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矮矬重生-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便多谢曹公了!”

    然而官场十分失意的曹操,在情场却是有些得意的。

    早在曹操举孝廉的时候,曹操便已经有了两位夫人,大夫人丁氏是曹操的母亲族人,是父母指定的正妻,所以曹操对她十分地尊敬和爱戴。

    而然丁夫人嫁过来多年,一直没有所出,所以后面曹操又娶了刘夫人做妾。

    刘夫人就是在曹操刚入仕途的时候嫁入曹家,一进入曹家刘夫人便很争气地为曹操诞下了第一个长子曹昂。

    曹昂本应该是曹操最为满意的接班人,但是后面因张绣的反叛而丧命了(此乃后话!)。

    就在曹操二十五岁这年,曹操在自己的故乡,遇到了他一生当中作为钟爱的女子,卞氏。

    卞氏,祖籍琅邪开阳(现今山东临沂),虽自幼被人冠以一个必会变成凤凰飞上枝头的好头衔,但是长大之后不免操持家中的传统行业,成为一名歌舞伎艺。

    卞氏四处漂零,二十岁那年来到谯郡,与曹操相识。

    卞氏生的极为貌美,当时就被曹操看中,于是纳为妾室。

    卞氏在曹操后半生的辉煌岁月中,一直陪伴左右,还为曹操诞下四个儿子,大儿子曹丕更是继承了曹操的宗业,可见曹操对于卞夫人是多么的疼爱。

    在闲暇的解职回乡的两年时间里,曹操舞文弄墨,习射打猎,吟诗作对,读古诵今,从来没有懈怠过,趁着这个时间,曹操也是积累了不少的行军打仗的兵法知识,因为他敏锐地感觉到,如今的天下已经不复从前,宫廷中的种种迹象都预示着大乱即将爆发。

第270章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公元180年,光和三年,曹操回乡刚满两年。

    曹操正在自己的书房内联系书法,奚利伟看天色突变,似乎有事情要发生。

    “曹公,我看今日天空异象,应有事情要发生!”

    “哦?是么!”曹操不以为然,这样的天象曹操可不止一次看到了。

    “曹公,今日怕是有贵客登门。”

    奚利伟话音刚落,便有人在院门里面大喊曹操的名字。

    曹操和奚利伟都走了出去,一看是一位公公。

    “陛下有旨,曹操回乡反省两年,谨言慎行,朝夕用功,大有进益,特命回京,复任原职。”公公尖声言道。

    曹操等人跪听拜谢。

    回到书房之内,曹操有些对奚利伟感到钦佩,“奚兄真乃神人也,只是不知奚兄何以得知!”

    奚利伟当然知道,因为被贬刚满两年的时候,奚利伟记得曹操就复职了,只是没有想到这日子就凑在今天而已。

    “我想到,必然是有人在朝中给曹公你说了好话。所以才可以官复原职的!”奚利伟回道。

    “那我还真是要当面谢谢他了!”曹操笑道。

    可是等曹操一回朝,却找不到这个人,因为他官复原职的请求是朝中大臣一起提出来的,只因朝廷中需要一位精通《尚书》、《毛诗》、《左传》、《春秋》及《谷梁传》的人,才有众位大臣想到了曹操,可见当时的官员们是多么的无能,只想着如何讨好汉灵帝,一点真实的才学都没有。

    复任议郎的曹操,也是勤勤恳恳,为朝廷献计献策,但是曹操的进言,和上书的奏折,却被汉灵帝当做空气一般置若不理,曹操也对皇帝和整个朝廷失望至极。

    东汉末年,河北巨鹿,有三兄弟,老大张角,老二张宝,老三张梁。这三人,正是开启东汉大乱序幕的罪魁祸首。

    老大张角,有些本事,但是被举茂才(秀才),却没有如愿晋级入仕为官。

    既然做不成官,那就好好研究一下自己喜欢的事情吧,于是张角便迷上了修仙炼道。

    一日,张角上山采修炼的药材,忽然见到一名貌似仙人的老头。

    深山老林,莫说是一个老头子,就是连自己这般健壮的汉子,也不敢轻易进来的,张角在远处细细观察,却发现这个老头和常人相差甚远。

    这个老头手持藜杖,头发和胡子都洁白得像雪一样,但是脸庞却是像孩子一样稚嫩,要不是拄着拐杖,佝偻着背,白花花的胡子还真认不出是个老头。

    这名仙人般的老头驻足在一个山洞旁边,似乎看到了前来采药的张角,向张角招了招手。

    张角大为兴奋,想必这人必定不是一个凡人,于是急匆匆地便跑了上去。

    走到近处,老头仙人却不见了,张角一看眼前的山洞,想必这仙人一定是进了山洞。

    张角走进山洞,果然这仙人就站在山洞里面等他。

    “拜见仙人!”张角恭敬道。

    仙人捋着白花花的长须哈哈大笑,“贫道南华老仙,今再此修行,有缘见你,授尔三卷天书!”

    张角一听,眼睛顿时发出了金光,双手接过天书,“多谢南华老仙!”

    “此名《太平要术》,望汝时习之,日后当代天宣化,普世救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老仙言毕化作清风而去。

    张角恍若做了一场梦一般,但是书确实是真的拿到了手中。

    自从获得了天书,张角日夜苦读,发展到最后,自称“太平道人”,能呼风唤雨。

    中平元年正月,举国上下,瘟疫流行,张角三兄弟依靠自己的学道之术蛊惑百姓,号称大贤良师,用符水给百姓治病,百姓因无钱治疗瘟疫,只好求助于张角,奇怪的是很多人还真的被他的符水给“治”好了,张角因此收了五百余人的徒弟,这五百人又在全国各地相继发展势力。

    发展到最后,张角拥有三十六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一位首领作为将军。

    正月还没有过去,曹操的议郎府内还是张灯结彩,一片过年的喜气洋洋的。

    奚利伟作为曹操的死忠粉,自然被曹操视为家人一般,与曹操一家人在一起过年。

    “曹公,你可听说过太平道?”奚利伟算了算日子,中平元年初,应该是太平军,即黄巾军造反的日子。

    曹操摇了摇头,表示不知,“奚兄,何有此问啊!”

    “曹公,今天必定不是一个平凡的一年,马上就会发动暴乱,此乃曹公你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奚利伟肃然说道。

    本来已经对朝局大失所望,未来一片迷惘的曹操听了奚利伟的话语之后,大惊而起。

    “此话当真!奚兄,若你所说真的发生的话,我当拜你为先生,以后定当凡事都请先生来参与筹谋!”曹操虽然对奚利伟的话抱有怀疑的态度,但是奚利伟屡屡言中,让曹操对奚利伟这个人预知未来的能力不得不佩服几分。

    翌日,曹操被家中仆人的禀报声音吵醒。

    “大人,府上的大门被人写了字,怎么洗都洗不掉!”

    曹操赶紧起床过去观看,只见府中的大门用白漆写着两个大字:甲子。

    “是谁,是哪家熊孩子,这么胡闹!”曹操怒道。

    “回大人,你看!”家仆指向外面的大街小巷。

    曹操放眼望去,所有的店铺门板上,州府的衙门上,各城门上,全部都写着“甲子”两个字。

    “混账!是谁胆敢这么目无法纪!我这就去禀报皇上,定不能轻饶这犯法之人!”说着曹操回道寝室准备传了朝服进宫面圣。

    奚利伟被外面的一阵吵闹也是惊醒了,出来看了个究竟。

    奚利伟在门口正好碰上刚要进宫的曹操,奚利伟见状直接拦住了曹操。

    “曹公,这不是恶作剧!是有大事发生了!”

    “大事?”曹操狐疑。

    此时刚好一群孩童从曹操门口经过,他们口中唱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曹操大惊:“这,这是什么意思!”

    “曹公,这是黄巾军的口号!”奚利伟肃然言道。

    “黄巾军?这是什么军队,为何我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曹操甚为不解,为何从奚利伟口中说的东西,自己一个也不知道。

    其实张角的太平道在全国上下已经发展了好长时间,在各地也是有大大小小的劣性治安事件,只是各地的官员碍于政绩,又害怕皇帝责罚,一直都没有上报,所以曹操这个京官也是一无所知。

第271章 贿赂宦官() 
曹操和奚利伟交谈片刻,竟然把正事给忘了,要赶紧去禀报皇帝。

    奚利伟知道,剧情可不是这样安排的,曹操过去肯定会被皇帝认为是无事生非,既然各地都隐瞒不报,曹操也不能做这个冤大头。

    “曹公,此事还不明朗,静待几日,必然会有眉目,你要先在家等待,皇上自会委你以重任。”

    曹操现在对于奚利伟的神机妙算已经是深信不疑,自当听从奚利伟说的,便折回去,不去管这件事情。

    且说京师各处一夜之间,竟然写满了“甲子”二字,而甲子年,就是今年,中和元年。

    这件事情,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京城洛阳的太守一直在命人细查此事。

    且说张角的得力大将,马元义,是三十六方当中大方的首领,他首先着急了荆州和扬州的教众几万人,正准备回到京师和张角大仙商量什么时候动手起义。

    一队浩浩荡荡的队伍就在荆州和扬州的山林只见穿梭,与队伍同行的还有大量的金银财宝,这些都是张角的太平道成员这些时日搜集的百姓的血汗钱,都是靠着张角的蛊惑之术骗来的。这些钱财,大部分是用来起事用的,还有一小部分是用来贿赂宫中的权贵的,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是足以买下好几十座宅院了,谁看了都会动心的。

    这支队伍在京师附近安顿下来,马元义就按照张角的指示,带着金银财宝,还有几名部下,前往京师宫廷贿赂朝廷权贵。

    张角选中的人,并不是王宫大臣,而是皇帝身边的宦官,就是有后世号称祸国殃民的十常侍之一的封谞,还有一位也是中常侍,叫做徐奉。

    封谞多年来深受汉灵帝的信任,自然是金银房屋不断,在洛阳城中不知道有多少宅子。

    马元义在打听到了封谞的住处之后,便亲自登门。

    “封大人在么!”

    “你是何人?”看门的守卫盘问道。

    “哦,这位大哥,我是荆州的百姓,此次是慕名而来,特来向封谞大人求个官职!”马元义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借口。

    马元义从怀里的口袋掏出一块银子,塞到看门的手中,“还请大哥代为通报一声!”

    这看门的见到眼前的人客客气气的,倒有几分礼貌,再加上身后有两名扎着黄色头巾的汉子挑着一大箱东西,守门的也猜到了是什么了,之前封谞就吩咐过,这类求官的人务必要随时禀报于他。

    片刻之后,守门的进去汇报之后便出来了,对马元义招招手,“赶紧进去吧!”

    “好嘞!”

    马元义来到大堂,此刻封谞就坐在大堂上等着马元义。

    封谞呷了一口茶,“坐吧!”

    马元义点头道,“好!”

    同时向后面还在院子里的两名教徒招了招手,“抬上来!”

    封谞见到一个大箱子,两只眼睛都快掉出来了。

    两名教徒退出大堂,方便马元义和封谞单独商议大事。

    “封大人,您看看,还满意么!”马元义将箱子打开,顿时一阵金光射出,简直是要刺瞎封谞的眼睛。

    封谞有些看呆了,虽然侍奉在皇帝身边,可是自己却不曾拥有过这么多的金子。

    收敛一下,封谞也是自觉有些失礼。

    “说吧,姓甚名谁,哪里人士,这礼咱家也不能收的不明不白不是!”

    马元义上前沉声道:“大人,我乃马元义,太平人氏,此次来是与大人商议要事的!”

    “太平人氏?哪里的太平,怎么咱家没有听说过啊!”封谞有所疑问。

    “大人有所不知,草民口中的太平,是太平道,是一条专门扫除腐朽的朝廷的太平道路!”马元义表情有些阴森。

    封谞一听,吓得连手中的茶杯都差点掉落,“你这是……造反么!你……”

    “封大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你若是顺应天意,协助我等将汉朝推翻,你的荣华继续享受,若是不能,明天的今日便是你的,死期!”马元义一改刚才的阿谀奉承,变得声色厉苒。

    门外的两名扎着黄色头巾的人随时候命,看这样的个头,封谞那些不中用的家丁一看就知道不是对手。

    封谞神色很是慌张,都说太监胆小,但是这汉朝的太监看起来是胆小,但是做起事情来都胆大包天。

    “封大人,你还有什么好顾虑的,这只是给您的一部分钱,事成之后,还有十倍的报酬,还有您再宫中的地位,还是不变,毕竟我们大贤良师还是需要有人伺候的嘛!”

    “大贤良师,你们……”

    “不错,我们的大将军正是大贤良师张角张将军,已经有数十万众依附于我太平道,过不数日就可以一举攻陷京师洛阳,到时候张角张将军可不是将军了,而是皇帝!只是有了你封谞的内应,我们好办事一些,怎么样,你觉得如何!”马元义将兵力告知封谞,晓以利害。

    封谞一来是经不住这金银的诱惑,而来自己也并不是十常侍之首,或许换一个新的皇帝,自己的权势还能更上一层楼。

    “好!那一切就听凭张将军和马将军你安排了!”封谞看着金光灿灿的一箱金子,乐的合不拢嘴。

    “封大人,我们商议好了在今年三月初五全国起义,到时候洛阳的太平军会一路杀到皇宫,您只需要提前准备好一支队伍,等我们抵达宫门的时候,将我们顺利放进去就可以了!”马元义说道,只要先进入皇宫将皇帝给擒拿,后面一切事情都好办了。

    擒贼先擒王,如果皇宫久攻不下,怕是外面的援军一到,太平军会面临前后夹击之势。

    封谞抬了抬眼眉,“这不是问题,这么多年在宫中,咱家还能没有几个死士么!”

    “那如此便全仰仗封大人了!”马元义拜道。

    “对了,只是此时马将军最好还要打通另一个人,此人掌管着侍卫的调度,若是连守着皇帝寝宫的侍卫都不在了,那么此事就更加好办了!”封谞提点道。

    “哦?此乃何人!”马元义急忙问道。

    “中常侍徐奉!”

    “多谢封大人!”

    ……

    马元义在辞别封谞之后,便又来到徐奉的府邸,如法炮制,也将徐奉给贿赂了作为内应。

第272章 路遇马元义() 
马元义在搞定了封谞和徐奉之后,便立即将这个情报差人通知到了主帅张角,自己留在京师洛阳随时观察京师的动向,毕竟全国起义,最重要的是要将皇帝先行拿下。

    此时的张角在幽州附近,见到了来报的马元义的手下。

    收到消息后,张角很是高兴,找来两个弟弟。

    “张宝,张梁啊,马元义已经成功了,有了封谞和徐奉作为内应,大事已经成了大半了啊。现在我们有教众三十余万,都是普通老百姓,这就是民心所向啊,如果不趁现在取得天下,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张宝和张梁听了之后,纷纷点头说是。

    “那大哥,既然决定要起事了,咱们总得有个名号吧!”张宝发问。

    “二弟,你说的对,既然我们要起事推翻腐朽的汉朝统治,就要有个名头,我们是代天讨伐汉室,无非是要遵循天地公道,人伦常理。为兄的我就称天公将军,二弟张宝你称地公将军,三弟张梁你称人公将军,你们说如何!”张角言道。

    两位弟弟都觉得张角的称号起的非常的霸气,表示非常满意。

    取好了名号之后,张角便命人制作好黄色的旌旗。

    过了几日,黄旗便已经制作地差不多了,离起事的日子也不远了。

    张角派自己最为得力的弟子唐周在起事之前前往京师洛阳只会一声封谞,以来是怕封谞忘了,二来是也好叫正在洛阳布置的马元义准备一下。

    唐周来到京师这日,乌云密布,天象有异,自古以来的人们对于天象都是十分地崇敬的,唐周也是预感到一阵不祥之兆。

    曹操听从了奚利伟的建议,最近几日都没有出门,等着奚利伟所说的“天下大乱”。也是持一种将信将疑的状态。

    奚利伟行走于街市之上,是想观察一下今日的京城的情况,百姓们是否受到那不明不白的门上的字的影响。

    在奚利伟走街串巷之后,并没有发现有任何人感到恐慌的情况出现,想来这件事情还没有泄露出来,也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忽然看见前面有三人穿着布衣,头上裹着黄巾,奚利伟感到很是奇怪。

    那走在中间,高大威猛的正是马元义。

    黄巾军进洛阳城了么!

    奚利伟警惕起来。

    “将军,这天空有如此异象,怕是有不祥之兆啊!”黄巾随从说道。

    “胡说,这样的天象,不就是正预示着这无道的汉朝即将走向灭亡么!”马元义厉声喝道,如果这明黄巾军的随从在军队里说出这样的话,是要动摇军心的,恐怕不是只被呵斥这么简单了。

    此时奚利伟恰巧就从旁边经过,听到了这声呵斥。

    突如其来的暴喝吓了奚利伟一激灵,猛的看向一旁的黄巾军三人。

    马元义三人用怪异的眼神看着自己,奚利伟瞬间意识到大事不好了,想必他们肯定认为自己已经听到他们所说的话,然而事实上他就是听到了,其实不听到奚利伟也是知道的。

    马元义拔出一把锋利的匕首,准备当街刺死奚利伟然后佯装熟人混淆街上的行人的试听把尸首带到什么地方处理了。

    “慢着!”奚利伟惊慌阻止道。

    “将军,快些动手吧,这人肯定刚才听到了,要是我们的计划泄露了,这大事就难办成了。”另一名黄巾随从严肃地说道。

    “将军,你可千万不要动手啊,你要是杀了我,你也就完蛋了!”奚利伟急中生智,先要把他唬住。

    “你说什么!”马元义眼睛瞪得老大,看样子眼前这个小子知道的还不少。

    马元义使了个眼色,让身边的两个小喽啰将奚利伟押到偏僻的角落,慢慢询问。

    “老实点,别动!”马元义用匕首顶住奚利伟的腰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