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祚高门-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与庾条等人一起入殿,连刘猛和任球都留在了外边,略加沉吟后便对庾条说道:“庾君可愿随我同往?”

    庾条闻言后笑道:“今次正为陪伴郎君而来,同去同去。”

    于是两人便与另几名同伴暂时告别,然后便在那侍女引领下自侧廊向后行,穿过一条不长的廊道,便行入了大殿后方。

    这里似是整座庄园的建筑心,有一座高达数丈的木塔耸立,周围错落有致分布着亭台阁楼等各种建筑,错落有致,格局井然。有一汪狭长的池塘,水清荷绿,很是清馨。

    侍女将沈哲子两人引至此处后并不急着离开,而是侍立在沈哲子身侧,笑语道:“此处有诸多雅戏,亦有静谧居室,郎君若要闲游或是倦怠休憩,吩咐婢子便是。稍后大王自会亲自宴请郎君并尊友。”

    听这侍女如此说,沈哲子更觉得自己猜测应是无错,当即便微微颔首,转问庾条道:“我倒是没有什么闲情逸趣,不知庾君对什么有雅兴可供消遣?”

    庾条闻言后便笑着摆手:“哲子郎君这么问,倒让我有些情难自处。我又有什么雅兴,最适意便是一众友人列席宴饮畅谈。此处静谧之所,还是不要唐突了这一份祥和。”

    他对于被引来此地也有如沈哲子一样的猜想,因而性情有所收敛,不想在自己这里给沈哲子跌了面子。

    “既然如此,那逛一逛这园林。”

    沈哲子示意那侍女在前方引路,又礼貌问一句:“不知这位娘子该如何称呼?”

    “婢名云脂,尚与郎君之家略有渊源,王府内琴师徐嫫便是沈郎家前溪出身,一直教授婢子们音韵。”

    那侍女倒是颇为健谈,一边行走着一边介绍园林内种种,在其口一草一木都似乎有了渊源,如那围塘之石取自弁山,较之旁处之石有何优异之处。塘内荷花又是何种,花色香气较之别种又有什么区别。

    原本在沈哲子眼只是寻常的景致,由这侍女云脂口道出,便有了几分不一样的鲜活颜色。对于这侍女的口才,沈哲子也觉别开生面,能在人前不怯场侃侃而谈,哪怕忽略其容貌,在后世应该也是一个极为出色的导游。

    似是察觉到沈哲子望向自己的眼神略有异状,那侍女讪讪一笑,继而小声道:“是否婢子言语太多,扰了郎君清趣?”

    “云脂娘子人前言谈自若,博采众说,引据典俚信手拈来,言辞翔实生动,出口已不逊于清丽赋,让这满园景致都因你之妙解而鲜活,可谓是雌太冲。”

    沈哲子笑语道,对这女子口才确是有几分欣赏。

    那侍女云脂听到沈哲子这么说,俏脸便是微微一红,但眸却有几分喜色:“往常婢子都因言繁意琐多受冷眼,屡经训责却秉性难改,若非今日宾客众多,亦难行前幸侍郎君。尚是第一次被人赞许,实在欢喜得很……”

    沈哲子听到这话更是一笑,这女子确是健谈,自己不过随口一说,便将她往常话多遭责等等诸多事都勾动出来,虽然话多但却难得的条理不识,确实是一个人才。一时间,沈哲子倒有兴趣把这个稀有人才挖过来,安放在自家在秦淮河畔将要兴建的园墅里做一个女管事、女导游。

    不过眼下尚连东海王这个正主的面都未见到,便动念要挖他家的人,倒是有点于礼不合。于是这念头也只在脑海掠过,等以后再有来往,倒可以试试问一问东海王。

    似是因那一番夸赞刷到了好感,那侍女云脂在行过一处小楼时,便对沈哲子低语道:“琅琊王氏王胡之郎君并其两位兄长,正在这楼内与戴仆射坐谈。”

    戴仆射名为戴邈,与其兄戴渊俱有显名,虽然是南人,但在朝混得不错,同为司马越霸府幕僚,渡江后各得朝廷重用。

    这是门第的巨大差距啊,沈哲子攀高爬低在外边与骑树大司马聊天的时候,人家王氏兄弟已经与尚省高官谈笑甚欢了。

    似乎觉得这点情报不足偿谢沈哲子先前对自己的赞许认同,那侍女云脂又指了一指池塘对面另一座小楼,说道:“张氏郎君亦已到此,正在那里听深公论经。”

    沈哲子听到这话倒是一,他对张家那个张沐兴趣倒是不大,之所以感兴趣还是侍女口的深公。所谓深公名为竺法深,乃是时下江东为数不多的高僧,据说乃是琅琊王氏子弟出家。

    沈哲子本身对佛道信仰都无兴趣,不过既然适逢其会,倒也不妨去听听时下高僧讲经与后世有何不同,信或不信,增长一下见识也是不错的。

    于是他便转头征询庾条的意思,庾条本身也无太感兴趣的事情,便与沈哲子一同绕过池塘行向小楼。

    到了近前,沈哲子倒是被小楼内黑压压的人头惊了一下,看来那位深公讲经在时下颇受欢迎啊,竟然外间河边竹台的清谈观众还要多得多。

    虽然挤不进去,但那深公坐在小楼二层的露台,倒也并不阻碍听讲观瞻。那侍女云脂招呼几名王府仆从在小楼外空闲处摆下两张胡床供沈哲子和庾条坐下,自己刚立在沈哲子身后,便看到不远处有人对她打眼色示意她过去。垂首看看沈哲子并未留意到自己,那云脂便悄然疾行过去。

    :

0160 佛言() 
0160 佛言

    佛教自两汉流入土,几百年间其实始终未有起色,哪怕在三国战乱频频的时期,虽然佛教徒的活动痕迹增加,但因其佛理经义本悖于人们惯常意识,没有出色的人物出现,也没有政治层面的推动,因此仍然只是疏于正途的异说番教。

    佛教学说真正为层社会接纳,还要到西晋时,这个时期玄学空前繁荣,佛教的般若学推崇性空论,作为一个玄学的补充而存在。

    等到五胡乱华,在北地佛教便有了独立于玄学之外的契机。那些起于边蛮的胡族首领们对于同为番教的佛教自有一种特殊情愫在里面,加之佛教的一些主张也颇利于其统治,因而得以被大规模推广。此时北地最为出名的高僧佛图澄,便是后赵石勒的座宾客。

    而在江东,佛教仍然没有摆脱玄学附庸的尴尬处境,并不具备独立成教的影响力和实力。最起码沈哲子在吴乡间,并不怎么见到有多少佛教徒,此时大约还仅仅只是层社会一股风潮。

    坐在露台的那位高僧竺法深,面貌清癯,衣着并不是沈哲子所熟悉后世那种僧衣袈裟,而仅仅只是时服素衣,只是头顶受戒而已。时下僧人之姓随师而行,若承天竺者则以“竺”为姓,若承月支者,则以“支”为姓。至于佛教徒以“释”为姓,则要到稍晚一些的高僧道安才有此议。

    此时竺法深在楼所讲的内容,也并不是沈哲子有了解的经,而是时下影响力颇大的《放光般若经》。至于佛教较重要、倡导人人皆有佛性、皆可为佛的《法华经》,现在压根还没有翻译过来。

    虽然不曾接触过这经,但听那竺法深讲起其的经义,又不怎么觉得艰深难懂。甚至其的一些观点,与时下玄学的一些理论颇多吻合之处,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于讲到玄虚幻灭的感觉,较之玄学理论还要更进一步,有种让人诸事放低、此心死寂的感想。

    这倒也并不出,时下般若学本与玄学颇多类似。而这竺法深用玄学的理论去诠释佛教的观点,本是佛教本土化的重要手段,名为格义,挂羊头卖狗肉而已。

    如今流社会对于佛教学说的追捧,除了其较之玄学更为务虚、教人逃避现实之外,学术较明显的追求便是借助佛教般若说,对于玄学发展加以推动。

    玄学发展到西晋时期,已经达到一个顶点,时下清谈名士们终日侃侃而谈,所言者其实不过仅仅只是前人牙慧而已。以至于渡江之后,王导清谈只言“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全都是西晋旧题。

    可是高僧支道林却能对《庄子》的“逍遥游”引用佛理,阐发出新意来,一时为时人所重,推为大贤。

    玄学引用佛学焕发出新的生机,有了这样的一个背景前提,时下士族人家对于佛学加以推崇追捧,便不难理解。

    听了片刻竺法深的讲义,沈哲子便乏甚意趣。后世那种已经完全本土化,打磨圆润成熟的佛教理论,他都感觉味同嚼蜡,并不认同。至于竺法深所讲的玄、佛掺杂的夹生佛法,本身便流于玄虚幻灭,破除一切实体的荒诞狭隘,他自然更加听不下去。

    庾条本身并不信佛,反而是天师道的积箓道官,初时不甚在意,可是细听了片刻后,竟然渐渐入迷,似乎极有感触。

    沈哲子见状便起身,才发现那个侍女云脂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他也并不在意,举步离开这座小楼,于园信步而行,以打发有些无聊的时间。

    此时小楼内外坐满了聆听竺法深讲经的听众,一个个全神贯注似有所感,场面一时间都有些沉凝。

    沈哲子这一起身离开,旁人还未感觉到,楼那坐览全场的竺法深倒是微微错愕,他讲经时听者云集,少见这种听到一半便扬长而去的人,尤其他眼下所讲这一节乃是自己深觉极得佛法精妙之处。

    这一楞,讲经声便不免顿了一顿。楼下那些听众正听到妙处,不少人便很敏锐的捕捉到这一点异常,继而转头四顾,便看到沈哲子正离去未远的背影,便忍不住摇头叹息一声,暗道朽木难雕。

    庾条也发现了沈哲子离开,连忙起身迎去,有些诧异的问道:“早先不闻佛法之妙,只道是番人妄诞之语。今日听深公讲经,始觉佛法之真意妙趣。如此精深之理,哲子郎君怎么不闻而去?”

    听庾条这么说,沈哲子还没看出来这家伙居然有佛性。只是宗教这个东西他向来都不感冒,无论学说再怎么精妙,不过是对人思想的引导催眠,让人借以慰藉、找到安慰自己的理由。但若说到宗教会对人有什么脱胎换骨的教化之功,那也有点言过其实。

    北地羯胡信佛的不少,该做的恶一桩都不落。说到底,宗教对人的意义主要还是内心的感受,至于人心里滋生恶念要作恶,却是宗教约束不到的。

    南朝宋帝有言:若是率土之滨,皆纯此化,则吾坐致太平,夫复何事

    然而这个世道,佞佛者有之,作恶者更是不知凡几。将人的教化寄托于这种虚妄之说,本身是一种愚不可及的想法。人若天性良善,不信神佛亦能睦于乡里,不害于人。至于本身便有诸多虚妄歹念,终生礼佛亦是恶行累累,或还能在佛法找到为恶之后逃避内心谴责的理由。

    沈哲子刚要开口回答庾条,迎面却走来几人,其一个老者便是戴邈,沈哲子曾在纪氏府见过一面。至于另几个年轻人,若没猜错的话应是王氏子弟,其一个带着颇具胡风的风帽,便应是素有风疾的王胡之。

    虽然彼此并无多深厚的交情,但既然道左相遇,总要前去打个招呼,于是沈哲子便站在道旁对戴邈行一礼。

    戴邈虽然与侨门过往甚密,但对沈哲子这个吴俊彦也不能视而不见,于是便微笑着回应,同时介绍了一下身边那几名王氏子弟。带风帽的确为王胡之,至于另外两个则为王彭之、王彪之。这三人同一祖父王正,出入同行倒也正常。

    三人之,王彭之年纪最大,视线在沈哲子身扫一眼便转向旁处,招呼都懒得打一声,颇有简傲之风,对于庾条同样视而不见。王胡之年纪最小,倒是打量了沈哲子几眼,神色间却流露出不加掩饰的不悦及厌色。

    至于那个略有少白头的王彪之,则略显夸张的冷笑两声:“闻香而避,趋臭而行,深公精妙佛法不闻,可见是一个怎样愚钝之才。”

    沈哲子从无想法要与王氏子弟和睦相处,闻言后亦冷笑道:“或是戴公之馨芬芳,掩住了此处俗臭,否则应不至行此途。”

    戴邈往旁边行几步,示意自己不干涉年轻人之间的斗嘴争执。

    王彭之听到这话则反应有些激烈,直接一口啐在了地,冷漠道:“狂悖门户,武夫之才,真是有辱视听”

    听到这老生常谈的鄙薄之语,沈哲子眼皮一翻,叹息道:“确不及尊府彪炳域内,时时以族人之血洗刷门庭,如此自惜羽毛,焉得不清?”

    既然彼此都是满头癞痢,何苦一定要在这里互相揭短。哪怕年龄远逊于对方,又是敌众我寡,但嘴炮揭短终究是沈哲子拿手本领,又怎么会有怯弱。

    彼此相看两厌,大概王家几人也觉得策略出错,那王彪之转而又继续此前话题:“深公佛理精湛,出入玄儒,闻者无不欣欣而往,你却闻雅言而自黜引退,究竟是明见了自己的卑微丑陋,还是根本不明所以?”

    这话声音说得有点大,以至于传到小楼那一边。楼那位深公倒也凑趣,索性闭嘴不再讲经,于是那些听经者便纷纷转行来此处。此前便有人因沈哲子离场而不悦者,听到王彪之这么说,便忍不住开口附和道:“貉子只闻乡土俗言,又怎么能体会到佛言雅趣?”

    此地多为北人,于沈哲子而言乃是真真正正的客场。即便有几个南人,如那戴邈、张沐之流,本身与沈家便无甚交情,怕是巴不得眼见沈哲子被众人言语鄙夷。

    “初闻深公之言,确有几分清趣。只是不耐烦与一众形若木鸡、神若木鸡之辈同流罢了。”

    沈哲子向来不怯与人斗嘴,此时被堵在这里受众人讥讽,索性摆起姿态与身外一切人为敌,不待那些怒形于色之人有所反击回应,他又朗声道:“言而及心,便有所感,自生一偈。身是菩提树,心若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诸位闻佛言久矣,不知可有以教我?”

    众人听到这一偈言,原本脱口将出的话打个转又咽回去。他们倒没料到沈哲子张口便说出一道佛偈,因而有些错愕。这些人聆听竺法深之佛言,或因际遇、或因休养阅历,确是各有感受,但多凌乱,一时间若要如沈哲子一般张口作出如此工整佛偈,却是力有未逮。

    于是场面一时间便有些冷落,因沈哲子道出他们未有之体悟,攻讦对方的理由便不存在。但若要此承认他们这些只是呆若木鸡之辈,则又有些无法接受,于是便有好事者将此佛偈传到小楼里。

    过了片刻,那竺法深便在众人簇拥下行来,慈眉善目状看了沈哲子一眼,神态和蔼道:“我还因自己佛法浅薄,不能络所信而若有所失。原来这位沈郎君亦是心向佛言而有所觉者,只是言既称要时时勤拂拭,怎么却吝于聆听佛门之言?”

    听到竺法深这么说,旁边人神色一亮,复又找到攻讦沈哲子的借口:“这貉子倒是有捷才,被人留难便作一偈。只是他终究是个表里不一的伪信之人,被深公稍一垂询便露了怯。什么时时勤拂拭,只怕其心所积之尘早有数尺之厚”

    听到旁人非议,沈哲子倒也并不恼怒,他之所以先吟这段佛门公案前一首佛偈,便是留了后手。若彼此罢休,后一首更惊人的便可不提,但若仍纠缠不休,那谁出头打谁脸

    :

0161 塔上观婿() 
0161 塔观婿

    园墅内的木塔,一名身穿王袍的少年临窗而坐,在其对面则恭然立着一名侍女,正是那个负责引领沈哲子的健谈侍女云脂。

    云脂神态虽然恭谨,语调却是极快,从殿见到沈哲子开始,一直讲述下去。少年的言谈举止乃至于神态,在这侍女口都一一被道出。但因描述的过于繁琐累赘,那王袍少年神态之间颇有几分不耐烦,也不制止这侍女的讲述,只是视线已经转移到窗外。

    他所在这个位置视野极好,由这里可以将整个庄园景致收入眼底,从这里不只可以看到高僧竺法深讲经的小楼,甚至还能远眺到外间河畔竹台的清谈。对于自己不能身临其境与人同乐,少年心内虽有不满,却也不方便流露出来。

    待其神游物外良久,视野收回时,侍女云脂才终于讲到沈哲子行到小楼下听经,自己则被传唤来到塔,话语才终于告一段落。少年见侍女住口,下意识问道:“还有没有遗漏?”

    侍女云脂脸浮现些许红晕,继而才垂首道:“尚有一点与婢子有关……”

    “一并道来。”少年摆摆手示意道。

    听到吩咐,侍女云脂才有些羞赧的道出沈哲子夸赞她口才这一节。听到这话,少年忍不住笑一声,说道:“这位吴玉郎,还是一位怜惜美人的雅趣者。”

    这少年便是东海王司马冲,眼前这个云脂在他王府倒也是一个姿色颇为出众的侍女,只是太过于健谈,稍欠女子该有的温婉娴静,因而不留王府,被发配来这寻常少有人来的东郊庄园内。

    “沈氏郎君确是一位识得顾及人所感的有礼君子。”云脂下意识评价道,沈哲子对她的赞许还是让她颇感受用的。

    “左太冲貌不惊人,他是在暗笑你容貌粗鄙呢”

    塔内突然响起一个清脆声音,那侍女云脂吓了一跳,捂住胸口转头看去,只见一名年纪不大、身穿直领丝袍的少年人自内室行出。虽然束发作男子装扮,但观其脸颊粉润,额头光洁细滑,五官玲珑精致,分明是一个最多十岁的小女童。

    见这小女童行出来,东海王便长身而起笑着迎去:“兴男,这三人如何谈吐风度,你都已经听过。我答应你的事情已经做完,是否可放我离开?”

    兴男公主行至房间,听到东海王的话,秀眉微微一蹙:“王叔似是极不乐意帮我一次?”

    “哪有此事,只不过今次我私带你出都来,心内实在惶恐难安。若被皇后知晓此事,责难我倒可一人承受,却担心你受殃及啊。既然该知道的事情已经听过,我现在安排人送你回城吧?”

    东海王苦笑着说道。

    “我不走只听旁人说几句,我又怎么知道他们是什么风貌?如那吴兴沈哲子,不过巧言夸赞几句,你家这侍女诸多美言。若不亲眼见一次,旁人口听闻,我又怎知有几分真假”

    那侍女云脂得知眼前女童身份,心内已是一惊,待听到这里,忙不迭跪在地颤声道:“婢子不敢欺瞒公主,所言句句属实,绝无粉饰过誉……”

    兴男公主行至云脂面前,说道:“抬起头来……你也生得不丑,那沈哲子怎么把你作左太冲。你自己还沾沾自喜,真好笑。”

    云脂垂首道:“婢子所言沈氏郎君种种,只是自己所观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