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末魏武帝-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他忙从张彧手中接过锦盒。小锦盒内果真有一快玉石印玺,正是曲阿县的县令印玺,另一个锦盒里放着一个头颅,披头散发的,他不认识曹操也不知道是不是曹操本人。

张彧见殷寿久久不语,问道:“少将军可否给在下一个答复,城内的居民百姓还等着我去回复呢?”

殷寿一时也无法抉择。

张彧叹气道:“既然少将军心有忌惮,不敢冒险,那还是等殷大人来了在说罢!有殷大人的万人为底,少将军也不必惧怕了。”

这话明劝暗讽,只把殷寿气的火冒三丈。

他大怒:“区区曲阿,兵不过千,我有三千骑卒有何惧哉,适才无非是可惜未能亲手擒杀曹操罢了,你去告诉曲阿百姓,一个时辰后,我领三千兵马入城。”

张彧高声赞许,“少将军果然气魄过人,等殷大人抵达时,在下必然向其禀报,让其知晓少将军兵不血刃的智取曲阿的功绩。”

殷寿哈哈大笑:“你到是知趣,快去命人大开城门,本将即刻入城。”

不过半个时辰,曲阿城门已开,吊桥放下,城内的街道两旁聚满了人群,他们个个跪伏在地,恭迎殷寿入城。

三千骑兵列着整齐的队伍由城外缓缓进入,本来殷寿还心存疑心,见此一幕,虚荣心掩埋了一切的理智,趾高气昂的往城守府邸行去。

健马人立而起,殷寿正得意之时,六个人影出现在了他的身前。

曹操驻马而立,手中还拿着一个包裹,项羽并肩坐于马上,身后还有张彧、楼烦、阎泽赤、项庄,他们一行人快马加鞭,日夜不停,并在一个时辰前抵达了丹阳。

曹操哈哈一笑,道:“曹某向殷寿将军问好,初次见面送你一个礼物,以表敬意。”他将包裹丢向了殷寿。

殷寿听对方自称“曹某”又见项羽在其身旁神色大变,暗叫“不好”,见他抛来一物本能的伸手去接。咚的一声,殷寿惊叫了一声。原来包裹中滚出来的,竟是两个血肉模糊的人头,而且正是殷寿的父亲殷通以及胞弟殷长。

“父亲,幺弟……”殷寿悲愤大叫,目视曹操,眼珠似乎要喷出血烟,如疯似狂的向他冲来。

第八十六章 收服

失去了心智的殷寿根本就不值得一惧,楼烦只是一抬手,弓弦响起时,殷寿的喉间便以插了一支箭羽,正是他的绝技之一“锁喉箭”。转  载自

殷寿中箭跌落下马,鲜血殷殷的流着,满地打滚。这一箭并不致命,但却断了他的呼气器官,使之面色青紫,直至窒息而死。

“放鸣镐!!!”曹操沉着的下达了命令。

一声尖锐的声响,随着利箭射入长空,还带起了一阵烟雾,在空中散开。

这鸣镐即是响箭,乃是西汉时期匈奴单于冒顿发明的传信方式,最初用在打猎上,后来逐渐沿用到了战场。

秦末年间还未存在,可制作并不复杂,曹操身经百战,对于鸣镐在熟悉不过了,说出了结构原理,工匠很快就铸造了一批投入使用。

鸣镐响起后,紧接着原本夹道欢迎的百姓都拿出了各种各样的武器,有木棍、削尖了的木矛,还有镰、锄、镢、锨、耙等等农具,不在于精锐只在于人众。

街道前后也冲出了两队兵马,他们装备精良俨然是曹操手下的正规大军,分别由桓齮、虞子期率领,堵住了前后的路口,就连街道两旁的屋顶处也出现了大批的弓箭手。

他们弯起弓箭,冰冷的铁制箭头对着不知所措的三千骑兵。

四周皆是曹操的兵马,殷军根本冲杀不出,何况殷通、殷寿皆已死去,他们早已失去了再战的斗志。

曹操策马上前,蔑视的看着这群兵卒,开口道:“我为你们感到羞耻,真的。我曹操认识许多楚国的朋友,他们对我说了许多楚国的事情。他告诉了我一件事情,他说‘在他们楚国,一个婴孩出生学牙牙语的时候,大人教他的第一句并非是爹,也非是娘。而是八个字……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他说‘大楚即便只剩三户人家也誓要灭秦,此仇不共戴天。深植在每个楚人的血脉之中。’”

“呵呵……”曹操自顾的笑了起来,“可是你们呢?你们身体里流着楚国遗民的血液,干得却是残害楚国百姓的勾当,实在可耻,可恨。”

曹操的话干劲而有利,声线随着空气传播给了长街上的没一个人。三千殷兵惭愧的底下了头颅,街道两旁的百姓个个神情激愤。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骤然间,曹操身后传来了打雷似得高呼,几乎要将他震下马来。

耳中嗡嗡直响,心底嘀咕:“究竟是谁的嗓门,竟比张飞的吼声还大。”回头一望,却见项羽神情亢奋,高举拳头叫喊着。

那打雷一般的吼叫声正是由他的口中传出。

四方百姓似乎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纷纷跟着呐喊了起来: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

在如此的吼叫声中,那三千骑兵吓得面色苍白,当中的个别甚至丢下了兵器,跟着高喊了起来。

从开始的一个,两个,直至百个,千个。他们已经完全的失去了反抗的意图。

曹操终止了呐喊,高声道:“如今天下义军四起,秦国内忧外患,正是我等为国复仇之契机。若你们心中还存有一丝的良知,还承认自己是一个楚人的,拿起你们的兵器,跟随我反抗暴秦,为楚国,为天下饱受秦国暴政的百姓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千骑兵不再犹豫,“当啷”之声不绝,三千骑兵纷纷弃械相随。

就这样,曹操手中又多了三千最为强劲的骑兵部队。

丹阳府衙,曹操热情的款待了项羽、项庄,并以萧何、张彧作陪,桓齮、虞子期、夏侯婴覆他们三人辙降兵筛选、操练,皆有重担,不能相陪。

席间,项羽拍掌豪迈笑道:“丹阳公智计非凡,环环相扣,一计便得会稽最精锐的三千骑兵,令项某大开眼见。果真是一出好戏,项羽不虚此行了……来,我项羽敬丹阳公一杯。”

曹操举杯一饮而尽,高声笑道:“项兄过谦了,区区小计,哪里比得上项兄的万夫莫敌,今日能结识项兄亦是曹某生平快事。若不嫌弃,我们以兄弟相称如何?”

此言一出,不仅仅只是项羽惊愕,即便萧何、张彧也为之一呆。

项羽此刻并不出名,在项氏一族中地位远远比不上项梁以及项伯。项梁是项羽的季父又是吴中的义军首领,而曹操却是丹阳的义军首领,两人地位本在同一级别,不相上下。可曹操如此决定等于甘愿低项梁一辈,有些不符合情理。

萧何正待开口,却见张彧对他使了一个眼色。

张彧不似萧何有些死板,心知这种话以曹操的性格是不会随口说出来的,一定有他的用意。

项羽个性颇为高傲,向来喜欢与各路豪杰为伍,发觉曹操用兵如神,竟可与自己媲美,对他颇有好感。只是心中却始终有一个疙瘩,让他很是别扭。这曹操年纪不过二十比他还要小上四个年头左右。

可按照身份地位来说,他项羽却要低曹操一个辈分,双方交谈共处时,须称他为丹阳公以示尊敬。

项羽很不情愿,可必须如此。他并非蠢人,也不会傻的认为凭自己一人之力便可颠覆秦国。因此,结交强有力的盟友是必须的,而曹操恰好是属于这个标准。虽然曹操目前的实力并不是很强,但项羽却感受的到曹操的才能,心知以曹操的能力比起那陈胜、吴广要强上许多,以他之能想要短时间崛起,并不困难,绝对是一个强而有力的盟友。

因此,项羽才不得不以丹阳公称呼曹操。

曹操如此一说,正和项羽心意。

他本就是以爽快之人,心中欢喜,当下也不客套叫了一声:“孟德兄。”

第八十七章 对弈棋局

宴会结束,项羽本欲告辞离去,曹操却热情的留他一夜,让他明晨在走。转载  自

项羽耐不住劝说,答应暂住一宿。

月色当空,来到府邸后院,曹操见四周夜色美妙,命人准备了酒菜,然后在令侍婢请项羽来此一叙,欣赏月色。

想着项羽,曹操心中不免一阵激动。他本好兵,对于历代兵家都有研究,其中项羽却是兵家中最难琢磨的一位。

韩信用兵以计取胜,无迹可寻,但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可项羽用兵却如同莽夫一般,猛打狠杀,似乎完全不计后果,不看得失。可结果确往往出人意料,尤其是那彭城之战。

昔日高祖刘邦趁西楚霸王项羽在齐地缠斗之时,汇合诸侯五十六万大军自关中向东进军,夺取了项羽的都城——彭城。项羽得知彭城被高祖所踞后,怒不可遏,亲率三万精骑南下回击高祖,其势所向披靡,锐不可挡。

汉高祖二年四月,项羽军宛如闪电一般,从鲁经胡陵至萧,在鲁地作战的汉军樊哙部丝毫未能迟滞楚军的行动,一触而溃。项羽军于拂晓前抵达萧城,完成了对汉军侧后的大迂回,切断了汉军退路,然后立即从西向东发起猛攻。出其不意的猛攻使得汉军无法抵抗,东退至彭城,而楚军跟踪追击,两军大战于彭城之下,由晨至午,项羽仅半天时间即大破汉军,将汉军压迫于谷、泗之滨,汉军被歼及落水而死者十余万人。

高祖东退无路,部队争相溃逃往彭城西南的山区。楚军又紧追不舍,将汉军压迫于灵壁,再次发动猛攻,汉军又被歼十余万。

这一战高祖险些被俘,后趁刮起大风时发起突围,仅率数十骑逃回关中,五十六万大军全军覆没,父亲妻子都被项羽俘虏。路上数次为了轻装逃命,高祖将自己的子女推弃车下,败得狼狈之极。

以效果来言,这一战简直可以用奇迹来称呼,至今他也想不明白,那一战是如何打的。若只有刘邦还可以理解。但根据史记中记载,韩信、张良都在刘邦身旁,为何还会败的如此彻底?

曹操正神思现古,心中情绪动漾时,身后脚步声响起,抬头一看,项羽正大步走来,龙骧虎步,气概非凡。

相互见礼,曹操请项羽坐下饮酒。

项羽一杯下肚,好奇问道:“孟德兄请项某前来,不仅仅只是为了饮酒罢!”

曹操也不隐瞒,笑道:“实不相瞒,曹某最喜好地便是统率军马征战沙场。可恨所遇之人不是沈信义便是殷通这类蠢货,完全不是曹某之敌手。同之交战,如同欺负幼儿一般,毫无乐趣可言。”

说着,他双眼看着项羽说道:“曹某欲寻求一对手而不可得,今日见项兄已知愿望已经达成。你我虽不是对手,但曹某却知你用兵之能决不再我之下,请项兄前来也是为了讨论兵法战术。”

项羽眼中也露出了欢喜之色,道:“原来孟德兄也有此感觉,我项羽此身除我季父外从不服他人,今日见孟德用兵也是满心畅快,如遇知己。”顿了一顿,他道:“棋盘如战场,棋局则大局。我们无兵对战,不如对弈几局如何?”

“甚好。”曹操早已准备好了棋盘,命人撤去酒菜,摆上了棋盘。

两人一连下了三局,曹操两胜一败,项羽自然是一胜两败。

曹操下棋运筹帷幄,正如孙子兵法中写的一般,以正合,以奇胜,当险的时候敢险,当避的时候绝不逞强。而项羽却正好相反,他下棋只为争先,关键时甘愿自断一臂也要争得一先。

这时,天已微亮。

他们正在下第四局。

在棋面上曹操、项羽势均力敌,不分上下,他取子在手,思索着如何在这最后关头给予项羽致命一击。

一旁项羽不慌不忙,一手托着下巴,眼光不离棋盘道:“孟德,你这招棋似乎考虑的太久了。”

曹操呵呵笑道:“你我不相上下,是攻是守,定要深思熟虑,口诀亦说:不得贪胜,入界宜缓。”说着,手中棋子以下。

项羽却道:“生死相搏之时,应弃子争先,舍小就大,以争胜为本。”说着,想也不想就将手中的棋子放下,放弃了防守直攻曹操在棋盘上的死**之处。

“勿忘逢危须弃,甚勿轻速。”曹操转守为攻,也向棋盘死**杀去。

“还是那话,所谓有危才有机,此乃危机也,险中求胜,才是战局、棋局中的真正要诀。”项羽以弃自己的阵地,全力杀向曹操死**。

一局在双方的强攻中落幕下来,最后清点棋子,曹操以一字落败。

双方两胜两败,战成平手。

曹操听了战果,呆立了半响,叹服道:“项兄只攻而不守,由不断的进攻中找寻他人破绽,从而发出致命一击,曹某佩服。”

项羽也叹服道:“孟德步步为营,攻守兼之,常常奇招迭出,项某也不得不服。”

两人相视大笑,颇有得遇知己之感。

项羽伸了个懒腰,颇为遗憾道:“今日便到这里吧,项某要回吴中复命了。”

曹操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我也不在强留。麻烦项兄待一句话给项梁将军,就说秦国乃百足之虫,仅凭一人之力,难以颠覆。唯有义军齐心,方可诛灭暴秦。我曹操欲与之结盟,共抗暴秦。”

项羽抱拳道:“孟德此言,项某必当带到。”

曹操送项羽、项庄离城,突然想起一事,大叫一声:“糟糕,差点误大事了。”赶忙策马回府,修书一封给张彧,命他出使东阳。

第八十八章 用意

东阳县位于诸暨、乌伤一代,属会稽郡。

县内有位名为陈婴的宽厚长者,此刻陈婴遇到了一个极大的麻烦,搅的他焦头烂额,寝食难安。

只因,陈家乃东阳县大户,当地的望族,一直好善乐施,深得县民尊敬。而陈婴也继承父业,当任东阳令史,治理东阳一地。

陈婴此人是一个老好人,而且颇有能耐。只要一有纠纷,当地百姓都会请陈婴做主。而他也不负众望,都能化纠纷为祥和,得到百姓的一致好评。

有一次,凌晨时分,陈婴睡的正恬,县内一户发生了争执,闹得不可开交。百姓将陈婴在睡梦中叫醒,他也不气恼,只是乐呵呵的穿好了衣服,前去解决争执,然后在回屋去睡。

正因为如此,他名望越来越大,当地人都称他为东阳长者。

时,天下大乱。随着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四处响应,烽火连天,反对秦王朝的起义此起彼伏。

东阳县令不仁,有一群少年英雄聚集起来,杀掉县令,举起了反秦的义旗,因头裹青巾自命为苍头军。

然蛇无头不行,龙无首不飞。这群英雄少年决定要推举一位首领,仿效陈胜称王的样子,在东阳县立王建朝。众人选来选去,最终选定了声望无匹的陈婴为首领。

陈婴之名遍布东阳,一说让陈婴出来当首领,他们没一个反对的,百姓也是欢天喜地,十分拥护。

陈婴尚有自知之明,让他当县令、郡守管制一地,他自信能够得到好评,可让他称王,统领义军打仗,那等于让老鼠管粮仓,哪能胜任?

只因陈婴名望大好,这消息一传出,原本只有数千人的苍头军十日之内登时激增到了两万,声威四播,实力一下子就超越了项梁、曹操,成为了会稽郡内实力最强的义军。比起项梁的六千江东子弟兵,曹操麾下的四千义军人数超过了四、五倍之多。

为此,陈婴不喜反忧,两万百姓冲他而来,在这情况下他连反对的机会也没有了,硬被推着当上了首领。

丝毫不通兵法的陈婴不说训练,即便军事编制也不太弄得明白,吓得躲在自己的屋中不敢外出见人。

这天,陈婴在屋内来回渡步,心事重重。几天下来,年不过四十的他在短短的几日之内,额上便以长出了深深的皱纹,发鬓也开始发白了起来,愁在心头,难以排遣。

门外管家突然前来求见,作揖行礼,然后道:“大人,屋外有一文士求见。”

陈婴饶是脾气再好也不厌其烦,摆手道:“出去,出去,就说我身体不适,今天……不……这几日概不见客。”

原来,县中人强立陈婴为首以后,便寻思着效仿陈胜、吴广给陈婴立个王号。陈婴深知,这王号一定就再也难以回头了。

县里的诸多老者、文士都来求见,意图给陈婴立个王号,在东阳县自立为王。因此,他吓得连外人都不敢见一个,可那些人也不厌其烦,隔断时间就来求见一次,有的甚至许在了门口充当起了门柱。

见有人求见,陈婴本能的下起了逐客令。

管家犹豫片刻道:“这次并非是那一干人,而是丹阳公曹操的属下,此行是为了于大人商议正事的。”

陈婴神色剧变,经过北固山附近的一战,反秦第一义士曹操以千人大破十五倍于己的殷通大军,名望以传遍大江南北,乃是会稽人人乐道最被世人看好的风云人物。

相较起项梁,虽然项氏为楚国将门之后,但他起义的过程充其量不过是项梁领着百骑在长街上单骑突破了殷成的百名护卫,将他的头砍下来而已,简单直接,却一点儿水准也没有。哪里比得上曹操以弱胜强,大破十五倍于己的殷通大军这般轰轰烈烈。

见是曹操的使者,陈婴也不敢摆架子,立刻请他至大堂叙话。

“张彧拜见陈大人!”张彧来到堂前,对着面前丝毫不像义军首领的陈婴行了大礼。

陈婴一听来人竟是张彧,神色大是惶恐。北固山一战除了曹操外,就属张彧名头最为响亮,他孤身诈降殷通,计谋迭出,是为破殷第一功臣。

他挽起衣袖,赶忙上前相扶,和蔼笑道:“先生大名,陈婴如雷贯耳矣。”

张彧神色疑惑,这陈婴乃会稽实力最强的义军,怎是这么一副模样?丹阳公找他结盟究竟有何用意?

心念电转之间,说明了来意,恭敬的说道:“秦国暴政,二世昏庸无道,百姓民不聊生。然秦乃百足之虫,要想推翻,非众义军合力不可。丹阳公命我前来是为商议一同过江伐秦一事。”

“这个……”陈婴面露苦笑,不知如何回答。

张彧心下不悦,沉声道:“莫非大人认为丹阳公实力不济,不堪于盟?”

陈婴沮丧着脸,难堪的几乎要哭了出来,赶忙摆手道:“岂敢,岂能啊!只是……只是……”他也不知如何说来,想了想最后粗声道:“我根本就不想当什么义军首领,也没有这个能力,这些日子我都快要烦死了。”

张彧惊讶的看着陈婴,谁料得到会稽实力最强的义军首领竟会是这种人物。

见张彧此表情,陈婴将自己如何被强迫当上义军首领的经过说了一遍,并直言道:“这义军首领的担子我实在承受不起。”

张彧神情肃然,他想不到陈婴竟然会是这样一个人物。再度想起曹操命他出使陈婴的真正用意,神色微变:莫非丹阳公命我前来不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