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天之下-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遵命!”史天泽得令,引本部人马匆匆而去。

日落时分,柴潭水已经排尽,蔡州城失去了外围屏障。孟:=部下将早就准备地的柴薪铺在潭底,选一队死士突至柴潭楼下,楼上的床弩无法攻击近处,只得短兵相接。于此同时,秦军也从另外三面开始了攀城,双方短兵相接了。

其间,柴潭云雾缭绕,潭水暴涨,犹如神迹。完颜守绪遣参政张天纲祭柴潭大神,赐号曰:护国灵应。

蔡州城的外城早已经在秦军砲石的猛烈攻击下,变得十分脆弱。这次石弹又变成了火油弹,将城头上烧成一片火海。

张柔在西面,史天汉与王珍在北面,张荣与严忠济自东面,连同南边的宋军一起发起攻击。夜间,金将又率五百死士出西门想偷袭宋蒙营寨,被秦军发觉,何进命人以强弩射死大半来袭金军。于是赵诚当即立断,命令秦宋联军合力攻西城,并攻陷西城城楼。张柔首先登上西城,身中数箭,从城头上摔了下来,孟:'来。

完颜仲德的防守十分完善,秦军联军攻克了西城之后,发现他们的面前是一道壕沟,无法再进一步,只能居高临下放箭。

秦宋联军不得不放弃继续从西门深入,急攻其他外城,花了十五日终于将敌军逼入内城。城内,皇帝完颜守绪亲自抚慰将士,选精壮妇人换上男了衣裳,充当壮丁,搬运木石。

金军不甘坐以待毙,完颜守绪命人杀上厩马五十匹、官马百五十匹,分犒将士。尚饲马只有十匹而已,百官之中只有执政的少数几个人有马可乘,其他人只能步行。

皇帝又尽出御用之物,用来赏赐将士,所有不足者只能从百姓家中索取。主持此事者苛暴,百姓稍有反对,便血流于市。金军驱城中老弱孩童入大锅熬成热油,惨绝人寰,以此为防御“武器”,往下浇烫秦宋将士。

双方相持了两月,纵是秦宋联军死伤也不少,赵诚父子率亲卫突前,不畏箭矢,部下见此,士气又复振作。金军甚至因为粮食不够,能吃的都已经吃尽,鞍靴甲革包括军鼓鼓皮都煮熟吃掉。老幼相食,凡是败军之队,常被斩杀,袍泽人肉就成了军粮。

蔡州城成了人间地狱。

城内多处成了一片空墙,原因是内城因为要修筑堡楼硬栅,公私木材尽告罄,只得拆民屋,所以由城及市四五里皆是光秃秃的屋墙。城中忠孝军尤其死战,但是因为饥饿,有忠孝军抢夺百姓口中之食,完颜守绪知道了,有心包庇忠孝军,其帅王山儿却坚决反对,最终杀了犯事的忠孝军军士。相持之中,忠孝军在四面城墙上死了总帅一、原帅三、都尉二,总领、提控以下不可胜数。

完颜守绪在双方将士的呐喊声,和无数血淋淋的死伤中度过了一个惨淡的正旦节,这一次他无路可去。赵诚从俘虏口中得知,命秦宋联军在城外故意大吃大喝,搅乱了守军的心神。

上元节那天,穷途末路的完颜守绪将大臣们召集在面前,

“朕为金紫光禄大夫十年,当太子十年,当皇帝近二十年,自知没有什么大的过错,死无恨矣。所恨祖宗传祚百余年,至朕而绝,与自古荒淫暴君同为亡国之主,只是这一点让朕耿耿于怀……自古以来,没有不亡的国家,亡国之君往往为人辱囚,或被绑缚献俘,或跪于殿庭受辱,或关闭于空房。朕绝对不会到这个地步!众爱卿你们看着,朕志决矣!”

完颜守绪有必死之志,闻者无不泣涕。

当夜完颜守绪微服率兵夜出东城,想找机会突围,然而刚至楼栅,遇到秦宋联军的阻挡,不得不退了回来。

东面元帅完颜承麟奉命来见完颜守绪,见皇帝面无血色地呆坐在椅子上,似乎怕惊扰了深思中的皇帝,悄悄地说道:

“陛下,敌军正在西门掘城,恐怕会整军入城……”

“朕已经无所畏惧了!”完颜守绪打断了完颜承麟的奏报,“朕现在就将大位传给卿吧?”

“陛下,万万不可!”完颜承麟连连推辞。

“朕体素肥,不便于鞍马驰突。爱卿平日敏捷有将略,万一得免,能保我大金国祚不绝,就了却朕的心愿了。”完颜守绪道。完颜承麟见皇帝哀恸欲绝,这才点头同意,跪下受玺。

虽然存亡只在旦夕,然而礼不可废也。文武群臣入内班贺,唯有忠孝军元帅之一蔡八儿不拜,新皇帝完颜承麟问他为何。

“事已至此,唯有一死而已,安能更事一君乎?”蔡八儿答道。

完颜承麟没有追究,因为南城已树宋军旗帜。倾顷之间,四面杀声震天,秦宋联军攻入了蔡州内城。新皇帝立刻奔出,率众与敌拼命,完颜仲德等领兵退入内城,与敌军巷战,蔡八儿当场战死。

未几,完颜守绪在幽轩堂自尽,一代帝王带着不甘而死。完颜仲德见大势已去,跳入汝水之中追随他毕生忠诚的皇帝去了,紧接着又有五百余大臣、将士效仿,包括忠孝军另一元帅王山儿等从容跳入汝水赴死。虽古之田横无以加也!

完颜承麟率余部退回子城,听说了皇帝自尽,率臣属赶回,痛哭说:“先帝在位近二十年,勤俭宽仁,图复旧业,有志未就,可哀也已!宜谥曰哀。”这虽不无过誉之辞,但也有符合事实的成份,哀宗毕竟是为江山社稷而死。

祭奠未完,秦宋大军破子城而入,完颜承麟只得举火焚烧哀宗遗体,带着未干的眼泪,义无反顾地冲入奔来的秦军之中,直至被秦军淹没。

一个旧帝国的落日终于谢幕了。

第七卷 朝天子 

第八十八章 轮回㈠

史的轮回,总是一兴一亡地循环往复,或许这种反复)3主旋律。

每一次轮回,都少不了一番惨烈的死亡与淋漓的鲜血,还有阴谋与阳谋。大战之后的蔡州城,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双方将士的尸首,城中残存的百姓,个个瘦骨嶙峋,他们睁着麻木的双眼看着秦宋联军的涌入,他们父母兄弟与妻小不是死于敌我双方的刀枪之下,就是成了守军的腹中食物。

城中到处都可以看到仍在燃烧的火光,浓烟翻滚,笼罩在蔡州的上空,不肯散去,像是聚集在秦宋将士头顶上挥之不去的冤魂。或许这蔡州城应该被称作是鬼城,更为恰当一些。

赵诚父子带着亲卫,迈过倒毙在地上的尸首,穿过千疮百孔的民居,往子城走去。民居早已经被守军拆了,仅留下孤零零的墙壁立在那里,时不时的,有秦军从废墟中找到一两个躲藏在其中的守军或者百姓。

“书上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又云,为人君者应以仁怀柔天下,我儿以为这是为何?”赵诚忽然问道。

赵松避开父亲的目光,低着头往前走。赵诚也没有追问,他这更像是在扪心自问。

“打仗嘛,总会要死人的。”汪忠臣在一旁议论道,“我们不能因为怕死人,就休兵止戈,今日死些个人,明日就少死人,甚或不死人。”

“国主内政仁字当头,处处替百姓考虑。此乃王道也。”李道,“国主起初治河西诸郡,三年小治,五年大治,百姓心服口服,俱以为贤。然彼时陇右、陕西皆为战乱频仍之地,及至国主兵势崛起,将陇右、陕西纳为版图,又经国主轻徭薄税予民休息,至今陕西、陇右百姓以为乐土。由此及彼,河南不治多年,金主平庸,又识人不明,奸臣误国,而河南百姓处水深火势之中,今国主已灭金国,虽然兵锋所至,总会死伤无数,然大治可期,此方为‘仁’也!”

李的话听上去是说,一个人要是前半生杀人如麻作恶多端,一旦遁入空门,就可以逃脱罪名,就是国法也应在佛寺前止步。原来这个“仁”字,要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言,赵诚灭金,那是替天行道,上体天心,下体民意,为达目的什么手段都是合理的。

部下的吹捧,并未让赵诚觉得心安理得,也未让他心中太过不安,他只知道凡是挡在面前的,只能摧毁之,尽管他知道总会有不相干的人送命。赵诚越来越相信,他受命于天。

赵诚在街上站住了,见何进正在不远处指挥着人手,搬运尸首。无数对手的尸体、部下的尸体,还有不相干人的尸体,密密麻麻地拦在了前面,就像铺就了一条通向权力之巅的血路。

“王道还需霸道辅!”赵松这才开口说道。赵诚微微一愣。心想这一年以来地征战。早已经让自己地儿子见惯了生死。

曹纲急匆匆地跑了过来。禀报说发现了完颜守绪地遗骨。赵氏父子便面色坦然地踏着这条血路往幽兰轩行去。

幽兰轩是完颜守绪自尽地地方。已经在大火中烧毁大半。孟:u蹲在里面。冒着呛人地烟尘仔细寻找着完颜守绪地遗骨。

完颜守绪虽然穷途末路。但他至少是抵抗到了最后。自知无法回天之时才自我了结地。他保住了自己地尊严。而从容投水赴死地完颜仲德等五百忠诚之士。则赢得了秦宋将士地尊敬。即便是当了不到一个时辰皇帝地完颜承麟也是力战而死。无论是持何立场。在战场上忠贞不渝抵抗到底地人。总会令他们地对手投以尊敬地目光。

然而胜利才是最重要地。赵诚更为自己地部下将士而感到骄傲。

“禀国主。末将就找到这些!”孟:+报道。他脚下只有一些烧得焦黑地残存骨头。

“孟将军,这是要将这些骨头送至临安吧?”赵诚问道。

“正是如此!”孟:#

完颜守绪的遗骨,对于宋国来说,比拿下蔡州城还要重要,就好比手刃了杀父仇人一般大快人心。然而这对于赵诚来说,这毫无意义。

“孟将军若是不嫌麻烦,将军全拿走吧!”赵诚轻笑道。

“多谢国主!”孟:#:并无区别,不过既然秦王不要,那他也就不客气了。那完颜守绪临死时,曾置一批宝玉、法物在身旁,早就被秦宋两军瓜分了。

旁边忽然传来一阵哭喊声,那是金国的遗老遗少们,他们见皇帝的遗骨要被送至临安羞辱,情不自禁地失声痛哭,引来一阵怒骂声。其中品级最高的要属参知政事张天纲,正伤心欲绝地站在那里,老泪纵横。

赵诚见他身边的一位文臣模样的人物,正拢着双袖,抬着头看着天。因为此人的这个姿势自赵诚进来,就一直没动过,对周遭的一切无动于衷,脸上无任何表情,与旁人迥然不同,这不能不引起赵诚的注意。

“你是何人?”赵诚问道。

那人仍是无动于衷。

赵诚左右壮汉立刻奔上前来,将此人按在地上。有金臣回道:“此翰林王是也!”

赵诚和他的部下们,闻言大吃一惊,曹纲连忙上前将壮汉挥退,将这位叫王的人扶了起来。

“王翰林方才在望什么?”赵诚奇道。

“王某在望天!”王此时的表情还是一成不变。

赵诚不由得也抬头望了一下天,没有发现什么不同,今天天朗气清,已经是春天。

“天上有什么?”

“听说天上有神灵住着,王某在看神灵长着什么模样。”王道。

“哦?天地不仁?”赵诚大笑,并不以为意,“王翰林与孤之重臣王从之有旧,孤就请王翰林去中兴府观天,如何?孤素知王翰林的才学,若是王翰林愿意归附我朝,孤愿意以臣待汝!”

“如果秦王可怜王某,不如放王某归乡?”王道。

“那好吧!不过汴梁不靖,仍有余寇,不如先至洛阳。”赵诚心想这事暂且放到一边,金国刚亡,面

就是有心臣服自己,也不可能一口答应,将来让王敬T+事,他见王并未反对,就问孟:#孟将军安排吧?”

“多谢、多谢!”孟:#去也是一件大功,孟::

“哈哈,我大金国国君之烈,比之徽、钦如何?”那张天纲突然癫狂地冲着孟:#

孟:布,拖了下去。赵诚和他的部下们,面面相觑,心中却在偷笑。

孟:_他下不来台。所以孟故意说另一件事,将话题岔开:

“听说息州仍有部分残敌,不知国主何时进攻?”

“息州原不过是一县而已,乃蔡州之支郡,只有少量兵马,又南临淮河,逃无可逃,孤已命一军前去讨平,将军莫要担心。”赵诚道,“眼下大事已定,按照贵我两朝盟约,陈蔡东南皆归宋国所有,如今残破不堪,还望大宋国早日安排收拾残局才是啊!”

“国主说的是!”孟:#帅。”

“史嵩之是相公史弥远之侄吧?”赵诚明知故问,“我大军不日将北去,一旦大军远去,陈、蔡、毫、归德甚至徐、宿一带若无官军驻扎,必会滋生盗匪穷恶之徒,还盼宋国早日前来接受城池,也好让孤早日回朝。”

“国主美意,末将纵是外臣,也倍感荣幸。”孟:突增,“孟某一定增派使者,向襄阳禀报,料想史帅一定会有计较。”

“那好!”赵诚笑道,“蔡州城还需收拾两三日,如今早过立春,尸首不清除干净,恐生瘟病。五日后,孤在城外大营中设宴庆功,还望孟将军不要缺席。”

“国主美意,孟某怎敢违抗?”孟:|;

赵诚带着亲卫离开,当然还有那位叫王的人。孟:|返回襄阳,正想打听赵诚何时履约,不料赵诚主动提出,这正中他下怀,连忙命人向襄阳传递消息。

息州北十里外,叶三郎与郭侃二人勒马观望。他们二人奉命攻息州。

远远就见息州城一片火海,斥侯来报,原来城中守军听说蔡州已破,皇帝自尽而死,便觉得息州早晚要面临大军围攻。主帅害怕,立刻举火焚烧州城,想渡过淮河,迁入宋信阳军境内的罗山中躲避。

“他们燃起大火,不正是摆明要我军前去攻击吗?”叶三郎笑道,“他们不去它地,偏偏要往宋国地境逃跑。”

“罗山乃宋境,这真是天赐我也!”郭侃大笑,回头道,“三郎,我料想敌军正忙着渡河,你们骁骑军从它处渡河,拦住前路,我率主力正面攻击。”

“元帅,为何一定要斩尽杀绝呢?”林岷反对道,“要知我军是追踪金军的,不如若即若离,驱之深入宋境。



“林副帅真是奸诈啊!”叶三郎笑骂道。

“姜是老的辣嘛!”林岷回道。

“宋国以往应对金人挑衅,姑不论蜀地,临淮一线,计有淮东、淮西、襄阳三大防区,淮东多水,水泽相间,淮西多山,以寨联结自保,金人以往自秋在南侵,来年春天又不得不北返,只有襄阳所处地方最利骑军冲刺,但那襄阳城太过坚固。襄阳与淮西之间信阳、光化一带,即是我们将要面对的前方,却是其中一条软肋。”郭侃扬着马鞭道,“信阳军、光州以至麻城一带,正有利我骑军冲刺,国主、枢密及诸帅有计较,我军会同骁骑军,发挥两军善于奔袭之长处,奋勇向前,饮马长江!”

至少在秦军一方,他们刚刚放下对金国的最后一击,又开始了另一场战争。这仿佛又是一个历史的轮回,此时赵诚正在自己的帅帐中,款待宋军大小将校。

赵诚举着酒杯,冲着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