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6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羽沉吟说道:“商贩走街串巷,对附近人家想必十分清楚,那商贩可还在?”

    通译说道:“为备将军咨询,我把那商贩留了下来。”

    关羽大喜,令通译领商贩前来。

    商贩是个地道的埃及人,身材不高,左腿还有点毛病,看到关羽急忙跪倒行礼,关羽说道:“快快起来吧,我问你几个问题,还望如实回答。”

    通译翻译了,商贩说道:“安东尼奥那个罗马狗贼,平日里没少盘剥了我们埃及人,天幸唐军到来,救我们出了火海,将军只管问,绝不说一句谎话。”

    关羽笑道:“你所说的地方,有什么异常之处?”

    商贩说道:“禀告将军,我做的菲提尔(埃及的一种美食)远近闻名,便经常到附近街巷叫卖,这日来到城西某处,刚要进去,不料被几个凶恶的罗马人拦住。据我所知,那片地方一直没有见过那几个罗马人,附近的百姓与我十分熟悉,有几户人家特别喜欢我的菲提尔。我便与那几个罗马人争吵起来,罗马人拔出刀子威吓我,无奈只好离开那片地方。回到家中,我越想越不对,正好唐军张贴榜文,便到将军这儿举报来了。”

    关羽说道:“你可愿意带领我军前去查看?”

    商贩答道:“没有问题。”

    关羽叫来马超,细细叮嘱一番。马超带着五百人,让商贩带路,赶奔城西。

    来到地方,马超一挥手,士卒散开,上房的上房,把守路口的把手路口,将这一片地方围了起来。

    马超领着通译进了巷子,几个大汉看到唐军到来,不由得神色慌乱起来,急忙关闭门户。

    马超心中起疑,让士卒快速冲了进去,抓住了几个汉子。

    商贩在旁看到,对通译说道:“就是这几个罗马猪,想要杀我。”

    马超也不说话,令士卒挨家挨户的搜寻。很快就把这一片居住的人都带了出来。

    商贩看到利斯基,双眼通红,扑上前去,对他又踢又咬,马超不解,拉开商贩,让通译询问原因。

    商贩大哭说道:“这个利斯基正是奥东尼奥的小儿子,我家老婆长得俊美,被这狗贼撞见,派他的手下,强行抢了我的老婆去,折磨致死。”

    马超一听,既然安东尼奥的小儿子在此,那么安东尼奥在不在?便让通译询问商贩,商贩摇头说道:“我不认得安东尼奥。”

    马超说道:“安东尼奥作为埃及总督,经常抛头露面,你不认得不要紧,麻烦你叫些街坊邻居来,肯定有认得他的。”

    商贩大喜,飞奔而去。

    不一会,来了数不清的百姓,对着罗马人,挨个辨认起来。

    安东尼奥躲在人群里,身体一个劲的后缩,但是这样的公众人物,知名度不是一般的高,一个埃及老者,一把揪住,大声喊道:“安东尼奥就在这里。”

    ………………

    在关羽攻克亚历山大城的同时,另一边,陈庆之用伏兵之计,杀败了孟菲斯城的援军,立刻提兵围住了城池,不分日夜攻打。

    三天后,孟菲斯城被陈庆之攻克,陈庆之随即分出人马安定孟菲斯,率领人马直扑安提尼。

第1334章 大运河() 
关羽听闻安东尼奥被抓住,一颗心总算放到肚子里,让马超守城,带着全琮、马忠、庞德,率兵赶往安提尼。

    来到安提尼,关羽发现陈庆之已经攻下城池,心中大喜,对陈庆之不由得刮目相看,便与陈庆之商议攻取埃及东南部城市底比斯、厄勒赫。

    陈庆之说道:“将军,目前我军占据四城,控扼运河门户,若是分兵,万一利比亚方向罗马人来袭,运河可就要误了工期。”

    关羽说道:“如之奈何?”

    陈庆之说道:“末将闻听俞大猷已经率领海军泊驻明娜加拉港湾,何不驰书司马军师,令俞大都督率领海军前来红海,顺势夺取底比斯、厄勒赫二城?”

    关羽考虑了一会,心中震惊,陈庆之这个办法却是太妙了,这样一来,既能保证大运河顺利开挖,还能让海军威慑埃及其余地方势力。

    关羽说道:“就依子云所言,稳固四城,等待海军到来。”

    ………………

    其实陈庆之心中还有一个计较,海军来到红海,至少需要三个月余,等到攻下两个城池,稳定以后,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就过去了,运河有近二百万青壮,差不多也快完工了,海军正好可以顺势进入地中海,威慑罗马。

    陈庆之的想法有点想当然了,历史上苏伊士运河用了近十一年的时间才开挖成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俞大猷接到司马懿的手令,立刻着手准备。

    荀攸在明娜加拉已经建设了两年有余,军港初成规模,战船建造了上千艘,招募的海军也近十万人,在凌统的训练下,已经有模有样。

    俞大猷相当不客气的带走了一半的战船和五万人马,启程前往红海。

    荀攸知道开挖运河需要大量的物资,战船上装满了从贵霜、天竺运送过来的大量粮食,算是支援关羽了。

    俞大猷、张世杰、甘宁三人各率船队,进入阿拉伯海,开始了漫长的征程。

    ………………

    关平在忙乱了三个多月后,看到运河进度缓慢,心中焦急,来到亚历山大城,来找关羽。

    关羽听到后,也有点头大,毕竟距离摆着呢,全程将近四百里,全靠人力,从平地上硬生生挖出条河来,工程量可想而知。

    关羽看着地势图,徐徐问道:“平儿,你可有什么好主意?”

    关平说道:“末将按照皇上所授方略,分段施工,只是工程量太大,需要运送的土方太多,人手有些捉襟见肘。前来请示父亲,是不是能再征召一些青壮?”

    关羽说道:“二百多万青壮,加上军队,每日耗费惊人,再征召青壮,粮食如何解决?”

    粮食是个现实的问题,关平也知道安息那边每日里运送粮草的人马源源不断,这些仅仅够解决温饱而已,关平看着埃及的广大土地,徐徐说道:“可否令青壮掠食埃及?”

    ………………

    这么大的事,关羽不敢做主,急忙驰书李翊。

    书信抵达安息的时候,李翊已经启程回国,只留下军师司马懿坐镇安息。

    司马懿这些日子一直为运河民工的粮食问题犯愁,说实在的,刚刚得到安息的土地,一大摊子事等着呢,虽然李翊指定李穆为安息之主,政务司马懿说了算,军事李靖为主,运河的事,本来就该司马懿管理,二三百万人,每日里人吃马嚼,消耗量太过惊人,司马懿对这事可以说伤透了脑筋。

    接到关羽的书信,司马懿也没办法,死马当活马医吧,毫不犹豫的批准了掠夺埃及之事。

    不过司马懿毕竟站的位置比较高,对于阿拉伯半岛,司马懿还是比较看重的。

    此时的阿拉伯半岛上,原住民以部落形势存在,关羽率领大军南下,惊扰的不过阿拉伯半岛西部的部落,东方广饶的土地还是老样子,司马懿沉思半晌,决定让姜冏指挥二百万异族青壮,掠夺阿拉伯半岛和埃及,不为别的,就为了运河民工的生计问题。

    阿尔达班四世这个时候已经奄奄一息,姜冏为了夺得民心,特地征召安息名医,赶往安息西部,为阿尔达班四世治病。

    中国民间有句俗话,长胳膊拉不住短腿的,阿尔达班四世在昏迷了一个月后,安息名医束手,无可奈何之下,撒手投奔光明之神去了。

    阿尔达班四世驾崩,麾下二十多万人马,以姜冏地位为尊,姜冏毫不费力的掌控了二十万人马。至于阿尔达班四世的后人,最大的只有十二岁,也因为畅饮烧刀子,处于昏迷之中,姜冏稍稍玩了一个手腕,阿尔达班四世的后人全部奔赴阎罗殿,安息旧部,没有一个人出来反对姜冏。

    姜冏顺利掌控二十万安息人马,得到司马懿的手令后,挥军南下,进入阿拉伯半岛,二十万大军汇合二百万青壮,肆意在阿拉伯半岛掠夺。粮草、青壮源源不断送往埃及,支持关羽开凿运河。

    阿拉伯人是在二百多年后发展壮大起来,蚕食波斯,伊*斯*兰教兴起,星月弯刀波及整个西亚地区。

    不过这个时候,阿拉伯人尚处于萌芽状态,二百多万青壮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半岛,极大的支持了运河的开挖。

    半岛局势稳定后,姜冏率领青壮,进入埃及。

    尼罗河流域,为埃及最富足的地方,姜冏率兵顺着尼罗河畔,搜集了大批的粮草,青壮稍有反抗者,格杀勿论,稍有眼光的青壮,被驱赶着来到运河开挖地带,参与进来。

    姜冏率兵来到底比斯城附近时,俞大猷的海军也赶到了。别管怎么说,姜冏的麾下都是安息人,安息王朝的旧部,对于征战埃及,心里还是十分乐意的。

    姜冏与俞大猷大军汇合,毫不费力占领了底比斯与厄勒赫两城,埃及全部尽属大唐管辖。

    俞大猷率领一千多艘战船,沿红海海岸,赶往运河开挖地带。

    俞大猷作为大唐海军大都督,身份地位全不在关羽之下。而且关羽也知道大哥李翊对俞大猷的看重,因此不敢怠慢,闻知俞大猷率领海军来到,带领麾下人马迎出三十余里。

    俞大猷作为大唐海军大都督,对于水利工程,还是比较有见地的,关羽放低姿态,看到俞大猷后,拱手为礼,振声说道:“志辅不辞劳苦,海疆航行数万里,来到红海。如今关某奉皇上之命,开挖运河,怎奈力有不逮,志辅到来,不知有何见教?”

    俞大猷能说什么,关羽不但是大唐骠骑将军,同时还是皇上的结义兄弟,鸠占鹊巢?那是不可能的,闻言洵洵儒雅的说道:“俞某远在贵霜,早已听闻云长主持运河事宜。此乃皇上高瞻远瞩,预定大计方针,俞某岂敢妄言?”

    关羽说道:“志辅此言差矣。皇上返驾京师之前,曾告诫于我,言道:志辅若到红海,运河事宜,多听志辅指教。”

    俞大猷内心一阵激动,面上却是没有表现出来,徐徐说道:“云长,运河开挖,实非小事,待我沿途考察,再做言论如何?”

    关羽也觉得自己心急了,俞大猷刚到,就开门见山,实在有点操之过急,闻言说道:“志辅且到吉易斯城内歇息,稳定时日,再做考察不妨。”

    俞大猷笑道:“如此,打扰云长及诸位将军了。”

    俞大猷是什么人,关羽的性格不是不清楚,再说了皇上李翊既然指定关羽主持运河开挖,肯定有他的考量,俞大猷尽管深得李翊的看重,最起码自己的位置摆的还是很正的。关羽是最早跟随李翊的老人,还是皇上的结义兄弟,两人一比较,在皇上心目中的分量肯定不同。

    俞大猷在吉易斯城内休息了两日,叫上甘宁、张世杰,开始了沿途考察。

    关平、周仓在三国时代都是属于二三流的人物,只知道死板的执行命令,不会变通。俞大猷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将运河整个范围看了一个遍,回到吉易斯城,心中已有计较,这日考虑清楚,到亚历山大城来找关羽。

    关羽大喜,迎接俞大猷到骠骑将军府上,开口说道:“志辅此来,必有以教我。”

    俞大猷说道:“云长言重。我与兴霸、世杰跋涉多日,沿途看到青壮热火朝天,心中甚慰矣。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关羽说道:“志辅,某与你皆是为国效力,但有利于运河之事,何必藏掖,直说无妨。”

    俞大猷笑道:“沿途湖泊,未加利用,此乃第一失策也。运河全程四百里,途径湖泊多处,善加利用,可省民工之力数十万。”

    关羽问道:“既有第一,必有第二第三,请志辅直说。”

    俞大猷说道:“运河河道内,工序太过杂乱,何不将青壮按顺序布列,河道中泥土以接力形式运往堤岸。如此一来,事半功倍。”

    关羽心中大喜,心说果然是大哥看重之人,名不虚传,当下小心问道:“不知志辅还有何指教处?”

    俞大猷说道:“运送泥土,全凭人力。据我所知,懿妃娘娘擅长机关技巧之术,若是驰书蓟城,请懿妃娘娘制造运送泥土工具,省时省力多了。”

    关羽这时候真的是从内心服气了,看看人家俞大猷的格局,该想到的都想到了,该利用的都利用上,自己与人家比起来,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

    关羽此刻心悦诚服,大声说道:“我当上书皇上,请志辅主持运河事宜。”

第1335章 监国太子() 
俞大猷谨慎的性格,岂能掠人之美,急忙说道:“云长此言差矣,皇上既然诏令已下,断无更改之理。俞某驻军红海,也是闲来无事,时时在旁参赞也就是了。待到运河开通,即刻挥军进入地中海,善后事宜,无暇分心。”

    关羽这时候早已明白李翊大力发展海军的原因,大唐战将千员,真正能指挥海军作战的不过数十人而已,而其中的佼佼者,不过三五人,俞大猷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俞大猷率领海军,平定东瀛,南下林邑、扶南,远征吕宋,可谓是战功赫赫,此次跋涉数万里,远征罗马,皇上心目中把海军作为主力看待的。

    关羽见俞大猷这样说,只好说道:“我即刻飞书蓟城,请文若代为转告,请懿妃娘娘出手,助我一臂之力。”

    俞大猷笑道:“有懿妃娘娘出手,运河开挖必然事半功倍。”

    ………………

    蓟城,荀彧找到贾诩,笑道:“皇上快要启程回都了。”

    贾诩说道:“皇上一去两年有余,亏得你我还算勤勉,政事不致有所疏漏。”

    荀彧说道:“皇上真是大手笔啊,竟然逼迫的罗马帝国割让土地,并承诺放开所有口岸,以利通商。”

    贾诩眉毛一挑,问道:“什么时候的讯息?”

    荀彧递过来一份文书,笑着说道:“刚刚收到。”

    贾诩接过来,略一浏览,看向荀彧,问道:“文若心中有何计较?”

    荀彧笑道:“想必太子也已得到消息,此事我虽有所想,但是还得看太子的意思不是?”

    贾诩笑道:“你我二人合计一番,以供太子斟酌。”

    荀彧说道:“看皇上的意思,罗马帝国巨大,欲先以贸易削弱其国力,以利后期用兵。目前国内各大商贾对外贸易,一个个赚得盆满钵盈,如若闻听罗马放开口岸,必然欢欣鼓舞而去。”

    贾诩笑道:“还是老章程,凡不涉及亏耗我军力、国力之财货,皆在容许范围。罗马人口五千余万,比之大唐也不遑多让。再加上罗马近些年一直都比较安定,实力强大,我大唐与其开战,胜负难料啊。”

    荀彧说道:“自皇上一统疆域,国富民安,人口增长是近百年来最快的,是否可以适当给予奖励,鼓励生育?”

    贾诩点头道:“国土广大,人口稀少,有其地而不能守,荒废土地,实在是罪过啊。文若之言,谋国之策也。”

    荀彧笑道:“既然如此,太子一会问起,将这数策言出如何?”

    贾诩说道:“善。”

    ………………

    李炎在曹操、荀彧、贾诩、田丰、寇准等人的帮扶下,处理事务还算井井有条,这时接到安息的急报,看到父皇不日就会返京,心中大喜,急忙来找母亲蔡琰。

    蔡琰听到消息,也是暗暗欣喜,对李炎说道:“自你父皇西出玉门关,你的所作所为,母亲都看在眼里,炎儿你成熟了不少,娘打心里为你高兴。”

    李炎笑道:“父皇回来,儿子可要轻松一下了。”

    蔡琰斥道:“刚刚夸你几句,又出不识时务的话头。你身为太子监国,难道还不明白你父皇每日里的难处?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处理的事情千头万绪,那一天是轻松度过的?你啊,在你父皇回京后,要多多帮着你的父亲,减轻他肩上的担子才是正理。”

    李炎笑道:“母后教训的是,是儿子一时高兴,忘乎所以了。”

    蔡琰说道:“快去军机处吧,文若、文和两位先生一定在等着你呢。”

    李炎小声嘀咕道:“刚刚和母亲不几句话,又要赶我走。”

    蔡琰瞪了李炎一眼,斥道:“休得胡言乱语,母亲也是为了你好。身为太子,该当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只有政务清明,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炎儿啊,你生在帝王家,也是身不由己。”

    李炎嘻嘻笑道:“孩儿晓得啦,母后我这就去了。”

    ………………

    来到军机处,李炎道:“两位先生,父皇返京,必定要好好庆贺一番才是。”

    荀彧正色道:“太子差矣。皇上起驾返京,需要时日,咱们该做的,是如何处理皇上安排下来的事情。”

    李炎问道:“不知两位先生有何计较?”

    荀彧看了看贾诩,见贾诩点头,就把刚才二人商议的话了一遍。

    李炎一边听一边后背流汗,看来自己还是幼稚不少,自己只顾得高兴了,竟没有深想到父皇书信深层次的意思,还好荀彧、贾诩都是精明过人之辈,把父皇潜在的意思都看明白了。

    听荀彧说完,李炎说道:“罗马去国万里,非有重利,不能使得商贾前去。不知两位先生可有好办法?”

    贾诩呵呵笑道:“太子勿忧,俞大猷自朱崖洲启程奔赴安息,一路海疆数万里,业已到达贵霜明娜加拉附近。荀攸荀公达奉皇上之命,在明娜加拉修建军港,我大唐海军正驻泊于此休整。俞大猷沿途画出海航图,且详细注明当地气候、水流、人文、地理,皇上看到后大加称赞,令随军幕僚誊抄数十份,其中一份已经传到京师,臣已经令人刻板印刷,不日就可成功。有航海图在手,国内各大商家乘船浮海,将货物运到安息,然后启程前往罗马贩运,岂不是省时省力?”

    荀彧笑道:“若是埃及国内运河开通,商船可直接进入地中海,更为方便啊。”

    李炎说道:“父皇虑事之长远,非我能及。”

    荀彧说道:“皇上开万代基业,远超秦皇汉武,我等何幸?适逢其会。”

    贾诩说道:“皇上征贵霜、安息,新得土地近万里,天竺、贵霜、安息农业较于国内落后甚多,太子何不趁机让商贾携带良种,再鼓励各学校农学士子前往,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