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他的资历也够了,特别是这一次的保州兵变,他率领大量禁军,短时间就平叛完成,更是在基础上面,又平添一个档次,是时候下去独当一面了。

    韩琦也早该离开了,从保州兵变之后,他基本上就驻扎在保州,军事的行动结束之后,更多处理的是欧阳修,甚至说,欧阳修也处理的差不多了,只要是朝廷派遣人员,接替就可以了。

    有些事情,不是一个临时派出的官员,就能够处理的,必须要地方官员长期的来处理。

    对于一个灾害来说,临时的机制,只是临时的,用于解决临时的事情,当最大的问题解决了,平稳了之后,在慢慢的解决。

    时间永远是抚平一切的神奇大手,很多在当时很难以解决的事情,在时间的平复之下,慢慢的都可以解决,任何一个从政经验丰富的人,都知道这一点。

    可惜在保州,这件事情出了变数,韩琦和欧阳修基本上处理完了,可是接下来的任命迟迟不来。

    他们也算是熟知政务的,很快就从中间嗅到了,也就安静的等待,果然,当韩琦主动,下方地方,去担任陕西四道总管,关于欧阳修的任命也下来了,扬州太守。

    欧阳修的级别,去担任扬州太守来说,是贬谪,却不是贬谪的太过,显然,赵信的这个蝴蝶,还是扇起来了,本身韩琦是去陕西,却不是四道总管,欧阳修也不是去扬州的,是去滁州,后来才迁的扬州,可以说,都节约了不少的功夫。

    保州兵变最终还是告了一个段落了,韩琦会先行离开,禁军都已经回归了,在保州的只有一个军,这也是接替云翼军,留在保州的禁军,他们不会离开。

    欧阳修要再等上几天,他需要等人前来保州交接,而交接完毕之后,他也不回汴梁,顺着运河直接下扬州,哪里前期的交接已经在进行了。

    就因为保州兵变而聚集过来,两位年轻的高官,都已经准备离开了,至于保州兵变的罪魁祸首,也需要离开了,苗家庄的搬迁,未来留在这里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庄园,虽然因为保州兵变而扩大了差不多2倍,可是在整个苗家的序列之中,将会不再重要。

    苗定被定位为嗣子的那一刻起,苗家的整个重心,都会向着他来偏移,在苗远转交的信之中,苗家在各地的庄园,全部的体系,都在搜罗工匠和劳力,这些会陆续的送来大名府或者定海军。

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 
韩琦是很快就离开的,本身就没有什么东西,然后又归心似箭,他需要去一趟汴梁,然后在汴梁转到去陕西,几个月的时间,看起来不是特别的着急,可是稍稍耽误一下,说不定,要在路上走上几个月的时间,那就耽误大事了。

    算下来,抵达苗家庄之后,也有了半个月的时间了,第一批出发的移民,早已经坐船前去了,估计一两天之内,送他们去了洪泽湖的船就会回转,他们还有新招募的一批船,会前来苗家庄。

    铁匠生意关系到未来的重中之重,铁本身的价值不菲,从铁到钢,又有了不小的提升,工业就是这样,后世很便宜的钢,在原材料截断,价格是非常低,伴随着一步步的加工,精度越高,讲过越困难,最终的价格就巨大。

    放在北宋,也是同样的事情,一些普通的铁,价格80文左右,加工成普通工具,大概会提升50%左右,更精密的钢,是好几倍,钢制工具再翻50%,到了神兵利器,更是价格远超过普通的铁的标准。

    韩琦的离开,苗家庄的搬迁,再留下来,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一些苗家庄的村民们,略微的有些不舍,可是赵信的威信,在这里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威信本身就是一种很奇特的东西,威信高的人,说出来的话语,权威性就高。

    赵信在过去几个月之中,用实打实的表现,赢得了众多民众的满意,一个一年到头,能不能转到2贯的家庭,每一个人,都可以收获3…4贯的收入,一些全家四五口人在工坊上班的,更是一个月收入超过20贯。

    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字,这代表着30石大米,50石面粉,还有近百石的杂粮。

    吃饱已经不是什么奢望的事情了,单纯30石大米,就足以让一家是十几口人,吃饱和吃好,剩下的,还能够有更多的追求。

    赵信已经许诺,到了定海军,待遇不但不会比现在差,甚至一定程度上面,还会更好,这才是他们的期望。

    过了更好的日子,谁愿意回到原来,一年可能就是一两贯,有个头疼脑热,连医生都看不起,甚至吃肉就如同过年一样。

    现在,对于苗家庄的这些村民们而言,吃肉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了,一个人的薪水,可以买一斤多,更别说馒头包子还可以打折买。

    铁匠方面,这不一样,牵扯的更多,这其中,一部分大概有一百多个,是苗家庄周围,还有从保州这边雇佣的,还有一部分是军营之中的。

    军营之中的铁匠,除了很少的一部分之外,其他的都没有编制,不属于是常备军,多是在执行军事任务的时候,临时征兆的徭役,这些人过的并不是很如意。

    在跟着赵信的短短时间之中,他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掌握了神兵利器的炼制方法,也赚到了不少钱。

    无论古今中外,钱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很多矛盾是在于分赃不均,很多变化,也同样是因为钱。

    赵信用实打实钱,证明了跟着他,才有钱赚,最关键的,其实,还在于身份。

    这些铁匠们,他们过的并不好的,士农工商,看起来工比商高,可是实际上,因为商人更有钱,在大部分时候,商人可以用钱买劳役,可是工匠就不行,商人可以被代替,工匠怎么代替,总不能随便一个人上来,就可以打铁吧,那不是开玩笑么?

    只要有征兆,只要有劳役,工匠们就跑不了,唯一两种可以免除的,一种是当官,成为官员可以免除劳役,哪怕只是八九品的小官,可是工匠体系之中,连一个工坊的大匠,都未必是官,更别说普通的工匠了,这是基本上不太可能的事情。

    另外一种就是,找一个不出劳役的对方,这些地方不是普通的道或者州,是边境军州,只要这个军州不遭遇战火,他们就不会被征招,一般而言,边境军州的军队,也不会随便的调动。

    可惜,这样的好事情争夺的人多了,轮不到他们。

    赵信的出现就是一个机会,定海军啊,不是在辽国边境,也不是在西夏边境,这是一个靠近海边的边境,从某一种的意义上面说,这是一个很安全的所在,恐怕北宋都陷入战火之中,这里都未必,这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或许对于别的工匠而言,还需要挑选,等待定海军的征招,可是这些已经在这里的铁匠们,纷纷放弃了回归的想法,想要加入定海军之中。

    对于这些,赵信是来者不拒,可以说,跟随者韩琦来的铁匠,七八成都被他征招了,这个数量很多,大概有180名左右的铁匠,还有400个铁匠学徒。

    这些人先跟随着赵信前往定海军,当定海军的一些户籍和文官到了之后,就会给他们办理一些手续,只要这个手续完毕了,就可以成为定海军的一员。

    无论是招募的,还是跟随着的,他们都相当的听话,也都按照赵信所说的去做的,不但是在试验尝试的过程之中,也在搬迁的过程之中。

    苗家庄这边,也准备的差不多了,首批出发的铁匠们,已经开始打包好了东西,要搬迁的东西不多,除了随身携带的工具,就是一些个人物品了。

    前往的大名府,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同于的肥皂和馒头,这是注定要风靡整个大宋的生意,大量的出色的铁器,还可以提升的整个大宋的生产效率。

    进入到了铁器时代之后,铁质工具的使用,增加的生产效率,可是铁跟钢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特别是对于农具来说。

    钢比铁更加的锋利,也更加的省劲,使用的材料也会更加的少,同时使用的年限会有很大的增加。

    不过,在没有科学的方法,并没有认识到钢和铁到底有什么区别的时候,从铁到钢,不但需要耗费巨大的劳动,也需要机会。

    材料之中一点碳都没有的情况下,就算是千锤百炼,甚至是千锤万炼,也不可能把铁变成钢,这是自然规律。

    赵信的出现,首先,跨越了这个过程,他不但知道铁跟钢之间的区别,同样知道一些冶炼的方法,直接让在北宋开启了钢的时代。

    生产力,永远是发展生产的第一个要务,要提升生产力的水平,那就必须提升工具,从普通的木质或者石头工具,到青铜器,再到铁器,这些提升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实际上,最大的变革还是在近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出现,取代了原来的水和风等简单能量的运作方法,把自然燃料转换成动能,极大的改变了这个世界,已经不同于从材料上面进步的结果了,工业时代,如同一艘可怕加速的猛兽,冲掉一切,发展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

    未来,赵信在北宋,肯定会开启这个蒸汽机为主体的工业革命,对于世界上各国来说,没有比中国这么有利的条件了,因为煤炭储量绝对是世界第一,这本身就拥有了这个先决条件,同时,靠近的东南亚地带,还有橡胶。

    只不过,有没有大量生产和种植,这成为了关键,不过就算没有橡胶,赵信也可以通过卡牌系统,合成出合格的物品出来。

    在苗家庄又等待了2天,其中已经分批触发了2个船队,都是10艘左右200石帆船,因为铁匠们的工具众多,每一艘大概可以容纳10个铁匠,还有他们的所有的物资,加上一部分原材料和半成品,20艘船,只是带走了150人左右,还有差不多四分之三的人。

    终于之前运送了5000多人员,前往洪泽湖的船队,终于回归,那是一个拥有150艘船舶的大型船队,他们平均30人的载重量,把整个苗家庄绝大多数人都送到了遥远的洪泽湖,在哪里会简单的安顿下来,然后才前往定海军。

    询问了一下负责的人员,洪泽湖那边,已经开辟了一个简单的营地,实际上是曾经厢军驻扎的地方,现在,已经废弃了,经过了简单的打扫之后,勉强可以使用,他们暂时安顿下来,接近5000人,要想跨越洪泽湖到定海军的距离,这有些不现实,现在定海军也容纳不了这么多人,他们会用1个月的时间,在这里建设一个基础交易市场,并且陆续的进入定海军。

    大型船队抵达,也代表着苗家庄的搬迁进入到了尾声,剩下的所有铁匠,工匠,还有剩余,愿意跟他们前往定海军村民们,都会上船,剩下的,也不会是留在苗家庄。

    苗家庄是苗家的私产,当苗远离开之后,会有管事的过来接替,未来,这里就不存在经营,只是一个普通种地的农庄,至于所有收入,还能够给谁,当人是给四少爷苗定了。

    用了两天的时间,搬运上船,号子声响起,一艘又一艘的船,缓缓的开启,再浆的作用下,向着遥远南方而去,他们也是定海军的开启力量,这一天也载入史册。181

第二百四十章 风生水起() 
在没有火车,没有告诉公路等快速的交通工具之前,水运是最为方便快捷的一种方式,京杭大运河也是同样,他联络了整个中国,最为重要的五条河流,把整个北宋的精华地区,都纳入其中的,促进了相互之间的联络。

    北宋的商业发达,跟运河的水运,不无关系,任何一个商业发达的社会,交通都必须是便利的,否则,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交通成本就是货值的数倍,贩卖也就没有什么利润了。

    700里左右的路程,用船的话,可能需要20多天的时间,好在,赵信给的钱很足,日夜兼程的,可能最多10天就可以抵达,效率比陆地上高很多。

    在启程之前,赵信还专门的用快马,哪怕每天200里的距离,也只用了两三天就抵达大名府,他们会比整个船队早上七八天的时间抵达,由现在在大名的王松,负责提前的安顿。

    大名府很繁华,可是要安顿下来一千多名铁匠和劳力,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上一次经过大名的时候,赵信就让王松准备,现在已经差不多了,按照之前的通讯,位置已经找到了,正在紧张的施工,争取等到他们抵达的时候,可以直接的入住。

    王松这段时间,在大名府混的是风生水起的,不但是地位提升,迎来送往的也很多。

    钱不能使绝对的,可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北宋特殊的环境,让商人的地位比起之前有很大提升,可是最尊贵的还是官,王松作为下人,最少说明面上的下人,他的身份,会随着苗定的身份,水涨船高。

    在之前,去海州之前,苗定的身份只是开国侯,保州候的招牌,用来震慑宵小,这没问题,一般的普通家族,根本惹不起这样的权贵,可是稍稍高一点的,或者是跟一些大一点的家族有点关系的,都不会太在意。

    他们是权贵之中的中坚,也是人数最多的,他们不可能知道苗定真实身份,保州候只是一个跟他们平起平坐基础,要想看重,那是不可能的,一些退出一线将门,祖上甚至是开国公,一个后封的开国侯,算的料什么。

    在这么短的时间之中,赵信的地位变化,从保州候到定海侯,级别上没有什么变化,同样还是开国侯,可是前面那个职务发生了变化,定海军节度使。

    唐朝的节度使,可以说是的权倾一方,因此引发的一系列后果,让北宋对于节度使相当的警惕,一般的节度使的封地都不会很大,还在各大道之间,隐隐起到监视和限制的作用。

    正因为这样,有了防备,对于节度使的管理,也就放松很多,一个节度使,不是虚衔而是实质的那种,不但地位上很高,不管定海军大小如何,节度使却是转运使一级。

    在一定程度上,节度使甚至比转运使更大,在实质的节度使上面,跟唐朝一样,同样是军政一把抓,对于内部的控制力度,权位的重要,可是更上一层楼的。

    现在,哪怕没有二皇子这个身份,仅仅依靠赵信本身的地位的,也足以在大名府这个地方站稳脚跟,一些人或许没有求到节度使的程度,也也不会得罪这么一个位高权重的家伙的。

    这种情况下,这些权贵才真正重视起了定海侯,更别说发现了风靡整个大名府的馒头包子和肥皂,这些的都是这边出的,还有神兵利器。

    神兵利器的影响力,比起馒头包子更大一点,馒头包子只是底层民众的食物,量很大,也很挣钱,可是隐蔽性太好了,谁也不会知道,几文钱一个的馒头包子,聚沙成塔之后,会有那么大的利润。

    人们忽视,恰恰是因为,他太多了,就在生活之中的,这也就是思维的误区,谁都认为,珠宝玉石这些东西,最赚钱,没错,他们的营业额是高,只要卖出去,一个就是成千上万,甚至是十万百万,可是这样的销量能够有多少。

    神兵利器,就是北宋珠宝玉石,甚至比珠宝玉石更加吸引眼球,4件兵器万贯,这不是天方夜谭,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北宋虽然崇尚文,可是武将地位只是在朝堂上面不高,跟京城的宰抚集中不同,大名府作为北方抵御辽国的关键所在,将门相当的集中,北宋除了顶级将门和后戚家族之外,绝大多数的二线将门和普通的二将军世家,都是在大名府。

    北宋的权利掌握在文官手中,对于文官荣养之后,管理较为严格,士大夫的操守,也不可能贪婪,可是对于武官。

    从太祖杯酒释兵权开始,钱就成为大部分的追求了,在做到一定程度,就有一个很高的天花板,超越了这个天花板,你应该懂事的急流勇退,到时候,大量赏赐和金钱,足以让你做到富家翁。

    一些将门也是如此,他们长期为官,更加熟知北宋的政治环境,他们根本就没有在军旅更多的发展,做到一定级别就去经商,就去赚钱,以权力和头脑,还是赚到了不少,很多将门都是非常有钱的,锦衣玉食。

    3个月4把神兵利器的,这是赵信定下来的数字,实际上,有些低估大名府的消费水平,同时,刚开始第一次,这个神兵利器还没有展现出力量,只是简单操作和追捧。

    可是之后,在被人家买了之后,它的不少功效开始出现了,人是群居动物,买下来宝物是做什么,炫耀,我有你没有,才是炫耀的精髓。

    对于兵器而言,最基础的炫耀,就是展现它的性能,削铁如泥,这只是最基础的,关键在于,大宋最顶级的步人甲,根本就挡不住这一把神兵利器,只要稍稍用力,就可以削断步人甲。

    这可不是一般的功能,之前把它作为神兵利器,只是立足于吹毛短发,削铁如泥上面。

    前者容易达到,一些很锋利的武器,或者说是可遇不可求,还是可以达到这一点的,削铁如泥有些夸张的,最多就是切金,断玉都有些困难,更别说制式铠甲了,几乎很难听说过,轻而易举可以斩断铠甲的武器,即便有,也都是珍藏的。

    步人甲作为整个北宋,最强悍的防御性武器,被誉为永远无法穿透的额铠甲,这么的一个铠甲,居然被这个神兵利器轻易的穿透,而且完全无损,同样的,这个武器,还不是可遇不可求的神兵利器,是一次性拿出4把的。

    能够成为权贵,成为大名府上层势力的一员,哪一个不是人精,哪一个不是头脑清晰的,很快就从4把一起上面,看出来是量产的,最少不会跟神兵利器那么少。

    一些有关系的,甚至打听到,这样的武器不止4把,只不过没有放出来,未来要隔着几个月放出来。

    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有这么一款威力无穷的武器,谁不愿意拥,就算是一些家境不怎么强的,也很喜欢,关键时刻可以保命。

    3000贯这样的而数字,对于一个稍微好一点的家庭来说,拿出来都没问题,只不过不像是巨富那样,随便就可以追捧,拿出来买了当收藏,他们必须要有真正的需求,才会购买。

    现在,证明了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