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处工程竟然都以奇迹般的速度,赶在春节前就迅速完工了。
“这、这怎么可能?”
当接到连续不断的,水利工地彻底完工的消息,朱由检第一感觉就是不信。
他的第二个感觉就是:这不会是偷工减料才完成的豆腐渣工程吧?
这是在挑战我的智商吗?
这前面还禀报说,还有一个月的工程量,怎么可能在这短短的10天内,就全部干完?
“查,给孤彻底检查各个工地的工程质量。若有不合格的一律返工,工地负责人则一律就地免职。”
书房内,朱由检发出忿忿不平的叫声。
同时听到这个消息的徐光启和李之藻,也是一脸难以相信的表情。
然而,查验的结果更令朱由检吃惊。
工程竟然全都合格。
这可能吗?
当徐光启和李之藻分别亲自抽检的工程,也达到了合格的标准后。
朱由检不得不信了。
惊讶中,朱由检终于想起前世的一句话。
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前世朱由检不信,现在,朱由检终于信了。
人民的力量还真就是无穷的。
嗯,既然工人们做出了奇迹之事,那就一定要给他们一个分外的奖赏才行。
这样才能保住大家奋发向上的心气。
朱由检兴奋的想到。
给他们个什么奖赏好呢?
朱由检陷入深深的思索。
这样吧,给金给银不如给他们个希望。
奸商朱由检做出一个不花钱的决定。
天启五年春节前,难民得到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各个工地上,干活最卖力的几个难民,都获得了信王爷给的一个承诺。
信王爷给了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
信王爷允许他们在农、工、商三种职业中自行选择一个职业。
农可以去皇庄做佃户;
工可以去毛纺厂、木工坊等工坊学一门真正的手艺;
商可以去钱庄或商队从伙计做起。
虽然那几个难民可选择的去处,都是信王府名下的产业,去了也还是要从底层做起。
但这种自由的选择权,可是大家闻所未闻的奇谈。
那几个人竟然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这前所未有的超强冲击,直接震撼了辽东难民的心。
去年过年,历经苦难生死的大逃亡后,难民们获得了信王提供的食物,让他们得以活了下来。
今年,难民们没想到,他们又收到了信王赐予的更好的礼物。
在信王治下,只要你足够努力,竟然能获得选择自己人生的机会。
哪怕这种选择的机会,只是存在于信王府内,可这也是难民最梦寐以求的东西。
难民们愿意为这样一个机会,付出他们一生的努力。
第二八五章:朱由检的偷笑(求订阅、推荐、收藏)()
时间匆匆,天启六年的春节就要来了。
皇宫
“大哥,我给你送礼来了。”
朱由检大呼小叫着冲进长春宫。
无奈的摇了摇头,朱由校放下手中的零件。
就差这一点点了,看来今天是没希望完成“胜利号”的烫样了。
小五这是又给他带来了什么新奇的礼物?
对小五十分了解的朱由校知道,小五只要是这样大呼小叫的冲来,那他必定是搞出了什么他自认为了不起的东西,才会有如此动静。
只希望小五今回拿出来的,不是那些奇奇怪怪的玩乐物品吧!
想到正在坤宁宫忙于打麻将的张皇后,朱由校不由的苦笑起来。
冲进长春宫的朱由检,撇了一眼朱由校手中那快要完工的“胜利号”,忍不住嘴角上翘,心中偷偷笑了起来。
“大哥。”
朱由检几经努力才保证自己没直接笑出声来,他用勉强控制下来的平稳口气,似是不经意的说道:“大哥,你这胜利号的烫样还没完成啊?
我做的那艘,都完成一个多月了。
大哥,今回你可慢多了。
是不是光忙着照看小侄儿,没时间做啊?
用不用我来帮你做?”
这话说到最后,朱由检的脸上已经笑成一朵花了。
看朱由检得意的笑容,朱由校忿忿的说道:“小五,你还有脸说。
要不是你搞出来的那个麻将,惹的你嫂子硬拖着朕陪她打了十多天。
朕这胜利号早就做完了。”
听朱由校这么说,朱由检脸上笑的就更欢了。
都是自家兄弟,好东西怎么能不分享。
朱由检搞得麻将,对皇宫中没什么事的张皇后也非常有效。
自朱由检拿麻将当礼品,送了一副给张皇后后,张皇后也上了瘾。
不过,宫中的规矩相比信王府,可要厉害多了。
以张皇后的身份地位,宫中除了那几个老太妃,还真没几人配和张皇后凑到一起打麻将。
而和几位老太妃一起打,那就成了张皇后陪老太妃们消遣了。
张皇后又不太情愿。
刚学会,正上瘾的张皇后就拉着朱由校陪她练习。
朱由校打麻将的水准,与朱由检那是标准的难兄难弟。
他们俩都是一样的菜。
输多胜少,朱由校对麻将的兴趣,也同样也很快就失去了。
其实,让朱由校做付麻将,都比打麻将,让他觉得更舒服些。
练习十多天后,感觉自己水平大涨的张皇后终于放开了朱由校,转找三位信王妃去凑搭子了。
朱由校这才得以脱出了苦海。
一想到此事,朱由检就忍不住笑开了花。
他才连续打了几天麻将,大哥朱由校可是打了十几天。
幸福果然都是比出来的啊!
看大哥朱由校被他笑的脸色越来越不对,朱由检赶紧强行收住了笑。
不能再笑了。
要是笑的大哥恼羞成怒,那就不好玩了。
深吸几口气,朱由检勉强压下笑意。他从怀中掏出厚厚的一沓图纸,送到朱由校面前。
“大哥,虽然你连胜利号都没做好,但我还是把这份新图纸给你送来了。你看看吧。”
说到胜利号还没做好,朱由检脸上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总算能在朱由校面前显摆一下了。
不容易啊,实在是不容易。
朱由检这次拿出来的图纸,就是帆船时代的另一个巅峰之作:大共和国号。
前世,这是一艘由美国在1853年制造出来的飞剪式帆船。
大共和国号是帆船时代当之无愧的速度之王。
这个长93米,宽16。2米,满载排水量3600吨的大家伙,在海上能非常轻松的就跑出12节以上的速度。
而排水量同样3600吨的胜利号,它的最高速度也才9节左右。
大共和国号就是一艘为速度而生的,快速货船。
大共和国号最巅峰的记录,是只用了13天就横跨整个大西洋,从美国直接跑到了欧洲。
它当时达到的19节平均速度,甚至是后来大多数的蒸汽动力船只都无法达到的。
大共和国号所创的这个速度记录,一直到后来的无畏舰时代才被打破。
接过图纸,随手翻了翻,朱由校惊讶的哼了一声。
有了制作胜利号的经验,朱由校对这种西式帆船已经不陌生了。
可这随手一翻之间,朱由校就已发觉,这份图纸上的帆船和胜利号截然不同。
“这是为了追求速度吗?”
看着大共和国号那异常修长的船型,朱由校略有迟疑的说道。
“好眼力啊,大哥。”
朱由检高高的翘起了大拇指。
“这明宗大师,就是明宗大师啊!一眼就看出这艘船的特性了。
这艘船确实是专为提高航行速度而设计的。
咱们要是真能造出它来,那从登州到宁远可能一天就能跑到。”
“能跑这么快?”
朱由校忍不住又翻开图纸仔细研究起来。
要说别的,朱由校可还没有切身的体会,可珍运船的速度他可是亲自查询过的。
珍运船跑宁远大概需要4天,顺风顺水最快的话也得要2天的时间。
这个新船竟然能把时间压缩到1天。
这可太了不起了。
真要有这种速度,那宁远就再无物资匮乏的忧虑了。
正思索着,朱由校忽然瞥见朱由检脸上那可恶的笑容。
小五这是什么表情?
这是在笑话朕吗?
要不是小五你搞得那个麻将,朕的胜利号也早就完成了,那会轮到你来笑朕。
一合图纸,朱由校一脸的严肃问道:“小五,这马上就过年了,你给小侄子的礼物呢?还不拿出来?”
正在偷笑的朱由检被朱由校问了个愣怔。
什么情况?
大哥怎么破天荒的要起好处来了,这份图纸还不够珍贵吗?
还小侄子的礼物?
一愣之后,朱由检就明白了过来。
准是他偷笑被朱由校看到了,这才拿小侄儿说事。
嘿嘿,大哥你还想拿小侄儿来说事。
嘿嘿,我还真就给那个小孩孩也准备好礼物了。
“大哥,你怎么知道我给小侄儿也准备好礼物了?”
朱由检故作惊讶的回问,他脸上的笑容却再也掩饰不住了。
不等朱由校再说话,朱由检就高声叫道:“王承恩,给孤把那个学步车拿来。”
王承恩应了一声,就从殿外抱进来一个四个轮子的小车子。
第二八六章:火盆的危害(求订阅、推荐、收藏)()
学步车,四轮着地,中有托架。
小孩子放中间,用缎带调整孩子所处的高度后,再把孩子固定在托架上。
这个小车,可让孩子用自己的小腿蹬着走,能有效的锻炼孩子的双腿,加速孩子对走路的学习。
说实话,这学步车可真是费了朱由检好大的精力,才搞出来。
做学步车别的都很简单,就是做到四个轮子时,朱由检遇到了麻烦。
因为学步车所需的轮子,可是四个万向轮(能自由转换方向的轮子)。
只有装了万向轮的学步车,才能不管孩子向那个方向发力,都能随力量的方向而动,不会产生倾覆的危险。
学步车需要万向轮,可这个时代,大明还没有轴承存在啊。
这可怎么办?
朱由检费了很大的心力,才让工坊的巧手工匠明白了他的想法,做出了合用的万向轮。
现在学步车上用的,都是工匠们纯手工制作出的木质万向轮。
铁制的万向轮,朱由检还真没能搞出来。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材料,根本达不到前世那种标准。
看小五兴致勃勃的给他演示学步车怎么使用,朱由校感到心中暖暖的。
学走路,炅儿(小侄子叫朱慈炅)现在连坐都还不会呢!
这小五,想的到还真够早的。
不过,炅儿要是真用这个小车来学走路,一定会学的很快的。
心中想的开心,朱由校脸上不自觉的就挂上了笑容。
看到朱由校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不知为什么,朱由检一下想起去年面容狰狞,失魂落魄的那个朱由校。
他这大哥最大的优点和缺点,就是太重感情了。
真希望小侄儿能平安长大,不要再让大哥遭受更深的打击。
已准备未来去当海贼王的朱由检,在心中真心的发出祝福。
长春宫中,因朱由检兄弟二人各有所思,殿中一时静了下来。
啪。
火盆中的一块木炭发出一声微小的爆鸣,在寂静的大殿中倒显得格外清晰。
被爆鸣声吸引了一下注意力,朱由检很随意的撇了一眼那个火盆。
呵呵,这皇宫中用的木炭,还真是和他府中一样呵。
不对。
指着火盆,朱由检突然惊慌的叫道:“大哥,宫中现在都是用这个取暖吗?”
被朱由检的叫声惊醒,朱由校撇了一眼小五所指的火盆,也很随意的回答:“是啊。这种红罗炭,宫中已经使用上百年了。有什么问题吗?”
“我问的不是木炭,而是火盆。宫中现在都是用火盆取暖吗?”
深吸一口气,朱由检异常凝重的问道。
被朱由检凝重的神色所感染,朱由校也不觉郑重起来。
仔细想了又想,朱由校肯定的说道:“没错,宫中现在都是用火盆取暖。
宫中虽然建有几处暖阁,但都未启用。
暖阁所耗的柴资实在有些太多了。朕有些不忍。”
“大哥,那就是说,小侄儿哪里也是在用火盆取暖?”朱由检紧张的问。
“当然。”
朱由校不解的看了朱由检一眼。
有必要那么紧张吗?
“小五,你放心。
你的小侄儿是绝不会冻着的。
炅儿殿中,朕特意安排了5个火盆,红罗炭也拨的足够,绝冻不着他的。”
提到小小的朱慈炅,朱由校脸上充满了慈爱。
5个火盆?
还红罗炭管够!
这、这大哥还真是……
朱由检的脸色这次是彻底的变了。
“大哥,”朱由检急切的朝朱由校叫道。
“大哥,你知不知道,火盆对小孩孩不好?我给你银子,你还是让我小侄儿去住暖阁吧!”
“你说什么?小五!”
朱由校被朱由检所说吓了一跳。
火盆对小孩孩不好,没听说啊。
小五这是从哪儿听来的。
“大哥,你听我说。”
朱由检也发现自己有些过于惊慌了。
火盆多,只不过代表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大些,并不代表就一定会中毒。至少他把此事说清楚的时间还是有的。
听朱由检巴拉巴拉的把事情说完,朱由校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要知道,朱由校除了张皇后流产的那个,其他三个孩子可都是夭折在年尾。孩子夭折时,几乎都是冬天最冷的时段。
要真按小五所说,那使用火盆可能就是最大的原因了。
“来人,给朕马上开启暖阁,将炅儿立即给朕搬倒暖阁去。”朱由校大声历吼道。他现在是一刻也不敢耽搁。
对于小五所说的这些,朱由校那是宁肯信其有,也不敢信其无啊。
小五说的不对,那开启暖阁,最多也就是多耗点柴碳钱。
可万一小五要是说的对呢?朱由校在孩子身上,那是绝不敢冒任何一点风险的。
就因为朱由检这一句话,皇宫中开始忙成一团。
宫中忙,宫外现在也是一片忙乱。
感到自己被江南士绅和地方官耍了的魏忠贤,赶在春节前放出了雷霆一击。
敢耍杂家,杂家就让你们知道知道,到底什么叫年关。
天启五年年底,抢在春节前,魏忠贤以贪腐的罪名,将海宁知县、县丞、主簿、典史统统拿下,直接投入了北镇抚司诏狱。
这些人也许是北镇抚司诏狱建立后,所关押的、品级最低的大明官员。
消息一传出,整个大明官场都似遭到了8级地震,所有官员都被震的心神大乱。
要知道,海宁地方官官位虽小,可他们也都分属不同的派系,他们可不是东林党人。
魏公公这是要搞什么?
魏公公这是要对其他派系出手了吗?
难道说魏公公是真的要反贪?
魏忠贤的举动,引起了大明官员的各种猜测。
在魏忠贤的雷霆举动面前,天启五年的年味都变得黯淡了不少。
面对魏忠贤的雷霆举动,大明众多官员中,毫无疑问,浙江的官员是最紧张的。
魏公公这是要反腐。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浙江官场的大小官员是信了。
他们没办法不信啊!
不管魏公公是不是真想反腐。
反正,自天启三年魏公公开始抓东林党人,到现在抓海宁的地方官,魏公公全都是打着反贪的名义。
对浙江官员来说,魏公公用反腐的名义,那他们谁都在可抓之列,根本不会有任何人能避免。
可以说,现在浙江的这些官员,生死都在魏公公一念之间,他们又怎能不双股战战,六神无主。
而大明其他各地的官员,也都小心翼翼,尽量不发出任何声息,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把魏公公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第二八七章:潘汝桢的烦恼(求订阅、推荐、收藏)()
在官员们的一片哀嚎声中,各地税监却率先把握住了魏公公的心思。
反贪?
开玩笑,反什么贪。
魏公公其实还不就是想要钱吗?
魏公公破林家主要为的不就是钱吗?
现在抓海宁的地方官,还不是因为那些胆大包天的地方官,竟然敢截留魏公公的钱。
魏公公的钱,他们都敢动,那不是明摆着找死吗?
既然魏公公的基调已经定好了,连找钱的方向都为大家指明了,那大家还怕什么?
还不紧跟魏公公的步伐,为魏公公、也为大家自己多搞点钱。
有如此认识,那对于魏忠贤的雷霆举动,各地税监没有人感到害怕,他们感到的,是格外的欢欣鼓舞。
税监们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即将到来的天启六年大干一场。
“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大过年的,浙江巡抚潘汝祯却在自家的书房中不住的转圈。
魏忠贤抓海宁地方官的举动,可真是把潘汝桢吓坏了。
虽然潘汝桢算是阉党的官员,可海宁地方官的孝敬他也没少拿啊。
而且海宁林家产业发卖,那么大的一笔财富过手,潘汝桢当然也要沾点腥味的。
就像那让魏公公恼怒异常的3000亩桑田发卖,就是太仓王家走了潘汝桢的路子才能轻易买到手。
坐镇浙江,潘汝桢当然知道3000亩桑田是什么价值。
其实,崔呈秀对那块桑田的估价,还远远低于其市场的真正价值。
江南因丝织业的发达,对桑田的需求远大于北方人的想象。
一亩成熟的桑田,江南一般要卖到50两银子左右。
像林家这种连成片的大型桑田,在市面上那更是有价无市的存在。
可明知道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