坦克装备的50毫米口径坦克炮,穿甲威力是以更先进的敌军坦克作为假想敌的。
在这种状态下,明军的炮弹轻易的贯穿了日军的91式战车前装甲。然后带着破碎的装甲片,将这些日军坦克的内部变成了地狱。
被明军击中的坦克立刻丧失了行动能力,两辆直接爆炸开来,变成了一团火焰。浓烟吓坏了后面的几辆日本坦克,让他们半天都没有再敢前进半步。
好消息是,因为无线电技术并不太高,日军的坦克只有指挥的型号装备了无线电。
所以大部分的日军坦克不知道自己的友军已经被击毁,他们还在拼命的对着明军的坦克发射自己的炮弹。
一枚接着一枚的日军炮弹,打在了明军坦克的装甲上,不过幸运的是,范铭没有发现任何一辆2号坦克被打穿。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2号坦克找到了自己开火的角度,战场上坦克炮的响声就变得更加密集起来。
连绵不绝的火炮对轰,甚至掩盖了正在激烈扫射的机枪声响,让天地之间没有了其他的声音。
巨大的爆炸此起彼伏,时不时就有一辆日军的91式坦克被击毁爆炸。而明军这边始终保持着开火的状态。
随着一辆接着一辆的日军91式战车爆炸,日军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战车似乎和明军的装备有质量上的差距。
他们试图更接近明军,并且在更近的距离上开炮。因为之前爆炸的日军坦克冒出的浓烟给了他们遮挡,所以他们成功的将交战的距离缩短了。
然后,日军就获得了这场坦克大战之中,他们获得的第一个战果。
一辆大明帝国的2号坦克侧面的装甲被日军的坦克击中,并且贯穿。这辆坦克随后发生了爆炸,炮塔都被殉爆先飞到了空中。
日军这边因为获得了战果,立刻士气大振,数十辆坦克对明军坦克发起了强攻。他们试图在更接近的地方开火,击毁明军的坦克。
而这个时候明军显然也意识到了双方装备上的差距并没有他们想像中的那么巨大。所以明军坦克开始撤退。
“倒车!倒车!1连开始向后撤退!2连掩护他们!”抓着无线电的手都有些颤抖,范铭也被2号坦克的爆炸吓了一跳。
敌人无法威胁自己,而自己可以从容的消灭敌人……这和敌人有可能击毁自己,绝对是完全两个心情和状态。
这个时候,1连的坦克奉命倒车,让日军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前线的日军指挥官认为这是明军害怕,准备撤退的信号。
实际上,范铭的打算是要让自己的坦克互相掩护向后做战术运动,保持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
这个时候明军装甲营1连的坦克缩回到了燃烧着的2号坦克残骸后面。用浓烟遮挡住了敌人的视线。
但是第2装甲连的坦克却没有退缩,而是继续炮击,击毁了至少5辆不知死活试图追击明军坦克的日军坦克。
战场上浓烟滚滚,到处都是燃烧的坦克。谁也没有想到,人类第一次用坦克互相攻击的战斗,刚一开始就成了一百多辆坦克互相之间的血战。
就在范铭命令自己的1连向后撤退的时候,跟在范铭装甲营后面的明军后续部队,赶到了战场并且迅速加入到了战斗之中。
明军的机械化步兵带来的可不仅仅只有装甲车,还有3辆伴随他们攻击的1号突击炮。
装备了75毫米口径短管炮的步兵支援武器,对付装甲目标也是非常犀利的装备,很快这3辆坦克就在范铭的装甲营侧翼,建立起了一个延续的防御阵地。
还没等日军意识到大明帝国的援军已经到达的时候,他们就击毁了两辆试图迂回包抄明军后路的日军坦克。
战斗打到这个时候,日军已经损失了超过20辆坦克,而明军只有1辆坦克被打穿爆炸损毁。双方的差距已经非常明显的体现出来,似乎日军再纠缠下去,也没有了任何意义。
可是日军第2师团拿到的是击退明军并且咬着明军把防线退回到介川的命令,所以第2师团的师团长大野飒太依旧只能硬着头皮把这场战斗打下去。
不仅仅是要打下去,他还要努力完成自己的战役目标。所以他投入了自己的预备队,让更多的步兵和战车加入到了战斗之中。
结果,他的这个决定,直接让这场战斗升级到了更大的规模。(。)
383溃败()
范铭下达撤退命令的时候,还没有想到会让局势演变成如今这个状态。
他的1连坦克正在向后撤退,而2连坦克正在开火掩护自己的友军,3连已经全面展开,和2连延续成了一个正面的防御阵地。
这些坦克一辆接着一辆开火,击毁了一辆接着一辆的日军91式战车。
不过意想之中,日军坦克的撤退并没有到来,反而是更多的日军坦克还有步兵加入到了进攻的序列之中。
从装甲车藏开的车厢内探出了自己的脑袋,在枪林弹雨之中这么做,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
范铭恰巧就有这种勇气,他探出了自己的脑袋,然后看了一眼更加凶猛的进攻日军。
“还真是不要命啊,他们是不是误会了什么?”他缩回了脑袋,盯着车厢后面的一名手下,问了这么一句。
那名手下正在联络1连的坦克,让他们尽可能的稳住阵线:“营长,我想他们是要突破我们。”
日军当然是在试图突破大明帝**队的防线,他们不仅仅是要突破这道防线,甚至还想着要进行一场反击。
“他们当然是要突破我们,甚至他们还想着能让我们投降,缴获一些我们的坦克回去呢!”范铭靠在装甲车的侧面钢板上,笑着对自己的手下说道。
他说话的时候,一发不知道从哪里飞过来的子弹打在了他头顶上钢板的边缘,溅起了一片火星。
这“叮”的一声脆响,让范铭不由自主的缩了一下脖子。
“轰!”还没等范铭抱怨一句,远处,1连的阵地上,又一辆2号坦克被日军的炮弹击毁了。
巨大的爆炸掀飞了坦克上面的零件,让上面的螺丝钉还有碎片零件变成了杀伤破片,一直飞到了范铭所在的装甲车附近,才落到了地面上。
“1连连长呼叫营部!营长!营长!4号车被击毁了!我们损失了第二辆坦克!”无线电里,1连的连长疯狂的叫喊着。
这是战场,是任何一个瞬间都有可能被人杀死的战场。明军的坦克即便是比日军的先进,可在这里依旧还是会被击毁损失掉的。
实际上在鸭绿江之战的时候,2号坦克就已经有了被击毁的记录,那个时候日军用91式反坦克炮在极近的距离上开火,击毁了明军的3辆2号坦克。
同时,日军还用炸药包炸掉了4辆明军的2号坦克。这可以算是2号坦克被敌军摧毁的全部数字了。
但是随后在百公里的挺进过程中,因为机械故障损暂时失去了作战能力的坦克,比这个数量要多的多。
第二辆坦克被日军击毁,让范铭非常心疼,他的连现在能够作战的坦克一共就只有38辆,现在竟然又损失了两辆,实在让人不爽。
但是这只是厄运的开始,随后明军的第三辆坦克被击毁,这一次被击毁的是2连的一辆坦克。
连续两辆坦克被敌军摧毁,对明军的士气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整个防线都变得摇摇欲坠起来。
日军也因为接连出现了战果,变得激动万分,他们开始试图利用人多的优势从两翼迂回包抄到明军的身后。
很快,他们的努力就有了回报,明军的两翼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压力,最终范铭不得已让自己的1连继续向后略微移动了自己的防线。
这一个移动,然日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们继续向前压上,似乎忘记了自己已经损失了超过40辆坦克。
这些91式坦克在明军的且战且退下,大部分都被击毁成了路障一样的存在。
战场上到处都是冒着浓烟的坦克残骸,人类第一场坦克战双方就已经损失了超过50辆坦克。
而这些损失掉的坦克,大多数都是日军的。明军虽然在这个时候被击毁了第4辆2号坦克,可日军显然损失的更多。
“已经没有选择了,现在我们只能继续打下去,这个时候谁撤退,谁就要品尝失败的滋味了。”大野飒太少将按着指挥刀,用望远镜看着远处不断冒烟的地方。
就在那里,他已经知道自己差不多损失掉了快50辆战车,可是他依旧还是要把这长战斗打下去。
因为这个时候撤退,他无法向三井孝宫将军解释。
看着越来越多的损失数据,同时他也清楚,这个时候即便他取得了胜利,也没有办法趁机夺回介川了。
他现在只求能够击溃正面大明帝国的坦克部队,运气好的话最好俘虏一辆。
这样他就有办法解释自己是如何遭受了这种惨重的失败的,是什么东西让他损失掉如此多的战车的。
“投入预备队!继续进攻!我们正面的明军连一个团都没有,不可能挡住我们进攻的脚步!前进!”他对着自己请求撤退的参谋吼叫道。
他的参谋只好点头,转身去下达全军压上的命令。
而这个作战命令下达的同时,明军的炮火支援也赶到了,超过10门150毫米口径的重炮,对着日军的攻击阵形就是一轮齐射。
落下的炮弹让日军损失了不少士兵,可是没能让这些疯狂的日本精锐士兵放弃继续进攻的打算。
但是当禁卫军第1装甲师1团的另一个装甲营赶到了战场的时候,日军这才意识到挡在他们面前的,并不是一个加强了步兵连的装甲营,而是一个真正的明军装甲师。
当更多的2号坦克开到战场上的时候,明军装甲部队的装备优势就真正显露了出来,超过35辆坦克加强到了范铭所在装甲营的阵地上。
这个时候,步兵的欢呼声甚至差一点高过了火炮爆炸的声音。差不多70辆2号坦克形成的装甲洪流,让日军的91式战车部队绝望了。
于是在又丢下了整整20辆91式坦克的残骸之后,日军坦克部队终于顶不住损失,开始了撤退。
可是当他们刚刚开始撤退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似乎忽略了另一个情况:他们走不掉了!
……
晚上加更一章,为网友francisofchi(。)
384笨办法()
♂
为什么走不掉了呢?第一个是地面上已经开始占据优势的明军装甲部队已经开始反击了。
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日军的头顶上,李浩然带着他的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赶到了作战区域。
原本,因为日军的部队和大明帝国的部队靠的太近,所以不太容易下手。可现在日军想走,距离被拉开,李浩然觉得自己找到了机会。
很快,8架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从天空上俯冲而下,直接把可怜的被他们盯上的日军目标摧毁。
几辆日军坦克因为爆炸震动损毁,有些是履带断裂,有些是发动机熄火。
里面的日军士兵也顾不上维修了,跳出坦克向着遥远的地方逃去。有些人刚刚爬出坦克,就被明军机枪扫射出来的子弹,打成了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