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4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曹丕势力彻底覆灭,陈家也完全没了对抗李翊的底气,陈家父子都是聪明人,知道大势已去,这天下迟早是李翊的,所以在寿春城陷落后,都很干脆的选择了投效李翊,再也没有了别的小心思。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翊才会重用陈登和陈珪父子,让陈登出任九江郡太守,让陈珪入了大将军府行辕,担任从事。

    而在事件所涉及的另一方,也就是步练师母女那里,也发生了许多意外的事情。

    从楚楼回到家中,步家母女都依然如初梦中,她们怎么也没想到竟然能够遇到天下闻名的大将军,而且大将军还帮了她们。

    其实步母知道,女人在这个世上,是必须要找一个男人依靠。而大将军李翊,显然是一个极佳的选择,在如今的整个大汉朝,再也找不到比大将军更强大的靠山了。不过步母不知道女儿的心思,同样也不知道李翊的心思,便暂时没有提出来。毕竟李翊的地位太高了,不是她这样的小门小户可以高攀得起的。

    就在步母心中忐忑时,就听到了门外有人在敲门。步母就让女儿步练师去开门。

    步练师一打开门,就被外面的状况给惊呆了,只见门外的街上停满了车驾。一个个锦衣华服的人,被人拥簇着走来。

    步练师吓坏了,急忙呼唤母亲。而步母曾是淮阴步家的人,见过不少世面,知道来到这里的,皆是寿春城内有头有脸的人物。她也隐约知道这些人前来的目的,但是正因为如此,她心里面更加不安了。

    原来,发生在楚楼的事情传开后,让不少的人产生了一些想法。毕竟在大汉朝一直盛传大将军李翊的风*流,如今步练师跟李翊有了这层关系,说不定啥时候就会被收了。他们这些人想要巴结李翊,但是档次不够,便曲线救国,巴结起步家母女来。毕竟等到步练师成为大将军夫人,一切就值了。

第1016章 联姻() 
步家母女不是贪财之人,尤其是在不知道李翊的想法的情况下,她们更是不敢收这些钱财。但那些投机之人却根本不由分说,把东西扔下就走。

    消息很快传到了寿春城的步家大宅内。

    步家本来是下邳国的淮阴大族,祖先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步叔乘,后人在秦汉时因战功封淮阴侯,为一方大族,一直延续到这东汉末年。

    但是前面北疆军跟曹操势力开战的时候,淮阴成为双方对峙的前线,为了躲避战乱,步家才举族迁到寿春。

    可他们才迁到这里两三个月,寿春就落入了北疆军手中。步家失去了祖地,在这寿春城中进退不得,步家的家主步粦为此忧心忡忡。

    就在这个时候,步练师跟李翊的事情传了回来,步粦惊呼道:“竟然有此事,怎么不早一点告知我。我要马上亲自去,请我那位弟妹,还有侄女回府。我也好去唐公那里求亲,咱们步家这就要出一位国夫人了,今日是国夫人,来日那就是王妃,也许还是皇妃、贵妃,将来咱们步家飞黄腾达不在话下!”

    步粦的儿子叫步骘,曾经替代陆逊坐到了东吴丞相的位置,性情宽弘,很得人心,是一位难得贤才,也是步家中兴之人。当然,若是细微说来,步家的崛起,又与后世步练师是东吴皇后是分不开的。

    步家,议事厅。

    步粦激动的对儿子说道:“子山,这是一次机会,将练师母女接回来。你就去唐公那里求亲,唐公就会记得你,凭我儿的才学,一定会被唐公重用的。而咱们步家,也会因此崛起。”

    步骘不见喜怒,淡然的说道:“父亲,族谱。”

    “族谱……”步粦恍然大悟,“对对对,族谱,马上召集几位族老。”

    步粦请出了族谱,又找到几位族老,“唰唰唰”的在嫡系主脉上填写了步练师一家,说道:“步练师是我步家的嫡女,岂能在外面,快请回来。”

    “家族中兴有望,就靠练师孙女了。”几位头发斑白的族老激动不已的说道。

    步家上下有头脸的全部出动,跟随家主步粦,呼啦啦来到了步练师母女的住处。

    见到步母之后,步粦痛心疾首的说道:“弟妹,都是下面的人胡乱猜疑,让你们母女流落至此。我已经将那管事打了个半死,逐出了家族。今日与各位族老而来,请弟妹回家。”

    步母岂能不知步粦心里面打的主意,此刻稳稳坐在堂上,也不起身,挖苦道:“这是家族给我们母女的,我看就很好嘛,住的很开心。”

    步粦十分尴尬的说道:“弟妹息怒,息怒,都是为兄的错。来日就将我那苦命的兄弟,迁入祖坟,在将牌位供奉在祠堂之上。”

    “母亲……”步练师激动摇晃着母亲的手臂,她是个孝顺的孩子,如今父亲的棺木在乱坟岗中受难,若是能够进入祖坟供奉在祠堂,真是莫大的荣耀了。

    步母也很激动,说道:“这都是托大将军的福,我们才能重回家族,也了了你父亲的心愿。”

    母女二人抱头痛哭。

    ………………

    将步练师母女接回族中后,过了两天,步粦便忍耐不住让自己的儿子想办法去求亲。

    而步骘认为,用求亲的方式倒不如以才学毛遂自荐。只因大将军礼贤下士,如此晋身才是正途。

    步粦听到后心中大感安慰,心说还是儿子考虑的周到,便依其言,发动所有的关系,将步骘举荐了上去。

    而李翊是从后世来的,这步骘可是三国时期东吴知名的人物,是个很全面的人才。曾领军出征于交州,也曾代陆逊为丞相处理内政。尤其是在通过系统查询后,得知步骘的智谋高达85,政治高达87,另外的统帅也在水准线之上,心中非常满意。

    人才,他自然是不能放过。他便留步骘暂时为大将军府从事中郎,辅助安定淮南的事务,来日返回蓟城,再任命官职。

    这时候,步骘才隐约提起步练师的事情。

    对于步练师,李翊自然是有所了解的,知道这个女人不但人长得非常漂亮,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的贤惠,尤其是不妒忌这一点,将其娶回家,也不用担心影响自己家里的和谐。再加上考虑到现在迎娶步练师,还有助于自己迅速稳定江淮局势,可谓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于是李翊也就答应下来。

    消息传出后,整个寿春乃至是江淮都沸腾了,对于江淮是士族们来说,李翊在这个时候迎娶一个江淮士族之女,那无疑是在释放一个善意,这无意间让官府接管江淮几个郡国的政务都顺畅了很多。

    当然,最高兴的,自然是步家,特别是步练师母女了。步家高兴的是找到了一个强大的靠山,步母高兴的则是女儿有了一个好的归宿,而步练师高兴的,则是自己嫁了一个好夫君。

    当初在楚楼的时候,李翊在她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就让步练师心中非常感激。而李翊俊美的容貌,再加上成熟的气质,更是让步练师芳心暗许。这些天来,她心中总是不停的出现李翊的音容笑貌,甚至在睡梦中,都不断的梦见李翊,甚至还出现了很多羞羞的场面,让步练师的一颗芳心,早就动了。如今好消息传来,步练师自然是开心的不得了。

    很快,李翊跟步练师的婚期就定了下来,十月初一,正式大婚。

    ………………

    随着李翊跟步练师婚期的临近,整个寿春城乃至是附近的几个城市,到处都洋溢着喜气,搞得像个盛大的节日一般。

    就在这样的气氛之中,从皖城远道而来的一行车马,在数百甲士的护卫下,缓缓驶入了成德县南门。

    成德县位于芍陂东面,是从寿春南下庐江的必经之地。

    芍陂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芍陂引淠入白芍亭东成湖,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芍陂经过战国秦汉六百多年漫长岁月,因久不修治而逐渐荒废。东汉建初八年(83年),水利专家王景任庐江太守,“驱率使民,修起荒废”,对芍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治。

    曹操在占领扬州江北二郡之后,在淮河流域大规模屯田,大兴水利,多次修治芍陂。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任命的扬州刺史刘馥在淮南屯田,“兴治芍陂以溉稻田”,达到“官民有蓄”。

    “这里好热闹啊!姐姐,姐姐,你快看,那里有卖糖人的……呀,还有啊,那长长的一串,红红的是什么?还有那里,有人在卖冰呢,磨碎了的冰,还在上面浇了果汁和奶……看起来好好吃的样子喔。”

    雀跃且惊喜的声音,是从位于队伍中央的一辆马车中传出来的。听声音就知道说话者年纪不大,声音本身就透着一股清脆和甜美的味儿,偏偏说的话没一句不牵扯美食,把街上贩卖着的那些新鲜吃食形容得色香味俱全,让人光是听着,就已经生出垂涎之意了。

    “禄伯,这里就是成德县了?”另一个声音响起,音质很相似,若非说话者沉稳的语气,很难分清这是另一个人在说话。这位姐姐没急着回答妹妹的话,而是略带惊异的向车夫问道。

    进城后,车马的速度都慢了很多,驾车的老仆眯着眼睛,一边向周围张望着,一边深有感触的叹道:“是啊,小姐,这里就是成德,跟当年比,真是大变样了。”

    “咦?姐姐,禄伯,你们来过这里?”活泼的妹妹好奇问道。

    较为沉稳的姐姐说道:“这你也能忘了?十年前,咱们举家南下的时候,不是从这里路过,还住了一个晚上吗?”

    “不可能!”妹妹摇着头,斩钉截铁的说道,“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的地方,别说住了一个晚上,就算是从城外面绕过去,我也一辈子都不会忘!”

    “啪!”击打的轻响和痛呼声同时响起,妹妹很委屈的抱怨着:“姐姐你干嘛打我?明明只比人家大一炷香的时间而已,却偏要人家叫你姐姐,一个称呼倒也没什么,可你摆姐姐的架子打人就不对了。不行,你要赔……就赔那个红红的长串好了,不不不,还是那些碎冰看起来更好吃。”

    老仆莞尔,却没笑出声,想来也是习惯了。姐姐则是幽幽的叹了口气,声音中多了几丝幽怨和无奈:“婉儿啊,你我马上就要为人妇了,怎么还能像孩子一样不省事,你多少也要成熟一些才好。”

    “姐姐,你很想嫁人,很着急吗?”妹妹答非所问,搞得姐姐哭笑不得,那股子幽怨劲儿顿时消散了不少,轻唾一口,笑道,“身为女子,即为藤萝,婚姻之事,都是身不由己。嫁不嫁人,和我急不急有何关系?”

    她感到幽怨,倒不是对亲事不满还是什么,只是不喜欢这种身不由己的感觉罢了。被妹妹一打岔,怨气顿时便消了,也有心情说笑打趣了。

第1017章 携美北返() 
东汉建安七年十月二十一,李翊离开寿春,踏上了归程。

    李翊选择的回程路线是先沿着淮河东进,抵达淮阴。在那里乘坐海军舰船北上,回到蓟城。

    之所以这么选择,主要是让步夫人练师回乡祭祖。另外,淮阴那里,北疆的海军舰队也可以抵达。

    这次前往淮阴,随行的部队都是骑兵,行动迅捷。

    李靖等一干留守的将领,还有李翊任命的九江郡、庐江郡和广陵郡官员前来送行。

    寒暄几句,李翊脸色一肃,开始说正事了。

    按照李翊的设计,九江郡将来会成为一个以物流商贸为主的地带。

    商贸繁荣的地方,交通必然发达,庐江郡虽然地处江淮二水之间,水路很发达,但陆路的情况就差得多了。

    这时代的路,基本上是靠脚踩出来的,只有官道是例外。官道通常是用三合土铺就,宽敞平坦,往来便利。不过三合土毕竟不是沥青、水泥,就算是沥青、水泥,也不可能一口气用上几十年。

    江淮一带的官道,很多都是自桓灵时代起,就一直怎么没修过,到了现在,昔日的官道也变得坑坑洼洼,满目疮痍了。

    晴天还好,等到了雨季,这些路可就要命了。泥泞的道路足以让骑兵变成步兵,步兵变成乌龟,后勤供应,更是噩梦级的难度。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李翊才最终决定,做出一定让步,怀柔江淮一带的豪强。

    没办法,这里根本就不具备展开大军的条件。如果还继续先前的政策,对豪强赶尽杀绝,光是这片土地上林立的坞堡,就足以让人绝望了,再加上袁阀在此地庞大的潜势力,别说一年半载,三年五载也别想打出来个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魏国对东吴的战争中,始终无法在江淮战线取得突破。而反过来,吴国逆袭的时候,也经常被魏国以少量兵力击退。

    地理情况使然,这一带根本就没办法展开大兵团作战。

    李翊将九江郡定位为物流中心,深意也正在于此。商业司打着“要想富,先修路”的旗号,在九江郡做了很多基础建设的规划,核心就是如何能让交通更加便利。修路,挖渠,建设港口码头……不出意外的话,等上个两三年后,九江郡这个联通南北的地方,会变得四通八达,不但方便商旅往来,同样也方便大军行进。

    到时候,无论统治江淮的是什么人,向抗衡青州的大军压境,都没办法依靠地利了,只能硬抗。

    当然,反之也是一样,如果有某个强大势力从江淮起兵,北伐中原,九江郡同样会给其提供充分的便利。

    但李翊有自信,这种可能性很低,就算真的发生了,也没什么可怕的,无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李翊看了看李靖,吩咐道:“药师在扬州,须得小心在意,周公瑾、孙权都是擅谋之人,眼下虽不足虑,但若掉以轻心,难免为其所趁。我留孔明在扬州辅助,他年纪虽幼,却机敏得很,敌军若兴兵犯境,战阵之上自然由你为主,但若是有拿捏不定的情报,在回报蓟城之前,不妨与他多做商议。”

    李翊觉得自己的叮嘱已经有些啰嗦了,可没办法,不这样他不放心。在这个没有无线电和电话的时代,数百里之外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样,李靖的第六军团虽然是自己麾下的部队,但想要做到精细指挥是不可能的,顶多就是下达全面进攻,有限度的攻击,增援或者防御这种简单的命令而已。

    如果真有什么突发情况,就像是历史上吕蒙白衣渡江,偷袭江陵,襄樊战局瞬间崩溃那种,蓟城的距离比西蜀到荆州更远,到时候很难做出及时的反应。

    李靖的个人武艺或许稍逊,但他比关羽和太史慈稳重得多,李翊倒不担心他大意轻敌,只是他面对的对手,比吕蒙可高明多了,周瑜、陆逊和孙权的组合,实在是有些恐怖。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李翊的到来而产生的蝴蝶效应,孙权竟然早早的把陆逊给请出山了。

    实在是现在北疆没有力量大动干戈,否则李翊肯定不会就此停步,一定要率领海军以及步骑大军,渡江扫灭江东。

    想了又想,李翊最终还是把诸葛亮给留下了。

    李靖本来就是久经沙场的宿将,阅历经验都无可挑剔,留守九江郡、庐江郡和广陵郡的北疆军第六军团的实力攻敌未必足够,但守境还是绰绰有余的,怕的只是敌人的智谋和诡计。

    诸葛亮年纪虽小,但内秀于心,机智过人。这一文一武如果能精诚合作,应该就能最大限度的消除这些隐患了。

    李靖躬身道:“主公的教诲,末将都记下了。孔明天赋卓越,有机变之能,末将心里也是佩服的,必与之精诚合作,令主公无后顾之忧。”

    换了太史慈、关羽和魏延这些人,李翊要是这么叮嘱,他们早就心不在焉,一耳进一耳出了,但李靖却听得很认真,不但听着,时不时的还会就一些细节提问。

    叮嘱完李靖,李翊又转向了诸葛亮。说实话,把诸葛亮留在扬州,他挺舍不得的,和这些名将相处下来,他觉得自己像是多了一群弟弟似的。他这个哥哥将弟弟们一个个送走,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就像是送他们去外地上大学的感觉,怪怪的。

    不过没办法,江淮形势如此复杂,单凭李靖一个人还是太过单薄了,不留诸葛亮,就只能留徐茂公等人。

    诸葛亮虽然因为自己的大力提携,如今进了北疆军的军师行列,但是威信还不够,做事也不够老练,留他下来跟天生的对手周瑜对垒,也算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除了诸葛亮以及第六军团的众将之外,李翊还将纪灵从西疆调了过来给李靖当副手。纪灵虽然也是山东人,但他久在淮南,对那里的环境很熟悉,自身武艺也不错,应该能给李靖提供不少帮助。

    至于纪灵原来的位置,李翊让曹仁去补上了。像是曹仁还有夏侯渊、夏侯惇这样的大将,既然已经降了自己,要是不用起来就太浪费人才了。

    当然,李翊也不会让这几个人聚在一起,而是分别把他们送到了自己麾下各大军团中任职。像是曹仁就去了西凉,而夏侯惇则是到了关中战场,而夏侯渊则是在南阳站场。另外的曹洪、李典、乐进等人,也各有任用。

    至于曹操,则是继续留在蓟城治疗。跟他在一起的,还有之前前往北疆的孙坚、孙策父子。这二人到了北疆之后,由于自己娶了孙尚香,也不好把他们怎么样,但也不可能纵虎归山,让他们回到江东。现在,这父子二人算是变相的被软禁在蓟城了。现在又多了个曹操给他们作伴。

    至于九江郡太守,李翊在考虑一番之后,没有继续让陈登出任。这父子二人还是有一些野心的,自己在寿春的时候,还能够压制一下他们,可要是自己北上之后,那就说不准了。要是这二人跟江东走到一起,那自己的麻烦就大了。

    这种可能性虽然不大,但是李翊不打算冒险。

    李翊最后任命的三郡太守,分别是诸葛瑾、贾逵和王凌。这三人更擅长的还是政务,他们之前的位置其实不太适合。当时也就是人才不够,李翊才不得不那样安排。现在他收拢了曹操手下的人才,人才充足,自然可以做出改变了。

    叮嘱完几个手下,李翊看了看旁边的典韦,问道:“大乔和小乔还没有到吗?”

    典韦瓮声瓮气的回答道:“主公,两位夫人还未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