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4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罪立功,尽可能减轻彼此间的仇恨。”赵云淡淡的说道。

    朱灵稍稍思索了片刻,叹了一口气,颓然道:“我帮你拿下仙人关。”

    赵云摇摇头,淡淡的说道:“仙人关应该由庞将军去拿。如果我没有说错的话,这支大军的士卒主要来自益州。相比较而言,庞将军更在乎他们的生死,夺取仙人关的事交给庞将军,我更加放心。”

    淡淡的看了朱灵一眼,赵云继续说道:“我们把刘备围在了下辨,你去劝劝他,叫他投降。如果刘备宁愿舍弃一万多人的性命也不愿投降,那就不要怪我们了。”

    朱灵大怒,厉声说道:“赵子龙,我还有一万多人,你想全部杀了,也没那么容易。”

    “是吗?”赵云指指大帐外面,冷冷的说道,“那就请你回去重整军队,我们再战。”

    朱灵一跃而起,转身就走。但走了几步后,他又停下了。

    他这样空手而回,无法交待。

    赵云望着他的背影,冷笑道:“如果在刘备眼里,一万多条性命还不如他一个人的性命重要,那你还为他打什么仗?”

    ………………

    清晨,战场上的鼓声再度响起,惊天动地。

    杨任等人匆忙冲上仙人关,紧张的望着掩映在山林中的战场,期盼着出现奇迹。

    北疆军休息了半个晚上,朱灵、庞羲等人或许能乘着这个时间养精蓄锐,带着人马冲出来。

    上午,奇迹终于出现。庞羲浑身浴血,带着五百多人杀出了重围。

    当天下午,赵云指挥大军杀到关下,摆开了战场。

    晚上,庞羲自告奋勇,要求率军镇守城楼。

    仙人关较小,关内只有庞羲、严颜和杨任的数千军队,张任率军驻于关外。

    凌晨,庞羲命令手下打开了城门,北疆军乘势杀进,关内大乱。杨任措手不及,被庞羲拿刀架在了脖子上,只好下令全军投降,北疆军顺利占领仙人关。

第0988章 兵临阳平关() 
张任在关外听到关内鼓声震天,杀声如潮,知道关隘失守,带着大军急速逃往兴城关。

    兴城关位于西汉水北岸,距离沮城仅有六十里。过了沮城东南行百里就是西亭,从西亭再南下数十里就是阳平关了。

    张任气喘吁吁的赶到兴城关,派出八百里快骑急告蜀王刘璋,汉中太守张鲁,仙人关失守,请急速加强阳平关和金牛山的防守,堵住北疆军攻打汉中和巴蜀之路,迟恐不及。

    ………………

    红彤彤的朝阳冉冉升起,郁郁葱葱的群山掩映在白色的雾霭中,犹如仙境一般。

    赵云和谢玄站在城楼上,望着美丽的晨色,如醉如痴。

    赵云对谢玄说道:“幼度,你率军去打兴城关吧,这里的事我来处理。我们需要时间,我们需要抢在刘备之前打下阳平关,杀进汉中,否则汉中很可能成为刘备的囊中之物。”

    谢玄低声问道:“汉升问清楚了,的确有一条小路可以翻进大山直达沮城?”

    “杨阜、赵昂这些人出身于武都,对陇南的地形非常熟悉,不会有错。”赵云说道,“按照杨阜的说法,刘备到了沮城后,如果能找到向导,可以沿着沔水河北岸的一条密径,直杀汉中河阳城。只要沔阳城有人接应刘备,刘备就可以穿过箕谷到达褒中城,然后出其不意的杀进南郑,夺取汉中。”

    谢玄冷笑道:“子龙,我走了。如果我能抢在刘备之前占据沮城,他就死定了。”

    ………………

    中军大帐。

    朱灵、庞羲听完赵云的话,难以置信。刘备竟然逃了,竟然匪夷所思的逃出了北疆军的包围。

    “你想告诉我什么?”朱灵沉默良久,面无表情的问道。

    “我想告诉你,庞羲虽然帮助我们夺取了仙人关,立了功,但你如果背信弃义,擅自逃跑,庞羲的脑袋一样保不住,严颜,邓贤、冷苞几人的脑袋更保不住。至于那一万两千多名将士,也会给你陪葬。”赵云面带笑意,慢条斯理的说道,“文博兄,你能发誓,不会再背弃你的兄弟吗?”

    朱灵怒极,两眼暴睁,杀气腾腾。

    庞羲吓了一跳,下意识的拉住了朱灵的手臂,劝说道:“文博兄……”

    赵云神态悠闲,盯着朱灵赤红的脸膛,一字一顿的问道:“你是忠诚于大汉天子,还是忠诚于刘备?你是愿意为一万两千多名兄弟而死,还是愿意为刘备一个人而死?何谓忠?何谓义?”

    赵云渐渐提高声调,大声说道:“为大汉而死,才叫忠。为一万两千多名兄弟而死,才叫义。”

    朱灵神情呆滞,杀气点点消散,脸土尽显迷茫之色。难道我的忠义都是错的?难道我投降还是对的?我当然应该忠于大汉,忠于天子,我当然应该为大汉而死,为我的兄弟们而死,但我为什么如此痛苦?为什么如此绝望?

    庞羲望着陷入混乱的朱灵,无奈的摇了摇头,对赵云说道:“赵将军,你要如何处置我们?”

    “暂住河池大营,等待朝廷的圣旨。”赵云平静的说道,“不出意外的话,朱将军要去北疆,严颜将军也要回北疆疗伤,你可能留在军中统兵。”

    ………………

    八月上,刘备率大军翻山越岭到达沮城。此刻,张任正在兴城关和谢玄血战。

    李俊告辞离去。刘备感激涕零,赐以厚礼,李俊不受,飘然而去。

    庞统按照刘备的命令,在小城中找到了申耽派来的信使。

    信使见到刘备后,要过了申耽交给刘备的那份地图,说道:“五天后,我们到达沔阳,沔阳令会给大军准备粮草辎重。”

    ………………

    赵云亲自统领降兵回到河池。

    武都郡太守韦端、别驾阎温等人前来拜见。赵云好言安抚,让他们带着请罪表赶赴北疆,功过责罚,自有朝廷定夺。

    随同韦端前来的还有氐王杨仆。

    氐族也是西疆一个古老的民族,据《商颂殷武篇》说,氐人是槃瓠的后裔,在商汤时就与商朝有来往了。汉武帝在凉州建立武都郡后,他们就居住在这里,和汉人世代杂居,在畜牧的同时也学会了耕种,学会了汉人的语言和礼制。经过几百年的变迁,他们和汉人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氐人数量不多,大约四五万人口,过去有不少人住在关中和凉州的汉阳、陇西等地,后来因为社稷动荡,一些小部落陆续迁回到武都和汉中。武都郡的人口中有一半多是氐人,所以想在武都站住脚,必须和氐人搞好关系。

    氐人和西疆的羌人相比,实力弱小,不过在武都这块地方,氐人的实力就不小了。武都郡的氐人很温顺,罕有叛乱之举,这或许是因为武都的地理位置不好,武都处在关中、陇西、巴蜀和汉中之间,如果造反,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死路一条。也或许是因为武都的汉人官吏为了自身利益考虑,没有像凉州其它郡县的官吏那样肆无忌惮地盘剥和欺凌氐人。总之,这块地方除了王莽乱国期间屡遭战火的荼毒外,其它时间都很安稳,包括现在。

    刘备占据武都后,曾以襄阳天子的名义封赏氐王杨仆。杨仆不敢违抗,一边帮助韦端稳定武都局势,一边给刘备的大军筹措钱粮。

    如今刘备走了,杨仆担心遭到长安人的报复,一度很惶恐,见到赵云时战战兢兢。

    赵云毫不客气,把杨仆狠狠骂了一顿。你是一个外族王,深受大汉皇恩,竟敢帮助叛逆危害社稷,罪在不赦。

    杨仆吓得冷汗淋漓,连连叩头求饶。

    赵云冷笑,我知道你们氐人的难处,但在大汉危急时刻,你背信弃义,祸及全族,我也没办法救你。

    杨仆苦苦哀求道:“赵将军,氐人微弱,要想生存,只有逆来顺受,实在没有求生之道,这些年,先有韩遂的欺压,后有刘备的威胁,氐人能活下来,已是奇迹了。大汉天子如果一定要降罪,我愿一力承担。”

    赵云稍加沉吟后,语气放缓,冷声说道:“待罪立功,我家主公或可赦免氐人之罪。”

    杨仆喜出望外,满口应承。

    “你们氐人的钱粮都被刘备抢去了,今年冬天怎么过?”赵云说道,“我家主公正在远征羌人,朝廷财赋紧张,无法赈济,你们要想活下去,马上全部出动,帮助大汉军队运送粮草辎重。这样你们既能解决吃饭问题,又能戴罪立功。当然了,如果你们能为大军攻打汉中和巴蜀指点路径,那功劳就更大了。”

    杨仆惊喜交加,感激涕零。

    ………………

    送走了韦端和氐王一行,赵云召集诸将议事。

    现在大军已经攻占了武都,如果汉中的张鲁能兑现承诺,封锁阳平关,堵住刘备的退路,那么我们在九月底之前收复武都和汉中两郡的目标就能实现。

    相反,如果张鲁疏于防备,让刘备从小路偷偷潜入了汉中腹地,丢了汉中,大军也就很难攻克汉中了。

    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越来越近,留给大军发动攻击的时间越来越少,现在能否拿下汉中,靠得不是武力的强悍,而是运气的好坏。

    赵云因此建议征西大将军岳飞率第一军团和大部分民夫返回长安,以减轻武都战场上的钱粮消耗。

    “我和氐王刚才已经说过了,把粮草辎重从河池送到阳平关前线的事,交给氐人,这样我们可以解决氐人的生存问题,也能帮助朝廷缓解财赋危机。”赵云望着岳飞笑道,“如果鹏举兄同意,你我就联名上奏。目前关中的防守兵力极其单薄,第一军团还是迅速返回为好。”

    岳飞一直担心长安和关中的安危。如果武都战事久拖不决,军队留在陇南无法回京,谁敢担保长安不会出事?他毫不犹豫,当即答应下来。

    ………………

    八月中迅,李翊的书信通过信鸽传达,同意赵云和岳飞的奏请,让岳飞率步兵第一军团返长安。前武都太守韦端、叛军大将朱灵等人随同赶往长安。

    李翊命令中郎将王昶领武都太守,镇守武都郡。

    赵云、岳云、牵招等人随即率军赶赴阳平关前线。

    ………………

    古阳平关,又名白马城、尽口城,始建于西汉,北依秦岭,南临汉江和巴山,西隔咸河与走马岭上的张鲁城遥遥相对,雄踞于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陇的陈仓道口。与汉江南、北的定军山、天荡山互为犄角之势,是汉中盆地的西边门户,同时也是巴蜀通往关中的北端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险要。

    阳平关进可攻,退可守。晋人张荟《南汉记》载:“蜀有三关:阳平、江关、白水……”,而《隋书》地理志则对古阳平关的军事战略地位描述得更为详尽:“西控川蜀,北通秦陇,且后依景山,前耸定军、卓笔,右踞白马、金牛,左拱云雾、百丈,汉、黑、烬诸水襟带包络于其间,极天下之至险。蜀若得之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将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开扩土地;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因而,古阳平关自古就被视为“蜀之咽喉”、“汉中门户”,才有了“汉中最险无如阳平”的感叹!

第0989章 刘备夺取汉中() 
正因为阳平关有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各个时代的英雄豪杰、历史巨人都曾在此或以文韬武略或金戈铁马演绎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尤其是三国时期,蜀、魏的帝王将相用尽谋略的争夺之战,更使古阳平关名扬四海。

    汉中太守张鲁站在关隘上,极目远眺河谷里的北疆军大营,神情凝重,忧虑不安。

    张卫等一帮守将站在他的四周,低声笑谈,眉宇间并没有多少忧惧之色。

    益州有三大险隘,阳平、江关和白水,阳平关居首。凭此雄关抵挡北疆军,万无一失。

    “兄长,张任的军队就在走马岭上。”张卫指着对面的山岭说道,“他在兴城关守了一天,在西亭守了两天,然后一口气跑到了这里。遵照兄长的吩咐,我没有开关,让他直接渡河赶到走马岭,驻守山寨。”

    “山寨里的粮食军械能支撑多长时间?”张鲁问道。

    “至少三个月。”张卫说道,“马岭山寨里一直驻有一部人马,屯有一年的粮食。张任率军进寨后,我们的人马就撤了回来。如果北疆军先攻走马岭,张任也无需担心,因为很快就要下雪了,北疆军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张鲁点点头。

    张卫接着转身手指关隘南部和北部的两座大山,对张鲁说道:“李虎带着军队守在定军山,袁约带着军队守在天荡山。北疆军只要攻打关隘,必遭四面围攻。”

    张鲁问道:“北疆军有攻击迹象吗?”

    “还没有。”杨昂笑道,“昨天北疆军赶到关下,四处转了一圈,然后打马走了,估计是无计可施。”

    “不要大意。”张鲁警告道,“当年我攻打汉中,太守苏固就是太过轻敌。先丢了走马岭,结果让我破了阳平关,牢牢控制了咸河一线,其后我南渡沔水占领定军山,北面又夺取了天荡山,轻松占据了河阳城,全取汉中。这是前车之鉴,你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啊。”

    “汉中丢了,巴蜀又能守多久?”张卫满不在乎的说道,“张任要想守住巴蜀,保住刘璋,就要死守走马岭。另外……”

    他四下看看,凑近张鲁小心翼翼的低声问道:“兄长你不是说,你打算……北面还没有消息?”

    “北疆军现在连战连胜,又击败了刘备,势如破竹。这个时候……”张鲁摇摇头,说道,“要想确保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现在就要忍耐,谁能忍到最后,谁就赢了。公则,你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要死死掌握在自己手上。”

    ………………

    刘备的大军悄无声息的越过了大山,出现在沔阳城外,前来迎接他的不是刘雄,而是申耽本人。

    “张鲁到阳平关去了。大王只要在沔阳围杀了张鲁,则汉中唾手可得。”申耽兴奋的说道,“天赐良机,天赐良机啊。大王带来了多少军队?”

    “山道难行,一百多里路,我们竟然走了五天。”刘备无奈的摇头道,“目前这里只有三千精锐,还有一万多人正在三十里外翻越悬崖,估计至少还要一天时间才能赶到这里。”

    “够了,三千人够了。”申耽大喜,“杨松已经在城内部署好了,只待我们杀了张鲁,带着人马赶到南郑,他就替我们打开城门。”

    “如何诛杀张鲁?”刘备又惊又喜,急忙问道。

    “张鲁的亲卫军有一千人,强行围歼,恐怕会走脱士卒,泄漏消息。”申耽说道,“我和刘雄商量好了,待张鲁路经沔阳时,留他吃饭,在筵席上动手。大王带主力埋伏在城外,我带一百精兵埋伏在府衙内。筵席开始后,我们杀了张鲁,死守府衙,大王则带着军队冲进城,关闭城门,把一千人全部杀了。”

    刘备和简雍、庞统等人商量了一下,觉得此计不太可靠。一旦张鲁拒绝刘雄的邀请,刺杀就失败了,必须做两手准备。

    刘备随即急告还在三十里外的大军主力,请甘宁速带两千兵力赶到箕谷埋伏,以防不测。

    ………………

    张鲁嘱咐张卫等人小心守关,然后匆匆返回南郑。他做梦都没想到刘备竟然带着军队到了汉中。

    当天中午,张鲁到达沔阳城。沔阳令刘雄盛情相邀,请他吃了中饭才走。张鲁没同意,马不停蹄,带着一千亲卫军穿城而过,直奔褒中。

    刘备、申耽连叫侥幸,急忙合兵一处,随后追赶。

    黄昏时分,张鲁在箕谷附近的山岭上中伏。甘宁指挥将士们一阵猛砍,接着刘备、申耽率军赶到,五千人四面围杀。张鲁在亲卫的拼死保护下逃入了深山中,但是一千士卒却是全军覆没。

    刘备担心逃走的张鲁先回到南郑,带着军队连夜渡过褒水河,绕过了褒中城,打着张鲁的旗号直杀南郑。

    杨松打开了城门,刘备率军呼啸杀入。

    杨家是汉中的高门大族,当初张鲁打汉中的时候,太守苏固的死就和杨松有直接关系,现在他又再度背叛张鲁,投靠刘备。

    城内的军队一度想展开反击,但杨松和申耽出面招抚,把事情摆平了。杨家、申家都是汉中高门大族,他们的门生弟子遍布汉中诸府和军队,在南郑被攻占的情况下,大家还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了沉默和顺从。

    刘备为了迅速控制汉中,让杨松出任汉中太守一职。他是秦王,只要杨松尊奉他为汉中之主,只要他有实力,汉中就是他的,否则,他的下场比张鲁也好不了多少。

    南郑拿到手,接下来的当务之急是解决阳平关、西城和上庸的军队。西城和上庸距离南郑较远,可以缓一步,而阳平关必须即刻解决。如果张卫得到消息,倒戈一击,把北疆军放进阳平关,那就统统完了。

    周仓率主力大军进驻沔阳城。杨松假传命令,请张卫速返南郑议事。张卫没有防备,一头冲进沔阳城被抓住了。

    周仓对他说:“你把阳平关让给我,我留你一条性命。”

    不管此话是真是假,张卫都没有选择了。周仓兵不血刃,占据阳平关。这时杨松、阎圃等人也亲自赶到了阳平关安抚诸将。一场可能导致汉中瞬间崩溃的最大危机终于解决了。

    杨松要杀张卫,周仓坚决阻止。他说道:“我既然答应留他一条性命,就绝不会让你杀了他。”

    周仓亲自把张卫送出了关隘,对他说道:“你可以去投巴蜀刘璋,也可以去投李翊。如果要报仇,我在阳平关恭候大驾。”

    张卫欲哭无泪,转眼间,家破人亡,上天无门,入地无路,除了投降北疆军试试运气外,别无它途。

    ………………

    赵云、岳云、刘伯温等人统率大军主力赶到阳平关。

    “可有刘备的消息?”赵云急切问道。

    杨业苦笑,手指关隘上的大纛说道:“刘备进汉中了。”

    赵云抬头遥望雄伟高楼,半晌才开口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昨天的事。”谢玄说道,“知道你们今天要来,所以也就没有连夜禀报了。具体情况,等一下由张卫告诉你们。”

    “张卫?”赵云略感吃惊,问道,“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