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老先生这个评非常直观,两道菜就像是两队选手现在的脸色,完全就是对立的鲜明存在。
点评完的蔡老先生,最后给出的答案毫无悬念:“第三道菜,蓝队更优秀。”
蔡老先生最后一锤定音,蓝队的第三道料理,也就是谢清风制作的这道古法桂花肉,以极大的优势获得了第三轮的优胜。
“谢谢,谢谢各位老师评审!”
再次获得团队赛胜利的蓝队三人,集体露出释放的高兴笑容,向特别嘉宾和美食评审连连鞠躬表示感谢。
第三次团队赛失败的杨魏和于晓婷,现在这心里的感受难受到爆炸。
“这难道是团队赛魔咒吗?”杨魏完全想不通,为啥只要遇到团队赛自己就会输,心态差点奔溃炸裂。
于晓婷同样很难过,她本来就对冠军有很大的野心,太多期待就会过多失望,此刻满心都是无奈的心酸。
唯有范小冰看起来没啥变化,甚至还为蓝队鼓掌。
三人之所以会有如此大诧异,很大程度来自于参赛的目的,以及想要拿到什么成绩的野心。
范小冰的目的很简单,纯粹就是想在人到中年前证明一下自己,家庭主妇也有他特殊的才能,现在进入了全国六强,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能不能拿到冠军,对她来说,也就只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的事情。
“好了,现在答案很明显了,男队最终以2:1战胜了红队,恭喜蓝队获得极限难度团队赛的胜利,可以晋级到全国四强,红队将进入下一轮技能测试,只有一名队员可以继续自己的美食梦想。”
曹柯凡公布了最后的结局,进入全国四强的谢清风、方流光、吴小妹,抱在一起高兴的庆祝。
红队面临三进一的压力,哪怕是快活人范小冰也倍感压力。
没有野心不代表没有动力,能够继续向前更进一步,范小冰肯定会更高兴,这证明她的能力还没达到极限。
对于杨魏来说,他觉得自己挺冤。
这场比赛全是传统中式菜品,这对于一个从小在国外长大的人来说,这难度比别的人要高很多。
这种限制创意的团队赛,在他看来完全是不可取的。
剩下的于晓婷想法最多,她虽然只是一个家庭主妇,可是她的目标是冠军,现在落入了这种境地,完全是她没有想象到的,同时对过分信任杨魏,有了首次的质疑。
然而,不管他们怎么想,红队已经输了是他们必须面对的事实。
想要继续走下去,那就全力一战。
……
谢清风带领着蓝队,将红队送入了残酷的压力测试,获得了进入四强的成绩,另一边的张大东,同样有了不错的收获。
或许是即将做爸爸的好消息,给他带来了好运。
经过和原网吧老板的两次谈判,他成功的把租金压下来了5万,门面转让费更是压下来了10万,获得了15万的进步。
并且,人脉很广的张大东,经过多方打听得知了一个消息。
这个网吧老板正在和人合伙开公司,现在急需要流动资金,用于前期的投入,增加自己的股份占比。
卖家急缺钱,那就能继续压价。
张大东决定甩下脸找点关系,借着这个打听来的好消息,再把价格往下压,争取用最低的价格拿下来。
而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张大东也决定放下自己的脸面,向自己的父亲软一次,让老婆回去和父母住,这样他就能全心投入到自己的梦想中。
而另一边的谢秋水,经过这段时间和谢清风的电话粥,让她知道了不少事情。
比如谢清风的梦想!
她想转让自己的美容店,和谢清风一起去创业,为了能够融入谢清风的生活,现在都放弃了自己最爱的偶像剧,每天抱着各种美食餐饮管理类的书“生啃”。
当然,这些都没有告诉谢清风,小表姐准备到时候,给谢清风一个大惊喜。
谢秋水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这一类的书看起来很困难,只能通过生啃硬咬来慢慢积累。
至于和谢清风八字相冲的混血小萝莉苏小雪,最近每天到了吃饭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时不时就会突然问谢秋水,那个大头兵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每当谢秋水眼神怪怪的反问,问谢清风什么时候回来有啥事的时候,小萝莉又闭口不谈没了下文。
搞的谢秋水都看不懂,这个小丫头心里在想什么。
除了这件事情外,这个小萝莉还有一件事,更让谢秋水摸不着头脑,就是这个小萝莉最近不太玩,她以前每天抱着不放手的手机球球大作战了。
而是总背着她,带着耳机端着手机,似乎在看什么视屏,
只要谢秋水靠近,小萝莉都会非常警觉的退回手机桌面,搞得神神秘秘的,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想着这个小萝莉也快进入青春期,对个人看得非常重,加上自己又要读书学习又要管店里,谢秋水也就没有特意去查,只能把这个问号暂时放在心里。
小表姐背着谢清风在“搞事”,谢清风在农村生活的父母亲,也在背着为打光棍的儿子谋划一件大事。
第175章 『这个逼装大了』求月票订阅()
第二天!
上午9点钟!
从扬州比赛回来的六名选手,经过一晚的休息,又回到了世博中心国家馆。
之前这里叫做顶级厨房,而现在,这里变成了巅峰厨房,不论是装修还是布局,都比以前更加的奢华大气。
变化最大的属于烹饪区!
之前这里是长条型烹饪台,一排一排的整齐排列下来,每一个烹饪台的空间和区域都不是很大,也就刚好够用而已。
可现在完全变了个样,成了上下左右四个烹饪台,而且是圆弧的香蕉型,外面贴着黑色的玻璃,上面是镶边的银白色,看起来非常的奢华有排面。
在配上烹饪立的蒸柜、烤箱、微波炉等等,足以对得上顶级厨房的名头。
六名选手带着惊艳的目光,从大门口走向烹饪区前,“咔咔咔”灯光全部打亮,三名美食评审走在通道上,气势十足。
开场依旧是“钱大爷”们的广告语,接着就是获胜的蓝队,走向二楼“休息看戏”。
二楼也同样有了很大变化,之前选手们上来看戏只能站着,而现在这里布置了一排沙发,谢清风等三人可以坐下来,悠哉悠哉的享受胜利者的优待。
规则宣读依旧是刘一帆:“本场比赛的技巧压力测试,将在你们三人中进行,而只有一位能够安全的上楼。”
周华建接过话筒说道:“现在我们这个节气呢,正好是阳光明媚的夏日,我们需要来点有激情的,有挑战的主题,所以我们为你们精心挑选了一项测试。”
曹柯凡来到双方之间的台子前,打开上面的不锈钢菜罩,笑眯眯的说道:“技能测试的题目就是这个,菊花豆腐。”
“卧槽!”
看到摄像机的特写画面,直播间顿时一片弹幕爆炸。
只见一个装着水的玻璃汤钵里面,有一朵用豆腐切的黄色菊花,那一根根只有牙签大小的豆腐丝中间,还点缀者半片鲜红的圣女果。
“我的天老爷,又是考刀工啊。”红队三名选手看着这朵美丽的菊花,五官都挤成了一朵菊花,看上去非常的无奈。
刀工这种厨艺基本功,没有任何的捷径可以走,唯有大量的重复动作,让双手形成肌肉记忆,大脑没积累本能反射记忆。
可练习刀工又是一件很枯燥,很需要持久恒心的事情。
参加《顶级大厨》的全部选手,都属于家庭厨师或者普通厨师中的新人,除了谢清风的环境特殊,造就了他的过人刀工。
其他选手在这方面,都属于自己最大的软肋,每一次刀工方面的比赛,场面都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现在这个菊花豆腐测试主题,无疑是中式刀工中的高难度技法之一。
虽说刘一帆肯定会降低难度,但即便是降低了一些难度,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切出来的花刀。
难度究竟有多高,菊花豆腐还需要放到水里面才行,这就足以说明一切。
因为,不借助水的浮力,切成丝还必须连在一起的菊花豆腐,根本就散不开,用手一动就会断掉。
“之所以用这个作为测试主题,我们是为了考验你们作为一名厨师,所需要的耐心和细心,少一份专注多一分毛躁,都可能让你前功尽弃。”
刘一帆说到这笑了起来,抬头向二楼的谢清风招了招手,说道:“谢清风,你现在下来。”
“我?”突然被点名的谢清风,一头雾水的指着自己,以为听错了名字。
“刘一帆总喜欢不按套路出牌,这次又是要搞什么东西?”其他选手和直播间的观众们,也完全想不明白,刘一帆这个时候叫谢清风下去,究竟是为了搞什么事情。
集体懵逼中……
“对,就是你!”刘一帆嘴角上扬,很肯定的点头。
“好吧,这货又要玩什么把戏了。”谢清风左思右想,觉得自己被甩进压力测试的可能性应该不高,带着满脑子的黑人问号,从二楼走了下来。
“顶级大厨是一场比赛,更是一个厨艺爱好者展现自己,并学习成长的平台,谢清风的刀工远胜在座各位,必定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我认为他是值得你们学习的榜样,所以……”
刘一帆短暂的停顿了几个呼吸,嘴角带笑的宣布道:“所以,这一场技能测试的刀工演示环节,将有谢清风来做示范。”
根据谢清风的个人比赛资料,其他选手可能不太清楚,可三位美食评审都知道,他当初在海选初赛的时候,也就是参加顶级大厨的第一场比赛,第一道菜就是文思豆腐。
文思豆腐需要切成银针大小,而菊花豆腐只需要牙签大小,前者的刀工难度明显比后者要高。
谢清风能够切出标准的文思豆腐,加上在这些比赛中的出色刀工表现,三名每次评审都一致认为,菊花豆腐难不倒它。
“呃……”
美食评审作出的这个决定,三名红队的选手顿时集体自闭,尤其是杨魏和于晓婷,更是感觉心口被狠狠扎了一刀。
可刀工上的实力差距摆在这,两人心里又不得不服气。
“竟然还有这种吸人气的好机会?”天上掉下了一个大馅饼,谢清风也被砸得有点晕晕乎。
二楼的吴小妹和方流光,这时候啥也没说,就是一顿疯狂的鼓掌。
而直播间就更不用说了,各种“刀神牛逼克拉斯”、“7777777”、“大佬,这波是在下输了,确实吊炸天”等等之类的弹幕,像狂风暴雨一般铺满整个屏幕。
刘一帆把上面摆着的菊花豆腐拿开,空出下面的竹砧板便于接下来演示,接着向谢清风说道:“舞台现在交给你,来吧,让所有人看看,年轻并不是刀工差的理由。”
“清风哥好帅,加油,爱你么么哒!”吴小妹秒变小迷妹,在二楼举起双手为刑风摇旗呐喊。
“呃,我尽力吧!”
这个逼装的确实够大,而且还是被人强迫装逼,谢清风反而有点不好意思了,揉了揉鼻子尽量调整情绪。
第176章 『菊花盛开的那一刻……炸了』()
“很感谢评审老师们给我这个机会,现在我给大家来献个丑,演示一次菊花豆腐的刀工技法,如有不到之处还请谅解。”
谢清风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谦虚客套话结束便来到台前,把案台上的菜刀在磨刀棍打好刀刃,拿起一袋圆筒型呈黄色的日本豆腐,深呼吸两次调整情绪。
“菊花豆腐讲究手稳动作轻柔,动作不能太快太猛,首先我们把两头切掉,这样中间的豆腐就能完整的倒出来。
四边各切一刀去边,把圆筒形变成标准的长方条,过程中一定要轻柔,日本豆腐的含水量非常很高,导致质地很软很嫩,稍微力量过大它就会破损,当然,这也是它的特色所在。”
谢清风进入状态后,整个人的神态都发生了变化,而多年刻苦练习的熟练刀工,让他的动作行云流水,看起来很缓慢其实速度非常快。
不到20秒便完成了去边,开始转入下一个环节。
“菊花豆腐一定要采用水刀法,也就是每切一刀,都需要把刀在水里打湿,或者用手给刀身浇水,避免在切的过程中,豆腐粘住刀身,把豆腐拉扯断了。”
谢清风说的很仔细,台下三位红队的选手看得很传神,生怕漏掉了某个细节,毕竟这可是生死局。
整个切菊花花刀的过程,就在于一个眼到手到,手稳呼吸平稳,直刀垂直下去切到底,刀片端切到豆腐条的十分之八,剩下一点作为连接的菊花底座。
“刀身沾上的水珠,会向下滑落聚集到刀刃位置,刀刃破开豆腐的同时,水就去渗透进去,形成一层隔离膜,可以减少表面张力跟豆腐之间的摩擦。
让你在切豆腐的过程中,提刀干净利落,不会拖泥带水,导致豆腐片沾在刀身上被拉扯断。
每一刀的距离标准是0。5毫米,如果要呈现到极致,也可以切到0。2毫米,不过那个难度有点太高,我演示的为0。5毫米。”
谢清风切的动作很柔,边说边切很快完成了切片的第一道。
表面光滑的物品,即便切开了,由于两片之间严丝合缝形成了一个真空,依然会紧紧贴合在一起,已经切成片的豆腐,此时看上去依然是一整块。
“现在我们开始切丝,刀身从案板下方抄底托起,和手配合小心反转90度,刀具一就是0。5毫米。”
谢清风边说边操作,平缓不失利落干脆的把豆腐翻转,保持呼吸的匀称,双手之间的稳定协调,一刀又一刀的切了下去。
没有哒哒的刀声,没有切下去的那种沙沙声,一切都那么的安静。
就如刘一帆刚才所说,菊花豆腐考验的就是耐心和专注,一味求快没用,会把豆腐给拉扯坏,太慢也不行,水珠形成的隔膜并不会很久,要在它流失前把刀抽出来。
这就像打太极,看似缓慢,实则稳中有快。
切丝的最后一刀落下,砧板上的日本豆腐依旧是长方条,看上去就是个整体,仿佛完全没有经过处理一样。
当刑风用刀前段挑起豆腐长条,小心的放入水中,用筷子夹着留下来没有动刀的那个“菊花底座”,轻柔地左右晃动之后。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就像是最美的鲜花盛开一样,原本的长条型豆腐,在水的浮力托浮下,向着四边呈扇形开始飘散开,变成了一朵有着无数花瓣的美丽菊花。
最后一小个圣女果尖,用筷子夹着小心放置豆腐丝的中间,菊花豆腐全部完成。
刀工展示的视频网上很多,可全程直播观看的机会,却很少人能够看到,看到这菊花盛开的那一刻,直播间的弹幕顿时就炸炸翻了天。
“我勒个操,这个画面牛逼爆炸。”
“?_?是在下输了!”
“美如古画,甚似真花。”
“大神,请收下我的360度外加托马斯回旋膝盖。”
“刀神股+1,舌头怪股…1。”
“现场怪现身,大爱刀神,我要和你生猴子,么么哒。”
……
二楼的吴小妹就不用说了,此刻满眼都是被某种魅力吸引的小心心,如果她现在就在谢清风身边的话,估计以她现在的迷妹状态,绝对会跑上去抱住男神送上香吻。
“都说部队炊事班怪物多,看来这句话还真不假,这小谢的刀工,确实是比我们强太多了,或许……以后能够合作的话,我这一把年纪还真有可能焕发第二春。”
方流光这回是真服气了,同时对于谢清风提到过的加盟开店,内心中突然有了一份火热的期待。
这时候台下的三名红队选手,眼睛都瞪的很圆,难受的在那里猛抓脑壳。
“我能做到吗?这是豆腐切的?这也太难了吧。”这是三人心里共同的想法,因为谢清风切的菊花豆腐,比之前展示的那一份,每一根豆腐丝更细更均匀,显然难度更高。
三名美食评审也是满眼异色,本来想着谢清风能切出来就行,可没想到结果竟然是切的这么好。
好在台上之前展示的那一份,并不是刘一帆切的,而是组委会的专业工作助理,在后台贴出来的展示品,否则刘一帆估计会满脸尴尬。
当然,这不是说刘一帆技术不好!
而是在于之前展示那一份,是组委会要求三位红队选手做的标准,在难度上明显降了好几个级别,切的时候自然没有像谢清风这么难度高。
“基本功扎实稳重,确实是一个可造之材,如果他有想法的话,带一带他或许大有可为。”
刘一帆暗自感叹了一番,心中对于谢清风的评价更上一层楼,心中更是萌生了带学生的想法。
带学生是西式厨师行业的说法,放到国内就是收为徒弟。
谢清风的演示很完美,各种看不见的收获也很多,等他重新回到二楼观赛,观众们都抱着看好戏的心态,强烈期待三名红队的选手,究竟会切出什么样的菊花豆腐。
这是一种反差期待的心理现象,究竟三位红队选手的表现,属于菊花残满地伤,还是菊花开满山。
答案很快就将揭晓!
第177章 『半决赛的压力』()
刀工演示环节结束,中间的台子被工作人员快速清理,只留下谢清风切好的这一盘菊花豆腐。
刘一帆向三位红队选手说道:“刀工是一个厨师的基本之一,但个人的天赋和努力不同,掌握的技巧成熟度也有差别,你们这场测试没有标准,也可以说有标准,因为只有切得最好的那一位才能留下。”
周华建接话说道:“你们每一个人,都将拥有五块玉脂豆腐,也就是说,你们有五次机会去完成这项技能挑战,最后选择其中最好的一块,作为最终的呈现作品。”
最后曹柯凡公布道:“时间,只有5分钟,测试现在开始。”
这场技能测试不是挑战规则,而是挑战自己的潜力,谁能做到最好,谁就会成为这场比赛的优胜者。
三名红队成员蹭蹭蹭跑向烹调区,脑海中尽可能回想谢清风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