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化大宋-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李灵一直视她为妹。但她总还存着尊卑之别,内心深处仍是只敢把自己当成是他地婢女而已。
    想要扑入他怀中痛哭一场,想要将心中那些积累如山的思念之语尽数说与他听,然而,却终是无法在他面前全身心的释放情怀。
    眼见终日惦念的人就在眼前,却只是深情脉脉的望着,许久,哽咽说道:“公子。这些日子,没有翠儿侍奉在你身边,你过的还好吗?”
    李灵的眼睛已然湿润,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傻瓜,你是我疼爱地妹妹。怎么能用‘侍奉’这个词呢?”
    翠儿一笑,道:“是我说错了,该说照顾才对吧。”
    李灵叹道:“你看看我,白白胖胖,日子过得滋润的很,倒是你啊,我不在这几日,却把自己弄得病成这样,也太不小心了。”
    “公子过得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她病成了这样。却一心只挂念着他。李灵更是感动,感慨半晌。却才想起了该做之事,便道:“我现下就替你把脉,有我这个‘大周神医’在,包你马上痊愈。”
    他说着,小心的放平了翠儿的手腕,左手搭住穴脉,细细的体察。
    翠儿便一动不动,乖乖的由他把脉。
    脉相平和,并不似有什么大病之状,再让她张开口来观察舌喉,也均是与正常人无异。
    这就怪了,脉舌皆是无异,却为何精神不振,形容憔悴,莫非又是一例奇症吗?
    李灵眉头皱起,道:“翠儿,你等一下,我去取验血仪来,我需要给你做一个详细的检查。”
    他正欲起身离去,翠儿却是一把抓住了他,低低说道:“公子,不用麻烦了,我的病很快就会好地。”
    李灵一怔笑道:“你又不是大夫,如何能知道自己得的什么病,放心吧,费不了多少事的。”
    “我知道我得的是什么病。”
    翠儿突然意外言道,脸上片刻间已是泛起片片红晕,似有无限娇羞之状。
    李灵愈发的奇怪,便是一本正经的说道:“那好,你倒是说说看,自己得地是什么病?”
    “翠儿得的是……得的是……”
    她吞吞吐吐半天,一咬牙,低低的说道:“相思病。”
    李灵一怔,随即便明白了怎么回事,诗中有云“为伊消得人憔悴”,相思成灾,惦念至深,便可让人茶不思饭不想,形容貌似有病,然根源却在心上。
    想来是这几月他离别在外,翠儿对他情深意重,无时无刻不在惦念挂怀,相思郁积,心病一生,便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她吐露心声,便觉羞怯难当,却把头偏向一边,正眼都不敢瞧他一下。李灵但见她云霞染颊,羞意情切,此时看来,别有一番惊心动魄之美,熟视良久,忍不住俯身在她额头深情一吻。
    翠儿身子一震,低低的道了一声“公子!”
    李灵伏在她胸前,温情言道:“翠儿,是我害你生了病,这一次回家后,我哪里也不去了,再不会让你担心惦念,劳心伤怀了。”
    翠儿犹豫了片刻,却是双手搂住了他,轻柔的抚着他的头发,淡淡说道:“男儿志在四方,公子是干大事情的人,翠儿怎能拖累公子。”
天下大计 第一百四十一章 投靠
    想起那过往种种,他不禁心有感慨,道:“翠儿,到现在我才明白,只有你是一心一意只为我好,不求一点点回报,默默的承受着一切,翠儿,我对不起你。;”
    听他真挚之言,眼中盈动着的泪光,深深说道:“公子真心待翠儿,翠儿愿意为公子付出一切,甚至是失去生命也再也不惜,翠儿不敢奢求什么,只盼公子平平安安的就好。若是将来有一天,翠儿离开公子了,在偶尔的时候,公子还能想起翠儿这个人,翠儿就心满意足了。”
    她说话的口气十分的伤感,且言辞又颇为怪异,倒像是生离死别时的告白,李灵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便道:“小傻瓜,从今往后,我会日日陪在你身边,把你当宝贝一样揣在怀中,你想离开我,可没那么容易。”
    翠儿忽然神情郑重的说道:“公子,若是将来有一日,翠儿做了错事,对不起公子,公子会怪我吗?”
    李灵想也没想便道:“无论你做了什么错事,我都不会怪你的,何况啊,翠儿这么乖巧,怎么会做对不起我的事呢!”
    翠儿的神情松了下来,淡淡一笑,再无多言,只是享受着这温馨的一刻,她知道,只有这时,李灵才只是属于自己,过了这一刻,他的心不知又会飞到哪个女子的身边。
    然而,只是这短短的惬意,她便是心满意足了。
    ————
    不知何时。她已悄然睡去,原本憔悴地容颜已焕发了几分红润,睡得那么香,嘴角边还带着浅浅的笑意。
    李灵轻轻的移开了她的手,为她掩好被子,又在她额上深情一吻,随后蹑手蹑脚的走出了房外。缓缓的将房门掩上。
    那刘小菁正候在门边,似乎已等了许久。只是不敢进入打扰他们,李灵料想她必是有事,便道:“菁姐,你怎么也在这儿啊?”
    刘小菁道:“公子,有客人来访。”
    李灵一怔,道:“我前脚刚进门,后脚便来客人了。他们的消息还真是灵通啊,菁姐,来地是谁啊?”
    “费县公慕容延钊。”
    当日李灵秘密北上,临行时将统军大权效付于慕容延钊,命他将花蕊夫人送往赵匡胤处,由其护送回京,又命慕容延钊率本部大军班师回京,回京之后。周主颁布了第一轮的封赏之旨,策封了慕容延钊县公之爵。
    那慕容延钊素来高傲,一向不屑于拉帮结派,营私结党,当初以副帅之职随李灵领军出征时,一路上便对他这位年轻地主帅有所不待见。虽说后来态度稍有转变,但终究还是有几分芥蒂。
    如今他回到京城,第一个登门拜访的却是慕容延钊,这却是令他大感意外,心里倒是十分想看看这位副帅有何用意,于是径直往前厅而去。
    那慕容延钊一见李灵,忙起身而迎,躬身施礼,道:“延钊参见大帅。”
    李灵笑脸相对,道:“慕容兄说错啦。眼下征战已毕。我已不再是什么大帅,费县公还如此称呼。李灵实不敢当啊!”
    慕容延钊一本正经的说道:“在延钊眼中,大帅永远的是大帅,征战也好,罢兵也罢,都是一样的。”
    一上来便大表诚心,呼呼,绝对是“心怀不轨”呀!
    李灵也不好多说什么,遂淡然一笑,道:“慕容兄,一月不见,没想到你已升到了县公的爵位,恭喜恭喜。”
    “延钊若不是跟着大帅南征西讨,建了些微末之功,何能得陛下封赏!延钊有今日之荣,多赖大帅,今日登门拜访,便是专程来道谢的。”
    “哪里,慕容兄荣此恩赏,全是你上阵杀敌,为国立功地原因,慕容兄此谢,我可是愧不敢当呐。”
    他二人又是你来我往,说了几句客套的话,随后便分宾主坐下,李灵不想多绕弯子,便道:“慕容兄此来,我看不单单是来看望我,怕是还有其他事吧?”
    慕容延钊呵呵一笑,道:“大帅的眼光一如往昔的锐利啊!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延钊听说大帅刚刚回京,料想对最近朝中发生的一些事还知情,万一陛下招见,怕大帅不好应对,所以……”
    “原来如此,哎呀,慕容兄实在是有心,我刚回京,正愁没个人询问些朝中之事呢,慕容兄来的真是及时,那就赶快给我讲讲最近朝中有什么新鲜事发生吧。”
    慕容延钊的神色忽然严肃起来,看了看四周无人,却是低声说道:“大帅,我也是不久之前才听到一个消息,听门下省那边的人说,陛下拟了一道旨意,要罢掉曹国公地点检之职,还要免去他节度使之职,改升为太尉。”
    这么大的事情,暗中安排下的那些人早就给李灵送去了消息,故而他在返京之前便已知晓,只不过,此时从慕容延钊这个局外人口中得知,听起来要更爽一些。
    太尉之职,位列三公,官居极品,自隋以后,渐次演化为优宠宰相、亲王、使相等的赠官,也就是相当于名誉教授,名誉院士之类的职位,荣誉虽高,手中却无实权,乃是名符其实吃闲饭的官。
    事情都已经这般明了,本应该定他个死罪才对,最终却明升暗贬,给了他一个太尉地官职,看来,陛下对他还是有些情意的。
    李灵假意惊愕,骇然说道:“怎么会这样?自我离京到现在不过数月,却有这等事情发生,慕容兄,你可知陛下如此旨意,究竟是因为什么啊?”
    慕容延钊心道:“装什么装啊,这不明摆着废掉他给你开道嘛!”
    心中如此,表情却是一脸神秘,道:“我听说,曹国公的离职,乃是和夹竹桃一案有关。”
    “夹竹桃?”李灵又是一声惊呼,道:“这件案子不是已被赵普查清了吗?怎么又会牵扯出来。”
    “这嘛,我也只是听说而已,陛下对这件事封得很严,具体情况无人能知,朝中众臣们也只能打听出点风吹草动。”
    李灵一叹,道:“曹国公忠心为国,要说那案子和他有关,我决计是不信的,改日我面见陛下之时,一定要问个清楚。”
    慕容延钊忙道:“大帅,不管那案子跟谁有关,眼下木已成舟,陛下既然下旨,那自然便是无可挽回的,咱们又何必管那么多,更何况……”
    李灵瞅了他一眼,道:“更何况什么,慕容兄不妨明说。”
    慕容延钊顿了顿,道:“其实这样也好,曹国公走了,这殿前司都点检之职,自然便空缺了,放眼朝中,当以大帅功勋最重,且大帅目下又是副点检之职,这都点检之职,还有谁比大帅更合适呢?”
    李灵假意不解,却道:“这我倒是没想过,这都点检一职十分重要,必当以功勋名望着著之人来担任,李灵只不过是一大夫而已,虽说立了些军功,那也是赖慕容兄等众将士用命而已,若要我来担任此职,实在不能胜任呀。”
    慕容延钊就知道他会这么自谦,便又道:“大帅太过谦逊了,大帅之武略,朝野上下谁人不知,且大帅不久就要成为驸马,那便是陛下的妹夫了,有这一层关系作保,依延钊所见,都点检之职,非大帅莫属。”
    李灵呵呵一笑,道:“不管是什么职位,都是为大周用命,为陛下效忠,这点检一职嘛,当不当也无所谓,不过若是陛下果真信任李灵的话,李灵也自是义不容辞,到那时,还要谢过慕容兄之吉言。”
    慕容延钊笑道:“延钊乃是就事论事而已,哪里有什么吉言,其实咱们这些随大帅出征过的兄弟,哪一个不是盼着大帅高升!到时咱们也可以跟着大帅沾些光彩呀。”
    原来是这样,看来是张永德这棵树要倒了,他手下那些将领们都急着要找一棵新的大树来靠,这慕容延钊只是一个代表而已。
    人情冷暖,世态炎良,真的是就在于一个“利”字啊!
    其实这本就是李灵事先料到地,他只是没料到,陛下地旨意才公布几天,他这些人便迫不及待的有所动作,不知那张永德听闻之后,心中会做何感想呢?
    只是旁人要投靠他也就罢了,这慕容延钊在朝中向来以独来独往而闻名,却也为何有这般动作,这倒是令他不解。
    不解,也不好相问,于是正色言道:“李灵能有今日之绩,多亏弟兄们全力支持,大伙尽可放心,不管我前程如何,绝对不会忘了并肩而战地弟兄们的。”
    慕容延钊慨然道:“大帅豪义冲天,有大帅这一句话,咱们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两人又是各表了一番兄弟情义,那慕容延钊又道:“延钊听说大帅在武州被困了多日,真有此事吗?”
    李灵一叹,道:“此事不提也罢,那辽国的南院大王耶律休哥果然厉害,把我们在武州足足围困了近十天,若不是孟兴国将军及时赶来的话,此刻只怕我也没命和慕容兄在此畅谈了。”
    慕容延钊却是奇道:“幽州距武州不过数日的路程,我听说李大帅手中握有雄兵数万,缘何不赶去武州救援大帅呢?”
天下大计 第一百四十二章 逃婚
    李灵也是一脸的疑惑,道:“这我也不知道,兴许李大帅另有奇谋吧。;”
    慕容延钊又道:“不过陛下似乎对这件事很生气,前些日子以守备燕云不利之责下旨撤了他幽州留守之职,改任为了西川节度,他此时怕是正在回京复命的路上。”
    李灵又是一惊,道:“据我所知,蔚州之败,其实是辽耶律休哥蓄谋已久的,李大人当时远在幽州,责任并不算大,陛下却要撤了他幽州留守之职,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听说陛下之所以这么生气,原因并不是气他有蔚州之败,而是气他不发兵去解武州之围。”
    “何出此言?”
    慕容延钊见他一脸莫名其妙的表情,也不知他是真不懂还是在装懂,便道:“大帅,难道你不觉得,他不发兵救援武州,其实是另有所图的吗?”
    李灵还是一脸茫然,道:“慕容兄,这里没有外人,你就有话直说吧。”
    “四个字,‘借刀杀人’。”
    李灵一怔,半晌方才有所恍悟,惊道:“你的意思是,他想借辽人之手杀掉我,对吗?”
    “正是,你想,大帅扫平荆湖,伐灭西蜀,此等不世之功,天下谁人不知,那李重进乃是朝中两大势力之一,先前早有风传曹国公要倒,其后自然大帅便成了李重进最大的对手,他如何能不对大帅你有所忌惮?武州之围。他明明收到了求援之书却偏偏不肯发兵,这其中意图,难道还不明够显吗?”
    李灵怎么会不知呢,因为这本就是他所期望地,当日那何汝才往幽州派出求援使者之后,李灵便让端木长风着人暗中劫杀了使者,其后何汝才又数度派出使都。都是去无所踪,故而李重进一直未接到武州方面的求援之信。还道一切平安,所以便没有发兵。
    他那时也是明知手中握有青黛,那耶律休哥兵马虽众,却不敢奈何于他,所以才敢出此险策,自然便是想在世人面前造成李重进欲借刀杀人的假象。
    周主虽然英明,但毕竟想象不到李灵会冒着性命之险设下此等布局。所以见到白正珂听说此事之后,便是震怒。
    原以为周主会象对待张永德一样将其弃用,却不料周主仍保留着他侍卫军都指挥使之职,还让他去改镇西川,这倒与李灵当初之设想有所不符。
    看来,还是得用早先想好的那条计策!
    慕容延钊还道李灵仍有不信,道:“大帅,我知道你有所不信。但事实就是如此。延钊斗胆一言,大帅虽然武略过人,但这毕竟是入朝为官不久,于这朝堂上的险恶所知甚少,眼下别人有谋害之心,大帅可不能不有所行动啊!”
    李灵想了半天。道:“就算如此,陛下对他已有所惩罚,我又何必斤斤计较呢。”
    “大帅此言差矣!众所周知,我大周以殿前司与侍卫军两支禁军最为强悍,侍卫军都指挥使虽较殿前司都点检之职略逊一筹,但其势力却不相上下,如今他只是改任西川节度使,并未被夺指挥使之职,如此,则在朝中的势力只不过是有所削弱而已。仍将是大帅面临的最大政治对手。大帅仁厚。不愿施以那些小人手段对付他,他可未必。这一次有借刀杀人之计,难保下一次不会又施什么阴险手段,正所谓防不胜防啊!”
    “那么,依你所见,我该当如何?”
    慕容延钊眉头一皱,沉沉道:“只有想方设法,夺了他都指挥使之职,将他从朝中剔除,如此,大帅才能高枕无忧。”
    李灵一怔,细想了一会,忽然间明白了慕容延钊地真实目的,难怪他会这般热心地向自己出谋划策,原来,这家伙是看上了侍卫司都指挥使一职,想借自己的力量除掉李重进,而后由他慕容延钊取而代之。
    野心真真是不小啊!
    除去张永德和李重进这两股政治势力,本就在他的计划之中,只不过,周主虽然可以将殿前司都点检的重职授与他,却绝不可能让他再身兼侍卫司都指挥使之职,周主英明,当然知道在军中要维持平衡,绝不能容许任何一方坐大。
    若是除掉了李重进,侍卫司都指挥使一职一空,依目前朝中武将的名望地位,最有希望接任的便是他慕容延钊和赵匡胤了,与其让赵匡胤捡了便宜,倒不如让这慕容延钊沾光,好歹到目前为止,他和自己应该算是一条船上的人。
    李灵假意很是为难地样子,冥思苦想许久,却道:“慕容兄说的也是,只不过,臣下任命之事,全决于陛下,我便是有此心,怕也没有这份力呀。”
    慕容延钊诡秘一笑,道:“大帅虽没有这份力,但有一个人说的话,却十分有重量,陛下绝不会忽视。”
    “谁?”
    “长公主殿下。”
    “殿下?”
    “对,陛下对长公主殿下十分疼爱,凡事必是应允,若是大帅能将此事告诉殿下,想殿下对大帅情深意重,万分的重视,到时即使不用大帅开口,殿下必也会到陛下那里有所言语,只要殿下一开口,这件事多半便能成了。”
    长公主这一节,连李灵都考虑到,倒是慕容延钊这个局外人率先想到,李灵颇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
    平日里不声不响,看似谁都不得罪,却在这关键的时刻摆明立场,出此损招,人啊,在利益面前,果然是不得不低头。
    虽如此。然慕容延钊在朝中的份量不轻,若是有他相助,将来之事,便又少却了不少羁绊。
    当然,眼下这个时候,还不是和他坦露心机地的时机,于是淡然一笑。道:“慕容兄之言,我会好好考虑地。无论如何,还是要多谢你出言提醒。”
    慕容延钊却也不急着有什么结果,也是笑道:“大帅客气了,延钊跟随你出生入死,虽说有主副之分,但在延钊心里,已是将大帅视为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今日之言,乃义不容辞也。”
    李灵慨然道:“慕容兄如此看重李灵,李灵心中万分感激,既如此,你我便是好兄弟,好朋友,慕容兄也别大帅大帅的称我了。显得太过见外。”
    慕容延钊当然盼着他这么说,乐呵呵的说道:“说的是,李兄!今后还望李兄多多提携才是。”
    “放心,咱们既然是兄弟,自当相互关照。”
    “多谢李兄,今后但凡有什么事需要延钊帮忙。只需招呼一声,延钊必义不容辞。”
    “那李灵就先谢过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