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良帝后-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马永成赶出去之后他没说什么解决之道,一直在抱怨。

    抱怨他登基以来那些文官对他的数落,还有阻止他做的事。

    显而易见的,杨厚照跟文官的矛盾非常突出,以前只是他不理而已。

    这个李昭倒是可以理解杨厚照。

    王朝说起来有三个职能部门可以和皇帝抗衡,内阁,司礼监,锦衣卫。

    但是任何部门,都是人在掌握和把持,所以这四股势力,三个部门,只要一个部门中有强势的人,其他两个部门就要处于弱势。

    因为锦衣卫和司礼监一直都隶属皇帝,所以其实这两个部门即便有能人出现,也是皇权的代表和发言人。

    就像赵瑾坐到了九千岁,不可一世,但是杨厚照说将他凌迟,分分钟也就死了。

    可内阁不一样,内阁的人都是王朝最优秀的人才一步步升上来的,他们饱读诗书,通过自己的努力用真本事参与和管理国家大事,也就是说人家有骄傲的资本,不是吃皇家饭的,不是奴才。

    人家还有信仰和操守,笔杆子里出政权,你不听话,就写臭你。

    文官集团喜欢按照他们的行为标准来要求帝王做事,甚至是要求所有人按照他们的准则做事。

    一旦这伙人厉害了,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像是压制司礼监和锦衣卫那样轻松来压制内阁。

    要么留骂名跟内阁对着干,要么就是忍让,成为内阁想让你成为的人。

    杨厚照还是少年呢,他现在是最叛逆的年纪,他们是夫妻,但是她想让杨厚照做什么事,有时候都不敢直说,都要用手段。

    自己家教育孩子也应该这样啊,循循善诱。

    可是文官集团只会用言辞激烈的语言和皇上对着干,数落皇帝。

    杨厚照和八虎那是从小一起呆到大的感情。

    而且杨厚照是个重感情且心慈手软的人。

    历史上有记载,杨厚照要出关,但是守关的官员就是不放行,按理说他是皇帝,如果他真的宽高自大,任性妄为,他完全可以杀了不服从的将领。

    但是他没有,他灰溜溜回来了,然后一直让人去盯着那个守关的人,等那人有事正好离开,他才钻空子溜出去。

    杨厚照十分知道好歹,又心肠柔软的人。

    这样的人,对八虎亦如是。

    而御使弹劾八虎的言语极其激烈,说八虎罪行罄竹难书,建议是希望杨厚照杀了八虎。

    一个都不留,可是八虎中也有好人啊。

    文官做的多绝?

    杨厚照他能不抱怨生气吗?

    他的皇上啊。

    李昭眼珠一转,虽对杨厚照这抱怨理解她却没有同情。

    既然弹劾八虎的事拐了一个弯最后还是发生了,那么她就要按照她原来的计划,要利用这件事。

    上天让她成为杨厚照的妻子,让她有未卜先知的本领,她就必须得为杨厚照谋划什么,为自己谋划什么。

    弹劾八虎现在是从御使开始发起的,但是其实御使给事中就是文官集团的一个个小分子,他们代表的就是文官集团的利益。

    从唐宋开始,弹劾官员的任务就是从御使开始,也就是说,能弹劾官员的人只有文官,文官可以弹劾任何一种现象,任何一个人,包括皇上。

    皇上还不准杀文官,不然就是昏君,暴君。

    但是武官要是敢乱说话的话,直接拖出去砍了。

    所以“弹劾”这个功能,他是有规则的。

    本朝来讲,一般想要扳倒谁,都是从御使给事中这些言官开始的,这是一个风向,因为这些言官分派在六部,基本都是六部尚书的人,而六部尚书大多数都能入阁。

    也就是说,言官就是内阁辅臣的发声筒。

    他们背后撑腰的就是内阁,其实内阁有授意,没有授意折子到不来杨厚照的眼前。

    还是那句话,弹劾八虎是假的,让皇帝改邪归正也是假的,不然何必做的这么绝?

    朝廷的事,权力斗争才是真的。

    这就是内阁在新皇登基后发起的第一轮进攻,看皇上到底听不听话,要巩固内阁的地位。

    历史的记载中本来是内阁占主导地位,但是被赵瑾翻盘了。

    可惜现在,他们都只是棋子,她才要做下棋的人。

    这样下定了决心,李昭听杨厚照抱怨一会后问道:“那万岁爷打算怎么办?”

    问题又回来了,杨厚照黑着脸道:“朕当然不会处置老赵他们,但是又怕那些御使不依不饶,阿昭你不知道他们有多可恶,可以一直追着你咬,打板子都不行,越打他们越兴奋,显得他们更忠诚了,还成全了他们,你说朕能怎么办?”

    所以他还是十八岁的少年,没经历过这么大的事呢,他的思绪有些混论,他的言语中可以听出来,他有些害怕。

    不要紧,现在才是刚开始,也不求杨厚照一下子成长。

    但是李昭知道,就算没有她,杨厚照在这次事件之后,也明白了谁才是王朝的老大,该如何运用手中的权利。

    所以她的小狼狗会长大的,不急在这几天。

    而且这个折子,在历史上对八虎也没造成伤害,反而成就了不少人呢,根本不用理会。

    李昭就随便应付杨厚照道:“既然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那就不管了,万岁爷就只管喂大老虎就行了。”

    杨厚照:“……”

    他就是这么想的,被阿昭猜到了吗?

    这不太好吧,他可是皇帝啊,怎么可以坐视不理,皇后都要笑话他昏庸无能了吧?

    杨厚照撕哈一声:“这样不妥吧?”

    李昭微愣,后一想,那你要逞能可别怪我,她道:“那既然不可以继续喂大老虎,还不能不理,大臣们的言语激烈,那咱们就查,若是查出来,就严惩不贷,若是没有,咱们就反告他们胡乱攀咬,这不就行了。”

    杨厚照顿了一下,然后又拿起折子看了看,内阁弹劾保护的内容无非就是引诱他不学好,给他找好玩的,他一笔一笔数下来,其实没有冤枉的。

    只是个别人冤枉而已。

    杨厚照:“……”

    但是那些杂耍女人之类的事,不能再翻出来说给李昭听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 弹劾八虎(四)() 
杨厚照思来想去,拿起奏折最后又往桌子上一摔,道:“还是别信他们,都是无稽之谈,他们就是看父皇听从摆弄,朕不听他们的话,他们就找茬。”

    所以根本是他自己有毛病,也不敢跟人家对峙,他才是罪魁祸首。

    李昭用懵懂天真的目光看着杨厚照:“那万岁爷到底打算怎么办啊?”

    杨厚照:“……”

    “咳咳,阿昭,明天你去不去喂大老虎?”

    李昭:“……”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鬼哭狼嚎般的哭声:“万岁爷,万岁爷,奴婢们求见啊。”

    杨厚照和李昭对视一眼,李昭心想我听着像是马永成,但是绝对不止一个人。

    杨厚照现在已经有了对策,他的对策就是当做什么都没看见,以后也不看。

    所以心情颇好,朝门口叫道:“鬼叫什么,都进来。”

    他话语刚落,门口生拉硬挤,大家使者吃奶得劲,最后先挤进来两个人,然后赵瑾一个漂亮的滑跪,最先到了杨厚照面前。

    有他带头,其他人陆续也都到了。

    正是八虎,八个,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八个人进屋之后都陆续跪在杨厚照面前,然后用哭丧的脸看着杨厚照,嘴里叫着万岁爷。

    李昭:“……”

    杨厚照蹙眉:“干什么?怎么了?”

    怎么了?

    有马永成那一哭,现在八虎都知道自己被御使弹劾了,但是皇上什么态度他们还不知道呢。

    赵瑾声音忐忑道:“万岁爷,奴婢们被人记恨了,您要替奴婢们做主啊。”

    他这话看似说的没有章程,但其实极其得杨厚照的心,因为在杨厚照心里,这些都是他的奴才,他就是他们的老大,奴才们出了事,来找老大平事,他不罩着奴才们谁罩着奴才们?

    杨厚照笑呵呵道:“都起来吧,朕都想好了,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咱们还跟以前一样。”

    马永成听得喜极而泣:“万岁爷,真的?不用担心?”

    杨厚照道:“朕今后不看折子了,君无戏言。”

    “去吧,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有朕在,不必担心。”

    李昭:“……”

    皇上都发话了,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八虎都站起来,陆续往外走。

    赵瑾最先一个进来,却最后一个出去,他在走到门口的时候稍微停顿一下,装作无意的回头,用余光扫视了一下杨厚照的方向,见万岁爷笑呵呵的在跟皇后说话,他的脸色却比方才越发沉重了。

    赵瑾想的是,文官们真的会这么轻易就放弃吗?万岁爷的对策,是不是太简单了些。

    …………

    时间如白驹过隙,三五天很快就过去了。

    三个御使弹劾八虎的折子竟然如石沉大海,没有引起任何一点的波澜,这说明被皇上留中不发了。

    什么叫留中不发,就是最后会石沉大海,皇上就跟没发生过这种事一样,这是一种死挺着的状态。

    也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就吊着你,还不如直接大吵一架呢。

    内阁二楼的会议室。

    刘健把其他四位都叫来,临时开个紧急会议。

    刘健道:“皇上身边有八个坏事的内侍,近来弹劾他们的奏章如雪片一样飘向内阁,可是我们也票拟了,给了章程,却一点没有引起皇上的重视,皇上年幼,极易受外界不好的事物引诱,更容易受到居心不良人士的挑唆。”

    像那个皇后,不就是赵瑾牵线的?跟皇上做龙撵,独宠,勾引皇上不务正业,还特别不懂事。

    也就是因为是皇后,所以大家不好说。

    他继续道:“所以八个内侍不除,皇上难以圣明,为了江山社稷,我等不惜余力,也要让皇上把这个八个内侍处置了,但是皇上现在回避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高见,把事情解决了?”

    他语气十分严肃,话语也直接。

    他对面的四个同僚都低头思考,但是没人说话。

    刘健目光一瞥,看见了李阳东,这个比他年轻,胡子比他长得好的大才子,总该有办法吧?

    “西月你说说,你觉得八个内侍该不该除掉?”

    李阳东道:“元首大人的意思就是卑职的意思,这件事,当然是听您的意见。”

    刘健点点头,只要这个李阳东最后不背叛他,跟他一条道走到黑,他就有信心说服皇上除掉八虎。

    刘健又看向杨宁,这个杨宁都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不必他表忠心。

    “安然,你有没有什么对策?”

    杨宁道:“卑职今日看通正司送来的奏折,其中有篇文章写的特别好,感觉若是不给圣上看,有些暴殄天物。”

    现在御史弹劾八虎的奏折多如牛毛,所以若还是之前的小打小闹就没什么意思。

    这杨宁也是宦海浮沉的老人,这个道理他应该明白,所以这奏折定然有过人之处。

    刘建问道:“谁写的?”

    杨宁笑道:“还是元辅大人通透,您看了署名就知道了。”

    说着从袖口中抽出一份奏折,然后递给刘建。

    刘建看了署名,满意的点头,然后拿给旁人传阅。

    等大家都看完了,刘建问道:“大家觉得这份奏折呈给皇上,皇上还能置之不理吗?”

    除了李阳东,别人都摇头,那意思就是不能。

    刘建看向李阳东:“西月有何高见?”

    李阳东沉吟下道:“别的先不说,皇上现在排斥弹劾八虎的奏折,他不看,奏折再写的天花乱坠,都没有用处,怎么让皇上看到啊?”

    刘建朗声一笑,后捋捋自己可怜的白胡子,道:“这个你不用操心,忘了?之前的折子是怎么递过去?有人会想办法的。”

    李阳东脸上恍然,之前的奏折是司礼监的太监递上去的。

    ………………

    奏章在到达御前,会归到司礼监。

    司礼监一共有八个太监,都是孝宗留下的人。

    其中有个提督东厂的王岳,此人赋性刚直,平时也对八虎十分不满。

    第一个奏折能被皇上看见,就是他送的。

    王岳正在司礼监休息,时辰到了,他起床洗漱,刚擦完手,小太监就来同传:“公公,内阁票拟的奏折都送来了。”

    说完小太监在他耳边嘀咕了一串话。

    王岳眼睛一动,撩了撩袖子道:“过去看看。”

第二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蝉(一)() 
王岳和小太监到了司礼监的正厅。

    内阁票拟过的折子都放在正厅的巨大长案上。

    有同僚正在整理奏折,王岳过去打了招呼,然后按照小太监说的,在最左边的那一摞最前面拿到一本奏折。

    他打开一看,满目生艳,再看署名,兴奋难耐。

    现在越来越多的御使给事中开始弹劾皇上身边那八个太监。

    但是皇上都不想看,这本,必须得让皇上看见。

    因为文章文奇句绝,难得一见,而且上书的人地位崇高,能引起皇上重视。

    王岳想了想,将奏折放在袖子里。

    他的同僚叫做钱多余,看见了问道:“这个折子有什么特别之处?王公公怎么还把折子藏起来了?”

    王岳没有什么私心,就把自己的意图跟同僚说了,不过是内阁特别放风让他知道的这件事他没说。

    内侍和外臣有联系,这特别被朝廷忌讳,达成统一战线就更不行了。

    钱多余低声道:“您是想让万岁爷看啊?但是咱家觉得您还是换一招的好。”

    之前的法子是他跑到虎园给皇上递的折子,那之后皇上就对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所以皇上生气了,再用同样的方法递折子肯定不管用,兴许还要挨打。

    王岳被提醒后有所犹豫。

    后一想,之前之所以用非常方法,是怕皇上看得晚,明白的迟,明白越迟对国家越不利。

    现在皇上心里已经有数,倒是不怕早晚了。

    他点点头道:“正是。”

    王岳看向窗外,很快天就黑了,天黑过后,皇上就会忙碌政务。

    到时候只要让皇上看见就行了。

    王岳想好了对策,把折子另外放置,然后到傍晚时刻,在通政司的太监给皇上送折子的时候,他把折子放在了最左边,通常这一摞奏折会摆放在皇上的右手边,是皇上必看的,所以准没跑。

    ******

    月亮只露出一个小牙,清辉大减,天上星星也很稀少,所以这是个没什么光线的夜晚。

    但是刚入夏的晚上的风吹起来带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杨厚照洗了澡在回到御书房,房里灯火辉煌,感受过了天气的美好,看着那一堆奏折突然没什么兴趣了。

    反正有内阁大臣操持,他看不看又有什么关系?

    而且他都说了,不看奏折了。

    李昭正在御案的另一头读书,以往他看折子,李昭就都陪着他。

    灯下少女,眉目如画,那认真的样子,真如美玉荧光,明珠生晕,再美丽不过了。

    杨厚照心里的小馋虫都被勾搭出来,更不想看奏折了。

    他走到李昭身后,从后面抱着李昭,道:“阿昭,咱们今晚早点就寝吧。”

    那优雅的声音带着一丝撒娇,一听就是又生邪念了。

    李昭放下书本,用不解的目光看着前方,她确实不懂,她和杨厚照除了那几天,每天都会有那事儿,可是这小子怎么还是跟吃不饱一样的,那事儿就那么有意思吗?

    一想,他要是吃饱了,估计也没她什么事了。

    而且那事儿好像确实挺有意思的。

    李昭脸颊一红,不好意思回头去看杨厚照。

    她道:“万岁爷,天还早,再看会书吧。”

    杨厚照开始动手动脚了:“那你看书,朕自己忙活,但是弄疼你你可别娇气。”

    李昭:“……”

    今天是绝对不能早早上床的。

    因为通政司的太监来送折子的时候,她看见送折子那太监对左上方第一个特别重视,说明是重要的折子,如果错过,明天换了新的一批,杨厚照就不见得记得看了。

    当然她也偷偷打开瞧了,就是一个弹劾八虎的文章。

    这几天杨厚照气色特别好,跟八虎该玩玩该吃吃,说明他根本就没重视八虎的事。

    这几天跟八虎有关的奏折特别多,但是通政司都没送来。

    估计是不敢扫皇上的兴。

    如此下去,这事岂不是要被杨厚照抛到脑后?

    但是弹劾八虎势在必行的事,杨厚照躲不过去,她也躲不过去,既然谁都躲不过去,她还是要按照原计划行事,既不能让杨厚留有昏君的骂名,还要铲除马永成。

    所以她也希望杨厚照能早些正视弹劾之事。

    今天送来的折子刚好又和八虎有关,放在最主要的位置,说明这折子与众不同。

    必须得让杨厚照看见,但是用什么方法呢?

    李昭回身抱住杨厚照的腰,阻止着他的掠夺,大眼睛渴望的看着他:“太早了,人家还想再看一会故事,万岁爷,在你房间里找到的故事书,可好看了。”

    杨厚照:“……”

    之前李昭去他房间找史记,这也算了,毕竟是正经书,可是还有狗腿们找来的别的书呢?

    若是被李昭看见他看不正经的书,那他多没面子啊。

    杨厚照忙拎起李昭的书看看封面,然后松了口气。

    没事,关键的她都没找到,这是一部兵法书,三国演义,讲的是三国鼎立时期,那些智者都是怎么打仗的。

    不过在他看来,有些智者的智商也不是很高,只是被夸的近乎于妖怪,但是还行吧,起码不是小**。

    杨厚照把书还给李昭,然后道:“阿昭,咱们商量给事,你以后看什么书,直接告诉朕,朕都找给你。”

    但是不要去偷偷翻他的书。

    李昭听明白了,反问道:“可是我不知道要看什么啊,就是觉得万岁爷看的,什么书都好看,您看什么我就看什么。”

    杨厚照:“……”

    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