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坻忙道:“娘,今日高兴的日子,您这么伤感做什么。儿子也不是一去不回了,明年除夕还要回来拜见母亲的,而且儿子还会带着您的儿媳妇,有什么好伤心的。不仅儿媳妇,说不准孙子都给您带回来。”
“哪有这么快!”李莎儿没好气地说道:“不说你是大明皇子,你媳妇是卡斯蒂利亚国的郡主,成婚定然会有许多有用没用的礼节;即使你们到了埃及就成家,而且你媳妇马上就怀上,明年正月初一前也生不下来。而且刚出生的小孩子也不宜走这么远的路。”
“那后年,后年儿子回京,一定让母亲见到孙子。”文坻又笑着说道。
“少扯谎!你还能年年从埃及回来不成!从埃及到京城往返就是四个多月,你在京里再多待半个月,这就是五个月的时间,你还做不做国君了。小心让人架空了。”李莎儿又道。
“不会的。再说,拂的规矩与大明不同,就算大权都被大臣控制了,也不用担心他们谋朝篡位。更不用说儿子背后还有大明做后盾。哎,这样说起来,其实儿子可以什么都不干,整日吃喝玩乐。反正守着埃及这个要道不担心缺钱花,事情有大臣来干,又不用担心他们谋反。”文坻好像发现了什么新奇的事情一般,一惊一乍的说道。
“整天就琢磨着偷懒!”李莎儿忍不住拍了他脑袋一下,文坻赶忙低头,但又吐了吐舌头。又引得李莎儿忍俊不禁。
“好了,娘知道你是故意逗娘开心。娘年轻时候也常常与亲人离别,慢慢的也习惯了。你也不必再这样做了。”李莎儿的神情恢复了正常,又道。
“儿子知道了。”文坻答应一声。
“初八你就要离开京城了,从初一到初七你肯定十分忙碌,做娘的有些话就今天交代给你。打仗的事情娘不懂,也不插话了;治国理政,既然大明不会在埃及留多少人,那为官的应当大多是拂人。你先不忙做什么,认真观察拂官员做事的规矩,等都弄懂了再上手也不迟。还有……”李莎儿嘱咐了好多话。
“是,儿子知道了。”文坻又答应道。
“对了,你的封号是可定下了?娘没听说加封你之事。”李莎儿又想起这件事,出言问道。
“没有。父亲说等打下埃及后再定。”
“也不知能不能封个郡王。文就是郡王,你总不能比他低了。”
“应当差不多。”文坻自己也拿不准。
“但愿能得一个郡王。”李莎儿又叹了一句,最后向文坻嘱咐道:“旁的娘也没什么可说的了,最后嘱咐你两句:你爹的话不能全听,卡斯蒂利亚国的话也不能全听,总要以你的藩国的利益为主,而不是其他任何国家。而且,最要紧的,还是过好自己的日子,多生几个孩子,比什么都强。”
“是,娘。”听到母亲的嘱托,文坻的眼泪差点忍不住流下来,勉强说道。
“我的儿。”李莎儿又伸手抱住儿子。文坻再也忍耐不住,眼泪夺眶而出。
允本来正与熙瑶说话,忽然听到传来哭声,侧头一看就见到李莎儿文坻母子抱在一起。他刚要站起来走过去安慰他们,一把被熙瑶拉住。“夫君,你还是不要过去了,让他们母子这样,比你掺和进去要好。”
“也是。”允闻言也重新坐了回去,看着抱在一起的母子两人。他不由得也有些伤感,心中想着:‘这么多孩子,将来都要离开京城几年也见不到一次。哎!’
第1732章 夺回我们的财富()
第二日正月初一倒并非如同李莎儿所预料那般,但从初二开始文坻就变得十分忙碌。虽然在控制埃及后,他还会返回京城一次,但埃及人可没有印度王公会享受,文坻当然要带着全套的卧具前往埃及。
还有一船的军械要带去。允为了在西方国家中显示大明强大的国力,决定不惜血本让军队使用炮弹和火铳,还要运送一整船的炮弹和火药过去。
此外,文坻还要接受克拉维约的教导。文坻要娶阿拉贡王国的公主,今后也会更多与拂国家打交道,就要学会他们的规矩。拂的规矩与大明的截然不同,文坻学起来十分吃力。好在大明实力很强大,他也不需要完全遵从,但仅仅了解一个大概就不知要花多少时候。这短短几日当然是教导不完的,所以克拉维约会和他一起前往埃及,在船上继续教导。
七日的时间转瞬即过,很快就到了文坻出发的日子。这一日清晨允在乾清宫召见自己的儿子,本想说什么,可最后还是什么也没说,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但文坻却忽然出言问了一个问题:“爹,您在年前,为何忽然又在朝堂之上掀起何为人的议论?”
“你问这个做什么?这与征伐埃及无关。”允反问道。
“爹,”文坻说道:“就在攻打埃及前掀起此事,如何与征伐埃及无关?”他不大相信父亲的这句话。
“文坻,父亲是不会骗你的。此事确实与征伐埃及无关。它只是与夺取埃及后所导致的后果之一有关。不过到底怎么回事父亲现在还不能告诉你。”允盯着儿子的眼睛,认真说道。
听到这番话,文坻终于相信父亲掀起对何为人的议论与自己无关,但他更加好奇,好奇于父亲到底有什么目的。可允拒绝告诉他,他也只能嘟囔一句:“好几件事情了,都不肯现在告诉儿子,非要等到夺取埃及之后。”
“怎么,还闹脾气了,”允又拍拍他的脑袋,笑道:“这不是父亲不愿告诉你,而是害怕传播开来被众人知晓。有些事情若是被许多人知道可不好,所以才不告诉你。若是你现在就想知晓,父亲也可以告诉你,但你万万不能透露被旁人,任何人都不能透露。”
“那儿子还是不要知道了。”文坻马上说道。他并不觉得自己说话的本事比得上老官僚,很可能会被他们把话套出去。反正这些问题也不会影响攻打埃及,现在不知道也没什么。
允又笑了笑,最后嘱咐了儿子几句话。文坻躬身答应,转身走出乾清宫,头也不回的向码头赶去。
他很快坐船赶到印度西部,与已经在这里待了近两个月的曹行带领的一个上直卫,以及印度三个总督府派出的军队和两万多印度土人民汇合,乘船先埃及而去。曹行率领的陆师已经摩拳擦掌,做好了与埃及的马穆鲁克人打仗的准备,但他并不知道,在与马穆鲁克人打仗之前,他就要与其他的天方教徒打一仗。
……
……
波斯湾最深处的港口,巴士拉。
在这个年代,巴士拉是全世界贸易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无数东西方的货物都在巴士拉汇集,然后再流转到世界各地。凭借经营东西方贸易,巴士拉城内积累的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里是全世界财富最多的城市。
既然这是一座为贸易为主的城市,那么它当然会有许多商人与商船。这些商人未必会在巴士拉城久居,船只也不会长期逗留在这里,但由于往来的船只太多,使得码头上永远都是一派热热闹闹的情形。
但这段日子与往日相比却略有不同。这段日子以来,逗留在巴士拉城码头上的船只越来越多,许多船只好像触礁了似的,将船上的货物卸下来之后却不离开,而是仿佛等着什么人;而且每日还有许多身材高大的壮汉自西方而来。这些从西方来的人虽然是骑马来到巴士拉城,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是常年在大海上漂泊之人,不知道为什么会离开大海。许多来往的小商人对此十分好奇,忍不住在城内打听。他们打听得到的答案是:主号召大家进行圣战,抵抗东方的异教徒。
这一日,许多小商人刚刚将货物拉到船上,正要扬帆,忽然见到巴士拉城的西北面出现一队人。这队人人数不多,但人人骑马而且骑得都是好马,风驰电掣般来到城门处,随即翻身下马向城内走去。把守城门的士兵对这队人非常恭敬,恭迎他们入城。
这还不是最令商人们惊讶的,最令他们的惊讶的是,这队人马打着的旗帜,竟然是黑色的蛤理发旗!“难道前些日子打听来的消息是真的?主真的号召信徒进行圣战,抵抗东方的异教徒?”
“打出蛤理发的旗帜果然好用,竟然号召了这么多海盗来到巴士拉城,而且其中许多人是来自北非的海盗。”在这一队人马中,其中一个年岁较大、身穿铠甲的人脸上微微露出笑容,说道。
“依我看来,他们并非是因为蛤理发的号召而来的。自从一百多年前巴格达城被蒙古人踏平,蛤理发也被蒙古人虐待死了以后,虽然各地仍然拥立蛤理发,但蛤理发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权威。他们之所以会赶到巴士拉城,是为了阻止明国控制埃及。”他左侧一人却这样说道。
“大约,你说的这件事是他们赶来巴士拉城的主要原因吧,但即使如此,没有蛤理发的号召,也绝对不可能让他们齐聚在这里的。”先前说话的老人又道。
“您说得对。”老人右侧那人赶忙说道,阻止了左侧那人想要说的话。
这个老人,就是奥斯曼帝国现任皇帝穆罕魔德一世最信任的大臣,也是他年轻时候的先生阿尔巴尼亚人巴耶济德。他左右的两人,就是两年多之前从印度逃出来的扎希德与宰希尔。
穆罕魔德一世得知了卡斯蒂利亚王国要与明国联手夺取埃及后十分惶恐,不仅马上停止了攻打匈牙利与扫荡爱琴海的计划,集结主力军队准备战争,同时还在琢磨任何其他可以阻拦明国的办法。
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号召所有的天方教徒海盗在海上阻拦明军,哪怕不能将他们击败,只要迫使明国认为强行派出军队穿越大食海的损失太大,停止派兵即可。
正好此时马穆鲁克人也知道了卡斯蒂利亚王国要与明国联手夺取埃及,更加惶恐,穆罕魔德一世派人与马穆鲁克苏丹国的苏丹法拉吉联络,双方一拍即合,马穆鲁克苏丹国提供蛤理发的名义,奥斯曼帝国负责组织,发起号召建立这支海盗联军。
至于扎希德与宰希尔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向西逃到波斯境内后却站不住脚,不得不继续向西撤退,因听说奥斯曼帝国是现在天方教最强大的国家,所以投奔了穆罕魔德一世。他们原本只想在这一国内苟延残喘,报复明国只是在梦里想一想,可听说这件事后,主动站出来,声称自己来自印度,曾经与明**队交过手。穆罕魔德一世于是就把他们二人派来给巴耶济德做助手。
说话间,他们已经来到城池中间面积广大的广场内。广场内此时有许多身材高大的海盗聚集,他们见到蛤理发的旗帜,忙低头行礼道:“尊敬的巴耶济德帕夏,欢迎您的到来。”
“能响应主的号召来到这里,你们都是真正的勇士,虔诚信奉主的勇士。”巴耶济德笑道。
“您的言语真是让我们无地自容。”这群海盗又道,言辞之无耻令扎希德与宰希尔都皱起眉头。
巴耶济德脸上的表情倒是没有多大变化,只是笑呵呵的与他们说话。众人寒暄一阵,巴耶济德的脸色变得郑重起来,走上高台对众海盗说道:“若是一般的日子,我会与你们这些勇士不停的寒暄,但现在与过去不同,来自东方的异教徒十几年来一直在不断的夸张。从十五年前起,明国人开始迈入过去几乎不会进入的孟加拉湾,而且凭借强大的国力迅速让船只遍布整个孟加拉湾,夺取了这片海域的控制权,无数明国的商人也涌入这片大海,迅速在印度与明国的贸易中占了主要份额。天方教徒们不得不向后退却。”
“那一次的退却对于天方教徒来说并不是致命的,因为我们还掌控有大食海,还控制着东西方贸易的枢纽,损失并不大。可最近这两年,明国人逐渐开始进入大食海,想要抢夺印度至天方的航线;这还不算,他们甚至要联合欧洲的卡斯蒂利亚王国,夺取埃及和苏伊士。”
“若是被他们夺取了埃及和苏伊士,欧洲国家就可以直接同明国做生意,我们天方教徒将从此被排除这一贸易之外,将再也得不到真主赐予我们的,这巨额的财富。天方教世界也将永远的落寞下去。”
“所以,为了真主赐予我们的财富,为了天方教世界的繁荣,我们要阻止明国人的野心,将他们打回去,告诉他们,这里不是他们应该来的地方!告诉他们,学会尊重天方教徒!告诉他们,天方教徒的强大!”巴耶济德高声说道。
“巴耶济德这份鼓动人心的本事真的是太厉害了。他也没说多少话,但就这简单的话语就让在场的海盗们都这样激动,太厉害了。”站在巴耶济德身旁的宰希尔忍不住小声嘀咕道。他是场内少数还保持有理智的人。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一样。在场大多数海盗的情绪都被巴耶济德的这几句话所调动起来,他们纷纷站起来,激动的喊道:“将他们打回去!夺回主赐予我们的财富!夺回主赐予我们的财富!”
现场混乱了好一阵,过了一会儿众人才慢慢平静下来。
(穆罕魔德一世与蛤理发都是故意错别字)
第1733章 海盗们()
这时已经到了中午,小海盗很早就被打海盗们赶出房屋等着迎接巴耶济德等人,平静下来后感觉肚子已经饿了,纷纷嚷嚷着要去吃饭。巴耶济德也当然也不会阻拦他们吃饭,又说了几句话让众人散去了。小海盗们忙呼朋唤友各自找地方吃饭喝酒去了。
但巴耶济德与打海盗们却并未去吃饭。他们都十分心急,已经顾不上吃饭了,在让小海盗们散去后齐聚到了巴士拉城的城主府,商议起军情来。
“此战的目的,就是阻止明军靠近埃及,在埃及登陆。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你们用什么办法都可以。但我要提醒你们,明国派出护航的水师十分强大,不仅船只巨大火炮众多,而且水手训练有素,并不容易对付。”巴耶济德也不说废话,开门见山的说道。
“明国水师的实力当然很强大,我手下就有海盗是从孟加拉湾跑过来的,我也亲自与明国的水师打过交道,对此很清楚。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
一个活跃在大食海上名叫阿卜杜勒巴里的大海盗头子并没有被巴耶济德的话吓到,反而自信地说道:“明国人对印度以西、非洲以东的大海并不熟悉,而我们天方教徒早在数百年前就已经在这片海域活动,成为这里的主人。我们比任何人都熟悉这片海域,除了印度沿海之外所有的大食海沿岸的港口都是天方教徒所有。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巴耶济德点点头。阿卜杜勒巴里说的不错,若论对大食海的熟悉,没有人能超过这些海盗。但是,怎么合理的利用这些优势?
“至于怎么利用,首先,当然是利用对这片海域的熟悉,利用对港口的掌控而得到详尽的消息。比如说,”阿卜杜勒巴里用手指了指印度西海岸的一处港口城市,“这座城市,现在有超过两万明国陆军士兵驻扎,还有相同数量的印度贱民作为民,等待明国的皇子抵达后坐船前往埃及。从这个消息我们可以得知,明国的皇子还在路上尚未抵达印度,我们完全可以在半路上截杀明国皇子,将他杀死,这一战自然就结束了。”
“杀死明国的皇子?真是好主意!明国海军的活动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意(大概指的是抢劫吧),他们占领大半个印度后又使得我难以在印度销赃,杀死明国的皇子进行报复真的是好主意!”有人叫道。
“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巴耶济德马上说道:“即使杀死一位皇子,也不会影响明国强大的实力,相反会激起明国皇帝的报复。他会派出许多船只不惜血本在大食海上打击海盗,你们都会变得很危险,至少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得不躲藏起来。明国也仍然可以再次派出军队攻打埃及。所以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
其实截杀明国皇子,对这些海盗未必会有太大的影响,毕竟明国皇帝再暴怒,也不可能将所有的战船派到大食海,即使都派到了也不能长久维持,海盗们只要避过一阵即可,而且截杀明国皇子得来的财物可以弥补避风头的损失。除了极少数的倒霉蛋,对大多数海盗并不是赔本的买卖。
但这对奥斯曼帝国会造成不可测的后果。一旦明国查到了行动是奥斯曼帝国组织的,明国皇帝或许会发疯了一样推动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或许不会有太激烈的动作,这是一个难以预估的事情。巴耶济德不敢赌,穆罕魔德一世同样不敢赌明国皇帝不会有太激烈的动作。他们为了稳妥,不愿推动这样的事情。
阿卜杜勒巴里也不知是否看出了巴耶济德的心思,但他见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也没有坚持,转而提出第二个建议。“既然不能截杀明国皇子,明国的陆军也已经被运到了印度西海岸,那就只能同明国的海军打一仗了,不求将明国的舰队全歼,但这次战役一定要击败他们,而且击沉许多艘运输船,让那些明国陆军的士兵在海里淹死,不能去埃及打仗。”
“嗯,出发前我与陛下谈论这件事,也都是这个意见,觉得这样做最好,额,蛤理发也是同样的想法。不过我本人没有打过海战,对此并不熟悉,如何击败明国舰队而且尽量减轻自己的损失,就只能依靠你们来献计献策了。”巴耶济德道。
“虽然要与明国舰队打仗,但也不代表着就这样集结起全部的船只冲上去。在海上作战与在陆地上作战是一样的,有很多计策。”
阿卜杜勒巴里又道:“首先是侦察,知道敌军的兵力如何,武器装备如何,会从哪条航线前往埃及。前两点凭借在明**队驻扎的港口附近的天方教徒,已经侦察清楚了。后一点在他们出发后也能侦察清楚。”明国虽然实行公开歧视天方教徒的政策,也对他们注意防范,但信不信又不是刻在脸上,只要隐藏起自己的信仰,照样可以在那里活跃。而且信天方教的也不只有西方人和印度人,许多南洋土著甚至汉人后裔都有信的,完全可以借助他们来进行侦察。
“第二就是骚扰。得知明军的航线后,就可以派出速度快的船只去骚扰明国舰队,如果能够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