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凯申物流穿越者援助服务-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日军惨败,作为独眼龙儿子的伊达忠宗未尝没有自己的一点小心思。

    “黄帅如此高义,伊达兄还有什么顾虑的。”李倧笑道。“两位兄弟不远千里来我朝鲜,孤作为朝鲜国王,自然要做好这个东道。今天好大的雪,正是吟诗作对的好时节,且入账内饮几杯薄酒,莫让那些俗事搅了咱们的诗兴。”

    李倧是个文艺青年,拉着黄石和伊达忠宗的手就进篷子里。

    这个简易的篷子里,汇聚了这场战争里三方的统帅,但他们都很有默契的绝口不提当前的形势和今后的在朝鲜的十几万大军的处理办法。

    有些话不需要说破,尤其是喜欢暧昧的日本人,这种气氛让他们最舒服,舒服到在场的日本人都有些感动了。

    入了推拉篷,伊达忠宗和几个武士抖了抖身上的积雪,和黄石李倧等人寒暄一下。接着,除了黄石,李倧和伊达忠宗入座外,其余的人在篷外站岗,日军的五位武士面对城外中朝联军大营,而中朝四名随行人员则面对汉城外的千名日本守军。

    雪还在下,有种浪漫的情调。

    貌似来谈判的三人,决定着三个国家十几万人生死,在篷内却没有人谈论战争,而是说着无关紧要的话题,这实在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画面。

    这是温馨而美好的聚餐,透着浓浓的基情。

    要抓住一个男人的心,首先要抓住他的胃。

    既然是聚餐,要有好酒好菜。

    在桌子旁边有三个煤炉,负责两个热菜,砂锅豆腐鱼头汤,红烧肉,另外一个烧热水。外加一个锅用几床棉被保温的白米饭。

    至于桌上的菜肴,是一盘榨菜,一盘金针菇笋丝,一盘咸菜毛豆,一盘酸菜,一盘切开的咸鸭蛋,一盘糖炒栗子,一盘快到碗里来的某品牌牛奶巧克力豆,一盘据说是和下雨天更配但不知道和下雪天配不配的某品牌巧克力,横扫饥饿的某士力架,好吃你就多吃点的某饼干,更让人无语的是竟然还有传说中的辣条。

    可乐和啤酒没有,出产自绍兴的黄酒倒是有几瓶,撕去包装纸后,半透明的玻璃酒瓶浸泡在铜盆热水里温着,在古人眼中,散发出一股直冲天际的高贵逼格。

    席间用的碗和盘子,是小商品市场里一两元就能买到的瓷器,除了色泽比牛奶还要洁白细腻外,还有当时人们看上去非常花哨精美的花纹。这还不算,装糖炒栗子的白色瓷盆,竟然是镂空有裸女浮雕的,虽然在21世纪位面是属于地摊货十几元级别的,可是给古代人的震撼却不下于21世纪一个土包子看到驴牌包包。

    伊达忠宗光是看到这个镂空裸女浮雕的瓷盆,就看得眼睛都移不开。不是他好色没见过没穿衣服的女人,而是作为一个业余艺术家对美的追求,一个装逼犯对品质生活的向往。

    伊达忠宗心想,这要是有这么一个瓷盆摆在家里,估计能叫德川家光都亮瞎狗眼。

    天朝真是神明的国度,也只有那里才会出产如此的美好事物。

    桌上还有两盆兰花做点缀。这两盘兰花不是什么名贵品种,朝鲜的鬼天气自然也不可能在这时候开花,不过那个伊达忠宗也不是什么专家,应该糊弄得过去。

    何况装兰花的也是瓷盆,上面还有诗

    其一: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其二: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摇头晃脑一读之下,伊达忠宗顿时觉得唇齿生香,逼格提升了好几层楼。同时,他也很小心的咽了咽一口口水。

    念诗,这也是伊达忠宗为了把自己的注意力从食物上面转移的方法,在他看来价值千金的瓷器里盛满不知名美味,看上去诱人可口。

    但既然黄石和李倧没有动筷子,他也不好意思吃。

第273章 火与剑(四十二)() 
    轻微的吞咽声,还是让黄石和李倧听见了。

    “伊达兄,出门在外一切从简,只怕招呼不周。这个叫巧克力。”

    这个日本大将的期盼终于有了收获,黄石用筷子给伊达忠宗夹了一块某牌巧克力到他碗里。

    “黄兄何出此言,不瞒你说,这些食物在下在日本连见都没见过。”

    伊达忠宗把那块黑褐色巧克力放在嘴里,仔细品尝。

    他甚至不敢咀嚼,任凭巧克力在口中融化。

    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如同无形的丝绸在你身边飞舞,甜中带苦,那是初恋的感觉。

    甜中带着一丝苦,却没有破坏那份奇迹般的甜蜜,而是把这份甜蜜升华,仿佛灵魂都随着味蕾的刺激而步入天堂。

    天啊!为什么让我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万一以后吃不到怎么办?

    想到此,伊达忠宗不禁悲从中来。

    巧克力,原产中南美洲,其鼻祖是“xocoll”,意为“苦水”。其主要原料可可豆产于赤道南北纬18度以内的狭长地带。

    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可可液块,可可液块中含有可可碱,对多种动物有毒,但对人类来说,可可碱是一种健康的反镇静成分,故食用巧克力有提升精神,增强兴奋等功效。可可含有苯乙胺,坊间流传着能够使人有恋爱的感觉的流言。

    最早饮用的是玛雅人,而最初是由墨西哥人制作,16世纪初期的西班牙探险家荷南多·科尔特斯在墨西哥发现当地的阿兹特克国王饮用一种可可豆加水和香料制成的饮料,科尔特斯品尝后在1528年带回西班牙,并在西非一个小岛上种植了可可树。西班牙人将可可豆磨成了粉,从中加入了水和糖,在加热后被制成的饮料称为“巧克力”,深受大众的欢迎。不久其制作方法被意大利人学会,并且很快传遍整个欧洲。

    1642年,巧克力被作为药品引入法国,由天主教人士食用。

    1765年,巧克力进入美国,被托马斯·杰斐逊赞为“具有健康和营养的甜点”。

    1847年,巧克力饮料中被加入可可脂,制成如今人们熟知的可咀嚼巧克力块。

    1875年,瑞士发明了制造牛奶巧克力的方法,从而有了所看到的巧克力。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刺激了巧克力的生产,巧克力被运到战场分发给士兵。

    可见,作为现代经典甜食,爱美女士恨之入骨又欲罢不能的经典甜食,也是经历过几百年的演变和完善的。

    但在这个位面,这是巧克力第一次以成熟的甜品出现在东亚,却是出现在一个和甜蜜浪漫一点都不相干的战争里,并记录进历史。

    伊达忠宗情不自禁的流泪了,为了这无上的美味,他是一个感性的人。

    这实在不能怪他伊达忠宗没出息,当时的日本真的非常穷。

    吃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只有喂饱了嘴,才能去思考。从中国到日本,多少强大的权力,都因为无法填满饥饿的嘴巴被推翻。

    权力首先要建立在嘴巴上,然后才能建立在脑袋上,只有控制住嘴巴,才能更好的控制住脑袋。战国时代是个物质极大不丰富的时代,原本物产就不丰富的日本,在这个时代粮食产量更是创造新低。在这个时代,人们究竟在吃些什么呢?

    我们现在来列两道菜谱:

    一、小米饭、煮萝卜两块。

    二、大米饭、两指宽小鱼一条、腌萝卜一小碟、白水煮野菜一盅、酱汤一小碗。

    有人可以猜出来这两个食谱有什么关系吗?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两道寒酸的食谱没有太大区别,感觉上应该是一个人某日的早餐和晚饭的食谱。

    实际上,第一个菜谱是战国时期穷人家的早饭和午饭,第二个菜谱则是战国时期富人的早饭和晚饭。看起来,这两道菜谱一样寒酸,可战国时代的人们的的确确就是吃着这样的东西一天天的活下来。吃小米饭的农民,做梦都想像贵族们那样吃上大米饭。

    战国时代的所有生活都围绕着战争,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是为了打仗,打仗又是为了吃的更好。日本是个水稻生产国,几乎全国的农田都在种植水稻,可大米对一般种植大米的百姓来讲,却是奢侈品。

    在黑泽明的电影《七武士》里,山上的山贼垂涎山下村子里的那点大米,便要在秋收的时候下山抢米。农民们为了保卫他们的大米,便拿出全村仅有的一点大米去城镇里招募穷武士来保卫村子,他们能拿的出的招聘唯一条件就是顿顿吃大米饭管够。

    虽然不知道那些没出息山贼为什么不换个富裕点的地方去抢,偏偏死盯着这个穷到除了点大米什么都没有的村子,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个时代大米实在是个稀罕物。后来,村里的农民也真靠着这顿顿有大米饭吃的条件招募来了七名水准参差不齐的武士,虽然这七名武士说是为了保一方平安所以不计报酬,但能吃上大米饭对他们多少也是有一定的吸引力,毕竟在那个时代男人总是饿着肚子的,能吃饱实在是件不可多得的美事。

    后来,武士们发现村民们将大米都给了他们吃,自己吃的却是小米饭和野菜,于是便将自己份额里的大米饭全给了村里的老幼妇孺吃。

    说到战国时代日本大米的精贵,有个武田与今川两家合力攻打北条家的松山城的故事特别有代表性。

    武田和今川两家合力攻打北条家位于武藏国的松山城,两军苦战多日,北条军水源被切断,眼看就要落城。满以为松山城指日可下的联合军,发现松山城的守城官兵居然在城头最显眼的地方用水洗马,本来饮水都应该成问题的松山城守军,居然还有富裕的水去洗马,这令攻方非常沮丧。最后,双方和谈成功,松山城被今川家和平接受。后来当胜利方问起洗马的事才知道,其实当时城里确实已经没有水了,士兵在城头用来洗马的是大米。他们将用盆装着的大米从马身上倒下去,远远看起来就和用水在冲洗一样。当时的士兵大都是普通农民,他们在生活里很少接触大米,所以远远看去,就算觉得可疑也不会怀疑伪装成水的物质竟是大米。

    当时的时代日本粮食产量之少,甚至不足以供应全国人吃饱,一般百姓要保证不饿死,除了捞海产,就算丰年也要上山挖野菜。加上那时候也不讲究什么进出口粮食,各国都是自己吃饱了算,多出来的粮食就算烂在仓里,喂老鼠喂猪也不会想这出口给外国人换点外汇什么的。

    话头说回来,就是因为大米产量很低,所以这白花花的大米就成了各地领主们特别指定的主要战略物资。农民在地里劳苦一年种水稻基本上就是在完成一项任务,收下来的大米往往全都要作为年贡送进领主的城堡,自己只能吃小米饭啃萝卜吃野菜,有的农民甚至一辈子都没尝过自己种的大米啥味道。

    后来日本侵略中国占了东三省,不许一般东北老百姓吃大米饭,吃了就是经济犯。考虑到当时关东军上上下下大都是日本农民出身,估计当年领主们收走大米不许他们祖先吃的记忆还停留在他们的骨子里,如今自己好不容易混上了能吃大米的身份,便反过来小人得志,特别仇视农民吃大米。

    正如玉米和土豆的传入使中国人口增长,使日本人勉强能吃饱肚子的东西,是萝卜。

    萝卜刚被引进到日本时只有指头粗细,经过日本农民的辛勤培育,萝卜终于变成胳膊粗细。萝卜营养丰富又易于生长,很快就成了农民的主要食物,即便贵族也对萝卜青睐有加,使之上了贵族的餐桌,而且几乎到了无萝卜不成宴的地步。

    即便是有钱人吃大米,穷人吃小米萝卜,山国日本粮食依旧不大够吃。于是在上古的时候,日本人就形成了一天只吃早饭和午饭两顿饭的习惯,早上到下午要干活,所以一定要吃饭保持体力,晚上是休息时间,加上那时候人们没多少娱乐,只要早早睡觉肚子就不饿了,

    如此便能省下一顿饭的粮食。这样的习惯不光农民在遵守,上至天皇下至武士,几乎成了全国不成文的规矩,全国上下都在执行不吃晚饭的习惯。只不过,贵族们夜生活比较丰富,所以他们实在饿的不行,还能找点点心吃吃。

    有些条件的日本人吃饭时都是坚持分餐制,每人面前一张小桌,上面摆着三菜一汤一碗饭,就算开宴会也是这样各吃各的。这些有钱人和穷人食谱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吃到一点点荤菜。不过,因为不能吃肉,所以有钱人只能在鱼和贝类上做做文章,这已经是他们能吃到的最奢侈的食品。可奇怪的是,作为岛国的日本,无论贵族还是武士,都不会放开了任意吃海鲜,他们正餐的荤菜一般只会有一条小到只够吃几口的鱼,或者几片腌渍的贝类。鱼和贝类基本上不会同时出现,一餐的荤菜只能出现一种。有钱人始终维持着一荤两素一碗汤的饮食规格,即便是几百年后统一天下的德川幕府将军,一顿饭也只会吃一道荤菜。

    之所以维持三菜一汤标准,据说是因为早期日本贵族忌讳四与死谐音,所以不会像中国人那样搞四菜一汤标准餐。

    当然,有钱人偶然也会吃点别的东西换换口味。历史剧《武田信玄》里,北条家统帅北条氏康就曾经在海边享受着海风,吃大锅炖煮的虾贝等海鲜乱炖。

    即便是领主,这样的美味也不是想吃就吃。一般他们在正餐意外想和点小酒什么的,能下酒的小菜不外乎就是指头细的小咸鱼,或者两块腌萝卜。战国时代的日本人忠实执行着禅宗“不妄食”的教规,正餐之外很少吃东西,当然也是没条件吃。即便再有钱,正餐时吃的鱼也只是够一餐吃的,真正的高级鱼和大鱼,只有在婚礼和过年之类的庆典活动时才吃的到。

    后来开开创江户时代的德川家康,即使在统一战国乱世后吃的也还是很节俭,连鱼都很少吃,每天就吃些腌萝卜就米饭。有此他在家里遛弯,看到几个侍女在抱怨,便过去看究竟。

    侍女们说:“现在的伙食实在是太不象话了,小菜只有腌萝卜。”

    素以待人温和著称的德川家康微笑着说:“好吧,既然你们不爱吃,那就不要吃了。”

    从此以后,侍女们作为小菜的腌萝卜就被撤销了,侍女们只能干吃白米饭。

    这个故事在表现家康小气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贵为一国之主者的食谱——米饭和腌萝卜,凄凉之感油然而生。

    战国时代的是日本空前的大混乱时期,粮食产量跌到谷底,武士也经常吃不饱肚子,不少城主也时常要自己下地种粮食,他们的老婆还会带着一些人上山去挖野菜。

    城主活的都那么惨,农民生活就更苦了。在日本,六公四民的税收规格,也就是产出粮食60%归政府,40%归自己已经成了常态,这还没算地主的那一份地租。有时候,狠心的领主主会把税额订到七公三民,甚至八公二民。岛原农民起义的起因,就是领主在只生产八万石粮食的土地上收取十万石的地租。

    口粮根本不够吃的,为了填饱肚子,农民拣贝壳捞鱼挖野菜,只要是能吃的东西他们都会找来吃——这还不是在荒年的时候。闭塞的日本穷人并不知道海对岸的中国有一种名为“观音土”的好东西,那东西吃下去肚子就能胀的一天不用吃东西,虽然偶然胀会死人。

    饥饿在整个战国时代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从武士到农民,想吃饱肚子都不是件容易事,就更不要想吃的好了。

    在古代的日本,作为一个剥削阶级的伊达忠宗,其实他的生活不见得比那些吃不上大米的底层百姓好过多少。在他那个国度里,除了资源匮乏外,人们对食物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跟一衣带水的中华民族相比简直是渣渣。在明代以前,就连简单的糖炒栗子这样简单的东西都需要从中国进口。

    有位公卿家的小姐曾经吃着糖炒栗子趾高气昂的对某位同是贵家的公子说:“这是唐国来糖炒栗子,你们这些人根本吃不到。”

    当时日本的糖非常昂贵,被称为“南蛮糖块”,这个苦逼的一方诸侯从小到大也没吃过几次。可想而知,在伊达忠宗吃到这么一个巧克力,心中是多么的震撼。

    21世纪里中国就算是底层的百姓,也过着比几百年前大部分上层贵族更好的生活。许多习以为常的东西,在那个时代是只有少数人才能享用的——还不是经常能享用的。

    当那些YY小说迷们羡慕穿越者在古代称王称霸的时候,估计真正的穿越者们中人生赢家还在异界里啃咸菜,如果有碗方便面可以泡着吃,他们可以用任何东西去换。

    伊达忠宗喜欢优雅华丽的诗篇,喜欢凄楚动听的音乐,喜欢鲜艳夺目的服饰,当然更喜欢让他身心愉悦并且连舌头都要为之融化的美食。

    伊达忠宗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这意味着高逼格。可是他发现,逼格这东西是要有物质基础来打底的,在天朝大明的黄将军面前,他根本没法装逼。

    黄石根本不需要装逼。

    无论伊达忠宗如何的装逼,只要黄石随随便便拿出一样东西出来,他都要为之自惭形秽,无地自容。

    强大而富庶的天朝,他让人绝望的实力,让人只能仰视的文明,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他周围的国家一件事:你们都是未开化的蛮夷。

    伊达忠宗脸上的泪痕让黄石和李倧对视一眼,黄石使了个眼色。

    “人死不能复生,伊达兄不必伤心。”李倧安慰道。

    伊达忠宗一个激灵,马上反应过来,非常羞愧。得说几句话把场子圆过去,否则吃个什么巧克力就要死要活的,这脸就丢大了。

    “只是感慨人生无常罢了,倒叫两位见笑了。”伊达忠宗笑道。

    “这桌上食物是皇上御赐之物,然而本帅在辽东与建奴血战,也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敢轻易动,平日和将士一起吃苜蓿和海鱼磨练意志。如果不是为了招待伊达兄,断然不会拿出来。说句实话,这东西我也是第一次吃。”

    黄石说完,拿起一块巧克力放入嘴巴里。

    伊达忠宗极其崇拜的看着黄石,这才是真正的装逼于无形的最高境界。

    相比于把这些巧夺天工的瓷器和不可思议的美食拿出来炫耀,天朝的将军那种将视若无物的心态,是对伊达忠宗最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