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盛世独宠-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哥萨克人、匈人,现在轮到蒙兀人。

    也素亥与手下大将别儿脱脱兵分两路,他自个儿带队从东、西科尔巴阡山之间的山口进入草原玩耍,别儿脱脱沿着西科尔巴阡山继续往西去探探孛烈儿的路。

    如果马扎尔获得华夏传承,一定会在这种保护型的口袋山脉上修起坚固的长城,妥妥的拦住骑马的汉子,可惜马扎尔人也是骑兵出身,只会用木石堵塞山口,派去驻守的兵卒也只起到传讯作用,最多耽搁半天功夫,别儿脱脱就率三万大军进入腹地,直逼都城布达。整个马扎尔草原被多瑙河自北向南划拉成两部分,布达城位于河西,也曾是上一根鞭子阿提拉的王城所在,河东是新城佩斯,两城通过渡船互通。现在蒙兀人兵临佩斯城下,沿途各城已扫荡干净,但布达城里的王公贵族并不是十分焦急,概因河水解冻,宽阔的多瑙河可以拦住蒙兀马,而且十万马扎尔最精良的骑兵都放在佩斯城,守可随时补给,退能迅速渡河,打持久战没问题。

    也素亥的主力没有急于进入草原,而是去孛烈儿那边溜达,一则让孛烈儿不敢擅自南援马扎尔,二则听闻探马来报,孛烈儿有重甲骑士军。他先来试试深浅,再顺河南下穿越两个山口,进入口袋草原也不迟。所以别儿脱脱的人马也没急于守城围攻,反而在外围诸城打起了游击战,随抢随走。

    态度更积极的也素亥接连拿下桑多米尔(桑多梅日)、克拉克夫(克拉科夫)、弗洛斯拉夫(弗劳兹拉夫)等城,这几个公国都城被先抢后屠,纵火烧毁。孛烈儿公国名义上的国王亨利坐不住了,集结孛烈儿、日尔曼、条顿骑士团等三万联军,出征列格尼卡(莱格尼察)。这支重装欧洲骑士联军并不熟悉蒙兀人作战方式,他们的经验还局限在哥萨克人、阿兰人或突厥系骑兵袭扰为主、组织性不强的特点上,不明白纪律严明的蒙兀人可以依靠令旗迅速传达作战指令,而且一路从西域杀过来,俘虏了大量工匠、手艺人的蒙军怎可能和欧洲游牧民族一样没有重甲骑兵。

    也素亥仍然以佯败开场,装备精良的欧洲铁甲联军被落败撤退的蒙军迷惑,争先恐后地尾随而去。三万骑士由于分属不同阵营,出于各自考量,不是同时追击,原本整齐的阵形变得散乱不堪。待联军兵马疲劳之际,蒙军突然反攻,整齐的两万重甲蒙骑出现在阵前,真正的战斗这时才开始。重甲蒙兀骑兵排列成人墙冲锋远射,欧洲骑士被破甲箭簇射成了刺猬,之前作为诱饵的轻骑兵知道骑士身上的铁甲不易穿透,在灵活的跑动中专门射杀无护甲的坐骑,摔下马的骑士行动不便,只能束手待毙,被蒙兀人的马刀切瓜剁菜一样收割。蒙军还放了一场烟雾,遮蔽了后进者的视线,落后的骑士们和随之来‘打扫战场’的欧洲步兵们看不到惨烈的战况,一头扎进蒙兀人的陷阱里,毫无疑问地被全歼。亨利被俘斩,其他大公贵族力战而死,条顿骑士团被尽歼,逃脱者不过五千。

    也素亥割下了阵亡欧洲人的耳朵,足足装满了九大麻袋,幸运的是,他决定先南下收拾布达和佩斯。顺河南下的蒙兀人在多瑙河对面与维也纳打了个招呼,吓唬了一下这个属于日耳曼‘神圣大秦帝国’的核心重镇,施施然地穿过被称为‘马扎尔之门’的波若尼(布拉迪斯拉发),吓坏了整个欧洲皇室和大秦教廷。

    另一方面,拥有欧洲最好骑兵的马扎尔人不能坐视蒙军在自己家里愉快地撒欢,兼之北边还有个恐怖的蒙兀头子,十万大军主动出城迎战,想截断也素亥和别儿脱脱的汇合。机动性更强的蒙军还是甩开马扎尔军,在多瑙河东北的赛约河畔(斯拉纳河)合兵,在河东沼泽地下营,马扎尔军遂在河西小城‘穆希’驻营,遣兵五千守桥。

    也素亥亲率中军正面攻桥,吸引马扎尔人的注意力,别儿脱脱分兵上游和下游河口,涉水、结筏而渡,抄了对方后路。习惯于欧洲式正面对决的马扎尔人瞬间崩溃,欧亚两大顶尖骑兵的对决,仍然以蒙兀人压倒性的胜利告终。七万多马扎尔人被歼灭,余部退回佩斯,但也素亥赢得也不轻松,驻兵佩斯城外,等候忽特刺前来合攻。

    在也素亥期待兄弟的日子里,整个多瑙河东岸再次遭到大肆劫掠,诸地焚毁后,无力阻挡蒙兀人的马扎尔人退入口袋草原东南角的小高原,保存实力,蒙军果然止步于此,不打算攻克山地地区。

    神宗八年腊月,再次封冻的多瑙河迎来了蒙兀铁蹄,也素亥等人付出惨重代价,顺利进抵布达和佩斯两城。国王贝拉逃走,富人和皇室贵族一样遭到屠杀,但商人和许多穷人却活了下来,成为蒙兀人的奴隶,因为他们的新主人要在此处过冬。

    贝拉的选择与萨来曼汗没什么不同,他和残部逃向爱琴海东岸,在威尼斯控制之下被称为‘达尔马提亚’的沿海地区。有了忽特刺的理智加持,布达和佩斯没有化为灰烬,也素亥追着贝拉去往沿海,忽特刺留在布达,通过外交手段,让大秦和拂菻教廷,以及日耳曼帝国知道,蒙兀人要打马扎尔,是因为他们收容了哥萨克人,同理可证,谁收留贝拉,也会迎来长生天的惩罚。所有西方诸国和两大教廷袖手旁观,贝拉只得重金买通港口的商人,避于海上。

    也素亥其实并不在乎贝拉在哪里,他不会让自己闲着,麾下铁蹄把达尔马提亚痛快地蹂躏了一番,跨越巴尔干山脉的马其顿、索菲亚等山区诸城,进入本都海西岸。这里是保加尔的地盘,与北边马扎尔的口袋草原隔着南科尔巴阡山,可以平坦地直通钦察草原。他的目标自然是多瑙河畔的保加尔都城普列斯拉夫,国王马达拉完全不打算抵抗,遣使纳款,开门接客。但北部山区的刁民部落却拒绝不战而降,他们借助地势,出没于林间,不时偷袭蒙军小部队。

    也素亥从普列斯拉夫押械一批保加尔人,来到山区最大的城镇喀琅施塔得(布拉索夫),向这些仍然在顽强抵抗的同胞们冲锋,打乱他们的阵脚,活捉万名俘虏。然后下令将战俘的眼睛都刺瞎,每百人中只留一个独眼人,由其牵着九十九个瞎子步行返回普列斯拉夫。

    此举让也素亥赢得了‘保加尔屠夫’的称号,他的这些壮举也在欧洲历史中留下比阿提拉还伟大的‘鞭子’形象,不论是史书还是文学作品,甚至童话,都记载着他的各种暴行。比如先答应赦免不杀,鼓励或强迫逃亡者重返家园,在居民们为蒙军提供足够物资、制造充足的器械或收割完庄稼之后,又背信弃义地全部屠杀。至于把俘虏和平民组织成敢死队,冲在蒙军前面,去强攻设防城市这种旧把式,已被归纳为蒙兀人的战术特点之一了。

    在忽特刺的规劝下,也素亥一边还击胆敢挑衅蒙军神威的欧洲人,一边开始清理从保加尔到克里木半岛的本都海沿岸。

    ***********************

    马木陆骑兵被公认为战斗力最强的大食军队,这一族群的产生和存在,缘于数百年前刚征服安息帝国不久的某任海里凡,他畏惧于辖下安息贵族的实力,通过自己突厥裔的生母,雇佣欧亚非地区上最强悍的骑兵种族突厥人,建立‘古拉姆卫队’。演变到后来,这支近卫军不再雇佣忠诚度不足的职业军人,改从高咖索地区买突厥儿童做奴隶,从小开始严格的训练和培养,每年不少于两万名孩童被诱拐或绑架到报达、开罗等地。当然,如果当年蒙兀人已经来过欧亚非草原sayhi,说不定这项利润丰厚的人贩子生意,会驱使大食商人们不远万里,深入漠北草原抓猪仔。

    现在的马木陆人已经成为大食帝国最主要的军事力量,他们纪律严明,队形严整,刀法尤其出众,可在策马疾驰时劈中悬空的一颗蜜枣,于近战格斗中优势很明显。新官上任三把火,拜巴尔已经通过击退海上十字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接下来如果完成光复圣城这一伟业,定然无人再敢攻讦他的奴隶出身。

    优呼二人手下的人马不如马木陆军人优秀,更多的是少数月即别残部,大量北非、尼罗河上游等地招募的雇佣兵,加上宗教狂热者,但在十叶派教徒居多的阿尤布王朝里,他们对十字军和逊奈派为主的赞吉王朝宣战,可以获得很多支持,士气也不错。

161 欧洲烽火遍连天(4)() 
对图兰沙来说,这一万多杂牌军不算啥,圣城失陷也没关系,真正的威胁是北边而来的纳木班。为此,他手下的十万大军囤积在阿勒颇,于达遏水沿岸设点筑堡。

    纳木班并不急着冲入黎凡特,他先解决达遏水北边,即安纳托利亚半岛东南部山区里的游牧民族。这一撮天方教徒被蒙兀人成为曲尔特,如果顾辞能看到曲尔特人聚居的地区,便能清晰地叫出这个族群的‘正确’译名——库尔德。这个古老而悲催的民族在她穿越前夕还陷在土耳其、叙利亚、伊朗和伊拉克的几方博弈中,谋求立国而不得。

    山区人民不会轻易下跪乞降,纳木班的人马一越过哈喀儿山,当即遭遇了曲尔特人。凶名在外的蒙兀人全歼了这支军队,进入底牙儿别克儿(迪亚巴克尔),连取数座古老的城池,彻底占据了达遏水上游。

    优呼联军作为首次虐过蒙兀人的fg出现在黎凡特,还是很有号召力哒,他们一气儿清理加沙、雅法等海岸线港口,毫不客气地向圣城挺进。鉴于骑士团的主帅跑去参加十字军,围攻达米埃塔,现在还在开罗大狱里等人来赎,群龙无首的圣城守军抵抗不力,落入联军手中。二人组没有客气,在城里大肆屠掠,除了照顾一下天方教徒的情绪,没有彻底破坏焚毁,留给拜巴尔的也只是一片残垣断壁,仿佛是替大唐收复洛阳的回纥人。

    不管怎么说,马木陆人从异教徒手中光复了圣城,威望直线上升,获得海里凡的大力嘉奖,优呼二人的消息也随之传到斡勤耳中,年近五十的他再次调兵遣将,召回术赤台,一起从木鹿西征,小儿子阿巴鲁接替术赤台去喀布尔,南镇大夏和犍陀罗。这一动向刺激了纳木班和帖古尔,他们分别向阿勒颇和报达以北的萨拉迈加紧进攻,免得斡勤来分一杯羹。

    纳木班强攻达遏水河岸的十来个堡垒,顺利渡河,逼近阿勒颇。图兰沙顾不得屁股后面的拜巴尔和优呼铁三角,急召属下相议,因意见不一,将相失和,自己险些被杀。数名大将叛逃,投奔拜巴尔,他也只好把家眷和财宝送去开罗,顺便求援。如此一来,军心涣散,各自为战。

    城壁坚固、兵械充足的阿勒颇,在名将曼苏尔的率领下,一边准备坚守,一边求降。纳木班纳财补粮,过城而不入,意在直取都城大马士革。阿勒颇一失,图兰沙立刻逃往开罗,霍姆斯和哈马一样不战而降,长驱直入的蒙军很快就会到达大马士革。一位异密苏黎曼召集城中贵族,决定开门献城,避免流血。但城中仍有两三万守军不愿弃械投降。纳木班化了快一个月时间解决大马士革周边子城,又用十来天剿灭城中负隅顽抗之辈,才顺利拿下整个叙利亚。

    统治叙利亚多年的赞吉王朝宣告灭亡,弹冠相庆的景教徒和十字军们涌入黎凡特,一点儿不见外地把蒙兀人的胜利归结为上帝显灵,跟随巴合黑征战鄂图曼的海顿甚至写了封信,让长子里奥递交大秦教廷,为‘东方十字军’正名。

    失利于埃及,又眼睁睁看着马扎尔被蒙兀人凌虐的大秦教廷并不买账,哈扎尔人一向是拂菻教廷的好基友,巴合黑的胜利只会让拂菻扬眉吐气,忽特刺也被拂菻收买,整个瓦希商路和本都海以东的贸易都没有大秦教廷的份了,说不定日耳曼和教皇国还要直面疯狂的也素亥。所以,不出意外地,两大教廷又开始‘教义’之争。科穆宁主教指责跪拜圣母、圣徒像的大秦教廷是异端,亚力山大四世悍然把笃信景教的里奥开除教籍,直至互除教籍,演变为‘割袍断义’。

    终于,东西教会之间薄薄的遮羞皮正式被扯裂,大秦教廷称为大公教,拂菻教廷自认正东教牧首,从此两边教皇王不见王,历经千年也没和解。

    ***********************

    ‘上帝为你铺路,让你在平坦大道上畅快奔驰时,胡达会在前方给你挖个大坑,让你狠狠栽个跟头’,这话不是哪个古人或名人之言,完全是纳木班的亲身体会。

    对于有城池的国家来说,蒙兀人的野战能力之强几乎是压倒性的,抢了就跑,跑了你还追不上,如果继续追,补给又是大问题,非常让人头疼。所以中国古代发展出许多针对劫匪的战术,比如李牧用了十年时间麻痹匈奴,最后用战车围剿,几乎全歼十几万匈奴大军,差一点就能灭绝他们。学聪明了的匈奴人不会中这样的圈套,又有了比匈奴人更擅长移动战的霍去病,再一次把匈奴打到他们母亲都认不出的地步,从此匈奴也学会了防守。

    一路顺遂的纳木班,从大马士革继续南下,即将面对目前天方教徒心目中人气最高的优呼cp,及其背后尚不为蒙兀人所知的马木陆骑兵。在他看来,几支部队糅合在一起的联军,完全不足为惧,就跟曹操每次闻知对手增兵时会大笑一样,彼此之间没有配合默契,不但可以分而化之,更容易各个击破。

    这次领衔抗蒙大军之人,当仁不让是拜巴尔,以优呼二人的惯性,这会应该已经琢磨好逃跑路线了。他麾下八万人的队伍并不全是马木陆精锐骑兵,也有败退南下的赞吉大食军人,还有一半是从黑非洲腹地征集而来的土著游牧民族,他们对于蒙兀人的彪炳战绩同样一无所知,彼此语言不通,整个队伍士气挺高涨。

    两军决战之地不是城池,而是加利利湖区西边的艾因贾鲁山地(乌姆阿法姆)。蒙兀人没有匈奴人这么见多识广,经过华夏民族长年累月的打磨,相对淳朴一些,出金微山后,也早已习惯野外敌人闻风而逃或一击即溃,城里对手坚守高墙、闭门不出等常规作风,完全没想到他们还有别的作战方式,敢与蒙兀骑兵野战。

    纳木班被一万败而不溃的马木陆骑兵引到一个u型山谷处,毫不起疑地闯进中厚边薄的内凹新月形包围圈。稍微慌乱之后,蒙兀人以重甲骑兵打头,呈楔形状向人数较少的新月左翼发起攻击,迎着密集箭雨不顾伤亡发起冲锋,插入马木陆阵营。左翼很快开始溃败,但拜巴尔率其亲卫一马当先,高喊天方教口号,以真主胡达的名义砍杀了十几个蒙兵,其身后的马木陆骑兵毫不犹豫地跟着冲锋,带领不畏战的其他骑兵一起冲入战场,与蒙兀人展开近身格斗战。拼刀失败的蒙军死伤惨重,纳木班身中数箭,当场阵亡,残兵往东溃逃,被一路追杀。然而就是这些蒙兀残兵,以马为盾墙,依然精准射杀了许多联军骑兵,直到弩箭用尽才力战而死。

    一举粉碎蒙兀人不可战胜之神话的马木陆骑兵载誉开拔,进入大马士革休养,证明了大食骑兵并不弱于蒙兀人。他们精于重骑兵式的马上对抗,大食马在冲刺和负重上比蒙兀马更有优势,甚至还能下马变身成为重步兵战斗。在双方都不畏战的情况下,战斗的胜负更多取决于战术方面,显然主场作战的拜巴尔选对了战场,扬长避短。

    战争本来就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这次大胜比优呼二人的影响更深远,启发了各国有针对性的发展克制蒙兀骑兵的战术。而打了胜仗的拜巴尔和马木陆王朝,很快会成为天方教的最后救赎者——因为报达将彻底毁于兵燹。

    ***********************

    阿合马和帖古尔在两河流域的作用更多的是牵制报达周边的军力,不让他们派出援兵,另一方面就是防着点斡勤捞过界,一个从尼尼微往南,一个打苏萨、勃萨罗向北,慢慢把波斯高原西麓的重点城市扫荡干净,等待老爹亲临报达。

    当然,他们想跟纳木班一样快速收拢诸城也很有难度,大食人面对来势汹汹的蒙军,战意远甚于畏惧,士气高涨,悍不畏死。概因形势直转急下时,穆塔迪米菲从经文中探出头来,亲自出面,宣布发动‘护教圣战’。他是穆圣和胡达在人间的唯一代理人,海里凡是********的唯一精神和世俗领袖,地位比天方教地区各王朝的国君‘素丹’,或掌握军权的‘异密’、总督更崇高。作为帝国和教派的最高统治者,这个位置有非常严格的血统要求,一旦走马上任,则拥有信徒们无条件的崇拜和服从,权柄更甚于教皇。在他的召唤下,即便是最温和、最厌恶战争的天方教徒,都会拿起武器参与圣战,因为这是可兰经明文赋予海里凡的责任,也是教徒必须遵从和履行的义务。

    所以面对群情激昂的‘人民战争’,阿合马两人不到三万的精锐兵力没太多优势可言,凶残的屠杀往往更激起教众的反抗。再彪悍的战士,要应付一群时时刻刻愿意与你同归于尽的敌人,伤亡和损失也难以承受。关于这一点,如果他们有机会认识在伊拉克战场周旋几十年的美**人,相信彼此之间一定有很多苦水可以交流。

    现在,斡勤和术赤台的大军来了。

162 大食之冬() 
斡勤与阿合马同时出兵报达,实则给了大食人周旋的余地和契机,可惜伊思达被留在阿巴鲁身边,报达城里的权宰阿卡米只想着左右逢源,愿意提供大食诸城的防御细节,提出的条件仍是老生常谈,让十叶派的阿里家族后裔成为下一任海里凡。斡勤置之不理,蒙兀人不需要一个摆在自己头上的‘神’,哪怕是摆设也不行,斡勤、术赤台和帖古尔三路蒙军目标明确,同时直奔报达而去。斡勤在沿途城市留了少数兵马牵制或围困,不再放任阿合马的人对这些城市进行掠夺和屠杀,接管的意味十分明显。他从北路的亚述古城渡达遏水,向报达西北进攻,南路的术赤台急行军向报达东南方向的希拉进攻,阿合马与帖古尔到克尔曼沙汇合,攻向报达东部。

    形势严峻如斯,穆塔迪米菲抛下经书,召集重臣研究防御方案,在城中组织起军民七万人马。其他将领提出日夜巡逻、巩固城防等建议被阿卡米否决,他坚持认为固若金汤的城池足以抵御蒙兀人的攻城车,而且在蒙兀人靠近报达前,这片土地上的天方教徒和大食军队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