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宗明天下-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位叔叔这么早就要走了?”允熥问道。

    “官家,我们也离开封地半年多了,指不定封地内积攒了多少事情,得赶快回去才行。”朱橞笑道:“若不是等着来广州带走今年朝廷给我们的粮饷,我们早就和贤烶一样,回去了。”

    “罢了,侄儿自己都着急赶回京城,你们着急赶回封地也正常。”允熥说道:“那今天的早膳侄儿就当做送你们的宴席了。”

    “哪有宴席这么寒酸的?”朱模笑道。

    “在侄儿这里宴席就这么寒酸。”

    他们开了几句玩笑,一起吃过早膳,三人就要拜别他。

    允熥刚要点头,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四叔留下,十九叔和二十一叔先走吧。侄儿有几句话和四叔说。”

    他们二人目光复杂的对视一眼,行礼退下。

    允熥马上问道:“四叔,这次前来大明,侄儿还未问过苏藩现在的情形如何呢?四叔给侄儿说一说。”

    “建业二年我和高煦先后来到苏藩,平抑物价,对付当地的豪强,整顿军备,……”

    “当时陈祖义就在苏藩的边上,桀骜不驯。高煦本想出兵灭了他,但因为他手里的船只众多,并无必胜的把握,所以我劝说高煦罢手,并亲自去劝降了他。”

    “随后高煦出兵攻打西面的哑鲁国,已经夺取了哑鲁国六七成的地方,俘虏士卒百姓数万。今年应当可以攻下这一国都,将其覆灭。”

    “只是覆灭了哑鲁国后就与须文达那和苏门答腊两国接壤。这两国实力不弱,若何对待破要用心思量。”朱棣简单介绍了一下苏藩的情形。

    “四叔能劝降陈祖义,果然很有本事。”允熥赞到。

    “不过是侥幸。”朱棣谦虚的说道。

    他们二人又闲聊几句,允熥说道:“四叔,你回去以后和高煦说,不必害怕西面的那两个番国,一定要尽快将他们覆灭。”

    “可是……”朱棣话未说完,就被允熥抢道:“听朕的话,没错的。”

第909章 礼仪完全忘在一边() 
    在香港岛与几位王爷告别后,船队继续北上。初五来到台湾,将昀英夫妇放下。

    昀英临下船前还笑着说道:“兄长,别忘了给台湾镇拨付设立种植园的钱。”

    “知道了。”允熥装出没好气的样子道:“兄长愿赌服输,还不会赖下你这点儿钱。”

    “兄长记得就好。”昀英笑着从船上走了下去。曹行急忙跟上。

    过了台湾,船队在浙江南部的一个港口补给了一些菜蔬,于三月十六日来到长江入海口。

    船队又在上沪稍作停靠,采买了一些菜蔬后马上起航,十八日来到京城外的龙湾渡港口。

    在船只停靠在港口前,允熥站在船头看着不远处的码头,心里颇为激动。他去年九月初十离开京城,至今年三月十八返回,有六个多月的时间不在京里,不仅担心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同时也牵挂着他的亲人。

    正如敏儿一直在想念他一般,他也一直在想念敏儿他们。‘朕离开半年,敏儿这段日子过得好不好?文垣今年也六岁了,读的怎么样了?宝庆和思齐今年已经八岁了,小孩儿的时候身体变化是最大的,现在怎么样了?会不会朕已经忍不住她们了?……’

    ‘熙瑶在京城支撑,可有想念朕?抱琴、妙锦有没有想念朕?没有跟随朕南巡的宫女宦官,现在服侍朕的手艺可生疏了?’

    允熥不停的在心里胡思乱想。

    他低头想着,熙怡和李莎儿站在身旁,也兴奋的看着远处的城池和码头,说道:“那边那个码头是去年离京时候用的,现在要停泊的这座码头我记得去年时停着一艘大船,甲板上有许多大炮。……”

    “码头上许多人前来迎接夫君,一片都是身穿大明朝服的人。那边的人怎么都穿的是浅色的衣服?”

    她正说着,只听‘蓬蓬’一声响,船只停在了码头上。早已侍立在一旁的将士马上放下下船的梯子,随后以最标准的军姿站好。

    允熥走在前面,一步一步的从船上下来,走到一半的时候只听面前传来“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喊声,所有人都跪倒在地。

    允熥举起右手正要说“平身”二字,抬头一看却见到有一人仍旧站着,在四面跪倒的人群中显得十分显眼。允熥正要皱眉头,忽然发觉这人的服饰好像是……

    “夫君”熙瑶站在离着梯子不远处的地方,满脸都是喜悦的神色,叫道。

    允熥蓦然感觉自己心中一块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快步从梯子上跑下去,跑到熙瑶面前,一把将她抱住,轻声说道:“瑶儿。”

    “夫君。”熙瑶也抱住他,把头埋在他怀里,又轻声呢喃了一下。不知怎的,熙瑶忽然哭了出来,泪水沾湿了允熥的前胸。

    “好好的,哭什么?夫君不是回来了么?”允熥继续抱着她,说道。

    “夫君。”熙瑶又呢喃一句,抬起头来看着他的脸。允熥伸出手轻轻擦拭她的眼泪。

    允熥的这个动作仿佛惊醒了熙瑶一般,她马上松开抱着他的手,从他怀抱里挣脱,拿出手巾擦了擦脸,笑着对允熥行礼道:“臣妾恭迎陛下回京。”

    允熥也意识到这不是坤宁宫或者乾清宫的寝殿,咳嗽了一声说道:“皇后平身。”又大声喊道:“诸位爱卿平身。”

    所有的大臣仿佛没有看到刚才那一幕一般,一丝不苟的依照礼节“谢陛下”,然后依次站了起来。但站起来后不少人偷偷看向皇后。

    允熥随后依照礼节与诸位大臣对答,亲谢上帝、皇祖、皇考,分派礼部的官员在四郊、祖庙、社稷坛、群神庙宇代替他祭祀,坐上马车入城前往皇宫。

    熙瑶和他乘坐了一辆马车。一上车允熥就抱住她问道:“今日怎么亲自出宫来迎接夫君?”

    “夫君离京足足半年有余,臣妾,臣妾十分思念夫君,又得知皇爷爷定下的礼制中并无不许皇后出宫出城迎接皇帝之事,所以忍耐不得出城迎接夫君。”熙瑶靠在他胸前,十分舒服的说道。

    允熥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抱住她,过了一会儿才说道:“你出城迎接也就罢了,可是今日,你,也不仅是你,夫君也太失态了。”

    “妾见到夫君的一瞬就已经记不得礼仪,只知道夫君回京了。夫君,去年十一月夫君病危的消息传来,妾就好像五雷轰顶一般,完全不知道该做什么好。每日虽然也照常处置宫务,但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连连出了好多错误。幸好还女官查验,才不至酿成大错。”

    “臣妾为了给夫君祈福,派出女官代替妾参拜了京城左近所有的寺庙道观,还请高僧真人开光的佛像、三清塑像入宫,日夜供奉海灯。……”

    “后来夫君没事的消息传来,臣妾不知道有多高兴,穿着的外衣袖子都被抓烂了丝毫不觉,当时下令整个皇宫所有宫女宦官发双俸。”

    “……,今日妾之所为,十分违礼。妾这样违礼,恐怕不妥吧,明日或许就会有奏折弹劾妾。妾下懿旨认错便是。”熙瑶说道。

    “岂会有人这样不长眼上折子弹劾?礼仪是礼仪,但你是正宫皇后,朕的妻子,偶有失态之处百官不会弹劾的。”允熥说道。为这种事情弹劾的人是大傻叉,不可能在官场混下去的。

    “那臣妾就放心了。”熙瑶说道。

第910章 与孩子们的重逢和一件马上要处置的事情() 
    说过此事,允熥赶忙问起了自己的几个孩子。

    “敏儿现在怎么样了?文垣、文圻可还好?文垠会说话了吗?宝庆和思齐现在好不好?还有文垚、文琳……他们呢?”

    “夫君,敏儿可想她的父亲了,这些日子一直吃不好睡不好的,脸都瘦了;文垣、文圻他们兄弟还好,但妾毕竟是他们的母亲,看得出他们也很思念父亲。”

    “文垠已经三岁虚岁,不仅能说话,还已经能说句子了,每天迈着他的小短腿到处溜达,跟着他的宫女宦官每天可忙碌了;”熙瑶笑着说道:“宝庆姑姑也大了一岁,越来越像大姑娘了;思齐也很想夫君,只是她不是夫君的亲女儿,心情内敛,一般不会表现出来。”

    “文垚仍旧按部就班的上学,文琳、文坤年纪也还小,在母妃的宫里玩耍,初一十五妾瞧着都还好,平日里也没叫过太医。文堃和云嫔的一双儿女年纪还小,才试着走路,也没什么事情。”

    熙瑶对于允熥问她其余妃子生的孩子如何并无不满。她身为皇后,理论上所有嫔妃的孩子都是她的孩子,虽然她自己不喜欢这些‘庶子庶女’,但平日里也会关心一下。

    反而是允熥,虽然现在已经能够毫无愧疚的和其它女子卿卿我我,还曾经上过一个坤宁宫的宫女当然她现在已经是才人了,但问正妻其它子女如何还是觉得不太好意思,得知孩子们都平平安安的之后马上转换了话题,说起了自己这次出巡的见闻。

    他们夫妻说了一会儿,马车已经走到了承天门。到这里,去码头迎接允熥和跟随他从南方回来的大臣就不能进去了,允熥从车厢中走出来,依照礼仪说了几句话让众人散去,又坐进马车里继续前行。

    很快,马车过了端门,过了午门,过了奉天门,过了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来到乾清门前。在这里允熥等人下车,步行走进去,要在门内乘坐步撵。

    ‘先去坤宁宫看敏儿他们五个,再去妙锦的延禧宫看文堃,和她说一阵子话;之后是抱琴的承乾宫看文垚文琳,安嫔那里看文坤,最后返回坤宁宫。莎儿的两个孩子年纪还小,她自己又跟着朕去南巡,倒不必多在意;对了,今天是三月十八,也不是休沐日,敏儿文垚他们应该在上学,那就晚上把文垚也叫到坤宁宫……’

    允熥正想着,左脚刚刚迈进门槛内右脚刚抬起来,忽然感觉腋下生风,一个小人儿就撞到了他身上,用稚嫩的声音大喊道:“爹”

    允熥一开始下意识的想要推开这团物什,可双手碰到她就感觉这是一个孩子,又听到“爹”这一声喊,马上明白这是敏儿,顺手就把她抱了起来,低头看着她的小脸说道:“敏儿,爹回来了。”

    “爹,你终于回来了,敏儿可想你了。”敏儿带着哭音说道。

    “爹知道敏儿想念爹,所以爹这不是回来了么?”允熥安慰她。

    敏儿忽然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着:“爹,从去年九月份到今天,一共六个多月,敏儿一直很想爹。娘总说爹很快就会回来,但一直到过年爹都没有回来。往年爹在京城过年的时候都会和女儿在一起玩,可去年却一直见不到爹,女儿有时候想到爹,都会在被窝里面哭出来。……”敏儿有些语无伦次的说着。

    “爹知道了。爹向你保证,以后过年的时候一定会在京里陪着敏儿过年。”允熥安慰道。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把敏儿安慰好,交给看护她的女官,然后将目光转向了正前方。

    文垣、文垠、文圻、思齐甚至文垚,以及他有份位的妃嫔此时都在这里等着他。允熥先是和自己的妃嫔答礼几句错眼看熙怡正拉着自己和姐姐的三个孩子关切的说着什么,伸手将文垚抱起来,轻声和他说话。文垚大概是因为自从记事以来还从未与父亲这样亲近,一时间竟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好在之后文垣他们围过来解了他的窘态。允熥也将文垚放下,蹲下身子把文垣他们兄弟抱在怀里,说道:“父亲回来了。”

    他们当然也是非常想念允熥的,文垣听到这话马上趴在允熥胸前,脸贴着他的胸膛,虽然感觉有些湿也没有挪动地方;文圻这和敏儿一样大声喊道:“爹,儿子很想你。”文垠因为年纪小对允熥的印象不深,此时倒没什么特别的感情。

    最后,允熥将刚才一直在一旁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们的思齐一把抱起来,对她笑着说道:“思齐,舅舅回来了。……,去年没能给你过生日,今年舅舅使劲给你操办一次。”

    “嗯,舅舅。”思齐将脸贴在他的脸上,轻轻答应一声。

    经过这一番折腾,饶是允熥刚下船的时候才午时过一点儿,此时也已经是酉时正了。他看了看天,决定明日再去各宫中看其他孩子,在李莎儿告辞离去后吩咐王喜道:“你马上去御膳房传旨,今晚朕在坤宁宫用膳,预备八道菜一道汤,不要两广福建风味的饭菜,再做几块蛋糕送来。”

    “是,官家。”王喜答应一声,就要躬身退下;可他不成想允熥却马上将他叫住,又道:“吩咐过此时,你就出宫回家吧。朕在广州的时候曾经许你回京后放个假,从明日起到本月最后一日你都不必入宫,安心在家陪伴母亲和兄弟。”

    “官家”王喜马上跪在地上,说道:“奴才叩谢天恩。”但他在允熥说过‘平身’又站起来后却说:“可是官家,今日陛下刚刚回京,许多东西需要收拾,奴才今晚也不敢走,等明日将物什都收拾好了再出宫。”

    “朕也不是仅有你一个下人,将事情交给他们便好。”允熥说。

    “官家,他们都不成,管不好,还是奴才来管。”王喜的语气中竟然透出了一丝不容质疑的味道。

    “那好,你明日再出宫。”允熥说过这句话,忽然失笑道:“怎么好像朕求着你休息似的。”

    “奴才不敢。”王喜马上道。

    “朕知道你是好意,不过随口一说,不必在意。”允熥笑道。

    之后他们丰丰盛盛的吃了晚饭。御膳房在得知陛下今日回京后早就开始预备了,各式各样的鸡鸭鱼肉和菜蔬已经是成菜了。听到允熥的吩咐,大厨思量片刻,说了几道菜名,一时间十位大厨都动起来,熬汤的熬汤,做蛋糕的做蛋糕,炒菜的炒菜,不一会儿除了汤全都做好了,和常年预备的开胃汤一道送上来。

    允熥一边吃着饭,一边和他们说起了自己这次南巡的见闻。

    他南巡六个多月,其中有两个月是在广州,一个多月在海上漂泊,剩下近三个月巡行各地,也见识到了许多惊奇之事,此时挑着能说的与熙瑶和孩子们说了说,熙怡也在一旁帮腔。

    这些听众不说孩子们,就熙瑶也是京城土着,从未出过京的,听到这些事情满脸都是惊讶之色,不停的发出惊叹声。

    当晚允熥当然歇息在了坤宁宫,与熙瑶一起睡觉。第二天一早,允熥还在睡梦中被叫醒,顿时就嘟囔道:“谁这么大胆,叫醒朕?”

    “夫君,该上朝了。”耳边传来熙瑶的声音。

    允熥睁开眼睛,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迷迷糊糊的说道:“上朝?”然后自己蓦然惊醒,坐起来说道:“夫君忘了,昨日已经回了京城,得上朝了。”

    然后他急忙让宫女给他穿上衣服,系上扣子,匆匆吃了两口饭,急急忙忙赶往奉天殿。熙瑶瞧着时候晚不了,抿嘴笑着看匆忙出去的允熥。

    今日是允熥回京头一次上朝,这段日子京城除了会试也没什么大事,至于之前允熥惹起众议的在海康所的演讲和随军商人的设置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大臣们都已经给允熥写过折子,允熥也已经全部毁掉当做什么都没有过,所以也没什么人奏事,很快就“无事退朝”了。

    退了朝的允熥来到乾清宫,与很久没见过的四辅官舍人寒暄几句,宣布恢复与往常他在京的时候一样处置折子,旋即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拿起这些日子他们票拟完毕的折子就要处置起来。

    但可能因为他这些日子在外面野惯了,一时间竟然没有进入批答奏折的状态,花了好久,才压制住躁动的内心,开始认真批答起奏折。

    可就在此事,已经指使小宦官们将乾清宫布置妥当的王喜悄然走过来,提醒了允熥一件他要马上处置的事情。

第911章 必须不能守寡() 
    “朕之前让你提醒什么事情?”允熥蓦然听他这么一说,想了一会儿竟然没有想起来,出言问道。

    “是有关中山长公主殿下的……”

    他话还没有说完,允熥就想起此事,恍然大悟道:“此事确得马上处置。不仅是此事,抱琴之父战死那件事也要尽快和报琴说。”

    ‘不仅是这两件内宫之事,还有几件朝堂之事需要处置。’

    想到这里,允熥放下笔,吩咐夏辅官暴昭等人几句话,起身返回坤宁宫。

    坤宁宫内熙瑶正在处置宫务呢,忽然听到守在大殿门口的小宦官跪下大喊:“见过陛下”。她一面吩咐面前的女官暂且退下,一面略有些惊讶的迎了出来。

    ‘陛下这个时候应该是刚刚下朝,回来做什么?’她想着,并且在见到允熥后将问题问了出来。

    “熙瑶,”允熥带着她来到内房,说道:“夫君有件事要和你商议。”

    “你可还记得去年年初夫君为昀兰挑选的那个夫婿,名叫叶西平的?”

    “记得。臣妾当时也见了,一表人才,和妾的表弟杨峰的气质也像。他,怎么了?”熙瑶问道。

    “朕去岁征伐安南让他随军征战,今年年初他战死了。”允熥说道。

    “啊”熙瑶听到这话惊讶的叫出了声:“怎会如此?”她知晓允熥在挑选叶西平为驸马人选后,因为他的世袭前程太低,所以把他派到安南打仗,积累些功劳面儿上也好看些。他就这么死了?

    “在生擒了胡氏父子后,大军四散去招降安南的城池,却不想有一座城拒绝投降,守城的大将还下令万箭齐发攻击明军,叶西平一时没有躲过,中箭身亡。”

    “后来夫君下令屠了那座城。不过这与朕现下要说的话无关。朕是想找你商量商量,此事要如何对昀兰说?”

    “虽然昀兰和叶西平没什么感情,甚至都没见过几面,但毕竟已经交换过庚帖,小姑娘的未婚夫婿忽然殁了,任谁也不会好受。”

    “夫君更加担心的是,她本来就喜欢杨峰,若是以此为借口不再嫁人,要守这望门寡,如何?”

    “所以夫君想让你帮着和昀兰说此事,让她好受些,不要有守望门寡的想法。你们毕竟都是女子,相处的也好,说话方便些。”

    “啊,夫君不想昀兰守望门寡的心思妾明白;但是,洪武元年皇爷爷曾下旨:‘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