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十多个人的悲伤也是有足够大的力量了,很多人停下了工作,在看着这面。

    吴大鹏早就做好了准备,他这时跳上了高处,大声地说:“你们在我们这里认真的工作,我们付你优厚的报酬……但是,你们被人欺负了,你们哭什么?!能哭死敌人吗?!我们会帮助你们找回公正的!!没有人可以随意欺负这里的人!!!杀我们的人,必死!!!天不报,我们来报!!!”

    吴大鹏的声音响亮,差不多震动了整个八道河地区了。

    七十多个土著停了哭泣,他们也开始怒吼了,不知道在喊什么……

    一百个先前从黄祖厢首手下挑出的杂役厢兵们,也在嗷嗷叫着,要救出他们的厢首……

    二十个半大小子的眼睛红了,莫名其妙地激动起来……

    连万士达都在心里感动了一下,然后马上平静了。

    这是最低级的煽动手段了,但是吴大鹏抓住的时机很好,而且喊声震天,马上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了,那二十个半大小子都激动起来了。

    看来手段不分高低,只分时机啊。

    好多人都纷纷请战!

    那个自称有才华的铁匠胡镇北也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他也要请战。

    他说:“某有才华,火绳枪法,除了二十个小哥外,某当属这里的第一了……为何不能战?”

    吴大鹏说:“你五天才能打造一支火绳枪,你要是也去了,谁来打造?”

    “这不怪某,帮手太少……”

    “所以你更应该留下来干活了!”

    铁匠胡镇北一时间无语,答对便给这方面他哪里是吴大鹏的对手?

    最后,吴大鹏和万士达决定再带上一百个杂役厢兵,还有二十个半大小子就够了。

    杀人和打猎不一样的,他们也许要见一见人血了。

    当然,前提是,他们是去主持正义的,这是一种强大的自我暗示。

    鲍威队长说:“吴主家放心,我们定能战争他们!”

    郭勿语副队长说:“那些野人凭甚抓我们的人,还杀我们的人?他们有刀,我们有火绳枪!”

    说完他举起手里的火绳枪向着队友们喊:“我们有火绳枪!”

    队友们马上热血上头了,也都马上举着火绳枪喊了起来!

    吴大鹏和万士达对视了一眼,感觉这个小子有培养的价值……学得挺快。

    他们马上开始做了相应的准备。

    所有的土著一人一口钢刀,那一百个杂役厢兵,分成六十个长枪手,四十个弓箭手。

    说到弓箭手,这里不得不多说几句。

    黄祖厢首带的那些人中,原本没有这么多弓箭手。

    吴大鹏现从三千多人中挑出来一些曾经当过弓箭手的杂役厢兵,一测试,又挑了挑,算是凑够了四十人。

    一开始时,吴大鹏马上命令工匠加工英格兰长弓。

    这家伙对电影《勇敢的心》中,那个长箭如雨一样扎入对方的队伍中的场面印象深刻。

    再加上看《侠盗罗宾汉》的印象,他想改一改大宋所谓的反曲复合弓的制造方法。

    中国自汉代以后一直使用的都是反曲复合弓,威力和同期欧洲皮弹弓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是为什么匈奴、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到了欧洲后,就能进入屠幼模式了。

    但是大宋的所谓反曲复合弓加工起来太费事了!

    大宋时期不仅对制弓在材料的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对具体的工艺步骤也有细致的规定。

    冬天剖析,弓干木理自然平滑细密;春天治角,自然润泽和柔;夏天治筋,自然不会纠结;秋天合拢诸材,白然紧密;寒冬定弓体,张弓就不会变形;严冬极寒时胶、漆完全干固,故可修治外表。

    春天时装上弓弦,再藏置一年,方可使用。

    上述繁复的工艺程序,需跨越两至三年时间。

    在大宋的制弓作坊中,由于各项工作可交错进行,流水作业,故每年都会有成批的成品,但就一张弓而言,其工时是无法缩短的。

    所以到了八道河地区后,想要开展制弓工作,吴大鹏一听到要两年后才能制成弓,他不由得不恼火了

    。

    吴大鹏对大宋的工匠说:“什么这个季节那个季节的,不就是一个温度问题嘛!”

    那几个大宋工匠想了想后,摇头说:“非也,一把好弓要应时而生……”

    吴大鹏一时无语,他没有办法和他们讲科学道理。

    吴大鹏试着依古法自己制作一张长弓。

    他直接选择了紫杉木,这个在八道河上游地区找到了,要不用榆木也行。

    他挑选了树干中部笔直的部分,纹理均匀,没有木节的地方,开始指挥大宋工匠加工了。

    让他们将原木的大部分边材削去,得到一条横截面四厘米见方,长度约一米二的弓背材料。

    他们事先通过观察横截面的木纹,把相对柔软木心,放在弓背的中部,因为木心相对耐压缩,而那个坚硬抗拉的边材则作两头的位置。

    通过切削,把弓背材料修整成中间厚、两头略薄,然后再由两个侧面将两端稍稍修窄,略如扁担。

    两端再进一步用刨子将横截面修整成八边形。在修整中,要做到表面平整、两端对称、厚薄一致,这样才能发力均匀。

    削出形状后,要通过弯曲试验来检查弓的各段弹性是否均匀,由于天然生长的木质很难完全均匀一致,可能有的地方硬一些,有的地方软一些,仅仅外形均匀未必力道就一致。

    所以,吴大鹏要求他们通过观察加以修正,把硬度大的地方稍稍削薄一些。

    这样,弓背大致调整好了后,就可以在两端五厘米处分别锉出弦槽,弓背外侧深一些,内侧略浅。

    这种长弓就没有大宋角弓反弯的复杂形状。

    吴大鹏坚决不让大宋工匠用火烤的方式驯弓,那样绝对会降低弓的张力;也不能一下子弯到位,那样的话,弓背就是不折断也要造成内伤而失去弹性,前面那些忙活就白折腾了。

    吴大鹏命令大宋工匠把那个弓背逐步适应弯曲。

    他让他们事先做了一个专门的托架。

    专门挖个凹槽用来托住弓背,然后把弓背的一端拉上弦垂直固定在地上,另一端坠上重物,这样一天天的加大重物的重量,不能操之过急,同时要注意弓背的曲线是否流畅均匀,标出过于强直的地方,把弓背放松后进行修整微调,直到满意为止。

    每次加大开度之前,最好让弓背“休息”20分钟,使内部应力得到释放,以免木质损坏,每次上紧也不可太多,最好一次收紧一点点。

    当达到适合的满弓开度时,弓就驯好了。

    满弓开度指弓手所能拉开的最大开度,相当于手臂平伸出去时由掌心到胸前的距离。

    这时,卸去托架,给弓背刷上几层麻油或是鲸鱼油也行,用来作为防潮保护层。

    油干了,便可以挂弦。

    弓弦是用鹿筋或鹿皮鞣制而成的,弹性和韧性都很好。

    绑扎弓弦时,要打成专门的“射手结”,以免滑脱。

    那种8字形的结扣简单但管用,会越拉越紧。

    弓做成了,大宋工匠们用挂重物的办法测了一下弹性系数,发现大约是45公斤的力。

    大宋工匠说:“不到一石呢……”

    吴大鹏不爱听了,说:“十石的更好,你能拉开吗?!”

    大宋工匠没有搭理他,开始试弓了,结果最远距离一百二十米,五十米内可以平射。

    大宋工匠说:“过于近了……”

    吴大鹏说:“制作工艺如此简单,只要有充足的材料,这长弓便可以作为制式武器批量生产,就是弓手自己也可以用简单的工具制作,而不用依赖专门的设备和工匠。

    你说说看,你们的弓箭加工需要多少个工种的熟练配合?又要多少这个料材那个料材的?”

    大宋工匠说:“过于长大了……”

    “嗯,这话对了,可以用一米的好吧?会了吧?全给我改成这样的,不要大宋样式的!”

    大宋工匠觉得自己的技艺受了低估……要知道一张神弓制成,那都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哪里可以这样随意……但是,他是吴市舶,他说得算了。

    就这样吧,四十个弓箭手准备齐了。

    事实上也幸亏这些弓箭手都有过训练的经历,经常练习后还是很快熟悉了这种长弓。

    郭子仁当时拿着一米长的长弓说:“吴主家,不好看呢……像根棍子。”

    吴大鹏拍了他的脑袋一下,说:“屁!好看有什么用?关键时能保命就行……”

    但是半大小们练了练,拉开倒是行,但是水平太差,以后再慢慢练了,不着急的。

    但是这一次行动,就不必让他们带长弓了。

    在吴大鹏的设想中,这些半大小子们是应该手持火绳枪,肩背小长弓的样子,那多威武。

    但是那帮子半大小子不太乐意,这个也只能慢慢来了。

    当组织好队伍后,吴大鹏和万士达在沙滩上检阅了他们。

    他们两个也是全副武装,挎着微冲,大腿上套着手枪套,腰间挂着手雷。

    他们两个觉得自己

    己很威武,但是其它人没有这样觉得,因为没有见过厉害。

    这其中,二十个半大小子们的队伍最整齐,一百个杂役厢兵也勉强,七十多个土著就是山贼的样子了,但是他们远比其它人要凶恶,杀气最足了。

    吴大鹏又说了一番煽动民族团结的话后,众人的心气更足了。

    他们排着队伍上了三条海船……其实两艘就够了,但是吴大鹏估计能带回一些俘虏,所以就算是多加了一条。

    他们借着东南季风,恶狠狠地向着北方扑去了。

    。。。

第一百一十六章 拯救南宋大兵黄祖(下)() 
现在,黄祖厢首被扒光了衣服,像他的几个手下一样,都是被**裸地关进了地笼子里。

    没有办法了,那些野人们喜欢他们身上所有的物件!

    黄祖厢首和自己的手下人同样都是披头散发,他们连头巾都抢了!

    他们仰望天空,这个时候那蓝天已经被粗大的竹子切割成一块儿一块儿的,看上去让人绝望!

    不一会儿,太阳便直射进这两人多深的地笼子了,几个人这时无处可逃,只能被那阳光暴晒了!

    他们感到地笼子里越来越热,身上不仅是冒汗了,好像是精神气都冒没有了。

    现在这地笼子里充满了男人的汗臭味……

    但是他们只是觉得口渴,舌头像是木头刻成的,在嘴里动一下,都能和牙齿碰出响声来……那太阳也好像是被定在了头顶上!

    “水!某要水!”

    他们只能高喊着,可是看不到外面的情景,这个时候他们听到了有野人在怪笑!

    可是却没有人给他们水!

    “水!某要水……”

    他们口渴得厉害,喊不动了。

    这时那个野人的声音却不笑了,好像发怒了,大喊了几句话后,砸进来几块石头!

    有一块儿还打在地笼的盖子上,在粗大的竹子上弹了一下。

    嗷,这些野人是想让某**无力啊,一点逃脱的时机都没有了……

    黄祖厢首无力地坐到了地上。

    地笼子里的其他人也无力地坐在地下…他们只能等待上天的安排了

    这个时候他们听到上面传来了一个女野人的话音,好像也是在生气!

    她的声音听上去似乎感觉她很年轻!

    几个人无力地仰头向上看了一下,看不到任何人,还是粗粗的竹子和麻索。

    他们无路可逃!

    这个时候,在他们低头忍受的时候,头上传来了声音,是女人的声音。

    “#¥%……”

    他们抬头一看,真是一个满头插着鲜花的女野人……

    她看了一下,又退了回去!

    大家都低下头叹了口气。

    生命中也许总会有奇迹吧!

    “*—……%―――”

    大家再抬头看去,一个黑陶罐子,慢慢垂了下来!

    水!水!

    黄祖厢首这时低声说:“大家依次喝,莫让野人笑了去……”

    其他几个人依次喝了……黄祖厢首最后一个喝了,这水真甜啊!

    喝完后,他摸摸嘴,抬头看去,那个女野人,也正在看她。

    女野人冲着他甜甜地笑了,黄祖厢首直得僵硬地咧了咧嘴角。

    这个年轻的女野人叫娜娜,是酋长的小女儿。

    娜娜喂完水后,飞快地提起了水罐子,看到里面还有水,知道他们喝好了。

    娜娜抱着罐子回到部落里最大的竹寮,这是她的家。

    酋长,正是她的爹爹,现在正坐在鹿皮上,把玩着从那个人身上抢来的腰刀。

    两个年轻的女人正在给他扇着风,她们是刚刚被灭掉的部落的女人。

    他的爹爹说:“娜娜,你为什么要给他们喂水,要知道不给喝水会让他们没有逃跑的力气……”

    娜娜放下黑陶罐子,坐在了爹爹身边,说:“爹爹,我听到他们的嚎叫,心里难受……”

    “还有比人临死前的嚎叫更难听的吗?你能听懂他们的话?”

    娜娜摇摇头说:“我听不懂,但是我能猜出来,你看,他们不叫喊了……”

    “呵呵……下次不要责骂我的勇士……”

    “知道了……爹爹,他们似乎和北面河口的人差不多,但是比他们要健壮。”

    “是的。他们一定是同一种人,他们人多时,我们惹不起,只有几个人,可就不怪我们了。

    在这个丛林里,我们要活着,就不要有好心。

    好心不能让野猪不偷吃我们的庄稼,也不能让水鹿跳到火堆上……”

    娜娜低头说:“知道了爹爹……”

    晚上的时候,娜娜睡不着了,昨天到现在,那些人没有吃一点饭……她知道自己家里还有一些烤过的鹿肉。

    她听到爹爹打呼噜的声音,便悄悄起来,偷偷拿了块肉……只能拿这样多了,再多会被看到了……

    她悄悄地跑到地笼子,那里的看守已经趴着睡着了。

    今晚有很好的月亮。

    她探头看去,那里面黑乎乎的看不清楚。

    她找了一片大的叶子,包了起来,丢了下去。

    黄祖厢首早就听到了脚步声,他向上望去,看到还是那个女野人。

    她丢下食物,然后又轻快地跑了。

    &nbs

    p;   他的手下说:“黄厢首,是烤肉……你吃吧……”

    黄祖厢首说:“尔等吃了吧……某不饿……”

    到了第三天,那些野人终于投下了若干的野果子,有的能吃。

    就这样吧,过了七八天,他们还能勉强活了下来。

    ――――――――――――――――――――――――――――――――

    这一个早晨,这里的浓雾还没散去,在浓雾中传来了悉悉窣窣的脚步声。

    这个小小的寨子远远比不上八道河的大竹寨。

    吴大鹏和万士达找到了这里后,没有马上攻打,他们两个先是用望远镜观看了一番。

    他们看清楚了这个小寨子的地理位置和寨子特点……于是准备全歼,一个也不让跑了。

    这里只有一个竹子扎起的大门,剩下也是高高的竹子墙。

    听那个报信的人说,那还是单层的,不过看上去扎进地里很深。

    吴大鹏和万士达商量了一下,决定在明天的清晨突进去。

    竹子大门好对付,两枚手雷就搞定了。

    吴大鹏和万士达还安排了一个阵法,冲击的时候长枪手在前,土著刀手则在他们的旁边,弓箭手安排在他们的后面,再后面是二十个火绳枪手。

    最后是吴大鹏和万士达。

    这个阵法理论上是非常好的,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倚护。

    虽然他们两个人排在最后面,但是,他们相信自己将是火力输出最多的战斗力。

    事先,他们在船上警告过所有人,报复,不是滥杀人,对没有武器的人或是已经投降的人,不要杀,特别是女人……

    吴大鹏市舶的话让原先黄厢首的手下乐了一下,看来这位吴市舶是没有见过那些野人女人们。

    她们全是纹身纹面的,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但是吴市舶的话要听的,连那些土著也答应了。

    这一个早晨,他们就悄悄向着这里前进了。

    由于这里毕竟还是被人类开发过了,所以树木、竹林还是很稀疏的。

    等到了那个小寨子前一百多米,浓雾散去了一些,依稀能看到那竹子大门的影子了。

    他们两个悄悄摸了上去,那个寨子里一点声音也没有,这个部落连个瞭望哨也没有安排。

    他们两个感觉自己多余这样小心,但是想到要给那帮半大小一个榜样,下一次就要让他们专门用黑火/药式的家伙来搞破坏了。

    所以他们还是装作小心翼翼的样子摸了上去,同时拉开了两枚防守手雷,丢在竹大门的两边,然后迅速往回跑。

    还没有等他回到出发地点,那两枚手同时炸响……

    轰,轰,那大竹子门破烂不堪了!

    “按照队形,向前冲!”

    吴大鹏高声叫着,于是一大帮子人就冲了起来!

    还没有等着冲进寨子里,吴大鹏心里大怒,妈蛋的,阵形乱了!!

    万士达马上喊了起来:“小子们,退回来!”

    到底是二十个小子听话,他们迟疑了一下,退了回来。

    吴大鹏阴沉着脸,感觉这些小子也是狗血上头就不管了,刚才叫他们回来,动作还有些慢……火绳枪冲锋,找死嘛?!

    当然,他们还是高估了寨子里土著的战斗力,等着半大小子们重新列好了队伍,在两个主家的陪伴下,他们一起快步走进了寨子里。

    此时他们的战斗打得正欢,但是场面上,还是自己人占优。

    以有心杀无心,他们赢定了!

    首先开枪的还是吴大鹏,他没有用微冲,直接拔出了手枪,十米二十米的,这东西太应手了……

    呯,呯!

    万士达也开枪了,那些尝试着反抗的土著随着枪响马下倒地,都没有停留一下,而那些原本与他们搏斗的人,乘机冲了上去,或补刀,或再捅上一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