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曰:“夜光之珍,垂棘之壁,将何以愈此?”即命史官书之典册。是时,明
皇履位未久,厉精为治,故见太宗故物而惕然有感。及侈心一动,穷天下之
力不足以副其求,尚何有于此哉?宋孝武不足责也,若齐高帝、周武帝、陈
高祖、隋文帝,皆有俭德,而东昏、天元、叔宝、扬帝之淫侈,浮于桀、纣,
又不可以语此云。
用计臣为相
唐自贞观定制,以省台寺监理天下之务,官修其方,未之或改。明皇因
时极盛,好大喜功,于财利之事尤切,故字文融、韦坚、杨慎矜、王琇,皆
以聚敛刻剥进,然其职不出户部也。杨国忠得志,乃以御史大夫判度支,权
知大府卿及两京司农太府出纳,是时,犹未立判使之名也。肃宗以后,兵兴
费广,第五琦、刘晏始以户部侍郎判诸使,因之拜相,于是盐铁有使,度支
有判。元琇、班宏、裴延龄、李巽之徒踵相蹑,遂浸浸以他官主之,权任益
重。宪宗季年,皇甫镈由判度支,程异由卫尉卿盐铁使,并命为相,公论沸
腾,不恤也。逮于宣宗,率由此涂大用,马植、裴休、夏侯孜以盐铁,卢商、
崔元式、周墀、崔龟从、萧邺、刘瑑以度支,魏扶、魏墓、崔慎由、蒋伸以
户部,自是计相不可胜书矣。惟裴度判度支,上言调兵食非宰相事,请以归
有司,其识量宏正,不可同日语也。
州县牌额
州县牌额,率系于吉凶,以故不敢轻为改易。严州分水县故额,草书“分”
字,县令有作聪明者,谓字体非宜,自真书三字,刻而立之。是年,邑境恶
民持刃杀人者众,盖“分”字为“八刀”也。徽州之山水清远,素无火灾,
绍熙元年,添差通判卢瑢,悉以所作隶字,换郡下扁膀,自谯楼、仪门,凡
亭榭、台观之类,一切趋新,郡人以为字多燥笔,而于州牌尤为不严重,私
切忧之。次年四月,火起于郡库,经一日两夕乃止,官舍民庐一空。
卢知猷
唐之末世,王网绝纽,学士大夫逃难解散,畏死之不暇。非有扶颠持危
之计,能支大厦干将倾者,出力以佐时,则当委身山栖,往而不反,为门户
性命虑可也。白马之祸,岂李振、柳粲数凶子所能害哉?亦裴、崔、独孤诸
公有以自取耳。偶读《司空表圣集·太子太师卢知猷神道碑》,见其什于僖、
昭,更历荣级,至尚书右仆射,以一品致仕,可以归矣。然由间关跋履,从
昭宗播迁,自华幸洛,天祐二年九月乃终,享年八十有六,其得没于牖下,
亦云幸也。《新唐书》有传,附于父后,甚略,云:“昭宗为刘季述所幽,
感愤而卒。按昭宗以光化三年遭季述之祸,天复元年反正,至知猷亡时,相
去五年。《传》云:“子文度,亦贵显。”而碑载嗣子刑部侍郎膺,亦不同。
表圣乃卢幕客,当时作志,必不误矣。《昭宗实录》:“光化四年三月,华
州奏,太子太师卢知猷卒。以刘季述之变,感愤成疾,卒年七十五。”正与
《新唐·传》同。盖唐武、宣以后诸录,乃宋敏求补撰,简牍当有散脱者,
皆当以司空之碑为正。又按是年四月改元天复,《旧唐纪》:“十一月,车
驾幸凤翔。朱全忠趋长安,文武百僚太子太师卢知猷已下出迎。”又为可证。
《宰相世系表》:“知猷生文度,而同族曰渥,渥之子膺,刑部侍郎。”二
者矛盾如此。
忌讳讳恶
《周礼·春官》:“小史诏王之忌讳。”郑氏曰:“先王死日为忌,名
为讳。”《礼记·王制》:“太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注云:“讳者
先王名,恶者忌日,若子卯。恶,乌路反。”《左传》:“叔弓如滕,子服
椒为介。及郊,遇懿伯之忌,叔弓不入。”懿伯,椒之叔父,忌,怨也。“椒
曰:公事有公利无私忌,椒请先入。”观此乃知忌讳之明文。汉人表疏,如
东方朔有“不知忌讳”之类,皆戾本旨。今世俗语言多云“无忌讳”及“不
识忌讳”,盖非也。
陈涉不可轻
《扬子法言》:“或问陈胜吴广,曰:‘乱。’曰:‘不若是则秦不亡。’
曰:‘亡秦乎?恐秦未亡而先亡矣。’”李轨以为:“轻用其身,而要乎非
命之运,不足为福先,适足以为祸始。”予谓不然。秦以无道毒天下,六王
皆万乘之国,相踵灭亡,岂无孝子慈孙、故家遗俗?皆奉头鼠伏。自张良狙
击之外,更无一人敢西向窥其锋者。陈胜出于戍卒,一旦奋发不顾,海内豪
杰之上,乃始云合响应,并起而诛之。数月之间,一战失利,不幸陨命于御
者之手,身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项氏之起江东,亦矫称陈王
之令而度江。秦之社稷为墟,谁之力也?且其称王之初,万事草创,能从陈
余之言,迎孔子之孙鲋为博士,至尊为太师,所与谋议,皆非庸人崛起者可
及,此某志岂小小者哉!汉高帝为之置守家于砀,血食二百年乃绝。子云指
以为乱,何邪?若乃杀吴广,诛故人,寡恩忘旧,无帝王之度,此其所以败
也。
士匄(g4i)韩厥
晋厉公既杀卻氏三卿,群臣疑惧。栾书、荀偃执公,召士匄,匄辞不往,
召韩厥,厥辞曰:“古人有言曰‘杀老牛莫之敢尸。’而况君乎?二三子不
能事君,焉用厥也?”二子竟弑公,而不敢以匄、厥为罪,岂非畏敬其忠正
乎?唐武德之季、秦王与建成、元吉相忌害,长孙无忌、高士廉、侯君集、
尉迟敬德等,日夜劝王诛之,王犹豫未决。问于李靖,靖辞,问于李世绩,
世绩辞,王由是重二人。及至登天位,皆任为将相,知其有所守也。晋、唐
四贤之识见略等,而无有称述者,唐史至不书其事,殆非所谓发潜德之幽光
也。萧道成将革命,欲引时贤参赞大业,夜召谢胐,屏人与语,胐竟无一言。
及王俭、褚渊之谋既定,道成必欲引胐参佐命,胐亦不肯从,遂不仕齐世,
其亦贤矣。
孔墨
墨翟以兼爱无父之故,孟子辞而辟之,至比于禽兽,然一时之论。迨于
汉世,往往以配孔子。《列子》载惠盎见宋康王曰:“孔丘、墨翟,无地而
为君,无官而为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邹阳上书
于梁孝王曰:“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任子冉之计囚墨翟,以孔、墨之辩,
不能自免于谗谀。”贾谊《过秦》云:“非有仲尼、墨翟之知。”徐乐云:
“非有孔、曾、墨子之贤。”是皆以孔、墨为一等,列、邹之书不足议,而
谊亦如此。韩文公最为发明孟子之学,以为功不在禹下者,正以辟杨、墨耳。
而著《读墨子》一篇云:“儒、墨同是尧、舜,同非桀、纣,同修身正心以
治天下国家。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此
又何也?魏郑公《南史·梁论》,亦有“抑扬孔、墨”之语。
玉川月蚀诗
卢仝《月蚀诗》,唐史以谓讥切元和逆党,考韩文公效仝所作,云元和
庚寅岁十一月。是年为元和五年,去宪宗遇害时尚十载。仝云:“岁星主福
德,官爵奉董、秦。”说者谓“董秦”即李忠臣,尝为将相而臣朱泚,至于
亡身,故企鄙之。东坡以为:“当秦之镇淮西日,代宗避吐蕃之难出狩,追
诸道兵,莫有至者。秦方在鞠场,趣命治行,诸将请择日,秦曰:‘父母有
急难,而欲择日乎?’即倍道以进。虽末节不终,似非无功而食禄者。”近
世有严有翼者,著《艺苑雌黄》,谓坡之言非也,秦守节不终,受泚伪官,
为贼居守,何功之足云?诗讥刺当时,故言及此。坡乃谓非无功而食禄,谬
矣!有翼之论,一何轻发至诋坡公力非为谬战!予按是时秦之死二十七年矣,
何为而追刺之?使个欲讥逆党,则应首及禄山与泚矣。窃意元和之世,吐突
承璀用事,全以为劈幸擅位,故用董贤、秦宫辈喻之,本无预李忠臣事也。
记前人似亦有此说,而不能省忆其详。
诗要点检
作诗至百韵,词意既多,故有失于点捡者。如杜老《夔府咏怀》,前云,
“满坐涕潺援”,后又云,“伏腊涕涟涟”。白公《寄元微之》,既云,“无
杯不共持”,又云“笑劝迂辛酒”,“华樽逐胜移”,“觥飞白玉卮”,“饮
讶《卷波》迟”,“归鞍酩酊驰,酡颜乌帽侧,醉袖玉鞭垂”,“白醪充夜
酌”,“嫌醒自啜醨”,“不饮长如醉”,一篇之中,说酒者十一句。东坡
赋中隐堂五诗各四韵,亦有“坡垂似伏鳌”,“崩崖露伏龟”之语,近于意
重。
周蜀九经
唐贞观中,魏征、虞世南、颜师古继为秘书监,请募天下书,选五品以
上子孙工书者,为书手缮写。予家有旧监本《周礼》,其未云,大周广顺三
年癸丑五月,雕造九经书毕,前乡贡三礼郭嵠书。列宰相李谷、范质、判监
田敏等衔于后。《经典释文》末云,显德六年己未三月,太庙室长朱延熙书,
宰相范质、王溥如前,而田敏以工部尚书为详勘官。此书字画端严有楷法,
更无舛误。《旧五代史》:汉隐帝时,国子监奏《周礼》、《仪礼》、《公
羊》、《谷梁》四经未有印板,欲集学自考校雕造。从之。正尚武之时,而
能如是,盖至此年而成也。成都石本诸经,《毛诗》、《仪礼》、《礼记》,
皆秘书省秘书郎张绍文书。《周礼》者,秘书省校书郎孙朋古书。《周易》
者,国子博士孙逢吉书。《尚书》者,校书郎周德政书。《尔雅》者,简州
平泉令张德昭书。题云,广政十四年,盖孟和时所镌,其字体亦皆精谨。两
者并用士人笔札,犹有贞观遗风,故不庸俗,可以传远。唯《三传》至皇祐
元年方毕工,殊不逮前。绍兴中,分命两淮、江东转运司刻三史板,其两《汉
书》内,凡钦宗讳,并小书四字,曰“渊圣御名”,或径易为“威”字,而
他庙讳皆只缺画,愚而自用,为可笑也。蜀《三传》后,列知益州、枢密直
学士、右谏议大夫田况衔,大书为三行,而转运使直史馆曹颖叔,提点刑狱、
屯田员外郎孙长卿,各细字一行,又差低于况。今虽执政作牧,监司亦与之
雁行也。
冢宰治内
《周礼·天官冢宰》,其属有宫正,实掌王宫之戒令纠禁。内宰以阴礼
教六宫,以阴礼教九嫔。盖宫中官之长也。故自后、夫人之外,九嫔、世妇、
女御以下,无不列于属中。后世宫掖之事,非上宰可得而闻也。《礼记·内
则》篇记男女事父母、舅姑,细琐毕载,而首句云:“后王命冢宰,降德于
众兆民。”则以其治内故也。
宰相爵邑
国朝宰相初不用爵邑为轻重,然亦尝以代升黜。王文康曾任司空,后为
太子太师,经太宗登极恩,但封祁国公。吕文穆自司徒谢事为太子太师,经
东封西祀恩,不复再得三公,但封徐国、许国公而已。寇忠憨罢相,学士钱
惟演以太子太傅处之,真宗令更与些恩数,惟演但乞封国公。王冀公钦若食
邑已过万户,及谪为司农卿,于衔内尽除去,后再拜相,乃悉还之。汤岐公
以大观文免相,因御史言落职镌爵。赵卫公坐举官犯赃,见为使相,但降封
益川郡公,削二千户。今周益公亦然,皆故实所无也。王婺相元封冀,嫌其
与钦若同,屡欲改,适有进国史赏,予为拟进韩国制词,用“有此冀方,莫
如韩乐”。既播告矣,而删定官冯震武以为真宗故封,不许用,遂贴麻为鲁,
虽著于司封格,冯盖不知富韩公已用之矣。是时,婺相以食邑过二万户为辞,
寿皇遣中使至迈所居宣示,令具前此有无体例,及合如何施行事理,拟定闻
奏。遂以邑户无止法复命,乃竟行下。
杨子一毛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杨朱之书,不传于
今,其语无所考。惟《列子》所载:“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
舍国而隐耕。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人人不损一毫,不利天下,天
下治矣。’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
‘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禽子出语
孟孙阳,阳曰:‘有侵若肌肤获万金者,若为之乎?’曰:‘为之。’曰:
‘有断若一节得一国,子为之乎?’禽子默然。阳曰:‘积一毛以成肌肤,
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观此,则孟氏
之言可证矣。
李长吉诗
李长吉有《罗浮山人诗》云:“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正用杜老《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之
句,长吉非蹈袭人后者,疑亦偶同,不失自为好语也。
子夏经学
孔子弟子惟子夏于诸经独有书,虽传记杂言未可尽信,然要为与他人不
同矣。于《易》则有传,于《诗》则有序。而《毛诗》之学,一云,子夏授
高行子,四传而至小毛公;一云,子夏传曾申,五传而至大毛公。于《礼》
则有《仪礼丧服》一篇,马融、王肃诸儒多为之训说。于《春秋》,所云“不
能赞一辞”,盖亦尝从事于斯矣,公羊高实受之于子夏,谷梁赤者,《风俗
通》亦云子夏门人。于《论语》,则郑康成以为仲弓、子夏等所撰定也。后
汉徐防上疏曰:“《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
始于子夏。斯其证云。
容斋续笔
卷第十五(十三则)
紫阁山村诗
宣和间,朱励挟花石进奉之名,以固宠规利。东南部使者郡守多出其门,
如徐铸、应安道、王仲闳辈济其恶,豪夺渔取,士民家一石一木稍堪玩,即
领健卒直入其家,用黄封表志,而未即取,护视微不谨,则被以大不恭罪,
及发行,必撤屋决墙而出。人有一物小异,共指为不祥,唯恐芟夷之不速。
杨戬、李彦创汝州西城所,任辉彦、李士涣,王浒、毛孝立之徒,亦助之发
物供奉,大抵类勔,而又有甚焉者。徽宗患其扰,屡禁止之,然覆出为恶,
不能绝也。偶读白乐天《紫阁山北村》诗,乃知唐世固有是事。漫录于此: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予喜,为予开一樽。举杯未及饮,暴卒
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飨。主人退后立,
敛手反如宾。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口称采
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切勿语,中尉正承恩。”盖贞元、元和间也。
李林甫秦桧
李林甫为宰相,妒贤嫉能,以裴耀卿、张九龄在己上,以李适之争权,
设诡计去之。若其所引用,如牛仙客至终于位,陈希烈及见其死,皆共政六
七年。虽两人伴食谄事,所以能久,然林甫以伎心贼害,亦不朝愠暮喜,尚
能容之。秦桧则不然,其始也,见其能助我,自冗散小官,不三二年至执政。
史才由御史检法官超右正言,迁谏议大夫,遂签书枢密。施钜由中书检正、
郑仲熊由正言,同除权吏部侍郎。方受告正谢,施即参知政事,郑为签枢。
宋朴为殿中侍御史,欲骤用之,令台中申称本台缺检法主簿,须长贰乃可辟。
即就状奏除侍御史,许荐举,遽拜中丞,谢日除签枢,其捷如此。然数人者
不能数月而罢。杨愿最善佞,至饮食动作悉效之。秦尝因食,喷嚏失笑,愿
于仓卒间,亦阳喷饭而笑,左右侍者晒焉。秦察其奉己,愈喜。既历岁亦厌
之,讽御史排击而预告之,愿涕泪交颐。秦曰:“士大夫出处常事耳,何至
是?”愿对曰:“愿起贱微,致身此地,已不啻足,但受太师生成恩,过于
父母,一旦别去,何时复望车尘马足邪?是所以悲也。”秦益怜之,使以本
职奉祠,仅三月起知宣州。李若谷罢参政,或曰:“胡不效杨原仲之泣?”
李河北人,有直气,笑曰:“便打杀我,亦撰眼泪不出。”秦闻而大怒,遂
有江州居住之命。秦尝以病谒告,政府独有余尧弼,因奏对,高宗访以机务,
一二不能答。秦病愈入见,上曰:“余尧弼既参大政,朝廷事亦宜使之与闻。”
秦退,扣余曰:“比日榻前所询何事?”余具以告。秦呼省吏取公牍阅视,
皆已书押。责之曰:“君既书押了,安得言弗知?是故欲相卖耳!”余离席
辩析,不复应。明日台评交章。段拂为人愦愦,一日,秦在前开陈颇久,遂
俯首瞌睡。秦退始觉,殊窘怖,上犹慰抚之,且询其乡里。少顷,还殿廊幕
中。秦闭日诵佛,典客赞揖至三,乃答。归政事堂,穷诘其语,无以对,旋
遭劾,至于责居。汤思退在枢府,上偶回顾,有所问。秦是日所奏,微不合。
即云:“陛下不以臣言为然,乞问汤思退。”上曰:“此事朕岂不晓,何用
问他汤思退?”秦还省见汤,已不乐,谋去之。会其病,迫于亡,遂免。考
其所为,盖出偃月堂之上也。
注书难
注书至难,虽孔安国、马融、郑康成、王弼之解经,杜元凯之解《左传》,
颜师古之注《汉书》,亦不能无失。王荆公《诗新经》,“八月剥棘”解云:
“剥者,剥其皮而迸之,所以养老也。”毛公本注云:“剥,击也。”陆德
明音普卜反。公皆不用。后从蒋山郊步至民家,问其翁安在?曰:“去扑棘。”
始悟前非。即具奏乞除去十三字,故今本无之。洪庆善注《楚辞·九歌·东
君》篇:“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引《仪礼·乡饮酒》章“问歌《鱼
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为比,云:“萧钟者,
取二乐声之相应者互奏之。”即镂板,置于坟庵,一蜀客过而见之,曰:“一
本萧作■,《广韵》训为击也。盖是击钟,正与縆瑟为对耳。”庆善谢而亟
改之。政和初,蔡京禁苏氏学,蕲春一土独杜门注其诗,不与人往还。钱伸
仲为黄冈尉,因考校上舍,往来其乡,三进谒然后得见。首请借阅其书,士
人指案侧巨编数十,使随意抽读,适得《和杨公济梅花》十绝:“月地云阶
漫一尊,玉奴终不负东昏。临春结绮荒荆棘,谁信幽香是返魂。”注云:“玉
奴,齐东昏侯潘妃小字。临春、结绮者,东后主三阁之名也。”伸仲曰:“所
引止于此耳?”曰:“然。”伸仲曰:“唐牛僧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