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不久前,一众北军将校皆打算趁机入京十常侍作乱,并邀本军候入伙,这些叛党皆已被本军候斩杀,诸位且看人头在此!”
望着滚落在地的将校头颅,一众官兵怫然色变,瞪大了眼睛一时没反应过来,虽然觉得事发突然太过蹊跷,但谁也不敢出言质问,先不说能否问出个所以然来,若是被当做叛军一党,唯一的下场便是被当场处决。
这些军中中下层军官都是将校任命,知遇之恩自不必说,若是手下甲士全副武装倒是不惧,奈何现在手无寸铁,形同待宰羔羊,无人敢表示些许不满。
不过对这些中下层军官来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既然无法正面交锋,只能隐忍不发,待日后动作,相信骁骑营总不能一直将万余人控制起来。
“听到名字者出列!”禄良拿出一张写满名字的绢帛,逐个念起名字。
一众中下层军官逐个被叫了出去,还未来得及反应,已被两边骁骑营官兵强行压倒在地,不到片刻点将台前跪满了被压倒在地的北军军官。
“凡有对将校不满者,有冤者,有贪赃枉法之证据者,皆可上前指正,本军候替尔等做主不必害怕。”
一众北军甲士面面相觑,被压倒在地的军官更是心胆俱裂,明显这骁骑营的军候是打算拿他们开刀,连忙苦苦哀求,并言之凿凿的保证愿意誓死追随公孙大人,只是站在台上的禄良根本不为所动。
突然北军众多兵士之中走出一人,怒瞪着其中一名军官冷声道:“军候有所不知,此人仗着家中背景,在军中谋得一职务,每天对我等索要钱帛,若是不给轻则委派重任,重则打骂,我等一直敢怒不敢言!”
话音刚落,又有数名甲士出列怒斥此军官,那军官先是愕然,转而奋力挣扎,眼神里满是恐惧。
“既然证据确凿,那便没什么可说的了,来人,斩!”
寒光一闪,环首刀骤然斩下,无头尸体奔涌出鲜血软软倒地,死不瞑目的头颅滚出老远。
“你举报有功,这军官之位就由你来担任。”
“谢大人!”那第一位出列检举的士卒心中大喜,跪地叩首谢恩,满是欢喜的退入人群。
眼看眼前军候是动真格的,并且只要检举就可以顶替那军官的位置,顿时整个北营炸了锅,一时间声讨之声不绝于耳。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谁不愿意升官发财,不过禄良也算秉公执法,对于那些污蔑诽谤的兵士同样毫不留情。
混乱人群之中,禄良不动声色的微微点了点头,北军众多士兵有人微微欠身算是回应,这些人都是早先安排已经策反的人,包括这些被压倒在地的中下层军官中,同样有禄良的人。
很快北军的权利机构完全颠覆,起码没有人再效忠于原先的将校,更不会效忠何进,尽管这些临时任命的军官很有可能是军痞流氓,但控制北军也只能保持现状。
禄良心中赞叹,临行之前公孙大人事无巨细几乎都在考虑之中,包括军士、军官的反应都并无出入,心生佩服的同时也暗暗决心,尽快将精锐北军控制起来。
很快北军大多数军官被杀,一些诽谤污蔑的军士也被处决,整个北军已经完全控制在禄良手里,现在要做的,除了尽快安抚兵士与奖赏犒劳新旧军官外,唯有静等在此等候公孙大人命令。
***
另一边杨逸带领剩余的骁骑营五百甲士一路赶到宫廷,惨绝人寰的场景,令本以为已有心理准备的杨逸呆滞当场。
一眼望去尸体横陈,鲜血浸透地面,抹不开的浓郁血腥味令人作呕,远处浓烟滚滚火势滔天,不时从远处传来临死前凄厉的惨叫声。
杨逸茫然抬头看去,只见一座侧房内,十多个侍女被堵在其中,七八名虎狼甲士冲入其中,面露狰狞的撕扯衣物,侍女稍敢反抗顿时扬刀便砍,只听一声惨叫,中刀侍女顿时没了气息。
“杀了他们!”杨逸愤然一声令下,一众骁骑营猛然冲入,很快将数名乱兵斩杀,一众形若疯癫的侍女尖叫着四散逃去。
杨逸深吸一口气,带领兵士朝着宫内猛突,一路上遇到先前那般,四处疯狂杀戮、劫掠的乱兵少数,甚至一些杀红眼的乱兵纷纷朝杨逸杀来,只是还未近前,已被周边护卫的骁骑营官兵砍翻在地。
一路前进杨逸心急如焚,虽然很清楚宦官会挟持太后等人而走,步行出谷门,再达小平津,只是杨逸首先要确定一众宦官目前身在何处。
保证少帝性命是第一要务,若是能在宫廷之中救下少帝,不仅是大功一件,还能避免让董卓进京,想到这里杨逸不仅加快了脚步。
正在此时,杨逸忽然止步,只见不远处数人被数十名带刀内侍团团围住,定睛一看被围之人,居然是已经辞官的尚书卢植。
杨逸当即领军上前,只是突然被数名骁骑营官兵挡在身后前进不得,只见一众骁骑营官兵在为首军官的带领下,手提环首刀猛然冲杀上前。
一众带刀内侍眼看就要将眼前卢植等人斩杀,哪曾想半路里杀出一众甲士,心惊胆寒之下顿时散去,杨逸连忙上前查看。
卢植以刀撑地,捂着潺潺流血的伤口沉声道:“公孙大人,太后已经无恙,陛下与陈留王被宦官带入北宫,你快去,定要保证陛下周全。”
“卢大人放心,下官即可就去。”杨逸派人搀扶护送卢植回返,自己则带着数百骁骑营朝着北宫冲杀。
突然远处有弓弦颤动的鸣响,杨逸突然被身边甲士压倒在地,随着数声惨叫,杨逸身边七八名甲士中箭倒地。
骁骑营不等杨逸命令,一部分甲士护着杨逸后退,其余官兵先前冲杀,一众带刀内侍也冲杀而出。
顿时北宫门前,骁骑营官兵与仅存的带刀侍从冲杀在一起,因宦官亲自督战,并有后退一步者斩的命令,一众带刀侍从也是舍命一搏,一时间两百多带刀内侍拼死搏杀,居然将骁骑营硬生生挡了下来。
当骁骑营官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一众带刀侍从悉数杀尽,才发现张让等人早已挟持少帝、陈留王远逃,而北宫之前大火升腾,灼浪滔天,一时根本难以通过。
杨逸面目狰狞,狠狠将拳头砸在墙上,只差一步,就可以将张让等人拦住,并且救出少帝与陈留王。
现如今宦官等人挟持少帝、陈留王出宫,顿时多了很多变数,很多事情也许并不会朝着杨逸预期的那样发展,只是杨逸根本没有选择,只能尾随猛追,只能祈祷董卓不会太快前来。
第三十一章 穷途末路()
眼前因侧房翻到引燃的大火烈焰腾空,根本无法通过,望着熊熊烈焰,杨逸一时也没了主意。
与此同时,袁绍、曹操等人率军赶到,上前与杨逸见礼,眼看地上众多内侍尸体,众将校皆有些惊惧杨逸率领的骁骑营战斗力。
当看着拦住去路的滔天大火,一时追悔莫及,若是能早些赶来,恐怕也不会让张让等人挟持少帝、陈留王逃出北宫。
火势滔天,恐怕一时半会根本停不下来,若是绕道去追,所耗时间极大,只怕张让等人早都跑远了,现如今除了下令兵士即可灭火,竟然一筹莫展。
只是一众官兵将井水撒入火海,完全是杯水车薪,反而有加强火势的迹象,不少甲士不慎靠得太近,瞬间被灼伤。
“我需要十个志愿者!”众人循声看向执金吾公孙逸。
一众骁骑营官兵皆上前,杨逸随手挑选十人,尽可能选身高矮小一些的,杨逸扯下衣衫在水桶中浸透,紧接着将整桶水浇在身上,一时形同落汤鸡,全身完全被水浸透,冰冷刺骨的井水一时让人打起寒噤。
被挑选出的十名骁骑营官兵并未犹豫,有样学样的将水浸透全身。
“跟着我!”杨逸用浸湿的衣衫捂住口部,朝着火场冲去,在靠近的时候伏倒在地,顺着火场底部朝里面匍匐前进。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骁骑营十名官兵同样紧随其后,看杨逸带兵冲入火海,一众在场将校脑海里同时浮现一个词“疯子!”
曹操翻身上马,对袁绍等将校道:“我带轻骑绕道而行!”话音未落拍马而走,袁绍等将校虽然同样心急如焚,但看着眼前升腾的剧烈火焰,也只有静等火势渐小,连忙下令灭火。
灼热的气息一波接一波袭来,杨逸只觉皮肤传来阵阵灼烧的刺痛,不时落下的火苗落在身上,顿时一阵剧痛难忍,但除了忍痛朝前匍匐前进并无退路。
冲入火海,这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很有可能命丧其中,只是尽快赶上一众宦官救下少帝,杨逸没有选择。
周围的气温愈发升高,全身原本的浸透的水迹已经升腾蒸发,后面突然传来撕心裂肺的惨叫,想必有甲士已被大火点燃,杨逸没办法救他们,何况现如今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微微睁开眼睛,强烈的火光映照得一片透亮,好似近距离的观察太阳一般,那妖异的火苗似乎充满了灵性,只可惜更多的却是死亡的气息。
恐惧,迟疑,面对不知何时可以逃出火海的绝望,不断挑战着杨逸近乎崩溃的心理底线。
呼吸愈发粗重,每一次灼热的气息涌来,口鼻之中就好似针扎一般刺痛,杨逸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不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
周围除了烈火不断灼烧噼啪的声响,一直安静的可怕,杨逸微眯着眼睛向前匍匐前进,并不知道身后的骁骑营官兵是否跟上,但杨逸不敢停下来,甚至不敢回头去看,否则很有可能失去前进的勇气。
正在此时,天色突然暗了下来,随着阵阵清风袭来,杨逸压抑心中狂喜,猛然朝前爬去,当来到火场之外的一刻,好似全身心都被洗礼一般,瘫坐在地大口喘着粗气。
很快跟在杨逸身后的骁骑营甲士接连怕了出来,杨逸略一清点,出来只有七人,半饷依然不见其余三人的踪迹,杨逸目光肃然,朝着火海躬身一礼,转而朗声道:“随我去救陛下!”
一众骁骑营虽然刚刚经历生死考验,但反而气势高涨,对杨逸愈发敬服,原因无他,冲入火海看似疯狂,但也是杨逸在前带头,‘跟我来’与‘给我冲’,看似差别不大,却往往能左右战场士兵的士气。
冲出谷门,说实话杨逸已经迷失方向,好在跟随而来的骁骑营官兵之中,有人对这里地形十分熟悉,众人一路朝着小平津冲去,破晓时分,**难耐的杨逸等人总算赶到小平津。
“大人快”
杨逸顺着身边军官的手势看去,只见远处隐隐约约有十多个黑影,在如此昏黑的夜色中根本看不清楚。
杨逸略显诧异的看向军官,才发现此人原来是当初跟随入京的白马义从,后被杨逸分派到骁骑营中担任军官,难怪目力惊人。
“可确定是陛下!?”
“身着土德帝黄**,年不过十五,定是陛下无疑。”
“能战否?”杨逸环顾左右。
“生而为战,自然没有退缩的道理,还请大人在此掠阵,我等定不辱命。”
“若我躲藏在后,有何资格率领你等,既然先前在火海同生共死,这种话不必再说,跟我来。”杨逸深吸一口气,手提环首刀第一个冲了出去,一众骁骑营官兵也不再劝,纷纷跟在后面。
***
张让等人挟持少帝、陈留王来到黄河岸边,少帝一路之上吓得泣不成声,倒是一边陈留王身形平静,虽然同样惊恐万分,但起码并未失态。
张让一眼看去,随行宦官不足二十,原本胁迫的省内亲属早已不知所踪,眼看滔滔河水湍急奔流,河上无舟自不能过,一时心中无比绝望。
想当初身为中常侍把持朝政,常代汉灵帝发布政令,朝野之上位高权重何等风光,哪曾想过落得如此下场,其实张让也想过以少帝为人质谈判,哪曾想袁绍怒斥前来谈判的宦官道:“皇帝可换,而宦官定要伏诛!”这也是张让不得不带着少帝、陈留王无奈逃出皇宫的原因,站在黄河岸边,张让不知该何去何从,已是穷途末路。
突然从一边杀数人,虽然全身烘黑,但杀气凛然,一众宦官顿时心胆俱裂仓皇逃窜,杨逸等人掩杀而上,顺势将砍杀宦官。
冲在前面杨逸举起环首刀猛然劈下,随着一声惨叫,刀锋完全砍入一带刀内侍的肩膀,顿时血流如注。
坦言说如此近距离的搏杀杨逸还是第一次,微微迟疑的同时,手脚不禁有些虚软。
那带刀内侍自知逃无可逃,困兽犹斗之下面目狰狞的转身,抽出匕首向杨逸胸口刺来。
那内侍猛然转身的同时,杨逸虚软的手臂抓握不住,顿时刀柄脱手而出,整个身子失去重心,重重跌落在地。
眼看匕首猛然刺来,杨逸心情跌到了低谷,没想到杀虎不成被虎噬,但提刀杀人,对杨逸这个后世来的普通人来说依然困难之极,这和远处抛掷石块的感觉完全不同。
突然一把尖刀贯穿内侍身躯,随着一声悲鸣,内侍身子完全弓起,脸上露出极度恐惧的神色,眼神涣散顿时没了气息。
尖刀抽出,带出一道血线,站在身后的骁骑营甲士一脚将尸体踹开,连忙将杨逸扶起关切道:“大人您没事吧。”
“没事,快去保护陛下。”杨逸尽可能的掩饰内心的恐惧,好在夜色朦胧,倒也看不清惨白恐惧的神色,当那甲士离开,杨逸看到那怒目圆睁,胸口血肉翻开的尸体,一时再也忍不住大吐特吐。
在一众骁骑营的猛烈攻杀下,一众宦官很快被杀了个精光,唯有张让一人被围在黄河岸边。
只见张让双手紧握短匕,全身不断颤抖,眼神里极度恐惧。
面色苍白的杨逸上前冷声道:“张让,你等屠杀大臣,祸乱宫廷,还不速速伏诛。”
“我等侍奉内廷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再说是非对错又有几人说得清楚,你等将校难道都是一心报国并无私心?”张让冷笑盯着杨逸质问。
眼看杨逸并不答话,张让随手将匕首丢弃,转而向少帝跪地道:“老臣自知必死,只是愧对陛下!”三叩九拜转身跃入滔滔黄河,河水奔流湍急,想必那张让是必死无疑。
“陛下、大王,微臣救驾来迟,万望恕罪。”杨逸与一众官兵上前跪拜。
少帝刘辩看着周边尸体惊恐万分,惊吓之余泣不成声,一时竟无法言语,实在有失帝王威仪,虽然在杨逸看来,眼前少帝不过还是个孩子,但身为大汉皇帝,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必须承担起繁重的责任。
“执金吾公孙逸救驾及时,待回宫重重有赏,只是我兄弟二人**难耐,还请大人想想办法。”
“诺。”杨逸抱拳领命,躬身后退,令手下兵士前去寻找食物、淡水。
过了稍许片刻,两名甲士手提水桶,肩扛山羊而回,明显是从百姓家中拿来。
杨逸上前将随身玉佩摘下,递给其中一名甲士道:“将这个送去那户人家,以做酬劳。”
甲士有些迟疑,但眼看杨逸目光转寒,连忙恭敬接过玉佩朝着那边跑去。
“大人真乃贤士也。”陈留王猛喝了几口水,眼看杨逸赠玉,忍不住赞许道。
“微臣以为,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如水,帝王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正是这个道理。”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大人妙语,本王铭记在心。”陈留王稍稍喃喃玩味句中深意,转而向杨逸微微欠身行礼,杨逸连忙回礼。
陈留王刘协聪明睿智,比起一边泪流不止的少帝刘辩实在强得太多,杨逸总算明白,为何汉灵帝会喜皇子协,而不喜皇子辨了。
正在此时远处地面微微颤动,杨逸心中一惊骤然提刀站起,少帝、陈留王微微颤抖,今夜发生的变故实在太多,谁也不知道来者何人,很快一队骑兵视线,只是天色昏暗,一时还看不清是何人统领。
第三十二章 帝非帝王非王()
“来者何人!”杨逸提刀上前朗声质问,一众骁骑营官兵同样持刀上前环立左右。
来将策马上前道:“河南中部掾闵贡,你是何人?”闵贡眼看面前之人全身熏黑看不出真容,只是看出双手握刀方式,明显不似行五出身,倒是其身边一众甲士气息凛然,横刀而立可谓精兵。
听闻来人是闵贡,杨逸顿时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董卓部从即可,其身后虽然只有数十骑,但在这荒郊野外,却令人无比心安。
杨逸语气缓和的言道:“本官乃京城执金吾公孙逸,护佑陛下在此,还不快快下马拜见!”
闵贡一惊,顿时翻身下马抱拳道:“原来是公孙大人,还请大人替下官引荐。”
“闵贡你怎么才来朕如此担惊受怕!”闵贡满脸欣喜的随杨逸上前,只是面对的却是少帝愤怒斥责的言语。
“陛下恕罪,末将虽然星夜驰骋,奈何此地十分宽广,救驾来迟还请陛下降罪。”闵贡心中冰凉,本想前来救驾是大功一件,现在看来很有可能引来祸患。
“闵大人不必自责,宫中大乱,我等皆自身难保,闵大人、公孙大人皆乃肱骨之臣,救驾之恩陛下与本王必然铭记在心。”陈留王眼看事情闹僵,连忙出言安抚。
闵贡连忙抱拳忙称不敢,虽然少帝刘辩比陈留王刘协还大上几岁,只是几句言语,顿时高下立判。
杨逸上前抱拳道:“陛下,大王,听闻此地多有狼群、盗匪出没,万万不可久留,还是早些上路,尽快返宫才是。”
“有狼!快,快回宫!”刘辩踉跄站起,一时满脸恐惧,哪还有大汉天子威仪。
立刻有甲士让出三匹马,给少帝、陈留王与杨逸骑乘,其余骑士下马跟在后面,朝着宫廷方向缓缓而去。
走了不多时,前面有一支轻骑出现,领军之将乃是曹操,曹操上前拜见皇帝、陈留王一时不胜唏嘘,很快袁绍等文武朝臣也接连赶到,一时队伍足足有三四百人。
虽然多有波折,但总算顺利救下少帝、陈留王,只要尽快返回京城,劝谏少帝传召董卓不得进京,如此一来一切都在杨逸的掌控之中。
只是天不遂人愿,正在此时,远处出现一众兵将,一眼看去黑压压一片,足有数千人,看战甲衣着装束,并非京都军士,杨逸心中大惊,带外军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