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3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一个风水宝地,却被用于造船,这不得不是一个非常激进的想法,一些大型厂矿的负责人,比如说钢铁厂,水泥厂,他们深受运输压力的困扰,如果在沿河两岸,设立港口的,这么宽广的河道和深度,别说是现在的船只,就算是21世纪,现代化数万吨的巨轮的,也足以容纳和承受。

    这对于厂子的效率的提升有多大,任何人都可以算一下。

    本身,北宋的海贸,主要是以泉州,杭州为中心,在广州也有,但是不是主要。

    这些天然的港口,主要就是承接来自整个东亚的海商,这个时代,北宋有大量的沿海巡防营,却没有把区域的海上运输当成重点,庞大的海洋和航线,就白白的浪费。

    赵信选择了定海军作为落脚点,那么发展海洋运输就成为了最基本的东西,经过了购买,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航线。

    前往北方核心地带的,必须通过海州进行周转,因为北方的河流较为的小,大一点的海船,根本无法进入,就算是800到1000料的这种,也因为黄河入海口被控制在辽国手中无法进行,除非能够在洪泽湖开凿一条跟海洋相连的运河,就如同定海河一样,这样才能够把定海军,跟北宋运河连接起来。

    赵信从最开始,就对海州和洪泽湖这边,加大了投入,建设了相对比较便捷的交通,运河没办法开凿,铁路现在也不合适,但是定海军投入了一定的资金,直接给海州和淮南东路投入200万贯,专门用于修缮从海州到洪泽湖这边的官道。

    官道是政府的事情,虽然在官员们看来,兴建这个官道没有太大的用处,可是有人出钱,甚至的不用他们管,只用把原来官道给指出来,让定海军进行修缮就可以了。

    定海军不但扩大的官道,并且建立了完善的附属设备,这对于定海军在初期的运输,非常的有帮助,在没有水路能够通达到北宋的运河系统的前提下,借助着这一条官道,两年的时间,超过百万吨,甚至是更多的物资,通过这里,送到洪泽湖的,然后分销到北宋各地。

    北方因为一条运河的限制,没办法直接进入到北宋繁忙的运河水系,可是南方却可以。

    南方因为长江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黄金水道,海商们在熟悉了中国的一些情况之后,以前都是停靠在广州和杭州,现在,甚至可以直接抵达江宁府。

    对于这些海商们而言,这样大大节约了一些成本,毕竟,他们不熟悉北宋的情况,在泉州最多只能作为批发商,把带来的货物,通过商人进行销售。

    泉州因为海港的关系,逐步的发展起来,可是本身却不是很富裕,中国的福建,一直都多山少田,本地无法支持消化掉的海商们的商品,更多的是二道贩子,把东西收下来贩卖到其他的地方。

    当直接能够抵达江宁府之后,那就不一样了,江宁府历史上,就是一个大城,发展时间非常的漫长,同时以长江流域为核心的,长江流域的整个物产,都可以通过江宁来协调,包括了海商们最喜欢的丝绸茶叶瓷器。

    江宁取代了原来泉州和广州的位置,成为了海商们最集中的地方,当时赵信为了运输的关系,去租借船只,也是去的江宁。

    南方长江流域,大量海商的船队的出现,从定海军直接装船的海船,最少可以运输到江宁府,通过长江水道和江南密密麻麻的水网,可以通行到江南的任何地方,在运河网络的上面,甚至还能够通过运河上溯。

    从这个意义上面说,运河一旦修建完成,再设置几个港口的话,对于运输会有阶段的促进作用,可是这不是定海军发展的重点。

    在赵信看来,定海军已经足够的赚钱了,再加快的话,说不定,整个北宋的销售瓶颈就会到达。

    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赵信会培养定海军的市场,原因就在于,北宋虽然有庞大的人口,可是人均能够掌控的资金,并不是很足够。

    一般的老百姓,挣不到钱,也不知道怎么挣钱,这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赵信虽然有心提高,可是因为种种的关系,不能够轻举妄动,生怕引起了北宋的注意,现在的定海军,已经发展的不错了,有了初步的实力,可是在赵信看来,这个时间应该再延长一点。

    就基本的生产,还有财富和力量掌握上面,定海军已经相当不错了,甚至毫不客气的说,以现在的军力来说,就算是北宋发现了,对于定海军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可是无法掌控的是人心。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之中,赵信一直都在培育定海军,培育这些民众对于定海军的归属感。

    可惜,时间还是太短了,真的跟北宋撕破脸,双方处于战斗的状态的话,麾下的民众,到底有多少人,能够站在他的这一边。

    人心是最难以掌握的,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还有做出来的,这是两个概念,真的子民们都跑光了,空有整个工厂,又有什么用。

    赵信又不是超人,他不可能凭着自己的实力,孤家寡人来对抗北宋。

    在赵信看来,对工人和子民们更好一点,让他们赚到更多的钱,在定海军花费更多的钱,购买各种的东西,这能够加强他们的归属感。

    无恒产者无恒心,这一点说的一点没错,如果真的战争到来,对于那些只是在定海军租个房子,买了一些生活必用品的那种,他们会跟定海军站在一边么,肯定不会,反倒是那些买了房子,购买了大量的产品,花费巨大的,有可能留下来。

    这些实际上,都是不好说的,面临选择的时候,更多的只是可能,只有等到少年人成长起来,这些按照定海军的教育成长起来的,其中,一些教材之中,甚至有赵信添加的私货的,这些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这些年轻人。

    在年轻人长大,成年人又常年在定海军,消费了巨大资金,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归属感的时候,这才是适合的时候。

    这种情况下,一定的压制定海军的工业,把向外销售的产品,转为升级改造,变成对内销售的市场,这才是适合的选择。

    之前,赵信就有了一定的想法,现在,实地的观察运河的情况,坚定了想法,未来,在这一条运河之上,还是以造船厂为主,大量的兴建船只,然后主力的推动的定海军向海洋发展,在不被北宋发现的前提下,增加新收益和方向。

    那么港口的数量,就要控制了,哪怕这一条运河,在容纳造船厂的同时,可以容纳更多的港口的前提下,赵信都不准备大规模的兴建港口,未来的港口只会兴建两个。

    一个当然是以钢铁厂为主体的港口,另外一个是以水泥厂为主体的港口,不但是只有两个港口的,而且对于港口的吞吐量,也做了一定的限制,之前那些人以为,只要在运河上面兴建了港口,就可以摆脱铁路,完全通过水运,这是不行的。

    保守估计,最少70%的物资和商品,同样要通过港口和铁路的转运,剩下的,才是通过这个河港直接运输。

    

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厂() 
这个运河,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完全的停止施工,大部分的底部的加固已经完成了,还有少部分,还有不少工人在紧张的施工之中。

    按照计划,整个运河将会在10天之后,彻底的完成,现在最后的收尾工作,就剩下了非常少的一部分底部施工,还有少部分的最终水坝。

    一个大型的运河,如果没有的水坝,就没有办法控制,任何一个大规模的运河都是需要有这个的。

    只不过,现在没有电力,也没有蒸汽机,要开合比较的困难,原则上,这个水坝,除非遇到了特别的情况,比如说,巨大的台风,比如说,遭遇到战争,一般而言,他也不会关闭。

    为了开合这么一个水坝的,需要动用最少12条传动装置,需要最少1000头牲口和最少4000的劳力。

    在没有动力设施的时代,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如果不是有赵信这么一个穿越者,单纯北宋的人员想都没有办法想到。

    一个可以把超过200米的入海口,通过巨大的闸门,彻底的封起来的水坝,这本身就是一个让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运河很宏伟,也非常的庞大,甚至到现在为止,开合水坝的传动装置,还没有彻底的安装完成,未来,当建成之后,一小部分坝体,会采用炸开的方法,剩下的水坝,实际上,是半开合的,这就节约了大量力量。

    赵信看着在他的手中完成的庞大工程,心中一阵阵的感慨,定海军的速度,真的是超速的,2年前,他刚刚抵达定海军的时候,定海军是一个什么模样,那是一个荒僻的,几乎没有什么未来的渔村,上千的贫苦渔夫,在这里挣扎着生存着。

    这个时代,海洋没有受到污染,稍稍深入海洋一点,也是人类的禁区,各种海洋的鱼类,自由的生存着,别说是传统的四大渔场,就算是一些近海,也是鱼类资源非常的发达。

    定海军这边,位于后世黄海,不过,这个时代,黄海要大一点,没有黄河形成的大规模的冲积平原,黄海的面积,比起后世的时候,最少要大出几十万平方公里,在黄海之中,盛产的大小黄鱼,这些正躺在海水之中呢。

    海里有鱼,可是这些鱼,不是一般的渔夫能够捕捞到的,他们是穷人,长期的捕鱼,却连一条船都买不起,他们最多就是在近海赶赶海,或者冒险,进入到稍稍深一点的海里,只要稍稍不慎,不说天气变化,有时候,甚至连朝夕涨潮,都会要一个人的性命。

    可是现在,在人力的作用之下,定海军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整个世界上所有的城市,就面积上面,300多平方公里定海军,实际上,已经比东京汴梁要大了,大的多了。

    除了大之外,现代化程度也非常的高,21世纪的城市布局的,大量高层建筑,目前定海军,因为技术和建筑实力的关系,最高的楼不过是19层,换算成高度,还不足80米,可是这样的高度,在北宋,是绝无仅有。

    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在海边建成,这一点,赵信非常的有成就感的,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根基打下来了,未来,当重工业和污染工业,被迁移到琉球,留下来的,就是商业和大量的研究所,整个定海军的实力,会更上一层楼。

    运河因为要考虑到水的关系,在没有提灌设施,还有船闸的前提下,赵信必须要把运河向下挖,现在,差不多最低的地方,是海平面之下30米,加上总体的深度,会达到40米左右。

    海边,也就需要考虑潮汐,不必如同黄河的两岸一样,要考虑到黄河不断的抬高的问题的,所以,超过水平面的不必需要修建的太高,够用就可以了的。

    运河很庞大,可是在没有注水之前,显得非常的单调的,都到了最终的收尾的时候了,就算是有什么想法,也没办法改变,赵信也不会去改变。

    有些工程,带着某些科学基础,一切的去改变,只会让下面无法侍从,定海军还没有发达到,对于各种的力量,对于各种的物理问题,都非常深入的程度,还是不多事。

    在到了运河之后,赵信实际上,已经有些后悔,给他们河港的想法,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工程,还有密布的造船厂,这会成为,未来,定海军在造船业上面的绝对中心,只要沉下心发展两年,定海军,真的会千帆万帆的出现。

    不过耗子啊,最终,赵信只是准备给他们留下2个,这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2个河港,不会影响到大局,甚至不会影响到造船的运作,只不过,地方的选择上面的,需要考虑,如何设计,才不会影响到造船。

    15公里,在庞大的东亚,不是一个很长的距离,可是对于造船来说,却不算小,在没有大量的起重机械,在没有电脑辅助设计的前提下,造船厂的面积会非常庞大。

    一个差不多4000料的海船,单纯它的面积,就超过了300平方米,20米长,15米宽就差不多是这个了。

    要造船,需要兴建大量的船坞,赵信建设的是大量的造船厂,而不是一个个单纯的船坞,在人员和技术人员到位的前提下,一个造船厂最少会拥有大大小小的20个船坞,单纯这些船坞的占地面积,差不多就有的近5000平方米,加上其他占地,一个造船厂,最起码需要3万平方米以上。

    按照运河两边,2公里之内的黄金距离,整个运河周围,也不过是60平方公里。

    实际上,运河周围,根本不可能给出这么大的面积,整个定海军才300平方公里,把五分之一的土地,用于造船厂的兴建,这绝对不行的。

    按照定海军的规划上面,能够拿出来面积,大概是的27平方公里的,也就是说,2700万平方米,如果全部利用上的话,可以做900个造船厂。

    实际上,这是根本不可能的,造船厂不能一个个的叠着,还有人员,住宿,办公楼和公路之类,最终,在两岸,留下了300个造船厂的位置,第一批设立的造船厂大概是80个。

    不是定海军没有钱,也不是位置不够,关键是在于,人员的问题。

    造船厂是人力密集型的产业,在目前的北宋,江南的那些造船厂,哪怕是建造100料左右的小船,他们使用的人力就是50人左右,如果船增加到了800料,人员会稍稍降低,可是也会达到250人左右,真正的4000料的大船,反到使用的人少了起来,大概在800人左右。

    看起来,更大的船,使用的人力降低了,可是效率也降低的多,平均一个800料左右的船,只会用2个月的时间下水,可是对于4000料的船来说的,最少却需要2年的时间,足足比800料的增加了12倍。

    这还是各方面都顺利的关系,如果有任何的一种材料缺乏,那等的时间就非常的长了。

    就目前来说,也就是海商们,有钱兴建庞大的海船,真正属于北宋的商人,最多也就是在1000到2000料之间的,这样的船,价格不贵,投入的也比较的快。

    打个比方来说,就拿现在定海军的造船厂,因为大量的使用的工具,实际上,在人员上相对较少,可是一个船厂最少是20个大大小小的船坞,按照一个船坞有40个人,也差不多需要800人以上。

    定海军现在人口已经突破了200万人,在普通工人这个上面,定海军真的不缺,300个造船厂的话,平均每个造船厂1000人的话,就差不多是30万,有些压力,可是凑一凑,把人力向这个方面集中,还是可以做到。

    底层的工人好找,可是工匠怎么办,造船不是一个简单的劳动,它中间是有技术含量的。

    在北宋江南的船厂,大工们的地位极高,甚至首席工匠,比起当家的说话都算数,一个资深的,历史悠久的造船厂,一旦大工跳槽,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些关键性的工匠,他们甚至生病了,都会影响到一个船舶的建造。

    在定海军,一切都可以放在科学上,通过研究和统筹,如同当年大名府的铁匠一样,把所有的工匠的手艺,都集中起来,然后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找出其中的必然性,然后增加效率。

    目前在定海军,1000料以下的海船,只要一个实习工匠,还有4个学过力学,进行过一段时间培训的助理,就可以开工兴建,就连底层的劳力的数量,都已经减少到了45个,也就是说,差不多50个人,能够开工兴建1000料的海船。

    建成速度也非常的快,保守估计,一艘船加上施工和晒装,最多20天。

    这就是定海军的速度,在能够用工具来解决的时候,就用工具解决,不能的话,也可以在熟练度和统筹上面下功夫,效率远比的北宋其他的造船厂要高。

    造船厂的建设,实际上是跟运河同步的,造船厂的兴建,涉及的人员相对较少,可是造船厂的兴建,相对比较的简单。

    在拥有了水泥和钢筋的前提下,船坞不过是通过砖头砌成固定的形态,然后让船只可以在其中搭建龙骨,并且完成最终的修建,整个工程量并不是很大。

    大部分的造船厂已经完工,现在正在紧张的兴建之中,一些造船厂之中,小一点的船,比如说500料以下的船,已经开始初具规模了,甚至底层的建筑大部分都已经完成了,一些大一点的,也已经完成了整个龙骨和底层的铺设,正在紧张的施工。

    赵信很满意的围绕着感兴趣的造船厂转了一圈,然后的,前往约定好的那些造船厂。

    在造船厂之中,也有三六九等的,其中最大的一个造船厂,可以说是整个造船厂的巨无霸,它同样是拥有20个船坞,可是此船坞非彼船坞,因为他全部是使用了3万料的船坞,也就是说,这些造船厂的吨位,全部都是3万料的。

    这个造船厂,不但是把定海军最大的造船厂给迁移过来,而且最近2个月来,所有造船设计的,助理设计等方面毕业的人员,都填充进来,加上30多个能够独立开工的大匠在内,技术人员超过了200个,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各种的机械,都是整个定海军最发达的。

    来到了这个被命名为定海船厂的造船厂,一字排开的就是庞大的船坞,2000料的船只,3000料的船只,他们船坞也就是几百平方,可是3万料,就不一样了,不能说大出了10倍,却也差不多了,每一个船坞的面积,都超过了1500平方米,看起来气势就很惊人。

    看来,在运河上修建造船厂,是一个好事情,这个选择我是没错的。

    在航海时代的刚刚开启的时候,造船中心是以拖着港口来存在的,一个庞大的港口,数十公里长的海岸线,足以容纳众多的造船厂。

    这些靠近海边的造船厂,有它优势的地方,那就是方便直接海试,这样非常的方便,在航海时代的时候,这样的船厂几乎都是每一个航海国家之中最大的。

    这样布局方法,缺陷也有,海边,容易受到台风的影响,因为台风引起的大雨和海水倒灌,容易影响船舶的生产,同样的,不容易防护。

    历史上,在中法战争之中,中国最大的南方造船厂,马尾船厂,遭到了法军舰队的突袭的,机械人员大量的损失,就连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