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陛下身体尚未痊愈,是还需要多多调养。”
口中依旧絮絮的说着,魏忠贤眼中的泪,却再次忍不住流了下来。
太医的劝谏,他能听明白。
陛下此非正常醒来,陛下大概已进入回光返照的状态。
大明天启皇帝,他的陛下,即将要驾崩了。
一念至此,魏忠贤悲不自胜。
第四二三章:浮光掠影忆当年(求订阅、推荐、收藏)()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崇祯本纪最新章节!
朱由校听着魏忠贤啰里啰嗦的絮叨,心中充满了平和之念。在这絮叨声中,朱由校仿佛又回到了他的童年时代。
朱由校幼时,恰是万历皇帝有心更换太子的时代,也是太子府日子最难过的那几年。
那几年,太子朱常洛的位子动荡飘摇,完全是在依靠‘嫡长继承’的传承力量在顽强的坚持着。面对宫中庞大的压力,整个太子府都过的窘迫之极。
谁能想到,作为皇长孙的朱由校都几岁了还从未见过爷爷万历,甚至连名字都是拖了好几年才入了宗谱。
谁又能想到,作为皇长孙的朱由校一年竟会连一件新衣服都没有,甚至还有吃不饱的时候。
谁又会相信,作为皇长孙的朱由校竟然都长到了八九岁,却还尚未正式开蒙,他所识的几个字还都是太监所教。
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朱由校连个玩伴都没有,整日里面对的,除了他的母亲王才人,就只有乳娘客氏和太子府典膳…内侍李进忠。
哦,那时的魏忠贤还叫做李进忠。
那个时候,李进忠也是像现在这样,整天絮絮叨叨的讲些听来的各种趣事以哄朱由校开心。而那时的朱由校,也像现在这样根本就不往心里记。
万历四十二年,随着福王被迫去洛阳就藩,太子府终于迎来了阶段性胜利。没了福王在一侧虎视眈眈的盯着,太子府总算能稍稍松上那么一小口气了。
太子府的好日子还没过上几天,奇谈一般的‘梃击案’就发生了。
谁能想到,一个疯子竟然随随便便就能冲进太子府,还打伤了府中数人?
梃击案带给朱由校唯一的好处,就是被他的爷爷万历皇帝接见了一次,表示了一下皇家的父慈子孝。
案子平息后,朱由校又恢复了往日平静的生活。
嗯,除了开始正式开蒙以外,朱由校还增添了一个小尾巴,那就是他的五弟朱由检。
想到朱由检,朱由校脸上不由泛起了笑意。
那时刚没了母亲的小五才三四岁大,整天跟屁虫一样跟在他的身后,除了捣乱别的什么也不会。
回想起那段日子,朱由校心中满满的都是温馨和喜悦。
他什么东西都被小五给弄坏了。那时候,他是真想痛揍小五一顿啊!
万历四十八年,皇爷爷万历驾崩,朱由校一夜之间变成了太子,身边也呼啦啦多了很多的太监、宫女和文臣,这让习惯了静静生活的朱由校感觉很不习惯。
而朱由校更没想到的,是他还在努力习惯着成为太子的生活,他那很少见他管他的父亲,登基只有一个月的泰昌帝朱常洛,竟然也突然驾崩了。一月之间,才十六岁的他,就跨过太子阶段直接成了这老大帝国的掌门人…大明天启皇帝。
当皇帝的感觉很不好受。
帝国太大,事情太多。没有系统接受过政务方面训练的朱由校,甚至对皇帝所要担负的职责都一无所知。
好在泰昌帝朱常洛给他留下内阁班子还算得力。朝廷庶政,他只需交由内阁处理就好。
不过,登基前夜发生的移宫案,司礼监掌印太监老王安以及哪些慷慨激昂的东林党人,给朱由校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外廷众臣也就罢了,但老王安,朱由校不得不马上把他换掉。还是用相伴多年的李进忠,感觉更安全一点。
魏忠贤的絮絮叨叨声中,朱由校奋力睁开眼,撇了他一眼。
这些年,李进忠也明显老了。
嗯,李进忠本姓魏,鉴于他多年的辛劳,朕就让他恢复了本姓并给他赐名忠贤。
朱由校对自己赐的这个名字感到很满意,但帝国朝政方面就不那么叫他满意了。
天启元年,他才登基不久,辽东就打了一个大败仗。那个什么什么老奴,竟然把辽沈都占了,辽东危险。
虽然辽沈到底在哪儿,他并不太清楚。可朱由校清楚的知道一点,辽东那也是祖宗传下来的基业,就这样轻易丢了还行?
朝中诸臣在一顿乱七八糟的相互攻击以后,总算派出了熊廷弼和王化贞去收拾残局。
可朱由校没想到,天启二年紧接着又是一个广宁大败,老奴差点就打到山海关了。
山海关,朱由校还是大体知道在那里的,哪里距京城可实在不算太远。
朝中的东林党人,这次大举发难,怨其他朝臣掣肘,是其他朝臣才导致了广宁大败。
好,鉴于孙师也算是东林党人,朕相信了他们。朕准了方阁老的辞呈,把朝政完全交到了东林党手中。
可他们是怎么回报朕的?
想到这儿,朱由校脸上露出一丝怒容。
掌控了朝政,号称众正盈朝的东林党人,除了排挤异己,指责他不修德行,和向他讨要内库的银子以支撑朝廷运转外,他们还干了什么?
户部国库枯竭,朕的内库也即将枯竭,那些东林党人看不到吗?
同是东林党人,为什么孙师和叶阁老在为朝廷殚精竭虑,而杨链、赵南星、高攀龙等人眼中就没有朝廷,只有自己的那点清名?
难道他们就不知道,朝廷没钱,军队就没饷、百姓就没有赈济。没饷、没赈济就会天下大乱。天下大乱,朕的祖宗基业就会不保。
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怎么就是不明白?
除了排挤异党,他们就不能做点实事?
粗粗喘了口气,朱由校的面容变得有些狰狞。
朕算是看明白了,他们不是不明白,他们只是私心太重。他们一个个心中装满了他们的清名、他们的家族、他们的利益,哪里还有地方来考虑朕,考虑大明的存亡。
幸好朕还有小五,还有魏忠贤。
想到小五,想到魏忠贤,朱由校脸上慢慢平和了下来,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微笑。
魏忠贤既忠心又胆大,虽然不认字,但做事很有一股冲劲,什么事都敢干。
用他来清理朝中的东林党,打击那些心中只有家族没有朝廷的地方豪强,为朝廷找回失去的财源,他干的都不错。
魏忠贤确实是有点跋扈,可不跋扈怎能压的住朝中的东林党。魏忠贤确实也贪了一点钱,但总体来说,他比那些文臣还知道一点轻重缓急。
至少孙师这个东林党人修筑的宁远防线,是在魏忠贤的支持下完成的。而东林党却只会让孙师裁减军费,缩小开支。
可以说没有所谓的阉党支持,就没有第一次击败老奴的宁远大捷。
想到‘阉党’这个称呼,朱由校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
什么阉党?
这些明明都是‘皇党’。
东林党除了会占据道德的制高点,顶着大义乱吠,还会什么?
重修个三大殿,他们就敢要一千万两银子。而魏忠贤主持的重修三大殿工程,现在都已经快完工了,也不过才花了四百万两银子。这个数字可比东林党报请的一千万两,足足少了一多半。
就这件事上,谁更贪婪已让人明显一目了然。
朱由校喉中发出一声低低的叹息声。
连一向以清廉著称的杨涟等东林党人,都被查出有着明显的贪腐行为。这些文臣的真正操守,实在是让人心寒啊!
正所谓‘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想看清一个人实在是太难了。
想到此处,朱由校心中忍不住一声哀叹。
好累啊!
执掌这份祖宗基业,维持这个老大帝国,他真的是好累啊!
“小五,小五到哪里了?”
朱由校口中猛然发出虽显无力,但异常清晰的问询声。
第四二四章:满怀愧疚的朱由校(求订阅、推荐、收藏)()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崇祯本纪最新章节!
车队行进速度虽已放缓,但依然在一点点的接近京城。
马车上,朱由检的心绪始终难平。
他一边盼着时间过得慢一点,好让高起潜尽快查清天启皇帝清醒的真相;一边又怕时间过得太慢,万一真是大哥朱由校清醒了,却让大哥久等。
交织的矛盾心情中,远远的,一座高大的城门楼已变得清晰可见。
那是京城外城的左安门门楼,京城已到了。
一哨骑兵伴着漫天的扬尘,和着如雷的蹄声冲近车队。离得老远就能听到有人在大声的喊叫:“信王殿下何在?”
是宣召的使者到了。
望着被快马颠的衣袍散乱,形容异常狼狈的宣召使者,朱由检嘴角浮出一丝笑容,心中高提的心也轻轻放下了几分。
来人是朱由检的老熟人…内侍李永贞。
李永贞一见朱由检,顾不得行礼,一个健步就冲到朱由检身旁。他低声的叫道:“殿下快去,陛下已恢复神智,但太医怀疑为回光返照,殿下需速去才是。”
回光返照?
‘嗡’的一声,朱由检脑中顿时一片空白。
他最坏的感觉竟然成了现实,大哥朱由校这是真的要不成了?
“殿下,皇后娘娘和太妃娘娘都已赶去,内阁诸臣和英国公也已赶去。其他妃嫔和重臣收到消息也正在赶去,还请殿下速行。”
李永贞后续的话语还在继续传往朱由检耳中,可朱由检却已完全不知他在说些什么。
看着李永贞满面焦躁,嘴唇急速的一张一合,而耳中传来的声音,却变成了各种无意义的噪音,朱由检满脑子只剩下一个念头。
大哥要不行了,大哥要不行了……
身体无助的晃了两晃,朱由检双腿一软,颓然坐倒在地。
乾清宫
“小五,小五到哪里了?”
满怀歉意的朱由校,嗓中发出有些无力,但却清晰异常的询问。
小五,对不起。
大哥是实在撑不住了,以后这祖宗的基业就要由你来背负了。
想到昔日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屁孩,即将扛起连自己都无法背负的老大帝国,朱由校心中不由唏嘘不已。
也许,满脑子奇思妙想的小五会比自己干的更好。
想到小五搞得那些木工坊、钱庄、货栈、毛纺厂,以及小五那千奇百怪的赚钱方式,朱由校心中的不安和担心忽然降低了不少。
单论赚钱的本事,魏忠贤可能都不如小五吧?
再想到小五献出的那枪、那船以及那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家具和杂物图纸,朱由校精神不由一振。
朱由校非常肯定,那些图纸都是小五亲手所画。从最初那份图纸的扭曲不堪,到后来图纸的规规矩矩、清清爽爽,小五那一点一滴的进步,朱由校可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呢。
小五才华横溢当无疑问。只是,小五是从哪里学到的这些东西的?
那些图纸,至今他都无法找到它们的丝毫出处。
莫非,莫非小五真的是天授?
原本朱由校一直默默回避的问题,一下跳上了心头。
管他呢,小五要真是受天所宠,那也是祖宗保佑,是祖宗要保我大明中兴。
精力不济,朱由校完全不想在纠缠这些细节。
只是,想到那完全不同于中国风格的‘胜利号’和‘飞剪号(大共和国号)’,朱由校心中涌上一阵巨大的遗憾。
可惜了那么精密繁复的图纸,可惜了那战力无双的‘胜利号’,可惜了那速度无匹的‘飞剪号’,朕是无福见到了。
再想到小五一直渴望的,那扬帆四海、征服八荒的场景,朱由校心中又泛起一股巨大的羡慕。
小五说得对,那才是好男儿应该过的生活。
可惜,朕一去,小五那海贼王的梦想,也要随着破灭了。
实在对不起啊,小五!
带着满怀的愧疚,朱由校的思绪转回到残酷的朝局上。
小五管理皇庄和他名下的各个产业,好像管的还不错。那些庄头、管事之类的下人,也都算服服帖帖,没见有人闹过事。
可将来没有了朕为他撑腰,小五还能压得住他们吗?
就算小五能压得住这些庄头管事,可外廷那些老奸巨猾的文臣胥吏,朕对付他们都很吃力,小五能对付得了吗?
眉头深深皱起,朱由校心中烦恼大盛。
那些道貌岸然的文臣,开口就是圣人云,闭口也是大义皇皇。他们龌龊的心思全都藏在大义之下,表面可是具有非常大的欺骗性。小五年纪太小,经验不足,只怕很难对付得了他们。
若依小五的聪明和才气,只要小五年纪再大上一些,经验再丰富一点,应该就能对付得了那些没羞没臊的老家伙了。
朕得给小五争取到成长的时间才行。
诏狱的哪些东林党魁首,声望太高。有他们在,东林党太容易抱团。
朕不能让小五难做。他们留不得。
心中泛起强烈的杀机,朱由校的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一只柔荑轻轻抚上了朱由校紧皱的眉头。柔荑轻轻的抚摸着,似想帮朱由校抹平心头的烦忧。
张皇后到了。
睁大眼睛,歉意的望了张皇后一眼,朱由校一字一顿的发出一道冰寒刺骨的旨意:“诏狱羁押诸罪臣,有负圣恩,尽皆赐死。”
什、什么?
柔荑僵在眉心,寝殿中一片寂静,众人就连呼吸声也都不自觉的放轻了几分。
顿了片刻,没有听到熟悉的应答声,朱由校心中大感烦躁。
这是连朕的最近之臣,也弃朕而去了吗?
“大伴?”
朱由校聚了聚精神,尽力提高声音厉喝了一声。
“老奴,遵旨。”
这次,没让朱由校再失望,魏忠贤那熟悉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喜气在他耳旁响了起来。
没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魏忠贤其实是因为高兴的有点忘乎所以了。
自天启皇帝伤重不省人事以来,朝局大变,魏忠贤诸事都感到了明显的掣肘。尤其以王永光为首的大批文臣,借王恭厂天变提出的‘去诏狱、减税负’,更让魏忠贤胆寒。
去诏狱?
诏狱中现在关的都是谁?
除了熊廷弼,剩下的那些,那个不是东林党?
减税负?
这更是明显冲着税监体系来的。
要知道,魏忠贤上台后的主要政绩就是打击东林党和收税。要是真承认了天变的说法,那不是明告天下,说他魏忠贤全做错了吗?
这让魏忠贤如何敢松口。
短短的十几天,因没有了天启皇帝的强力支持,魏忠贤坚持的不知有多辛苦。
总算熬到天启皇帝醒来,魏忠贤最怕的就是天启皇帝变了心思。
如今乍然听到天启皇帝发出这么一道言语清晰、意思指向明确、心思完全没有动摇的旨意,魏忠贤哪能不喜出往外?
他心情激荡之下,又如何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
只是,未能第一时间回应的原因,却让朱由校有些误会了。
第四二五章:免教生死作相思(求订阅、推荐、收藏)()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崇祯本纪最新章节!
听到魏忠贤那熟悉的声音,朱由校终于放松了下来。他回望脸现惊容的张皇后,脸上露出了浓浓的歉意。
对不起,让你受惊了!
感受到朱由校的歉意,发僵的柔荑重新变得柔软。柔荑轻抚着朱由校的眉头,珠泪却无声的滑下脸庞。
挣扎着抬起手,试图为她拭去腮边的眼泪,这一刻朱由校心如刀绞。
六年的夫妻恩爱,六年的琴瑟和鸣,到如今即将阴阳永隔,让他如何能甘心,又如何能舍得?
二八妙龄入家门,六年恩爱成追忆。
从此后,才二十出头的她,只能衲衣袈裟、青灯古佛度残生,这又将是何等的残酷。
眼前的她,是他此生最为亏欠之人。
早知就该不相见,如此便能不相恋。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泪珠从眼角慢慢泌出,颤抖的手指无力的停在半空。
这一刻,精力不济的朱由校,实在无力把手举得更高了。
抓住无力的手指,让他帮自己拭去腮边的泪,张嫣强颜露出了欢笑。
十几天水米不进,已让他瘦的有些脱形,就连往日丰润的手指也变得有些硌人。但张嫣却紧紧抓住这只瘦骨嶙峋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他是她相约白首的夫君;他是她欲终身厮守的夫君;他是那个最喜她喊夫君,却不喜她喊陛下,重情重义胜过一切的夫君。这一刻,张嫣眼中只有朱由校,没有天启皇帝。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已然无望,那就让我与你执手直到生命的尽头吧。
只是,
“臣伏请陛下,召回各路税监,给天下士绅留一条活路吧!”
一个异常沉痛的声音,带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寝殿中响起,扰的精力不济的朱由校眼前就是一黑。
皇城午门
四轮马车在骑队的护卫下,沿午门大道以最快的速度冲向午门。
黄土夯就的,看似平坦的午门大道,给马车造成了巨大的颠簸,直颠的朱由检头晕目眩直欲呕吐。
“这时代这该死的路。”
马车上,朱由检一边咒骂着他早就深恶痛绝的京城道路,一边由衷的祷告:“大哥,小五来了,你可一定要坚持住。”
车身一震,疾行的速度迅速降低了下来,颠簸也随之下降了一个级数;马蹄和车轮击打在石板铺就的广场上,回声却异常的响亮起来。
车外李永贞的声音,气喘吁吁的响了起来:“殿下,午门到了。您是换马,还是换轿?”
午门是皇城的正门,从这里开始就算正式进入了紫禁城的范围。
在这个皇权的时代,正常情况下,臣子进紫禁城只有走路的命。若想在紫禁城中骑马或乘轿,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