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这个美好的季节可不能浪费了。
采鲜花可能是女人的最爱了,这个不管是那个肤色或民族都喜欢的工作。
很快的,安静得到了几百公斤的鲜花。
这时,她教会女子们把鲜花用刀切开,分好花瓣、花心、花萼及花托,然后又让女子们把木桶式蒸馏器清洗干净,一点脏物也不能有。
然后先把鲜花放入木桶式蒸馏器,花萼及花托那是用另一个蒸馏器。
开火蒸馏前,要把水量掌握好,太多太少都不行。
当香精从瓷制的冷凝管里滴到绝对清洁的瓷瓶里后,香精的颜色为无色透明,而且浓度非常高。
此时香精呈现白色浑浊状,并且表面会有精油,这时候不怕的,可以用碳酸钠澄清。
调配时将她们用心蒸馏的纯植物香精加入到纯酒精中,轻轻地搅拌约三分钟,使其能充分混合。
然后放入瓷瓶内,用巴沙木塞紧紧塞住,待4个小时后,再加入蒸馏过的水,同样地轻轻搅拌,并再放置4小时后就大功告成。
若想让香水更持久,可以在最后步骤中,加入蒸馏水后放置最少四到六个星期。
就这样一种充满着鲜花灵气的花露水就诞生了。
当
然,安静还加了一点点的硫酸钠过滤水,这个可以让花露水在封闭好的情况下保存很久。
第二百三十九章 兰花与野猪()
安静给每一个女性都发了一个小瓷瓶的百花香精,她没有按肤色或是年龄区分,只要参与了采花的女人都给了。,
这把雅各急坏了,他恨不得把那两个女仆,洗衣妇伯托尼和布卡祖普小姐手里的百花香精连带着那两个精美的瓷瓶都抢过来
他于是去找那个美丽的温和的高大的女主人了,他在这里就是为了等到那珍贵的带着迷人芳香的百花香精,上帝啊,阿拉伯人和印度人用的香料和他们的比,那简直是粗鄙的农民和优雅的贵族相比了。
他熟练地用大宋的礼仪拜见了安静,提出了自己的收购数量。
安静笑着说:“采花的女人一定要最先拥有鲜花的香气呀,这是常识就像种粮的人一定会先尝到粮食的美味一样,你别急呀,以后我们还会有各种分类的香水。”
安静说的是真的,她已经通过商贩在临安城周边的花农那里,预定了大批量的玫瑰干花和薰衣草干花。
此时的临安城也是花城。
临安城内的花市巷,一般都是鬻花朵者居之,还有官巷寿安坊也整个都是花市。
甚至在皇城大内附近的和宁门外也有异常繁盛的花市,四季之时,皆有鲜花出售。
前文讲过,大宋人人都喜欢佩带鲜花,哪怕是专职挑水的人。
临安城外的花农们,甚至创造性地发明了用纸糊的暖窑,他们用硫磺和马粪作为铺底,加填上花土,浇上人尿和水后,利用硫磺与马粪的化学反应释放热量。提高地温,可以在冬季让鲜花盛开。
那是一种半地窖式的温室,即采日暖又借地温,通过让地温和气温并增,使花卉栽培完全置于人工提供的立体气候中。
所以,只要花源的问题解决了。可以天天开工的。
当然,流求岛上野花资源也不要浪费了,安静相信自己迟早会找到最富有个性的天然香精配比。
他们所需要的瓷瓶也是从大宋定制的,到时只要用巴沙木包裹上丝绸,就可以制成密封程度高而且好看的包装。
雅各找安静当然还有一层意思,他是想说,女人如何能配得上这种香水贵族妇女可以的,但是那些佣人们,甚至是有可怕肤色的人们。她们怎么也能配
但是,他是聪明的,他能听出这个女主人的意思。
他闭嘴了,千万不能惹到让这个高贵而又高大的女主人生气的地步,他最后压下了自己的想法,礼貌地告退了。
安静看着他倒退着离开了,想笑,用得着这样就诚惶诚恐吗
自己吓到别人了
沈千千拉着娜娜的手来找安静了。问自己和娜娜使用香水的方法对不对。
安静还真教过沈千千正确的方法和涂抹部位。
她观察了一下她们两个的使用后,赞扬了她们。说她们聪明。
两个小女孩子高兴了,娜娜学着沈千千的样子说:“安主家,我的名子就是一种草的名子,在一个远远的山谷里,到处都是那种草,开花时。要比那百花香精还要香”
接着,她说那些花有些像韭菜了,但是叶子少很多。
安静马上蹲了下来,看着娜娜那清澈的眼睛,说:“它的花瓣是不是很多层有红点”
娜娜用力点着头说:“是呀。是呀我想那种花要是制成香精,一定更好闻我想领安主家去看看,多采一些”
好吧,安静高兴了,她也许通过这个小女孩子找到了传说中的兰花谷。
安静马上就要去了,可能要走几天。
她高兴地对张国安说:“我怀疑是野生莲瓣兰”
哇张国安说:“这要是拿到那面的世界,上百万一棵了”
安静敲了他胳膊一下,不要总想着换点什么。
张国安也笑了,现在为这里的发展都养成交换的习惯了。
安静说:“我能制成世界上最好的天然香精那面世界只有兰花的香精人工合成不出来”
张国安这次不说话了,他知道,如果安静能成功,那个价值就太大了。
大宋市场对香料的喜欢,简直是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了,无论多昂贵,都能卖出去。
更让人高兴的是,大宋政府还没有对液体香精垄断,因为他们哪里想过世上还能有这种货物。
张国安马上派出六名队员,让张德培带队,陪着她们十个女人上山,安静不想带上手枪,但是张国安坚持,如果不带上,就不让她亲自去,她只能听从。
她们一行人走了三天的山路,在娜娜的带领下,真找到了那个所谓的山谷。
那里非常幽静,两边高高的山崖挡住了阳光的直射。
真是满山谷的幽香
安静马上观察了兰花的花形,看到那花瓣是粉红色的,分3重叠连,恍如花中有花,极为新奇耐看。
它开出的花朵体型较大,因此花朵的地位突出,胜过了兰叶。
它就是莲瓣兰
这是一种一杆多花的春兰,花朵多且大,充分展现了大自然的美。
更为难得的是,它的香味浓郁而持续,但是却不烈,像是一位素雅的仙子它是很好的观赏花,又是能产出天然香精的好原料。
安静没有着急采花,她和众人在山谷里走了走,她发现有三种不同的品种,除了粉红色的之处,还有淡绿色和黄色的。
花形也不尽相同。
安静这时候命人把盛开的兰花小心地采摘下来,还要分成三个品种,不能混合。
最后,她还亲自挖掘了一些兰草,细心分好株。
这种山地兰草是可以移植,并且可以大规模种养。
她们还保留了一些含苞欲放的花朵,等着下一次来取。
也许是她们带着一大批兰花的原因吧,那香味可能刺激到了什么,下山的时候,在一个小溪畔上,一头大野猪突然探头探脑的出现了。
它巨大的獠牙很吓人,娜娜和沈千千吓得尖叫着跑到安静的背后
安静这时毫不迟疑地拔出了大腿上的手枪,打开了保险,稳稳地指着那头大野猪,说:“滚开,别来惹我们我会打死你的”
这一幅场景,很长时间都印在了两个小女孩子的脑子里,她们有安主家的保护
那头野猪可能从没有听到过女性
性发出的声音吧,愣了一下,哼哼了两声。
它可能觉得不好惹,或是不值得,又或是准备发火。
后面赶过来的流求卫队队员们马下放下兰花袋子,操起火帽式米尼枪就打去。
他们打猎都成了习惯了
几枪过去,那头野猪便倒地而亡,二十几米的距离,再厚的皮也挡不住米尼铅弹的打击
队员们欢天喜地地去砍下粗树枝,几个人就抬了起来,陪着女子采花,本来就是极其无聊的事情,有了这个意外的收获还有点意思。
其实自始自终,安静都没有开枪,但是有那么两个小女生却认为,安主家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女子
第二百四十章 鲸鱼肉也好卖了()
安静最后制取了三种兰香型的天然香精。 ‘
更为特别的是,这三种天然香精在阳光下看那瓷瓶里的颜色,竟然还真带有偏粉,偏黄,偏绿的颜色。
安静小心地给它们配上一点点薄荷油和樟脑后,那原本浓郁而持久,但是又不冲鼻的幽香,马上就多了一些清新的、水感的味道,闻起来又非常凉爽。
但是,这味道,她还是感觉没有调出理想中的那种感觉……她想要的是那种雨后兰花深谷里的感觉,现在这个味道,有些做作了,像是用人工洗过的一样。
当然,一个优秀的配调香水师在那面的世界是天价的级别的工资。
就现在这个水平,已经是横扫世界了。
她还现那个娜娜对香水味很敏感,这一点要比会炮制卤货的沈千千强。
安静在配制的时候,也没有避开这两个小女孩子,安静也喜欢孩子,任由她们静静地旁观了。
这一批香水除了给了雅各一些外,还借助刘钱行在临安城卖了。
因为张国安需要许多的造船物资,比如桐油一项,几乎是有多少要多少。
还有生漆、棉花、各色金属等等,这些都是流求岛无法产出的。‘
一个小瓷瓶就能卖到两百贯钱,两小瓶就是一个农家的全部家产,当然能换回很多生产生活物资了。
大宋的税司也高兴啊,他们两头收税。
前文也说过,这都是从巨商大商们手里收税,与寻常百姓没有关系,反而因为流求岛的大量进货,单单就是临安行在一地,物资流动就快多了,而且不知道会让多少人找到了职业。
张国安当然还想展到其它大城,但是,人家临安行在一地。就基本满足了他的需求……他流求岛经济体量还是不足。
也不能说没有影响到大宋其它地方,他的鲸鱼肉系列产品就忽然好卖了,不是原先不瘟不火的样子。
特别是其中的鲸鱼肉干,积压的产品一扫而空!
原因很简单。平章贾似道注意到了这个产品,不是他喜欢吃,而是鲸鱼肉便宜,而且还是肉,可以饱人。只是费了些薪火。
大宋时期,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并称二府,同为中央政府机关;枢密院设十二房分曹办事。
元丰改制时,有废枢密院、还军政于兵部之议,但是宋神宗以为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互相维制,何可废也的原因,遂留之。
宋初,中书和枢密院对掌文武二柄。‘宰相因不带枢密衔而不得预军事。
庆历年间用兵西夏,一度由宰相兼枢密使,大宋南下后,特别是在宋宁宗时期,宰相始例兼枢密使。
所以平章贾似道还得操心军备之事。
话说有一天,他陪着大宋官家赵禥一起来到了御前火绳枪军营。
大宋官家赵禥仍同大宋先皇们一样,对军阵之法喜欢研究,那一****坐着四轮/大马车在皇宫内行走,忽然想到可否用战军之法来掩护行军中的火绳枪?!
他的脑海里开始出现了一幅场景:在他的御前火绳枪军行军时,两边都是四轮/大马边。可以镶着铁皮,车上载着火绳枪手或是弓箭手、弩手,这不正好护住他们行军了吗?若是有鞑靼铁骑来冲击,完全可以先挡住嘛!
好吧。大宋官家把所有道路都当成了皇宫里或是御街的水平了……
这个没有关系,可以演练的,以前他也不是没有被否定过阵法,还都是自己否定自己的。
比如让火绳枪手把他们原本的线列阵法改成五点梅花阵法,或是把火绳枪和长枪队混编在一起起名叫阴阳乾坤阵法……后来火绳枪军真照着他的阵法演练后,他看了都笑了。不行,自己是在搞乱他们,就赶紧叫停了。
所以,这一次的设计,他也要演练一下。
现在,他的御前火绳枪军和石炮营那是军费足足的,连饭都是吃三顿,这一切都完全由内藏库出钱钞,不关军部的事情了。
于是,马上就打造了铁皮式四轮/大马车,先自己练着,以待官家亲自检校。
那一天,他们就真的去检校了。
刚一开始时,平章贾似道马上就现了问题。
在演军场上,两趟铁皮式四轮/大马车,轰轰隆隆地走着,它们上面的车厢还是敞口的,有火绳枪枪手,还有弓箭手站在上面,然后还来了个停车,那些人模仿有骑兵来袭,还向着两边射击……
大宋官家的师臣贾似道马上想到,若是在野外,上哪里找这样宽敞平整的道路?
还能上两趟车夹着一队人马一起通过??
他看了一眼大宋官家赵禥的兴奋劲儿,不说也得说了,要不然他要是下令让各路人马都照着学可遭了。
师臣贾似道说:“官家,若是野外之路,皆如这演练场般平整且宽大,此法甚好!”
大宋官家赵禥吃了一惊说:“那野外之路不能过四轮马车吗?!”
师臣贾似道想了一下自己当年带兵时的路况,说:“能过一辆的道路都是最好的……官家可以召来法可统领问过一下……”
法可统领来面见官家后,如实说了那野外路况。
大宋官家赵禥听完后,才明白,原来能过一辆的都是好路了。
法可统领看大宋官家赵禥的表情,小心地说:“那铁皮包裹大车,也是极好的,至少可以用在辎重运输上……寻常人是想不到这个方法,非得是久经军阵的人方可想出来。”
师臣贾似道看大宋官家赵禥眉目舒展开了,心里大喜,他也笑呵呵地看着法可统领,这个青年是人才,还得要重用!
法可统领不知道自己已经在平章贾似道那里升职了,他又趁机提出要上前线,比如襄樊两城之地。
师臣贾似道又轻轻皱了眉头,想,这还得好好和他谈谈,你以为成立这个火绳枪军和石炮营是做甚的?就是保卫临安行在……襄樊两城那是军事重地,让你这个年轻人去做甚?
结果,大宋官家赵禥先充分肯定了他为国效力的想法,但是,这里也是重要的地方,临安平安了,天下一样也平安。
总之,大家都认为至少有了新军备,算是一个收获了。
这时,师臣贾似道猛然闻到了空气中有煮肉的味道,他知
道这个军营是吃三顿饭,但是全体人员还有肉吃……是不是有些奢侈了?
那法可统领可是凤凰男出身,会过日子的,他解释道,那是鲸鱼肉,才几文钱一斤,就是有些粗糙,必须要小火大炖,或是大火猛蒸才可更好的进食……(。)
第二百四十一章 付出必须有回报()
这之后,平章贾似道马上命令购进鲸鱼肉产品,以充顶中央给地方军区上四大总领所的部分拨款……这可以省下很多钱钞!
这个充顶方法一点也不新鲜,还有过用和尚、道士的出家度牒来充顶拨款的时候,更别说是还用过米粮棉布之类的实物了。‘
这一下子反弹回对鲸鱼产品的需求了。
张国安趁机用老贾给的钱钞在各个大城市招募工匠和劳动力,哪怕是最基本的水手。
这样,双方形成互赢式的展,如果没有为偷袭战做准备,张国安喜欢这种局面,一点点做大做强自己。
张国安没有想到的是,平章贾似道还是把解决厢兵的主意打到他的头上了,这个老贾一方面仍然需要加大精盐的产出,另一方面甩包袱尽量把冗兵弄到那个海商那里。
前后几次塞人过去,老贾没有现对方叫苦,而且只带了一批军粮过去后,对方似乎忘了再索要军备之类的事情……这一点出乎他的意料,那些粮食不重要,以后可以补给他们,只不过还真有地方不怕人多,他拿什么来养这些人?!
但是没有时间想那么多了,先一心把冗兵问题解决了,马上又派出几千人去那里煎盐!
他还让门客给那个张海商写了一封鼓励信,大概意思是,要为官家多出精盐,多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朝廷从来不忘记为大宋做出贡献的人,很快就会给你一个荣誉官职,就是实授官职也可以有,足够你在殷地安国光宗耀祖了……
这个还真不是大宋人的自大,这个时空,相当多的蕃商以能获得大宋一个荣誉官职为荣,更别说是实授了。‘
张国安看着又有几千人渡海来到这里,很高兴,大宋从国家命令的层面来让他们打工。这效率真不是一般的高!
这可远比自己挥动着钱钞亲自派人去招募的效率高太多了!
但是他对官职什么的一点不感兴趣,而且他现了,原来自己还以为老贾同志是急流求球之所急,才派出这样多的劳动力来。没有想到现在是自己在消化他们本该待岗再就业似的人员呢!
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你们对失业人员啥的每个月都给补助之类的,那是你们大宋的政策,咱不妄议。但是你不能派出大批次的劳动力只带着几个月的口粮就来这里了,我这面干活还工钱!
大宋的社会救济制度确实完善。
没有工作了,当厢兵去,管吃管住小钱;遭灾了,当厢兵去,管吃管住小钱;犯罪了的人,也去当厢兵……
甚至还可以退伍,只不过他们叫剩员。 ‘
剩员在宋朝的禁兵、厢兵和土兵中都存在,它是宋朝军士中的拣退者,即禁兵、厢兵、士兵因年老或疾病。不任征戍,保留军籍,减削军俸,在军中从事杂役的人。
按规定,凡十将、将虞候、承局和押官至65岁,军士至6o岁,原则上须降充剩员,至5年后退役。
此外,军中有疾病者也须降充剩员。剩员只领取一半以下军俸,充军中杂役。宋朝大多数的老弱士卒。都是安排在剩员中的,并且成为宋朝的一项传统。
减充剩员的将校虽然没有脱离军籍,仍然有饭吃有军晌拿,但已不是军队的主要战斗力量。它具有安抚、照顾年老残疾军人的意义,这时,他们的幸福感就不是一般的强了。
宋朝对退伍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