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般的强了。

    宋朝对退伍士兵的另一项安置措施,就是遣返归农,让他们归乡种田,官府给一定量的粮食。同时对退伍者的家属还给以必要的帮助。

    如退伍士兵死亡,其妻其子遂为穷民,则许指射荒闲田耕种,支与一年请给,令买牛种,免租税丁役,使为永业。

    对离开军队的伤残军人,朝廷则要求部队给以措置收养,终生安抚。

    张国安把对老贾的不满对安静说了。

    “安静,那个老贾真会算账啊,这一下子又送来几千人,就带了些口粮,连衣服都是破烂不堪的…”

    安静说:“那不是更好?咱这里不是需要劳动力嘛?”

    张国安说:“是需要,但是不能养成老贾同志占小便宜的习惯……我要写信讨要应该给的后续军备,以前有些大意了。”

    安静说:“我们的粮食不是够吃吗?”

    张国安摇头说:“不是差那些口粮,而是要公平,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付出必须有回报,哪怕只是一些粮食的问题,除非我们自己情愿。”

    张国安马上开始写信了,他慢慢打着算盘计算着老贾欠他的军备费用。

    古剑山和郭子仁进来了,说:“来的小行商贩子又多了……张主家,咱们加税吧,大宋对这样的人可都收好几样税的……”

    张国安知道这两个人现在收税上瘾了,这是一种有权威感的行为。

    这两小子还把手下的人往税警的方向训练,如果增加收税,他们还可以增招更多的人手。

    张国安说:“不行,现在我们需要这样的人员流动,每一个小行商小贩子,都是我们的义务宣传员,而且还要让他们用利益来做无声的宣传。”

    古剑山和郭子仁现在已经有自己的办公地点了,是一个正正方方的平顶四合院子,后来他们才明白,平顶就是为加层做准备的。

    他们的流求海关牌子已经挂了出来,而且还用专门在大宋印刷的各种票据,工作已经走上了常态化。

    甚至,他们两个人还把手下的税收人员都配上了短式火铳,时不时还操练一番,他们对自己的税收工作越来越感兴趣。

    特别是当两个人带着手下,分头上到行商的船上查看报税情况时,看着那些主掌之人讨好的表情,他们非常享受。

    可惜的是,他们不能随意收税。

    在他们办公地点的外墙上,都用朱漆写着各种商品的收税标准,如果字迹模糊了,还要去重涂。

    所以,行商们自己也是清楚。

    张国安还给他们配上了两条单桅刀鱼快船,那帆顶还印着大大的税字,让人一眼就看明白他们的职业。

    只不过两个人可惜的是,他们和其他几个人一样,可能参加不了这一次的偷袭行动了。

    因为他们的工作明显太忙了,开春以后,忽然的,连广州地区的行商都有跑来的,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得知这个地方。

    更让他们高兴的

    是,竟然还有从三佛齐自己找来的海商,而且还是大宋的海外遗民!(。)

第二百四十二章 捕鲸代替海训() 
三佛齐王国又称为室利佛逝、佛逝、旧港,简称三佛齐,全国在大巽他群岛上。 ‘

    现在正是它的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马来半岛和巽他群岛的大部分地区。

    它现在有十五个属国,其中包括彭亨、吉兰丹、日罗亭、登牙侬、潜迈、兰无里、细兰等。

    在公元647年,也就是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他们就开始向大唐进贡,双方开始互相联系了。

    三佛齐王国国中的民众民风剽悍,擅长水战和6战,曾以此称雄东南亚诸国。

    当地土地肥沃,人烟稠密,水上架房屋居住。

    他们的城墙周围长几十里,国王出入乘船,文字用梵文,上章表用汉文。

    主要物产有产于本地的梅花片脑、丁香、檀香、豆蔻和来自西方大食国的珍珠、猫儿睛、琥珀、槟榔、木棉布等物。

    外来商贩与当地人贸易通行物物交换,三佛齐王国人贸易多用金、银、瓷器、锦缎、糖、酒等。

    这次是一个久居三佛齐王国的海商亲自来到这里,他自称叫陈尚久,在三佛齐王国已经居住了二十多年。

    他知道这里是因为他接待了去天竺经商的船队,是一个叫王征的队长告诉他地点的,不难找。 ‘

    他因为有王征和小二他们的消息,张国安亲自接待了他。

    陈尚久如实说了那支商队在三佛齐王国的商贸情况,他们和当地人交换水果和蔬菜,还换了一些香料。

    和当地的人交往甚好。

    最后他说:“张船,在下亲自前来,是要请求一样物件,便是那火帽式灭你枪……”

    张国安心里骂了一句,那帮子家伙在外面又炫耀了。

    张国安说:“你是怎么知道此物?”

    陈尚久说:“在下每次见到有宋商来到三佛齐都会在家里宴请一番……闲聊时,家中长子提到自庄农庄附近总有豹子出没,屡屡伤到耕牛,王征队长声称能够帮助解决。便和几位英雄埋伏在那豹子经常出没的地方,连连结果了三头豹子!

    在下的农庄自此后安矣了。”

    张国安点点头,他的半大小子们是热心的,可能见宴请了自己。便主动帮助别人解决难处,这不算是炫耀。

    他说:“豹子都打死了,何必还要购买火枪呢?”

    陈尚久说:“在下经常往来诸岛,所带的货物也经常被海盗抢去,不胜烦扰。若是有那个犀利的物件,我便不怕了……”

    张国安知道,这个时空的马六甲海道和东南亚附近海域简直是海盗的天堂了!

    从这个时空的国际环境看,十字军东征、塞尔柱突厥人的兴起,迫使活跃的阿拉伯商人把贸易视线转移到东方,向东方开辟商路,越来越多地出入大宋的沿海口岸。‘

    这就从客观上为宋代的海外贸易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但是不利的是,他们也把阿拉伯的海盗都带来了,如果在加上本地的海盗和大宋海外遗民的海盗。那可真是够多的了。

    所以,陈尚久能想要火枪,这也很正常。

    现在,张国安仍正在加强军备,为偷袭黄岛的事情做着准备,所以火帽式米尼枪还是能抽出一些卖他,而且也能在以后补上自己缺少的。

    但是如何算钱钞呢?

    如果仅从手工和材料看,用不上五六贯钱,但是这里面的技术含量可太高了。

    张国安知道这个时空仍然是以货换货为主,关键是怎么个换法。

    陈尚久见到张国安答应自己了。当时就深揖一躬表示感谢,要是寻常之物,他根本不用亲自来。

    当时,他用一斗珍珠换一支。那个王征队长都笑着拒绝,可见其珍贵了。

    陈尚久当时就说:“张船,我用一百石胡椒,十石檀木,一千匹天竺棉布换你二十支枪可否?”

    啊,这太占便宜了。

    张国安马上说:“可以。但是用不上这样多,我再填加一些别的货物吧!”

    陈尚久高兴了,这个张船果然如王征队长所言的一样,是一个宽厚仁慈正直的人。

    张国安给他了一些海盐,一些鲸油,一些皮甲,一些蜡烛,一些辣椒面和粉条,最后又给了他一些硫化染料和配料,并教会他这些东西的吃法和用法。

    两人都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这样的商贸是让人愉快的。

    陈尚久还带了一些其它的香料,这个原本要去泉州商贸的。

    但是雅各这个意大利地区的安托纳人,极具商业敏感性,他当时就要和陈尚久直接贸易,这样,除了交给张国安船“关税”后,两伙人都省下了交给大宋的费用……而且要省下很多,双方也是愉快地结束了贸易。

    等到雅各从大宋送来他所需要的瓷器和丝绸等物后,陈尚久很快就回航了。

    这个事情提醒了张国安,不如把流求岛打造成一个这个时空的“转口区”,靠着低廉的关税和便捷的手续来吸引商户。

    张国安和安静商量了一下。

    安静大加赞赏,说:“大宋基本是信奉自由贸易的,而且这个时空的海商流动性极强啊,完全可以把他们都吸引来落户!

    张国安说:“还有我们本地的产品呢?你看那个陈尚久海商不是很满意那些海盐吗?……但是我没有想到他们更想要鲸油!”

    张国安确实没有想到,他只以为大宋是本时空中唯一用油来炒菜的国家,其它国家和地区所用甚少,他们现在的鲸油产量差不多就够了。

    没有想到的是,别的国家和地区对用鲸油来照明的使用方法也是极为喜欢的。

    安静说:“你看吧,低估了别人对光亮的渴求……人都喜欢晚上亮一些嘛。”

    现在才知道也不怕,张国安马上命令那些正在海训的流求卫队队员们也开始捕鲸!

    海上捕鲸,可以训练他们的配合,可以训练他们对海船的掌控,甚至学会对海况和天气的适应都有好处,或者还会有产出。

    自己先前差点忘了。

    张国安设计和捕鲸炮不是为了扎死鲸鱼,只是主要用来放血的,所以,对动能需要不大,完全可以用生铁来铸,不需要放太多的黑火/药。

    前文说过,鲸鱼的视力看不到二十米,所以,捕鲸炮只要能打到二三十米足矣,

    那个惯性完全可以将锋利的三刃式头部,侵入到鲸鱼身体里,或是在配上水手的鱼叉,很快会让它失血而死。

    流求卫队也高兴地接受了这个训练。(。)

第二百四十三章 钱钞从哪里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到底有大宋的渔民跑过来也捕上了鲸鱼。

    他们先前在旁观,现不过尔尔,马上照学了……还好意思要买捕鲸炮!

    当时鲍威队就不让了,你们偷偷跟着学我们不说什么,你们还要买我们的捕鲸炮,抢我们的鲸鱼!还要不要脸了?!

    那些船长还真客气,说:“用鱼叉过于费事了,几十下都不死,鲍队长,看在都是靠海为生的面子上,通融则个……”

    张国安知道了后,想了想就答应他们了,但是有条件,小鲸鱼不准打,如果打了,绝不再提供炮药!

    那些船长连连称是,说大的那样多,自己当然也不会费事去打小只的。

    鲍威队长不高兴啊,问张主家为何要让别人抢自己的生意。

    张国安笑着说:“你看,现在南海、东海上鲸鱼都是成群的,再来百倍的捕鲸船,你也打不完!再说了,你想他们捕完鲸鱼会到哪里去处理?”

    鲍威队长马上骄傲地说:“当然是我们这里了,哪里还有这样方便快捷处理鲸鱼的?”

    这是事实,随着捕鲸事业的大展,张国安不得不从劳动力中抽调人手去鲸鱼加工厂……仅一个屠宰车间,就由原先几十个人增加到近千人,还打造了各种专业工具,同时可以处理四条鲸鱼!

    所以说,没有人可能不选择让八道河鲸鱼处理厂来处理。‘

    张国安说:“你看,他们帮助我们增加了多少劳动力?而且人家还交加工费用……”

    有的渔民捕到了,便直接卖给了鲸鱼处理厂,有的呢,则点名要加工过的某些产品,特别是鲸油,他们自己有路子可以卖出更高的价钱。

    鲍威队长低头想一下,明白了,其实是自己也得利了。

    张国安趁势说:“钱钞你可以从他人的手里抢来。也可以等着别人送来,其实最好的来源,就是你自己创造出来!”

    鲍威队长当时就瞪圆了眼睛,说:“主家。可不能造假币啊!那可是大罪啊!!”

    张国安还正准备教育他呢,听这话,真想找个什么东西打他一下!

    好吧,是自己教育的方法不对……他耐心说了起来。

    “你看,你从海上打上来一条鲸鱼后。它能值多少钱钞?”

    鲍威队长这个可知道,马上说:“若是铜子,至少要十万钱,要是会子嘛,也要三百贯了!”

    “要是打上来一千条呢?”

    “……”

    “所以说,钱钞是无穷无尽的,它不会因为别人多了,你就会少了……”

    鲍威队长低声说:“若是有一天打光了呢?”

    张国安想笑了,这个时空,全世界的总人口。  ‘可能不过四亿……就连日本都造不出能渡海到大宋的海船,非要购买大宋所产的才行,技术还极其低级。

    但是他准备回答这个极端假设的问题。

    “好吧,有这个可能……你看那流求玻璃、流求硝和土豆粉、地瓜粉条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加工不出来了,地里也长不出来了?”

    鲍威队长张口就说:“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钱钞是无穷无尽的,不要怕别人分享……这就是我为什么敢送大宋那些良种,有时候,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与道德无关。因为我们这是里不是互害型的环境!”

    鲍威队长认真地点头,表示明白了,可是还是很奇怪的问道:“还有互害的环境吗?”

    “有。在殷地安国里,有一个部落。他们人人要别人做道德模范,然后人人以能占小便宜,坑到别人的钱钞为荣……”

    鲍威队长哆嗦了一下,这太可怕了。

    “后来他们怎么样了?”

    “……不知道了,我离开了嘛。”

    西南季风如约而至了,当它们经过流求岛东部的山区时。变得轻柔了些,同时给流求西南方的平原带来了一场透雨。

    这场春雨真好,它虽然影响了建筑施工,也影响了海盐的生产,但是,它滋润了大地,让更多的生物开始享受这大自然的思泽。

    但是张国安准开始行动了。

    枪械、火炮和白磷燃烧/弹等军备都准备好了,流求卫队虽然还不能**远航,但是,他们在专业水手们的帮助下,还是能简单操纵的,至少,他们竟然也能打上来了三条鲸鱼!

    张国安看到准备的差不多了,便在四月初的一天,出了出的命令!

    第一批次是以缴获的六条海船为主,船上成员主要安排了流求队员,他们是进攻的主力,当然,海船也做了相应的改造。

    第二批次是以安河号为的支援型队伍,一共十艘,除了水手外还招募了一些火绳枪社团和弓箭社团的人。

    这一次张国安真拼了,出动了大部分的海船,甚至把自主与大宋的交易都停了。

    他不拼不行,连安静都支持他亲自去。

    他要是不去,黄岛还是会派海船来的,如果某一次抽风派出大批量的来,还真不好办了。

    与其打破自己家里的东西,还不如到对手家里去打!

    哪怕延迟他们两三年,或者让他们缩小了规模,都是对未来战局有极好的作用。

    这一点,安静也看的很清楚。

    因为时机不成熟,也为了以后考虑,张国安还是让大家悄悄换装了,同时在出海以后,让第二批次船只上挂上了黑旗,不管这个时空有没有什么海盗旗子了,咱现在就是海盗了!

    从流求南部到黄岛不过一千多海里,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他们轻轻松松地在二十天内就赶到黄岛附近。

    这个时空都是贴着海岸线走的,张国安看到大宋的北部大6上,一些沿海港口明显要比大宋萧瑟……他们偶尔还能追上一些商船和渔船,这可把他们吓坏了,别的不用说,一看那黑旗子,还有那明晃晃的大刀,这些人就不是好人!

    他们就拼命跑开,其实那十几条船,也没有追赶他们的,分明是自己在吓唬自己。

    胡镇北厂长看着人家吓跑了,他得意地收起了刀子,不乱晃了。

    张老实厂长说:“莫要吓他人了,讨生活都不容易……”

    胡镇北厂长掏出烟袋锅,又在烟袋里舀了

    了一下烟沫,从竹筒里揪出一根火柴,在鞋底上一划,点着了烟袋锅。

    张老实厂长说:“啊呀,你又抽烟!”

    胡镇北厂长说:“别怕鞑靼人,你我要刀有刀,要枪有枪,要火炮有火炮!”

    张老实厂长翻了一下白眼,心里说,我是怕这个吗?!(。)

第二百四十四章 偷袭黄岛水军大本营(一)() 
张国安知道胶州湾的地理情况,但是,他不知道那个地方在这个时空里的样子。‘

    幸好,那个姚麦还是画了出来,再加上多方面询问笔供,他确实现和原先印象中比,有了很大的不同。

    先就是黄岛和对面的青岛之间似乎距离更远了,而且黄岛水军大本营竟然还只是一座离岛,离岛上竟然还有一座小山,还能是二十几丈高。

    这都是让人没有想到的。

    不过,张国安高兴的是,这一时期的水文还真是不错,那黄岛水军大本营竟然还是天然的深水良港,就算是水寨大门里,也可以行驶两千料的大海船。

    张国安想想也是,如果不是天然深水港,北宋、金、元三个时期,也不能都把那里当成水军大本营了。

    那里的水寨栅栏都是人腰粗的木桩子打制而成,虽然千料大船也不能撞击开。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骗开大门。

    第二波次的船只暂时要停在象头屿,只要看到黄色浓烟和火头起来,然后再跟进。

    张国安把自己与白三郎船长、姚麦都安排在那条双桅快船上,当然也对他们有了一些嘱咐,至于说如何骗开大门,这都是他们的事情了。

    这一天的下午,他们随着四五级的海风终于到了,远远地还能看到了后世的胶州湾湾口。

    现在大约是下午一点多钟,天上的白云不多,阳光充足。

    张国安马上命令第二批次的海船去姚麦画出的什么象山屿等候,然后指挥着五条海船跟进去了!

    胶州湾里的波浪果然比外面小多了,对于海浪来说,两米以下的,根本就不叫海浪了。‘

    海风也小多了,他们就悠悠然行驶在胶州湾里。

    这时空的胶州湾里无论如何也没有后世那样热闹,只有零星的单桅小船在划动,一眼望去。就知道是渔船。

    姚麦对着身旁的张国安说:“张主家,过去,这里可是非常热闹,远比现在了……”

    张国安说:“你是说宋时还是金时?”

    姚麦低头说:“听说大宋时最繁华。大金时也远比现在……”

    张国安这时看到那个所谓的黄岛船厂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