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纪-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陛下。”

    一见朱由检,高起潜就气喘吁吁的急切叫道:“陛、陛下,事、事已办妥,小的回来交旨。”

    看高起潜气喘吁吁的样子,朱由检心中一阵好笑。他想起前世所听的,说面见领导,一定要疾跑几步,一定要显得气喘,这才能显得重视领导。用这段话来形容眼前这一幕,真的好贴切啊!

    不过,不能寒了部下的心。

    朱由检嘴角露出一抹赞赏的微笑,他故作惊讶的问道:“这么快就办好了?起潜,你快说说,你是怎么办的?”

    听到朱由检询问办事详情,高起潜的心气一下泄了。

    看来并没什么大事发生啊!

    大喘几口,高起潜恭敬的回复:“回陛下,仰仗陛下神威,魏忠贤一见小的……”

    高起潜正想把魏忠贤的表现,添油加醋的在朱由检面前好好形容形容。当然,他重点肯定是在魏忠贤的隔阂上。

    高起潜的述说还未正式开始,一个内侍就匆匆进来禀报:“启禀陛下,司礼监秉笔、东厂提督魏忠贤请见。”

第四三六章:陛下圣明(求订阅、推荐、收藏)() 
魏忠贤怎么来了?

    高起潜讪讪的收住即将出口的话。他这才要背后说人,人家正主就来了,他心中难免有些尴尬。

    听到内侍禀报魏忠贤请见,朱由检嘴角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魏忠贤这几天已多次进出乾清宫,但这还是他第一次通过守门内侍通报请见。

    魏忠贤这是终于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吗?

    “快请。”

    朱由检压住心中的欣喜大声叫道。

    听到朱由检用了“请”字,高起潜脸色不由一变,随之又迅速恢复了正常。

    随着内侍外出通传,很快,魏忠贤也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瞧着魏忠贤只是呼吸稍显急促,胸膛都不见明显的起伏,高起潜忍不住嘴角一动。

    就这呼吸节奏,这明显是从乾清门才开始慢跑的吧?这也有点太假了!

    高起潜正在心中腹诽,就见魏忠贤一路小跑来到朱由检面前,扑通一声双膝跪倒,双手高高举起一卷黄缎卷轴,语带哭腔的嘶声叫道:“参见陛下。老奴罪该万死,先帝遗愿还请陛下定夺。”

    魏忠贤的突然跪倒,把朱由检吓了一大跳。他怎么也想不到魏忠贤突然会把姿态放的这么低。

    这还是白天那个气宇轩昂的魏忠贤吗?

    这还是那个气焰嚣张的九千岁吗?

    朱由检颇有些不敢置信的回望高起潜一眼。

    高起潜到底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才能让魏忠贤变成现在这副模样?

    看到魏忠贤扑通跪倒,一副受尽委屈的模样,高起潜脸上惊愕万分,心中更是一副见了鬼的感觉。

    魏公公,您刚才还在一口一个崇祯陛下,虽语气谦卑但话中的矜持还是很符合您九千岁身份的。怎么转个身的功夫,您就成了这么一副怨妇的形象,这也太掉价了吧!

    看看魏公公那罕见的怨妇形象,又看看崇祯陛下那满脸的难以置信,高起潜忽然感觉自己想明白了。

    魏忠贤这老货好毒啊!

    扑通一下,高起潜也跪倒在地。他万分委屈的叫道:“陛下,小的真的只是照实传话,一个字都没敢乱改啊!”

    看看高起潜的反应,朱由检心中默默的为他点了个赞,表面却板起脸来冷哼一声。

    不等朱由检开口训斥高起潜,魏忠贤向前膝行两步,把黄缎卷轴向朱由检身旁又递了递,仍是一副哭腔的叫道:“陛下,先帝大行,老奴悲伤的都有些迷糊了。这先帝遗诏老奴都忘了给陛下送来。”

    魏忠贤一脸悲哀过度刚刚想起的样子,他绝口不提自己私下行动的事,也绝口不提高起潜曾经对他说过些什么。这让一旁的高起潜恨得牙根都有些痒痒。

    跪在一旁把心火压了又压,高起潜才勉强没有当场与魏忠贤争辩。

    “魏大伴,大哥去世,孤也很难受。”朱由检一边开口述说,一边很自然的接过黄缎卷轴,顺手打开瞥了一眼。

    卷轴并不是大哥朱由校的亲笔,内容也只是赐死诏狱诸罪臣的内容。整份卷轴倒是玺印俱全,算是一份完全正规的圣旨。

    瞥过卷轴上没有其他的内容,朱由检随手把卷轴拢到一起,口中略显悲伤的继续说道:“那些罪臣有负大哥厚望,孤也很生气。可大哥毕竟才走。魏大伴,我们要是一次诛杀如此多的罪臣,实在有伤大哥的身后之名。”

    顿了一顿,似乎是等魏忠贤消化一下自己所说后,朱由检才又继续说下去:“魏大伴,那些罪臣就先继续关着吧。为他们损伤大哥的英名不值得。”

    看看一副强忍悲痛凝神静听模样的魏忠贤,朱由检话锋一转:“不过,像那些对抗朝廷、横行乡野、强占民田、草菅人命之辈,魏大伴,你只要查到确凿证据,随时可将他们明正典刑。”

    对抗朝廷、横行乡野、强占民田、草菅人命?

    魏忠贤听到这几个词,心中不由一寒。

    这几个词,他怎么听着那么像在说他呢?不过,他可从未对抗过朝廷。

    对抗朝廷?

    这个罪名,放东林党身上倒算是十分合适。

    顺着这条思路,往深处再那么一想,魏忠贤有些恍然而悟。

    崇祯陛下这不明显指的是东林党人周顺昌吗?

    周家作为苏州大族,周顺昌作为苏州本地豪绅领袖,那可没少同朝廷对抗。而作为大明豪绅、本地大族,要是没做点横行乡野、强占民田、草菅人命的事,那还能叫豪绅吗?

    想到周顺昌正是因为对抗朝廷、挑起苏州民乱而被抓进的诏狱。魏忠贤心头大喜。周顺昌详见第一二章

    看来崇祯陛下对这个周顺昌是真很不待见啊!

    眉毛一挑,魏忠贤心中开始暗暗盘算。

    崇祯陛下要真有此意的话,那他只需再收集些周家在苏州的劣迹,就可把周顺昌堂而皇之的明正典刑。

    “陛下英明!”

    口中大声称颂,魏忠贤一个响头就干脆利落的磕了下去。他心中堆积的种种担忧,随着这一个响头瞬间烟消云散。

    这段时间,魏忠贤最担心的,就是崇祯登基会放弃他转而选择支持东林党。

    现在的大明朝堂上,阉党看似占据了绝对优势。其实,魏忠贤自家人很知自家事。

    阉党其实只是占据了朝堂的表面优势,东林党的支持者和同情者依然遍布着整个大明朝野。这皇位更替之时,也正是东林党卷土重来之时。

    王恭厂大爆炸导致的天变之争,让魏忠贤看清了阉党的内部混乱和不稳,也让他的心中充满了担忧。

    在这个时空,还没有经过满手血腥来震慑朝野的魏忠贤,对自己还缺乏信心。他还不是朱由检前世历史上那个嚣张霸气的九千九百岁,他还在非常担心崇祯陛下会把他打落凡尘。

    急于想诛杀诏狱的东林党人,魏忠贤也是想借天启遗诏造成既定事实,迫使崇祯不得不站在他这一方。

    当然,魏忠贤也知道,那是非常冒险的一个决定。

    现在,崇祯陛下要他明正典刑去杀东林党,还给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魏忠贤心头的大石总算可以放下了。

    只要崇祯陛下能公开表明态度,那杀一个东林党人和杀一群东林党人,其实也没什么区别的。

    放下心头大石,魏忠贤满心欢喜的又连磕数个响头,真心诚意的大声宣告:“陛下圣明,老奴全听陛下安排。”

    感谢北方有爱书友的2月票,感谢余越书友、21508书友、110226103445713书友的月票,感谢一叶知秋111书友的打赏。谢谢支持,谢谢。

    7

第四三七章:选定经理人(求订阅、推荐、收藏)() 
“魏大伴,乾清门刺杀孤的内侍查出根脚了吗?”朱由检极为热切的问道。

    “这,这……”,言语一阵卡顿,魏忠贤老脸一阵发热。

    崇祯陛下追查刺客的热切心情,他完全能够理解。

    对皇家本应最为忠诚的内操军中竟然出了刺客,这不但让崇祯陛下对整个大内充满了疑惧,还让整个内廷都颜面大失。

    看看崇祯陛下现在所做的安排:内部负责饮食起居的都是信王府旧人,负责贴身安保的也都是信王府内侍,负责警戒的还是信王府少年,再外围才是内操军和皇城禁军。

    现在在宫内,除了天启陛下留下的那几个熟头熟脸的老人,也就只有张皇后派来的几个内侍宫女,还能接触到崇祯陛下。

    崇祯陛下如此这般的小心谨慎,不但在内廷脸上狠狠的打了一巴掌,也让整个内廷但凡有点职分的内侍全都怨声载道。

    新皇登基,风云激荡,内侍们谁不想觐见天颜,谁不想借势鱼跃龙门?

    这种时候,对内侍们来说,就算不能升职,最起码也要保住自身的职位才是。可连新皇身边都凑不近,你让内侍如何去献媚,又如何去拍马屁。

    这无法献媚、无法拍马,无法在新皇心中留下个最起码的印象,那内侍的一切想法也都只能是镜花水月而已。

    因无法接触新皇,这几天光内廷各路实权太监的压力,就让魏忠贤十分的头大。

    可问题是,乾清门搞刺杀的内侍刺客,准备的异常充分。那刺客应该是在开枪的同时,嘴中就已咬破了烈性毒药。刺客被制服时,谭敬虽然掰断了他的胳膊,可折断的胳膊也已无法阻止刺客毒发身亡。

    那刺客是一个真正的死士。无论刺杀成功与否,刺客都会干脆利落的死去。这样的死士,短时间内又如何能查的到跟脚?

    可不查清这死士的跟脚,别说崇祯陛下,就是他魏忠贤不也一样的提心吊胆放心不下?

    有这样的死士在侧,谁想谁不是背后一阵发寒。

    这到底是谁家暗伏的死士,我堂堂大内怎么就成了这样?魏忠贤心中恨恨的想到。

    看出魏忠贤的尴尬,朱由检体贴的未在追问。他只是轻轻叹息一声:“哎,魏大伴,孤年少阅浅,这大明朝政孤还需你多多帮衬。你先去吧,不要误了政事!”

    你去吧,不要误了政事!

    听到这句熟悉的话语在耳边响起,魏忠贤整个人就是一呆。猛然抬头,恍惚间朱由检那青涩尚未完全长开的体型,化作他更为熟悉的瘦长体态。

    那位主子似乎又在不耐烦的挥手:你去吧,不要误了政事!

    眼泪溢出,魏忠贤重重的一个响头磕下:“老奴,谨遵陛下圣谕!

    目送魏忠贤的背影远去,朱由检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

    魏忠贤好权、好钱,行事粗俗,对敌手段残酷,做事没有下限,甚至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但魏忠贤就算有万般不好,他有一个优点却能肯定,那就是他的忠心。

    魏忠贤对皇帝确实有着强烈的忠心,因为魏忠贤很清楚他的权力来自何方。

    魏忠贤就是那狐假虎威的狐,就是那缠绕大树的藤。没了虎、没了树,那他这狐、这藤还有什么生存的根基?

    所以当魏忠贤一旦被权势冲昏的头脑恢复了清明,就要马上重找他的虎和树。魏忠贤此时的表现,更是把这一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对比几天来,朱由检接触的其他勋贵大臣,那些一个个道貌岸然,看上去一个比一个忠心的勋贵大臣,还是这样的魏忠贤,更让朱由检感到放心。

    虽还未正式登基,朱由检其实已是大明这个老大帝国的实际掌舵人。几天来,朱由检已初步接触了大明那庞杂政务。

    天啊!即便是经过了内阁,经过了司礼监的数次拣选,递交到朱由检这里的政务,据说已不足实际政务的百分之一,但数量上还是让朱由检大吃了一惊。不过,想想前世就算一个市级领导,每天也会有大量繁杂的政务需要处理,朱由检又释然了。

    看看案头堆的老高的各类奏章,朱由检仿佛看到日后的自己:每天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迟,在昏黄的灯火下苦苦批复着各类奏章。

    那一刻,朱由检对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简直佩服的是五体投地,不得不写一个大写的‘服’。

    朱元璋那时可没有内阁存在。直接面对六部,真不知朱元璋怎么能处理完那么庞杂的政务。开国皇帝果然是非常人也!

    想想自己以后要过的苦难日,朱由检马上就决定,他要学习大明那些懒政的前辈(反正大明现在的行政体系,就是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也一样能够正常运转)。只有这样,朱由检才能抽出时间,去干些他想干的,也是他必须要干的事情。

    这样,找一个信得过的职业经理人站到台前,就是朱由检必须要做的了。

    可是,要执掌大明这个庞大帝国的职业经理人可不是随便选的。朱由检在心中排了排他所知的所有晚明名人,朱由检颓然的发现,他还真找不到一个能真正托付政务的人。

    不提朱由检所知的像什么徐光启、孙承宗、孙传庭、卢象升、孙元化、宋应星等明廷名人,就是朱由检把他所知的农民军和后金一方的名人都加在一起,他也想不出那一个是擅长内政的高人(也许是内政人才很难在历史上留下鼎鼎大名)。

    另外,检索内心,朱由检还发现,在坐上了这个位置后,即便他能找到张居正那样一个内政人才(假如张居正没死),朱由检估计他也不敢立马委他以重任。

    他要怎么保证职业经理人的忠心?

    靠历史记载?

    先不提历史记载可靠不可靠,就算历史记载都是完全真实的;可在这个时空,历史都能改变,又怎能保证历史记载的人不会改变?

    权衡再三,朱由检发现大明历代皇帝的选择还是很有道理的。对大明皇帝来说,最好的最忠心的职业经理人,还真就是他们身边的太监。

    太监好啊!太监一没有家族势力,二太监的权力来源于皇帝,大明的太监只是代行皇帝一部分职权。在大明的权力架构下,大明皇帝想撤换太监,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情。

    有如此的好处,为什么不选太监?

    既然要选太监,那魏忠贤这种已有一定基础、又向朱由检明确表现出投诚意愿的太监,当然是现今最好的人选。

    经理人选定!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四三八章:登基大典(求订阅、推荐、收藏)() 
清晨,月落星稀,天空依然还是一片昏暗,只有东方的启明星高挂在空中,洒下一道清冷的光辉。

    京城的公鸡尚未早起鸣叫,整个皇城却已完全苏醒过来。一处处灯火点燃,一路路人马开始列队,朱由检的登基典礼即将开始。

    上祭。

    在太监清晰悠长的呼喊声中,朱由检整整身上‘斩衰’丧服,迈步走出了乾清宫偏殿。

    起驾。

    等朱由检走上乘舆坐好,一声呼喊,大明皇帝的全副銮驾开始起行。

    于此同时,礼部官员护送着祭天诏书,开始向外城的天坛而去。

    礼部官员要代新皇祭祀天地宗庙,而朱由检是要亲自到奉先殿祭祖。

    奉先殿内,按规矩给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大明最伟大的皇帝…永乐大帝朱棣亲手奉上香烛后,朱由检跪拜于地庄重的作出承诺:“二位英灵在前,吾传承你之香火,吾当让这世界‘日月所照,即为大明’。”

    拜完两位大明先祖,朱由检转身来到大哥朱由校的牌位之前。看着牌位上那行‘大明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朱由校’的字样,朱由检脸上露出了几分苦笑。

    “大哥,你别怪罪,小五最终还是给你用了熹宗这个庙号。”

    想到那些侃侃而谈的大臣,朱由检只能无奈的摇头苦笑。

    朱由检本觉得‘熹宗’这个庙号,是大臣们在讽刺大哥朱由校只知嬉戏玩耍,不理政务。

    可他没想到,在那些大臣口中,这庙号中的‘熹’字,乃微弱晨光之意,意为痛惜皇帝早死,未能发出他应有的光辉。而谥号中的‘悊’字通‘哲’,更是一个大大的美谥。

    大臣们众口一词的说法,让不通谥法的朱由检只能相信,大臣们确实给他大哥朱由校上了一个美谥。

    而这件事,也是促使朱由检下决心继续启用魏忠贤的重要原因。这些大臣一旦要与他玩起文字游戏,他这个学识大多来自前世的穿越者,如何能是这些精通文学,整日钻研文字,政治经验异常丰富的大臣对手。

    “他们敢和我玩文字,”

    朱由检仰起头面对朱由校的牌位,脸上露出一份狡颉的微笑:“大哥,小五已把那些标点符号都交给司礼监了。相信魏公公会让内阁学会怎么使用它们的。”

    慢慢收起笑容,朱由检异常凝重的继续说道:“大哥,你放心,‘胜利号’小五一定会把它制造出来。不光胜利号,小五以后还会制造更多更强大的军舰。所以,你绝不用愧疚,小五海贼王的梦想是绝不会破灭的……。”

    寂静的奉先殿中,朱由检一个人盘坐在朱由校的牌位前慢慢的说着,就像面对那个一直包容着爱护着他的大哥一样。

    “陛下,该前往承天门了”。

    门外传来王承恩那熟悉的声音,朱由检收住了话语。

    “大哥,改日小五再来看你。”

    伸手抹了一把脸,朱由检慢慢站起身来,冲牌位微微一躬,转身走出了奉先殿大门。

    离开奉先殿,在王承恩的协助下,快速换下‘斩衰’孝服,朱由检换上正式的黄色五爪金龙皇帝衮服,登上承天门(天安门)向漫天神灵、华夏的先辈做虔诚祈祷。

    朱由检祈祷之时,京城从七品以上的正式官员全都身着礼服官袍,按文武分列两队,在监察御史的注视下,由鸿胪寺的官员引导缓缓踏过金水桥进入皇宫。在午门外的宽阔广场上,文官跪在御道东边,武官跪在御道西边,静静等待着朱由检祷告完毕。

    祷告完毕,朱由检乘坐乘舆踏过午门广场的御道,于百官跪伏中进入刚刚修缮完毕的皇极殿(太和殿)升座。

    看着因时间紧急,殿中边角之处少许残留的维修痕迹,朱由检心中再次一叹。

    大哥朱由校向来以未在皇极殿登基未憾事(三大殿于万历二十五年烧毁,天启六年才全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