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知道在海外,还有好几块远比我们大明要大的多的陆地吗?
大哥,你知道吗,海外的那些陆地上,也就那些欧洲人,奥,就是咱们说的红毛番。
也就他们现在还算有点战力。
可大哥你知道吗?
红毛番所在的欧洲有着几十上百个国家,他们最大的国家也就只有咱大明一个省那么大。
咱们大明一家就顶他们十几个国家。
咱们大明的人口更是顶他们几十个国家。
大哥,你明白了吗?
对咱们大明来说,海外的这些国家都是些肥羊。
对,都是肥羊。
大哥,咱们大明不是缺钱吗?
为什么不去抢那些肥羊?
就算不抢他们,像海外那么大的地域,就算和他们正经做生意,咱大明也绝不会再缺钱了。
大海多大啊!
大海才是大明真正的未来。
大哥,我将来一定要做个最大最强的海贼王!
我将来一定要开着胜利号,带着珍运船,去海外好好抢他一把。
大哥,你说我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
醉中的小五说的有些凌乱,但大致的意思朱由校还是能听明白的。
从那时起,朱由校就明白了。
虽然不知道小五是从哪里听来的这些东西,但很明显,小五的志向就根本没在大明。
朱由校还记得,就算他把醉的站不住的小五按到床上时,小五还在大声叫道:“大哥,你等着,我会把整个海外的财富都给你抢回来。
哈哈,我朱由检可是要成为最强海贼王的人。
我绝不会躲在大明,做那一辈子都出不了城的猪王!”
小五说的话,朱由校信。
朱由校是真的相信小五所说的话。
因为到现在为止,小五所做的一切都从未瞒过他。
木工坊、钱庄、肥料坊、货栈,这些小五搞得每一个产业,都有他朱由校的股份存在,小五搞得东西都没有瞒过他。
喜峰口外的那支少年队,小五也没瞒他。
那支以少年为主的新军,那是小五再为整个大明的新军做试验。
那支小军队的人员组成、编制、所用的武器和战法,以及少年队在草原经过的战事,小五都向他报告过。
也是通过少年队所经的战事,朱由校才认识到,那新式火枪的真正威力。
现在石碑胡同的火器工坊,已经开始全力生产这种新式火枪了。
新生产的火枪,除了少量拨给了喜峰口的少年队,其他的数千只火枪都已经装备到内操军了。
内操军现在已经完成大部分的换装了。
那支少年军才多少人,内操军又有多少人?
至于信王府的那3…400少年,整天训练些什么朱由校也很清楚。
小五会拿那些少年来对付他?
开什么玩笑。
对了,火枪这事,涂文辅应该知道的很清楚啊!
涂文辅是御马监掌印太监,内操军就归御马监掌管,别人不清楚此事内情,但涂文辅一定知道的很清楚啊。
涂文辅所知的喜峰口少年队的事,应该是从这儿打听来的吧?
朱由校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如此攀诬小五,这涂文辅到底是真的忠心为主,还是另有他意?
朱由校看着涂文辅的眼神慢慢冷了下来。
在心中把小五所做的事仔细梳理下,朱由校忽然发现,这几年小五好像侵占了御马监很多的职权。
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废除丞相后,重定了大明的各个官府衙门。
朱元璋在大明外朝设立了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礼、吏、兵、户、刑、工)以及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府衙来掌管大明朝政庶务。
与此同时,朱元璋又在宫内又建立了内廷机构。
朱元璋为大明内廷设立了十一个监、四司、八局共二十四个衙门。
御马监就是从那时建立起来的。
御马监开始的职能,只是“执掌御厩马匹”。
后来经大明历代皇帝的扩充,御马监现在拥有的主要职能是:掌管兵符、统领禁军、提督京营、出镇地方(各地的镇守太监和监军太监,名义上都归御马监管辖。)
御马监在内廷的作用就相当于外廷的兵部。
外廷的兵部掌握着大明军队的后勤补给。御马监也有个类似的,管理后勤的职能。
御马监掌管着大明各处的草场、牧场以及皇庄和皇店。
御马监其实就是掌管皇帝私房收入的大管家。
只是因为各处豪强侵占的原因,御马监管理的草场、牧场现在早已名存实亡。
从嘉靖年间开始,御马监其实就已经改为靠太仓银(皇帝的内库)拨款,来收购饲养战马所需的草料了。
从那时起,御马监真正掌管的产业也就只剩皇庄和皇店了。
而所谓的皇店,其实就根本不是什么正经的店铺。
这御马监搞的那些店铺,谁会去哪里买东西。
御马监搞得皇店更多是在为皇帝花钱,也就是以店铺的名义为皇宫采购宫中所需各类东西。
这样算下来,到了天启年间,没了草场和牧场的收入,御马监的正式收入来源就只有皇庄了。
当然,这为皇宫采购物品以及收购草料,御马监都能挣钱。只是他们挣的这份钱,御马监是不敢让皇帝知道罢了。
第三O七章:心中的温暖(求订阅、推荐、收藏)()
天启四年,出于对朱由检接受大批辽东难民的补偿,朱由校把京城范围内的皇庄,都交给朱由检管理。
这御马监最后、最大的正式收入来源,就被朱由检拿去了。
当然,对朱由校来说,皇庄交由朱由检管理,远比在御马监手中时来的省心。而且皇庄在朱由检手中,朱由校的收入也大大增加了。
但对御马监掌印涂文辅来说,朱由检却抢去了他最大的财路。
这还不单单是一点皇庄收入的问题,更关键的还有一个皇庄名义的问题。
那东安冯家兄弟,不就是在为涂文辅巧取豪夺田地吗?
那打的其实也是皇庄的旗号。
没有了皇庄的旗号,想谋取田地那是大大的不方便啊!
至少地方官就有了插手的余地。
更让涂文辅恨的是,现在朱由检又抢了他的另一条财路。
这御马监可是掌管大明军队战马饲养的衙门。
御马监一直以来,都在借收购战马草料的名义,插手大明各处军需的筹措。
这大明各处军队的草料供应,那可实在不是个小数啊。
朱由检的辽东开中导致不少人损失惨重,他一同掐断的可就有涂文辅的这一条财路。
让涂文辅感到更可怕的,是朱由检万一要是把其他边塞全都开中了呢?
那还让不让他涂文辅活了。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更何况,朱由检抢了涂文辅还不止一条财路。
若拿杀人来比喻的话,那朱由检简直就已经把涂文辅的父母祖辈都一股脑杀了。
这种仇恨,朱由检绝对算得上是涂文辅不共戴天的仇敌了。
这些才是涂文辅前来密告的真正原因。
不过涂文辅认为他十拿九稳的,对任何帝王都不能容忍的密告内容,朱由校却根本不在乎。
虽然不知道涂文辅密告的真正原因,可朱由校对小五却真的从未猜疑过。
朱由校就根本不相信小五会谋反。
朱由校知道小五身上有秘密。
不说别的,就小五拿出来的,那些完整成套的图纸,那来路绝对就是个大秘密。
那些成套的图纸可不是那些小家具,更不是拍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
这些才是小五最大的秘密。
不过,对小五的秘密,朱由校并不打算追究。
因为,小五对他的依恋,朱由校能很明确的感受得到。
在整个大明,只有小五才是朱由校真正的亲人(哦,现在还要加上朱慈炅)。
也只有小五对他才像个真正的亲人。
这让小五在朱由校的心中,也与其他人是完全不同的。
春节时小五说的醉话,朱由校完全相信。
这几年,朱由校一直都能感觉出小五心中有份傲气。
小五似乎看不上周围所有的人和事,那是一份打心底里透出来的傲气。
正是因为有着这份傲气,小五才能无视他皇帝的身份,只拿他当大哥看。
有这这样一份傲气的小五,是不会、也不屑对他说假话的。
“大哥,你等着,我会把整个海外的财富都给你抢回来。”
想到小五醉中的这句叫声,朱由校的心中就异常温暖。
那么,想破坏这份温暖的人……
朱由校望向伏在面前的涂文辅,眼中只剩一片刺骨的冰寒。
盛京
天空中万里无云,只有一轮红日在散发着不太浓烈的热量。
怎么又是晴天?
抬头望了望天,皇太极失望的轻声嘀咕着。
自去年入冬开始,盛京就没下过一场雨雪,这旱灾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望向行宫方向,皇太极也忍不住念叨起最近大金疯传的流言来。
后金的粮荒还在大肆蔓延,这旱灾又紧跟而来,大金这是真的天命不在了吗?
后金现在的局面确实不太好。
天命老汗努尔哈赤,这次是真的不成了。
最近几天,努尔哈赤已经数次昏迷,人也急剧的消瘦下去。
恐怕全盛京的人,现在都清楚,天命老汗真的已经要撑不下去了。
可就算已经病倒奄奄一息的地步,努尔哈赤却依然没有指定他的继承者。
暗潮汹涌的朝局,再加上粮荒的煎熬,现在的盛京几乎都到了一点就炸的地步。
“二哥,你召小弟前来,不知有何贵干。”
看到议事大殿中的大贝勒代善,皇太极亲热的招呼着。
“老八,来,坐下聊聊。”
代善指着面前的矮几说道。
聊聊?
聊什么?
皇太极一边在心中暗暗嘀咕,一边盘腿在矮几一侧坐下。
今天按说是代善当值,这位二哥不会是又想偷懒了吧?
自被努尔哈赤厌恶以来,代善对后金的各种事务几乎是不发一言。例行的四大贝勒值守,代善也是能躲就躲,能逃就逃。
这么多年下来,皇太极都不知替过代善多少次了。
“老八,你觉着咱们大金还能挺多久?”
“二哥,你说什么?”
皇太极万万没想到,他才坐下,代善的第一句话就让他大惊失色。
“老八,这儿就咱们兄弟俩,你就别藏着掖着了。我就不信,你会看不出咱们大金现在的危机?”
代善平静的脸上散发出一种说不出的光泽。
看着这样的代善,皇太极感觉他那称作“古英巴图鲁”的二哥又回来了。
正了正身体,皇太极凝重的思索起来。
代善这是要干什么?
老汗病重,代善这是也动了继位的心思?
应该不会吧?
皇太极很清楚,被努尔哈赤压制了这么多年,代善在后金的影响力早就大不如前了。
尤其是向后金年轻一代阿济格、多尔衮等人根本就不曾见过代善的威风,他们对代善又怎么会心服。
想到阿济格、多尔衮,皇太极忽然明白代善找他聊天的真意。
按捺住心中的狂喜,皇太极真正开始思索代善提出的问题。
“二哥,我们大金虽然形式不太好,但也还没到崩溃的地步。
二哥所谓的我们大金还能挺多久,请恕小弟不敢苟同。”
思索片刻,皇太极开口反驳代善的观点。
“你这个老八,还在和二哥打马虎眼。”代善轻笑着摇摇头。
“老八,咱们伟大的天命汗马上就要不在了,你觉得他会让谁来接他的位子?”
对皇太极的驳斥,代善没有接那个话茬,反而低声问出了一个深埋在皇太极心中的问题。
努尔哈赤会选谁来接他的位子?
这个问题,皇太极也想了很长时间。
但到现在,皇太极也没有找到答案。
老汗到底中意的是谁?
第三O八章:大金还能挺多久?(求订阅、推荐、收藏)()
老汗中意的到底是谁?
代善已经是不可能了,阿敏更是没有丝毫希望。
剩下的人中,是莽古尔泰、是自己,还是阿济格或多尔衮?
皇太极在心中忍不住再次思索起来。
“老八,让二哥来告诉你吧。”
看皇太极迷茫的眼神,代善轻叹一口气。
“老汗根本就不会选任何一个人!”
代善说出的这句话,震得皇太极脑袋一阵发懵。
“咱们的父汗,就是一只狼王。
老八,你几时见过老狼王会主动选择接替他自己的新王。”
代善幽幽的话语,一下点醒了皇太极。
是啊,对努尔哈赤的心思,还是曾经做过后金太子的代善,看的更清楚。
努尔哈赤就根本没考虑过让谁接位的事情。
后金的首位太子褚英,被努尔哈赤直接处死了。
后金的第二位太子代善,现在已经对汗位没有丝毫的威胁了。
这些都不是意外啊!
老狼王怎么会放心年轻的壮狼。
皇太极轻轻的叹息一声。
若不是顾忌老汗的猜忌,他也不会韬光养晦了那么久。
问题是,老汗现在已经明显不成了,难道他还不肯放手?
老汗不会如此不智吧?
皇太极用怀疑的眼光望向代善。
“老八,你想想,如果老汗真的没有留下话就走了,我们大金会怎么样?”
无视皇太极怀疑的眼神,代善轻松的说道。
大金会怎么样?
要真是出现了那种情况,大金还真有可能四分五裂,彻底崩溃。
想到那种情景,皇太极倒吸了一口凉气。
难怪代善会问他,大金还能挺多久。
代善为什么会这么问他?
想到代善问他的目的,皇太极一阵激动。
“二哥,要是真出现那种局面,你有什么办法吗?”
强行按捺住心中的激动,皇太极用非常凝重的口气问道。
“办法,二哥这倒是真有。
我们至今不还是八人议政吗?
要是真到了那一天,那我们就共同推举出一位新汗。”
没有丝毫避讳,代善就直接说了出来。
“老八,你人缘最好,你最有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二哥才要问问你对大金有什么办法啊?”
终于听到代善说出自己最想要听到的话了,皇太极激动的心都砰砰直跳。
“二哥,若是大家真的推举我当新的大汗。那我保证,咱们大金现有的一切都不会变。”
心知代善所求的是什么,皇太极极其干脆的说道。
听到皇太极的承诺,代善脸上露出了微笑。
二哥,这是真的老了。
看着为一句承诺而欣喜的代善,皇太极在心中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
要是再早10年,那个古英巴图鲁时期的代善,是绝不会推举任何人的。
“二哥,咱们要想大金维持现状,咱们还要特别注意一个人。”
看代善一副满足的神情,皇太极忍不住提醒。
“谁?”
代善的脸上露出几分怀疑之色。
这选择皇太极,代善其实是经过反复考虑才做出的决定。
后金所有够资格做大汗的人,包括他自己,代善都在心中过了不止一遍。
所有人中,代善发现,只有皇太极是最合适的人选。
皇太极本身是四大贝勒之一,又执掌后金的后勤事物多年,与后金的所有重臣都有不浅的交情。
皇太极为人处事又比较公平,在后金的中下层也有很不错的名声。
最关键的,是皇太极执掌的正白旗只有23个牛录,在后金八旗中并不是最强的一旗。
后金八旗,不算努尔哈赤的亲军,战力最强的当然是拥有45牛录的正黄旗。
其次是拥有33牛录的镶蓝旗(阿敏)。
再往下是26牛录的镶红旗(岳托)、25牛录的正红旗(代善)
皇太极23牛录的正白旗在八旗中只排第五。
虽然排在八旗的第五位,但正白旗的实际战力,并不一定能超过21牛录的正蓝旗(莽古尔泰)和20牛录的镶黄旗。
八旗中,正白旗大概也就只能稳胜15牛录的镶白旗(杜度)吧。
对代善来说,反正他是没有当大汗的希望了,那人缘好,直属部众实力不强的皇太极,岂不就是最好的大汗人选。
皇太极当大汗,老汗的亲军和两黄旗再被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人平分,那八旗的实力岂不就基本持平,这才是代善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代善相信,这也是后金其他旗主重臣,最希望看到的事。
若非如此,还真当皇太极一句轻飘飘的许诺,代善就会相信啊!
听皇太极说还需注意一个人,代善忙在心中把后金所有重臣又过了一遍。
很意外,代善并没有找到特别需要注意的人。
“是谁?”
先在心中打好了防备,代善才疑惑的问道。
看代善的一脸怀疑之色,皇太极无奈的低声说道:“二哥,你忘了后宫的大妃吗?”
大妃?
听到这个词,代善心中一震。
皇太极不提,代善还真把努尔哈赤后宫中的大妃…阿巴亥给忘了。
这阿巴亥与代善还牵扯颇深。
代善在当后金太子最风光的时候,忽然后金就有了他与阿巴亥有私情的传言。
自流言开始出现起,代善就一直避免与阿巴亥扯上任何关系。哪怕后来代善被努尔哈赤厌弃,代善一直避讳着阿巴亥。
正是这种避讳,让代善忽略了阿巴亥的存在。
阿巴亥,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女真乌拉部人。
今年37岁的阿巴亥,12岁嫁给努尔哈赤为妃,13岁就被努尔哈赤策为大福晋(大妃)。
能在努尔哈赤众多的妃子中,稳坐大妃位置这么多年,阿巴亥有多么受努尔哈赤的宠爱,就可见一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