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个,号令意识一定要强。各连,接到营部的通知,一定要行动迅速,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各项工作,不能推迟,不能延后,更不能因为自己的失误而耽误工作。
各连回去之后,一定要进一步熟悉战备方案,对全员全装紧急出动的各个环节,都要细致掌握,人员要对武器装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准备,做到一声令下,立即出动。”
等营长布置完了,杨文斌,问道:“各连,还有什么,需要明确的问题?”
“没有!”。
杨文斌接着说道:“对于完成好0411活动,我强调几点:
第一,各连要以0411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战备工作,将战备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通过0411活动促进战备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以 0411活动为契机,对各连的战备物资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找出以前薄弱的环节,进一步夯实基础。
第三,要开展广泛的动员。要向战士们讲清0411活动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和历史荣誉感,激发战士以一流的工作标准,一流的工作业绩,军委首长做出汇报,交上一幅满意的答卷。”
第三二五章 演练,全员全装紧急出动()
全员全装紧急出动,是检验部队快速反应能力和战备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
它是在部队已进入一级战备,齐装满员的情况下展开的。
下午1点,各摄像点的人员,携带摄像器材,已然都到位。
团在机关楼的作战室、各营的训练场、装甲车场、汽车场、中营门以及东门、南门、靶场门等地,都设置了摄像点。
下午两点,各营官兵在本营训练场,组织战前应急训练。
尽管各营连官兵的训练内容不尽相同,但都是在临战训练的内容的范畴之内。
在团军官训练中心的大屏幕上,左上角显示的是团作战室正在进行首长机关战术作业,一个作训参谋正站';在那里,对着地图,分析判断情况。
而另一个参谋,则拿着红蓝铅笔,根据第一个参谋的口述,在墙边的军用地图上写写划划,标注着各种地形和部队的配置。
左下角的画面,在各营训练场之间不停地切换着,显示各营正在进行临战的训练。
右上角显示的,是汽车场,驾驶员们正在擦拭和保养轮式车辆。
右下角显示的,是装甲车场,装甲驾驶员正在维护保养装甲车辆。
大屏幕上的画面,也已经实时地传送到了师军官训练中心的大屏幕上。
预先号令已然先期下达到了各营,各营(连)人员已经全副武装,进行着临战训练。
此时,驾驶员们早已在技术员和副连长的带领下,提前到了车场,装上了电瓶。调试好车辆,做好了出动的准备。
作战室内,首长机关的编组作业已到达了尾声,分析判断情况,定下了作战决心。
于是,紧急集合的号角吹响了。
在各营训练场进行临战训练的官兵闻讯立即集合,回到室内,取武器装备。
然后,全副着装,背着背囊,带着武器,出了宿舍楼,在宿舍楼前的连集合场,集合完毕。
值班排长,向连长进行了报告:“连长同志,紧急集合准备完毕,应到XX人,实到XX人,携带武器装备:自动步枪XX支,四零火XX具,机枪XX挺,手枪XX支,请指示。”
连首长的口令很简短:“带走”。
“是”,值班排长,下口令,“跑步走”。
连队带到了营集合场。
值班排长向营值班员进行了报告。
待各连到齐之后,营值班员向营首长进行了报告。
“营长同志,全营参加紧急集合,集合完毕。请指示!”
“出发”,营长下达了命令。
全营,以营纵队,以连为单位,跑步奔向装甲车场。
各营都携带着战斗装具,向装甲车场涌来。
各营集合的场景,通过摄像头,传到了团、师军官训练中心的大屏幕上。
整个营区都忙碌了起来,没有一个闲人。
所有战斗人员,在连的编成内,向装甲车场跑去。
炊事班的人员,则在士官司务长的带领下,将运行物资,按照事先分配好的车位,向轮式运输车上,进行装载。
跑了大约一点五公里,从营区南端,到达了位于北端的装甲车场。
各营连直接,将队伍带到了自己的装甲车库门前。
然后,迅速组织人员,登车,装载携行物资。
人员按照战备方案的分工,有条不紊的,相互配合,装载着背囊。
整个装甲车场,没有在外面的人员,全部上了自己的战斗车辆。
这个画面,也被摄像头摄录下来,传到了大屏幕上。
团营连各级指挥员,上了指挥车,带上了指挥帽,坦克装甲车上的乘员打开了车内通话器。
团里开始了三级组网,团指挥网、营指挥网、连指挥网,三网进行了联通。
团指挥网,不停的呼叫着营指挥员,保持着通讯上的畅通。
大屏幕上,切换到了团长的指挥车。团长戴着坦克帽,出现在了画面里。
离预定的,出动时间,还有五分钟。
团指挥网,不停的呼叫着:“海鸥,我是营城,收到回答。”
“海鸥一号收到”,';海鸥二号收到”,“海鸥三号收到”,“海鸥四号收到”,“海鸥五号收到”,“海鸥六号收到”。
各营,机关,在电台中,回答着团长的呼叫。
然后,到了紧急出动的时间。
鲁团长摁住通话器,果断地下达了命令:“海鸥,我是营城,三洞一,执行(发动车辆,出发)。”
各营接到了团里发出的出动命令之后,通过营指挥网向各连下达了发动车辆准备出发的命令,各连收到了命令之后,又分别向各车下达了发动车辆出发的命令。
霎时间,装甲车场里,浓烟滚滚,马达轰鸣。所有装甲车辆,瞬间发动了起来。
然后,按照方案,坦克营走装甲车场小东门,炮兵营走中营门,装步一营、二营、三营,走小南门的顺序,开始向营区外开动。
各营的营指挥车,各连的连指挥车率先开动,按照事先排好的序列,各车依次跟在头车的后面,向营区外机动。
花园里,一只只绿色的小甲壳虫,排着整齐的队伍,一个跟一个的,缓缓爬出了小格子,在公路上,急驰了一段儿之后,分散爬入了,绿树的掩映之中,消失在,大地、山峦之间。
装甲车开动的画面,通过摄像头,也传到了大屏幕上。
为了大屏幕上的效果,出了营区,各路坦克装甲车辆加大马力,全速前进,卷起了冲天的尘土,场面颇是壮观
装步一营的疏散地域,是在南山。
坦克营疏散地域是东山,装甲步兵营在南山,
直属队的疏散地域在北山。
对于装步一营的疏散地域,杨文斌并不熟悉,任职以来,还未去过。
这次,终于可以可以实地看一下了。
同样在南山,但疏散地却是不同的。
一营的疏散地,是沿着一条河谷设置的,由外往里,依次配备了二连,营部,一连,一炮连。
各营指挥车将本营车辆带到了自己的疏散地域后,按照,每车相隔约三四十米的距离,定了位。
装甲车辆钻进了事先划好的野战工事,外面,再用树叶,迷彩布等等,伪装起来。从外面,看不出,里面的装甲车辆。
进入疏散地域之后,各连连长组织本连的战士,清除了履带装甲车在路上留下的车辙的痕迹。
又过了半个小时,电台里,鲁团长下达了撤出战斗的命令。
“海鸥,我是营城,三洞俩,执行。(意思是:解除情况,撤出战斗。”
于是,装甲车辆上的人员迅速下车,拆除了伪装,然后以营为单位重新编组。将装甲车,自行火炮,又开回了营区,回到了车库。
于是,首次的全员全装紧急出动演练完毕。
第三二六章 视察,阅兵阅装与紧急出动()
接下来部队就进入了紧张的连轴转工作状态。
每天上午,全员全装紧急出动演练,就要进行一次。下午,就是机关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修改完善方案,使演练的各个环节街接的更加紧凑,从画面上看得更加精美,从场面上看得更加恢宏。当然,最应该保障的,还是出动的速度。
好在,在部队出动的各条道路上都及时派出了警卫纠察人员进行警戒,防止地方车辆混入装甲车队中造成危险。
杨文斌,每天跟着部队,不停的在演练。尽管感觉到十分疲倦,但是,看到演练的效果,一次比一次好,动作越来越整齐,越来越规范,节奏越来越紧凑,场面越来越恢宏,杨文斌心里,也感到很高兴!
毕竟,能为军委首长做演示,机会还真是不多,苦点累点,这也是值啦!
慢慢的,小道儿消息,开始满天飞了起来。
有的说,这次来视察的,是军委的一号首长。他听说二一六师这支机械化部队,建设得非常过硬,所以他也想来看一看。在临退休之前,再来给部队,加加油,鼓鼓劲。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忙碌的就不仅仅是部队了,地方上也忙了起来。
营城火车站,北面的货场,重新涂色了,铺上了全新柏油路。对货场摆放的煤炭等货物进行了重新堆砌整形。
因为首长的视察,不可能打扰正常的客运秩序,所以必须得用专门的专列停放地点,专列停放地点,就选择在了客运站北面的货场。
与此同时,白天,上午进行的全员全装的紧急出动演练,而师团首长操装训练,在团靶场也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能够提拔到团以上首长的,每个人在基层,都是曾经非常优秀的,都是各个岗位的精英。
尽管有的多少年没有摸装备了,但是由于有着非常扎实的基础,重新熟悉熟悉情况,也就可以重新上装操作了。
就像开汽车一样,一个资深的驾驶员,经过练习学会了开汽车。尽管,他可能好几年没有开车,但是,在汽车的面前,他熟悉一下基本操作,很快就能将汽车开走了,而不需要再重新长时间的学习训练。
这与操作训练,是同一个道理。
自从“0411活动”开展以来,历经无数次的拉动演练,团队官兵连续三周没有休息。终于,盼到军委一号首长的视察。
今天上午,军委一号首长乘坐专列来到了营城。
今天的天气也仿佛知道有重大活动一样,晴空万里,天空蔚蓝。
军委一号首长,在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刘继林的陪同下下了专列,与接站的省委省政府主要党政领导,军区司令员、政委一一握手,然后,登上了小面包车。
这也是营城历史上,一件重大的时间。一号首长专门儿,特地到营城这样的地级市来视察,也是破天荒的。
一般情况下,他主要也就是到省城、滨城、煤城这样的大城市,去视察,很少能有机会到营城,这样的地级市来视察的。
面包车直奔四四六团。
在四四六团的大操场上,彩旗飘扬,操场空中飘着四个彩色的大气球,下面悬挂着“热烈欢迎军委首长莅临我部视察指导“、“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等口号。
上午十时,军长整队,向站在主席台中间的军委一号首长敬礼,报告:
“首长同志,陆军第149集团军阅兵阅装准备完毕,请您检阅!军长XXX”
“开始!“身着八七式陆军将校呢料中山装的军委一号首长下了命令。
随后,两辆张阅兵车开了过来,军委一号首长上了左面的阅兵车,军长上了右面的阅兵车。
在操场的四周,排列着人员方队和武器装备方队及操作人员。
第一个方队,是装甲步兵方队。
第二个方队,是坦克兵方队。
第三个方队,是防空兵方队。
第四个方队,是炮兵方队。
第五个方队,是通信兵方队。
第六个方队,是工程兵方队。
第七个方队,是防化兵方队。
第八个方队,是电子对抗兵方队。
第九个方队,是陆军航空兵方队。
第十个方队,是后勤保障方队。
第十一个方队,是装备保障方队。
每到一个方队面前,军委一号首长就中气十足地喊“同志们!”“同志们辛苦了!”方队整齐地回答“首长好!”“为人民服务!”喊声震彻云霄。
检阅完了,人员和装备方队,一号首长登车离开了四四六团,向师部大院奔驰而去。
大院里,同样是彩旗招展,横幅林立,汽球悬空,官兵夹道欢迎军委一号首长的莅临。
小面包车,到了师招待所停了下来。
首长及陪同人员中午吃了饭,休息了一会儿。
下午,开始观看了447团的全员全装紧急出动演练。
在观看全员全装紧急出动演练之前,首先,观看了师团首长的操装科目演示。
师党委常委和各团团长政委全副武装,披挂上阵。
他们分别担任了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的驾驶员、车长、通信手,分别操作的着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在447团的靶场,分别进行了驾驶、射击和通信三大专业的演练。
随着他们的操作,三辆装甲车、坦克、自行火炮分别从起点出发,穿过限制路,到达射击地域,然后以枪代炮,进行射击。
可以说,经过近段时期的恢复性训练,师团首长的坦克射击,已经达到了百发百中的标准。
军委一号首长坐在师军官训练中心的大屏幕前,看着师团首长的演示,画面不时切换着,展示着车外和车内的动作,从不同角度捕捉到的信号。
一号首长,边看着师团首长的操装训练,不时和陪同的总部、军区的首长指点着,特别是看到师团首长们枪响靶落的时候,脸上绽开了笑容,并带头热烈地鼓起掌来。
接下来,就是难度最大的,全员全装紧急出动了。
在师军官训练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示着团首长机关的战术作业的场景,官兵在操场上进行临战训练的场景。
在首长机关,分析判断完情况,定下了作战决心,发布了作战命令之后,画面切换到了部队收拢,取武器装备,紧急集合,分批次带到装甲车场。
然后,画面切换到在指挥车里的团长,拿着通话器,下达了紧急出动的命令。
坦克装甲车从不同车场门,向不同的方向,紧急出动。
画面切换到了出了营门的装甲车,开足马力全速冲了起来,然后,分散到了不同的疏散地域,进行隐蔽伪装。
军委一号首长目不转睛地看着大屏幕,专心观看着机械化团的紧急出动演练。还不时的和旁边陪同的军地领导进行着交流。
从大屏幕上看,整个演练程序清晰,节奏紧凑,动作利落,场面宏大。
没有出现动弹不了的装备,也没出现各种故障,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
第三二七章 接见,与军委一号首长合影()
观看完了师团首长的操装训练科目以及四四七团的全员全装紧急出动演练科目之后,军委一号首长在师军官训练中心接见师的正营职以上干部。
按照事先排好的位置,师正营职以上干部上百人,提前在歌唱台上列成了五排,每排二十二人,在军官训练中心的大厅里,等待着军委一号首长的接见。
背景音乐播放着迎宾曲,过了十几分钟,军委一号首长,在省长,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政委的陪同下,健步走进了军官训练中心的大厅,和前一两排的同志依次握了握手。
大家鼓掌欢迎着军委一号首长的到来。
然后,他笑吟吟地站在大家面前,发表了讲话。
“人民解放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加强质量建设,积极推进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内容,无非是加强机械化、信息化建设,搞好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等方面他经常强调的问题。
毕竟,这是二二六师建师以来首次迎接军委一号首长的视察,它所留下的印象,无疑会影响二二六师的发展进程。
会后,军委一号首长和师正营职职以上干部合影留念。在被接见的队伍中,杨文平在倒数第三排中间的位置。他近距离亲眼看到了军委一号首长,但是由于离得太远,没有和他握上手。只是和着迎宾曲的曲调节奏,欢迎着军委一号首长的到来。
此前,杨文斌握过的最高级别的官员的手,也就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京城市委书记的手了。
而那时,京城市委书记还是滨城市的市长。
而滨城作为沿海十二个开放城市之一,作为市长、市委书记,行政级别在当时就已经是副省级的干部了。
那天下午2点,滨城师范大学召开“庆七一、迎回归”暨“三先两优”表彰大会。
当时,杨文斌所在的毕业年级十名学生党员参加了会议。
大学党委梁书记、朱校长分别讲话,新党员宣誓之后,梁书记宣布滨城市市长侯振东下午两点四十分将来校视察工作并来会场讲话。
对于侯市长,学生们是早闻其名,只是无缘相见,那天能有机会目睹其风采,当然心里非常高兴。
二时四十分,侯市长准时来至师范大学党员代表会议的会场,并即兴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他首先风趣地道歉,首次来师大,话锋一转至引碧入滨工程,市城区棚户改造,滨海路,东北路等等。
他的讲话风趣、幽默,而又不乏诚恳,赢得了听众的共鸣,并抱以热烈的掌声。接着他又谈到了教育,谈到了滨城市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并对全校师生致以敬意,寄予厚望。
在幽默、诙谐、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侯市长结束了他的讲话,并走下台来和第一排的同志握手。
随着镁光灯的闪动,摄像镜头下,侯振东将手伸给了杨文