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5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叮嘱完几个手下,李翊看了看旁边的典韦,问道:“大乔和小乔还没有到吗?”

    典韦瓮声瓮气的回答道:“主公,两位夫人还未到。”

    嗯,没错,这对后世名传千古的姐妹花,如今已经成为李翊的夫人。事实上,她们是和步练师一起,跟李翊成亲的。

    李翊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两位千古美女竟然没有按照原有的轨迹,成为孙策和周瑜的小老婆,毕竟这姐妹俩现在都已经二十出头了,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老姑娘了。

    但是身为男人,能拥有这些千古闻名的美女,很爽,很有成就感,所以李翊也没有去深究。

    李翊也有些感慨,没想到自己这次南下江淮,竟然将大小乔还有步夫人这三位绝世美女都给收了。这人走了桃花运,简直是挡都挡不住啊。

    李翊这么想着,就听到远处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人未看清,一层层香气扑面而来,那两个女人,都是方当双十年华,都是勾引人犯罪的红颜祸水坯子。

    那为首的姑娘一头长发披肩,皮肤细腻粉嫩看上去滑不溜丢的,一双勾魂的眸子配着长长的上翘睫毛,晶莹欲滴的小嘴呈淡淡的紫色,真可谓是盘儿顺条儿正。

    此下正是暮深秋时节,一身柔软的水绿色衣裙紧紧裹着白嫩的肌肤,胸前颤巍巍的若隐若现,深深的沟壑勾引着人的眼光不自禁往下游走,修长笔挺的小腿露在裙外,着一双黑色皮靴子,虽只露着膝盖那白白嫩嫩的一截,但正是恰到好处的风*骚。

    这女人穿衣服嘛,就是要这样,不可多露,多露则显得没有情趣,显得俗不可耐,跟那红灯区里的小姐似的。当然也不可不露,一点都不露则没有那种令人心痒痒的冲动。总之在那遮遮掩掩之间最是迷人,在那雾里看花之时最是心痒难耐。

    反观另一个姑娘,长相穿着上则是另一个极端的路子,一身白色的飘逸长裙,白嫩的肌肤似乎禁不起轻轻一揉,纯洁无邪的小脸上透着几许羞涩的浅笑,长长的直发顺滑的垂在胸前,一双纤细晶莹的小手恰到好处的交叉叠在小腹上,引人遐思无限,白色的小靴子后垂着几根流苏,纯真之中又露着几分俏皮。

    二女打马来到李翊跟前,娇声道:“夫君,我们到了。”

    “到了就好,我们走。”李翊点点头,一拍白龙驹,当先冲了出去。

第1018章 西山夜月() 
东汉建安七年十一月初,李翊乘坐海船,通过灅水回到蓟城。

    ………………

    时间飞逝,很快就到了东汉建安九年的三月。

    蓟城西山,是太行山的一条支阜,古称“太行山之首”,又称小清凉山。宛如腾蛟起蟒,从西方遥遥拱卫着蓟城。因此,古人称之为“神京右臂”。

    西山林海苍茫、烟光岚影、四时俱胜。

    李翊喜欢西山。这里风景好、安静,可以避开闹市的喧嚣,所以特别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别院,闲暇之时来这里玩耍玩耍。

    月光如水一样透明,笼罩在滚滚东去的浊浪以及平静的原野上,动与静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很奇特的氛围。

    李翊斜躺在软榻上,仰头凝望,整个夜空是如此的透明清晰,繁星点点,将整个夜空点亮,看得人心神迷醉——在充斥着现代文明,自然环境被破坏殆尽的后世,哪能欣赏得到如此纯粹而美丽的景观呢?

    今夜星河别样明,不知此身在何乡。

    此情此景入目,只要大醉一场,什么都不想就最好了,只是这个愿望似乎有些难以实现。

    “在得知曹操势力覆灭后,刘备明智的选择了退兵,如今关中和西疆已经恢复了平静。但是,有秦岭天险的阻隔,将来攻打巴蜀是一个难题……”

    “谢玄上月与带伤上阵的刘表部将文聘会战于淯阳,大胜之,进而再度攻占了淯阳,荆州的北大门已经彻底敞开。刘表紧急从荆州调兵,以刚刚回到荆州的大将甘宁为主将,在新野城设下了新的防线……”

    “领内经济状况尚算良好……”

    “孔融、郑玄等大儒联名上奏。曰:为天下计,请君上早做打算,以安士民之心……”

    李翊看着此起彼伏加入汇报工作行列的娇妻们,很是无语。

    突然间,一种前所未有的惘怅袭上心头,一句诗文脱口而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只是,诗句刚开了个头就吟不下去了。李翊摇摇头,来到这东汉末年太久了,前世的很多记忆,都已经被淡忘了。

    被李翊突如其来的感慨所惊,他的一群娇妻都闪动着美眸看了过来。如水目光中充满着惊讶,同时还有那么几分若有所思。

    “夫君,怎么突然如此感伤?莫非遗憾没能攻占江东吗?”李影放下手中军报,细品着诗中意境,话才出口,便觉得自己的猜测不够靠谱了。

    卞氏笑嘻嘻的说道:“影妹妹,你肯定猜错了,咱们夫君就是一个好战份子,肯定是觉得今后没仗可打了,所以心中寂寥,于是突生感慨。”

    虽然突然间结识了一大群姐妹,但马云騄却丝毫不觉生疏,还是一如既往的心直口快:“要我说啊,这都是他自找的,南阳和武都明明都打得热火朝天,淮南也是风起云涌,到哪儿还没有热闹看?偏偏在蓟城这里坐等,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她噘着小嘴,一边说,一边偷眼观察李翊脸上神情。

    别看李翊在蓟城这里悠闲自在,月色佐美酒,春*光看不尽,娇妻美妾拥着,把酒临风爽着,其实这天下远还没到太平的时候呢。若非烽烟四起,哪用得着在这种时候还要李影念军报呢?

    这几天马云騄可算是开了眼。从前在西凉,消息闭塞,来来去去就是那么点事。要么韩遂下个檄文,说一堆老生常谈,似是而非的大道理,号召大家一起反汉,成功了,就当个盟主,一帮人前呼后拥的去三辅打场秋风,失败了,自家老爹就趁机拉拢一帮人去打韩遂……

    除了这两大主题之外,还有很多小波澜,今天杨秋和候选为了争地盘闹得不可开交,明天阎行又和成公英为了争女人大打出手……用自家相公的话来说,这帮人就是穷折腾,越穷就越要折腾,越折腾就越穷。

    对此,马云騄深以为然。就是因为这么穷折腾,西凉人一直游离于中原之外,要不然当年老爹怎么会被袁绍一拉拢,就兴冲冲的带人来中原参战呢?不是他自视过高,只是他对北疆军的强悍根本就没概念。

    西凉各部兵马联盟东进之前,大伙儿还都以为天下还是董卓被赶出洛阳,中原群雄混战的局面呢。所以大家才对东进兴致勃勃,认为只要西凉人团结起来,就算夺不到天下,抢块地盘当几年土皇帝还是绰绰有余的。

    哪曾想,就在他们走出西凉之前,天下格局已定了呢?

    马云騄倒不在乎西凉军的成败,她只是觉得闷得慌,明明天下这么大,世界这么精彩,可自己却要到现在才稍有所觉,实在是太遗憾了。

    她和孙尚香还有些不一样,她不在乎是不是能在战场上证明自己。说心里话,打架虽然很有趣,但打仗就没多大意思了,战场上又是血,又是残肢断臂的,很渗人的。

    马云騄只是在想,若能随军同行,东征西讨一番,不就可以顺路将大半个天下走过一遍吗?

    她虽然天真烂漫,心机不多,但对自身的现状和将来却有着很清晰的认知。

    不出意外的话,不久之后,自己这位夫君可能就要一步登天,成为九五之尊的天下之主了,那么自己呢,八成就是个贵妃什么的。

    身份什么的倒是无所谓,问题是,嫔妃不能离开天子的左右,而天子又不能经常出门——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小丫头这几天没少向几位博学多才的姐姐请教。

    据说。除了少数几个皇帝之外,有汉四百年,大多数天子都是一辈子没出过都城的!

    听了这个,小丫头第一次烦恼起来。她很后悔,早知道自己就不答应嫁给夫君了,说是天下之主,很威风的样子,实际上根本就是个囚徒嘛,连家门都不能出,这日子还有得过?

    当然,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后悔也晚了,接下来的大战就是自己最后的机会。

    马云騄这两天也是穿针插线,得空就吹一通耳边风,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敦促李翊赶快动身。去荆州打刘表也好,去淮南打江东也罢,甚至是去武都打刘备,总之就是要把握最后的机会好好疯上一把。

    只可惜,她的见识有限,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几次劝说,都是无法动摇李翊分毫。这一次同样不例外,听了她的话,李翊既不气恼,也无意反驳,连仰头望天的姿势都没变。

    小丫头一下子变得垂头丧气了。

    马云騄那点心思本来也瞒不过什么人,蔡琰放下手中团扇,轻轻在李翊肩上一推,微嗔道:“夫君,你就不要逗云騄了,欺负小女孩可不是英雄所为哦。”

    “她在说,我也认真听着,怎么就变成欺负人了?”李翊笑一笑,坐起身来。

    虽然没怎么认真经营过,但他的后后院很和谐,却让他自己都感到惊讶。

    蔡琰成了公认的大姐,后来者,即便是贵为公主的刘静,对此都毫无异议。在蔡大姐的领导之下,姐妹们各司其职,精诚合作,倒是把个水晶宫建设得有如官署衙门一般。

    有利亦有弊。

    好处在于省心,家宅安定,用不着看宫斗戏;坏处就在于女孩们的注意力被工作分散了。

    就像今夜,自己明明只是想带着一群娇妻美妾出来赏月散心,是个浪漫之夜,结果话没说上两三句,立刻跑题到了政务军情上。

    没有军情政务可以汇报倒是也有,不过马云騄的心思显然不在赏月上,甄宓更要命,她虽然没开口,但那双媚意惊人的眼睛却是会说话的,被那双美眸盯着看了大半夜,李翊也是七上八下的厉害。

    “我不喜欢走形式,这辈子也没正正经经发过什么誓言,可没想到就是这唯一的誓言,却也没人当真。呵,皇帝嘛,人人趋之若鹜,我却并不太看重,我若要当皇帝,当也就当了,又何须如此惺惺作态?”

    李翊洒然一笑,忽作狂态:“如此良辰美景,怎能尽说俗事?曲来,歌来,舞来,今夜当一醉方休!”

    众女互相看看,都非常惊讶,她们见惯了夫君在沙场上的霸气,也见识过儿女情长时的温柔,现在这样的狷狂抒咏的模样,大家却都是第一次见到。

    情由心生,是功至巅峰而来的寂寥?还是举世无敌,亦或不被理解的寂寞?

    即便是与李翊相处时间最长,心思也最为剔透的蔡琰也无从得知。她只是在想,纵是百炼精钢,也有刚极易折之时。

    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个男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一直担负着天下的兴衰呢。

    纤手拂过瑶琴,发出流泉飞瀑般的叮咚声,像是个信号,甄宓、大乔、小乔、貂蝉、卞氏挽起裙裾,脚步轻盈的走到正中空旷处,挑起了自己的纤足,向后昂起,月光如水一样的照耀在她们的身上。

    邹氏清越的歌声适时而起,伴着滔滔水声,久久回荡在河岸两畔:“明月即使有,把酒问青天……”

    天女一曲,舞尽人生难喻之意,折尽世间英雄豪情。

第1019章 南下荆州() 
从李翊的角度来说,接连灭掉袁绍和曹操后,当世已经再无抗手,多少有些按剑四顾,心生茫然的感觉。

    然而,时代的大势却不会因为他的意兴阑珊而终止,亦或放缓脚步。

    建安八年的主题,是稳定。在前两年连续夺取中原地区几个州之后,北疆军的扩张已经到了一个极限,需要时间来巩固这些地区的统治。

    几个州的新归附地区,需要大量的政治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政治人才。所以,在过去的建安八年,李翊一下子将系统剩余的三十二个召唤名额全部用掉了,召唤了从晋朝之后历朝历代的三十二位顶级政治人才,出任中原新归附地区的各郡国太守国相。

    这三十二位政治人才分布于晋到明朝的千年历史中。其中南北朝时代的有王导、谢安、王猛、崔浩、李崇五人。隋朝的有杨素、高熲两人。唐朝的就比较多了,有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杜如晦、褚遂良、狄仁杰、姚崇、宋璟、张九龄、李泌等十人。宋朝的同样不少,有赵普、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魏仁浦、吕蒙正、曾公亮、富弼、吕端、文天祥等十一人。元朝的倒是不多,只有耶律楚材、刘秉忠两人。明朝则有杨士奇、于谦、张居正、海瑞、徐光启、叶向高、史可法等七人。

    一下子召唤这么多人,总算是解决了李翊的人才危机。召唤系统给这些召唤人才都安排了合适的身份,有太学博士,有郡县官员,这些职位,可以保证李翊将他们提拔到郡国守相的位置上而不显得太过于突兀。

    在过去的一年中,当然不可能完全的和平。事实上,无论是在扬州,还是在荆州,以及关中,北疆军跟江东孙权周瑜、荆州刘表和益州刘备都有交战。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北疆军在过去的一年中,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

    相较于东西两线是因为地理的天险阻碍造成北疆军没取得大的战果,荆州战场却是因为对手的原因。

    荆州战场的刘表军统帅是文聘。面对气势汹汹的北疆军,文聘根本没做取胜的打算。文聘其实是个很圆滑的人。他才不会为了一个连面都没见过几次的主君,或是被人捧起来当傀儡的皇帝效忠死战呢。

    北疆的骑兵之强,可不是开玩笑的,在平原地带和北疆军会战,别说取胜了,可能连投降的机会都找不到就直接被踩成肉酱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北疆军显然也没有大打出手的打算,进兵速度不算快,育阳、新野、朝阳一路且战且退下来,居然让他们撑过了整个建安八年。

    虽然这一年之中部队的损失也很大,但总比被打得一败涂地,全军覆灭强得多。

    人和人就怕比,和以前这些年跟北疆军的战争比一下,文聘的战绩已经相当辉煌了。

    更加值得庆幸的是,攻占朝阳之后,北疆军突然按兵不动了,仿佛不知道再前进百里,就是荆州的重镇襄阳一样。

    ………………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3月下旬,汉献帝下诏,指责刘表虽为宗亲,但不奉朝廷号令,另立朝廷对抗中枢,是汉室的叛逆。命令唐公、大将军李翊起兵讨伐。

    李翊随即以徐茂公、刘伯温、贾诩、郭嘉、荀攸为军师,以关羽、太史慈、常遇春、谢玄、徐晃、魏延、张郃、高长恭、吕布、薛仁贵、宇文成都、陆文龙为大将,率领率领步兵第二军团、第四军团、第五军团、第十军团、第十一军团、第十二军团等六个军团十九万二千,以及骑兵第二军团、第三军团、第四军团,第八军团、第九军团、第十军团等六个军团十万八千人,总共三十万大军,杀奔荆州。

    ………………

    襄阳,州牧府,议事厅。

    刘表愁眉苦脸坐在堂上,再没有往日士族的洒脱。虽然旁边侍女扇着扇子,依旧是汗流浃背。

    而堂下,蔡瑁、张允等将领,蒯良、韩嵩、伊籍等谋士叽叽喳喳,已经乱成了一团。

    只因李翊统治了十州之地,拥兵百万,上将千员,如今倾巢而出,一个小小荆州岂能抵挡?

    蒯良作为刘表首席谋士,建议刘表马上派使臣出使益州,请刘备出兵相助。同时,为了避免太早的跟北疆军决战,蒯良建议刘表将治所迁移到江陵,再借助汉水的天险,阻挡北疆军过河。

    最终,没有其他办法的刘表只好采取了蒯良的建议,派遣伊籍出使益州,留下蔡瑁和张允率领大军,借助汉水阻挡北疆军,自己则是带着傀儡朝廷跑去了江陵。

    ………………

    襄阳城,城守府。

    蔡瑁堂上高坐,麾下有上将张允,东曹掾傅巽,谋士王粲等人。

    “大将军……”蔡瑁放下刘表的书信,嘀咕着刘表许诺的官职。大将军,可是极具诱*惑力的。大汉四百年从头数,二十四代帝王下,也就那么三十多位。稀有、尊贵程度,只在汉帝之下了。

    蔡瑁将手中的书信递给张允,说道:“你们都看看吧。”

    张允等人接过书信,见各有封赏,表情不一。

    这时,一名传令兵慌张而来,拜道:“将军,北疆军已经在十里外,即将兵临城下。”

    荆州的水师虽然强大,但是在三十万北疆军的强大打击下,根本阻挡不了北疆军渡河。毕竟汉水的宽度有限,北疆军步兵在渡河的上下游,用投石车和连弩车封锁水面,荆州水师根本通不过这道“火力封锁线”,而北疆军则是可以在中间安然的渡河。

    “什么?!”蔡瑁吃了一惊,慌忙站了起来。

    张允走了过去,低声道:“蔡将军,可以早做打算了。”

    蔡瑁闻言一愣,下意识看了看手中的书信。先前,他的确有过投降的打算。但如今刘表书信中将来要封他为大将军,并且提到益州大军来支援。有了这支生力军,胜负就难料了。所以蔡瑁又犹豫了起来,说道:“先看看情况再说吧。”

    襄阳城可是大城,城池坚固,城中守卫的兵力也还算充足,蔡瑁相信还算能够坚守一段时间的。

    张允闻言点头,他也只是提醒一下,不用为刘表拼命,投降荣华富贵还在,没有性命之忧。

    然而投降可不是说投就投的,所以张允说道:“既如此,这就去准备。”

    ………………

    北疆军很快就全部渡过汉水,将襄阳城围住。

    李翊这次带来了先锋十万大军,其中八万是精锐的骑兵部队。排列开来,一眼望不到边。尤其是倾尽全力打造的陷阵骑兵,连马都是重铠,仿佛一座移动的小型要塞,这让荆州兵们肝胆俱裂。

    十万北疆军门旗开处,李翊身穿玄铁甲,骑白龙驹,持霸王枪而出。左右,关羽、太史慈、常遇春、张郃、吕布、薛仁贵将大将排列。如此多的一骑当千的无双猛将,天下只有李翊能够拿的出来。个个威名赫赫,荆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