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纪-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一O章:实学学者(求订阅、推荐、收藏)() 
京城

    “殿下,”徐光启指着身后一个中年文士向朱由检介绍:“这位是孙元化、孙初阳,现任兵部职方主事。算是我的学生。”

    听徐光启把来人向他一一介绍,朱由检从心底向外高兴。

    有了这些人,朱由检为实学设置的研究院,总算可以开院了。

    “走。”

    朱由检兴奋的叫着,率先向门外跑去。

    看信王兴奋的表现,徐光启无奈的摇了摇头。他歉意的向同来的几个好友解释:“这个、这个信王殿下有些兴奋过头了,还请诸位谅解一二。”

    与徐光启同来的共有4人。其中年纪最大的李之藻,只小徐光启3岁,今年也满60岁了,他还真没见过像信王这样的王爷。

    这哪里像个王爷,这不分明还是个孩子吗?

    4人相视苦笑一声,心中对徐光启都略有几分不满。

    这位信王殿下,似乎并不向徐光启说的那样靠谱啊!

    不过,来都来了,就先应付过去再说吧。

    几人慢慢走出房门。

    “徐先生、诸位先生请快点,我带诸位去个好地方看看。”朱由检一边站在院中指挥备车,一边欢快的叫道。

    随着辚辚的车声响起,数辆马车拐入京城一个四进的大宅子里。

    跳下车,朱由检呵呵笑道:“诸位先生,你们觉得这里怎么样?”

    “什么就觉得怎么样?

    刚下车的徐光启几人,颇有些一头雾水的感觉。

    等所有人全部下了车,朱由检一指这个巨大的宅子,笑嘻嘻的说道:“诸位先生,这就是孤为你们准备的研究院。不过,院子还没牌匾,还得请诸位先生亲题墨宝才行。”

    指着里面数进的院落,朱由检束手相请:“请、请、请,诸位先生里边请。”

    看看有些瞠目结舌的几位好友,徐光启率先举步。

    既然是信王等不及要献宝,那就看看到底会有些什么惊喜吧?

    一进院中的厢房,徐光启几人就被吓了一跳。

    屋中空荡荡的没有常见的家具,只在屋子中央摆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长条桌。桌子上的架子上,摆满了各种晶莹剔透的器皿。

    喔喔!光这一架子的水晶器皿,这价值就得超过万金了吧!

    与徐光启同来的几人中,李之藻,60岁,万历二十六年进士,现任光禄寺少卿。

    王徵,54岁,天启二年进士,曾担任过广平府推官,现丁忧期满尚未选官。

    李天经,46岁,万历四十年进士,现任钦天监天文司教授。

    孙元化,44岁,万历四十年举人,现任兵部职方主事。

    这几位除了孙元化是举人出身,其他都是进士及第。虽然几位的官职都不算很高,可也都算是久经宦海了。

    他们这么多年的宦海浮沉,豪富之家也不是没见过,可还从没见过如此奢华的摆设。

    朱由检拿起一个玻璃烧杯,看看烧杯上隐隐泛着的绿色,在心中暗暗叹了口气。看来这就是实验法对玻璃脱色的极限了。

    单靠青州岳大石这一个琉璃匠师,即便他现在多带了一些徒弟,但想只凭实验法摸索出无色玻璃,朱由检也不知道还需要多久,他们才能找到最有效的脱色材料。

    岳大石他们毕竟对材料反应的原理,一窍不通。岳大石他们的实验,其实就是在碰大运。

    看着眼前的5个人,朱由检振奋非常。

    眼前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科学家,真正懂行的研究人员。

    眼前5人中,徐光启不用说,那是历史留名的科技大拿。其他几个人,孙元化,朱由检也很有印象。

    朱由检前世的记忆中,孙元化是出了名的火炮专家,最擅长铸枪铸炮。

    更关键的是,孙元化除了铸枪铸炮外,他还精通弹道学。这是大明绝无仅有的人才。

    孙元化培训炮手,他会教给炮手们简单的测量之术。

    炮手只需测出距敌的大致距离,再按孙元化量化好的火炮射程调整火炮仰角,火炮的命中率就能大为提高。

    可以说经孙元化培训出来的炮手,才能算是真正的炮兵。

    前世投降满清被封王爷,与吴三桂合称三藩的耿精忠所部就是孙元化训出的炮兵。

    若非孔友德和耿仲明(耿精忠他爹)为满清带去真正的炮兵,满清也不至于能轻易的横扫天下。

    满清其实并不是靠骑兵打下大明的整个天下。在后来的松山大战中,满清的炮兵就已经完全超越了大明。

    而那时,最优秀的火炮专家孙元化,却因孔友德和耿仲明在登州的叛变,被牵连死在大明的狱中。要不然明朝也许还能坚持更长的时间。

    其他几人,朱由检虽没什么印象。但看孙元化对另外三人的尊重程度,朱由检就知道,那三人应该也都不是什么平凡之辈。

    看着徐光启几人,朱由检笑容可掬的问道:“不知几位先生具体擅长研究什么?孤为几位各准备了一个这样的实验室,各位尽可使用。”

    这种标准的房间,信王竟然为每人准备了一间?

    信王还真是好大的手笔。

    徐光启几人被朱由检轻描淡写的说法吓了一跳。

    看几人震惊的样子,朱由检明白他们的想法,他随口解释道:“这些实验器皿都是琉璃所制,不值钱的。

    孤为诸位先生选择它们,只是因为他们能直观的看到内部物质的变化,便于诸位先生总结经验教训而已。

    可惜,这些器皿现在还达不到无色透明的水平。

    不过,诸位先生不必担心损毁,尽可放心使用,孤这里要多少有多少。”

    琉璃制品?

    听完朱由检的介绍,徐光启几人心头一动。

    对信王不值钱的说法,他们是根本不相信。

    他们知道,就算是琉璃制品,能做到如此晶莹剔透的琉璃制品,也绝不是信王口中不值钱的物件。

    看到这等豪奢的实验室,徐光启几人相视一笑。

    现在大家可以放心了,信王殿下虽然性情不那么稳重,可这礼贤下士的决心却足够令人感动了!

    与徐光启同来的几人,这下彻底安下心来。

    信王搞得这个研究院,他们还是可以待上一段时间的。

第二一一章:魏忠贤的顾忌(求订阅、推荐、收藏)() 
请众人到了专为待客准备的正堂坐下后,听了几人简单的自我介绍,朱由检才弄明白几人各自的擅长方向。

    几人中年纪最大的李之藻,与徐光启的关系最好,他也是朝臣中少见的水利专家。

    李之藻对天文地理都有非常深的研究。他编译的《浑盖通宪图说》更是有关经纬度的学术著作。

    李天经是一个天文专家,对天文历书有着很深的研究。他现在正在试图修改大明的历书。

    孙元化确实对火器有很高的造诣,现在他正在试图改造一种叫鲁密铳的火绳枪。

    王徵更是给了朱由检一个非常大的惊喜。

    王徵,西安人,最喜爱古器和机械。他对水力、风力机械都很有研究,著有《新制诸器图说》。

    在丁忧在家的这几年间,王徵还编译《远西奇器图说》,正在寻找出版的书局。

    这《远西奇器图说》更是对西方现有的技术,有着详细的介绍。

    虽然对西方具体的技术细节,《远西奇器图说》还比较模糊,但有了这本书的指导,大明的技术发展就找到了清晰的方向。

    面对王徵,朱由检直接就是捡到了宝贝的感觉。

    听到这几人各自擅长的方面,朱由检对前世的崇祯简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得多败家才能把大明彻底搞垮啊!

    这个时代的大明真的是人才济济啊!

    可就眼前的这些人才,前世的崇祯连一个都没用好。难怪大明会在他手里终结。

    看着眼前的人才,朱由检心中忍不住有一种想要叫和想要跳的感觉。

    “我来了,我看到了,这一切都会变得大不相同。”

    对此,朱由检有着强烈的自信。

    司礼监

    魏忠贤最近很烦。

    天津劫船案,东厂报上来的线索指向令魏忠贤很是烦恼。

    天津守备秦明,从二品的副将,实职的地方守备军将,算是坐镇一方的地方实权派。

    魏忠贤苦思了良久,魏公公最终发现对秦明这种地方守备军将,他还真没什么拿手的办法。

    在大明,军队体系那是勋贵的地盘。别看勋贵现在在朝廷没有什么存在感,可魏忠贤清楚的知道,勋贵与皇家的关系绝不是文臣所能比的。

    某种程度上,勋贵也算是魏公公的半个主子。动勋贵,魏公公还真的小心才成。

    文臣,魏公公现在可以随便踩,天启皇帝不会对他限制什么。但要是魏公公敢对勋贵和武臣如此操作,天启皇帝是绝不会放任不管的。

    从东厂给魏公公的报告来看,东厂并没有拿到秦明什么实质性把柄。最多只是东厂查出的各种线索,都指向秦明而已。

    这没有真凭实据,魏公公也不好办啊。

    网罗罪名,对文臣可以,对这种武将可不好使。一旦激起兵变,那篓子可就捅大了。

    天津守备秦明,背后站的是武清候李家。

    武清候李家这几年虽然有些没落,可毕竟他也曾是万历年间的第一勋贵,与皇家的香火情还是有的。

    天启皇帝最重亲情,李家要是真找天子哭诉,魏公公少不得又要受点委屈。

    唉,头疼啊!魏忠贤长叹一声。

    看魏公公闷闷不乐,李永贞低声的给魏公公出了个主意:“督公,武清候和信王殿下一直都有些不对付。您看,让信王出面如何?”

    “信王?”魏忠贤捋捋眉毛,略一思索,抚掌大笑。

    “永贞,好计啊!”

    信王本就与武清候不合。自天启四年开始,信王府的店铺还一直在打压武清候府的店铺。

    武清候家明面上的酒楼和粮店,现在别说是挣钱了,最多也就能维持着少亏一点。

    武清候现在还坚持开着这两家店,为的就是和信王置气。

    此次天津劫船事件中,劫船的海盗差点误伤了信王。信王去找秦明的麻烦,那也算是天经地义的事。

    信王找秦明麻烦,就算手段狠一点也能说的过去。能不能保住秦明,就看你武清候的本事了。

    你们王爷和侯爷掐架,这总怨不着杂家吧?

    就算惊动了陛下,魏公公也能推得一干二净不是?

    想想信王和武清候掐架的场面,魏忠贤就想偷着乐。

    以信王那年少气盛的脾气,武清候不给个明确的交代,信王能算完?

    有信王顶在前面,杂家再帮着把事情往大处闹,看秦明还敢不敢继续护着背后的那个人。

    想到此处,魏忠贤开心的笑了。

    草原

    龙门商队的众人最终还是决定撤回喜峰口,不再前行。

    他们毕竟是商队,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军队,他们也没什么必须完成的任务。

    走到这个阶段,少年队算是经过了血的洗礼,而龙门商队的先天缺陷也已经暴露了出来。

    马车虽然是商队的防御利器,可毕竟还是木材所制,比较容易受到损害。

    虽然几次战斗中,对手都没以破坏马车为主要手段,可马车还是受到了不少的损坏。

    到现在,已经至少有10辆马车无法正常运动了。

    幸好商队使用的马车,都是信王府木工坊流水线的产品。零部件拥有不错的替换性,10部马车还能拼出3辆能动的马车。最终只算减员7辆。

    龙门商队的另一个缺陷,也是最致命的缺陷,就是战斗人员太少。

    其实作为一个商队来说,龙门商队的战斗人员已经是超标了。

    朱由检原本拟定的计划,是用马贼来给少年队练兵。可谁也没想到商队会引来草原大部族的觊觎。

    商队700多的战斗人员,用来对抗马贼练兵足够,却还不足以应对草原大部族的挑战。

    少年队装备的隧发枪虽然比火绳枪先进,但一分钟3…4发的威力,没有一定的数量优势,完全不足以构建出阻挡大规模骑兵的屏障。

    现在就算有马车做掩护,500少年队也无法对抗大规模的骑兵冲击。

    按郑平等少年讨论的结果,500少年队至多拼死1…2千骑兵,那就是他们的极限了。

    幸好商队深入草原还不是太久,尽快回头还有机会活着回到喜峰口。

    当然,要是朵颜部全力报复,那商队活着回去的几率实在不大。最多就是能打出多少交换比的问题。

    对朵颜部全力报复的可能性,张云翼众人都有默契的避而不谈。

    朵颜部要是真的来了,大家死战就是了。

第二一二章:火炮专家孙元化(求订阅、推荐、收藏)() 
这一夜平安的过去,天亮了。

    太阳刚升上头顶,龙门商队就得到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扎鲁特部来交易了。

    扎鲁特部竟然真的前来交易了!

    商队众头领心头的乌云顿时散去大半。

    扎鲁特部来人还是巴特尔。

    巴特尔原本对阵前订下的交易,不是太放在心上。可龙门商队那诡异的战绩,却大大提升了他对交易的信心。

    既然龙门商队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巴特尔当然要专程赶来,再确认一下交易。对那个连酒都不会喝的小子,巴特尔还真是有点放心不下。

    “老掌柜,您好。我是扎鲁特部的巴特尔。这是我带来的交易物品。”巴特尔一边恭敬的向老掌柜郑明施礼,一边指着身边绑成一串的奴隶说道。

    这些奴隶就是那些在战场残骸处,被昂热抓住的捡尸者。

    看着那几十个奴隶,老掌柜郑明一皱眉。

    奴隶不是不能收,但现在商队要闯回喜峰口,哪有多余的人力来看押俘虏。

    注意到身形巨大的巴特尔,竟然面带祈求的站在那儿,郑明顿时有了主意。

    “巴特尔是吗?”郑明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位扎鲁特部的第一勇士。

    巴特尔在蒙语中是英雄的意思。这个名字在蒙古人中可不是随便叫的,没有公认勇武的战绩,没人敢公开叫这个名字。

    “请里面坐吧!”老掌柜郑明躬身还礼,他充分表现出了对一位草原勇士的尊重。

    看郑明那熟悉的草原礼节,巴特尔立马对老掌柜郑明好感大增。

    随老掌柜进入商队的车阵,巴特尔双眼放光的到处打量。他想找出商队车阵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竟能轻易吃掉朵颜部的2000多轻骑。

    很遗憾,看遍目光所及之处,巴特尔并没有看到有什么异样,这让巴特尔更坚定了商队隐有大巫的想法。

    客人上门,当然要酒宴伺候。

    老掌柜郑明可不是小气的人,他按草原的习俗,为巴特尔安排了盛大的酒宴。

    酒宴从上午开始,在郑明专门找来的大酒量老兵殷勤陪伴下,刚刚过午,巴特尔就已经喝的大醉。

    这场酒宴也是龙门商队和扎鲁特部的签约宴。在彻底醉倒之前,巴特尔代表扎鲁特部与老掌柜郑明达成了最终交易协议。

    酒宴上,几轮试探后,老掌柜郑明就探出扎鲁特部现在的境况,他牢牢把握住了巴特尔的心理,与扎鲁特部成功的达成了一个双赢的交易。

    新的交易中,扎鲁特部与龙门商队有关奴隶换粮食的交易继续执行。

    不过,龙门商队要求扎鲁特部把奴隶送到喜峰口来结算。每个奴隶龙门商队会给扎鲁特部加半斤粗面算做运费。

    再就是,龙门商队雇佣扎鲁特部送他们回喜峰口。扎鲁特部不需要直接出面。他们只需知会朵颜部后,跟在商队后方尾随商队前行就行。

    龙门商队为此付给扎鲁特部的代价,是商队按一斤一文的价格,收购扎鲁特部的所有羊毛,有多少算多少。最终商队以粮食结算。

    在巴特尔的力争下,老掌柜还答应用此次缴获的战马,按市价换取扎鲁特部的驽马。

    老掌柜的慷慨,更让巴特尔感激万分。扎鲁特部为了应对后金,急需储备更多的战马。

    朵颜部,这个龙门商队最大的威胁,就这样被老掌柜悄然的化解了。

    看着醉倒的巴特尔,老掌柜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有了扎鲁特部的护送,朵颜部就无法出动大军剿杀龙门商队。

    只要朵颜部不直接出动大军,龙门商队还有什么可怕的?

    这下龙门商队可以放心的踏上归途了。

    心头的大石搬开,老掌柜郑明也放心的醉倒在地。

    京城

    研究院中,孙元化拿着几张图纸在如饥似渴的演算着。

    这是信王殿下专门送给他的礼物。

    作为火器专家,孙元化原本是随孙承宗在辽东效力。宁远城的炮台防御体系,其实就是出自孙元化手中。

    从万历四十四年中举到天启二年,连续几次落第的孙元化,彻底放弃了进士及第的梦想。

    接触西学已深的孙元化,感觉再也回不到过去。

    孙元化感觉他已经无法再做出科举所需的,那如花团锦簇般的八股文章。

    无奈之下,孙元化只能依靠他业已融会贯通的火器实学,来换取光宗耀祖的朝廷官职。

    为此,孙元化毅然投入孙承宗的幕中。以孙承宗幕僚的身份,跟随孙承宗到辽东军前效力。

    孙元化在火器上的杰出造诣,获得了孙承宗的特别器重。孙承宗先是提拔孙元化为兵部司务,后又以修筑宁远有功提升孙元化为兵部职方主事。

    可以说,经过在辽东这几年的历练,孙元化身上已经牢牢地打上孙系的标签。

    如今,孙承宗被迫辞官离开了辽东。孙元化他们这些孙承宗的幕僚,并不受新任蓟辽经略高第的喜欢。孙元化一度只能无所事事的待在宁远。

    在接到老师徐光启的召唤书信后,孙元化婉拒了袁崇焕的招揽,离开辽东回到了京城。

    原本,孙元化只是想找个清净点的地方,好完成他对鲁密铳的改造,没想到信王却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

    孙元化要改造的鲁密铳,是大明万历年间仿制的鲁密国(奥斯曼土耳其)火绳枪。

    鲁密铳威力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