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纪-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到此时鞑子已完全溃败,少年队也无一人擅自离开队列去捡拾物品,依然跟在朱由检的身后,严格按朱由检的命令行事。

    少年队的这份纪律,让朱由检感到非常的开心。

    “殿下,殿下。”

    听到叫声,朱由检停下了脚步。

    “殿下,您知道我们打的是什么鞑子吗?

    他们是正蓝旗骑兵统领的亲卫骑。这次我们可抓住大鱼了。”

    气喘吁吁的张盘从远处跑了过来,脸上全是异常的惊喜。

    亲卫骑?难怪会有这么强的战斗意志。

    朱由检对这些鞑子那死硬表现这才感到了释然。

    是亲卫骑,有这种表现就不奇怪了。毕竟鞑子的亲卫骑,那绝对属于女真八旗中最精锐的一批。这样的鞑子,女真八旗中肯定是不会太多的。

    “正蓝旗骑兵统领的亲卫骑?他们跑这里来干什么?”朱由检好奇的问道。

    “这、这还不是很清楚,弟兄们还在审问当中。”

    张盘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他也是一得到这个好消息就赶紧跑来与朱由检分享。

    他们今回杀的可是最精锐的一批鞑子,这是多么荣耀的一战。不第一时间让信王知道怎么能行。

    “弟兄们抓到活的鞑子了?”

    听张盘说审问二字,朱由检感到非常吃惊。

    朱由检见到的鞑子,可个个都是宁死也要拉明军垫背的死硬份子。为了保证明军士卒的安全,朱由检不得不放弃抓活的,只能让少年队把残存鞑子统统击毙。一路走来,朱由检好像没看到那个明军抓住了活的鞑子。

    “嗯,”张盘点点头脸上露出微笑,他伸手指向身后:“弟兄们在这爆炸边上,抓住好几个还有口气的鞑子。鞑子的身份就是从他们嘴里问出来的。”

    正说着,一个明军将领飞速跑了过来:“报,殿下、将主,都问出来了。鞑子是跟随他们的骑兵统领爱巴里来这里的。他们的大队就驻在距此10几里外的一个山谷里。”

    “什么?他们的大队还有多少人?”

    听到这么震撼的消息,朱由检和张盘的脸色都阴了下来。

    “据鞑子说,他们还有1千多骑。”

    “还有1千多骑,”张盘不由的望向朱由检。

    伏击轻松胜利,让张盘对朱由检有了充分的信心,他希望朱由检还能再拿出个打击鞑子的美妙计划。

    “还有1千多骑,”朱由检略一沉吟,马上说道:“张将军,那我们还是赶紧撤吧。若是逃走的鞑子把鞑子大队都召来,我们再撤就有些太仓促了。”

    “这就撤离?”

    明明知道这是最正确的方案,可不知为什么,听了朱由检的话,张盘心中还是略略有些失望。

    “对啊,我们这叫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敌人还有1000多骑兵,明显不是我们能打赢的,我们干嘛要与他们硬拼?”

    有些奇怪的看了张盘一眼,朱由检理所当然的说道。

    “殿下说的是。”

    定了定神,把自己求战的欲望压了下去。张盘忽然发现,他这久经战阵的主将好像还不如信王殿下稳重。

    “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咀嚼着信王的这两句话,张盘的眼睛变得越来越亮。

第三八五章:去登州(求订阅、推荐、收藏)() 
    “弟兄们,手脚都利索点。赶紧打扫完战场,咱们换个地方再去打鞑子。”张盘扭过头无比痛快的冲明军士卒喊道。

    你鞑子的战力再强大又如何?我不需要和你正面决战,我只需预设好战场,等你上钩用炸药包解决你就好。

    “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信王这两句话说的真好,简直道尽了游击作战的精髓。

    按这种战术,以后鞑子只要不是倾国而来,他们就再无攻克旅顺堡的可能了。

    完全理解了朱由检的战术思路,张盘一直紧绷的心,这一刻终于放松了下来。

    “将主、将主,大喜、大喜啊!”

    明军把总张盛一溜烟的从村外跑了过来,边跑边不住的大喊:“我们杀了鞑子统领喽。我们杀了鞑子统领喽。”

    随着张盛的喊声,村里村外明军的欢呼声震天响起。

    当正蓝旗骑兵主力带着满腹的怒火,恶狠狠的扑到小渔村时,海船载着明军早已消失在海上。除了满地残缺的尸体,正蓝旗骑兵连片帆影都没看到。

    嚎叫着,把空无一人的小渔村彻底夷为平地,暴怒的鞑子们再也找不到其他排解愤怒的方法。

    青泥凹伏击战,明军以死3人伤11人的代价,斩杀鞑子骑兵精锐67人。虽斩杀鞑子的数目虽并不太多,但从斩杀鞑子的级别来说,青泥凹伏击战却是明军罕见的一场大胜。

    在此之前,明军还从未阵斩过后金统领级将领。青泥凹伏击战为旅顺明军打开了眼界,也让后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

    一个正蓝旗骑兵统领、15个白牙剌兵,再加上51个正蓝旗骑兵亲卫阵亡。甚至阵亡者连尸身都落入明军之手,这可是是努尔哈赤创建女真八旗以来,后金从未有过的失利。

    要知道,后金攻克辽沈后,数年征战还没损失上10个白牙剌兵,这次一下就阵亡15个,绝对是创了后金战损方面的记录。

    后金三贝勒,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接到禀报后,气得差点背过气去。后撤中的正蓝旗大军,停下原地整整驻留了一天后,才再次拔寨快速的退回了金州。再未回头。

    至此,旅顺保卫战彻底结束。

    登州

    濛濛细雨中,袁可立站在茶棚下,看着正在慢慢靠岸的珍运船,心中颇感几分头疼。

    皇帝陛下给他送来了一个大麻烦。

    信王来登州,不说别的,单就这迎接的礼数就让袁可立头疼了好几天。

    信王是大明最高等级的一字藩王。按大明的规矩,藩王就藩当地所有文武都要到府界亲迎。也就是说,登州所有文武都该到码头去迎接信王。

    可问题是,登州并不是信王的封地,信王也并不是到登州来就藩的。信王此行号称是奉皇命到登州巡查来的。

    皇帝陛下竟然会派位藩王担任一地的巡查使,这可是大明朝自宁王反叛后的首次。信王这藩王的身份,可让袁可立彻底犯了难。

    大肆迎接吧,袁可立怕士林说他迎奉藩王。要是与藩王走的太近谣言流传出去,那肯定会影响袁可立将来在朝中的发展。

    可要是不迎接,袁可立可是知道信王此来为的是什么。皇帝的圣喻可是早就送到了登州。就算只冲信王要考察解决的船厂项目,袁可立也要给信王几分面子才行。更何况,信王还是皇帝最宠爱的幼弟。

    思来想去,袁可立最终决定折中一下。他不大张旗鼓,他只以私人的身份亲迎一下信王。反正信王巡查使的身份,只是皇帝的中旨所封,并未经过内阁确认。袁可立以私人身份迎接也说的过去。

    不过,这位信王殿下的行程,可真够拖拉的。皇帝的圣喻都到登州一个多月了,这位殿下直到今天才到。这让袁可立心中颇有几分不快。而这突如其来的细雨更添了袁可立几分烦闷。

    “殿下,伞。”

    朱由检走出船舱,高起潜忙撑起一把油纸伞护在他的头上。

    站在甲板上,朱由检开始寻找印象中的袁可立。

    前世朱由检对历史上的袁可立印象很好。

    袁可立应该是晚明少有的没有明确派别,只安心务实的官员。

    可能也正是因为没有明确的政治派别,袁可立在历史上仕途混的很不如意。天启二年,借助孙承宗的推荐,袁可立才混上了登莱巡抚。而到了天启四年,袁可立就被东林党和阉党的御史联手赶离了登莱。

    天启五年,阉党开始当政时,袁可立总算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进了大明中枢。可才仅仅过了一年,袁可立又被阉党以明升暗降的方式,调到南京去任兵部尚书。灰心丧气的袁可立从南京黯然辞官。

    崇祯登基后,清算完阉党,大量在野官员回朝任职,却并未曾再次启用袁可立。

    咦?

    心中思索着前世的袁可立生平,朱由检心中突然惊叫一声。

    前世历史上,天启六年袁可立就被阉党弄到南京去当兵部尚书了,而现在袁可立竟然还在登州任职?

    这、这绝对是历史发生了改变。

    朱由检心头大喜,他终于找到了历史改变的标志证据了。

    “那位带员外帽的老者,就是袁可立。”

    看朱由检久久不动,高起潜的声音在朱由检耳畔轻轻响起。

    “袁公身体可好?”

    朱由检满面笑容的踏上码头,远远的就大声招呼起来。

    开心,太开心了。

    朱由检简直就要笑出声来了。

    宁远之战有异常,朱由检还不确定是否改变了历史,但活生生的袁可立这个时间点,站在登州码头迎接他,这可就是历史改变最好的证明。

    哈哈,历史变了,他朱由检再也不是那个亡国上吊的末代帝王崇祯了,还有比这更让人高兴的消息吗?

    朱由检看着身材消瘦,胡子花白的袁可立,感觉他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可爱。

    这、这……

    袁可立从没想到,第一次见面信王会如此的客气。

    见信王下船,袁可立赶紧迎上几步躬身施礼:“老夫袁可立恭迎信王殿下。”

    感谢fdok书友的月票,感谢一叶知秋111书友和SJ书友的打赏,谢谢你们的支持。

第三八六章:袁可立(求订阅、推荐、收藏)() 
    “袁公不必多礼。”

    登州码头上,朱由检抢上几步一把扶起袁可立。

    眼前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袁可立?

    朱由检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打量着面前老人。

    瘦削的身材,花白的胡子,微肿的青色眼袋,密集的眼角纹,在加上星星点点的老人斑,袁可立衰老的形象超乎了朱由检的想象。

    这袁可立比徐光启老很多吗?

    略一恍惚,朱由检才注意到袁可立的打扮。

    青衣员外的打扮,除了几个不起眼的随从,来迎接他,袁可立连一个僚属都没带。开口还自称“老夫”,袁可立这摆明是以私人身份来迎接他。

    袁可立这是在害怕我藩王的身份吧?

    朱由检心中苦笑着叹息一声。以他藩王的身份,各地正经的文官只怕都不会以官面身份迎接他。

    身后,跟随朱由检下船的高起潜和楚天行,看袁可立的打扮和自称脸色都变得难看起来。

    管他以什么身份前来呢,能来迎接就好。这文臣吗,总是比那些武臣想的要多的多。

    转念一想,朱由检反倒很快释然了。

    对袁可立以私人身份前来,和自称“老夫”,朱由检一点都不反感。相比那些正式的礼节,朱由检倒更喜欢这种非正式的交往。就像“老夫”这个自称,朱由检就觉得比那些卑职、下臣、小将啊听着顺耳。

    看到活生生的袁可立站在身前,一想到历史可以改变,朱由检就变得心情大好。

    这心情好,就一切都好。就连这细雨蒙蒙的天,朱由检都感觉变得异常可爱。

    “袁公今年高寿啊?您这身体,看起来好像不太好啊?

    出京前,皇兄可还再三叮嘱:袁公是肱骨老臣,您一定要多注意身体才行。

    袁公,这政务再忙,您也要保重好身体才是啊。”

    没等袁可立开口,朱由检就关心的哇啦哇啦说了一大通。

    朱由检是真不希望袁可立的身体出现什么问题。像他这种不争派别,只做实务的老臣,大明实在是太少了。

    听朱由检上来就问候他的身体,袁可立不由就是一愣。

    袁可立现在的身体状况确实不太好,他确实太疲劳了。

    没办法,作为执掌一方的登莱巡抚,袁可立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登莱地区与后金隔海相望,按朝廷规制,东江毛文龙、广鹿岛沈有容和旅顺的张盘,都在袁可立节制之下。这使得袁可立除了登莱地区的民事外,还要处理对后金的军事问题。

    要跨海支援东江三地粮饷,还要梳理三方的关系,让三路军队有效的形成合力,共同拖住后金的后腿,这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更何况,三路中还有个刺头毛文龙,总会额外惹出些麻烦,更会多消耗袁可立相当大的精力。

    这段时间,沈有容和毛文龙先后传来东江军与后金正式开战的消息,袁可立就忙得连觉都没法好好睡了。当旅顺也传来与后金交锋的消息后,袁可立休息的时间就近乎没有了。

    袁可立一边筹备粮饷军械,调度登莱水军准备跨海援助东江和旅顺抗金,一边又派人急报京城和宁远提请援兵。

    袁可立是万分希望宁远明军能东进攻击后金,减轻东江和旅顺的压力。可直到今天,登莱水军的援军都准备出发了,袁可立也没接到宁远明军出击的消息。这让袁可立感到非常失望。

    宁远明军不出击,那后金的压力就全在东江和旅顺。一旦两地有失,后金就再无后顾之忧。

    解除了后顾之忧,后金完全可以集中全力再攻宁远。到那时,就算明军还能保住宁远,大明也将彻底失去对后金腹地的威胁。

    对辽东战局的忧虑,让袁可立连续数天吃不好也睡不安。如此的作息,怎能不让袁可立这60多岁的身体显得异常衰老。

    朱由检异常热情的问候让袁可立不由皱起了眉头。

    信王这一见面就不停问候我的身体状况。虽然他再三强调是陛下所嘱,可他这到底是真心关心我的身体,还是对我有所不满?

    袁可立看着满脸笑容、看上去热情无比的朱由检心中犯了嘀咕。

    也不怪袁可立多想,这一见面就问候身体状况,可只有达到通家之好的老朋友才会这么做。

    信王和袁可立是老朋友吗?

    当然不是。

    信王和他袁可立这才是第一次见面。

    信王如此迫切的追问,肯定别有深意才对。

    难道是陛下有了替换他的意思?

    袁可立心中忍不住一阵胡思乱想。

    袁可立知道,京中有数个御史看他不顺眼,一直在找各种借口弹劾他。他登莱巡抚的位子坐的并不太稳。若不是他督建的珍运船得到了皇帝认可,也许他早就被调离了登莱。

    现在“胜利号”新船无法建造,是不是皇帝对他也有不满之意了?

    想到“胜利号”新船,袁可立在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新船叫“胜利号”。就冲这个名字,就知道皇帝对此船寄予了多大的希望。他一上报‘胜利号’无法建造,皇帝马上就派信王下来巡查。皇帝明显是对他有所不满了。

    想到这儿,袁可立感觉他的前途有些昏暗。

    “不瞒殿下,老夫这几日精神确实不佳。可东江和旅顺那边,我军与后金鞑子激战正酣。老夫现在哪有休息的时间啊!”

    看看朱由检充满关切的脸,袁可立苦笑一声开口回答。

    “哦,孤差点忘了这事。袁公还请稍候片刻。”

    听袁可立提起东江旅顺的战事,朱由检脸上露出几分不好意思。

    朱由检扭头向楚天行低声吩咐几句,楚天行转身快速跑回了船上。

    “袁公既然在为东江战事操劳,那您马上就可以放心休养身体了。”望着袁可立有些憔悴的面孔,朱由检脸露笑容关切的说道。

    要我去修养身体?

    盯着朱由检那过分年轻的脸,袁可立心中不由涌上几分怒意。

    他可是正派的登莱巡抚。就算朝廷要免除他登莱巡抚的职位,那也得明发诏书,让他有所准备才能妥善的交接。

    这信王以藩王之身,持中旨出京,就想夺他登莱巡抚的位子。如此乱命,他袁可立绝不接受。

    身形向后稍退了几步,袁可立做好了不奉乱命、怒斥藩王的准备。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三八七章:捷报(求订阅、推荐、收藏)() 
    濛濛细雨中,一队明军从珍运船上迤逦走下。

    看到大红衣甲的军将从船上出现,袁可立脑袋登时就是‘嗡’的一下。

    来的是缇骑吧?

    这是借信王巡查为掩护,想直接把他从码头带走吗?

    这手法真的好毒啊!

    想到最近魏忠贤一系列疯狂的举动,袁可立的心不断的向下沉去。

    最近这一个多月,魏忠贤像疯了一样,支持税监在各地连兴10几起大案。

    10几起大案的目标,基本都是各地小有名望的举人。魏忠贤给他们定的罪名,倒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这10多个案子,魏忠贤明摆着就是为了财物。

    税监们现在的习惯做法,就是不声不响的派出大队缇骑锁拿住目标,先迅速抄没完对方家产,然后才公布对方的罪名。

    就这种下作的手段,这些阉奴税监和强盗有什么两样。

    登莱地区是军管地带,袁可立没少同日益嚣张的税监发生冲突。

    今天,魏忠贤这是终于要对他下毒手了吗?

    袁可立悲叹一声,再没有怒斥对方的心境。

    缇骑阉奴,何曾与人讲过理啊!

    红衣军将越走越近,走到袁可立近前时,齐刷刷单膝跪地。打头的军将双手高高举起一份书信。

    “禀抚台,旅顺、东江大捷。”

    “大、大捷?

    旅顺、东江大捷?”

    身子明显一震,袁可立一下睁大了眼睛。看清下跪军将的身形,袁可立略带迟疑的问道:“你、你是沈寿崇?”

    “回抚台,正是卑职。”

    濛濛细雨中,跪地的红衣军将骄傲的仰起了头。他正是沈有容的六子,广鹿岛游击沈寿崇。

    袁可立一把抢过沈寿崇手中的书信,双手微颤着打开,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薄薄的信签上清楚的写着:20日,东江军在职部的策应下,于铁山斩获镶白旗鞑子600余级,溃敌数千。现东江军正与镶白旗鞑子主力相持于浦口港。

    鞑子的另一路,以镶红旗和镶蓝旗为主,连破朝鲜义州、郭川、定州,现在正在攻打安州。鞑子似有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