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祚高门-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一想,沈哲子心内便有一种崇高感油然而生。当然这种崇高感也不可能维持太久,哪怕不以尊位为追求,他家如今这个豪宗高门的身份,也不足以支持他完成整个北伐大业。

    在座这些人,除了商盟中人以外,也不乏江东其他地方的人家。甚至就连荆州人家都有,可见纯以潜力、前景而言,江北几镇之中,还是沈哲子最受看好。老家伙们比较起来,已经是等而次之。

    初期的一些交易内容,比如百万斛粮看似数额很大,但在座者多为乡中巨室,寻常万数斛粮拿出来也不在话下。只是要从乡中转运到淮南,许多人家就未必有这种能力,即便是有,也要考虑一下这桩交易到底值不值得。

    但当其他地方的乡宗人家还在低头思忖时,一些商盟人家已经纷纷起身踊跃认领份额,单单粮食一项,不足半刻钟的时间便已经被抢认一空。

    倒不是说这些人家给沈哲子面子,当然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困扰极大的运输问题,对于商盟中人根本不成问题。

    商盟自来就有集货包运的传统,各家只需要将货品集中起来,自然会有船队来到家门前将货品运走,在扣除运费之后再返还利润。长达数年的磨合运作,商盟早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商贸圈子。

    而且,这些人家对于沈哲子所提出的那些筹码价值也有充分的认识。这些筹码捏在手中,就算是需要迅速变现,商盟内部也足以消化掉,风险可谓降至最低。

    许多不属于商盟的人家在看到这一幕后,都不免若有所思。他们不加入商盟,或是乡籍所限,或是自持身份不愿意与这些商贾之流行的太密切,又或者不愿意受商盟诸多条款约束,对商盟的作用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然而眼前发生这一幕,却让他们不得不反思,有一种被排挤于世道之外的疏离感和孤独感。

    沈哲子倒没有心情去猜测那些人的心态,只是拿着各家所选择的交易细则若有所思。

    他所提出这些选择,本来还以为江北的一些交易方式不会有人认领,毕竟风险实在太大。一旦沈哲子被羯奴打败,这些约定可谓尽数落空。

    但他却没有想到,足足有二三十户人家或多或少都选择了江北一些条款。少则几千斛,多则数万斛。

    选择这一部分交易方式的人,已经不能说是贪图那些交易利润,更多的还是对沈哲子本人的看好和投资。这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吴中乡人们。

    沈哲子虽然一直在致力于抹去自家的南人色彩,但也不得不承认,真到了用人用事之际,还是同乡同宗要可靠一些,会给予他更多支持。

    所以,事物真的是要两面看。早年沈家运势艰难时,乡人们不乏落井下石,恨不能瓜分其家。而如今他家已经跃上整个江东大舞台乃至于用事于北,乡人们也都是鼎力支持。

    这种迥然不同的态度,难道只是归咎于乡人们趋炎附势?沈哲子并不这么看,他觉得更多还是认同目标的不同。

    所谓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没有意识到外患存在的时候,关起门来打得满头血。然而一旦有了外部的目标,又能放弃前嫌,同仇敌忾,为了一个共同的大目标而努力!

    这只是乡土之间的感情变化,那么扩大到整个民族,南北同心,士庶戮力,纵有外侮,何足为惧!

    幸生于时,幸存于世,幸掌于师,幸成于誓,路才刚刚开始。这个民族的伟大与百折不挠,此世没有人比沈哲子更清楚!

    五胡篡幸于一时,自疯狂走向覆灭。奴兵纵使百万南来又有何惧,无非提前将他们扫入终将覆亡绝种的宿命之中!

0698 季龙南行() 
    襄国建德宫后,单于台东侧便是御花园。

    时值晚春,御花园中草木葳蕤,百花竞艳,风物之盛,冠绝南北。在这御花园中,有一座高高的望台,四周浮雕山水虫鸟、寰宇星相,龙凤飞檐,锦缎垂阶,华美异常。

    此时在望台周遭,数百宫人侍者侍立上下,手捧餐果礼器,敛息凝神,不敢妄动。而在望台上方,左右俱置高榻胡床,正有两人相对而坐。

    须发灰白,颇具老态的便是石赵国主石勒,而坐在他对面的则是中山王石虎。这两人各着时服,虽然对面而坐,但眼神却无多少接触,各自落眼高台下那美不胜收的春日风光。

    “往年耽于谋生求活,终日忧愁满怀,哪得此般闲暇,高览风物美态。”

    沉默了好一会儿,石勒才收回视线,转望向面前的石虎,笑语一声,言中不乏感慨。

    石虎无论在外间如何跋扈,但在石勒面前还是颇有谦卑,闻言后便也转回视线,稍作欠身笑语道:“主上自得天眷,中原已居囊中,山水万民都归所有,此后自是安养享乐,福寿无期。”

    石勒听到这话,浅笑一声,便又说道:“我是老来渐有厌声,富贵荣位,人享几多?幼时两餐不断,便是此世大幸。少长只求能壮力苦耕,风调雨顺。及至遭殃从戎,盼能背坚甲、持利刃、驾良驹,一战不死,便是一时之幸……”

    听石勒又讲起这些旧事俗论,石虎虽然极力忍耐,但眉目间还是颇有烦躁流露出来。

    然而石勒却恍如未觉,仍在作感慨叹言:“早年居乡,大宅华裳都欲求不得。至于今日,华夏都入庭门,才知人能享者终究有限,衫袍一领,坐卧一榻,饮则数升,食则半斗……”

    “终究还是有不同,往年苦役如牛马,如今英雄俱鹰犬。匹夫之时,常怀大怨,志不能舒,意不能畅。如今天下供养,一念意动,四海难闲。喜怒之间,天地变色,寒伧难有此乐!”

    石虎终究忍不住,反驳了一句:“君王自有大欲,主上真不宜作此颓声懒念。若是传于廷外,难免为人所笑……”

    石勒听到这话,神态蓦地一滞,继而眸中精光一闪,原本略显慵懒的姿态荡然无存,当其视线直望向石虎时,石虎心内已是一凛,忙不迭弯腰垂首,不敢再言。

    “我本寒家子,宗中无所传,幸逢英雄之世,凭此一身而起!刀下游魂,哪一个不是英伟丈夫?大乱而后定,寒伧至于尊位,古来未有!此世谁敢笑我?谁又配笑我?”

    讲到这里的时候,石勒已经雄立而起,行至石虎身前,手掌搭在他肩上。而石虎额头已经隐有冷汗,忙不迭深跪下去。

    “早前大势纷乱,华夏都成沸汤,到最后成全者唯我一家而已!我家因何成事?王能道我一二?”

    石虎听到这问题,连忙开口道:“主上命格高贵,自非俗流,雄才大能驰骋……”

    “这都是废话!门户之内也不必再作虚辞,上至君国贵宗,下至蚁民小户,同血同种,便如手足。若连手足都互残,门衰人亡不远!子继父志,手足同心,人不能夺其产,才会有子孙共享此祖业的长久昌盛!”

    石勒讲到这里,言语中已经又带上几分苦口婆心的味道,垂首望向石虎叹息道:“至于此位,已经内外绝远,能与我共为忧愁者,越来越少。我是多盼王能近侍在侧,常思兴业不易,不失警惕之心。”

    “老来多敬畏,不敢违天命。此生际遇之离奇,古今都未有。夜中神困体倦,仍然不敢深眠,唯恐醒来是梦。我是何幸之有,得天意厚爱至此,因是不敢怠慢,唯恐失于天眷。”

    这一类思绪,大概是存于心内良久,只是没有机会讲出,此时再说起来,石勒都有几分动情。

    “王之善战,我是心知。这也是天意爱我,使我门中自养周公,百年又有何忧?大雅仁厚知礼,广得士心。季龙骁勇能战,力御群雄。祀、戎俱有继承,共守此业,国器又怎会落于别家!”

    石虎仍然深拜在地不敢抬头,只是听到这里的时候,双眉已是频频颤动,心绪波动到了极点。

    “今次用事吴国,我本无计于王。倒也不是偏视,不过存心给小儿辈一番历练。不过群臣多力荐,也不能罔顾众情。你多成大事,今次向南我也放心,倒无更多叮嘱。只是有一桩,司马虽然失国,南乡毕竟多冠带。若能得其众,即便不大用,虚位分餐,也能使人情归顺。”

    “臣必不负主上所用,今次南去,定破吴贼于淮上!”

    ——————

    “还是小觑了中山王啊!近来我与程、徐等人,多在朝堂力荐太子掌军。却没想到中山王外遁于野,广募豪武。赵主恐将他留于国中反会生乱,只能无奈遣用。真是失策了,当时怎么就没有想到提醒赵主要将他圈禁府内!”

    崇仁里刘隗府中,刘隗一脸惋惜的叹息说道,继而望向对面的钱凤说道:“世仪你向来不乏智计,依你所见,我此刻去见中山王求一随军之任,是否可行?”

    钱凤闻言后稍作思忖,才说道:“凤实在是拙于谋,不过勤思而已。却有一事不解,不知明公因何急于南去?”

    刘隗听到这话后,便有几分尴尬,不过眼下门户私话,倒也不必讳言太多,当即便叹息道:“早年北来,实在是因奸邪迫害,走投无路,唯有此选。但羯国终究异俗,冠带难立于此啊!早前世仪你谏我不妨少助季龙,我是基于义气,不想自毁前声。”

    “但如今果然季龙受遣,赵主这是纵虎为恶,让人不敢苟同。早前此贼围堵家门,如此折辱于我,而今得于兵势,更不可遏!若让此贼建功于南,非但故国遭殃,待其归来后,我这门庭也是危矣!”

    刘隗一脸忧愁之色:“此非久居之乡,我想请随向南,倒不是要为贼助势,只是希望能得机会归国,奴事毕陈君王诸公,稍补前罪。”

    “凤不敢为明公乐观之想,前日有劝,只因事情尚有余地,季龙还未定势。可是现在,其人大军在握,即将南行,志气更亢。明公此时转去,未必能够得愿,反倒极有可能再受其辱。”

    钱凤就事论事,并不看好刘隗的打算。此前形势还不明朗,石虎都敢直接派家兵围堵刘隗府邸,如今更不会将他放在眼中。

    “难道只能坐望此贼逞凶?”

    刘隗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因为忧虑于此,听到钱凤也这么说,便更加的一筹莫展。

    “明公倒也不必如此颓志,今次季龙成行,明显是悖于赵主意愿。以臣凌于主上,自古难有善果。赵主又非庸类,难道不知纵恶之险?季龙强求此行,其实是将自己置于险处,胜负俱有所忧。我倒觉得明公不妨稍作静望,事情未必没有转机。”

    钱凤一脸淡定说道,这一次石虎争取到掌军的资格,其实已经等同于胁迫石勒,已经不只是威胁到石赵嗣传的问题,就连石勒本身的权柄都遭到了威胁。

    彼此之间的裂痕更大,石勒如果还不做出一些实质性限制其人的布置,那么就实在太有负开国君主的才略了!

    ————————

    人最恐慌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

    当得知主上终于决定让中山王领兵向南的时候,一开始程遐是近乎绝望的。围绕这一次兵权的争夺,他与中山王之间的仇隙更大,已经近乎到了势不两立的程度,结果却是中山王大获全胜!

    那一瞬间,程遐甚至已经生出外逃之心。因为他明白,无论此战胜负如何,中山王绝对不会再容许他的存在。依照此人性格,甚至于在离国之前便先袭杀自己都有可能!

    然而正当程遐万念俱灰之际,事情却似乎又隐有转机。主上虽然任命中山王为南征大军统帅,但是畿内兵众却并未动用,这就有一点不同寻常。

    谁都知道,今次这一战,结果如何还不是最重要的,南贼虽然偏安江东,但凭赵国如今的国力,还是不能支持渡江展开灭国之战。所以这一战的最主要目的,还是意存以雄军重兵震慑四夷。

    既然存了这样一个目的,主上麾下最精锐的畿内禁卫自然是当然之选。可是主上并没有将禁卫交在中山王手中,可见仍是有所提防。

    如果说这一点还只是程遐的猜测,那么早前他入拜刘后时,刘后言中不乏暗示,言道他这个舅父对太子都不太关心,便更加明显了。

    程遐又不是蠢材,当然知道自家前途如何都是寄于太子石大雅一身,又怎么会对太子疏远不近。此前会有那种态度,也实在是无奈之举,主上一直将他目作靳准之流,唯恐他以外戚乱国,他又怎么敢在主上眼皮底下与太子过分亲昵!

    刘后乃是主上微时结发,主上对其信重有加,甚至军政事务都多有相询。其人说出什么,自然不能目作寻常妇人絮语,必然有所指向。她既然这么说,多半是出于主上的授意。

    换言之,今次中山王领兵南征,感到不悦的不只是自己,大概主上也有一种底线被挑衅的羞恼!

0699 虏众誓师() 
    春日明媚,襄国郊野却是一片肃杀景象。诸军毕集于此,为南征残晋而郊祭誓师。

    黎明时分,赵主石勒便在建德宫升殿,自太子石弘、中山王石虎以降,诸多宗亲贵戚、文武群臣,俱都入拜叩见,共侍驾前。

    少顷,赵主仪驾单于台,赐宴飨食内外官长将帅并诸胡酋长豪帅。午时正刻,仪驾自止车门而出,绕城徐行,三里一祭,至于城南正阳门而止。

    此时正阳门前,已经毕集数万雄军于此。赵主登台,万众叩拜,山呼之声如雷霆震响。声势之盛,观者无不心折拜服。

    然而在这盛况之下,还是有几分不和谐。赵主仪驾之后,本为太子仪从。可是眼下,却有近半的位置被中山王随员挤占。

    中山王石虎屡掌大军征伐,麾下战将悍卒无数,今日于此受节再领大军,随员之盛也是令人侧目。诸子之下,足足有数百人并行于伍,各备重甲强兵,气势煊赫令人不敢直视。威仪之盛,仅次于赵主石勒。

    反观太子石大雅身畔,被甲者寥寥数人,更多的还是章服朝士。虽然也多具冠带之华,章服之盛,但在眼下这场合,则多多少少显得乏甚气势。

    这两路仪从虽然比肩而立,但之间自有一道无形壁垒,泾渭分明,绝不混淆。哪怕在如此庄重肃穆的场合上,也没有缓和的迹象。

    太子仪从们被中山王麾下那些悍卒挤占位置,只能拥挤立在一处。所以行列之中,众人俱都颇怀怨视,双眉紧锁。

    太子石大雅年及弱冠,章服软甲立在此处,相貌不似赵主石勒英武,反倒与后方不远处的大舅程遐略有相似之处。对于中山王的隐隐凌于其上,石大雅倒也没有如随员一般怀怨,神态谦和儒雅,颇具仁厚之风。

    “胡儿得势,益发嚣张。今次用事于南,无论胜负,恐是非福啊!”

    立于群臣前列的中书令徐光看到这一幕,凑近程遐身畔低语:“光禄既为元舅,辅弼义不容辞,储君受制于人,怎能安然无睹!但凡有所谋略,此时不发,更待何时啊!”

    程遐闻言后苦笑一声,视线转望远处雄军,叹息说道:“我等久从谋辅,因幸得用,眼下尚能立于人前,所恃者无非主上旧情一念而已。中山王门户之近,我等以疏间亲,已经是强越人情。若再言切急谏,只恐更惹主上厌烦。唉,事已至此,我已经不知该要如何自谋了……”

    “光禄此言谬矣!主上雄图至此,太子仁厚为继,正是社稷久兴大治之兆!中山王僭志昭然,已经无所遮掩。国危家祸,俱在于此,岂可再存束手待死之想!”

    徐光讲到这里,已经颇有几分声色俱厉、痛心疾首的意味。

    程遐闻言后,便也抖擞精神,暗里握住徐光的手叹言道:“非君厉言训我,已无胆色再作前望啊!中山王今次能够得志,已是谋在礼法之外。早前我等只依俗法治贼,少有成功。谏路拥塞,贼已不受此制。若想长享久安,还须另为奇计啊!”

    “计将安出?”

    徐光眸子一闪,低语问道。然而程遐却作噤声状,视线左右转动,示意此处并非适合深谈的地点。

    “……司马僭位称制,本为失德。伪临国朝,未有长治良政,华夏生民,久苦其暴。曹魏旧臣,贤良受举,以权奸而负恩用,以刀剑而戕人心。此诚王道之奸佞,名教之罪徒!师、昭奸贼,血啖旧主,暴虐万众,士者忍辱,民者偷生……

    昏主掌祀,国付牝鸡。因是宗室豺行,虺心毒谋,以枝噬干,恶弑频起,狎邪并生。礼仪不存,服章尽毁,伦常反复,悖逆常行……

    吾君上地之良室,周汉之故亲,素受伦理,久慕纲常。受聘成都,攻奸东海,强破伪汉,威震诸夷。立基河朔,定乱豫兖,训法江淮,立治汉沔。德行追于三代,礼仪复于华夏,授冠带于四方,施仁政于士庶……

    吴国司马,本晋室之偏出,东海之孽余,左衽于夷土,自弃于中国。吾君中国之新主,义存仁念,寄意远抚归安,不欲山河染血。然则亡出之众,性厉执迷,久不革心,屡拒至道。孤胆狭念,以小触大,妄以波涛之险,苟存恶晋残祚……

    仁教不立,天命不眷。长恶不悛,国法不容!是以吾君奋威,鹿台置爵,大邀壮义,共讨江夷。公等奋进取功,位极台省,名以重爵,子孙延福,宗族俱荣!因是制檄,诏告天下,王师即成,共襄大业!”

    激昂的檄文回荡于此,诚然高台上赵主听得眉飞色舞,然而高台下兵众将领们却听得一头雾水。以至于祀臣宣读完毕,良久之后场内都无回声,气氛一时间转为尴尬。

    直到鼓号声响起,胡将们才知唱词早已结束,而不是侍臣口干略告段落,忙不迭挥臂鼓舞兵士欢呼起来。

    喧闹气氛持续了好一会儿,接下来才开始正式宣读诏书,以中山王石虎为太尉,总督内外诸军事,关中、河洛、司豫、徐兖之军俱受节掌,诸州并发壮力役夫,合以四十五万大军共讨南虏。大将石朗、石聪,河东王石生,南阳王石恢等并为前锋,俱率所部归于中山王石虎调度。

    同时,太子以监国而行大单于事,统率诸夷义从,车骑、骠骑等诸军府禁卫,坐镇邺城,以后军都督而为大军之继,总领粮草辎用。

    大军郊祭誓师的时候,稍显冷清的襄国城内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已经换了一身戎甲的辛宾眼望着对面的钱凤,还是忍不住再问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