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星音乐家-第8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场休息的时间,观众们除了听主持人和嘉宾大肆吹嘘秦放歌和他身边这些年轻而优秀的演奏家外,八卦秦放歌的花边新闻,也是广大吃瓜群众的最爱。单他和龙雪瑶这最新的一对,就有无数可以说道的地方。

    这样一来,半个小时的中场休息时间也过得特别的快,电视画面又回到了音乐厅现场,先还是指挥王树祥出场站位,然后才是秦放歌带着小提琴出场,准备演奏他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春》。

    都不用怎么猜测的,所有人都知道秦放歌才华横溢,心气也是比天还高的,肯定也不会只满足于写一首《春》,以后肯定会春夏秋冬都有的,做成四季套餐,缺一不可。

    创作《四季》的作曲家相当多,单就小提琴协奏曲而言,在另外一个时空,就有巴洛克时期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同时也是作曲家,红发神父维瓦尔第,创作有脍炙人口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维瓦尔第绝对算是伟大的音乐天才,事实上,能在音乐史上留名的,都是万中无一的音乐天才。他一生创作了无数的音乐作品,形式也丰富多样,小提琴协奏曲是他最出名的,然后各类歌剧,他自称有九十四部,也被大家所质疑,觉得这家伙太虚荣,特别喜欢夸耀自己,只有四十几部歌剧而已。他也确实好虚荣,甚至还夸口说自己写一部协奏曲比抄写这部作品更快。他这么爱装逼,即便是大实话,也会让其他人受不了,“感觉自己是弱鸡”,尤其是作曲家们绞尽脑汁都写不出好音乐你特么竟然这么轻松?于是乎,维瓦尔第在世的时候,不免遭到其他人的诽谤,有人把他的众多的协奏曲作品看作只是一部协奏曲的“多次创作”。

    当然,对更多的吃瓜群众而言,红发神父维瓦尔第,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生活方面的东西,大家都爱八卦嘛!

    在300年前,维瓦尔第可是威尼斯旅游界的金字招牌,他和他老爸的名字甚至被写进了当时的一本威尼斯导游手册,大意就是:不听一场红发神父的音乐会,你就白来威尼斯了。而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则是维瓦尔第音乐中最华美的篇章。

    据说,他当时指挥着一支属于教堂的女子乐团,他的绝大部分小提琴协奏曲都是为这支女子乐团写的。而据记载,红发神父维瓦尔第同时还是这支女子乐园的音乐导师,天知道和一群圣洁的女生们一起工作,是不是特别能激发音乐大师的创作和演奏灵感。不过最起码,比起喜欢小男孩的神父来,维瓦尔第还算是比较接地气的。

    秦放歌的经历跟维瓦尔第倒是颇有些相似之处,不过他的小提琴曲,基本就给龙雪瑶了。给女子乐团的,基本都是民乐或者说是新民乐作品。

    但维瓦尔第对后世音乐家的影响是极大的,他一生的作品如同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音乐宝库,启发了当时无数的作曲家。从巴赫,亨德尔,到意大利,法国德国的其他各个角落。并且开启了法国重优雅,华丽;德国重悲情,伤感的两个性格极端的华丽,洛克克风格的思路。为后期音乐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关键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维瓦尔第是一个成功的“叛逆”者。

    秦放歌一直视自己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作曲家,当然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维瓦尔第的影响。除了他这最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外,他晚年的曲折经历,也让他的音乐风格有了较大的变化。比如,大幅度的跳跃对比,极力避免重复,在小提琴技术运用丝毫不亚于帕格尼尼,且生动,扣人心弦。其阴郁风格近似于后来前古典时期华丽风格的柏林乐派,再结合他晚年的凄惨下场,是不是因为有了对自己命运的预料?不得而知,他跟另外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一样,穷困潦倒因病去世,然后被草草埋葬,后人想找他的坟墓都找不到。当然,他们生前的时候,也远没有死后多年这样的音乐地位。到最后,这样伟大作曲家们留给后人的,只有他们的音乐作品,这也是最为永恒的东西,事到如今,仍旧值得所有人细细品味。

    所有这些,不管是音乐风格,创作手法,以及是为人处事,这些伟大的作曲家们,都给秦放歌特别的警示和启发。比较前车之鉴,说到底,秦放歌并不希望死前落得跟他们一样的下场,他看重身后名誉,更在意生前的生活,这生活才是完全属于他自己的。

    秦放歌甚至可以不要脸的宣称,他的音乐作品,不光属于他自己一个人,而是属于全世界的,就像他现在正在演奏的这首,有着浓郁中国元素小提琴协奏曲《春》,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属于所有中国人的音乐。

第1574章 指挥家() 
    这些伟大的作曲家和音乐家们,可以说是用一生为秦放歌这个后来者,生动而深刻的诠释了,该怎样过好这一生。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艺术的虔诚,即便生前过得再怎么不如意,这些艺术作品的价值,也终将会被时间和世人所认知的。当然,如果能在生前的时候就享受这些荣耀和掌声,而不用等到穷困潦倒凄凉去世直到百年后才被人怀念就最好不过。

    在这点上,秦放歌也确实用心在做,不管是搞艺术创作,还是现在这样的演出,即便他并不是特别喜欢这样重复的演出,因为没什么特别的技术含量。但既然决定了开音乐会,推广自己的音乐,真演出的时候,他就是格外投入的。

    即便是他自己的音乐作品,每每多演出一次,他自己也会有不一样的体验。他对身边的其他姑娘,不管是肖雨然还是龙雪瑶,或者是陈天虹韩薇她们在艺术上的要求都是极高的,要她们每演奏一次都要有所收获。他自己也同样如此,这也是他成长速度超乎寻常快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在演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春》的时候,脸上也恢复了平时的状态,略显高冷没什么特别的表情。跟他在和龙雪瑶配合演奏双小提琴协奏曲的时候,也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

    这不光让现场的观众们啧啧称奇,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都感受得到,他这演奏风格优雅而大气,也没那么多的肢体表现。这也是他最特立独行的地方,其他演奏家,就比如今晚上场的几位,龙雪瑶就不用说,她的表情和肢体言语可是相当丰富的,不管是炫技的小提琴随想曲还是浪漫典雅的双小提琴协奏曲。

    肖雨然和她差不多,在演奏钢琴的时候,先把自己感染和陶醉,在这样的心境下,她们的发挥更加出彩。

    即便是比较淡定稳重的吴泓芹,她的演出风格比起基本没什么变化的秦放歌来,也是相当大尺度的。不管是脸上的细微表情,眼神,身体的动作幅度等等都是如此。

    秦放歌这货独自演奏的时候,面无表情在网上也被很多人黑,说他什么“面瘫”,“一副不得了的装逼样”,“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么能感染观众的情绪呢!”

    当然,他对此都是一笑了之的。

    粉丝们对此却是百分百支持和赞扬的,也帮着他解释,“哥哥是不希望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颜值和表情上,要更多的关注音乐本身,用心去聆听去感悟。”

    这样倒是有个好处,不会被人做成表情包……

    这会也是如此,不管是现场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也都不会把太多的精力集中在他的脸上,更多的关注他所演奏的音乐本身。不过有画面的话,观众都还是会不自觉的去看,电视机镜头的话,也就主要给在他的双手上。他拥有着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灵巧的手指,就算不听他所演奏出来的音乐,单单看他的手指,拨动小提琴弦,拉动琴弓,就一种最美的享受。

    尤其是在保持高速演奏的状态下,上下翻飞,各种精准而灵动的运弓,顿弓,连顿弓,拨弦等等技术,越发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这时候,龙雪瑶以及肖雨然她们也都没再去练琴,都宁秀佩周秀英她们在后台看大屏幕电视。这会宁秀佩她们并没有去打扰正在进行的电视直播工作,看最终出来的画面就好了。

    秦放歌这小提琴技术没得说,龙雪瑶这个带他小提琴入门的人,心中有着更多的骄傲和自豪。

    一首四十分钟的小提琴协奏曲,带着现场以及电视机的观众们,体验和感觉到了那种春风拂面,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象,还有勤劳善良的人们忙碌春耕的热闹场景,融入了很多的中国音乐元素,并不仅仅只是传统的“宫商角徽羽”,在旋律,节奏,以及和声织体上,陪着交响乐团的演奏,都非常好的凸显了其中的中国风格。

    真要仔细分析的话,肯定是能出本书的,一篇论文也远不能阐述得明白。

    当然,这些学术研究的内容,都是特别专业的人才会去做。对于观众而言,她们更在意的是,最直观的听觉感受,视觉享受也算。不过同样的音乐,对不同的观众来说,听着感受也都不一样,秦放歌再怎么牛逼,演奏的音乐再怎么有感染力,也是没办法让所有人都有同样的感觉,联想到同样的画卷。人的联想能力,也是会受到自己的经历所制约的,同样的“春风拂面”或者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样的画面,大家脑海出现的画面也都不尽相同。

    好在秦放歌的音乐旋律无敌,优美如歌,这也最能被广大人们群众所接受的,即便他们听不懂更多的东西,比如节奏、和弦、和声、织体、强弱变化等等,单单只是靠旋律,基本就能让观众一直听得下去,而不至于中途离场。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但凡有正在收看的,也极少有中途换台的情况。

    自家有学音乐的孩子,也可以给父母长辈大概解释下,每个乐章大致是讲什么的。对普通观众而言,他们最容易接受的,也就是标题音乐,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名字叫《春》,描绘的东西,就不会说跟夏秋冬这样的场景相关了!

    这首曲目完成后,秦放歌也还是在舞台上四下鞠躬感谢观众们的支持,他还是没开口说话,但观众们却都不在意这点,纷纷起身,用最热烈和激情的掌声表示支持,也有人带头喊“精彩”“bravo”等,也有懂行的观众帮着解释给身边其他人,意大利语,“太棒了”的意思。

    电视机里的话,主持人和两位嘉宾也很快就对刚刚的小提琴协奏曲演出做出他们的点评,一时间,也把秦放歌吹到天上去了。吴亦芬教授直接把秦放歌夸成了,“这是一首精彩绝伦的小提琴协奏曲,秦放歌不愧是我们国家最优秀最伟大,同时也是最年轻的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相信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在听了这场演出后,心情跟我们一样激动和兴奋。我特别高兴,我们国家终于有了站在世界最巅峰的音乐家。”

    “是的!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春》,可以说是完全的中国音乐元素和风格,让我们感触特别深刻,我仿佛看到了春回大地的美丽场景,暖暖春光中和煦春风吹动柳枝,广袤大地上到处充满着勃勃生机。我们最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是最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这音乐让我联想到很多美丽的诗句,健犊春耕土膏黑,雨蓑烟笠事春耕等等,春天是一个播种也播撒幸福美好生活希望的季节。秦放歌的音乐,让这一切都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让人如同身临其境……”

    在他们的夸奖和赞誉声中,秦放歌也跟指挥和小提琴首席握过手,然后就还是先带着小提琴退场,随后指挥家王树祥也退场。电视中也可以看到,观众们的掌声变得更加激烈,大家都跟打了兴奋剂似的,既是欢送带给大家精彩演出的指挥家,也是准备迎接更年轻的指挥家。

    “不是还有一首交响曲吗?指挥下去干什么?”也有些比较懵懂的电视观众。

    “秦放歌极有可能亲自指挥爱乐乐团完成最后的这首交响曲的!”家里有学音乐或者是秦放歌粉丝的,此刻也都骄傲的解释道。

    很快,电视的解说们在点评完前面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之后,也把话题转移到随后的演出来,也就是这首秦放歌第一交响曲。看得出来,吴亦芬教授真是特别宠秦放歌的,也都帮着他在电视机前做关于他电影《海上钢琴师》的广告,讲秦放歌这第一交响曲的创作起源,“就是由于这部目前正在拍摄的《海上钢琴师》,这首交响曲我们很早就有拿到总谱,大家对此的评价也都是惊人的一致,都认为这是一首特别完美交响曲,也是所有观众都会喜欢的交响曲。”

    黄雅维这个主持人也很上道,接了吴亦芬教授的话,同样为秦放歌大肆唱赞歌,“秦放歌这首第一交响曲首演的时候就引起了轰动,我是比较幸运的,虽然没赶上首演,但后面几场演出都有在后台听到,确实相当震撼人心。不过这首交响曲的标题《致新世纪》的由来,我倒是不太清楚。”

    路平教授这会也接话讲这首曲子标题的由来,他也是标准的秦放歌吹,“一般而言,作曲家亲自起的标题都是有着最直接联系的,不会像很多我们大家耳熟能详但其实标题只是出版商加的那样。结合他电影海上钢琴师的时代背景,致新世纪的含义也很明显,就是给写给二十世纪的,也可以说是写给未来,给新世界新希望的。”

    他们几个吹这些时间过得也是挺快的,不过电视机画面倒是没有给到他们解说席这边,而是一直在音乐厅里,舞台上的中国爱乐乐团成员们都在紧张的准备着接下来的演出,现场的观众们也都没有坐下,都癫狂一般的鼓着掌,喝着彩呼唤秦放歌出场。

    秦放歌却是回后台稍事休息了几分钟后,方才重新登场,他这一出场,现场的掌声欢呼声更如雷般轰鸣。因为这个西装革履,器宇轩昂的家伙,手里拿着一根细长的指挥棒,看到这个东西,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也都知道,秦放歌是要站在指挥席,指挥整个交响乐团的演出了。

    “他那么年轻,能指挥整支交响乐团吗?”这也是很多观众的疑问,不管是现场的还是电视前的观众。

    “为什么不能,秦放歌可是交响曲的作者,要知道,在最早的时候,管弦乐团就是由作曲家来指挥的。特别是不少首演,管弦乐团的成员们都是第一次拿到曲谱就要开始演奏的,没有任何一个指挥家,比作曲家自己,更懂得如何演绎好一首交响曲!”马上也就会有粉丝帮着解释。

    舞台上的秦放歌彬彬有礼,玉树临风,一根指挥棒在手,他似乎整个人也更加成熟了起来,连他脸上的笑容都更多了。

    他也还是更代表着整个爱乐乐团的小提琴首席温骏握过手,也有被普及过交响曲交响乐团各种位置的粉丝们,帮着身边的家长和朋友做科普,“小提琴首席可以算是是整只交响乐的副指挥,也是指挥家最为得力的助手!也只有最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才能成为首席。”

    音乐厅的舞台上,秦放歌已经站到指挥席上,现场的观众也都纷纷坐下,掌声也戛然而止,整个音乐厅里保持了绝对的安静,静待交响曲的开始。这强烈的反差,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还有秦放歌这个长相阳光得不像搞艺术更像搞体育的音乐家,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

    演出很快开始,此刻指挥系上的秦放歌,也不像在演奏钢琴协奏曲或者是小提琴协奏曲的时候,他也完全融入了指挥家这个角色中。用他手里的指挥棒,脸上的表情,身体的动作,把他对这首交响曲的理解,传递给整个交响乐团的成员们。他这一静一动,完全判若两人,却也最让粉丝们爱到发疯,什么“静若处子动如狡兔”用来形容,就是最合适不过的。

    电视的镜头给到的,也不光是秦放歌这个意气风发的指挥身上,仿佛有种“一棒在手天下我有”的感觉。

    中国爱乐乐团的成员们,也都纷纷上镜,给的特写也是特别多的,尤其是在到他们演奏的时候。

    秦放歌这个指挥,掌控好他的节奏,演奏都是靠其他演奏家来完成的。当然,秦放歌所负责的,也不仅仅是节奏节拍这么简单,他还肩负着引导和协调整个乐团和各个声部的职责,与交响乐团的每个成员,都一直保持着紧密的沟通状态。用他手里的指挥棒,眼神,身体的动作等等,来把控乐团的音色,强弱的表现等等。

第1575章 燃() 
    秦放歌的指挥水平也真是可圈可点,很少看到他有如此激情一面的粉丝们也是都大饱眼福。不过大家也都知道,他这样的激情指挥,都是为了交响曲整体的效果,毕竟是个百号人的大乐团,如果没有人指挥的话,肯定会乱成一团。

    而在他的指挥下,中国爱乐乐团的演奏家们,似乎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来演绎好这首交响曲。他们也都知道了,这次音乐会演出的盛况空前,电视直播的收视率已经爆表到把网站都给挤瘫痪的程度。这时候,不好好表现,还等什么时候。想当初,他们自己的音乐会电视直播可没这么热闹,连现场上座率都没办法保证……

    这其中,管乐的演奏家们更是超水平发挥,在这样大舞台上,也确实是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力量的。有秦放歌这个作曲家指挥,他们只需要跟着他的节奏来演奏就好,基本功夫大家其实都是相当扎实的,这段时间的排练和演出也都不敢有丝毫的松懈,秦放歌和其他人的耳朵都尖着呢!

    这样的情况,其实也是逼着演奏家们用心去练习去演奏,效果当然是极好的。这最后的一场演出,谁都不想留下遗憾,真出了车祸的话,可是会在全世界人民面前丢脸的。

    如吴亦芬他们之前评价的,这是一首完美的交响曲,特别的通俗易懂,即便是第一次听交响曲的观众,都完全能听得下去。不光能感受其中的旋律和节奏之美,和声,强弱,恢宏大气的气势,也是所有人都完全感受得到的。

    当然,其中也有特别抒情甚至是催人泪下的乐章,在第二乐章的时候,表现得最是明显。

    这是最缓板的乐章,第一主题由英国管奏出,充满着奇异的美感,第二主题由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奏出,第三主题的节奏明快活泼,有着舞曲的特征,具体属于哪里倒也说不好,说是世界的就没什么问题。

    而这其中由英国管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