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大明-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震也看出了她的羞怯,便很快转移了话题:“其实陛下除了赏赐下这些东西外,还准了我的假。所以从今天还是一直到元宵节后,我都不必再去宫里当差了。”

    “真的?”这回张静云的喜悦可比看到杨震带来这些东西更甚,顿时笑得大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虽然她口中不说,但对于杨震一直待在皇宫之中,自己则冷冷清清地住在这儿还是有些不是滋味儿的。她觉着这样下去,自己与杨震的关系就无法更进一步,就是杨震能感受到自己的情意,在这种聚少离多的情况下,也很难快速发展。

    但现在机会就来了,至少在这一个来月的时间里,自己终于是可以和杨震长期待在一处,他应该能发现自己更多的优点。想到这儿,心花怒放的张静云还偷偷地瞥着杨震,想从他的脸上看出些什么来。

    杨震也注意到了张静云的异样,心里也不觉对这个少女多了一分怜爱。他作为一个心理年龄远超岁数的穿越客如何看不出张静云对自己的一片心意?之前因为他已经有了洛悦颍,所以在面对这段感情时总是选择假装不知。甚至他在被调入皇宫当差,必须长期留宿那儿,竟也让他有一种解脱的放松。

    但人心毕竟是肉长的,在和张静云这么聚聚分分地相处下来,杨震渐渐看到了她身上的许多优点——善良、持家、乐观,以及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痴情一片,这让他在不知觉间就从对这个少女的歉意而转变成了一丝爱意来。虽然他知道这样做似乎有些对不住远在杭州的洛悦颍,但情之一物,又有几人能说得清呢?

    所以在这次回来前,杨震就已做了决定。既然两人都各自有意,为什么要躲躲藏藏的呢?反正现在不是后世那个强调一夫一妻制的时代,只要大家都愿意接受,多一两个女人又如何呢?

    感受到杨震看自己的灼灼目光,张静云反倒有些招架不住了,在有些不适应地扭动了一下身子后,她便借口为杨震准备饭菜从他身边溜了出去。看着这个欲说还羞的少女举动,杨震不觉再次打从心底笑了出来……

    之后几日,杨震与张静云虽然未曾把那一层窗户纸给捅开,但两人的关系却已比之前更亲近了几分。两人经常一道上街去采买过年要用到的各式东西,也曾携手在京城各处闲逛。无论是潭柘寺还是香山,都留下了他们的踪迹。

    而二人出双入对的表现,也终于让周围那些本来还打着给张静云说媒的邻居知道了原来这位一个人居住的小娘子竟是早有了男人的。很快地,一些大娘大婶就不请自来地开始向张静云打听起杨震的身份来历来,在得知杨震的姓名后,便开始一口一个杨家娘子地称呼起她来,经常让她闹出个大红脸来。

    日子就这么琐碎而幸福地一点点过去。很快地,大明万历三年的除夕终于到来。

    这一天,整个北京城都弥漫着各式饭菜的浓郁香气,以及爆竹燃放之后所产生的硫磺气味。这一天,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喜悦的笑容,见了面无论认不认识都会相互拱手道上一声新年好。这一天,所有人都抛开了一切烦恼,向往着新一年能有一个好年景,能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一天,朝廷上下也停止了一切事务,无论是内部的你争我斗,还是对外部蒙古草原方面的威胁,都被人暂时抛开。

    这一天,杨震和张静云两个人静静地在自己屋子里享用着他所提倡的海底捞吃法,将买来的各式菜肴全一气放进了煮开的肉汤之中,烫熟即吃,好不快活。而张静云在杨震面前,却吃得格外斯文,浑不像以前所表现出来的大剌剌的风格。

    这一天,在同一片夜空之下的北京城,一个背负着丧妻丧子之痛男子只能以酒浇愁,只想一醉方休。因为只有在醉梦中,他才会再次与妻儿相会。

    这一天,远在千万里之外的杭州城,一个面对满桌佳肴的女子却只觉食不知味,心里想的只是那个在北京城里的他可还安好,年夜饭吃的又是什么。

    无论是喜是悲是忧是愁,随着这一天的过去,大明万历三年就彻底过去,新的一年终将到来。而很多人都不会想到,新年才刚开始没多久,一场风波就已开始酝酿!

第二百六十九章 温馨的初一

    杨震是在一阵爆竹声中醒来的,此时正是大年初一的早晨,天气很好,阳光从糊了纸的窗户间透进屋子,照得人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当杨震披上衣裳走出屋子时,便看到了正在院中那间充当厨房的小屋子里忙碌着的张静云,她竟比他更早起来,此时已在张罗早饭了。

    穿越到这个时代,杨震已过了三个年节。无论是在杭州与唐枫等兄弟一起,还是之后和兄长杨晨在诸暨过的那个年,都没有眼下身在北京城,与张静云一起过年来得踏实,这是只有家庭才能给人的一种感觉。

    似乎是感受到了杨震望向自己的目光,正欢快而忙碌地包着饺子的张静云动作突然就是一顿,随即转身既带着些欢喜,又难免有点羞涩地冲杨震甜甜一笑:“你起来啦?再耐心等一下,很快就能吃饺子了。”

    看着眼前这个已换上翠色比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娇俏的女子,杨震一时竟有些愣了。如果说刚才的那一幕让他产生了家的温馨,那么这一声招呼,就更让他觉着自己就是在家里了,而张静云,便是……

    想到这儿,杨震的脸上也挂上了淡淡的微笑:“昨天晚上还一起守了岁,你却这么早起来做饭了,真是辛苦你了。”

    “没什么,大早上的就有人放起了鞭炮,躺着也睡不着,就索性起来了。”张静云赶紧像是辩解般地说道,至于她为什么这么急着给出这么个解释,就得问她的内心了。

    感觉到一种别样暧昧的情绪在两人之间弥漫开来,杨震反倒有些不知说什么才好了,两人只是相顾无言,好像有千言万语,又好像是什么话都不必说,只一个眼神的交流就已足够。

    “啊呀……”因为和杨震以目光交流得太过投入,张静云浑然忘了身后大锅里正烧着煮饺子的水,此时水沸腾起来,还溅了少许在她的手上,这才让她从某种情愫中突然回过神来。

    同样醒过神来的是杨震,在面对无数敌人与刀枪都不会皱一下眉头,即使身上受伤也不会变一下脸色的杨震此时却有些急了,赶紧抢上一步,捧起张静云被水溅到的手就问道:“怎么样,伤得可重吗?”

    被自己心仪之人如此呵护问候,张静云自然是又羞又喜,虽然手上有些火辣辣的疼,但被杨震一捧,她就什么痛都感觉不出来了,只是在那羞怯地一摇头:“没……没什么,不痛。”口中说着话,手却没有从杨震的掌握里抽出来,任由他就这么握着。

    在仔细查看了一下张静云那白净细腻的小手片刻,确信没什么伤后,杨震才放心地松手:“你呀,做事怎的还是如此毛躁,就和当初我与你初遇在船上一般。”

    “哼,那时候我很毛躁吗?”张静云皱了皱鼻子,很不以为然地道,同时也回忆起了在运河上初遇杨震的事情来。那时候他是那么的可恶,一眼就瞧出了自己是女儿家的身份,还居然给点破了。还有,他杀人的样子也好凶好可怕,却不知怎的,这么个凶巴巴的家伙就走进了自己的心里。

    杨震呵呵一笑:“那是当然了,不然我又怎么可能一眼就看出你是女扮男装呢?别看你一副小道士的装束,可在我眼里却是破绽百出。”

    “好啦,就知道你眼尖,本事大,行了吧!”张静云哼了一声,满是少女的娇憨意味。随即,却又一惊一乍地再次叫了一声,同时很干脆地从杨震手里抽出了自己的小手,迅速转回到锅台前,口里还埋怨着:“都怨你,都让我差点忘了还要煮饺子呢。要是水烧干了,你又要笑话我了。”

    “哈哈……”她的埋怨换来的是杨震的又一阵爽朗的笑声。随后在张静云再次发嗔之前,他已很是机警地撤到另一边打水洗漱去了。

    待杨震洗漱完毕,又稍稍活动了下筋骨后,张静云便把一大碗饺子端到了他的面前。杨震赶紧伸手接过,夹起一只放到嘴里轻轻一咬,只觉一股鲜香从破开的饺子皮里透了出来,瞬间弥漫,让人迷醉。

    别看张静云所包的饺子长得和别处一样,其实却是大有乾坤的。这皮是她以多年练功的经验所擀制,柔韧适口,这馅更是混合了之前采买的猪、羊、鱼等数样肉类,再混合了一些其他菜蔬,鲜味可不是寻常饺子能比得上的。当然,这么美味的饺子其价值也非寻常百姓享用得起的,只有杨震这样有好几万两银子打底的人才敢如此浪费。

    “怎么样,好吃吗?”见杨震吃了一只饺子后突然就顿住了,张静云忍不住就有些紧张起来。当你在乎一个人时,自己表现得是否足够好就变得极其敏感了。

    杨震将这只鲜香的饺子咀嚼后吞落肚,才一脸满足地摇头道:“说实在的,这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就是给皇帝吃的御膳都没这么好吃。”

    张静云听了这话心下自然大为欢喜,没有什么比得到心上人的夸赞更叫人高兴了,但口里还是忍不住道:“哼,你这话一听就不老实,你一个做侍卫的怎么可能吃过皇帝的御膳呢?”

    “这你就不懂了……”杨震说着又夹起一只饺子放口里大嚼起来:“宫里的饭菜几乎全叫御膳,只是皇帝吃的更精致些而已,所以我在宫里也是天天用御膳的。”

    “哦。”张静云并不知道这完全是杨震在吹牛,她也没进过宫,自然不知道事实到底是怎样的,见杨震说得认真,便也就信了。

    “你也别光顾着看我吃啊,赶紧也盛一碗,不然我都不好意思了。”杨震这才反应过来,人家姑娘自己还没吃呢。

    被杨震这一提醒,张静云才想到自己,赶紧也盛了一碗饺子,和杨震一起在院中的小方桌上慢慢吃了起来。当她吃了半碗时,突然本来还很开心的神情就变了,不但眼圈有些泛红,甚至都有些泪花在眼眶中打起转来。

    杨震一见,不觉也大为紧张:“静云,你这是怎么了?刚才还好好的,怎的一转眼就这样了?”心里不觉嘀咕着,不是她大姨妈来了吧?当然,这话放后世还好说,在这个年代却是不能乱开玩笑的。

    张静云望着面前的半碗饺子,沉默半晌才吸了吸鼻子道:“我想起爷爷了,他老人家是最喜欢吃我做的饺子的,每次都能吃上两碗还不够呢。可现在,我在这儿包饺子吃,却不知道他老人家现在怎么样了……”

    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张静云一直都追随在她爷爷身边多年,现在骤然分离,又是大年初一这个应该是举家团聚的日子,自然会让她心生念想了。

    对此,杨震能做的只有小声安慰张静云,说张道人一定会平平安安的,现在说不定也在哪儿吃着饺子,想着自己的孙女呢。好一番口舌之后,张静云才终于好转过来,又吸吸鼻子道:“谢谢你……刚才让你见笑了。”

    “这算的什么话,我怎么会笑你呢?别说是你了,就是我也会时常想起自己的亲人……”说到这儿,杨震心情也是一黯,其实自己真正的亲人,无论前世今生,现在都只有杨晨一个了,而且还不是最完整的亲人。前世他的父母早亡,不然他也不会当雇佣军,过刀头舔血的生活;今生,本来他有一个很是照顾他,爱护他的兄长,可惜在那一场夺地风波之中,杨晨早已换了人……

    好在杨震很是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又知道这时候不能再感染了身边的女子,便很快收敛了心情,笑着转移话题:“对了,我一直都没有向你打听,张道长到底是什么来历?他这次为何会去广西苗地?”

    张静云没想到他会问这个,果然暂时忘记了对爷爷的思念之情,努力回忆了一下后摇头道:“我自幼就随着爷爷在各地游走,还真没问过他咱们的来历呢。不过,许多地方的人都认得爷爷,也对他很客气就是了。至于他这回为什么去苗疆,他也没有告诉过我,之前只说是要去了结一段几十年的恩怨……”

    “是吗?想不到张道长也是个有着很多故事的传奇人物哪。看来以后再和他见面,我得好好问问他了。”

    “哼,你觉着你问爷爷就会说吗?”

    “我问他未必肯说,但要是你帮我一起问,想必他看在自己孙女儿的份上就会回答了。”

    “我为什么要帮你?”

    “难道你会不帮我吗?”

    “哼,懒得理你!”

    一对年轻人就这样在大年初一早晨的阳光下一面亲昵地斗着嘴,一面吃着饺子,过着对他们来说很是难得的温馨闲暇时光。

    而在离北京数千里之遥的某处山地,一身风尘仆仆的张道人正将一封信交给一人,然后毅然决然地重新上路,朝着那个命运的终点而去。他的脸上,无喜无悲……

第二百七十章 正月十五是元宵

    与美人共处温柔乡中固然叫人愉悦,但这终究不可能成为一个男人生活中的全部,杨震更不可能一直就与张静云待在这小小的院落之中,而不理会外头的世界。而且,世情也由不得他一直待在家中,即便是过年期间,该有的交际应酬还是免不了的。

    国人自古以来都喜欢讲个人情世故,身在官场里的人就更甚了。而过年期间,又是相互表达善意,攀扯交情的最佳机会,所以在京的官员们早就习惯了正月里走访上司同僚,问候乃至送礼的习惯,好像非如此新的一年双方就会成为敌人一般。

    不过一些身份稍高的官员此刻便也会遇到一些麻烦,因为那些想要与他们攀扯关系的下属和亲友都会集中在一段日子里上门,这就让他们难以应付接待,何况他们自己有时也要出门去给身份更高的官员拜年,就更不可能应付客人了。

    所以渐渐地,官场之上就有了一个全新的玩法规矩,过年期间拜会官员一般只需要投递一份拜帖即可(当然也可以附带一些礼物),这样就当是你已给上司拜过年了,此所谓望门投帖者也。如此一来,就大大节省了拜年和被拜者的时间,关系一般,只为了拜年而拜年的人,更只需要派出家中管事,将帖子投到各家早已准备下的箱子里,就算是完成了任务。

    已在大明官场上混了两年的杨震自然也明白这个游戏规则,所以在初二之后,他便早早地将自己的拜帖投到刘守有、薛炎以及冯保这三个与他关系极为密切的上司府上。而以这三位的身份地位,此刻也不可能有空理会他这么个小小的宫廷侍卫。

    之后杨震需要走访的人,就不再需要如此了,这些人家还没有门庭若市到让杨震连见上一面的机会都没有。初三这天,杨震就再次回转到了唐枫所住的那处院落,跟看着明显沉默了许多的唐千户拜了年。

    对于杨震突然被调往皇宫,唐枫也觉得有些措手不及。本来还指望着他能在锦衣卫衙门里帮自己做些什么呢,现在却只能放弃。所以这次见到杨震,唐枫便没有再提什么联手对抗刘守有他们的事情,只是纯粹地论了论友情。

    而在杨震到来不久,邓亭他们也都先后上门来了。即便他们此时早已分处京城各处,但对唐枫还是相当尊敬的,这回过年得了空,自然就想到来拜会一下这位老上司了。

    几个多日未见的旧同僚再聚首,自然难免要痛饮一番,杨震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灌了一气酒,待迈着醉步回到家中,就一头栽倒床上酣然睡去。

    之后,杨震又分别拜望了同属禁军侍卫的其他那些同僚,随后又回了一趟棋盘街的百户所,和莫冲等旧下属也聚了一次。直到临近元宵节,眼看着这个年是要彻底过完了,才终于消停下来。

    对后世来说,正月十五元宵节并不算什么大节日,再加上刚过春节,大吃大喝大玩大闹之后的这个节日便很容易被人忽略。可对几百年前的明朝百姓来说,相比除夕过年,这个元宵节才是他们狂欢的日子,而这在京城尤其如此。

    过年更多是礼仪性质的,人们需要相互走动,需要给祖宗上供祭祀,往往一番忙碌下来自己倒还饿着肚子。然后就是一眼看不到头的与亲朋好友的联络走动,其实真论起来过个年却是比平常更忙更累的,只是吃的比平时好了不少。

    而元宵节则不同,这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欢乐的节日。在这三天——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无论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会走出家门,到街上去与不认识的人一起狂欢,欣赏那些或由个人,或由官府所扎造的各式花灯,甚至青年男女在此还能邂逅出一段佳话来。不然,也不会有传颂千古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了。

    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三日三夜的狂欢里,整个京城是不设宵禁的。要知道,身为京城天子脚下,北京城的治安管理一向是极其严格的,到了晚间若没有衙门签署的相关文件,无论是谁,在夜间外出都是犯禁之举,轻了难免挨顿板子,重了,则有牢狱之灾。而这三天夜里,却是人人即可上街,通宵达旦。

    对于京城元宵节有多热闹,张静云早在那些邻居的口中听过无数遍了,之前也无数次在杨震的耳边提醒着,要和他两个一起去逛逛。看着她那期盼的小眼神,再想到之前把她一个留在这儿没好好照顾,这次过年还有多半日子在外应酬,杨震在歉意之下自然就一口答应了这个请求。

    但或许是好事多磨吧,十四这天,杨震又被莫冲几个给叫了去喝酒,直到天擦黑了才回来,而此时的他已醉醺醺的,这让本来满心期待的张静云好不失望,她总不能拖着脚步踉跄的杨震硬去外面观灯吧。

    好在十五这个元宵节的正日里,杨震再不必有任何应酬,可以陪着张静云上街观灯,这才让她再次高兴了起来。

    因为目的还是观灯,所以白日里他们也与许多人一样在家中养精神。而待进入黄昏后,两个胡乱用了些饭的年轻人就兴冲冲地携手出门观灯而去。

    这京城的花灯比之杭州自然是要更亮更多,花式也是更繁杂精美的。无论是扎成人物动物的小型花灯,还是被高高堆叠,看着比一般的屋子都要高上许多的山水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