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凯申物流穿越者援助服务-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俗龅模峤桓阕觥V灰阒倚模么ι俨涣四悖退阌惺焙虺隽说悴碜樱巳硕家蹦悖噬弦不崽婺愣底拧6蠢眨饪墒且桓隽蓟阌行巳ぢ穑俊崩钚γ匪菩Ψ切Φ馈

    “若能入皇家为陛下效力,阿敏当牛做马也愿意!”阿敏喜出望外。

    “二贝勒果然识时务啊。”李笑梅笑道。

    汉人大多以当奴才为耻,而阿敏作为后金女真人,一个还没有脱离部落奴隶制的野蛮军事政权首领,因为文化差异,不认为是耻辱。在他们看来,给强者当奴才,不是耻辱,而是一种荣耀。

    这次大明体现出的强大让他折服,这不仅仅只是强大的武器,还有真正强大的精神和一种积极向上的朝气,而不像以往那种陈腐暮气。所以阿敏对给大明皇帝当不是很排斥,甚至很向往。毕竟那是大明皇帝的家奴,看看同样是奴才的九千岁魏忠贤,虽然是奴才,在其他人面前也是人上人。

    可是,阿敏突然意识到什么,有个坎是他很难接受的。

    “李主薄……阿敏年纪大了,虽然有心伺候陛下。奈何那一刀……狠了点……我恐怕熬不过去……是不是跟陛下商量一下……”阿敏说话扭捏,小声恳请。

    因为李笑梅举出九千岁魏忠贤的例子,阿敏以为当奴才就要要阉,不禁胯下一凉。

    阿敏这样想也正常,在铁山的战况也传过来一些,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不就被切了丁丁,听说还要往宫里送。

    他是怕疼的,可是又舍不得摆在眼前的荣华富贵,为此患得患失。

    “二贝勒,当奴才又不一定要切。只要有颗忠心,切不切无所谓的。”李笑梅忍住笑。

    “那就好,那就好,可盛京的事情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做主的。”阿敏松了口气,满脸堆笑道。

    “朝廷给女真族高层的内应名额有三个,除了你,还有两个。”李笑梅笑道。

    “三个名额?另外两人是谁?”阿敏觉察到李笑梅语气里的异样。

    “名额只有三人,女真族里除了你和代善外,陛下还看上皇太极。”李笑梅道。

    “皇太极,果然是他,如果皇上只有一个名额,那就没有我和代善的事了。”

    阿敏的语气有些酸,而李笑梅也没有否认。

    李笑梅在辽东打仗,也注意收集情报。原来的锦衣卫情报系统的重点主要是关于军事方面,只有左冷禅和李笑梅来了之后才开始关注后金的政治和民生方面。

    这个位面的皇太极显然是加强版的,因为黄石这个穿越者学生的加入,东江军对后金政权威胁加大,使得努尔哈赤等女真贵族有了强烈的危机感。

    皇太极对努尔哈赤说,后金最大的敌人不是大明东江军的黄石长生军,而是政权的体制落后,如果不加以改进,最终会自己崩溃。

    别的不说,那个汉民供养脱产女真披甲武士政策就很成问题,虽然有些汉人是比较贱的,但大部分不想受这个罪,更不愿过这种没有尊严也没有任何生命保障的生活,每年因此逃亡的汉民很多。

    可以说,汉民才是后金政权能够存在的根基。

    就算汉民可以任劳任怨的当奴隶,如果和平几年,不用动刀动枪,那这些职业武士必然会迅速腐化。(历史上的八旗子弟不就是这样吗)

    努尔哈赤同意下,皇太极开始改革。

    皇太极的建议是,女真底层旗丁也必须参加生产,开垦新的耕地,这样既能增加劳动力保障粮食的供应,让女真族学习先进的农耕技能,也能一定程度缓和汉族和女真族的矛盾。而且通过一些优惠政策的宣传,竟然吸引部分汉人从大明控制区过来。

    制定法律,保障汉民的权益,甚至因此处置一些喜欢无故残杀汉民的女真人。多任用有能力的汉人在后金当官,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他很喜欢收集良种和实验新作物,在听说北方今年的马铃薯甘薯玉米不错,还专门派人去引进。

    这场改革有其进步性,使得这个位面的后金迅速稳定下来。

    平心而论,这个皇太极在这段时间的表现已经很符合古代明君的标准了,关注民生,恢复生产力,礼贤下士,善于纳谏。

    因为皇太极的改革触犯了女真贵族的利益,引起不小反弹,就连努尔哈赤也找他训斥了几次。但野猪皮这人很实际,改革的效果已经出来,就算他心里不舒服,也没有让皇太极停止。

    阿敏知道皇太极的本事,再联系到李笑梅体现出的爱才之心,心中嫉妒。

    不过这也没办法,所以阿敏只有岔开话题。

    “那三个名额之外的人呢?”

    “二贝勒,这些年野猪皮在辽东多次屠杀汉民,搞得天怒人怨,女真族我们是要安抚,但汉人心中的仇恨也要拿足够的血来平息。”李笑梅叹气道。“除了朝廷认可的人以外,爱新觉罗家其余的都要清除,一个不留。”

    “我明白了,小人还有几个亲兄弟……”阿敏连忙道。

    “你们三人和所生的子孙可以活下去,其余的就算是你亲兄弟也不能赦免。二贝勒,这是皇上的意思,你可有意见?”李笑梅冷冷道。

    “小人不敢。”阿敏一哆嗦,连忙低头。

    “朝廷不准备让汉民自己去报复,这样会失控,杀人的事情还要有专门的人来负责。杀女真族叛逆,我希望由你们三人来做,这也是你们当皇上家奴的投名状。”李笑梅道。

    “小人明白。”阿敏低头道,没有一丝犹豫。

    “很好。”李笑梅很满意他的配合态度。“你已经表现出足够的忠诚。皇上最讨厌两种人,一种是不忠心,一种是没脑子。还好你都不是,这是皇上钦赐的九龙玉牌,今后可凭此玉牌入宫面圣。”

    说完,解下腰上一块青色玉牌扔给阿敏。

    那阿敏连忙接住,伏地朝西南叩头。

    “皇上万岁万万岁!阿敏必定忠心大明!当朝廷的鹰犬!”

    “起来吧,你可以回去劝降代善,告诉他,我只等两个时辰。如果两个时辰不开城门投降,我还会等,直到鸭绿江那里左督师和野猪皮分出胜负消息传来。如果他在那时投降,我也可以接受,不过那时我就只能保证他的安全,不能保证他今后的富贵了。”李笑梅道。

    “日后清算诛杀爱新觉罗一家的事情,最好还是先瞒着代善,省的节外生枝。”阿敏连忙道。

    “这个由你决定。”

    李笑梅挥挥手,叫来李定国和吴三桂,让他们两个送阿敏回盛京。

    一个时辰后,代善和阿敏绑着爱新觉罗一家子,开城投降。

    盛京和平解放。

第272章 火与剑(四十一)() 
    一场战争,其实真正决定胜负的,不一定是靠战场上的你死我活,通过谈判也是可以达到自己目的。不过你能谈的前提是,你也有能力在谈崩之后能打,而且还能打赢。

    否则所谓谈判,就是一个笑话。具体事例,可以看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北平。

    李笑梅通过谈判,和平解放了后金政权在辽东最后一个城市,也是后金的首都盛京。

    相比于盛京的和谈,汉城那个和谈本质上也没多大区别,展示军力,说明形势,再拿出几根胡萝卜说听话就给你吃。而后世对汉城黄石李倧跟伊达忠宗之间谈判似乎更关注一些,因为在这个位面的人看来逼格比较高。

    尤其是亲眼目睹回到家乡的日本人,更是到处宣扬。

    不过在穿越者看来也就那么一回事,因为这次和谈的许多设施和招待食品都是由随军的穿越者们赞助的。

    黄石因为和穿越者毛雄辉学过兵法,也是这个位面里少数几个知情者之一,关于穿越者的加入,他很快的接受了。

    这些历史不及格的穿越者本来想去汉城看一看传说中的大报坛。

    所谓大报坛,俗称皇坛,是朝鲜王朝后期王室修建的一处祭祀中国明朝皇帝的祭坛,位于朝鲜首都汉城昌德宫的后苑。朝鲜肃宗李焞为了报答壬辰倭乱时派大军援助朝鲜的明神宗的“再造之恩”,遂于1704年,即明朝灭亡60周年之际下旨修建大报坛,以祭祀明朝神宗皇帝。朝鲜英祖时大报坛的祭祀对象增加了明太祖和崇祯帝。大报坛祭祀每年进行一次,肃宗以后朝鲜历代国王几乎都曾亲自参与,是朝鲜王朝后期最隆重的祭祀典礼,表达了朝鲜对明朝的感恩与思念。1908年在日本人的压力下关闭了大报坛,该处也沦为废墟。

    现在是1627年,大报坛还没有建。黄石也告诉穿越者没有建这玩意,而且兵荒马乱,日本人肯定会打过来。但穿越者十几个人不相信,还嘲笑这个大明朝本位面土著没胆量又没读过书,非要黄石安排人员陪同他们去汉城。

    一见劝说不成,黄石也不废话,直接把这帮穿越者给绑了,所带的物品全部充公。

    无论那些穿越者怎么骂,就是不放。

    结果汉城沦陷消息传来,穿越者也闭嘴了,在这些人里还有几个女孩,依照这些穿越者对日本人的印象,如果真的呆在那里,那些女孩的遭遇就足够写一部小黄文。

    已经是午饭时间,天还在下雪。大明太子少保长生军主帅黄石和朝鲜国王李倧通过放回被俘哨所日军表达了和谈的意愿,伊达忠宗也回应说可以。

    于是汉城的西门敦义门外三里外,架起了一个大排档的军绿色钢结构骨架推拉蓬,高五米,宽十米,伸展出来是个长方形,PVC的篷布上书“凯申物流,使命必达”八字。不过马上在黄石的命令下,这推拉蓬的两边篷布被卷起来,只留下蓬顶避雪。

    明军和朝鲜军也退到离推拉蓬三里外,白茫茫的雪地上只有这么一个推拉蓬。

    这是随长生军去平壤部队穿越者们向凯申物流借调来烧烤用的,连定制的广告语都没有换。

    几个军士扫干净雪,铺上席子,又陆续搬了桌椅和酒水菜肴过去,精心摆放。而除了座椅酒水外,推拉蓬里最醒目的是地上几十个排列整齐的木匣子。

    待一切都准备好后,黄石和李倧就让军士离开,带着四名侍卫留在推拉蓬内吟诗赏雪,等待汉城内日军守军首领伊达忠宗的到来。这陪同黄石和李倧的侍卫分别是鳌拜、贺定远、黑岛忠夫和穿朝鲜平民服装的一个老汉。

    不多时,敦义门打开,一个穿戴日式盔甲的大将和五名武士出来,冒雪徒步朝黄石和李倧所在的大排档推拉蓬走去。那大将自然是伊达忠宗,而跟随的武士里还有守随信吉。

    大约千名全副武装的日军精锐部队,也就是穿着竹甲的武士也从城门出来,列于敦义门外戒备。

    “黄少保,李兄,一月不见,二位风采如昔,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那日军大将远远的就朝黄石和李倧拱手施礼,绝口不谈城内外的几万大军对峙,满脸堆笑的样子几乎看不出是他们竟然是敌对势力。只谈兄弟情,视刀光剑影于无物,这逼装的,简直是教科书级别。

    而和伊达忠宗一起来的五个武士就没那么淡定了,看到中朝一方的人员虽然加起来也是六人,和当初说好的一样。可是数量对,质量比起来就差远了,鳌拜和贺定远两个人看起来有一米八,黄石的身高更是接近一米九。光是站起来就让他们不得不仰视,更何况是长生军经历过血火战场多年洗礼的杀人老手,那种威压感让守随信吉等五名武士冷汗直冒。

    眼看对方都是一个能打十个的样子,这要是一言不合打起来,自己一方不是很吃亏?

    “哈哈哈,本帅连日征战,今天才有机会偷懒,比不得伊达兄在汉城内自在清闲啊。”

    黄石笑着起身,朝鲜国王李倧给伊达忠宗看座。

    “吾攻兮子守,兄弟两相伤。千般相见好,莫逢在沙场。伊达兄,如果我们不是在此刀兵相见,该是多好。”李倧拭泪道。

    话是没错,但人家是来侵略朝鲜的,你这么说真的没问题吗?

    “形势所迫,非吾愿也。”

    伊达忠宗叹息,接着他看到黄石和朝鲜国王身边四个陪同人员里三个是自己认识的,只有一个五六十岁的老汉有些突兀,此人面色不渝,不禁称奇。

    “这位老先生好面生啊。”伊达忠宗笑道。

    “当年与大明海军并肩作战的朝鲜忠武公李舜臣之子李荟,因罪被削职为民,现在已经加入我长生军水师。”黄石笑道。

    这时的李倧面色有些尴尬,这事就是他干的,但他马上打了个哈哈,掩饰过去。

    这个棒子传说中军神的后代,本来是在丁卯胡乱,也就是这一年后金入侵朝鲜时候在平壤被杀的。但这个位面里,因为这个李荟不会做人,在政治斗争里被皇帝给撸了下来,反而没事。黄石这个穿越者的学生,也是知道一些论坛上的所谓世界十大军事天才排行榜之类的东西,难免有名人收集癖,收集不到他爹,有个儿子也好,就让他加入明军。黄石倒没有想过让李荟替他打仗,完全当他是一个吉祥物的存在。

    “原来是名将之后,失敬失敬。”

    伊达忠宗客套而已,其实不是那么敬,毕竟这李舜臣再牛,朝鲜全国当年也是被打成狗,如果不是明朝相助,恐怕早灭了,他敬的是大明。

    虽然和日本人有血海深仇,可是伊达忠宗当面夸他老子李舜臣,当儿子的自然不能一直给人脸色看,也回了一礼,但还是不和他说话。

    “兄弟有请,伊达忠宗岂敢不至。二位既然能来汉城,恐怕平壤局势已定,却不知宫本武藏带领的日本军队现在如何。可否告知?”伊达忠宗叹道。

    “鳌拜,贺定远,黑岛忠夫,李荟,你们把匣子打开给伊达将军看。”黄石摆手道。

    那四人马上把匣子打开,露出里面一个个人头,为了能让观者看清楚长相,还抓住头发提起来。这些人伊达政宗等人都认识,都是在日本军队里响当当的人物,看到一个个熟悉的人头面孔,顿时把这些日本的将帅吓得魂飞天外。

    竟然败了!

    十万大军啊!就算是十万头猪,抓都要抓两三个月!

    这东江之虎黄石到底是何许人也?!竟然能做到这种地步!

    “十日前,黄帅带兵出城与宫本武藏的倭寇大军决战,天朝天兵天将们奋力杀敌,阵斩名将百余名,倭寇死伤万余人,擒获主帅宫本武藏,余者皆降。”李倧连忙说道。

    这也是日后明朝和朝鲜日本三地大部分史书的记载,因为杀降这事情在什么年代都是个道德污点,索性就强行的修改了文字记录。

    这也成为许多官方和权威史学书籍的记录,在电视新闻报道还没有普及的那个时代,一个历史事件过程的真实性都是根据一些人的需要进行艺术加工,甚至篡改的。所谓春秋笔法是也。

    在史书上,过程真相并不重要,结果才重要,因为只有结果才能对后来的世界产生影响,这就是历史记录的无奈。

    但是过程也不是全无意义,它的效果有时效性,比如今天黄石对平壤之战的叙述,在后世是除了胜负没有分别的,可在当时就意义重大。

    真相是宫本武藏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在七星门外战败后,为了自己的前程把德川家的十万大军作为晋身本钱卖给了大明。这些人头是后来杀降砍下来的。

    但在黄石有意无意的叙述里,却是另一种情形:大明军队出城和倭寇十万大军决战刚正面,开无双一举把对手击败,阵斩日本将领过百名,迫使宫本武藏兵败投降。

    这种可怕的战斗力足以让守汉城的日本军队精神上崩溃,而事实上在场的伊达忠宗等人也确实胆寒,心里留下了大明军队不可战胜的印象。

    光是看黄石和鳌拜贺定远三个巨型壮汉,就能想象他们在战场上砍人的英姿,非常有说服力。

    现在这个把十万大军都杀得人头滚滚的大明东江之虎黄石,已经把他的无敌大军开到汉城城下,这仗打还是不打,就伤脑筋了。

    估计在场的日本人没有一个人想和这么一支可怕的军队交战。

    “黄帅拿这些人头过来,可是要恐吓小弟?”伊达忠宗是最早恢复镇定的,他作为一个逼格最高的人,必须保持风度。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责备,表现出日本武士视死如归大无畏精神,但又把握得恰到好处,不至于使人听了觉得刺耳。

    “伊达兄何出此言,平壤一战虽然胜利,但宫本武藏带领倭人军队的顽强也让本帅非常敬佩。只是可惜这些勇士客死异乡,听闻日本那里有传说头被砍了不能成佛,未免感伤。伊达兄在东瀛人缘好,在这堆人头里若是有相识的,可连同尸身带回去用针线缝上,再做一场法事,照本帅在一个高僧那里得到的秘法,就能顺利升天。”黄石笑道。

    黄石是名义上的天主教徒,却向和尚讨教升天的方法,绝对是异端行为。不过就算邓肯这个老油条在,也不会进行干涉,毕竟他也算是大明官员,一切都要给大明朝廷的利益让路,上帝也不例外。

    “这几十个人,在下都认识。”伊达忠宗苦笑道。

    明朝是用人头算军功的,何况是敌人高级将领的人头,伊达忠宗自然知道这是关系黄石前程的东西,怎能随便给,他也就随便一说。

    “哈哈哈——既然如此,伊达兄就都拿去吧,这些东瀛武士的尸身本帅会派人用大车送到城内,脖子上有写编号,不会搞错。”

    黄石大度的发出爽朗的大笑,其豪气干云的样子叫人心折,伊达忠宗和随行的武士无不被他的慷慨和义气感动。

    “黄兄雅量高致,不愧是天朝上国人物。”伊达忠宗惊喜交加,上前就握住黄石的手不放。

    这些人虽然被砍了头,死的不能再死了,但这些死人家里还是有活着的人,伊达忠宗为他们向大明讨回脑袋,这是多么大的人情。伊达忠宗名义上是德川家光的臣子,但实际上是一方诸侯。他老子独眼龙伊达政宗还没死,这个家伙也是个有野心的人,曾说“愿早生二十年,成就如信长公霸业”,虽有做一番事业的志向,却难逃生不逢时的厄运。

    现在日军惨败,作为独眼龙儿子的伊达忠宗未尝没有自己的一点小心思。

    “黄帅如此高义,伊达兄还有什么顾虑的。”李倧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