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宗明天下-第7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允忙打断他。“爱卿不必说了,朕已经明白了爱卿研究出的这种数学有何用处。至于具体内容,二位爱卿将这些写成一本书,送入宫中,朕有空时看一看。”允知道他们研究的数学到底是什么就行了,完全没有再接受一遍高数老师讲课的想法。

    听到这话,伯鲁涅夫斯基一瞬间有些落寞,但随即缓过神来,说道:“臣会与曹先生一同编写一本书,讲述这种数学。”

    “你们编写这本书一定要非常谨慎,不要图快,不能有任何疏漏。”允道:“从二位爱卿的讲述中,朕觉得,今后所有研究天文学之人都要学习这种数学,你们编写的这本书不仅要给朕看,还要给成百上千的研究天文学之人看,必须慎之又慎。”

    “是,陛下。”听到允这番话,二人忙答应道。

    “还有一点十分要紧。”允又道:“这本书一定要编写的通俗易懂。适才你们的讲解有些晦涩了。皇太子与皇三子、皇五子虽然并未研究过天文,但也大体了解过,更在皇家学堂学习过高深的数学,但仍然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可见你们的讲解晦涩。这可不行。天文学总不能仅仅倚靠二位爱卿来研究,需要有许多人投入其中,但若是想要投入其中的人却连入门的书籍都看不懂,他们还不如何研究天文?必须写的通俗些。”

    “是,陛下。”二人又答应道。

    允又嘱咐了几句。不过他仍然对能有多少人看得懂这本书保持悲观态度。数学是很吃天赋的一门学科,陈景润的天赋已经是百里挑一,但放在数学家中只能算作平常;希尔伯特是万中无一的才华,但也有研究不懂的问题;庞加莱更是绝世天才,却也发出‘人力有穷尽’的感叹。以这个年代的数学基础,以及考虑可能接触到这本书的人数,允觉得未来十年内,格致院里能看懂并熟练运用的不超过十人。

    ‘还好,其实大多数人不用看懂这本书,他们只需要观察星象变化,将数据记录下来即可。计算可以交给能看懂的人。只是为了推广,当然要让所有想要研究天文之人都钻研这新的数学。’

    吩咐过这件事,允回头看去,见到自己的两个女儿正拿着那座新式千里眼,站在窗边看天上。今日多云,这时太阳被南边的云层遮掩住了,所以白日观看星象倒也无碍。这时文珞正拿着千里眼看,敏儿扫到父亲正向她们看过来,忙说道:“爹,女儿也听不懂二位先生说的,就顺便观看一番星象。”

    “爹,这个新式的千里眼确实十分好用,镜筒才这么长,但却能看到十分遥远的星辰。”文珞则兴奋的说道。

    “臣立刻多制出几架千里眼,送至宫中。”曹徵马上说道。

    “新制出的千里眼当然要首先留在格致院供几位爱卿观测星象,岂能先送入宫中给小孩子做玩具?”允却说道:“朕不愿见到你们染上官场上一些官僚的坏毛病。”

    “臣知错了,请陛下赎罪。”曹徵又惊慌的说道。他只是顺便拍一下甘陵公主的马屁,没想到陛下竟然说出这样重的话,当然惊慌。在场的杨翥、思澄堂、周伟、伯鲁涅夫斯基等人也忙行礼请罪。

    “这倒也不算什么大事,只是曹卿,其他诸位爱卿,你们千万记得,朕设立格致院的目的为何,你们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事,朕就不会亏待你们。不用想旁的事情。”允又道。

    “是。”众人忙答应。

    允又转过头,对嚷嚷了一句“我可不是贪玩,我也在学习天文,将来要研究”的文珞说道:“既然你是为了研究天文,当然更应该明白新式千里眼要先留在格致院的道理。”

    “女儿懂得了。”文珞忙答应。她刚才嚷嚷了一句就意识到现在不是她撒娇的时候,将剩下的话咽了回去,这时也忙老实答应。

    “杨卿,最近格致院所需的开销户部可按时拨付?”他又问杨翥这个问题。

    “启禀陛下,自从臣接任格致院院使以来,户部从来都是按时拨付款项,从未拖延。”杨翥忙回答。

    “这就好。若是户部有所拖延,你亲自上门去讨要也不发放,你就向朕上折子禀报此事,朕一定会处置户部。”允又道。

    “是,陛下,臣知晓了。”杨翥又行礼道。

    到此为止,允今日来到格致院的目的已经全部达成。但好不容易来一次,允也不会就这么回去。他先是用千里眼观测了一番星象,又问了问最近思澄堂、周伟等人的研究,鼓励他们不要因为最近没有什么成果而灰心丧气,要继续认真研究。思澄堂与周伟忙保证自己一定会继续认真研究。

    之后允将两个女儿放在曹徵的实验室内,带着三个儿子在格致院内巡视起来。这时格致院与初建时相比变化很大,甚至与他三年多前来巡视时都不大一样。过去的格致院大多数人都是研究天文学的,只有极少数人研究其他;但现在格致院人员研究的东西五花八门,研究什么的都有,允甚至见到一人做了一个类似于滑翔翼的东西,大概是想飞起来。不过他显然尚未实验成功。

    所有研究人员见到陛下前来巡视都十分激动,有些人甚至浑身颤抖的跪在地上。允自然做不到一对一好言抚慰,但也不时微笑着点头。

    允走遍了大半个格致院,本想完全转一遍,但这时一直守在大院外面的一名侍卫忽然出现在院内,见到允快步走过来跪下说道:“陛下,理番院院副傅安与西方司郎中克拉维约求见陛下,称有要事禀报。皇后娘娘问过何事后,派人前来格致院请陛下回宫马上接见他们。”

    “理番院的傅安与克拉维约?他们求见朕到底是什么事?”允问道。

    “臣不知。前来传信之人也不知。”侍卫回答。

    “这么要紧?”什么有关理番院的事情不能让旁人知晓?允有些惊讶。

    但现在不是惊讶的时候。允一边派人将敏儿、文珞叫来,一边转身同杨翥等人说道:“今日并未将格致院完整巡视一番,待过几日朕有空闲了再来。”

    “是,陛下。”杨翥赶忙答应一声,旁的话也不多说。

    允点点头,等敏儿与文珞走过来后,就要带孩子们离开这里坐上马车返回宫中。他注意到敏儿的身上多了些污渍,不过也没在意。

    “朕几乎忘记一事。”这时他又想起来什么,转过头对曹徵与伯鲁涅夫斯基说道:“二位爱卿可已经为这新式数学起了名字,就如同代数、几何一般?”

    “并未。”曹徵答道:“臣等研究出新的数学后,确实曾想过为其命名,但想了许多名字都不好听。”

    “既然如此,朕为这新的数学起一个名字。依朕看来,就叫做微积分如何?分为两部分,一是微分,一是积分。”允道。

    “微积分?微分,积分?”曹徵将这个名字反复咀嚼,之后说道:“陛下此名字甚好!”

    “既然爱卿也觉得名字甚好,那今后这门数学就叫做微积分。”允笑道。

    说过这件事,允再无话要说,离开格致院向皇宫返回。

    在马车上,文珞小声和敏儿说道:“大姐,你从实验室里跑出去做什么?”

    “看我资助的研究去了,你也知晓我资助了许多人进行研究。”

    “这么点时间,你都看过了?”

    “当然不是。我只是挑了几个去看了。尤其中有一年轻人的研究,我觉得,这人的研究一定能够成功,而且必定会起到大用处。”

    

第1730章 大明也要准备起来了() 
“臣理番院副使傅安/西方司郎中克拉维约,见过陛下,见过皇太子殿下,见过皇七子殿下。”傅安与克拉维约躬身行礼道。傅安对皇七子出现在这里有些惊讶,但也只是一瞬间,随即就转过头认真聆听陛下的话。

    “到底是何事这样焦急且机密?”允熥出言问道。

    “启禀陛下,卡斯蒂利亚国使者吉哈诺已经抵达京城,等候陛下的召见。”傅安说道。

    “吉哈诺?朕记得他离开印度时去年十一月份,现下才是六月,他如何又来京城?”允熥惊讶起来。

    “陛下,去岁十一月吉哈诺离开印度,今年二月返回卡斯蒂利亚国,将事情都禀报了这一国的摄政王太后。王太后闻言十分惊慌。但此太后也是一位性情果断之人,当即下令要在一年后,大明历明年二月份共同出兵,攻打埃及。她随即派吉哈诺再次出使大明,要向陛下禀报出兵的时间,求大明之兵在约定之时出动。”克拉维约说道。

    “什么?”允熥更加惊讶。“一年时间,倒是足以聚集起三万人马与许多辅兵或民伕,但饷从何来?”通过与留在京城的那个佛罗伦萨共和国的银行家交流,允熥知道拂菻国家的财政状况都十分堪忧,能收支相抵已经是国君节俭、收税人员得力了;大多数国家都常年要靠借贷维持,想要还清欠款只有打了胜仗从其他国家抢劫。卡斯蒂利亚国这些年总能打胜仗,国库里面还有些余钱,但也绝对不够雇佣三万佣兵。

    “难道卡斯蒂利亚国的王太后想要以骑士大军为主力?这绝对不成!”允熥又道。在他看来,西方的骑士军队连当辅兵都不合格,如果卡斯蒂利亚国敢用骑士充当战兵,他一定会翻脸的。

    “陛下,卡斯蒂利亚国的太后并非要用骑士作为主力将士。据吉哈诺所言,此太后要向拂菻多个银行借钱,借到足够三万佣兵半年的饷的钱,打算在开战前两个月雇佣佣兵,将他们送到塞浦路斯岛,再整顿一番后在约定的时间攻打埃及。”克拉维约又回答。

    “三万佣兵半年的饷?这太后真是有魄力之人。”允熥忍不住感叹道。如果不能顺利打下埃及,这笔钱卡斯蒂利亚国与阿拉贡国两国加一块二十年都还不清,光是利息都能压得这两国喘不过气来。‘这也算是孤注一掷了。’

    “既然卡斯蒂利亚国王太后一介女流都能如此,朕岂能拖了后腿?”允熥说道:“马上准备足够两万人马的军械,朕也要挑选两万精锐之师,作为出征印度之兵。”

    虽然这次出兵不多,但允熥还是很看重的。这是第一次与拂菻国家的军队协同作战,不消说除了参战的佣兵和马穆鲁克国、奥斯曼国、少量卡斯蒂利亚国、阿拉贡国的军队,其他拂菻、天方国家也必定会派出人实际观察大明军队的战斗力。这一战一定要向他们展示大明军队的最强战斗力,让他们从此对大明十分惧怕。

    不过如何出兵与理番院就没多大干系了。允熥对此也没有细说,又吩咐道:“吉哈诺何在?”

    “陛下,臣与傅副使商议过后,让他在理番院等候陛下垂询。”克拉维约回答。

    “你马上去将他叫来,朕要详细询问。”允熥吩咐。克拉维约答应一声,转身退下。

    过不多时吉哈诺赶到乾清宫,允熥马上出言询问。吉哈诺说的与克拉维约说的没多大差别,只是更详尽一些。允熥温言同吉哈诺说了几句话,让他下去了。傅安与克拉维约见陛下没有别的吩咐,也行礼退下。

    等他们都走了,允熥转过身,脸上带有愧色对七子文坻说道:“文坻,父亲还以为卡斯蒂利亚国会在几年之后出兵,但却不想他们明年就要出兵。父亲还想再教导你几年,但也只能明年就让你去埃及了。”

    “爹,要让七弟去埃及做封国国君?”文坻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文垣惊讶的说道:“七弟今年才十四岁,明年也才十五岁,如何能够去如此遥远之地为国君?何况还有二弟三弟等人尚未就封,如何就选中了七弟?”

    “文垣,此事就与当初与卡斯蒂利亚国定下的盟约有关了。”允熥告诉了文垣当初定下的盟约。

    “父亲,岂能如此!”文垣十分激动的说道:“与番国定下盟约也就罢了,毕竟卡斯蒂利亚国距离中原十分遥远,大明也无力征伐其国;但岂能让文坻娶一蛮夷女子为正妻?”

    ‘比过去强了些,但还是受传统思想所禁锢。’允熥在心中对文垣点评了一句,之后出言道:“文垣,如何不能娶所谓蛮夷女子为正妻?”他在儿子要说话前又道:“秦憨王之正妃即是蒙古人。”

    这一句话将文垣想说的憋了回去。他只能又想了想,出言道:“父亲,蒙古人虽也是蛮夷,但毕竟长相与大明之民较为接近;可西方蛮夷长相就与大明子民迥异。”

    “文垣,为父记得,当初在朝堂上讨论过何为人,你还记得当时谈论的结果如何?”允熥反问道。

    “有文字,能将祖上之历史记载下来以自省,正衣冠、明得失之民,均可为人;若是无文字,无历史,无礼仪,即使有语言,能与人交谈,也不能算人。”文垣回答。

    “为父认为,分辨是否为蛮夷也可如此。蛮夷比野人多的,无非是有简单的礼仪,或口耳相传的历史。为父认为,与拂菻诸国相比,蒙古人更接近与蛮夷。”允熥说道:“拂菻诸国百姓有文字,有历史,有礼仪,且至少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虽然与大明迥异,但也足以表明其有文明;蒙古人虽然有礼仪、有历史,但其礼仪简单,历史仅从铁木真起始,文字也是一百多年前才发明出来的。相比起来,哪个更像是蛮夷一目了然。”

    文垣这次彻底不知道说什么话好了。他刚才那句话就是硬憋出来的,根本没想好之后要说什么。依照他的本心,宗室是不能与任何蛮夷结亲的,但秦憨王的正妃是太祖皇帝定下的,他也不能反对。

    见儿子的脸憋红了,允熥上前一步拍拍他的脑袋,说道:“为父知道你不赞同为父的话,说实在的,为父自己也不愿宗室与蛮夷结亲。但文坻的封地十分特殊,将来还要多仰仗卡斯蒂利亚国,只能从权。今后,也不会再有身为一藩之主的宗室,以及留在中原的宗室,与蛮夷结亲。”

    “儿子知晓了。”听到这番话,文垣才不再琢磨争辩,答应一声。允熥又与他说了几句话,让他回去了。

    “哎呀,二哥在殿里,儿子大气都不敢喘。”等文垣走了,文坻深吸一口气,说道。

    “怎么,他难道比父亲还有威严不成?”允熥笑道。

    “这自然不是。二哥的威严如何比得上父亲。只是二哥为人严肃,父亲在与家人相处时却十分轻松,所以儿子觉得与父亲在一起更加放松。”文坻也笑着说道。

    “哈哈!”允熥笑了几声,又道:“瞧你这样子,为父适才还担心你不愿去,现下就不必担心了。”

    “儿子当然不愿这么早就去埃及。但不愿也没有办法啊。而且难道还一直送拉着脸不成?那多难看。”文坻说道。允熥又笑了几声。

    “不过,爹,儿子有一件事求父亲。”他又说道。

    “何事?”

    “今年年底的除夕,儿子想要在京城过。”

    “这是自然的,为父也不会让你早早的去埃及过年。”允熥说道。

    “可是父亲,明年二月就要出兵攻打埃及,一个多月可不够从京城赶往埃及。”文坻说道。

    允熥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他刚才忽略这件事了,若是攻打印度,一个多月的时间足够将文坻从京城送过去;但攻打埃及可不够。

    “兵马当然要先派去的。就先由曹行带兵前往埃及,你随后再赶去。为父会吩咐曹行拖延一段时日,拖到你赶到埃及附近的大海才正式出兵与卡斯蒂利亚国之兵夹击。”经过思考,允熥定下了这个办法。

    “爹,这岂不是违背了与卡斯蒂利亚国的约定?”文坻道。

    “拖延时日的合理法子多着呢!”允熥笑道:“你还是年轻识浅,让卡斯蒂利亚人说不出话来的法子有许多,想拖延一个月不成问题。”

    “两个多月,也足够儿子赶到埃及了。”文坻也不问这些拖延时间的法子都是什么,只是欣喜于自己可以留在京城过年了。见到他这幅表情,允熥又笑了起来。

    这时天色已经逐渐黑下来,允熥逛了半日也有些饿了,遂停下说话,与文坻一起前往李莎儿的钟粹宫。

    :。:

    

第1731章 儿子要走了很伤心() 
随后开始筹备出兵之事。因只出兵两万,所需预备的钱粮军械不多,大都督府上下也并不忙碌。很快就准备完毕。

    允则亲自挑选派出的将士。他本想选两个上直卫出战,但蓝珍却提出建议:最好让印度的总督府也派兵参战。允经过思量觉得蓝珍的建议不错,所以只选了一个上直卫,另外近万将士由印度的总督府派出。

    虽然允进行了十多年的努力,但朝堂上的大多数官员仍然不把任何其他国家看做能与大明平起平坐的国家,当然现在也确实没有国家够格与大明平起平坐。既然如此,那就不能公开与卡斯蒂利亚国的盟约;为了减少百官的反对,也不能公开要派兵攻打埃及,所以是打着增援印度三个总督府的旗号派兵。虽然不少官员怀疑有印度的土人造反,但既然只派兵万余,就算有人造反规模也不大,没有在意。此事就这么混过去了,没在朝堂上引起波澜。

    唯一引起波澜的是带兵人选。文官们不知内情,但大都督府的武将都知道。因这次仅仅出战兵两万、辅兵两万,总兵力不过四万,许多将领都觉得自己能够能够统领这支军队,纷纷找门路想要做主将。

    不过才钻营了几日,陛下已经定下了主将人选:刚刚加封赵国公的曹行。曹行过去统领七八万人的副将都做过,统领四万人马自然也不在话下,所以大家也无可挑剔。只是有人觉得陛下这是杀鸡用牛刀,大材小用了,向允进谏了一番。允不搭理,他们也只能罢了。

    到了八月份,出征的卫所已经挑选好了,钱粮军械也都预备齐全,由曹行带兵先行赶往印度西海岸。

    曹行出发后,一连几个月朝堂上都没有什么大事,很快就到了过年。允又举行了除夕晚会,由教坊司的伎人表演节目,宗室子弟们聚在一起热闹了一个多时辰,到了亥时初结束晚会,允带着妻妾儿女又在乾清宫聊天打牌,守岁等候子时的到来。

    大多数人都十分高兴,但李莎儿却有些伤感。过完年不等正月十五,年仅十五岁的文坻就要出发前往埃及,纵使她知晓儿子早晚会离开京城,但仍然有些伤心。

    文坻忙道:“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