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们的世界大战-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雪,对于空军来说是一种折磨,可是如果针对的是飞行员群体的话,那就是一种幸福了。?

    李浩然从12月11日,一口气休息到了12月17日,现自己越的渴望自己能够继续再执行任务。

    空军的野战机场设备非常完善,甚至给飞行员提供了炉子取暖。

    而且在远离前线的后方,食物补给相当充沛,甚至有肉类还有禽类,绝对要比前线的步兵要好上不少。

    好吃好喝一直休息了五天,李浩然都觉得自己有些不好意思了。这天小雪已经停下,机场上有成群结队的士兵正在清理。

    虽然一直有专门的卫戍部队负责清理机场上的雨雪,不过雪突然停下来之后,还是需要再清理一下的。

    经过了简单的清扫之后,大明帝国的空军部队,终于要再一次出动了。

    一架接着一架的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被从盖着的厚厚帆布之中拖拽出来,更多的飞机头顶上还有临时搭建起来的停机棚。

    “检查机械!给动机预热。”随着地勤人员指挥官的命令,很多地勤士兵开始活动飞机的螺旋桨,给所有的飞机补充燃油。

    李浩然这些飞行员们当然也不可能闲着,他们登上了自己的飞机,开始动引擎,让动机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

    “寒冷地区的工作可靠性相当不错啊。”站在指挥塔台上的观察员,看着一架一架复活过来的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说道。

    他是派驻过来,测试在寒冷地区使用俯冲轰炸机的厂方代表。

    如果这些飞机在寒冷气候下表现不佳,那他就需要提供数据,给工厂改进这些飞机测试出最准确的数据来。

    “确实不错,我们保养的也非常用心了。”空军机场的指挥官一脸的笑意。

    因为提前准备了大量的过冬物资,所以这些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当然维持了较好的工作状态。

    空军和海军一样,都是比较吃后勤,或者说需要尽心保养呵护的兵种,日常在设备上投入的精神越多,战争状态下威力也就挥的越大。

    这些飞机引擎燃烧了一段时间之后,地勤人员也已经检查好了机翼还有尾翼等地方的活动部件。

    地面检查还有维护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结束,这个时候的时间也已经到了17日的中午十分。

    “长刀部队准备完毕,挂载炸弹的工作也已经完成,随时都可以起飞作战了!”指挥塔台上,一名地勤部门的军官对着自己的长官立正敬礼。

    这个机场部署了整整7o架的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这些飞机之中能够立刻起飞的大约有4o架,现在这些飞机已经准备就绪,随时都可以出动起攻击了。

    而他们的头顶上,一架接着一架的破空2型战斗机,已经结着队形飞过。它们是负责保护这些轰炸机的部队。

    谁也不知道日军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有没有集结起新的战斗机部队,所以第一次轰炸任务的时候,明军还是出动了大量的战斗机来给自己的轰炸机部队护航。

    没有给日本人丝毫反击的余地,大明帝国在这5天里,向前线又增援了7o架巨灵神1型中型轰炸机,以及5o架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

    这些飞机让明军在17日的时候,有了一口气出动整整55o架轰炸机攻击日军阵地的实力。

    实际上休息了这么久,空军也确实希望在17日当天好好的表现一下自己。

    指挥官们不约而同的将自己能够派出去的轰炸机都派了出去,过5oo架的两种型号的轰炸机铺天盖地,看上去更加壮观。

    三井孝宫作为日军的前线总司令,第一次看见了明军轰炸机部队出现在自己头顶的天空。

    引擎轰鸣的声音,即便是在地面上都能听得清清楚楚。那些编队飞行的轰炸机似乎可以遮挡日光,让天空都暗下来。

    这位日本前线指挥官看了一眼当初提醒自己的山口次郎,没有说话,转身走进了自己的地下掩体。

    他不必要再说什么,因为那可怕的景象已经向他证明了,山口次郎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而且丝毫没有夸张的成分在内。

    这对于日军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三井孝宫倒是宁愿三口次郎畏惧作战故意骗他,也不愿意看见明军的轰炸机真的这样摧枯拉朽。

    17日当天的中午时候,日军阵地上被明军航空炸弹洗礼了一番,巨大的爆炸摧毁了很多战壕还有掩体,炸死了差不多25o多名日军士兵。

    李浩然驾驶着自己的飞机,感受着气流托着飞机上下缓慢的起伏,他太喜欢这种感觉了,尤其是喜欢攻击敌人的感觉。

    当他将机头对准地面,然后俯冲而下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就是玉皇大帝,带着雷霆制裁那些不愿意服从他的无知的人。

    不过在日军的眼里,俯冲而下的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可不是玉皇大帝之类的神明,而是插着翅膀的魔鬼。

    那气流被机翼撕裂的咆哮声让人绝望,那精准的炸弹可以摧毁任何暴露在外面的目标。

    更让人绝望的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这些怪物,地面的防空炮火往往是这些飞机优先攻击的目标。

    如果不开火攻击的话,它们就会轰炸得更加从容。不慌不忙的炸毁所有的目标,然后扬长而去。

    “伙计,我要开始俯冲了!我找到了一个好目标!”李浩然晃动了一下自己的操纵杆,感受到了自己的飞机响应度正常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俯冲。

    气流的声音似乎要掩盖住飞机引擎歇斯底里的咆哮,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他冲向了目标,一个不停开火的高射机枪阵地。

    在投弹瞄准器套住了目标的时候,他一口气投下了两枚炸弹,然后那个日军的高空机枪阵地,就被一团爆炸的火焰笼罩住了……

    机枪手兼机电员还没来得及确认战果,第二枚航空炸弹在几乎同样的位置上爆炸,让那里变成了一片火海。(。)

379进退两难() 
♂,

    李浩然驾驶着自己的俯冲轰炸机,在气流的呼啸声中,从接近地面的高度拉起。

    飞机扬起了自己的机头,只留下身后地面上巨大的爆炸掩盖下所有的声音。坐在后面的机电员用机枪对准了可能的目标,却发现自己几乎用不着再做什么了。

    巨大的爆炸摧毁了日军的阵地,将里面的日军士兵掀飞起来,阵地上的武器都被炸成了零件状态,周围的日军士兵倒了一地。

    第二架俯冲轰炸机随着李浩然的尾部同时切入到了日军阵地上,它在另一个地方投下了两枚炸弹,炸毁了一节日军战壕。

    阴霾的天气刚刚转晴,大明帝国的空军就拉开了攻击的序幕,日军虽然有所准备,可依旧还是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大明帝国的空中压力。

    前面已经提到过了,日本在全力针对大明帝国的坦克部队的同时,忽略的自己的防空力量。

    他们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神龙1型战斗机的身上,可惜的是,显然神龙1型战斗机没有能够完成日本军方赋予它的使命。

    在和大明帝国的破空2型战斗机的战斗过程中,它并没有取得应有的优势,最终让日军丧失了宝贵的制空权。

    丢掉制空权,如果在2年之前,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所以日军在战前,天真的认为将希望压在神龙1型战斗机身上,是绝对不会出现问题的。

    可谁又能想到,世事无常,大明帝国的轰炸机部队,比起他们的破空2型战斗机来,更有威力呢?

    这种从天空之上压制地面的手段,在从前是闻所未闻的,即便是在今天,日军也不敢真的相信,自己的对手可以用飞机压制地面目标,达到战役目的。

    李浩然的长刀部队,是奉命压制日军前线,并且为接下来的地面部队推进做准备的。

    而巨灵神1型轰炸机部队,领到的任务就不太一样了。

    100架巨灵神1型中程轰炸机奉命轰炸平壤,一口气投下了整整600枚300公斤的航空炸弹,把那里变成了一片废墟。

    这只是一部分空军,100架巨灵神关顾平壤,另外有100架巨灵神飞向了顺川。

    同样,在那里这些飞机投下了海量的炸弹,把城市变得到处都是燃烧的浓烟,还有满街的瓦砾弹坑。

    让李浩然有些觉得无聊的是,日军既没有什么像样的防空火炮,也没有出动战斗机对他们拦截。

    所以预备的一场空战,并没有爆发。反而是明朝的空军如入无人之境,肆无忌惮的对没有还手之力的日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摧残。

    “地面上浓烟太大了,我看不见目标了,航空炸弹也已经用尽了,请求返航!”看着已经浓烟滚滚的日军防御阵地,李浩然开口用无线电呼叫道。

    很快,他就得到了允许返航的命令,攻击日军防线的任务暂时停止。他们的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要回去装弹,再一次起飞,伴随地面部队一起攻击。

    这个事后,漫天的大口径火炮进行的炮击,已经开始了。明军的火炮优势不仅仅体现在了大炮数量上,还体现了火炮的口径上。

    几天的风雪,虽然给了日军难得的喘息,却也让大明帝国的部队有时间把移动缓慢的重型火炮运输到前线来。

    这些重炮口径大的甚至有200毫米,发射的炮弹破坏力非常的惊人。几十门这样的火炮,让日军的阵地上热闹非凡。

    好不容易把天上盘旋的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熬走了,结果大明帝国的重炮又咆哮了起来,日军士兵们立刻感受到了绝望。

    “血肉之躯如何能抵挡这样的攻击?”放下了自己的望远镜,三井孝宫无奈的发出了自己的叹息。

    他原本以为是宫本有仁指挥出了问题,日军才输的如此之快。后来又觉得是明军用新式武器打了宫本有仁一个措手不及,才会让日军崩溃,丢失了鸭绿江防线。

    可是现在他知道,单单只是大明帝国正面发起的攻击,就已经可以让日军守得非常艰难了。

    “山口君,如果我建议放弃朝鲜半岛……大本营会不会同意?”三井孝宫突然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

    在他的心中,已经有了朝鲜半岛无法坚守的想法,他不愿意让日军的骨血损失在这里,最终影响到日本的未来。

    如果日军在这里损失掉50万,或者更惨一些,损失掉70万,那日本本土还能剩下什么呢?

    山口次郎叹息了一声,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回答,或者说,现在这种局面下,日本能够坚持的东西,真的不多了。

    失去了辽东的钢铁,还有数十万辽东叛军的牵制,大明帝国给日本的压力,已经大到了让人恐慌的地步。

    而再丢了朝鲜北部的稀有金属矿山,日本也就彻头彻尾成了一个贫矿的国家,如何能在工业上与大明帝国争锋?

    再加上损失的朝鲜半岛上数百万当地的原住民,还有上百万的日本移民。日本要多少年能恢复元气?

    或者说,等大明帝国积攒下了登陆日本本土的力量,日本还有多少抵抗成功的可能?

    让掉朝鲜半岛,龟缩到本土去,也许短时间内还有挣扎的可能。但是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

    失去了大陆的日本,终究有一天会被明朝再一次征服——而这一次,显然是最后一次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海峡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容易逾越,原来的天险也就成了一条普通的海沟,可以轻而易举的越过。

    “三井将军……恕我直言,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守这里,和不守这里,区别并不大了。”山口次郎权衡了一下,给出了一个模糊的建议。

    他等于是什么都没有说,不过三井孝宫知道他说了,而且说的相当悲观。

    在他们两个人看来,坚守剩下的朝鲜半岛,和撤退回日本本土,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区别——结局都是悲观的,而且相当的悲观。(。)

380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

    当张建军在第二天,也就是12月的18日的时候,决心发起新一轮的进攻的时候,日军指挥部的高层还在为要不要撤出朝鲜半岛纠结。

    十五万大明帝国的士兵踩着积雪,迈着鉴定的步伐,开始了他们的进攻,而在他们迈开自己的步子之前,范铭所在的装甲部队,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超过600辆2号还有1号改进型的坦克,加上装甲步兵配置的2号还有1号突击炮,明军差不多在安州地段上,投入了1000辆各种战斗装甲车辆。

    跟随着这些装甲车辆后面的,还有整整300辆铁牛装甲车。

    这种阵容下,日军的防御体系顷刻间就变得如同纸片一样,轻而易举就被戳破掉了。

    清川江防线被大明帝国轻而易举的攻破,介川守军没有做什么像样的抵抗,就撤出了自己的防线。

    随后,明军士兵拿下了三峰还有朝阳(这个地名大家别纠结,地图上就这么写的)。

    第二天,苦战了整整一天,被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还有各种明军坦克摧残得欲仙欲死的日军,就发现明军沿着铁路线南下了。

    先头装甲部队威胁着日军主要防御地段安州的侧翼,距离日军防线核心地区顺川更是越来越近了。

    文德,新安州,还有安州等地,都已经再一次陷入到了侧翼暴露的尴尬局面下。

    不过这一次,吸取了经验教训的三井孝宫,并没有命令自己的部队撤退,而是继续坚持就地防御。

    因为他在正面摆放的军队并不是太过主力的部队,所以他没有宫本当时的隐患,能够更好的坚持自己的战略意图。

    他要把平壤之前的所有地区,都变成争夺的焦土,让明军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够拿走。

    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三井孝宫在研究了之前的战斗过程之后,发现日军部队在撤退的途中,比坚守阵地的时候,损失的还要多。

    往往在固守某一块防御阵地的时候,日军可以坚持很长一段时间,相应的也就能够给明军制造更多的麻烦。

    可一旦日军从坚固的防御阵地中退出来,开始后撤的时候,就会被明军咬着追杀,损失掉更多的部队。

    在运动中的时候,日军缺乏就地防御的能力,就会被明军的装甲部队切割消灭,速度快的惊人。

    至于说突然损失掉的第5师团,那就纯属是一个意外了。要不是第5师团的师团长自己作死,日军可能会减少3万左右人的损失。

    “嘿,这日本方面是换了思路了啊?”看着地图,张建军对自己的参谋长笑着说了这么一句。

    按照他预先的估计,当他拿下介川的时候,日军就会放弃安州附近的防线,开始向后撤退。

    到时候他再展开一次追击战,歼灭5万左右的日本有生力量,好在后来的战斗中争取主动。

    可是现在他发现日军根本不撤退了,原地坚守自己的防御阵地,似乎要和明军进攻的部队决一死战一般。

    “有消息声称,日本前线统帅,换成了您的老熟人,三井孝宫了。”参谋长赶紧开口回答了这么一句。

    张建军一愣,下意识的叹了一声:“哦,原来是他。日本人到是有几个能人啊,把他给换来了。”

    三井孝宫这个人,张建军是研究了好长时间的。

    在全世界几个主要国家都在研究中国的年轻将领的时候,中国的将领们也在千方百计的研究他们自己的对手。

    而这个三井孝宫,就是这么一个让张建军熟悉的对手。

    日军在辽东撤退的毫不拖泥带水,相反却走的带着一丝坚决。从那个时候开始,作为指挥官的王珏就让张建军注意这个日本将领了。

    按照王珏的说法,就是这个日本指挥官,是一个非常有战略眼光,能够审时度势的厉害人物。

    能让司令官王珏如此评价,张建军就记下了这个叫三井孝宫的日本军人,并且一直关注着对方。

    相比较之下,另一个已经死了的日本指挥官宫本有仁,反而是张建军不太熟悉的一个人。

    “还真是有魄力啊,让几万大军就这么原地等着我去切割。”他收回了自己的思绪,饶有兴致的看着地图,评价道。

    如果不撤退的话,就要冒着被迂回包围的危险。张建军觉得即便是三井孝宫,做出这样的计划来,也够狠辣了。

    这个狠辣,不只是对自己的敌人,而且是对自己人,也同样透着狠辣的狠辣。

    “大约两个师团的兵力,抱成团来等着我们去吃,估计我们也得吃个两天左右的时间吧……”参谋长皱着眉头,显然不太甘心强行攻击日军的防御阵地。

    可是事情不会因为他的不甘心改变,他只能硬着头皮又自己给自己解释了一句:“当然,如果顾及伤亡的话,可能要多打两天。”

    “原来如此!他要的时间啊。”听到自己的部队可能要等三天,甚至是四天的时间才能吃掉安州附近的日军,张建军意识到了对方的打算。

    “他们这是要用新安州还有安州以及文德等地,和我换这三五天的时间,好继续在顺川再和我们打一次。”

    参谋长一听也愣了一下,然后苦笑起来:“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儿。他们丢下5万人来让我们吃,然后再故技重施。”

    想通了这个关键,张建军恨得牙根直痒痒。即便是明军攻击能力再强悍,拿下5万有阵地依托,有巷战可以打的日军,少说也得伤亡1万左右。

    如果张建军的运气再差一些,明军进攻部队急功近利一些,那闹不好就会让自身伤亡超过2万……

    这是一个自损一千,甚至两千,也要伤敌八百的无赖打法。虽然不太情愿,张建军也只能接招。

    反复几次之后,明军就会变得疲惫,进攻效率就会下降,甚至在后期因为忌惮这种战斗,停止攻击休整自己的部队。

    真的打到了那个时候,想必日军也就赢得了他们想要的时间,战争的态势,也会随之发生转变了。(。)

381冲突() 
♂,

    另一个方向上,杨子桢到是省了不少事情,他原本计划抓俘虏抓到手软,可是因为一场大雪的缘故,很多俘虏都被冻死在了荒郊野外。

    原本朝鲜半岛北侧的东部战场,也就是大明帝国第2集团军的主要战场,就远离补给线,后勤补给就比较困难。

    自己的士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