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化大宋-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琴声骤止,萧叶明双手按住了琴弦,也不回首,轻声说道:“你来了。”
    李灵从思念中回过神来,无奈的摇了摇头,遂走了过去,向萧叶明施过一礼,道:“夫人,打扰了。”
    萧叶明微微一笑,道:“你我也算一家人,不必这么客气,坐吧。”
    李灵端端正正的坐在明妃下首,道:“听夫人方才的琴音,似乎有什么心事吧,能告诉无疾吗?”
    萧叶明轻叹一声,道:“无非就是思念女儿罢了,对了,你有云痕的消息了吗?”
    自回京之后,李灵不得不承认他撒了谎,将易州发生的一切如实相告,只不过其中省略了对自己不利的那一段,萧叶明虽然聪慧,但终究是对易州之事一无所知,故而对李灵的话是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
    她被李灵安置在此处,好生供养着,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软禁,不过在皇宫里做明妃和在这里做萧夫人却也没多大的区别,都是笼中之鸟,萧叶明倒也忍受得了,只不过一日不见到女儿,心里总是不能踏实,故而李灵来了几次,她每次第一句话必然是打听女儿的下落。
    李灵摇了摇头,道:“还没有,不过请夫人放心,下边的人在尽力寻找,相信再过些时日,必然会有好消息。”
    “但愿吧,”明妃听罢李灵的回答却是有几分失望,又道:“那文秀呢?你找到她了吗?”
    “据易州方面传来消息,她好象是在我离开的那天出城北上,我想她可能往幽州找夫人去了,范大夫聪明得紧,她应该会照顾好自己的,夫人不必为她担心。”
    萧叶明道:“当初我托负文秀照料云痕,如果我猜想的不错的话,云痕很可能是为文秀所救,她北上幽州也许就是想将云痕交给我,所以我想,找到了文秀,必也就找到了云痕。”
    李灵道:“这一点我也想到了,但文秀知道夫人的身份,我若是大张旗鼓的去找她,必然会引起一些有心的的注意,所以只能私下里暗中寻找,可能更得需要一些时日,还请夫人耐心些才是。”
    萧叶明淡淡一笑,道:“我在宫中独处了十余年,耐心自然是有的,只不过,不光是我要有耐心,你也要‘尽心’才是。”
    李灵听得出她话外之意,遂不紧不慢的说道:“青黛是我的未婚妻,把她丢了,我自然得尽心寻回,夫人大可放心。”
    萧叶明点了点头,转而问道:“这么晚来找我,想必是有什么事吧。”
    李灵一笑,道:“果然瞒不过夫人的眼睛,我……”
    他正欲说出来意,却见那边刘小菁走了过来,道:“夫人,公子,酒菜准备好了。”
    萧叶明道:“里面闷,把酒菜端到这里来吧。”
    刘小菁望向李灵,李灵遂道:“就依夫人的吩咐,把琴撤下去,把酒菜端过来。”
    “是。”
    刘小菁抱起琴转身离去,过不多时领着几个丫环回来,端上了四五个精致的小菜,和一壶上等的好酒。
第六十章 妇仁
    李灵示意其他人退下,自己亲自为萧叶明斟了一杯酒,举杯道:“夫人身份尊贵,无疾照顾不周,让夫人屈居于此,实在是惭愧不已,这一杯就当我陪罪了。。”
    “周辽互为敌国,如果不是你的话,此刻我已沦为阶下囚,你如此待我,何罪之有!倒是我该向你道谢才是。”
    “夫人言重了。”
    两人遂饮下一杯。
    说了几句开场白后,李灵这才转入正题,道:“今日无疾遇上一件怪事,百思不得其解,无疾知夫人聪慧过人,遂想请夫人指点一二。”
    “我只不过是一个妇道人家,哪里谈得上什么‘聪慧过人’,不过这事情嘛,倒还可以参详一下,你说吧。”
    李灵放低的声调说道:“今天我进宫里为皇后娘娘看病,结果发现,娘娘是中了毒。”
    萧叶明一怔,似乎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道:“皇后中毒,确实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
    李灵道:“这还是小事,最令我吃惊的是,娘娘所中之毒,与陛下在易州时所中之毒,是同一种。”
    萧叶明何等聪明,只他这两句话,立时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遂道:“你的意思是,这是有人蓄意所为?”
    “对,不过令我想不通的是,谁会有这么大胆子和能力,竟敢做出这等罪大恶极之事呢?”
    萧叶明直视着他,良久不语,忽而一笑,道:“不是想不通是谁,而是你想让这个人是‘谁’吧!”
    李灵一怔,随即呵呵一笑,道:“夫人真乃女中孔明也,无疾的心思全被你看穿了,来,无疾敬你一杯。”
    李灵举杯相敬,萧叶明也不再谦虚,笑而饮之。
    酒罢,李灵又道:“依夫人之见,这是‘谁’是谁,会是我心中所想呢?”
    “这倒是难猜,不过,依我之见,无论是谁,结果都会对你有所不利。”
    李灵不解,道:“此话怎讲?”
    “你心中所想,无非是渔翁得利罢了,但是这利,未必却会到你手上。”
    “夫人凭什么这么认为呢?”
    萧叶明微微一笑,道:“你聪明绝顶,怎会连这点都想不通呢?那好,我问你,你们周国的皇帝为何要授你殿前副都点检之职?”
    “这……”李灵不料她会有此问,想了一想,道:“这自然是因为我立了功,陛下要论功行赏,怎么,难道这其中有何不妥吗?”
    萧叶明不紧不慢的说道:“柴荣是一个英明的皇帝,任人德贤分明,他虽然对你很赏识,但绝不会让一个不懂治军的外行人去治军打仗,所以他才会授你一个副点检的职位,看似地位颇重,其实却是一个虚衔,管不了军事,这就说明,柴荣他知你虽然是个智谋之士,但却不是将才之料。”
    李灵沉思片刻,点头说道:“夫人分析的不错,那这些又与你方才所言有何关联呢?”
    萧叶明继续说道:“据我所知,周朝之中有两股势力,既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如你所想,如果是有人蓄意谋害柴荣,获利最大的将是这两司的首领,如果柴荣查出是他们其中何人所为,必然会有一股势力覆灭,空出的权力,将由他人接管。而这两司乃是周国的禁军主力,关乎国家征战之事,所以,柴荣即使要另觅他人接任,此人也必得是一个深通治军之道的将材,不可能选到你。”
    “这就是说,无论你如何利用这件事做文章,也不管是扳倒了谁,渔翁得利的只会是他人,你只是空费力气,替他人做嫁衣罢了。”
    听她这一番分析,李灵恍惚大悟,叹道:“夫人一语惊醒梦中人,无疾受益匪浅,若不是夫人提醒,无疾险些走出一手败着!那么为今之计,我又该当如何是好?”
    萧叶明自斟自饮了一杯,道:“要么就无所作为,要么就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如此一来,既为柴荣解了心头之忧,又帮了那两人,三面讨好。”
    “无所作为不是我的作风,可这件事又如此棘手,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恐怕不容易呀!”
    “其实,依我所见,这件事多半出自巧合,恐怕并不是那两个人所为,你想想看,他们下毒去害柴荣不成便罢了,何必又去动那皇后,如此一来,岂非打草惊蛇,惹火上身?所以我想,这中毒之事,多半不是人为,你那么聪明,仔细查一查,必定会找出原因。”
    她此言李灵却只能同意一半,她虽然聪慧,分析得面面俱道,但却并不知原来那历史真正走向,那两股势力之后,却还潜藏着赵匡胤这最狡猾的一股势力,那才是真正的渔翁。不过,既然她这么说,却也未必没有这个可能,或许是该细细去调查一下。
    李灵很是感激的说道:“夫人料事如神,替无疾解了心中困惑,无疾实在是万分感谢。”
    “你既是我未来的女婚,帮你全是帮我女儿,帮我女儿便等于帮我自己,都是一家人,何必言谢,”萧叶明很客气的回答,转而又道:“不过,我倒是有一个小小的忙需要你帮,不知你愿不愿意?”
    李灵道:“夫人请讲,只要是李灵力所能及之事,无有不从。”
    萧叶明的面色肃然起来,郑重说道:“既然你们大周已经收复了燕云十六州,拿回了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我想请你规劝你们的皇帝,不要再和大辽打仗了,这几十年来,死了那么多的契丹人和汉人,是应该结束这无休止的仇恨和厮杀的时候了。”
    “这……只怕不太现实吧,”李灵面露难色,道:“夫人也知道,大周夺回十六州,接下来的目标,必是扫灭河东的北汉,辽国一向视北汉为唇齿,一旦大周举兵,辽国必然会有所行动,所以,两国之战的再次战争是无法避免的,至少是在北汉灭亡之前是无法避的。”
    萧叶明轻声一叹,道:“我瞧那柴荣志向非同一般,即便是没有北汉,也未必会放弃攻打大辽,兵戈一起,两族生灵荼炭,实在令人不敢想象。”
    她虽然聪慧不凡,却毕竟是妇道人家,难免生这妇人之仁,岂不闻天无二主,一山不容二虎,大周与大辽乃当今之世两大强国,在这个强者才能生存的时代里,只有消灭掉对手,自己才能高枕无忧。
    再者,辽国自耶律阿保机之时起,屡犯中原,死在契丹人刀下的汉人不计其数。只是天佑华夏,屈辱了五十余年,中原百姓终于等到了柴荣这位一代雄主,历经图治,富民强兵,使华夏重振雄风。如今攻守之势逆转,正是汉人一雪前耻之时,又岂会因那一点点免强的仁慈之心便就此化干戈为玉帛!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辽国不灭,华夏永无安稳之日。
    这些话,李灵自不能与她详说,却也不好驳了她的一片悲悯之心,遂假意应道:“夫人菩萨心肠,无疾甚为敬仰,其实无疾也有这等心意,既然夫人这么说了,无疾将来自会找些时机规劝陛下。”
    “多谢了。”萧叶明的眼神并非感激之色,语气也是轻描淡写,她似乎并不相信李灵真的会这么做。
    李灵的表情却是非常的郑重,道:“夫人客气了,无疾身为一名大夫,救死扶伤本就是职责所在,更何况是两族千万百姓的性命。”
    二人遂边饮边聊,又谈论了些国事闲事,不知不觉夜色已深,李灵灵酒气微熏,似有几分醉意,显然是无法乘车回城,更何况此时城门多半已关,想回只得等到明早。萧叶明遂吩咐刘菁扶着他去东厢房,今夜就在无忧居中留宿一晚。
第六十一章 口舌
    刘小菁扶着李灵摇摇晃晃的进了厢房,费尽力气将他拖上了床,替他脱下靴子,解去外衣,然后又为他盖掩被子。、
    李灵是酒醉三分醒,眼见刘小菁为他掩被子时,身子低垂,一抹酥胸半隐半露,沟渠分明,欲火顿时,比及刘小菁要离去之时,却是一把将她拉入怀中,亲吻着他的面庞,双手更是隔着她薄衫乱摸起来。
    刘小菁却是吓了一跳,想要挣脱却又不敢太过用力,怕惹恼了李灵,只得羞恸怯的低声说道:“公子爷……别……别这样……啊——”
    那刘小菁是生过孩子的少妇,身材丰膄,比之翠儿的少女之身别有一番味道,李灵一生,自不是轻易可放弃,遂翻身来,将刘小菁按在了身下,很是熟练的解开了剥去了她的上身衣衫,那一对饱满的很是骄傲的挺着他眼前。
    李灵咽了咽口水,接着便将脸埋入其中,一支手按住她微弱挣扎着的双手,另一支则从裙下探入,很是温柔的拨弄着那一处嫚妙之地。
    其实刘小菁正值女人最旺盛的年龄,怎奈丈夫死去,独守空房,故而每每上身之时,不得不自我抚慰。
    如今有李灵这么一个身分高贵的主子,且又是年轻力壮的俊朗青年肯施恩于她,内心里自是欢喜。遂在李灵的攻势之下,渐渐的放弃了先前的那些拘束,展开心怀享受起来。
    李灵在她和淫声刺激之下,更盛,一把掀起她的裙子,那最令人神往的茂美丛林尽收眼底,他目光似火,急不可待的褪下裤子,掰开她的双腿便要进入。
    便在这关键时刻,刘小菁骤然间想起了什么,一把推开了准备就绪的李灵,腾地坐了起来,手忙脚乱的掩下裙子。
    李灵也坐了起来,莫名其妙的瞪着她,道:“怎么了,你不愿意么?”
    “不,不是的!”刘小菁急忙回答,接着又定了定心神,低着头说道:“只是……只是奴家的身子……不太方便……怕弄脏了公子。”
    “我晕!原来是那个东西来了,那你干吗不早说呀,害得我硬成铁棍了却没洞钻!大大的不爽。”
    李灵心中如是想,却也不好责怪于她,毕竟那是她们女人的生理现象,人家总不能为了配合你的,说来就来,说不来就不来吧。
    于是很是遗憾的叹息一声,仰面躺倒在床上。
    刘小菁见他一脸不满的神情,心觉有愧,咬了咬牙,遂换上了一副娇媚的笑容,道:“公子,奴家的下边不行,还有上边呀!”
    李灵一怔,还没听懂她是什么意思,却觉下边一阵酥麻的快感,本是软下去的山根,转眼间又是重振雄风,他抬头一看,却是大为惊喜,原来刘小菁正在用她的小嘴吞吐添食着他的山根。
    这还是李灵第一次尝试如此之法,新鲜的方式使他享受到了更大的快感,看着刘小菁吞吞吐吐很是认真的样子,更觉淫迷之极,但觉山根之处血脉喷张,极乐如仙。
    “菁姐,你坐过来一点。”
    刘小菁很听话的移到他身边,嘴上的活却是一点不停。
    李灵一手爱抚着她垂下的秀发,一手揉捏着那一对馒头似的,心中畅快之极,此时便是让他去做神仙也不愿意。
    刘小菁嘴上的频率越来越快,细舌如水蛇一般缠绕着那钢铁巨柱之上,不时的还用碎牙轻轻咬磨,过不多时,李灵但觉全身一震,一声低吼,下体剧烈的抽搐,万千精血奔涌而出,尽数喷入刘小菁的口中。
    终于是完成了使命,刘小菁如释重负,吐出了那渐渐变软之物,疲惫不堪的伏在李灵的腹部上,候咙微动,将那些液体尽数吞了下去,嘴角边却是微微淌出一些残留的余迹。
    李灵喘着粗气,尽享回味着这无上的快感,过了许久方才缓过神来,温情的抚着刘小菁的光滑玉背,很是感激的说道:“菁姐,你待我真好。”
    刘小菁也是温柔的抚着李灵的胸膛,娇声说道:“只要公子爷高兴,奴家愿意为公子做牛做马。”
    李灵很满意她的回答,遂道:“你先在这边学一些管事的经验,过几天我自会把你调进国公府,到时全府上下,就都由你掌管吧。”
    刘小菁一听,自是欣喜不已,道:“多谢公子爷恩典,奴家定会用心将国公府打理好,伺候好公子爷。”
    “那就好,菁姐,你这嘴上的功夫可真不简单呀!差点让我舒服死,你原先也是这么侍伺我那死去的姐夫吗?”
    “讨厌啊,还提他做什么,奴家可是第一次这么做。”
    “我不信,第一次哪有这么熟练。”
    “真的是第一次,奴家哪敢骗公子!”
    “好好,我信你还不成么?你看,它又翘起来了,菁姐,又要辛苦你了。”
    “公子你好厉害……”
    ……
    —————
    崇文殿。
    周主斜倚着龙榻,神色轻松,众臣们则是在下首分列而坐,气氛不似朝堂上那般庄严,却也隐约透露着些许郑重。
    这里是周主日常批改奏章及读书写字之处,时常也会招一些重臣前来开个小会,或是谈谈家常,贴近一下君臣之情。
    自北伐班师以来,周主这是第一次在崇文殿招集了这么多的文武重臣,显然是有什么重大的事宜要商议。
    上次在这里君臣商对时,周主和窦仪等大臣们确定了北伐辽国的策略,今日之议,却是关于征辽结束之后,下步的国家用兵方针。
    不过,此次策议却不同往日,崇文殿之内多了一张崭新面孔,那便是宋国公李灵。
    周主的意思是,趁着辽国境内疫病横行,自顾不遐之机,发兵攻灭北汉,臣下们的意见却是相当的不统一,有的言北伐时兵力损失甚大,不宜再次兴兵。有的则是主张再行先南后北之策,先扫荡了南方诸国再伐北汉不迟。而保守派则认为目前大周之威震慑四方,无人敢侵,宜当守土安民,万不可再举兵伐。
    周主对于保守派的看法一向是不屑于理睬,但关于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的方针倒是有些举棋不定。
    众臣之中,宰相范质依旧是不发表任何见解,周主最烦的就是他这点,这个范质统领各部官吏,处理政务倒是井井有条,只是商讨这等国家大计时,从不轻易进言,前者周主与群臣商议北伐之时,范质也是闭口不言。
    然其毕竟为一国之宰,凡事还是得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周主遂道:“范相,关于国家下一步的用兵方向,你有什么看法吗?”
    范质沉了半晌,道:“前者北伐辽国之时,耗资甚为巨大,国家各处粮仓大半已被掏空,如今淮南一带又遇旱灾,估计夏粮的收成不会很好,如果没有充足的粮草做为保障,不管是征南还是伐北,恐怕都会遇到不少困难。”
    打仗拼得不光是武力,更拼得是国家的经济实力,范质虽然没有直接意见,但却是一语切中要害。
第六十二章 方略
    周主点头表示同意他的看法,又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今年之内,我大周便是无法对外用兵,如今军心正旺,又兼辽国陷入内忧之中,若是放弃这个大好时机,朕觉得十分遗憾。、范相,关于粮草之事,难道不能想些办法吗?”
    范质道:“办法倒不是没有,待粮食下来之后,可适当的提高粮赋,从百姓手中多征一点,便可免强维持年内的用兵。”
    周主摇摇头,道:“此举万万不可,民为国之本,旱灾之年,百姓维持生计尚且困难,又怎可向他们多征粮赋,这无疑于竭泽而渔,大为不妥。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范质无奈的说道:“除此之外,臣别无他法,除非天气骤变,能及时下几场雨。”
    李灵对于军国政事其实完全是一窍不通,故而众臣议事之时,他只是静静的在一旁听取各人的意见,从中学习。
    周主见众人均是无策,忽然瞅向李灵,道:“无疾,你一向足智多谋,可有什么良策吗?”
    “晕,你问我,我问谁?我是个大夫,又不是袁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