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重紫-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好她跟着祖母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鲁嬷嬷来的时候她已经起了床,不然此时的英国公府恐怕上上下下都在传她怎么懒惰了吧?

    看样子,宋宜春并没有因为是个男子就把目光放在庙堂之上,而是还停留在内宅……

    这件事虽然曝露出了宋宜春的格局,也给窦昭提个醒。

    她以后,得多个心眼才是!

    “宁德长公主和陆老夫人还是第一次见到我,她们喜欢我,肯定是因为你的缘故。”窦昭笑道,“你是不是从小就很得宁德长公主和陆老夫人的欢心?”说这话的时候,她骤然间意识到,蒋家势微,陆家就成了在道义上唯一能压制宋宜春的人!

    她顿时眼睛一亮,压着心中的兴奋道:“世子,不知道宁德长公主和陆老夫人都喜欢些什么?我们去陆家做客,应该挑几件两位老人家喜欢的东西做礼物才是!这次宁德长公主给我的见面是一对宝钏,陆老夫人给我的见面礼是一对镶宝项圈,都十分的贵重。我们也不可轻怠了两位老人家才是!”

    宋墨从小受到的教育和所处的地位都让他明白,庙堂之争才会影响生死。对于父亲那些小动作,他并没有放在眼中,偶尔觉得不胜其扰。却也懒得和他计较,因而从来不曾想过要和父亲过多地计较,更不要说用宁德公主和孙老夫人去压制父亲——他若想压制父亲,也只会去请陆复礼出面。

    他还以为窦昭是因为新嫁入宋家,想和宋家的亲戚们交好。

    宋墨不由如释重负。

    窦昭应该没有注意到他的异样才是!

    “你如果想知道,可以让严先生帮你查一查。”他很快平静下来,若无其事地笑道,“我没有注意两位老夫人都喜欢些什么。特别是宁德长公主,从小生长在内庭。很难知道其喜好。”

    窦昭就问宋墨:“听说皇上吃饭的时候,不管喜不喜欢吃,每样菜都只夹三筷子,为的就是防止别人下毒,有这回事吗?”

    她望着窦昭。眼睛亮晶晶的,闪烁着好奇的目光。

    宋墨失笑,心里却又觉得无比的温暖:“你听谁说的?简直是胡八说道!皇上和内庭有份位的贵妃们都有自己的小厨房,大家平时都吃小厨房,御膳房的那些菜,大家都只当摆设。”

    “我在本野史上看到的。”窦昭像和素心她们说话一样,觉得惬意的时候就趴在大迎枕上。“也就是说,不全是杜撰的了?因为书主说,皇上通常都吃不饱,就私下的吃小厨房。”

    歪着脑袋趴在枕头上。一边的脸被压得红红的,这样的窦昭,少了几分平日的飒爽,却多了几分他从不曾见过的俏皮。让宋墨觉得非常的有意思。

    他侧身枕臂,望着窦昭。笑道:“这是你说的,我可没有说过。”

    “你这个人,真没意思。”窦昭笑着和他打趣,“难道就没有失言的时候?”

    屋里的气氛变得非常的温馨。

    宋墨的心也跟着变得非常柔软。

    “嗯……”他故作沉吟地道,“我不知道自己说不说梦话……”

    窦昭忍俊不禁。

    突然“哐当”一声巨响。

    窦昭吓了一大跳。

    宋墨已一跃而起,身手十分矫健。

    两人都屏息倾听。

    窗外呼啦啦一阵风声,伴随着哐当当风吹着窗户的响动。

    两人不禁相视而笑。

    “是起风了!”宋墨披了外衣,“我去看看。”

    “你小心点。”窦昭道,“这么大的风,明天恐怕要变天了,让他们注意一下,小心树断了压塌了屋顶。”

    英国公府遍植大树。

    “好!”宋墨笑着,出门喊了当值的素心过来陪着窦昭,自己叫了陈核,不知道去哪里了。

    窦昭趴在床上,听着外面一阵紧似一阵的狂风,觉得自己好躲在结实的大船,任它风吹雨打,都会有人在沉船的时候把自己叫醒,不用害怕随着船一起沉下去。

    迷迷瞪瞪的,她睡着了。

    半梦半醒中,好像有人在她的身边道:“……别把她吵醒了,让她好好睡一觉!”

    第二天醒来,外面果然风狂雨骤。

    宋墨已经醒了,正坐在炕上看着什么,见她醒过来,笑道:“还好你昨天提醒,花厅那边一株百年的梧桐树断了。”他啧啧道,“树中间全都空了。”

    窦昭笑道:“最怕这种百年的大树了,看上去粗粗壮壮的,中间却全都空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倒下来。”她说着,叹道,“可惜今天要回门,也不知道路上好不好走?”

    “我已经让人去探路去了。”宋墨笑道,“你快点梳洗,我们去给父亲问了,就去静安寺胡同。”

    ()

第二百五十一章 回门() 
窦昭和宋墨正在给宋宜春问安,来窦昭回门的窦济昌到了。

    宋宜春满腹的话只好闷在了肚子里,匆匆交待了窦昭和宋墨几句,就让他们出了门。

    风吹着倾盆大雨如潮水般一阵阵地涌过来,抄手游廊像被水洗了似的,更不要说走在上面的人了,鞋袜和衣裾立刻会被淋得透湿。

    大家披着蓑衣穿着木屐。

    窦昭比平时又高了几分。

    素心吃力地帮她打着伞。

    “我自己来吧!”窦昭笑着,伸手去接素心的伞。

    却有双晶莹如美玉般的手伸了过来,赶在她前面接过了素心的伞。

    窦昭愕然地抬头,看见宋墨淡淡面孔。

    “我来吧!”他不动声色地持伞,揽着窦昭的肩膀朝外走去。

    给宋墨执伞的陈核不知道如何是好,愣了半天才追上去。

    窦昭齐宋墨的耳根。

    她略倾,就可以靠在他的肩膀上。

    两世为人,窦昭从来都是那个持伞的人,何尝有人这样为她持伞?

    她半天没有回过神,懵懵懂懂地朝前走着,等她反应过来,她已站在了门前的马车前。

    车夫已放好了脚凳。

    宋墨略一犹豫,扶了窦昭的手,道:“快上车,小心淋湿了衣裳。”将伞移到了脚凳上,竟然要亲自服侍窦昭上马车。

    豆大的雨点落在了宋墨的脸上。

    窦昭忙弯腰钻进了车厢。

    陈核跑了过来,双手高举着桐油伞,为宋墨挡风遮雨。

    宋墨把伞递给了身边的武夷,上了马车。

    素心几个面露异样的表情,低下了头,鱼贯着上了后面的马车。

    看到这一幕的窦济昌脚步微滞。

    他有些意外。

    京都谁不知道英国公府的世子爷出身显赫。性子清冷,不易接近,没想到他却能放下身段照顾四妹妹……可见再清冷的男子,在妻子面前都有柔情的一面。

    他笑着跳上了窦家的马车。

    雨落在车顶噼噼啪啪地作响。

    窦昭望着没有一滴水渍的衣裙,心中很是感慨,真诚地向宋墨道了声“多谢”,递了帕子给宋墨,示意他擦擦脸上的雨水。

    宋墨笑着接过了帕子。

    很普通的白色的绫缎,在一角绣着丛素兰。

    这让他想起窦昭的花圃。

    宋墨擦了擦脸。

    帕子上有淡淡的香味。像是兰香,又像是茉莉香,再仔细一闻,又好像玉簪花香,非常的清雅。

    他把帕子塞在了衣袖里。撩了车帘,透过镶着玻璃的车窗朝外望:“你要不要回趟真定?”

    路上没有什么行人,狂风骤雨吹打满地的落叶,显得有些狼狈不堪。

    窦昭眼睛一亮:“可以吗?”

    “什么事,只要想,总是能抽出时间来的。”他回头,眼睛在光线有些黯淡的车厢里熠熠生辉。亮如星子。

    “也是!”窦昭失笑,认真地思考了片刻。

    如果宋墨能和她一起回真定就好了。

    让祖母见见宋墨,也能放心些。

    可宋墨在金吾卫当值,未必走得开。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

    “我到时候和严先生商量吧?”她笑道,“国公爷那边,也得有个交待才行。”

    宋墨点了点头。

    心里有些伤感。

    如果母亲还在世,有母亲帮窦昭挡着。窦昭又怎么会想回趟真定都这么困难!

    他不由握了握拳。

    窦昭见他情绪有点低落,笑着凑到了车窗前。

    “这秋雨。下一场天气就冷一场。”她问他,“我们这是在哪里?”

    前世,她虽然在京都住了十几年,可也不过对富贵坊周围比较熟悉。

    “我们在安定门大街。”宋墨说着,若有所思,吩咐车夫,“走江米巷去静安寺胡同。”

    车夫傻愣了半天,这才高声应“是”,进了旁边的一个小巷。

    窦昭好奇道:“为什么要走江米巷?是不是走江米巷离静安寺胡同近一些。”

    下次她回娘家,就知道该怎么走了。

    “比走皇墙北街远大约半个时辰,”宋墨笑道,“不过六部衙门、五军都督府都在那边,你可以看看。”

    窦昭窘然。

    宋墨把她当成了没出过远门的深闺弱质了。

    但宋墨细心地带她去转悠,还是令她心情大好。

    跟着他们马车后面的窦济昌却是满脸的困惑。

    宋墨他们怎么改道住南走啊?这可是越走越远了!

    再一看,车马慢慢地停了下来,在翰林院,上林苑监,太医院等衙门伫立了片刻才徐徐地朝前驶。

    他不由问跟车的护卫:“他们在干什么呢?”

    护卫也不知道,忙过去问了一声,回来禀道:“世子爷正告诉四姑奶奶六部衙门在哪里呢?”

    窦济昌愕然,道:“六部衙门与五妹妹有什么关系?”

    护卫摇头,显然也很纳闷。

    倒是窦济昌的小厮猜道:“姑奶奶刚到京都,平日难得出趟门,就是出门,不是在几个寺庙里转悠,就是在那南大街、鼓楼大楼的那几家卖绫罗绸缎、金银首饰的铺子里转悠,想必是世子爷有意让四姑奶奶开开眼界!”

    窦济昌恍然大悟,又忍不住笑道:“也亏他想得出来。”竟然带着妻子来看六部衙门,又不是儿子,要激励他参加科举。

    好在今天风大雨大,路上没有什么行人,又是回门的日子,没什么时间限制,窦济昌懒得打扰他们,躺在马车听着雨声,走走停停,多花了半个时辰才到静安寺胡同。

    窦家的亲戚都到了。

    听说窦昭他们到了,迫切想知道女儿过是好不好的窦世英不顾窦世枢的阻拦,到大门口迎接。

    宋墨下了马车,接过陈核手中的大伞。挡在风口,扶着窦昭下了马车,自己的衣摆却被淋湿了。

    匆匆赶过来的窦世英看着不由喜笑颜开,不待宋墨站稳,就上前携了他的胳膊:“快到屋里坐!这雨太大了!”又高声吩咐高升,“快去找件干净衣裳给四姑爷换了。”十分的热情,就是宋宜春和宋墨关系没有破裂的时候,也不曾这样情感外露地对待宋墨,竟让宋墨一时间有些傻眼。片刻后才缓过神来,忙恭敬地谢窦世英道谢:“多谢岳父大人!”

    窦世英望着眼前玉珠似玉的宋墨,想到刚才他扶着窦昭的样子,真是越看越满意,越看越觉得顺眼。一面拉着宋墨往花厅里去,一面笑呵呵地道:“一个女婿半个儿,你不用和我这样客气。只要你们夫妻和美,我看着就高兴。”

    宋墨想到窦昭出嫁时窦世英的眼睛,心顿时软了下去。

    他恭谨地应“是”,和窦世英进了大门。

    高升捧着一叠衣裳跑了过来。

    “老爷,这是您前几些日子做的新衣裳。都还没来得及穿。”他气喘吁吁地道,“您看哪件合适?”

    窦世英就挑了件紫红色的宝相花纻丝直裰,对宋墨道:“先去换衣服,这秋天的雨。伤人,小心淋病了。”

    望着那艳丽繁复的花纹,宋墨额头和窦昭都不禁额头冒汗——前者是因为嫌弃这衣服华丽外露,又因为是窦世英所谓。不敢辞;后者是没有想到父亲竟然做了件张扬的衣裳。

    宋墨由高兴陪着去换衣裳,窦昭忍不住道:“现在还流行宝相花的面料吗?”

    “宝相花的布料什么时候是流行布料了?”窦世英反问。

    窦昭无语。

    只能在心里嘀咕:但以您的年纪。这也太花哨了些。

    念头刚刚在心头掠过,就看见宋墨跟着高升走了过来。

    紫红色的织锦,用金丝银线绣各式的花卉和花草图案,五彩斑斓,色如流霞,映衬着宋墨白皙至无暇肌肤,如那姹紫嫣红中的一点素,有种纤尘不染的高华和矜贵。

    窦世英不由得眼睛一亮,道:“这件衣裳倒挺合适你的。”不待宋墨说话,已抬脚朝前走,“我们去花厅喝茶去——家里的亲戚早到了,就等着你们了!”

    宋墨不自在地理了理衣袖,可当他抬脚的时候,已变得泰然自若,跟着窦世英去了花厅。

    窦世枢和窦世横坐在中厅的太师椅上和魏廷瑜说着话,窦文昌几个则神色谦恭地站在旁边听着,纪氏和五太太等女眷则围坐在西厅的圆桌前,窦文昌的两个儿子,济昌的两个儿子和窦博昌的女儿则由一大群丫鬟婆子服侍着,在花厅里嘻笑打闹着,到处洒落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见窦世英和宋墨、窦昭走了进来,窦世枢等人打住了话题,婆子们也忙把几个孩子抱到了一旁。

    花厅里霎时安静下来。

    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宋墨的身上。

    宋墨从容地微笑,跟着窦世英拜见了窦世枢和窦世横。

    一旁的魏廷瑜望着穿着端庄大方又不明艳的窦昭,眼神显得有些热烈。

    窦昭却无意和魏廷瑜多说什么,低眉顺目地跟在宋墨身后,给窦世枢和窦世横行礼。

    魏廷瑜摸了摸头,神色尴尬。

    不知道什么时候,窦明走了过来。

    她拉着魏廷瑜的衣袖,悄声笑道:“侯爷在看什么呢?”她瞥了眼看也没看他们的窦昭,视线却停留在了宋墨的身上。

    这,就是英国公府的世子?

    他竟然长得如此……惊艳!

    窦昭可是比他还大一岁!

    他……会瞧得上窦昭吗?

    窦明难掩其惊异和震撼,朝窦昭望去。

    窦昭安静地站在宋墨的身后,有着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沉稳和内敛。

    窦明目光微闪,看见宋墨朝着丈夫拱了拱手,笑着称了声“佩瑾”。

    没有用敬语!

    ()

第二百五十二章 论序() 
魏廷瑜苦笑,称了宋墨一声“姐夫”。

    哥哥,他还真叫不出口!

    宋墨微微地笑,显得很谦和。

    窦世英很满意。

    两个女婿都出身显赫,却能以妻族之礼相见,这既是对女儿的尊重,也是对窦家的尊敬。

    因窦家的家祠不在京都,他领着宋墨和窦昭去了正厅,给窦家祖先的影像磕了头,上了香,就算是祭拜过了祖先,禀告了喜事。之后又领着他们重新回了花厅,给窦世枢等人磕头,正式认亲。

    或者是考虑到英国公府乃钟鸣鼎食之家,金银有价书无价,窦世枢的见面礼是本前朝刻印的《春秋》,窦世横的见面礼是套《四书注释》,窦文昌、窦博昌等做兄长的,或送集锦墨,或送澄心纸,或送玉笔洗,或送珐琅暖墨炉,都是些读书作学问的物件。

    窦昭抿了嘴笑。

    宋墨就瞅着没人注意的时候悄声问窦昭:“你笑什么?”

    窦昭瞥了奉命在一旁捧见面礼的陈核一眼,低声笑道:“你可以去考状元了!”

    宋墨望着那些文房四宝,忍不住眼底含笑。

    见过了比他们年长的,就是比他们年幼的或是晚辈了。

    魏廷瑜摸了摸衣袖中的红封,不知道拿出来好,还是不拿出来好——按礼,宋墨虽然是姐夫,但他比宋墨先成家,这个时候他给宋墨见面礼,是礼数,不给也说得过去,却显得有些畏缩,小家子气。可刚才窦家的人都送的是些不好用钱衡量的东西,他那二百两银票的红封拿出来不免有些俗气。

    犹豫中,宋墨已笑着朝魏廷瑜揖了揖。掏出一个红封递给了魏廷瑜。

    魏廷瑜望着排在自己之后的几个小屁孩,脸色涨得通红,正要拒绝,宋墨已不由分说地将红封塞到了他的手里,笑道:“你我也不是今天老打交道,快拿着!”让魏廷瑜想起了之前宋墨关照他,让他跟着顾玉做河工生意,分红的时的口吻。

    他不由得一愣。

    宋墨已笑着弯腰摸了摸窦济昌的长子窦启仁的头,递给了他一个封红。

    窦启仁大声地喊着“多谢四姑父”,雀跃之情溢于言表。让宋墨的笑意更浓了。

    窦济昌的次子窦启复则不待宋墨掏出封红就嚷了起来:“四姑父,还有我,还有我!”肥肥的小手快要伸到宋墨的脸上去了。

    “我记得。还有复哥儿!”宋墨呵呵地笑,掏了个封红给他。

    窦启复欢呼一声,接过了封红,迈着肥肥的小腿朝西厅的窦静媛跑去:“姐姐,姐姐。我得了封红!”

    窦静媛是窦博昌的女儿。

    她闻音而动,噔噔噔地跑了过来,拉着宋墨的衣襟道:“四姑父,您没给我封红。”

    那软糯糯的声音,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都让宋墨心里软得一塌糊涂。

    “好。好,好。”宋墨笑着抱了窦静媛,递给了她两个封红。

    窦静媛嘻嘻地笑。得意地朝窦启仁和窦启复扬着手中的封红。

    窦启仁和窦启复一右一左地抱了宋墨的大腿,高声喊着“四姑父”:“我也要两个,我也要两个!”

    窦昭的人都满脸尴尬,三个人的乳娘更是抬不起头来,上前哄着几个孩子。

    宋墨却笑着阻止了几位乳娘:“本是凑个热闹。不必如此拘谨。”又掏了两个封红补红了窦启仁和窦启复。

    窦启仁和窦启复欢呼不已。

    窦静媛不依了,嘟着嘴道:“我也要一个!”

    宋墨竟然又给她补了一个。

    窦静媛喜笑颜开了。窦启仁和窦启复却傻了眼。

    五太太红着脸,狠狠地瞪了自己的两个媳妇一眼。

    郭氏一个激灵,忙上前抱了窦静媛,笑着叮嘱窦静媛:“还不快谢谢四姑父!”

    “多谢四姑父!”窦静媛稚声稚气地道,讨好地对宋墨道,“四姑父,你过年的时候到我们家去玩,我让祖父给你写春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