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4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举无奈,只好放手。

    李翊跪下,行大礼。甄举受礼,将其迎进府内。

    毋极亭侯夫人站在大堂外相迎。毋极亭侯甄俨是甄宓的兄长,自古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婚礼上很多应该由女方母亲行使的礼仪就由这位长嫂相代了。

    按礼男方要跪拜,但情况特殊,主持礼仪的谒者张着嘴,不敢喊了。

    徐茂公狠狠瞪了那位面红耳赤的谒者一眼,自己扯着嗓子喊了一句:“跪……”

    李翊撩衣就跪。毋极亭侯夫人吓得魂飞天外,忙不迭的伸手去拉,忽然她又意识到大庭广众之下拉扯大将军太失礼,急忙曲腿下跪,但手臂被征西大将军夫人李氏给拽住了,跪不下去。

    “你是甄宓小姐的长嫂,此礼受得。”徐茂公冲着惊惶不安的毋极亭侯躬身说道,“请夫人受礼。”

    刘伯温、贾诩等人齐齐躬身道:“请夫人受礼。”

    毋极亭侯战战兢兢的受了一礼,指着东房说道:“殿小妹就在东厢,请大将军亲迎。”

    田丰扶起李翊,把他往东房方向推了一把,笑道:“主公,你去接新娘子,可不要耽误太久啊……”

    “如果新娘子不愿跟你走,你吼一嗓子,我们帮你去抢。”高宠指指站在身后的李存孝和典韦,大笑道,“抢亲这事我们几个最拿手。”

    众人哄堂大笑。

    “大哥,你跟我来……”李氏伸手相请,李翊笑着冲着众人拱拱手,相随而去。

    甄举、毋极亭侯夫人请众人到大堂坐下,略进酒食。高宠看到李存孝要拿筷子,急忙拍了他一下,连连摇头道:“喝点酒就行了,不要吃菜,我们马上就走。”

    “马上就走?”李存孝惊讶的嘀咕了一声,望着食案上精美的菜肴不禁吞了一口口水,“这多可惜。”

    甄宓穿着由锦绮罗縠缯做的十二采重缘袍,雍容华贵,面南而立。九排侍女站在她身前,各自拿着一把彩色纱扇交汇而立,严严实实地挡住了她的脸。

    荀采和甄脱站在门口迎接李翊。

    “大哥,请为新娘却扇。”甄脱指了指甄宓面前的纱扇,笑着说道,“你要看仔细了,不要认错了新娘。”

    李翊微微一笑,走到侍女面前刚要抬手推开第一重纱扇,荀采的声音就从背后传了过来:“不行,不行,不能让大哥轻轻松松带走新娘,这太容易了。我们新娘为了大哥受尽了苦,今天也要让大哥尝尝苦头。”

    “对,对,今天如果不让大哥吃尽苦头,太对不起小妹了。”甄脱拍手叫好,“我们猜谜,大哥猜出一个,就允许他却扇一道。”

    李翊头一晕,无奈的说道:“脱儿,这里有九道执扇,你让我猜九道字谜,那要猜到什么时候?”

    “不管,一定要猜。”荀采笑道,“你要是心痛宓儿,不想让她等太久,就努力去猜。”

    李翊叫苦不迭,连连作揖道:“少猜一点,三道字迷如何?”

    “不行,不行……”荀采、甄脱等人连声叫道。

    毋极亭侯夫人和一帮侍女们也乘机起哄,屋内乱成一团。

    “好了,好了,这样吧,宓儿如果想早点踏进大哥的门,那就帮助大哥一起猜。”荀采笑道,“开始了,开始了,我先说个最简单的,‘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大哥,猜一个你非常熟悉的人。”

    李翊若有所思的看看荀采,笑着说道:“董卓。”

第1000章 迎娶洛神(中)() 
这四句话是一首谶纬歌谣,当年董卓被杀前,曾流传于关中。荀采今天突然提到董卓,显然是意有所指。

    荀采抿嘴一笑,躬身为礼道:“大哥,可以却扇一道。”

    “嫂子,这个太容易了,你偏袒大将军。”甄荣不满了,马上出了第二个谜面,“一八五八,飞泉仰流,猜一个字。”

    李翊傻眼了。

    甄荣大笑道:“小妹,大哥猜不出来了,这么容易的字他也猜不出来,惨了,惨了,看样子你今晚进不了大哥的门了。”

    甄荣刚刚说完,甄宓的娇笑声就传了过来:“井。大将军,你再却扇一道。”

    甄荣掩面大笑道:“小妹着急了。两位姐姐,再出题,出题,一定要最难的一种。”

    荀采略略思索了一下,娇声说道:“我说个故事,然后你们猜一个字谜,猜中了,大哥就可以迎走宓儿了。”

    李翊暗暗叫苦。荀采说得这么郑重,估计那个字谜连甄宓也猜不出来了。

    “在孝和皇帝时,上虞县有一个巫士叫曹旰。有一年五月五,上虞人划龙船迎潮神,他醉舞舟中,堕江而死。当时江潮涌起,无人敢下水打捞。曹旰十四岁的女儿绕江啼哭七昼夜,最后跳入了江中。五天后,她的尸首背着其父亲的尸首浮上了江面。上虞县令度尚(著名党人,和张邈等八人合称八厨)听说后,非常感动,表奏朝廷。朝廷封曹娥为孝女,为她立碑作传。度尚就命令邯郸淳作文镌碑以记其事。当时邯郸淳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他文不加点,一挥而就,人皆称奇。我和父亲在吴中避难时,曾去看过曹娥碑。家父读完之后,什么也没说,只是在碑石背后写了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囟。”

    荀采望着李翊,笑着问道:“大哥能猜出什么意思吗?”

    李翊苦笑不语,他想不出来,干脆不想了,就等着甄宓说出谜底了。

    甄脱、甄道、甄荣等人也在苦思冥想,屋内突然安静下来。

    李翊倒很悠闲,颇有兴趣的细看纱扇上的美丽图案。

    过了几息时间,甄宓忽然说道:“采姐姐天纵之材,此等隐语当真一绝,加上曹娥的孝行,邯郸淳的绝妙好辞,此碑可谓三绝。”

    荀采脸色一变,躬身说道:“宓儿才学惊人,一猜就中。”

    甄脱、甄道、甄荣互相看看,恍然大悟,钦佩之色溢于言表。

    “谜底是什么?”李翊还没反应过来,尴尬地问道。

    “问你家新娘去。”荀采笑道,“大哥得此佳人,夫复何求?”

    “大将军,谜底就是绝妙好辞啊。”甄宓在纱扇后娇笑道,“黄绢是有颜色的丝绸,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即‘妙’字;外孙是女之子,那是‘好’字;‘齑’是捣碎的姜蒜,而‘齑囟’是捣烂姜蒜的器物,是‘受辛之器’。‘受’旁加‘辛’就是‘辞’,故‘黄绢幼妇外孙齑囟’的谜底便是‘绝妙好辞’。”

    “却扇,却扇……”荀采拉着李翊,连声催促,“快把新娘子接回家。”

    李翊拨开重重纱扇,看到了甄宓那张绝美面孔,看到了甄宓那双情意绵绵的眼睛,他情难自禁,张开双手把甄宓紧紧搂进了怀里,柔声道:“跟我回家吧。”

    甄宓偎在李翊宽大的怀里,喜极而泣。

    荀采抚琴,甄脱吹萧,甄荣击鼓,三人踏曲而歌道:“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侍女们举起纱扇,把紧紧相拥的一对新人围在中间,轻歌曼舞。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钟鸣,东房开,李翊牵着甄宓的手走了出来。

    鼓乐齐奏,爆竹震天,欢呼声此起彼伏,震撼夜空。

    别府外的亲卫军将士擂响了战鼓,吹响了号角,一时间,风云变色。

    甄举站在大堂石阶上,朝西而立。毋极亭侯夫人站在大堂门口,面南而立。

    李翊走到甄举面前,跪下,行三跪九叩大礼,说道:“伯父,我把宓儿接走了。”

    甄举扶起李翊,抓着他的手臂,眼含泪花,哽咽说道:“鹏飞,好好待她,好好待她,不要再让她受苦了。”

    李翊举手发誓道:“即使我不在了,我的兄弟们也会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她。”

    甄宓在毋极亭侯夫人面前跪下,行礼。毋极亭侯夫人扶起甄宓,给她系好小带,结好佩巾,泪水止不住滚了下来,说道:“到了唐公府,要好好侍奉大将军,要和蔡琰等姐姐们和和睦睦,要恪守妇道,温顺恭俭……”

    李翊牵着甄宓,缓缓走出府门。

    欢呼声冲天而起,犹如阵阵惊涛骇浪。爆竹声震天动地,火星四射。鼓乐大作,号角齐鸣。

    李存孝、高宠带着二十四位亲卫军将领飞身下马,行大礼,齐声高呼:“恭请夫人上车。下官等誓死捍卫夫人,虽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李翊和甄宓携手还礼。

    “咚咚……”战鼓擂响,二十四位亲卫军大将起身上马,两行而列。

    典韦驾车而来,直驰府门,说道:“臣恭请夫人上车。”

    李翊把甄宓扶上马车。

    荀采拿着一件白色狐毛大氅给甄宓披在身上,然后拿出一块白丝绢轻轻擦去甄宓脸上的泪珠,嫣然一笑道:“走出这个家门,你就是大将军夫人了,以后安安心心,快快乐乐的做个幸福的小公主,再也不要伤心哭泣了。”

    李翊轻抖马缰,马车缓缓而动。车轮转了三圈后,停了下来。李翊转身望着甄宓,微微一笑道:“我先回府等你。”

    甄宓点点头,拉住李翊的手,依依不舍。

    李翊莞然轻笑,低声说道:“就一刻,以后我们时时刻刻在一起,再也不会分开。”

    李翊坐上另外一部马车,和田丰先行回府。

    号角响起。掌旗兵,缇骑前行引导,典韦驱车随后缓行,李存孝、高宠各带十二名亲卫军将领护在甄宓两侧,寸步不离。列阵于大道两侧的亲卫军铁骑看到车队过去,马上打马撤阵,尾随于车队之后。时间不长,车队后面就集结了十几个铁骑方阵。密密麻麻的火把聚集在一起,如同星河里的颗颗巨星,蔚为壮观。

    距离西城门大约还有五百多步的时候,从西城门城楼两端向南北方向延伸的城墙上,突然点燃了数百堆篝火,前后相连大约有一里多长。此刻以西城门为中心,两条火龙交叉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火“十”字,气势恢宏。

    城楼上的战鼓擂响了,低沉而猛烈的鼓声击碎了黑夜的静谧。天地震颤。

    “好漂亮……”甄宓指着前方两条火龙,惊喜的叫道,“你们快看,太漂亮了……”

    “夫人,请你拭目以待,还有更好看的……”高宠笑道,“我要让天地神灵都知道,今天是我们夫人大喜的日子,要普天同庆,要天地同庆。”

    他话音尚未落下,就听到前方南北两端城墙上传来一连串猛烈的爆竹声,接着一堆堆的篝火炸开了,一束束火焰冲上了半空,霎时满天都是璀璨夺目的火星,绚丽多彩,艳丽无比。

    爆炸还在继续,依稀可以看到城墙上正在跑动的士卒,他们把一捆捆青竹投向熊熊燃烧的火堆,青竹受热后膨胀,爆炸,燃烧的篝火在持续剧烈的爆炸声中四分五裂,然后燃烧的烈焰腾空而起,天空中布满了红彤彤的红星。

    晋阳城在爆炸中摇动,晋阳城在大火中燃烧,晋阳城被笼罩在满天的红星之中。

    战鼓愈发雄浑,号角愈发豪迈,将士们的呐喊声穿云裂石,阵阵炸响在瑰丽的夜空之上。

    “轰轰轰……”最猛烈的爆炸终于在西城楼上响起,五堆巨大的篝火,成百上千捆的青竹,一场连续而震撼的爆炸终于开始了。巍峨的西城楼转眼就被满天的火焰吞噬了,最大最绚丽的焰火突然绽放,天地为之震撼。

    晋阳城疯狂了,人们冲上了大道,声嘶力竭地叫着喊着,巨大的欢呼声如同海啸一般,掀起了阵阵惊天波澜,晋阳城霎时就被滚滚人海和滔滔声浪淹没了。

    亲卫军铁骑前后护住了甄宓,竭尽全力在人潮中开辟通道,短短数百步竟然走了半个多时辰。

    唐公府前的大道和小广场上水泄不通,无论亲卫军士卒如何努力,都休想再进一步。无奈之下,徐茂公下令推倒围墙,把人群向府内疏散。围墙倒了,人流得到了宣泄之处,亲卫军铁骑这才护着甄宓顺利到达府门。

    李翊三两步冲到马车前,看到甄宓幸福的笑脸,悬在半空中的心立时落下。

    “谢天谢地……”他激动地一把抱起甄宓,在李存孝、高宠等人的护卫下,急速向府内走去。甄宓措手不及,羞得面红耳赤。

    “主公,这场面怎么样?”高宠得意洋洋的问道。

    “你疯了?”李翊怒声骂道,“出了事怎么办?”

    “怎么会出事?”高宠不屑的说道,“西城楼我早派人处理过了,烧不掉的。你没看到西城楼巍然耸立吗?”

第1001章 迎娶洛神(下)() 
李翊到了府门口,小心翼翼的把甄宓放下。紧跟在后面的荀采等人急忙围上来给她整理服饰。

    “西城楼是安然无恙,但百姓呢?”李翊怒视高宠,小声说道,“你把百姓吓坏了,你知道吗?如果有人因为此事伤了性命,我唯你是问。”

    高宠和李存孝相视而笑,对李翊的话不以为意。

    唐公府内人声鼎沸,丝竹之声不绝于耳,盛大的婚宴开始了。

    内堂新房内,李翊与甄宓共牢而食(新房设在新郎的寝室。侍者交替为新郎、新娘浇水洗手,赞礼者为新人安排好了新婚第一餐的馔席。古人食俗,有些类似今天的份餐制,各种食物每人一份,所以,新郎、新娘的席前,主食黍和稷,以及调味用的酱、菹、醢、湆都是各有一份。但是婚礼的情况有些特殊,鱼俎、豚俎、腊俎仅有单独的一份,放在两人的饭菜之间,供新郎、新娘一起食用,这一安排称为“共牢而食”。),合卺而饮(所谓卺,就是将葫芦对剖而成的瓢,夫妇各执一片而饮。这一安排称为“合卺而饮”。),完成了成婚之礼。

    主持赞礼的荀采退了出去。

    李翊和甄宓相拥而坐,享受着这宁静而温馨的一刻。

    甄宓有些身处梦中的感觉,喃喃道:“这是梦吗?”

    李翊怜惜的说道:“不是。”

    “如果是梦,我就永远活在这个梦里。”甄宓闭上眼睛,舒舒服服的躺在李翊的怀里,嘴角带着一丝甜甜的笑意,沉沉睡去。

    ………………

    洛阳、中部战区统帅部统帅大营。

    今天是主公和甄宓成婚之日,李靖为了弥补不能亲赴晋阳恭贺的遗憾,在大营宴请诸将以为庆祝。

    众将在酒酣耳热之际,热烈探讨攻击之策,纷纷请战。

    李靖慷慨激昂,击案高呼:“三月初一,粮草军械备齐,各军部署到位,大军先攻鲁阳,务必一战而定。”

    诸将轰然应诺,气势如虹。

    深夜,大将军府从事诸葛瑾详细解说了攻打鲁阳的策略,嘱咐太史慈、谢玄、高长恭、宇文成都和陆文龙等诸军统帅务必遵从军令,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攻克鲁阳,迅速打破南阳战场上的僵持之局,为大军顺利攻克宛城收复南阳奠定基础。

    诸将连夜告辞离去。李靖亲自送到辕门,返回大帐后他依旧沉浸在极度兴奋之中,没有丝毫睡意,拉着诸葛瑾和冯道两人说个不停。

    三个人乐了一阵,李靖又指着两人说道:“两位在洛阳也有一年多了,如果想回家,就对我说,打下了南阳,我可以让你们回家看看。”

    “药师兄的好意,我等心领了。”冯道笑道,“只是南阳之战,恐怕没有药师兄想象的顺利,从目前形势来看,大军要想在入夏之前攻克宛城,难度非常大。”

    李靖诧异的看了他一眼,不解的问道:“刚才军议上,你们不是说打南阳易如反掌吗?”

    诸葛瑾和冯道笑而不语。

    李靖有些急了,一把拉过案几上的地图,在地图上指指点点的说道:“战端开启过后,襄阳的叛军可能北上救援,牵制我们的兵力,打通和宛城之间的联系,和我们持久对抗。只要他们在南阳战场上坚持到四月,徐州的曹操和江东的孙权必定出兵北上,威胁中原,而益州的刘备也会出兵陇南,威胁关中。如此一来,战场增多,战局激烈。朝廷的财赋势必难以为继,我们极有可能撤出南阳,无功而返。”

    “两位一直认为青兖和陇南两个牵制战场能否以最小代价在最短时间击败叛军,将成为南阳战场取胜的关键,因此两位飞鸽传书长安的岳飞和赵云,请他们让陇南的华雄、王昶提前做好防御准备,让兖州高顺和豫州魏延一边加固城防,一边派人出使徐州和江东实施招抚之策,想方设法挑起曹操和孙权之间的矛盾,破坏他们的联盟,尽可能减弱曹操和孙权对中原的威胁。”

    “从这些攻击部署上来看,我们完全有足够的实力攻克宛城。南阳战场上目前有十五万步骑大军,重型攻城器械正在陆续运到,如果本月大军先后攻克育阳和涅阳,那么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和实力在四月夺取宛城。”

    李靖抬头看看诸葛瑾和冯道,疑惑的问道:“一转眼,两位对南阳战局的看法就不一样了,为什么?”

    冯道脸上的笑容渐渐消散,神情逐渐凝重,沉吟良久后,缓缓说道:“因为主公确定的主攻方向并不在中部战区。”

    “主攻方向不在中部战区?”李靖疑惑的问道,“什么意思?”

    诸葛瑾随即将他收到的来自李翊的飞鸽传书的详细内容给李靖解释了一下。

    “中部战区的目标是牵制住张绣和刘表,,让他们无力援助曹操,而主攻方向是东部战区。因此,我们在南阳就不能大规模的跟张绣和刘表开战,南阳之战根本不能打。”冯道继续说道,“主公来信,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要重新调整攻击部署,要尽快想出对策,设法在牵制住张绣和刘表的前提下,又不大规模的开战。”

    “不打了?”李靖傻了。

    诸葛瑾摇头道:“不是不打,而是怎么打才能确保胜利。”

    冯道指着案几上的地图,对李靖说道:“我们打下育阳和涅阳后,包围宛城。叛军的意图是拖,时间拖得越久,战局对我们越不利。我们也要拖,所以我们要维持南阳战场的僵局,一直维持到我们攻克徐州为止。”

    ………………

    襄阳。

    在察觉北疆军有大规模南下的迹象之后,曹操就坐不住了,四处联络各路诸侯,在襄阳共商面对危机的办法。

    二月下旬的时候,益州的简雍、庞统,江东的周瑜、张纮,徐州的曹丕、程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