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电影产业的演员数不胜数,足足将近六十万之数,选角导演们不可能一个个演员地挑选过去,即使他们有这样的精力,也没有这样的时间;而且,不是所有演员都聚集在纽约和洛杉矶两座城市的,对于大部分业余演员或者新人演员来说,一次试镜的旅费可能就足以让他们倾家荡产,以至于不得不留宿街头——
为什么不居住在纽约和洛杉矶呢?因为这两座城市的生活成本也不是普通人可以承担的,对于待业演员来说,收入本来就微薄,又不得不四处参加试镜,只能偶尔利用空闲时间打工,大城市的生活绝对是举步维艰。
更何况,即使居住在洛杉矶和纽约。表演的试镜几乎都是在工作时间,正在打工的演员们也不见得能够随时随刻翘班前往参加试镜。
所以,试镜录像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比如说“蜘蛛侠”现在准备招聘新一任的蜘蛛侠扮演者,他们通过演员工会公布消息,附带相关条件,然后有意向的演员们都可以录制一段自己的表演视频,通过邮件或者信件的方式,直接寄给剧组。
选角导演们将浏览成千上万的试镜录像,挑选出其中印象深刻的,进入第二轮试镜,可能是电话试镜,可能是命题式试镜录像;经过第二轮筛选之后,第三轮试镜可能就要求演员亲自前往洛杉矶或者纽约,或者其他城市,面对面地进行试镜。
此类试镜适用于剧组广撒网的意图,这也意味着,即使拥有经纪人,演员想要参选其中,他们也必须录制试镜录像,一视同仁。可能他们的优势就在于,经纪人的名望可以确保选角导演一定会看到录像,而不是在无数的录像浏览之中,昏昏欲睡的瞬间,就被错过了。
几乎好莱坞每一位演员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即使大牌如汤姆…克鲁斯、汤姆…汉克斯、乔治…克鲁尼等等,也都没有例外。
“太平洋战争”是蓝礼的第一个正式试镜,因为这套剧集招聘的演员着实太多,他们跳过了试镜录像的环节,直接进入海选,无意之中,这反而给了蓝礼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成功打动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
在那之前,蓝礼也录制过试镜录像,参加过几部电影和电视剧的试镜。其中包括了“行尸走肉”,“城中大盗”和“绯闻计划”等等。
不过,作为一名新人,蓝礼不太懂得试镜录像的技巧,录制出来的视频显然没有能够展示他的优点,又或者是他的优点不符合对方的要求,当然,最大的可能是海底捞针之中,他们根本就忽略了蓝礼的试镜录像。
试镜录像是一种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面试方式,剧组一般不会提出任何要求,演员对剧本、角色、导演、风格、乃至类型都一无所知。所以,当演员站在摄像机面前时,展示的内容也是开放的,选择展示自我的特长,还是选择展示模仿的表演,亦或者是以猎奇取胜,表演内容的选择,某种程度上就反应了演员的性格。
比如说汤姆…赫兰德(Tom…Holland)2015年参加“美国队长3”和“蜘蛛侠:英雄归来”的试镜,希望成为新任蜘蛛侠。他的第一轮试镜录像就十分特别,他没有表演,也没有台词,仅仅只是自我介绍之后,然后就开始了谢内(Chaine)的表演。
谢内是芭蕾舞的专业术语,源自于法语,专指在立起全脚尖或者半脚尖上所做的像链子一样连续性的旋转。这是芭蕾舞的一项基本功,对于平衡、力量、肌肉等技术都有着严苛要求,在没有任何动力支持的情况下,仅仅依靠非站立腿的甩鞭,持续不断地转动下去,就好像永动机一般。
汤姆…赫兰德从小开始学习舞蹈,十岁时就因为舞蹈才能而被挖掘,而后经过两年的训练,出演了“跳出我天地”的音乐剧版本,登上了伦敦西区的舞台,并且崭露头角。在试镜录像之中,汤姆没有进行任何表演,仅仅只是展示了自己的谢内,连续原地转动六十秒,没有间断,也没有摇晃。
这一试镜给选角导演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向汤姆发出了后续试镜的邀请。后来,经过了多轮试镜,击败了四十多位竞争对手,汤姆成为了新任蜘蛛侠。
试镜录像,没有要求,也没有限制,任凭演员自由发挥。但问题就在于,对角色没有任何了解、对选角导演没有任何了解、甚至对故事也都没有任何了解,演员又如何确定,试镜录像里展示出来的内容就足以让自己通过第一轮试镜呢?
这是赌博,也是冒险。
“太平洋战争”以来,三年时间里,蓝礼取得了诸多不俗成就,现在再次回归初心,录制自己的试镜录像,这种感觉着实微妙,同时还有些许激动。
看着摩拳擦掌的蓝礼,罗伊挑了挑眉尾,眼底流露出了兴致盎然的神色,站到了摄像机后面,懒洋洋地依靠着旁边的衣柜,“你已经构思好了?准备表演哪个桥段?”
“‘形单影只(On…My…Own)’。”蓝礼站在空地里,开始做着热身运动,这些上台前的准备,如此陌生,却又如此熟悉。身体渐渐开始适应,大脑也渐渐开始适应。
罗伊的眼神流露出了疑惑,“难道我记错了?这不是艾潘妮的桥段吗?”
“是的。但我希望挑战看看冉…阿让。”蓝礼出人意料的回答,让罗伊依靠着衣柜的动作稍稍僵硬了片刻,不是马吕斯,而是冉…阿让?年龄跨度巨大,同时挑战难度巨大的冉…阿让?
罗伊认认真真打量了蓝礼之后,确定他没有在开玩笑,撇了撇嘴,没有大惊小怪,而是轻描淡写地接受了这样的变化,“那为什么不选择冉…阿让的桥段呢?”
“因为每一位试镜冉…阿让的演员,都会表演冉…阿让的桥段。”蓝礼理所当然地回答让内森呵呵地笑了起来,罗伊也耸耸肩表示了赞同,“我可以表演冉…阿让,但导演看到试镜录像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我的实力,而是我的年龄,这让我很难占据优势。我需要跳出固定思维模式,打破僵局,选择一些特殊的桥段,制造出惊喜的效果,同时也证明,我可以驾驭不同角色的不同桥段,注入自己的特色。”
“那为什么是’形单影只’呢?”罗伊继续追问到,他必须承认,好奇的心态已经渐渐盖过了质疑和诧异。就连他都如此了,更何况是那些选角导演呢?
“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桥段之一。”蓝礼正在活动着四肢,热身运动的同时,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语气也越发轻松,“事实上,我个人最喜欢的两个桥段都是年轻人的。一个是’房屋之主(Master…Of…The…House)’,还有一个是’红与黑(Red…And…Black)’。”
在故事之中,芳汀去世之前,将女儿珂赛特寄养在客栈老板德纳迪埃那儿。“房屋之主”就是德纳迪埃夫妇的登场桥段,与一众酒客、革/命青年共同奉献,整首歌轻快活泼,甚至还有些滑稽戏谑,欢腾热闹的景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红与黑”则是马吕斯与革/命伙伴们展开对唱的桥段。马吕斯对珂赛特一见钟情,以红色和黑色来隐喻自己情窦初开的心情;而革/命团队的领袖安灼拉则高呼,在时代洪流之下,还有比个人情感更加重要的事情,以红色和黑色来隐喻反抗政/府的慷慨激昂。
蓝礼个人非常喜欢“红与黑”这个桥段,尤其是安灼拉的表现,不仅展现了那个时代年轻人们伟大的报复和蓬勃的朝气,还展现了在历史洪流之下个人与社会之间唇亡齿寒的关系,整个桥段令人振聋发聩、热血沸腾。
如果仅仅只是个人喜好,蓝礼十分愿意出演马吕斯或者安灼拉,与戏份无关,仅仅只是与个人取向有关;但无论是马吕斯还是安灼拉,对蓝礼的挑战难度都十分有限,年龄、个性、风格、包括角色背景——马吕斯和安灼拉都是贵族家庭出身,却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投身革/命,蓝礼都拥有先天的优势。
可以说,这也算是本色演出的一种。
回归戏剧舞台,蓝礼的本来意图就是不断打磨自己、挑战自己、突破自己,选择马吕斯和安灼拉,这就是“安全选项”,所以蓝礼主动挑选了冉…阿让,这个历经沧桑、颠沛流离、命途多舛的角色,避开了舒适区域,冲击更大的难题,希望能够鞭策自己继续取得进步。
其实,挑战最艰巨的应该是德纳迪埃,这个无赖流氓,堪称是全剧幽默和滑稽的担当,搞怪、难缠、贪婪、卑鄙,每一次登场的桥段都带有强烈的反讽效果。不过,德纳迪埃每一次登场都是夫妻同行的,蓝礼一个人可是分身乏术。
综合考量下来,“房屋之主”和“红与黑”都不太适合。一来,两个桥段都是群体演唱,声势浩大,单独表演则会逊色很多;二来,两个桥段都是充满朝气的年轻人桥段,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马吕斯的舒适范畴。
“悲惨世界”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经典桥段,这也是音乐剧能够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排除了冉…阿让、马吕斯、沙威的经典唱段之后,在芳汀的“我曾有梦(I…Dreamed…A…Dream)”和艾潘妮的“形单影只”之中,蓝礼选择了后者。
757 舒适领域()
作为一出音乐剧,“悲惨世界”的经典演唱片段数不胜数,“形单影只”堪称其一,这首曲子在整出剧目之中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是艾潘妮,她是德纳迪埃的女儿,在相处过程中,爱上了马吕斯,这首歌曲讲述的就是艾潘妮得知马吕斯和珂赛特相恋之后,她的单恋无疾而终,内心的哀伤和孤独;还有一次则是全剧结尾,冉…阿让垂危之际,芳汀的灵魂出现,指引着冉…阿让进入天堂,在满腔的忧伤和不舍之中,与世长辞。
两个桥段的旋律是相同的,歌词则不同,呈现出来的情感和内涵也就不同。
艾潘妮的桥段之中,悠扬哀怨、充沛饱满、娓娓道来的旋律,赋予了这首歌特殊的质感;更重要的是,细腻而深刻的情感,字字句句铭心刻骨,悲伤却坚韧,痛苦却顽强稍稍过头一些,可能就陷入自怨自艾的窠臼;稍稍不足一些,可能就摆脱了角色飞蛾扑火的决绝。
这一桥段对演员是无比严苛的考验,对歌词的理解、对演唱的控制、对情绪的释放以及对角色的控制,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轻易马虎;再加上,桥段是属于艾潘妮这个女性角色的,对于蓝礼来说,挑战还要更上一层楼。
“相较起来,’形单影只’更加具有挑战性,而且更加打破常规,我要表演艾潘妮的那一段。彻彻底底地颠覆观看这个试镜录像的观众的想法。”蓝礼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现在与三年前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蓝礼是一名更加成熟的演员,知道自己的长处,也了解自己的短板,对于角色的理解把握、对于导演的解读分析,这都更进一步。所以,在录制试镜录像时,蓝礼的思绪也变得清晰起来。
热身运动完毕之后,蓝礼站在镜头的正前方,缓缓地,缓缓地呼气,将情绪一点一点地沉淀下来,空气之中环绕在身体周围的浮躁和轻快都渐渐平息,整个人处于不慌不忙、不紧不慢的水平状态,脑袋一片空白,心绪一片平静。
与电影表演不同,戏剧表演需要的是完完全全地清空大脑,因为千锤百炼的训练,还有烙印在骨子里的基本功,犹如程序一般,精准而深刻地将所有表演都融入了血液之中,每一个表情、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乃至于每一个走位都准确无误,就好像是精致的德国仪器。
阔别戏剧表演舞台三年时间,但仅仅只是闭上眼,那种熟悉感就让身体开始微微打颤起来。没有紧张,只有兴奋;没有繁杂,只有舒适。也许,这就是他的舒适领域,与角色无关,那片舞台本身就让他觉得舒适,仿佛从始至终都属于这里。
站在摄像机后面的内森和罗伊,保持着安静,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在对方的眼底都捕捉到了相似的困惑和不解。
在拍摄电影时,蓝礼总是反反复复地阅读剧本,以这样的方式来切入角色和表演;但今天,蓝礼根本没有阅读剧本,也没有查阅“悲惨世界”的唱段,仅仅只是调整着呼吸。
房间里的沉默在缓缓蔓延,内森和罗伊又不敢出声,只能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
“形单影只,假装她在我身边……”紧闭着双眼,蓝礼轻声歌唱,悠扬而柔和,沙哑的嗓音在那一片宁静之中缓缓滑行,犹如推开水波的船桨,浅浅的涟漪泛了开来。没有特别的情绪,也没有特别的起伏,娓娓道来的心绪,却包裹在一片清冷之中,落寞,彷徨,哀伤,那淡淡的情绪在涟漪之中晕开,美好而动人。
“孤身独行,我与她相伴到……天明。”温柔的歌声在最后一个单词吐出来时,微微停顿了片刻,仅仅只是半个呼吸的哽咽,却在轻轻上扬的嘴角之中,苦涩得化不开来。笑容与悲伤,截然不同的两种情绪,却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然后就看到蓝礼缓缓睁开了眼睛。
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盛满了神情和投入,似乎就连黑夜的凛冽都在悄然融化,“她并不在,但我感觉到她的怀抱;当我迷路之时,闭上眼睛……”垂下的眼睑,在洒落下来的奶黄色光晕之中,泄露了一抹柔情,轻扯的嘴角是如此幸福,美好得让人不忍心惊动,沉溺于爱情之中的浪漫和投入,犹如满天星光般倾泻而下,“她便又能找到我。”
毫无预警地,毫无伴奏地,蓝礼就这样开口演唱,短短四句歌词,却将恋爱之中的甜蜜展现得淋漓尽致,只是舌尖泛起的苦涩却挥之不去,温柔而清冷,幸福而哀伤,根本无需任何语言的解释,角色形象就已经寥寥地勾勒出来。
罗伊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缓缓地站直了身体,挺直腰杆、精神抖擞、目不转睛地投去了视线。没有镁光灯,但蓝礼身上却仿佛自带聚光灯,让周围的世界都黯淡下来,整个舞台都由他来支配!
蓝礼朝着左边迈开了步伐,一步,再一步,缓慢的脚步带着一丝恋恋不舍的悸动,仿佛可以听见那噗通噗通撞击的心跳,雀跃欢呼;可是那微微扬起的脸庞,嘴角的笑容却挂上了些许留恋和不舍,缅怀和思念的哀伤犹如薄雾一般,为整个人蒙上了一层浅浅的水雾,平添了一抹忧郁。
“置身雨中,露面银光闪烁;万家灯火,如同河面氤氲水雾;黑夜深处,树梢缀满星光;我缩减到的只是她和我相守永远。”
笑容,绽放开来;眼角,闪烁泪光。在那幸福而欢快的笑容之中,隐约的泪光在眼眶里闪烁着。由于距离的关系,内森和罗伊都看不清楚那眼角的水雾,可是灯光折射在瞳孔之中,却仿佛满天星辰坠入眼眸之中,波澜不惊的泪光犹如洒落在河边之上的月光。
下一秒,那稀稀疏疏的哀伤就用眼底涌现出来,笑容一点一点地褪去了色彩,深邃的眼眸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远,落寞而孤单、悲伤而痛苦的光芒刺痛了心脏,痛楚就这样缓缓地、慢慢地晕了开来。
“心知肚明,仅仅只是一厢情愿,我在自言自语,并非与她对话。”脚步猛然停顿,可是停下地太过凶猛,以至于身体忍不住开始轻轻晃动起来。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可是紧绷到了极致的肌肉,却泄露了内心深处的汹涌波涛,几乎让人窒息,“尽管自知,我不在她眼中,仍然自欺,我们拥有一个未来。”
嘴角轻轻一扯,勾勒起了一个弧度,那自嘲的苦涩浓得化不开;再次垂下的眼睑,却可以看到自尊和骄傲的崩塌。暗恋和单恋,形单影只、孑然一身、孤独前行,就犹如独自一人翩翩起舞的华尔兹,恢弘盛大的旋律之中,脚步优雅、身姿动人,落寞和孤单却如影随形。
沉默了下来,蓝礼就这样沉默地站在原地,放任那盛大的哀伤缓缓从肩膀滑落,然后往前迈了一步,却又强迫自己停了下来,那试图靠近却又心生胆怯的踌躇和犹豫,让指尖都忍不住蜷缩起来,握紧成了拳头,内心深处发出了绝望的嘶吼。
“我爱她,但,每当慢慢长夜过去,她亦离去,河水,只是河水而已。”微不可见地摇摇头,嘴角的笑容写满了苦涩和痛楚,撇开的眼神,似乎不忍心看到她的幸福。蓝礼挺直了腰杆,重新站直起来,展现出顶天立地的姿态,坚强而倔强地维护着自己最后的尊严,“没有她,我的世界已经面目全非,树叶凋零,满街只剩陌生人。”可是茫然而失落的眼睛,放眼望去,却只有一片空洞。
脚步踉跄地后退了半步,但下一次,蓝礼就迈出了两个大跨步,声势惊人地走了上前,满心的迫切、满心的渴望、满心的坚定扑面而来,让内森和罗伊都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然后清晰地无比清晰地看到了那双眸子里熊熊燃烧的火焰,在湛蓝色的湖水之中翻滚。
“我爱她!”掷地有声,“但,每天我都更加清醒,穷此一生,我一直在自欺欺人。”分崩离析,“没有我,她的世界仍然正常运转。”几乎窒息,“那个世界充满了幸福,我从未品尝过的幸福。”坠入深渊。
尽情地、肆意地、疯狂地引吭高歌,内心深处的情感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他知道,这是注定没有结果的单恋;他知道,这是注定没有回应的暗恋;他知道,所有的一切,他都知道。他甚至知道自己是多么愚蠢、多么可笑、多么可悲,那饱满的情绪在高昂的旋律之中彻底撕裂,整个房间都充斥着滚滚情绪,振聋发聩。
可是……可是,他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他依旧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歌声停止了,那双眼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哀伤之中,汹涌的情绪再次渐渐沉淀了下来,那坚挺而笔直的肩膀线条却是如此脆弱,仿佛就连一点点尘埃都可以将其彻底压垮。
“我爱她。”苦苦挣扎了如此之久,苦苦逃离了如此之久,但他却无法背叛自己,“我爱她。”他前所未有地坚定这一点,即使是无疾而终,即使是形单影只,即使是永远得不到回应,即使是自己独自一人在雨中起舞,但,他还是选择飞蛾扑火,“我爱她。”目光渐渐变得坚定,所有的迷茫,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挣扎都烟消云散,那双深邃的眸子再次熠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